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基础》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时间2012年6月日

2012年6月

诊法

?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

?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

?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黑箱理论”。

?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第一节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望神的内容:眼神、面色、反应、形态、动作等。

望神的理论意义:判断病情的轻重

推断病势的吉凶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三)失神,无神

(四)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志异常,精神错乱

?望面色

望面色: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望面色诊病的原理: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五色分属于五脏。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2、客色: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正常面色

(二)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者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

(二)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

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青色

2 、赤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气脱。

面色苍白无华:主气血虚亏,血虚尤为多见

面色晄白:多主阳气虚衰,水湿不运。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面黑浅淡:肾阳虚寒。

面黑而干:肾精亏耗。

目眶色黑:肾虚水泛。

面色黧黑,伴肌肤甲错:为瘀血内停。

?望形态

(二)望姿态

坐:坐而俯首,气短懒言,主肺脾气虚,肾不纳气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主水气凌心。

卧:面常向里,多虚,多寒,是为阴证。

面常向外:多实,多热,是为阳证。

望舌

1、舌与内部脏腑密切相关

通过经络与脏腑相通:心经系舌本,脾经连舌本,

肾经挟舌本,肝经络舌本。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舌与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

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淡红,柔软灵活,荣润有神,苔白均匀,干湿适中。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光线:自然光线为最佳,其次为白炽灯

2、姿势:自然舒展,充分外露。

3、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根

4、染苔

5、年龄和体质

年龄:老人舌苔常有裂纹,小儿易见剥苔。

体质:胖人舌质多淡胖,瘦人舌质多瘦红。

6、刮舌与揩舌

主要观察舌苔的有根或无根。

舌诊的内容

(一)望舌质

1、望舌神

红活荣润:有神,为善候。

干枯晦暗:无神,为恶候。

2、望舌色

(1)淡红色正常舌质

病位浅,病情轻,预后好。

(2)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舌质淡白瘦小:气血两虚。

舌质淡白、胖嫩或有齿痕:阳虚。

(3)红舌:多主热证。

舌质鲜红,伴黄苔:实热。

舌质红少苔或光红无苔:主阴虚火旺。

舌尖红:主心火上炎。

舌边红:主肝胆火旺。

(4)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者。

外感病舌绛有红点、芒刺:为热入营血。

内伤病舌红绛少苔或无苔:主阴虚火旺

(5)紫舌

舌绛紫而干枯少津:主热毒炽盛,邪热伤津。

舌淡紫湿润:主阴寒内盛。

(6)青舌:舌色如“青筋”。

舌边青紫有瘀斑:为肝郁血瘀。

舌尖青有瘀点:为心血瘀阻。

3、望舌形

(1)老嫩舌

苍老舌:纹理粗糙,形色坚敛。主实证。

娇嫩舌: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

(2)胖大舌:比正常舌体胖大,甚至伸舌满口。

舌体胖大水滑:主脾肾阳虚,水湿不化。

舌体淡红胖大伴黄腻苔:主脾胃湿热.

(4)瘦薄: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

舌体瘦薄,舌色浅淡:主气血两虚。

舌体瘦薄,舌色红绛:热盛阴伤。

(5)点刺舌

主邪热亢盛舌尖芒刺:主心火亢盛。

舌中芒刺:胃火亢盛。

舌边芒刺:肝胆火盛。

(6)裂纹:舌面上出现的形态各异的裂沟。

久病舌色浅淡而见裂纹:主血液虚亏。

热病见舌红绛而有裂纹:热盛伤津。

(二)望舌苔

舌苔是指附于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质。舌苔主要反映邪气的情况。

1、望苔色

(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

薄白而润:主表寒证,也可见于正常人。

舌淡苔白:主里寒证。

(2)黄苔:主里证,热证。

淡黄:热轻。

深黄:热重。

焦黄:热结。

(3)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寒,里热。

苔灰而润:可见于寒湿内阻。

苔灰而干:主阴虚火旺。

(4)黑苔:灰苔或焦黄苔转化而来。

主寒极或热盛,主病情深重。

2、苔质

(1)厚薄苔

薄苔:病情较轻浅,邪气在表。

厚苔:病情较重,邪气入里。

(2)润燥苔:测知津液的盈亏。

舌淡苔润:水湿内停。

(3)腐腻苔:

腐苔为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主食积胃脘,痰浊内蕴。

腻苔为颗粒细腻致密,揩之难去--主湿浊、痰饮

(4)剥落苔:

舌苔全部剥脱为剥苔,又称“镜面舌”---胃气大伤;

舌苔部分脱落,称为“地图舌”----主胃阴不足。

(三)苔质合参

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所反映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

如:舌红、苔黄为实热。

舌淡、苔白为虚寒。

舌淡胖苔滑为阳虚水停。

第二节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听声音

病变声音

1、发声

(1)声重:语声重浊,粗浑--外感风寒。

(2)音哑、失音

新病音哑、失音:外邪犯肺--“金实不鸣”。

久病音哑、失音:肺阴不足--“金破不鸣”。

2、语言

(1)谵语

神志不清,声高气粗,语无伦次,胡言乱语。

多见于外感热病中热陷心包,热扰心神。

(2)郑声

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微。

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常见于晚期危重病人。

(3)独语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4)错语

心气不足,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

3、呼吸

(1)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邪热壅肺或痰浊阻肺。

或肺肾气虚、肾不纳气。

(2)哮

呼吸急促,喉间痰鸣,时发时止,缠绵难愈----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4、咳嗽:有声有物谓之咳嗽。

白喉(犬吠),百日咳(鹭鸶)

5、呕吐: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6、呃逆

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古称“哕’.

7、嗳气

喉中有声,声长而缓,古称“噫“。

二、嗅气味

1、口气

口气臭秽:多为消化不良,口腔不洁。

口气酸腐:可见于伤食。

2、病室气味

烂苹果味:消渴病重证。

尿臊味:肾病水肿晚期。

腐臭味:脏腑败坏。

第三节问诊

一、一般问诊

一般问诊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

(一)问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在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和发生、持续的时间。

(三)问既往史

(四)问个人生活史或宗族式

二、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抓住主诉进行有目的询问。

(二)态度和语言。

(三)避免主观。

(四)详略有当记录临床资料。

三、问现在症状

一般以“十问歌”为主要参考。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辨别阴阳的偏胜、偏衰。

1、恶寒发热

症状特点:恶寒的同时伴有发热。

理论意义:多主表证

2、但寒不热

(1)恶寒:自觉怕冷,不为衣被所暖,以后背为主,继之或同时伴有发热---外感病初起阶段。(2)恶风:自觉怕冷,遇风则重,避之可缓。----外感风邪之证。

(3)寒战::恶寒的同时伴有全身战抖。----邪正剧烈交争,多见疠气为病。

(4)畏寒:自觉怕冷,可为衣被所暖,以四肢为主,一般不伴发热。----多主里虚寒证。

3、但热不寒

(1)壮热:持续高热,只恶热,不恶寒,伴大汗、烦渴----里实热证。

(2)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阳明潮热:日哺热甚,伴有便干,腹痛拒按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伴头身困重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伴颧红、盗汗。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理论意义:多主半表半里证。

(二)问汗

(1)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汗出更甚。----阳气虚损

(2)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多主虚热

(3)大汗:大量汗出不止。----外感实热,或阳气暴脱。

(4)战汗:恶寒伴全身战栗发抖,继则汗出。----邪正剧烈交争

(5)绝汗:病情危重时,突见大汗不止。----亡阳,亡阴

(三)问疼痛

(1)胀痛:既痛且胀,多为气滞引起。

(2)刺痛:痛如针刺刀割,多为瘀血引起。

(3)冷痛:局部寒冷疼痛,遇寒则重。多为寒凝血滞。

(4)灼痛:患部灼热疼痛,多为火热引发。

(5)绞痛:痛处如刀绞。多因实邪,如砂石、瘀血等。

(6)隐痛:患部隐隐作痛,程度不重,但绵绵不休,多主气血不足。

(7)重痛:既痛且沉,多为湿浊内阻所致。

(8)空痛:患部空虚,疼痛,主气血亏虚。

1、口渴与饮水

口不渴,不欲饮:寒证,湿证。

口渴多饮:主热盛伤阴。

大渴引饮,伴小便量多:可见消渴。

2、问食欲口味

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脾胃虚弱。

口苦厌油腻:肝胆不利。

第四节切诊

切诊,指医生用手在患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脉诊

一、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1、脉诊的原理

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气血是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

脏腑与脉象密切相关。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法----寸口属肺经,为脉之大会。

分候脏腑

左手寸、关、尺,分候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分候肺、脾、命门。

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平旦为最佳,每次诊脉不应少于五十动。

2、姿势:直腕伸掌,手腕与心脏持平。

3、布指:中指腕后内侧高骨定关,食指关前定寸,无名指关后定尺。

4、指法:三指平布为总按,一指用力为单按。

5、指力

举:轻取,轻触皮肤。

寻:中取,中等用力。

按:重取,推筋着骨。

6、变异脉象

(1)反关脉:寸口背部。

(2)斜飞脉:尺部斜向合谷。

(3)年龄:小儿脉数,老人脉虚,青壮年脉实。

(4)性别:女子偏弱略快,男子偏实。

(5)体质: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

(6)季节:冬季脉多沉,夏季脉多洪。

四、平脉

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有胃:和缓有力。

有神:节律均匀。

有根:尺部有脉,和缓有力。

五、常见病脉

1、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按之稍减。“举止泛泛有余,按之稍减不空”。

主病:主表证。

2、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主里证。

3、迟脉

脉象: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主寒证。

4、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

主病:主热证。

5、缓脉

脉象:来去怠缓,一息四至。

主病:湿病、脾胃虚弱。

6、虚脉

脉象:三部脉举止无力,按之空虚。

主病: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

7、实脉

脉象:三部脉举按皆有力。

主病:主实证。

8、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积、实热。

9、涩脉

脉象: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10、洪脉

脉象:脉体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实热。

11、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主病:主虚证,多见血虚、阴虚。

12、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

主病:主虚证,又主湿证。

13、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

14、紧脉

脉象:脉来劲急有力,如牵绳转索。

主病:主寒证、痛证、宿食。

15、代脉

脉象:脉来迟缓,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脏气衰微、痛证、惊恐。

16、促脉

脉象: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实热亢盛,气血痰食阻滞。

17、结脉

脉象: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寒气结,寒痰血瘀。

第三章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纲领。

表里:病变的部位。

寒热:病变的性质。

虚实:邪正的盛衰。

阴阳:辩证的总纲。

一、表里辨证

(一)表证

(1)外感病的初起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特点。

(2)以恶寒发热并见,舌苔薄,脉浮为典型症状。

(二)里证

(1)情志内伤或饮食劳倦等引起的各种内伤杂病。

(2)外邪由表及里或外邪直中于里。

(3)无恶寒发热并见和脉浮等表证的特异表现。

二、寒热辨证

(一)寒证

(1)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也见于内伤杂病阳气受损。

(2)有恶寒喜暖,舌淡苔白,脉迟或紧的典型临床表现。

(二)热证

(1)感受温热邪气,外邪入里化热,及情志化火,瘀血痰食化火或阴虚生热等。(2)有发热恶热,口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的典型表现。三、虚实辨证

(一)虚证

(1)多见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外感热病后期。

(2)应结合具体病情辨清气血阴阳。

(二)实证

(1)有形之邪如瘀血痰食、二便不通,在体内蓄积。

(3)有典型的舌脉。

四、阴阳辨证

1、阴证:

以里证、虚证、寒证为基本特点。

2、阳证

以机能亢奋、实证、热证为基本特点。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病机理论,源于:

A. 《难经》

B. 《诸病源候论》

C. 《内经》

D. 《血证论》

E. 《杂病源流犀烛》

2. 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而此时机体的正气,则是:

A. 正气未衰,抗邪有力

B. 正气已衰,但不严重

C. 正气受损,但尚有抗病能力

D. 正气不足,无力抗邪

E. 正气虚损,兼挟实邪

3.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实转为虚

D. 虚转为实

E. 真实假虚

4.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因虚致实

D. 由实转虚

E. 真虚假实

5. 疾病的基本病机,主要是指:

A. 经络的功能失调

B. 脏腑的功能失调

C. 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

D. 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

E. 内生五邪的病理变化

6. 邪正盛衰,决定着:

A. 病证的寒热

B. 病位的表里

C. 气血的盛衰

D. 病证的虚实

E. 脏腑的盛衰

7. 中医临床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A. 气血的盛衰变化

B. 气机升降的失调与变化

C. 阴与阳的盛衰变化

D. 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

E. 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8. “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

A. 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B. 脏腑功能亢进紊乱

C. 气血瘀滞

D. 水液贮留

E. 痰浊壅盛

9. 从邪正斗争状况来预测疾病的转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邪盛正衰则病进

B. 正盛邪衰则病退

C. 邪盛正未衰则病变为实

D. 正虚邪衰则病危

E. 正气衰竭,邪气独盛则死亡

10.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主要是:

A.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而见实象

B. 脏腑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

C. 素体衰弱,外邪侵袭,而见实象

D. 脏腑失调,饮食积聚,而见实象

E. 内生五邪而外现实象

11.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主要是:

A. 脏腑气血失调,功能减退而见虚象

B.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而见虚象

C.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见虚象

D. 邪热炽盛,煎熬津液而见虚象

E. 疾病初期,兼见虚证而见虚象

12. 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 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 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 气郁化火

D. 瘀热在里

E. 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13.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

A. 阳气亢盛,阴气相对不足

B. 阳热病邪侵袭而伤阴

C. 阴气和精血津液不足,机能虚性亢奋

D. 精血津液亏乏,阳不敛阴

E. 阳热盛极,格阴于外

14. 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A. 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

B. 脏腑机能减退

C. 阴寒伤阳,阴盛阳虚

D. 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

E. 阴寒积聚、阳气受抑而不升

15. 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 重阳必阴

B. 寒极生热

C. 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 阳损及阴

E. 阳长阴消

16. 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证,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 阴损及阳

B. 阳损及阴

C. 阴盛格阳

D. 阳盛格阴

E. 阴阳亡失

17. 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言之,其标本划分,下列中何项为错:

A.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B. 症状为本,病因为标

C. 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D. 原发病为本,继发病标

E. 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18. 素体气虚,反复感冒,治之以益气解表,以标本先后缓急治则思想言之,属于:

A. 标急则先治其标

B. 本急则先治其本

C. 标缓则先治其本

D. 本缓则先治其标

E. 标本兼治

19. “阳病治阴”之“治阴”,系指:

A. 温散阴寒

B. 发表散寒

C. 滋阴制阳

D. 扶阳消阴

E. 阴阳并补

20.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要适用于下列何项病机变化的病证:

A. 阴偏盛

B. 阴偏衰

C. 阳偏衰

D. 阴虚致阳亢

E. 阳虚致阴盛

21. 气虚证治以补气,一般认为当以何脏腑为其重点:

A. 肺与大肠

B. 心与小肠

C. 脾与胃

D. 肝与胆

E. 肾与膀胱

22. 根据脏性喜恶的理论,对于脾虚湿阻之证,适宜的治法是:

A. 甘寒生津

B. 降逆和胃

C. 清热利湿

D. 甘温燥湿

E. 滋阴养血

23. 下列除何项外,均可属于腑病疗脏的范畴:

A. 膀胱虚寒治以温肾扶阳

B. 三焦虚寒治以温肾扶阳

C. 小肠虚寒治以温补脾阳

D. 胃病虚寒治以温补脾阳

E. 心火上炎治以通利小肠

24. 在寒冷的季节里应慎用寒性药物,此用药戒律称为:

A. 热因热用

B. 寒因寒用

C. 寒者热之

D. 用寒远寒

E. 用热远热

二、双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基本病机的是:

A. 气血失常

B. 脏腑功能失调

C. 三焦失常

D. 卫气营血失常

E. 阴阳失调……………………………………

2. 阴虚病变,五脏皆可发生,在临床上以哪两脏阴虚病变为多见:

A. 心肺

B. 肺肾

C. 肝肾

D. 肺胃

E. 脾肾…………………………………………

3. 阳虚病变,五脏皆可发生,在临床上以哪两脏腑阳虚为多见: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4. 形成阴阳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

A. 阴阳中的一方偏盛至极

B. 阴阳双方均为偏盛

C. 阴阳双方均是偏衰

D. 阴阳中的一方极度虚弱

E. 阴阳之中一方偏盛,另一方偏衰…

5. 从病性与药性的寒热性质言之,常用的反治法为: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寒因寒用

D. 热因热用

E. 用寒远寒…………

6. 阴阳互济的补虚方法,包括: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阴阳并补

D. 阴中求阳

E. 阳中求阴………

7. 扶阳药为主,同时佐用滋阴药,这种运用形式适用于下列中哪两种病理变化类型:

A. 阳偏衰

B. 阴偏衰

C. 阴偏盛

D. 阳损及阴

E. 阴损及阳…………

8. 损其有余,兼顾其不足,适用于下列哪两种病理变化类型:

A. 阳损及阴

B. 阴损及阳

C. 阳胜则阴病

D. 阴胜则阳病

E. 阴阳偏胜…………

9. 气虚致血瘀者,最适宜的调理方法是:

A. 养血为主

B. 活血化瘀为主

C. 佐以活血化瘀

D. 补气为主

E. 佐以补气……………

10. 下列治法中哪两种视为顺应肺的生理特性的治法:

A. 补气升提

B. 甘温燥湿

C. 甘寒生津

D. 降气宽胸

E. 宣肺散邪…………

一、CAEED DDADB CACAA ABECC CDED

二、1、AE 2、CB 3、CE 4、AD 5、CD

6、DE

7、AD

8、CD

9、DC 10、CE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年秋季期末考试 A卷(本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炮炙论》 D .《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 .《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 .《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 .阴阳交感 B .阴阳的对立制约 C .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 E .阴阳的相互转化 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A.比较法 B .取象类比法 C.推演法 D .试探法 E.反证法 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木B.火C.土 D .金E.水 6.“藏象”一词始见于() A.《素问》 B .《灵枢》C.《类经》D.《难经》E.《伤寒杂病论》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肾B.肝C.心 D .脾E.肺 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 .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 .脾为后天之本 E.脾运化水液 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 .固摄作用 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A.气有推动作用 B.气有固摄作用 C 气有温煦作用 D 津液能载气 E.津液能化气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A.寒化B.热化C.燥化 D .湿化E.火化 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 D .暑邪E.火邪 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A.怒B.悲C.忧 D .喜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基础》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时间2012年6月日 2012年6月 诊法 ?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 ?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 ?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黑箱理论”。 ?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第一节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望神的内容:眼神、面色、反应、形态、动作等。 望神的理论意义:判断病情的轻重 推断病势的吉凶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三)失神,无神 (四)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志异常,精神错乱 ?望面色 望面色: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望面色诊病的原理: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五色分属于五脏。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2、客色: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正常面色 (二)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者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 (二)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 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青色 2 、赤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气脱。 面色苍白无华:主气血虚亏,血虚尤为多见 面色晄白:多主阳气虚衰,水湿不运。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面黑浅淡:肾阳虚寒。 面黑而干:肾精亏耗。 目眶色黑:肾虚水泛。 面色黧黑,伴肌肤甲错:为瘀血内停。 ?望形态 (二)望姿态 坐:坐而俯首,气短懒言,主肺脾气虚,肾不纳气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主水气凌心。 卧:面常向里,多虚,多寒,是为阴证。 面常向外:多实,多热,是为阳证。 望舌 1、舌与内部脏腑密切相关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中医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阴阳、望闻问切、经络的基本概念。 2.阴阳、望闻问切、经络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阴阳、望闻问切、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过程: (一)阴阳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某些事物或想象对立双方的概念。 阴阳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 2.阴阳概念的形成 阴与阳,就好比太阳和月亮、火与水。阳,就是活跃的,运动的。阴就是安静的、停止的。 太阳:明亮——温暖——上升——运动——兴奋(男) 月亮:晦暗——寒冷——下降——静止——抑制(女)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阴阳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 2.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5.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 (二)望闻问切 1.望闻问切的基本概念 具体讲述望,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课本12页。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是先望后闻再问然后切。所以望才是中医的精髓,断症的根本,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病,对于一个高明的中医来说,只需望就可以断症,就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源在哪,病人的病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他的体内还有沒有潜伏着其他的病,准确无误,如果只是为了治愈病,不为把病治断尾的前提下,望已经足够,其他的闻问切都是多余的,所以望才是中医的精髓,断症的根本。 中医的闻是什么,中医为什么要闻。中医之所以要闻,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磁场,他会产生一种气场,什么样的病都会在人的气场中反映出来。人身体里的病,都会产生一种气味,从他的身体气场中散发出来,什么样的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气味,但这种气味一般的人是闻不到的,只有修道的人才能闻到,因为这种象狗一样的嗅觉,象鹰那样的眼神和象动物那样的触角,只有修道的人才能从自己的身上挖掘出来。 问是什么,中医为什么要问。因为问不单是体现一个中医是否高明,同时又是衡量一个中医是否有大爰。因为病人的病能否断尾,靠的就是问,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百病由心起,人之所以会生病,都是患得患失的心态,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会不断地产生害怕的心理,从而产生心里压力,压力导致了阴阳五行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和形成病患,所以病由心起,治病要先治心,病从道中医。先让病人的心态恢复平衡,不再产生压力而继续恶化,从而引导自己的阴阳五行恢复他的平衡,然后把病的根源自我地连根拔掉。 中医要想把病治好,彻底地病根除掉就必须要问,从一问一答中了解病人的家庭和工作状况,从而了解到病人造成压力的根源,然后用道的原理让病人了解事物的真相,令病人的心态能够摆正和放下,消除病人产生压力的根源,纠正病人产生病源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恢复他的平衡,令病患不治而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

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

中医学基础试题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 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是 A.目 B.舌 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 B.汗为心之液C.血为心之府 D.喜为心之志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肝 B.肺 C.脾 D.心 7.“水谷之海”是指 A.小肠 B.胃 C.脾 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 C.精血同源 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带脉 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 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A.风B.暑 C.燥 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A.劳力过度 B.饮食过度 C.安逸过度 D.劳神过度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是() A.阴阳亡失 B.阴阳互损 C.阴阳偏衰D.阴阳格拒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热证 D.阴损及阳证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A.面色赤 B.四肢寒温 C.舌象 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A.总按 B.单按 C.寻 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A.动脉 B.长脉C.滑脉 D.数脉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的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 (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 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 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 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 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 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

绪论 【学时】6 【目的要求】 %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学基础---第九章 辩证

第九章辩证 辨证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诊断过程。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有多种,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成的。本章重点介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脏腑病辨证、外感病辨证等方法。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适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与脏腑病辨证主要应用于内伤杂病;外感病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其中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用于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的纲领。八纲辨证是指在掌握四诊收集的资料基础上,根据病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正邪斗争的盛衰、疾病类别的阴阳等,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诸多的论述,为八纲辨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汉·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将八纲与脏腑经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伤寒病与杂病的诊治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对八纲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以二纲统六变,并将其作为辨证的纲领。明·王执中在《伤寒正脉》中亦说:“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首次运用“八纲”概念的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祝味菊《伤寒质难》,书云:“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此后“八纲”被中医界广为接受,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纲领。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着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但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和概括。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各种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互相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如辨表里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辨寒热应与表、里、虚、实相联系,辨虚实又应与寒、热、表、里相联系。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常常是表里、寒热、虚实夹杂在一起,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候之间还可以出现相互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透表、寒证转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等。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从阳转阴,从阴转阳。因此不仅要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其相互间的相兼、夹杂、转化、真假等关系。 一、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脏腑、气血阴阳、骨髓在内属里。从病势趋向论,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渐加重,由里出表是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