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王汝言

多媒体通信技术-王汝言
多媒体通信技术-王汝言

解答时采用matlab2009b 工具辅助:

7.设原始图像的一个8×8的亮度块如下f (x,y)所示,按下列步骤进行JPEG 编码:

????????????

??????????????=163130170181179181179180173163170183182180179179169132163183179180180169

17113016416317617917817816713116517916317917717716713117017918216316817916913016618717611616318316513216319415394160163),(y x f (1) 将图像块中各像素值减去均值128;

代码:c=b-a

c(x,y)=[35 32 66 25 66 35 4 37

55 35-12 48 59 38 2 41

51 4035 54 51 42 3 39

49 4951 35 51 37 3 39

50 5051 48 35 36 2 43

41 5252 51 55 35 4 41

51 5152 54 55 42 35 45

52 515351 53 42 2 35]

(2)对由(1)所得到的矩阵进行二维DCT ;

代码:d=dct2(c);

d=round(d)

d(x,y)=[ 321 58 -30 -2 53 -54 33 -11

-26 -12 0 17 17 -10 2 4

2 -9 -10 9

3 -2 -2 13

1 -3 -3 -16 -11 -4 4 16

-4 14 -1 -16 -18 -8 22 17

16 -3 -5 -12 -21 2 7 26

0 10 -15 -15 -7 -6 15 8

8 0 2 -8 -7 13 5 -1]

(3)采用表4.8-1提供的量化表进行阈值量化;

代码:f=d./n;

f=round(f)

f(x,y)=[20 5 -3 0 2 -1 1 0

-2 -1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重建的图像灰度矩阵;

代码:f1=f.*n;

f1=idct2(f1);

f1=f1+a;

f1=round(f1)

f1(x,y)=[174 157 172 178 185 163 130 169

170 147 156 165 181 167 132 165

184 158 160 165 185 176 139 166

195 174 175 170 181 170 136 164

181 173 182 169 168 156 129 164

169 172 189 174 172 163 140 176

174 176 192 179 182 177 149 176

177 174 185 172 180 175 139 156]

(9)计算重构误差e(x,y)以及最大重构误差。

代码:e=b-f1

e(x,y) =[-11 3 22 -25 9 0 2 -4 13 16 -40 11 6 -1 -2 4

-5 10 3 17 -6 -6 -8 1

-18 3 4 -7 -2 -5 -5 3

-3 5 -3 7 -5 8 1 7 0 8 -9 5 11 0 -8 -7

5 3 -12 3 1 -7 14 -3 3 5 -4 7 1 -5 -9 7]

重构误差在(-40—22)之间变化,最大重构误差为40。

附:

a=ones(8);

a=a.*128

a=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n =[16 11 10 16 24 40 51 61

12 12 14 19 26 58 60 55

14 13 16 24 40 57 69 56

14 17 22 29 51 87 80 62

18 22 37 56 68 109 103 77

24 35 55 64 81 104 113 92

49 64 78 87 103 121 120 101

72 92 95 98 112 100 103 99]

b为参考人工设定的原始图像参数矩阵。

12.以CIF为例,详细说明一帧图像从采样到生成二进制比特数据流的整个过程。

答:获得一帧图像后首先是采样,采样的实质就是要用多少点来描述一幅图像,采样结果质量的高低由图像分辨率来衡量。简单来讲,对二维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等间距地分割成矩形网状结构,所形成的微小方格称为像素点。一副图像就被采样成有限个像素点构成的集合。

采样后进入编码器,编码器主要由帧间预测、帧内分块变换和量化组成。对帧序列中的第一幅图像或景物变换后的第一幅图像,采用帧内变换编码,而帧间采用混合编码方法。在这个编码器标准中,输入的数字视频信号或者经过帧间预测,或者直接送到离散余弦变换(DCT)单元,变换后的系数经二维游程编码后送至量化单元。量化单元采用线性量化方式,量化步长受控于编码控制器,量化输出除了作为源编码器输出以外,还经反量化和反离散余弦变换后送至带有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的帧存储器中,运动补偿后的预测值经滤波单元后再和当前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相减得到帧间预测差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H.261编码器除了送出图像数据以外,还包括一系列的附加信息(如帧间/帧内标志、传送与否标志、量化器指示、运动矢量和环路滤波器开关等),以供解码器使用。至此,一帧图像便生成为二进制比特数据流。

H.261标准视频编码器原理框图

李娜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大作业 1、题目:基于局域网的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2、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1)、硬件环境:实验室局域网 (2)、软件环境:WindowsXP操作系统 (3)、开发工具:自己熟悉的面向对象的网络通信编程工具与平台,相关音频、视频编码与传输协议类库 3、要求与评分标准: (1)要求:在以上硬软件环境下,利用合适的开发工具,设计一套可视对讲软件,实现局域网内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可视对讲功能,要求音视频信号连续性、实时性较好,满足正常交流需要。 (2)评分标准

1 系统原理分析 1.1 系统原理概述 视频聊天系统应该具备提供便捷、灵活、全面的音频、视频信息的传递和服务的功能,并且实时传输给聊天软件在线的人。本次方案采用Microsoft Visual C++ 6.0 编程开发视频聊天系统的一套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 语音视频聊天采用UDP模式,在客户端之间点对点的进行,因为UDP传输速度快,TCP 是面向连接的,建立连接时双方需经过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可靠,FTP、TELNET等 就是基于TCP的,UDP是面向非连接的,发出信息不需对方确认,但这样速度比TCP快, 但有可能丢失数据,象SMTP、TFTP等就是基于UDP的。在该方案中,通过函数库VFW (Video for Windows )来实现视频捕获、影像压缩以及影像播放。微软公司提供的专门用于视频捕获开发的工具包VFW,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视频捕获提供了标准的接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开发难度。在视频传输方面,则通过组建视频帧,将位图形式的视频帧压缩成帧格式的MPEG 4流,传输到客户端后,解压并显示影像。同时采用线程来实现语音录制和语音回放,最终实现了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文字聊天、点对点的语音视频聊天。 1.2 关键技术分析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音视频同步问题。解决同步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时间戳是最成熟最完美也是最复杂的解决办法,可以解决任何多媒体领域的音视频同步问题。其原理是选择一个参考时间,在生成数据流时依据参考时间上的时间给每个数据块都打上时间戳;在播放时,读取数据块上的时间戳,同时参考当前时钟上的时间来安排播放,让快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等待,丢弃慢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在基于时间戳的同步机制中,仅仅对不同步的数据进行处理是不完备的,还需要反馈机制,如基于Windows 平台的DirectShow 就提供这样一个反馈机制,它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可以将播放的状态反馈给源,让源端加快或者放慢数据流的速度。多媒体文件的采集,播放及对同步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果从多媒体文件中分离出音视频数据的数据不同步,音视频的时间差则会越来越大,这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在多媒体文件中,不但要求有同步机制,还要求有反馈机制。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二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后的数据量非常大,尤其是视频信号,数据量更大,需要占用更大的信道带宽,成本十分昂贵。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信道容量传输更多视频信息,必须对视频信息进行压缩。目前,在视频图像信息的压缩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关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JPEG H.261、H.263、

多媒体通信技术-2016新颖复习题

多媒体考试复习题 简答题或是概念题 1. 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答:媒体(medium)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储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即信息的载体。 媒体可划分为5大类:(1)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器官直接产生感觉(感知信息内容)的一类媒体。 这类媒体包括:声音、文字、图像、气味、冷热等。 (2)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表示。 这类媒体包括: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声音编码等。 其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感觉媒体。 (3) 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 输入媒体包括:链盘、鼠标、摄像头、话筒、扫描仪、触摸屏等; 输出媒体包括:显示屏、打印机、扬声器等。 (4) 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是指进行信息存储的媒体。 这类媒体包括:硬盘、光盘、软盘、磁带、ROM、RAM等。 (5)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是指承载信息,将信息进行传输的媒体。这类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电链路等。 “多媒体”通常是指感觉媒体的组合,即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各种媒体的组合。 2.多媒体通信系统是如何构成的,简述其主要特征。 在物理结构上,多媒体通信系统是由若干个多媒体通信终端、多媒体服务器经过通信网络连接构成的系统。 特征:(1)集成性可处理、存储和传输内容上相互关联的多媒体信息。(2)交互性用户与系统通信过程中具有完全的交互控制能力。(3)同步性使得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在终端上以时空同步方式工作。 第二章 听阈: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声压,1Hz时为2×10-5Pa。 痛阈:人耳感到疼痛的声压,20Pa。 1等响曲线 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与声压级和频率有关,将人耳在听到不同频率纯音(正弦波)时,对所有具有相同音量感的声压用一条曲线表示后得到的曲线族,称为等响曲线。 2听觉的掩蔽效应 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第二个声音提高听阈的现象称为掩蔽。当人耳听到符合声音时,若存在响度较高的声音频率分量,那么人耳对响度较低的声音频率分量就不易察觉到了,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4视觉惰性 当一个景物突然出现在眼前时,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同样当一个实际景物从眼前消失后,所看到的印象都不会立即消失,还会暂留一段时间,由此可见人眼亮度感觉的建立与消失都滞后于实际的光刺激,而且此过程是逐步的,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视觉惰性。 5闪烁(或临界闪烁频率) 如果观察者观察到一个具有周期性的光脉冲,当其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便会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闪烁,但当重复频率足够高时,闪烁感觉将消失,随之看到的是一个恒定的亮点。临界闪烁频率就是指闪烁感觉刚刚消失时的频率。 它与脉冲亮度有关,脉冲的亮度越高,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地增高。 6帧间内插和帧间预测

1.多媒体通信概述

多媒体通信复习指南2018版 【考试时间:】 1.多媒体通信概述 (1)举例论述对“Multimedia =Variety +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的理解。 (2)分析多媒体通信中的“Synchronization”和“Network offerings”特征。 2.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3)爱迪生的留声机、磁带录音机、CD-DA、MP3对声音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何区别,试分析音频存储技术变化的趋势。 (4)分析YUV色彩空间模型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5)JPEG压缩标准中为何选择DCT变换?MP3压缩中为何选择MDCT变换? (6)JPEG系列的各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LS、JPEG2000、JPEG XR)实现压缩的技术手段中各自体现了哪些思想? (7)采用滤波的方法能否滤出量化噪声?为什么? (8)采用分块方式的变换编码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在MP3中如何克服该问题。 (9)K-L变换为何被称为最佳变换?为何它在数据压缩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0)什么是压缩感知?其要素有哪些? (11)定性讨论采用DCT变换的时候,对变换前的样本做量化和对变换后的系数做量化所产生的结果有何差异。 (12)相比于MPEG2,H.264引入了哪些措施提高压缩比? (13)定性讨论视频质量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 (14)ITU-R BT.656 并行/串行传输模式的信号格式,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15)HDMI中视频数据周期、数据岛周期、控制周期的定义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3.多媒体同步机制 (16)DAB和DVB系统中除了音频或视频之外需要存储/传输的额外信息包括哪些?各采用什么方式予以解决。 (17)简述时间戳思想在HDTV系统中的应用。 (18)MP3文件中帧(frame)的帧头中的Frame sync(11bits)信息与MPEG2的TS包中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信息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9)试述HDTV中媒体同步是如何实现的? (20)MP3如何实现流内同步? (21)什么是同步容限?哪些标准化组织对音视频的同步容限做了怎么的规定? (22)试述多媒体时间域信息的描述方法。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流媒体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1概述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在互联网上实时顺序地传输和 播放视/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时基数据流,流媒体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视/音频编解码、存储、传输、播放等领域。 在网络上传播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下载和流式传输。下载方式是传统的传输方式,指在播放之前,用户下载多媒体文件至本地,通常这类文件容量较大,依据目前的网络带宽条件,需要较长时间,并且对本地的存储容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限制了PDA等低存储容量设备的使用。流式传输则把多媒体信息通过服务器向用户实时地提供,采用这种方式时,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时延即可播放,之后,客户端边接收数据边播放。与下载方式相比, 流式传输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方面大大地缩短了启动延时,同时也降低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形式的实时数据传输,这是下载等方式无法实现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多媒体数据的著作权。 2 流媒体技术 2.1 缓存技术 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 2.2 流媒体传输流程 流媒体的具体传输流程如下: (1)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 (2)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数据,A/V播放器进行初始化。 (3)从Web服务器检索出来的相关服务器的地址定位A/V服务器。 (4)A/V播放器与A/V服务器之间交换A/V传输所需要的实时控制协议。 (5)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播放器就可以播放了。 2.3 媒体系统结构 现存流媒体解决方案采用的技术是多样的,但其体系结构的本质是相近的。 流媒体的体系构成:①编码工具:用于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形成流媒体格式; ②流媒体数据;③服务器:存放和控制流媒体的数据;④网络:适合多媒体传输协议甚至实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 一、判断题 1、WWW使用非线性网型结构来组织信息和浏览。它使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等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综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档,提供多媒体服务。( 正确 ) 2、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正确 ) 3、计算机软件结构设计中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模块相对独立性,并以些原则优化初始的软件结构。(正确) 4、双绞线是目前广域网上最常用的传输介质,目前使用的双绞线是五类或超五类线,它由4对线组成,其中每对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线以螺旋形绞合在一起,这两条线使用时作一条通信线路。( 错误 ) 5、当一台客户机需要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时,一般它首先查询自己所在的DNS服务器,前提是这台服务器列在搜索次序的首位。( 正确) 6、计算机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一,是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据及与程序和数据相关的各种文档的统称。(正确)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中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基本方法,用加密方法和认证机制相结合,可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正确) 8、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鉴别交换是在通信进程中,以双方互换约定信息方式确认实体身份机制。(正确) 9、在FTP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控制信道是临时建立的。( 错误 ) 10、SMTP协议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主机之间电子邮件交换。(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B、LAN C、MAN D、W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C)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B ) A、建立通信线路 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 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以下不正确的是(D )。 A.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B.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C.UD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传输 D.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10、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A) A.单个地址 B.组地址 C.广播地址 D.局部地址 11、“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 ) A.可用性 B.保密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12、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D) 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多媒体通信技术-王汝言

解答时采用matlab2009b 工具辅助: 7.设原始图像的一个8×8的亮度块如下f (x,y)所示,按下列步骤进行JPEG 编码: ???????????? ??????????????=163130170181179181179180173163170183182180179179169132163183179180180169 17113016416317617917817816713116517916317917717716713117017918216316817916913016618717611616318316513216319415394160163),(y x f (1) 将图像块中各像素值减去均值128; 代码:c=b-a c(x,y)=[35 32 66 25 66 35 4 37 55 35-12 48 59 38 2 41 51 4035 54 51 42 3 39 49 4951 35 51 37 3 39 50 5051 48 35 36 2 43 41 5252 51 55 35 4 41 51 5152 54 55 42 35 45 52 515351 53 42 2 35] (2)对由(1)所得到的矩阵进行二维DCT ; 代码:d=dct2(c); d=round(d) d(x,y)=[ 321 58 -30 -2 53 -54 33 -11 -26 -12 0 17 17 -10 2 4 2 -9 -10 9 3 -2 -2 13 1 -3 -3 -16 -11 -4 4 16 -4 14 -1 -16 -18 -8 22 17 16 -3 -5 -12 -21 2 7 26 0 10 -15 -15 -7 -6 15 8 8 0 2 -8 -7 13 5 -1] (3)采用表4.8-1提供的量化表进行阈值量化; 代码:f=d./n; f=round(f) f(x,y)=[20 5 -3 0 2 -1 1 0 -2 -1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重建的图像灰度矩阵;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 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就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就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与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与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信息具有可伪性 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器程序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173D=( 10101101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就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就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瞧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就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与二级汉字非常用字) ○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

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最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编号:90L124Q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出题教师:网络课程组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学生学院:班级: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局域网中,交换机与计算机使用()互联 A.直通线B.反转线C.交叉线D.以上均错 2.一个有n层协议的网络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x字节的报文,在每一层都加上 长为h字节的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因传输各层报头而浪费的比例为()。 A.h/(h+x)B.x/(h+x) C.nh/(nh+x) D.x/(nh+x) 3.某信道如果采用 16元振幅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16000 bps,根据奈 氏准则的限制,该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码元/秒。 A.1000 B.2000 C.4000 D.8000 4.下列媒体共享技术中,以太网采用的是() A.静态划分信道 B.随机接入 C.受控接入D.以上均可 5.有ABCD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码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为(-1+3-3+1-1-1-1-1),则发送0的站是:() 6.xDSL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模拟电话用户线 B.有线电视网 C.光纤网络D.以上都不是 7.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A.目的MAC地址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D.源IP地址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8-10T13:21:54.92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作者:张力谭长清张琪薛龙刘文贺 [导读]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门综合的、跨学科的交叉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种信息科学领域的技术成果,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章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概括和分析,总结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多种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 1 引言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未来世界的通信网络必将覆盖整个天上地下。天上众多的卫星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地面不仅可以实现光纤到户,用户还能够拥有高速的多媒体移动通信业务。而这一体系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滑的连接性。 2 “三网合一”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应的数字处理、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送提供了必要的带宽;而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这一切都为“三网合一”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网合一”正是指将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信网在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合而为一,并全面实现数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业在技术上逐步趋向一致,在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在经营上相互合作竞争,从而更好的、更全面的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但“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的三网相加,为了很好的传递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必须同时在传输、交换和接入等各层具备宽带化,较好的QOS以及统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构筑其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而目前此项技术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三网仍将并存。但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已成为今后网络建设的潮流,基于光纤的宽带IP网代表着网络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终将实现。 2.1 向IP融合 IP技术是未来数据网络中的核心技术,是承载各种应用业务的平台,而在IP网上实现多媒体通信更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因为公众电话网(PSTN)无论怎样发展,其资源利用率低、带宽窄、线路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线电视网(CATV)则相对缺乏在通信领域运营的经验,研究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只有数据网因为有了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功开发而迅速进入到开放的、分布式的发展环境,并飞快地向前推进。 随着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更是期待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开展各种业务,传输各种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更好地开展业务。因此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融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更是网络上的融合。而IP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融合最好的统一的协议,所以无论未来的基础网络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宽带多媒体业务都必将会统一到IP网上。 2.2 走向宽带 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了宽带,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体的传送。在通信领域中,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带宽,才能够快速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信息。这就好像只有在够宽够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够整齐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种车辆一样。因此,带宽引起了各层次人们的关注,投资商纷纷追加投资,运营商大举进攻,各企业家也跃跃欲试,而用户和媒体更是望穿秋水、翘首以盼。在现有的N-ISDN上开展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已经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快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为未来的宽带多媒体应用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光纤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长100倍,而这种增长速度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宽带速率的持续增长更是为宽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与移动技术结合 手机自问世以来,历经了1G、2G、2.5G和3G的发展过程。其中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3G可以让全球用户通过手机实现从陆地至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从而轻松实现“5W”,即任何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话或数据的传送(宽带非话音业务),并能提供等同于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和等同于计算机联网的传输速度。因此,众多专家均认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移动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而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核心包分组技术以及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4 与卫星技术结合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建立多媒体大型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可是现有的电话线由于频宽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网络来实现接入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往往还难以实现全球每个角落的全覆盖和满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来,卫星系统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地球资源、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气象服务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其重要的价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作者-崔健双-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通信信号? 通信系统传送的是消息,而消息只有附着在某种形式的物理量上才能够得以传送,这类物理量通常表现为具有一定电压或电流值的电信号或者一定光强的光信号,它们作为消息的载体统称为通信信号 2 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为什么说PAM 信号不是数字信号? 信号幅度在某一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而信号幅度仅能够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PAM 信号是将模拟信号取样后产生的信号,它虽然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幅值上仍然是连续的,因此仍然是模拟信号。 3 什么是信号的时域特性?什么是信号的频域特性? 信号的时域特性表达的是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简称为幅时特性。 信号的频域特性表达的是信号幅度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它以傅立叶级数展开分解为理论基础。 4 什么是信号带宽?信号带宽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信号的频谱图可以观察到一个信号所包含的频率分量。我们把一个信号所包含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称为该信号的带宽。 5 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有什么特点?矩形脉冲信号的脉宽τ与有效带宽有何关系? (1) 该信号频谱是离散的,频谱中有直流分量Aτ/T 、基频Ω和n 次谐波分量,谱线间隔为Ω=2π/T ;(2) 直流分量、基波及各次谐波分量的大小正比于A 和τ,反比于周期T ,其变化受包络线 sin x /x 的限制,有较长的拖尾(参见式1-1);(3) 当ω=2m π/τ(m =±1,±2…)时,谱线的包络线过零点,因此ω=2m π/τ称为零分量频率点;(4) 随着谐波次数的增高,幅度越来越小。 可以近似认为信号的绝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第一个过零点ω=2π/τ左侧的频率范围内。该点恰好是基频Ω的4次谐波点。通常把0~4Ω这段频率范围称为有效频谱宽度或信号的有效带宽。可见,τ越小,有效带宽越大,二者成反比。 6 通信系统中的信噪比是如何定义的? 信噪比定义为: (dB),其中P s 是该点的信号功率,是P N 该点的噪声功率。 7 画出并解释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消息的一端称为信源,接收消息的一端称为信宿。连通信源和信宿之间的路径称为信道。信源发出的消息首先要经发送设备进行变换,成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信道 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 信源 信宿 信源 信宿 噪声

多媒体通信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 媒体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取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由此可知,“媒体”往往不是指媒体本身,而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套技术。 媒体的分类:1.感觉媒体(声音、图形、动画、运动图像和文本);2.表示媒体(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3.显示媒体(显示屏、打印机、扬声器、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4.存储媒体(硬盘、光盘、软盘、ROM、RAM);5.传输媒体(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 多媒体系统和多媒体体系的异同:多媒体系统中的媒体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是以时空同步的方式存在的;多媒体系统中媒体与媒体之间是毫无关系的。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媒体间的同步性。 多媒体技术是多种技术的有机集成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多媒体系统。 超文本不是顺序的,而是一个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特点:具有多种媒体信息、网络结构形式及交互特性。超文本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库技术,是由节点和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超文本可以看作是三个要素的组合:节点、链和网络。 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性:1.超文本的数据库是由“声、文、图”各类节点或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具有多媒体化,网状的信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界;2.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点具有对应关系;3.超文本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创作、删除、编辑节点,同样也可以生成链,完成、删除链接,改变链的属性等操作;4.用户可对超文本进行浏览和查询;5.具备良好的扩充功能,接受不断更新的超媒体管理和查询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吸纳新写作方法的途径;6.超文本系统的多媒体化和交互性。 超媒体:超链接将若干不同的媒体链接起来的集合。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组成要素:1.节点: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单位(分为表现型和组织型)2.链:链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以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链接起来3.网络:由节点和链构成,是一个有向图。 多媒体通信系统结构模式: 传输网络、 网络服务平台、 多媒体通信平台、 一般应用、特殊应用(一部分是终端设备,另一部分是传输、交换设备) 第二章 多媒体信息特征:1.数据量庞大2.码率可变,突发性强3.复合性信息多,同步性、实时性要求高。 冗余种类:空间、时间、信息熵、结构、知识、视觉、其他冗余。 数据压缩性能指标:1.压缩比 2.重现质量(客观评估、主观评估(表2.4-1)) 3.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 第三章 1.听觉掩蔽(在人类听觉系统中,一个声音的存在会影响人们对其他声音的听觉能力,使一个声音在听觉上掩蔽了另一个声音) 2.频谱掩蔽 3.瞬态掩蔽 4.失真 5.声道(幅值、相位、时序) 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 音频信号压缩编码:波形、参数、混合编码。 斜率过载:当输入信号变化比较快时,编码器的输出无法跟上信号的变化,从而会使重建的模拟信号发生畸变的现象。

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多媒体通信复习指南2017版 1.多媒体通信概述 (1)举例论述对“Multimedia =Variety +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的理解。 (2)分析多媒体通信中的“Synchronization”和“Network offerings”特征。 2.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3)爱迪生的留声机、磁带录音机、CD-DA、MP3对声音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何区别,试分析音频存储技术变化的趋势。 (4)分析YUV色彩空间模型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5)JPEG压缩标准中为何选择DCT变换?MP3压缩中为何选择MDCT变换? (6)JPEG系列的各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LS、JPEG2000、JPEG XR)实现压缩的技术手段中各自体现了哪些思想? (7)采用滤波的方法能否滤出量化噪声?为什么? (8)采用分块方式的变换编码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在MP3中如何克服该问题。 (9)K-L变换为何被称为最佳变换?为何它在数据压缩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0)什么是压缩感知?其要素有哪些? (11)定性讨论采用DCT变换的时候,对变换前的样本做量化和对变换后的系数做量化所产生的结果有何差异。 (12)相比于MPEG2,H.264引入了哪些措施提高压缩比? (13)定性讨论视频质量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 (14)ITU-R BT.656 并行/串行传输模式的信号格式,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15)HDMI中视频数据周期、数据岛周期、控制周期的定义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3.多媒体同步机制 (16)DAB和DVB系统中除了音频或视频之外需要存储/传输的额外信息包括哪些?各采用什么方式予以解决。 (17)简述时间戳思想在HDTV系统中的应用。 (18)MP3文件中帧(frame)的帧头中的Frame sync(11bits)信息与MPEG2的TS包中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信息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9)试述HDTV中媒体同步是如何实现的? (20)MP3如何实现流内同步? (21)什么是同步容限?哪些标准化组织对音视频的同步容限做了怎么的规定? (22)试述多媒体时间域信息的描述方法。 (23)HDMI中音视频的同步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原理及主要技术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也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互联网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大,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重大的帮助,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得计算机与其终端以及各个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更快更高效的实现资源信息共 享。反而言之,数据交换技术也大大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向 前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1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原理概述 通俗来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其实就是一种拓扑结构,指的是将多台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电路实现相互连接。具体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四部分。计算机网络要求 在具体的网络操作系统环境下,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的方 式,将资源进行共享以及数据的传输。资源共享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多台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比较复杂的工 作,当然这种多台计算机共同合作的前提基础必须是数据交换技术。 2 数据通信交换关键技术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 发展。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其实就是网络中各台计算机之间或者是计算 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所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其中较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链 路上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不存在节点的,较为简单,但是不适用

于全球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的信息传递,需要在宿站点间设置多个 节点,防止网络链路中出现故障或出现被破坏的状况,保障通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就是经过某种交换方式,将源站点发出的信息,通过多个节点或者是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做用过,顺利达到目标站点的方法。 2.1 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在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建 立一定的电路连接,在此期间不允许其他计算機设备共享该网络,直至通信结束。如果想要进行电路交换需要三个步骤: (1)建立链路,运用呼叫找寻空闲的物理线路,进而建立链路。 (2)数据传输,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在传输过程中不得有其他站点的介入,只能由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独占链路。 (3)拆除链路,在数据传输工作完成以后,根据发送方或者接收方发出的拆除线路的申请,逐点拆除链路。电路交换技术优点是可以专线专享,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缺点是通信的时间长,信 道的效率较低。 2.2 报文交换技术 报文指的是站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块,没有长度限制,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报文交换技术就是将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的一种形 式,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报文中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即控制信息和目 的的具体地址,接下来进行数据交换工作主要是通过存储或转发的方式。报文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它的信道利用率较高,承载的数据量较大,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摘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主要针对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及数字微波通信进行了发展趋势的介绍。同时,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信息 技术发展趋势 0引言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1900年波罗的海的一群遇难渔民,通过无线电呼叫而得救,移动通信第一次在海上证明了它对人类的价值;1903年底莱特驾驶自己的飞行器飞上了蓝天,开创了航空交通新领域;1946年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诞生,开创了信息经济时代和扩展人类脑力的里程碑;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开通,为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以及到现在的程控交换和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当初只是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1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1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 1.2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1.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移动通信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党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2)光纤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3)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多媒体通信技术 一、什么是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几种信息的媒体集合在一起,由计算机实施综合控制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是利用多种媒体—语音、文字、图像、图形和数据来表示信息,而且把各种媒体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协调同步。实时地表现出各种信息及其变化,通信的双方还相互地交流沟通。多媒体通信的产生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存储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为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支持环境。还有语音识别处理、文字语音合成、数据压缩以及文字、声音、图象传输的同步性、实时性和协同操作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为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多媒体通信就是集多媒体技术与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和电视的真实性于一体的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在实际使用上还要有更先进的软硬件协议与工具、高级操作系统、新的通信规范和多媒体数据库等许多课题尚待研究开发。但是这种多媒体通信终端与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相配合的传输信息的形式,将成为21世纪通信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媒体通信的实现,将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

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1多媒体通信的目前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目前在以电话网为主导的通讯网上,由于终端到话局之间物理媒质采用的是双绞线,其特点是以语音通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在其上实现多媒体业务技术难度较大。在90年代中期,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颁布了以低比特率实现多媒体通信的相关协议H.32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视电话的研究成功就是其一。可视电话就是完全在PSTN上不依赖任何其它设备进行多媒体通信,实现了"即闻其声,又见其人"的通信效果,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的亲情交流感。它采用H.263标准对图像数据进行运动矢量估计及其它算法的压缩编码,使运动图像能够在26kbit/s的带宽内比较好的以30帧/秒的QCIF 传输,使声音能够以6kbit/s的带宽内不失真的传输。如果POTS与计算机等其它设备相配合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完成多媒体通信,具体详细阐述见下面有关计算机网部分。

4G通信技术综述讲解

网络。 应用更广泛。 4G 手机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话只是最最基本的功能 之一,更多的功能体现在多媒体应用方面。 二、4G 通信的关键技术 4G 通信技术综述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一代的发展都是技术的突破和观念的创新。第一代起源于 20 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 (FDMA 技术。第二代(2G )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 仃DMA )和码分多址(CDMA 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可以提供更宽的频带,不仅传输话音,还能传输 高速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然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仍是基于地面标准不一的区域性通 信系统,尽管其传输速率可高达 2 Mb/s ,但仍无法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因此,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 ) 的研究随之应运而生。 一、 4G 通信技术的概念 4G 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待明确,它的技术参数、国际标准、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均未有明确说法。 在2002年底Wi-Fi 热潮中,Wi-Fi 被视作4G 技术。但4G 技术的提倡者认为,4G 与Wi-Fi 不同。 2004年6月,市场研究公司 Forrester 的分析师预测,4G 移动服务将是3G 与WiMax 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4G 将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速度(如 10Mb/s ),并且通过在一部手机中把 3G 和WiMax 技术结合在一起,提供集 成无线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服务。 WiMax (或者说是802.16标准)能够提供无线宽带网服务,最远距离可达 30英里,速率大约是10 Mb/s 。在2004年富士通发布的白皮书中,将 WiMAX 旨为“ 4G'无线技术。 另外,也有很多专家对 LAS-CDMA 十分看好,认为LAS-CDMA 弋表着4G 水平。 4G 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呢?目前普遍描述如下: 4G 是集3G 与WLAf 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G 系统能够以100Mb/s 的速率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 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0Mb/s ,并能够满 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4G 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 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 4G 可以在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 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G 与3G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拓扑的结构以及构成网络的技术类型。终端设备除了 手机之外应当包括头戴式话机、 PDA 终端、膝上机、手表式话机、电视机、游戏机、 DVD 零售机,甚至宠 物机等等,凡是人所能构想的和能够识别 IP 地址的无线电收发信机。其次, 4G 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包 括彼此似乎不相干的技术,如 Wi-Fi 、 超宽带无线电、便携式电脑、软件无线电等技术构成的高速全球通 与3G 手机相比,4G 手机的功能更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