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及化学成分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及化学成分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及化学成分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摘自JB/T 6402—1992)

(1)中国GB标准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GB/T 11352—1989]

a. 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见表5-1。

表5-1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钢号旧钢号 C Si Mn P≤S≤残余元素(≤)

ZG200-400 ZG15 <=0.20 <=0.50 <=0.80 0.040 0.040 Cr<=0.35Ni<=0.30Mo<=0.20Cu<=0.30V<=0.05 ZG230-450 ZG25 <=0.30 <=0.50 <=0.90 0.040 0.040

ZG270-500 ZG35 <=0.40 <=0.50 <=0.90 0.040 0.040

ZG310-570 ZG45 <=0.50 <=0.60 <=0.90 0.040 0.040

ZG340-640 ZG55 <=0.60 <=0.60 <=0.90 0.040 0.040

①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0.01% ,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Mn)0.04%。对ZG200-400的锰含量ω(Mn)1.00%,其余4个钢号的锰含量最高为1.20%。

②残余元素总含量不得超过1.00%;如需方无要求,残余元素可不作分析。

b.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见表5―2。

表5-2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

钢号热处理力学性能(不小于)正火或退火温度/ ℃回火温度/ ℃σ/MPa σ/MPa δ (%) ψ (%) AKVJ Akv/(J/cm2)

ZG200-400 920-940 ------ 400 200 25 40 30 6.0

ZG230-450 890-910 620-680 450 230 22 32 25 4.5

ZG270-500 880-900 620-680 500 270 18 25 22 3.5

ZG310-570 870-890 620-680 570 310 15 21 15 3.0

ZG340-640 840-860 620-680 640 340 10 18 10 2.0

①表中为室温力学性能,适于厚度<=100mm的铸件

②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Akv根据双方协议选择。如需方无要求,由供方选择其中之一。③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C.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见表5-3。表5。3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钢号性能特点用途举例

ZG200-400 低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低,韧性与塑性好,低温冲击韧度高,脆性转变温度低,导电、电磁性能好,焊接性良好,但铸造性能差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机座、变速箱客等

ZG230-450 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砧座、轴承盖、外壳、犁柱、阀体等

ZG270-500 中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与塑性,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焊接性尚可,铸造性能比低碳钢用作轧钢机架、轴承座、连杆、箱体、横梁、曲拐、缸体等

ZG310-570 用于载荷较高的耐磨零件,如辊子、缸体、制劳轮、大齿轮等

ZG340-640 高碳素钢,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均高,但韧性、塑性低,铸造行能差,裂纹敏感性大用作齿轮、棘轮、叉头等

(2)中国GB标准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GB/T 7659--1987]

a.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见表5―4

表5-4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C Si Mn P ≤S ≤残余元素≤ZG200-400H ≤0.20 ≤0.50 0.80 0.040 0.040 Cr≤0.30Ni≤0.30 Mo≤0.15Cu≤0.30V≤0.05ZG230-450H ≤0.20 ≤0.50 1.20 0.040 0.040 ZG275-485H ≤0.25 ≤0.50 1.20

0.040 0.040

①钢号后缀字母“H”表示焊接用钢。

②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0.01%,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C)0.04%,但总超出量不得大于ω(Mn)0.20%

③残余元素含量不得超过ψ(总含量)0.80%。

b.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的控制范围,见表5-5。表5-5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控制范围(质量分数)(%)钢号 C Si Mn 残余元素总和碳当量有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30-450H

——≤0.80≤1.20≤1.20 ≤0.40≤0.40≤0.40 ≤0.38≤0.42≤0.46无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00-400H 0.17-0.20

0.20-0.25 0.20-0.50

0.20-0.50 1.00-1.20

1.00-1.20 ≤0.80

≤0.80 ——

碳当量计算公式:CE(%)=C+Mn/6+(Cr+Mo+V)/5+(Ni+Cu)/15,此公式已为国际焊接学会和美国ASTM 学会采用。

c.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力学性能,见表5-6。

表5-6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钢号拉伸性能(不小于)冲击性能(不小于)σb /MPa σs / Mpa δ(%) ψ(%) AKV/J aKU/(J/cm2)

ZG200-400H 400 200 25 40 30 59

ZG230-450H 450 230 22 35 25 44

ZG275-485H 485 275 20 35 22 34

(3)中国JB标准熔模铸造用碳素钢件(JB/T 5100--1991)

a. 熔模铸造用碳素钢件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见表5-7。

表5—7熔模铸造用碳素钢件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C Si Mn P

≤S

≤残余元素

(≤)

RZG200--400 ≤0.20 ≤0.50 0.80 0.040 0.040 Cr≤0.35

Ni≤0.30

Mo≤0.20

Cu≤0.30

V<=0.05

RZG230--450 ≤0.30 ≤0.50 0.90 0.040 0.040

RZG270--500 ≤0.40 ≤0.50 0.90 0.040 0.040

RZG310--570 ≤0.50 ≤0.50 0.90 0.040 0.040

RZG340--640 <=0.60 <=0.50 0.90 0.040 0.040

①实际谈含量上限每减少ω(C)0.01%,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Mn)0.04%;对RZG200-400锰含量ω(Mn)<=1.00%,其余4个刚号锰含量ω(Mn)<=1.20%

②残余元素含量不得超过ω(残余总含量)1.00%;如需方无要求,残余元素可不作分析。

B.熔模铸造用炭素铸钢件的力学性能,见5-8。

表5-8熔模铸造用炭素铸钢件的力学性能

钢号σb /MPa σ0.2 /MPa δ(%) ψ(%) AKV/J aKU/(J/cm2)

不小于不小于

RZG200--400 400 200 25 40 30 6.0

RZG230--450 450 230 22 32 25 4.5

RZG270--500 500 270 18 25 22 3.5

RZG310--570 570 310 15 21 15 3.0

RZG340--640 640 340 10 18 10 2.0

①根据试验结果确定σsσ0.2。

(4)国GB标准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GB/T14408—1993]

a.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标准规定的磷、硫含量和力学性能,见表5-9。

b.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化学成分实例,见表5-10

c.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力学分析性能实例,见表5—11。

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标准规定的磷、硫含量和力学性能(质量分数)(%)

钢号磷、硫含量力学性能(不小于)

P

≤S

≤σb

/Mpa σs 或σ0.2

/Mpa δ5

(%) φ(%)

ZGD270-480 0.040 0.040 480 270 18 35

ZGD290-510 0.040 0.040 510 290 16 35

ZGD345-570 0.040 0.040 570 345 14 35

ZGD410-620 0.040 0.040 620 410 13 35

ZGD535-720 0.040 0.040 720 535 12 30

ZGD650-830 0.040 0.040 830 650 10 25

ZGD730-910 0.035 0.035 910 730 8 22

ZGD840-1030 0.035 0.035 1030 840 6 20

注:该标准中化学成分的其他元素含量未作规定。除非供需双方另有协定,一般低合金铸钢的化学成分由供方确定。

表5-10 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化学成分实例(质量分数)(%)

牌号No C Si Mn P S Cr Ni Mo 其他

ZGD290-510 3 0.23 0.60 1.00~1.50 0.025 0.025 0.30 0.40 0.15 —4 0.15~0.20 0.30~0.60 0.50~0.80 0.040 0.040 1.20~1.50 — 0.45~0.55 —ZGD345-570 5 0.30~0.40 0.50~0.75 0.60~1.20 0.030 0.030 0.50~0.80 ——6

0.25~0.35 0.60~0.80 1.10~1.40 0.040 0.040 ——— Cu0.33Al 0.01

ZGD410-620 7 0.20 0.75 0.40~0.70 0.040 0.040 4.00~6.00 0.40 0.45~0.65 Cu0.30 8 0.22~0.30 0.50~0.80 1.30~ ZGD730-910 13 0.25~

0.35 0.30~

0.60 0.90~

1.50 0.040 0.040 0.30~

0.90 1.60~

2.00 0.15~

0.35 —

14 0.10~

0.18 0.20~

0.40 0.30~

0.55 0.030 0.030 1.20~

1.70 1.40~

1.80 0.20~

0.30 Cu 0.30

V 0.03~

0.15

ZGD840-1030 15 0.30~

0.38 — 0.70~

0.90 0.040 0.040 0.40~

0.60 0.60~

0.80 0.17~

0.25 —

16 0.22~

0.34 0.30~

0.60 0.30~

0.80 0.025 0.025 0.5~

1.3 0.5~

3.0 0.2~

0.7 Cu 0.4

表5-11 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力学性能实例

钢号No 热处理力学性能(不小于)硬度HBSσb/MPa σ0.2/MPa δ5(%) φ (%) AKV/ JZGD270-480 1 正火+675℃回火485 275 20 35 ——

2 正火+回火48

3 276 18 35 ——

ZGD290-510 3 正火+回火510 295 14 30 39 156

4 正火+回火540 29

5 15 35 39

ZGD345-570 5 二次正火+回火590 345 14 30 —217

6 正火+回火590 345 14 25 ——

ZGD410-620 7 调质620 420 13 —25 179~225

8 正火+回火622 416 22 45 44.1 179~241

ZGD535-720 9 正火+回火736 539 13 30 —212

10 正火+回火725 550 18 30 41 —

ZGD650-830 11 调质835 685 13 45 35 269~302

12 调质850 680 12 25 22 260

ZGD730-910 13 淬火+回火981 784 9 20 ——

14 淬火+回火1000 750 10 20 ——ZGD840-1030 15 淬火+回火1050 875 9 22 ——

16 退火+淬火+回火1060 880 8 30 —262~321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摘自JB/T 6402—1992) a. 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见表5-1。 表5-1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钢号旧钢号 C Si Mn P≤ S≤残余元素(≤) ZG200-400 ZG15 <= <= <= Cr<=<=<=<=<= ZG230-450 ZG25 <= <= <= ZG270-500 ZG35 <= <= <= ZG310-570 ZG45 <= <= <= ZG340-640 ZG55 <= <= <= ①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 ,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Mn)%。对

ZG200-400的锰含量ω(Mn)%,其余4个钢号的锰含量最高为 %。 ②残余元素总含量不得超过%;如需方无要求,残余元素可不作分析。 b.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见表5―2。 表5-2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 钢号热处理力学性能(不小于)正火或退火温度 / ℃回火温度/ ℃σ/MPa σ/MPa δ(%) ψ (%) AKVJ Akv/(J/cm2) ZG200-400 920-940 ------ 400 200 25 40 30 ZG230-450 890-910 620-680 450 230 22 32 25 ZG270-500 880-900 620-680 500 270 18 25 22 ZG310-570 870-890 620-680 570 310 15 21 15 ZG340-640 840-860 620-680 640 340 10 18 10 ①表中为室温力学性能,适于厚度<=100mm的铸件 ②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Akv根据双方协议选择。如需方无要求,由供方选择其中之一。③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C.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见表5-3。表 5。3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钢号性能特点用途举例 ZG200-400 低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低,韧性与塑性好,低温冲击韧度高,脆性转变温度低,导电、电磁性能好,焊接性良好,但铸造性能差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机座、变速箱客等 ZG230-450 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砧座、轴承盖、外壳、犁柱、阀体等 ZG270-500 中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与塑性,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焊接性尚可,铸造性能比低碳钢用作轧钢机架、轴承座、连杆、箱体、横梁、曲拐、缸体等 ZG310-570 用于载荷较高的耐磨零件,如辊子、缸体、制劳轮、大齿轮等 ZG340-640 高碳素钢,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均高,但韧性、塑性低,铸造行能差,裂纹敏感性大用作齿轮、棘轮、叉头等 (2)中国GB标准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GB/T 7659--1987] a.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见表5―4 表 5-4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C Si Mn P ≤ S ≤残余元素≤ZG200-400H ≤≤ Cr≤≤ Mo≤≤≤-450H ≤≤ ZG275-485H ≤≤ ①钢号后缀字母“H”表示焊接用钢。 ②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C)%,但总超出量不得大于ω(Mn)% ③残余元素含量不得超过ψ(总含量)%。 b.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的控制范围,见表5-5。表 5-5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控制范围(质量分数)(%)钢号 C Si Mn 残余元素总和碳当量有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30-450H ——≤≤≤≤≤≤≤≤≤无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00-400H -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08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牌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二,规范引用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 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性硅酸盐分 分光光度法 GB/T 223.9 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笨碳酰 二肼光度法测铬含量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钛含量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含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23.3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腚酚蓝光度法测定氮含量 GB/T 223.40 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 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含量 GB/T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锰酸钾光度法测锰量GB/T 223.67 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燃烧气体容量法GB/T 223.7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姜黄素直接光度法测定硼含量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ISO 6892) GB/T 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验方法(ISO 148)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ISO 7438) GB/T 247 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的制备(ISO 377)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ISO 7778)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ISO 404) GB/T 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ISO 14284) GB/T 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的测定(ISO 777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B/T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据的判定原则

常用不锈钢化学成分.

常用不锈钢化学成分 钢号国内号 各化学成分含量(%) C Cr Ni Ti Mn Si S Mo P Al Cu Fe 3040Cr19Ni9≤0.0818.0~20.08.0~10.5——≤2.00≤1.00≤0.030≤0.045————余量304L00Cr19Ni11≤0.0318.0~20.09.0~13.0——≤2.00≤1.00≤0.030≤0.045余量309S0Cr23Ni13≤0.0822.0~24.012.0~15.0——≤2.00≤1.00≤0.030≤0.035————余量3160Cr17Ni12Mo2≤0.0816.0~18.010.0~14.0——≤2.00≤1.00≤0.030 2.0~3.0≤0.045————余量316L00Cr17Ni14Mo2≤0.0316.0~18.012.0~15.0——≤2.00≤1.00≤0.030 2.0~3.0≤0.045————余量3211Cr18Ni9Ti≤0.1217.0~19.08.00~11.0≥5×C≤2.00≤1.00≤0.030≤0.035————余量322≤0.1216.0~18.0 6.00~8.00 1.00≤2.00≤1.00≤0.030≤0.045 1.00——余量332≤0.0819.0~23.030.0~40.0≤0.60≤2.00≤0.75≤0.030≤0.040≤0.60——余量4301Cr17≤0.1216.0~18.0≤0.60——≤1.00≤0.75≤0.030≤0.035——余量430LX1Cr17(铁素体)≤0.0316.0~19.0≤0.600.1~1.0≤1.00≤0.75≤0.030≤0.040——余量英格莱600≤0.1514.0~17.0≥72.0——≤1.00≤0.50≤0.015————≤0.506~10英格莱801≤0.0520.5032.0 1.10——————————0.15余量英格莱8250Cr21Ni42Mo3Cu2Ti≤0.0219.5~23.538.0~46.00.6~1.2≤1.00≤0.50≤0.030 2.5~3.5——≤0.20 1.5~3.022.0min 英格莱840≤0.0818.0~22.018.0~22.0—— 1.00 1.00————≤0.60——余量334≤0.0818.0~22.018.0~22.0≤0.60≤2.00≤0.75≤0.030≤0.040≤0.60——余量NAS840≤0.0818.0~22.018.0~22.0≤0.60余量310S0Cr25Ni20≤0.0824.0~26.019.0~22.0——≤2.00≤1.50≤0.030≤0.045————余量840REP≤0.0824.0~26.019.0~22.0——余量英格莱8001Cr21Ni33AlTi≤0.1019.0~23.030.0~35.00.40≤1.50≤1.00≤0.015——0.15~0.6≤0.7539.5min NAS800≤0.1019.0~23.030.0~35.00.15~0.6余量钢号国内号C Cr Ni Ti Mn Si S Mo P Al Cu Fe 注:钢号是美国命名法 各成分作用:C含量增加,合金硬度和耐磨性都增大,而塑性跟韧性减小; Si抗氧化;Mn在奥氏体中可耐磨,韧性好;P、S为有害杂质,P冷脆,S热脆; Cr、Ni、Mo具有抗蚀性,Ni只有与Cr一起才起作用;Al抗氧化;Cu耐蚀。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及化学成分

大型铸件用低合金铸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摘自JB/T 6402—1992) (1)中国GB标准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GB/T 11352—1989] a. 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见表5-1。 表5-1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钢号旧钢号 C Si Mn P≤S≤残余元素(≤) ZG200-400 ZG15 <=0.20 <=0.50 <=0.80 0.040 0.040 Cr<=0.35Ni<=0.30Mo<=0.20Cu<=0.30V<=0.05 ZG230-450 ZG25 <=0.30 <=0.50 <=0.90 0.040 0.040 ZG270-500 ZG35 <=0.40 <=0.50 <=0.90 0.040 0.040 ZG310-570 ZG45 <=0.50 <=0.60 <=0.90 0.040 0.040 ZG340-640 ZG55 <=0.60 <=0.60 <=0.90 0.040 0.040 ①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0.01% ,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Mn)0.04%。对ZG200-400的锰含量ω(Mn)1.00%,其余4个钢号的锰含量最高为1.20%。

②残余元素总含量不得超过1.00%;如需方无要求,残余元素可不作分析。 b.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见表5―2。 表5-2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力学性能 钢号热处理力学性能(不小于)正火或退火温度/ ℃回火温度/ ℃σ/MPa σ/MPa δ (%) ψ (%) AKVJ Akv/(J/cm2) ZG200-400 920-940 ------ 400 200 25 40 30 6.0 ZG230-450 890-910 620-680 450 230 22 32 25 4.5 ZG270-500 880-900 620-680 500 270 18 25 22 3.5 ZG310-570 870-890 620-680 570 310 15 21 15 3.0 ZG340-640 840-860 620-680 640 340 10 18 10 2.0 ①表中为室温力学性能,适于厚度<=100mm的铸件 ②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Akv根据双方协议选择。如需方无要求,由供方选择其中之一。③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C.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见表5-3。表5。3 一般工程用碳素钢的性能与用途钢号性能特点用途举例 ZG200-400 低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低,韧性与塑性好,低温冲击韧度高,脆性转变温度低,导电、电磁性能好,焊接性良好,但铸造性能差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机座、变速箱客等 ZG230-450 用作受力不大、要求冲击韧度的各种机械零件,如砧座、轴承盖、外壳、犁柱、阀体等 ZG270-500 中碳铸钢,强度和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与塑性,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焊接性尚可,铸造性能比低碳钢用作轧钢机架、轴承座、连杆、箱体、横梁、曲拐、缸体等 ZG310-570 用于载荷较高的耐磨零件,如辊子、缸体、制劳轮、大齿轮等 ZG340-640 高碳素钢,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均高,但韧性、塑性低,铸造行能差,裂纹敏感性大用作齿轮、棘轮、叉头等 (2)中国GB标准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GB/T 7659--1987] a.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见表5―4 表5-4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的钢号与规定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C Si Mn P ≤S ≤残余元素≤ZG200-400H ≤0.20 ≤0.50 0.80 0.040 0.040 Cr≤0.30Ni≤0.30 Mo≤0.15Cu≤0.30V≤0.05ZG230-450H ≤0.20 ≤0.50 1.20 0.040 0.040 ZG275-485H ≤0.25 ≤0.50 1.20 0.040 0.040 ①钢号后缀字母“H”表示焊接用钢。 ②实际碳含量上限每减少ω(C)0.01%,允许实际锰含量上限超出ω(C)0.04%,但总超出量不得大于ω(Mn)0.20% ③残余元素含量不得超过ψ(总含量)0.80%。 b.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的控制范围,见表5-5。表5-5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主要化学成分推荐控制范围(质量分数)(%)钢号 C Si Mn 残余元素总和碳当量有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30-450H ——≤0.80≤1.20≤1.20 ≤0.40≤0.40≤0.40 ≤0.38≤0.42≤0.46无碳当量要求时得成本控制范围 ZG200-400H ZG200-400H 0.17-0.20 0.20-0.25 0.20-0.50 0.20-0.50 1.00-1.20 1.00-1.20 ≤0.80

各国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份及要求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序号合金牌号合金代号 化学成份 力学性能 (不低于) 硅铜锰镁铁镍钛锌铅锡铝 抗拉强度伸长度 布氏硬度 HB5 /250 /30 1 YZA1Sil 2 YL102 10.0 13.0 ≤0.6≤0.6≤0.05≤1.2≤0.3余 220 2 60 2 YZA1Si10Mg YL104 8.0 10.5 ≤0.3 0.2 0.5 0.17 0.30 ≤1.0≤0.3≤0.05≤0.01余220 2 70 3 YZA1Si12Cu2 YL108 11.0 13.0 1.0 2.0 0.3 0.9 0.4 1.0 ≤1.0≤0.05≤1.0≤0.05≤0.01余240 1 90 4 YZA1Si9Cu4 YL112 7.5 9.5 3.0 4.0 ≤0.5≤0.3≤1.2≤0.5≤1.2≤0.1≤0.1余240 1 85 5 YZA1Si11Cu3 YL113 9.6 12.0 1.5 3.5 ≤0.5≤0.3≤1.2≤0.5≤1.0≤0.1≤0.1余230 1 80 6 YZA1Si17Cu5Mg YL11 7 16.0 18.0 4.0 5.0 ≤0.5 0.45 0.65 ≤1.2≤0.1≤0.1≤1.2余220 <1 7 YZA1Mg5Sil YL302 0.8 1.3 ≤0.1 0.1 0.4 4.5 5.5 ≤1.2≤0.2≤0.2余220 2 70 二.日本工业标准JIS H5302:2000日本压铸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JIS牌号ISO牌号Cu Si Mg Zn Fe Mn Ni Sn Pb Ti Al ADC1 1.0以下11.0-13.0 0.3以下0.5以下 1.3以下0.3以下0.5以下0.1以下余量ADC1C A1-Sil2CuFe 1.2以下11.0-13.5 0.3以下0.5以下 1.3以下0.5以下0.30以下0.1以下0.20以下0.2以下余量ADC2 A1-Si12Fe 0.10以下11.0-13.5 0.10以下0.1以下 1.3以下0.5以下0.1以下0.05以下0.1以下0.2以下余量ADC3 0.6以下9.0-10.0 0.4-0.6 0.5以下 1.3以下0.3以下0.5以下0.1以下余量ADC5 0.2以下0.3以下 4.0-8.5 0.1以下 1.8以下0.3以下0.1以下0.1以下余量ADC6 0.1以下 1.0以下 2.5-4.0 0.4以下0.8以下0.4-0.6 0.1以下0.1以下余量ADC7 A1-Si5Fe 0.10以下 4.5-6.0 0.1以下0.1以下 1.3以下0.5以下0.1以下0.1以下0.1以下0.20以下余量ADC8 A1-Si6Cu4Fe 3.0-5.0 5.0-7.0 0.3以下 2.0以下 1.3以下0.2-0.6 0.3以下0.1以下0.2以下0.2以下余量ADC10 2.0-4.0 7.5-9.5 0.3以下 1.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0Z 2.0-4.0 7.5-9.5 0.3以下 3.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1 A1-Si8Cu3Fe 2.5-4.0 7.5-9.5 0.3以下 1.2以下 1.3以下0.6以下0.5以下0.2以下0.3以下0.2以下余量ADC12 1.5-3.5 9.6-12.0 0.3以下 1.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2Z 1.5-3.5 9.6-12.0 0.3以下 3.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 牌号 抗拉试验硬度试验 抗拉强度MPa 耐力MPa 延伸率% HB HRB

低合金钢分类

低合金钢分类 文章来源:钢铁E站通低合金钢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 13304《钢分类》第二部分“钢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及使用特性分类”,低合金钢分类如下。 低合金钢按主要质量等级分为普通质量低合金钢、优质低合金钢、特殊质量低合金钢三类: (1)普通质量低合金钢 普通质量低合金钢是指不规定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控制质量要求的供作一般用途的低合金钢。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合金含量较低(符合对低合金钢的合金元素规定含量界限值的规定); 2)不规定热处理(退火、正火、消除应力及软化处理不作为热处理对待); 3)如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有规定,其特性值应符合下列条件: 硫或磷含量最高值:≥%; 抗拉强度最低值:≤690MPa; 屈服点或屈服强度最低值:≤360MPa; 伸长率最低值:≤26%; 弯心直径最低值:≥2×试样厚度; 冲击功最低值(20C,V型纵向标准试样):≤27J。 注:①力学性能的规定值指厚度为3~16mm钢材的纵向或横向试样测定的性能。 ②抗拉强度、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特性值只适用于可焊接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4)未规定其他质量要求。 普通质量低合金钢主要包括: ①一般用途低合金结构钢,规定的屈服强度不大于360MPa,如GB/T 1591规定的 Q295A、Q345A;

②低合金钢筋钢,如GB 1499规定的20MnSi、20MnTi、20MnSiV、25MnSi、 20MnNbb; ③铁道用一般低合金钢.如GB 11264规定的低合金轻轨钢45SiMnP、50SiMnP; ④矿用一般低合金钢,如GB/T 3414规定的M510、M540、M565热轧钢。 (2)优质低合金钢 优质低合金钢是指除普通质量低合金钢和特殊质量低合金钢以外的低合金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控制质量(例如降低硫、磷含量,控制晶粒度,改善表面质量,增加工艺控制等),以达到比普通质量低合金钢特殊的质量要求(例如良好的抗脆断性能、良好的冷成形性能等),但这种钢的生产控制和质量要求,不如特殊质量低合金钢严格。 优质低合金钢主要包括: ①可焊接的高强度结构钢,规定的屈服强度大于360MPa而小于420MPa的一般用途低合金结构钢,如GB/T 1591规定的Q295B、Q345B、Q345C、Q345D、Q345E、 Q390A、Q390B、Q390C,Q390D、Q390E; ②锅炉和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如GB 713规定的16Mng、12Mng、15MnVg; YB/T5139规定的16MnR;GB 6653规定的HP295、HP325、HP345、HP365;GB 6654规定的16MnR、15MnVR、15MnVNR;GB 6479规定的16Mn、15MnV; ③造船用低合金钢,如GB 712规定的AH36、DH36、EH36; ④汽车用低合金钢,如GB/T3273规定的09MnREL、06TiL、08TiL、09SiVL、16MnL、16MnREL: ⑤桥梁用低合金钢,如YB 168规定的12Mnq、12MnVq、16Mnq、15MnVq、 15MnVNq,YB(T)10规定的16Mnq、16MnCuq、15MnVq、15MnVNq; ⑥自行车用低合金钢,如YB/T 5064、YB/T 5066、YB/T 5067、YB/T 5068规定的 12Mn、15Mn、19Mn;

(推荐)GBT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牌号表示方法 (3) 5订货内容 (3) 6尺寸、外形.重量 (3) 7技术要求 (4) 8实验方法 (16) 9检验规则 (16) 10包装、标识和质量证明书 (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国内外标准牌号对照表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91- -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与GB/T 1591- -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明确了本标准的化学成分也适用于钢坯(见第1章,2008版第1章); ——修改了“热机械轧制”及“正火轧制”术语的定义,增加了“热轧”、“正火”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2008版第3章); ——修改了牌号表示方法(见第4 章,2008版第4章); ——增加了订货内容(见第5章); ——明确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要求(见第6章,2008版第5章); ——以Q355钢级替代Q345钢级及相关要求(见第7章.9.2,2008版第6章.8.2); ——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并修改了细化晶粒元素的含量(见7.1 ,2008版6.1) ——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力学性能,并将下屈服强度修改为上屈服强度,其指标相应提高了10 MPa~15 MPa(见7.4.1.7.4.2,2008版6.4.1.6.4.2); —一细化了钢材表面质量要求(见7.5,2008版6.5); ——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明确了冲击试验的取样部位(见第8章、第9章,2008版第7章、第8章); ——增加了本标准牌号与国外标准牌号对照表(见附录A)。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H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 183)。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西王特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营口中车型钢新材料有限公司、中信金属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徐源、朴志民、栾燕、载强、师莉、沈钦义、邓翠青、张灵通、赵新华、李文武、王厚昕张成连、高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 1591- 1979、GB 1591- 1988、GB/T 1591- 1994 GB/T 1591- -2008。

304及430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doc资料

304及430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00Cr17Ni14Mo2不锈钢 (316L不锈钢 ) SUS316(L)- 00Cr17Ni14Mo2 添加了Mo(2~3%)达到优秀的耐孔蚀和耐腐蚀性,高温Creep强度优秀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04不锈钢-0Cr18Ni9不锈钢材质性能及用途介绍作为AUSTENITE系的基本钢种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机械性能优秀,热处理后不发生硬化,几乎没有磁性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17L不锈钢-00Cr19Ni13Mo3不锈钢材质性能介绍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 430不锈钢钢种介绍 1、概要 含有17% Cr, 在高温以混合相(α+γ)形式存在,1000OC以下是α单相的BCC结构。广泛使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 2、特点 1)深冲性能优秀,类似于304钢; 2)对氧化性酸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对碱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也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耐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强于304钢种; 3)热膨胀系数低于304钢种,耐氧化能力高,适合于耐热设备; 4)冷轧产品外观光亮度好,漂亮; 5)和304比较,价格便宜,作为304钢种的替代钢种。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作在温和的大气中高抛光装饰用途,如燃气灶表面, 家电部件, 餐具, 建筑内装饰用,洗涤槽, 洗衣机内桶等。

3、化学成分(JIS G 4305- 2005) (wt%) 4、性能(JIS G 4305-2005) 5、物理性能 6、热处理 熔点:1425~15100C; 退火:780~8500C。 7、使用状态 1)退火状态: NO.1,2D,2B,N0.4,HL,BA,Mirror,以及各种其他表面处理状态 8、使用注意事项 - 相对304,拉伸性能、焊接性能较差; - 由于是铁素体不锈钢,强度相对较低,加工硬化能力也低,选择使用时应该注意; - 拉伸加工后表面会出现轧钢方向条状缺陷(ridging),给抛光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简要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一、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GB/T13304-1991《钢分类》,参照国际标准,对钢的分类作了具体的规定。 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并在热轧、控轧或热处理状态下,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较好的焊接性、成型性或耐腐蚀性等特征的钢材。 成分特点:低碳(Wc≤0.2%),低合金。 性能特点:比普通碳素结构钢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较好的冷热加工成型性、良好的焊接性、较低的冷脆倾向、缺口和时效敏感性,以及有较好的抗大气、海水等腐蚀能力。 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 1867-1874年,美国含铬结构钢,1902-1906年,美国含镍结构钢,1915年,美国含锰1.6%桥梁用结构钢。20世纪60年代以后,冶金生产工艺技术和低合金钢开发均取得巨大发展,锰、硅、铬、镍、钒、钛、铌等微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已清楚。 8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通过钢质净化、晶粒细化、组织优化、基体强化等,促进了新型低合金钢的开发。低合金钢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经济性最好、使用面最广、前景最广阔的钢类。目前,新型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以低碳(≤0.1%)和低硫(≤0.015%)为主要特征。 我国是1957年在鞍钢试制成功第一炉低合金钢16Mn,随后研制出16Mn系列的桥梁用、船用、锅炉用、压力容器用、汽车用低合金钢。1966年,低合金钢产量141万吨,占钢产量8%;至1979年,低合金钢产量254万吨,仍占钢产量8%。1997年,低合金钢产量2368万吨,占钢产量22%。各发达工业国家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产量约占钢产量的10%。 为进一步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性能,在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降低碳质量分数、微合金化和控制轧制而发展了一系列新型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主要有以下四种:微合金化低碳高强度钢、低碳贝氏体型钢、低碳索氏体型钢、针状铁素体型钢。 三、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元素的作用 常用的合金元素按其在钢的强化机制中的作用可分为:固溶强化元素(Mn、Si、Al、Cr、Ni、Mo、Cu等)、细化晶粒元素(Al、Nb、V、Ti、N等)、沉淀硬化元素(Nb、V、Ti 等)以及相变强化元素(Mn、Si、Mo等)。 C:在钢中形成珠光体或弥散析出的合金碳化物,使钢得到强化。在微合金钢中为形成一定量的碳-氮化物,碳的含量只需要0.01~0.02%;降碳可大大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低合金钢板Q345 与Q355区别

Q345与Q355区别 一、Q345与Q355概述 Q345为低合金钢板,分A、B、C、D、E五个等级,Q345A不做低温冲击试验,Q345B、Q345C、Q345D、Q345E都做冲击试验,温度分别为20?C、0?C、-20?C、-40?C。Q345D执行标准:GB/T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钢》。 Q355为低合金钢板,分B、C、D、E、F五个等级,Q355B、Q355C、Q355D、Q355E、Q355F 都做冲击试验,温度分别为0?C、-20?C、-40?C、-60℃。Q355D执行标准:GB/T1591-2018 《低合金高强度钢》。 二、Q345与Q355交货状态 Q345E钢板以控扎、正火、正火+回火、热机械轧制(TMCP)等状态交货,必要时根据客户需要还需加做Z向性能试验,如Q345E-Z15、Q345E-Z25、Q345E-Z35等。探伤等级有国标一探、二探、三探,美标A578和A435,欧标SEL,日标JB/T 4730等。 Q355E钢板以控扎、正火、正火+回火、热机械轧制(TMCP)等状态交货,必要时根据客户需要还需加做Z向性能试验,如Q355E-Z15、Q355E-Z25、Q355E-Z35等.Q345E钢板以控扎、正火、正火+回火、热机械轧制(TMCP)等状态交货,必要时根据客户需要还需加做Z向性能试验,如Q345E-Z15、Q345E-Z25、Q345E-Z35等 四、Q345E与Q355E力学性能 345:屈服强度: ≤16mm:≥345; 16—40mm:≥335; 40—63mm:≥325; 63—80mm:≥315; 80—100mm:≥305; 100—150mm:≥285; 150—200mm:≥275; 200—250mm:≥275; 250—400mm:≥265。 抗拉强度:450-630Mpa。 伸长率:≥21%。

常用不锈钢的性能对比

1.不锈钢201 202 301 304 316 主要考虑防锈,硬度,加工性能等,201 202 301 304 316在防锈耐热韧性都依次提升。 202 304 316 对应的密度:7.74 7.93 7.98; 在100温度下的热导率16.3 16.3 20.5; 膨胀系数温度20--100 15.5 16.0 16.0; 电阻率温度20:0.65 0.73 0.75。 1.1钢号、牌号及化学成分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304、316以及310为标记;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化学元素 氢H,氦He, 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 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 钾K,钙Ca,钪Sc,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 1.2不锈钢304、316区别 304不锈钢板性能特点用途: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泛,食品用设备,一般化设备,原子能工业设备。304是最普遍的钢种,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机械性能良好。深冲压、弯曲等常温加工性能较好,热处理后不会硬化。家庭用1、2种西餐具、Sink、室内配管、热水器、浴缸、锅炉、汽车零部件(擦窗器、回气管)、医疗机械、建筑材料、化学、食品工业、纺织产业、制酪产业、船舶零部件(非磁性,使用温度:-196至800℃)。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定义

碳钢 主要指力学性能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指含炭量WC小于2%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 按脱氧方法可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和特殊镇静钢(T Z);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按国际标准,把钢区分为非合金钢和合金钢两大类,非合金钢是通常叫做碳素钢的一大钢类,钢中除了铁和碳以外,还含有炉料带入的少量合金元素Mn、Si、Al,杂质元素P、S及气体N、H、O等。合金钢则是为了获得某种物理、化学或力学特性而有意添加了一定量的合金元素Cr、Ni、Mo、V,并对杂质和有害元素加以控制的另一类钢。 原则上讲,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顾名思义,以含有合金元素的总量来加以区分,总量低于3%称为低合金钢,5~10%为中合金钢,大于10%为高合金钢。在国内习惯上又将特殊质量的碳素钢和合金钢称为特殊钢,全国31家特钢企业专门生产这类钢,如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轴承钢、不锈钢、耐热钢、电工钢,还包括高温合金、耐蚀合金和精密合金等等。在钢的分类上,近年虽努力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但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①随着特钢向“特”、“精”、“高”发展,向深加工方向延伸,特钢的领域越来越窄。美国特钢协会将特钢定位在工模具钢、不锈钢、电工钢、高温合金和镍合金。日本把结构钢和高强度钢归并在特钢范畴。随着我国普钢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工艺进步,特钢企业的产品领域也在缩小,1999年普钢厂已生产特钢产品总量的34%。 ②国外的低合金钢,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属于特殊钢范畴,在美国叫做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Steel),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称为低合金建筑钢,日本命名为高张力钢。而在国内,首先是把低合金钢划入了普钢范围,概念上的区别导致在产品质量上的差异。在名称上也几经变化,如低合金建筑钢、普通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至1994年叫做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到目前为止,从发表的资料文献来看,低合金钢的名称仍然随着国家、企业和作者而异。

gb6655-86多层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

多层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 6655-86 本标准适用于多层压力容器用厚度为6?8mm勺低合金钢钢板。 1尺寸、外形、重量 1. 1尺寸 1. 1. 1钢板厚度为6?8mr,i厚度间隔为1mm 1. 1. 2钢板宽度和长度为50mm倍尺的任何尺寸,但宽度不得小于600mm长度不得小于1200mm 1. 2允许偏差 1. 2. 1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2. 3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回-------- 1. 2. 4钢板长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a 1. 3外形 1. 3. 1钢板应切成直角,切割偏斜不得使钢板长度及宽度小于公称尺寸,并应保证订货公称尺寸的最小矩形。钢板长度不大于6m的,切割偏斜不得超过lOmm钢板长度大于6m的,切割偏斜不得超过15mm 1. 3. 2钢板的不平度为每米不得大于12mm 1. 4重量 钢板按理论重量交货。 2技术要求

2.1牌号和化学成分 2. 1. 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的规定 2. 1. 3钢中残余元素Cu Ni、Cr的含量应各不大于0. 25%。供方如能保证,可不进行分析。 2. 1. 4成品钢板化学成分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22—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 偏差〉的规定。 2. 2冶炼方法 钢由平炉、氧气转炉或电炉熔炼。 2. 3交货状态 钢板按热轧状态或正火状态交货。 2. 4力学性能 2. 4. 1钢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2. 4. 215MnVR(钢板在其他性能合格的情况下,抗拉强度%上限可以到715N/mm2(73kgf/mr r)。 2. 4. 3冲击试验采用横向试样,试样尺寸为5mrt K 10mn¥ 55mm冲击功以一组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计算,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低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70%。 2. 4. 4经供需双方协议,钢板可进行-20。C低温冲击试验,冲击功Ak,应不小于14J(1 . 4kgf ? m)。 2. 5表面质量 2. 5. 1钢板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和凸包。钢板不得有分层。如有上述表面缺陷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 2. 5. 2钢板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0. 3mm的麻点、深度不大于0. 2mm的刮伤,不妨碍检查表面缺陷的薄层氧化铁皮、铁锈、轧辊造成的辊印及其他局部缺陷,但凸凹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3试验方法

低合金钢与合金钢教案

第五章低合金钢与合金钢 引言:碳素钢应用很广泛,但也存在缺点,如:强度和韧性不能兼备(回忆碳素钢与含C量的关系),∴造成使用问题。又:碳素钢淬透性差,不能用于大型零件,∴加入合金元素,成为合金钢。 一、合金钢概述: 1、定义:加入合金元素的钢。如:C r、N i、M n、S i、M o、W、T i、B、N b、A l、R e(稀土元素)。 即:加入合金元素的含C量小于 2.11%的F e—C合金。 2、合金元素在钢中存在形态: (1)合金F:合金元素的原子溶入F晶格形成的固溶体。 合金F=α-F e(C、M n、S i、C r、N i……) 固溶强化:使合金强度、硬度提高,当合金元素量适当时,(M n、S i <1.0%;C r<1.5%;N i<5%)不但提高强度、硬度,还提高韧性。 (2)合金碳化物:合金元素和碳形成化合物。 T i C、W C、V C、M o C 强度比渗C体还硬。 第二相强化:碳化物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也使塑性、韧性下降。 3、合金元素对钢性能影响: (1)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同时,量合适时,还可不降低塑性、韧性)。 (2)可以提高淬透性(除C o外) (3)可以细化晶粒(细化晶粒的方法) T i、N b、V、M o细化,B微量可以细化 (4)提高了回火稳定性 (5)产生二次硬化:W、V、M o回火到500C以上时,出现大量W C、V C,以微粒出现在边界。∴高温时硬度提高。 (6)可以使钢获得特殊的性能: 不锈钢:C r N i;耐磨钢:M n;耐热钢:W、M o、V 二、合金钢的牌号: 牌号可经看出许多内容:含量、热处理等。 1、低合金钢=碳素结构钢差不多。 Q390A(Q295-Q460)Q235A F(Q175-Q275) 屈390m p a A级A级沸

低合金钢种简介

低合金钢的主要品种包括下列7种: 焊接高强度钢;合金冲压钢;低合金耐腐蚀钢;低合金耐磨损钢;低合金耐低温钢;低合金建筑钢筋;低合金钢轨钢。 1.什么是低合金钢轨钢? 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部件,是冶金产品中一个专用钢材品种,钢轨承受列车的重量和动载,受力复杂,轨面磨耗,轨头受冲击,还要受较大的弯曲应力,主要的损伤形式有:磨损主要是上股侧磨和下股压溃,屈服强度不足引起的波浪磨耗以及韧塑性低导致的脆断、剥落、掉块、轨头劈裂、焊缝裂纹等。所以对钢轨钢的基本要求包括:耐磨性、抗压溃性、抗脆断性、抗疲劳和良好的焊接性。 按强度等级划分钢轨应分为下列几类: (1)标准钢轨,抗拉强度685~835MPa; (2)耐磨钢轨,抗拉强度880~1030MPa; (3)特级钢轨,抗拉强度1082~1225MPa; (4)抗拉强度>1400MPa的钢轨在研制中。 20世纪初采用的是50kg/m轨,现在国际标准轨为60kg/m,美国重轨为77kg/m,俄国和东欧各国为75kg/m轨。 铁路运输和铁道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和未来10年,对钢轨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提高钢轨强度和综合性能的途径有哪些? 有以下两条: (1)热处理强化。在碳素钢或C—Mn钢轨基础上采用在线余热淬火,离线的淬火回火处理或欠速淬火工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线热处理方式,也叫做全长淬火工艺,节能省工、投资少、生产周期短。 (2)在0.7%~0.75%C钢中添加Cr、Mn、Mo、Nb等合金元素,获得980~1250MPa抗拉强度。比较两种强化方法,热处理轨表面耐磨,但内部较差,耐蚀性不能改善。合金化轨里外质量一致,可以考虑改善耐蚀性。 目前国内执行GB 2585—8l标准,主要的钢种牌号有C—Mn钢的U71Mn轨和微合金化的PD3轨和NbRE轨。 我国铁路建设,在“六五”和“八五”期间,以解决运输能力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主攻“重载”,在现有设施基础上扩大编组。从“九五”起,提速和高速已成为铁路科技进步的主要体现。通过改造既有轨道结构和研制新型机车车辆,使客车运行速度提高到200km/h,所谓“高速”,指建成200km/h以上的专线客运列车的运行速度。对“重载”列车的钢轨要求耐磨损,抗疲劳。对“高速”列车的钢轨则要求无缺陷和高平直度。 1.什么是低合金耐腐蚀钢? 钢铁材料在自然界或在工作条件下,无时无刻不同程度地受着周围环境中的某些物质的侵害,这种侵害可能是化学的,电化学的,也可能是物理作用引起的。但主要是电化学腐蚀的形式。低合金耐腐蚀钢就是能够抵抗上述腐蚀的一类钢种。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呢?从宏观上看,由两种不同电位的材料,构成腐蚀的阳极和阴极对时,在周围电解质的作用下,电位高的阳极成为牺牲者,而电位相对较低的阴极得到了保护。从微观上看,两种不同组织之间,基本相与钢中夹杂物、沉淀相之间,也构成了这样阳极一阴极的“微电池”,一方被溶解,另一方受保护,甚至材料表面上存在的划痕等各种缺陷所构成的不均匀,也会造成腐蚀。这是最简单的材料腐蚀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