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二、选择

C 1、1979年在()举行的第()届全国心理学术年会上,设立了体育运动专业分组,这是我国体育运

动心理学第一次学术会议。

A天津、二 B上海、三 C、天津、三 D、上海、二

D2、第一世界大战后,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是()。

A、顾拜旦

B、亚里斯多德

C、巴斯

D、科曼.格里菲思

A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冯特

B、科曼.格里菲思

C、特里比特

D、汤姆斯

B4、( )年,科曼·格里菲思出版了《训练心理学》一书,这是第一本运动心理学专著。

A.1924

B.1926

C.1925

D.1927

A5、ISSP 是( )的简称。

A.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B. 心理学会

C. 体育心理学会

D. 中国运动心理学会

C6、1913年在()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专门会议,体育运动心理学进入了科学的行列。

A、萨马兰奇

B、基拉宁

C、顾拜旦

D、尤伯罗斯

A7、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间为()。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

三、判断×√

1、我国体育心理学5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60年代末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2、体育心理学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60年代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现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的

诞生。()

3、体育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只包括对生物属性的作用和影响。(×)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名词解释

1、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功能是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既包括对其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包括对“心理”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

2、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关系。

4、健康:

五、简答

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两方面?

2、中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那些?

3、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赋予功能是什么?

4、体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答: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学校体育范围内与体育教学、学校代表队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学习、体育教学心理、心理技能训练、体育竞赛心理等。二是研究与从事体育活动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探讨体育参与的动机,揭示体育运动中各种心理过程变化规律,研究体育活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一些有关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等。

2、答:

3、答: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两方面。

体育的赋予功能包括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推动社会的文明建设;激发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和交流,创

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扩大国家的政治影响,提高国家的地位;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开辟体育娱乐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等。

4、答:体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心理学和心理学指导的依据。

六、问答

1、试说出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者之间关系。

答:从心理学和体育学的发展看,与广义体育概念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应的学科是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身体锻练心理学。对有关身体锻练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近年来在国外刚刚受到重视,仅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学科尚未形成时,其一部分内容也可归在体育心理学领域。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相互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的严格区分。

在日本,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有着较明确的区分,研究领域也各有侧重。在我国,多数情况下是以运动心理学作为学科统称,也有使用体育运动心理学这一复合词者。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既有相互交又又有所不同的关系,源于体育与运动的相互关系。两者在与教学有关的心理过程、教学方法的心理学依据、学习者的动机结构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参加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也不尽相同。在同一个领域里,相似与相异共存。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第二章体育与心理的关系

7、运动记忆是在体育活动中由多种记忆形式共同形成的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8、运动表象是指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和运动情境。

7、专门化运动知觉:专门化运动知觉也称专项运动感知觉,是通过运动训练形成的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

8、本体运动感知觉:本体运动感知觉是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

三、选择题:

A 1、遗忘发展的规律()

A 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慢后快再慢D先快后慢再快

B2、我国学者许尚侠的研究认为,动作遗忘进程的开始阶段呈()。

A.U型B.V型C.L型D.W型

C3、下列哪类运动属于广阔--外部注意()

A射击B跳水C足球D乒乓球

4、足球比赛中的进球多发生在由攻转守或由守转攻的转换过程中,从注意的角度讲,这主要与哪种注意

的品质有关? (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C5、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动作的讲解是以________的方式进入学生大脑的。()

A. 动作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语词逻辑记忆

D. 形象记忆

6、以下哪种注意类型的运动员更适合从事围棋项目? ()

A.广阔外部

B.广阔内部

C. 狭窄外部

D. 狭窄内部

A7、超水平发挥与以下哪个概念在意思上最接近?( )

A.高峰表现

B. 流畅体验

C. 跑步者高潮

D.体育锻炼快感

A8、在运动学习中场独立性者和场依存性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 ( )。

A.具有优势

B. 具有劣势

C. 没差别

D. 不可比

A9、感知躯干的弯曲、伸直等用到的是()

A. 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

B. 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

C. 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

D. 本体运动时间速度感

知觉

10、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位于最中间?

A、生理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姚明就是一块打中锋的料”这句话是评价他的()个性心理品质。

A、能力

B、气质

C、难度

D、运气

12、在司机开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属于( )

A. 操作思维

B.抽象思维

C. 直观思维

D.形象思维

D13、优秀跳水运动员大多属于哪种注意类型?( )

A. 广阔外部

B. 广阔内部

C. 狭窄外部

D. 狭窄内部

B14、焦虑和唤醒水平的升高,会使注意的范围()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15、集体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应具备哪些注意类型()

A、广阔—外部注意

B、狭窄—外部注意

C、广阔—内部注意

D、狭窄—内部注意

16、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容许穿白色上衣以避免干扰对方运动员,其依据知觉的()。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持久性

17、“有志之人立志常,无志之人常立志”谈论的是意志品质的()。

A、勇敢性

B、自觉性

C、灵活性

D、坚韧性

7、没有情绪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情绪,对有机体都是有害的(√)

第三章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

11、在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思维和直觉思维思维。

12、积极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依赖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各种活动。

13、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4、认知—运动能力:指的就是在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活动的表现水平。。

7、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

三、选择题

A1、()是促进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A. 体育活动动机

B. 体育活动兴趣

C. 体育活动需要

D. 体育活动态度

A 2、哪种目标定向的动机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参与。()

A.高任务/低自我 B.高任务 C.高自我/低任务 D.高自我

B3、与胜任动机相反的概念是()

A.自卑 B.习得性无能 C.自信 D.自我效能

C4、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他人帮忙,把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的人属于哪种人格倾向() A.内控型B.运气型C.外控型D.综合型

D5、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的效果起什么作用()

A .抑制

B .无关联

C .淡化 D.强化

A6、体育价值是体育态度的()

A.基础 B .诱因 C .认识 D.前提

C7、以下哪个归因因素是既可控制又是内在的?()

A.能力

B. 身心状况

C. 努力

D. 工作难度

B8、个人面对成就情境时,把完成任务看成是显示个人能力的最好机会,主要关注自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这样的个人属于()

A.任务参与型

B.自我参与型

C.高任务低自我型

D. 低任务高自我型

B9、以下哪个归因因素是外在而且不可控制的? ( )

A.能力

B. 运气

C.努力

D.身心状况

D10、以下哪一项不是体育习惯的特点?( )

A.省力性

B.稳固性

C.指向性

D.对象性

11、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既无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无消极的阻碍作用,是技能的()。

A、负迁移

B、正迁移

C、零迁移D反迁移

12、“高原现象”是指在技能学习或训练的中期,出现的一种()。

A、需要上高原训练的现象

B、成绩的暂时停滞现象

C、生理极限现象

D、运动高峰现象

13、运动知觉是一种复杂的知觉,是人脑对()。

A、外界事物运动的反映

B、自身动作的反映

C、外界事物与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

D、大脑活动状态的反映

2、控制源包括内部控制型和外部控制型。(√)

五、简答题

1、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2、利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因素有哪些?

3、体育态度的特点是什么?

4、简要叙述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

5、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答: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是推动个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相对稳定又可变化发展的多因素、多层次的驱动系统,它包括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体育兴趣、体育态度、体育活动习惯等成份。

2、答: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大都是被自己意识到的,是个体对体育参与或体育学习的一种明确看法。利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因素有:1。追求成功的动机; 2.成败归因; 3.目标定向; 4.自我效能感

3、答:1.体育态度是后天获得的; 2.体育态度指向一定的对象; 3.体育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体育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 5.体育价值是体育态度的基础。

4、答:奈德弗认为,注意因素对于运动操作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他强调指出: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而忽略其它事物的能力肯定对操作活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奈德弗将注意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狭窄到广阔)和方向(内部到外部)。范围是指在刺激域中人能够注意到的刺激数量,方向是指人的注意是指向内部刺激还是外部刺激。

5、答: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在动机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对自己是否胜任的知觉。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2)影响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

(3)影响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

(4)影响人们在预期或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

六、问答题

1、简述体育兴趣的年龄特点。

答:人的体育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之下,在学校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

(一)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二)初中生的体育兴趣

初中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比较广泛,但容易变化。受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长与体育成绩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体育的专一兴趣。但她们对脏、累项目如长跑最不喜欢。男生比女生体育

兴趣广泛,但多数的初中生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

(三)高中生的体育兴趣

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可能更加稳定,且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同时也显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性别上的差异很明显。男生喜欢竞争性强的项目,女生在体育活动中惰性更加明显,怕脏、怕苦、怕晒、怕出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

第四章运动技能学习

一、填空题

1 一般将20世纪以来的学习理论概括为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强调外在因素决定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强调内在因素决定论的()理论体系。行为主义、认知理论

2 鲍尔顿1957年提出的运动技能可分为()和()两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闭锁性运动技能

3 形成运动技能的心理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和()。反映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4运动技能迁移的种类:()迁移、()迁移和()迁移。两侧性、语言—运动、运动向运动的

5 迁移的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理论

6、依动作的精细程度为标准,可把运动技能分为()的运动技能和()的运动技能。

7、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体因素包括()、()、()的差异。运动能力的个体、运动技能学习的性格、运动技能学习的气质

8、提出性格类型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荣格,他把性格分为()与()两类。内向型、外向型

9、逆反口令法是心理训练中的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10、体育学习中一种运动技能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的影响通常称之为迁移。

二、名词解释

1、技能:我国心理学家对技能是这样阐述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运动表象: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对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幅度、方向、速度的表象。

3、运动技能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4、两侧性迁移:两侧性迁移是指身体一侧器官的学习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

5、间时练习法:在各次练习之间安排一定的间隔时间,称为间时练习(亦可称为分布练习)。

三、选择题

B1、()认为强化是学习的最根本规律。

A 桑代克B斯金纳C 班本拉D苛勒

C2、()下列哪一运动项目属于闭锁性运动技能。

A 足球

B 排球

C 篮球的罚球

D 乒乓球

3、下列哪一组运动技能的迁移属于负迁移()。

A 羽毛球—乒乓球 B棒球—高尔夫 C武术—体操 D网球—羽毛球

A4、如果某运动技能学习时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协调性以及方向判断能力时,采用下列哪种练习更为有效()。

A 局部练习

B 集中练习C整体练习D 尝试回忆练习

D5、斯金纳用()解释人类的学习。

A.联结说

B.观察说

C.顿悟说

D.强化说

C6、以下哪一项属于闭锁性运动技能项目?()

A.篮球

B.足球

C.跳水

D.排球

B7、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在()阶段,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动作概念讲解。

A.模仿动作

B.初步掌握动作

C.动作熟练

D.听讲解

B8、学会了俯卧式跳高,再学习背越式跳高时会由于两者脚尖或踏跳等的不同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在心理学上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称为()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C9、在学习理论研究中,苛勒用()解释人类的学习。

A.联结说

B.观察说

C.顿悟说

D.强化说

B10、把某一教材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地进行练习的方法是 () 练习法。

A. 集中

B.完整

C.分散

D.分解

D11、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会产生影响,而且身体的不同部位之间也会发生迁移,但( )迁移表现的最弱。

A. 右手到左手

B.右脚到左脚

C. 左手到左脚

D. 左手到右脚

A12、一般来说,学习运动技能的方法中,哪一种练习方法效果好?( )

A.间时练习B.集中练习C.不一定 D.完整练习

四、是非题×√

1、技能练习中一般来说集中练习优于间时练习(×)。

2、班杜拉通过设计猩猩实验得出学习就是顿悟(×)。

3、整体练习是指完整地、集中统一地学习某种运动技能(√)。

4、共同要素论强调的是客观刺激物间有无共同要素的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情境中所具有的

共同要素(√)。

5、运动员唤醒水平越高运动成绩越好。(×)

6、完整教学法更有利于开放性技能的学习。(√)

7、讲解法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唤起学生的动作表象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动作体验。(√)

五、简答题

1、运动技能的练习方法有哪些?

2、运动技能学习达到熟练阶段具有哪些特点?

3、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4、为了提高反馈的动机功能,反馈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5、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体因素有哪些,认识这些个体差异意义何在?

1、答:运动技能练习方法有: 1.集中练习和间时练习;2.单纯重复与尝试回忆的练习;3.及时反馈的练习; 4.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答:运动技能学习达到熟练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1)从活动结构的变化来看,一系列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多余动作减少以至消失。(2)从活动的品质和速度变化来看,动作具有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灼特点,动作的速度加快。 (3)从活动调节的变化来看,视觉控制减弱而动觉控制增强,甚至只依靠动觉控制动作。

3、答: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 2.运动技能的难易程度与迁移;3.认知结构与学习的迁移。

4、答:为提高反馈的动机功能,要注意做到: (1)反馈要及时。多数情况下应在动作练习当中或技能完成之后立即给予反馈以激发新的动机。 (2)反馈要积极。学习结果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有两重性,即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因此,反馈应以积极内容为主。(3)反馈要得法。对初学者反馈应具体。反馈的量应视学习者的能力而定。

5、答: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体因素: 1.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2.运动技能学习的性格差异;3.运动技能学习的气质差异。

意义:是为了使教师在教学或训练中严格贯彻“区别对诗”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水平。

六、问答题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形成视觉表象,教师在进行教学示范时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2、结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具体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1、答:在学习动作技能时,教师首先要通过示范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仔细观察;以此来达到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的目的。而其中关键的还在于教师的示范。所以教师必须做到:

(1)示范正确。 (2)突出重点的示范。初学动作时的示范,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的重点,不能过多地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具体细节。(3)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整体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形象。分解示范则是使学生了解各个具体动作的细节。 (4)示范要富有表情。富有表情的示范动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动作,从而促进视觉表象的明晰化。这里的表情不仅指面部表情,还指身段表情,即身体的姿态。

2、答:观察学习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取决于四种相互联系的子过程:(1)注意过程;其中有二个因素直接影响注意过程:一是示范行为本身的特点,包括行为的显著特征,情意的诱因性,行为的复杂性、普遍性及机能的价值;其二是观察者本身的特点,即感知的能力,唤醒水平,知觉定势和强化的经验。(2)保持过程;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系统:表象和言语。观察者注意到某种示范行为后,同时便引起对示范行为的感觉和知觉。表象系统离不开示范行为的言语编码,可保证人的观察学习和保持的速度。(3)动作复制过程;动作复制过程是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4)动机过程。动机过程不仅随外部强化而转移,更重要的还要被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所左右。

第五章心理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目标分为()、()、()。最理想的目标、最现实的目标、最低目标

2、表象练习一般有三个步骤:()、()、()。放松练习、“活化”动员、表象运动技能或运动情境

3、模拟训练可分为()和()。实景模拟语言、图象模拟

4、各种放松练习方法的共同是:()、()、()。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或他人暗示语、深沉的腹式呼吸、全身肌肉的完全放松。

5、任务定向的目标和自我定向的目标的区别是()。

二、名词解释

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2、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3、暗示训练:暗示训练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5、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已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6、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

三、选择题

B 1、下列哪些不是目标设置中的重要关系:()

A、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B、重要目标与不重要目标。

C、现实的目标与不现实的目标

D、具体的目标与不具体的目标。

B 2、目标难度与操作表现的关系是:()

A、倒V型

B、直线型

C、倒U型

D、L型

B 3、目标多级化的多级一般不超过如下三级,不包括哪一项:()

A、最低目标

B、最可能目标

C、最理想目标

D、最现实目标

B 4、下列不是普遍采用的放松训练法的是:()

A、渐进性放松法

B、他人放松法

C、松静气功

D、自生放松法

A 5、在注意力集中训练中,结合体育教学过程的专门练习的方法不包括:()

A、模仿教学法

B、启发教学法

C、轻微口令法

D、目标导向法

B6、自生放松方法是()提出的。

A、任未多

B、舒尔兹

C、刘淑慧

D、雅克布森

四、是非题×√

1、“别紧张,别着急”为积极提示语。(×)

2、表象练习的时间一般为3-10min,不宜过长。(√)

3、自生放松练习的程序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逐渐产生轻松感和温暖感。(√)

4、使用放松技术的时机有表象练习之前、体育课结束后或临睡前、体育测验或体育比赛前过于紧张时。(√)

5、各种放松练习方法的共同点是: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或他人暗示语、深沉的腹式呼吸、全身肌

肉的完全放松。(√)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有哪些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2、放松练习有哪些主要作用?

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营造一种高任务定向的气氛?

1、答:心理技能训练是利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已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

已的运动行为,以提高练习质量和比赛成绩的过程。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目标设置训练、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注意集中训练、自我暗示训练、表象训练。

2、答:放松练习的作用主要有:(1)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降低由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能量消

耗,使身心得到适当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3)为进行其它心理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3、答: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营造一种高任务定向的气氛,以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发

展。具体来说,应当:(1)鼓励学生设置任务定向的目标。(2)尽量多地以学生本人体育成绩的提高程度作为评价学生进步的基础,即多进行个人比较的评价,少进行社会比较的评价。(3)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淡化个人能力的重要性。

六、问答题

1、暗示训练的程序有哪些步骤?

2、注意集中的练习有哪些方法?

1、答:暗示训练有6个主要步骤:

1.使学生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语言对情感和行为的决定作用。2.确定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消极想法,如:这个动作我算是学不好了。3.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4.确定取代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5,不断重复相应的对子。6.通过不断重复和定时检查,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养成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

2、答:注意集中的练习有哪些方法有:

(一)一般性的注意集中练习:1.纸板练习;2.五星练习;3.记忆练习;4.实物练习;5.秒表练习。

(二)结合体育教学过程的专门练习:1.逆反口令法; 2.轻微口令法;3.有效口令和无效口令法;4.启发教学法;5.变换条件法;6.目标导向法;7.信息引导法。

第六章体育教学心理

一、填空:

1.制约体育教学的学生心理因素包括:()、()、()、()。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认知-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

2.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3.体育教学的方法有:()、()、()、()。示范法与讲解法练习法预防法与纠正法游戏法与比赛法

4.言语的指导作用有:()、()、()、()、()、()。激励、启发、教育、提示、反馈、评价5.调节学生注意的方法:课前引导、暗示调节、()、()、()。课前引导、暗示调节、激励调节、转移调节、环境调节

二、名词解释:

1.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

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3、焦虑:是一种主观能够意识到的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常伴有躯体的激活反应。

三、选择题:

D1.下列不属于非言语的指导作用的是()1.激励、安慰;2.表扬、肯定;3.批评、制止;4.引导、指示

A.引导、指示

B.表扬、肯定

C.激励、安慰

D.反馈、评价

C2、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教学的言语指导形式? ()

A.语音

B.语调

C.指示

D.口哨

3、消除学生胆怯和恐惧心理的最主要的策略是()

A.加强保护B.降低学习难度C.设置“反向”情境D.提高运动能力

C4、下列哪项不是体育差生体育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原因 ()

A.学习动力不足

B.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C.性格外向,自信心强

D.意志品质薄弱

A5、一个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好用力的时间,错误产生的最可能原因()

A.感知觉原因

B.思维过程的原因

C.情绪情感的原因

D.意志品质的原因

B6、把技术动作按结构分成几个环节逐次进行练习的方法是()

A.完整法

B.分解法

C.集中法

D.分散法

四、是非题:×√

1.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变化性的特点(×)

2.一般来说集中法比分散法练习的效果更好(×)

3.根据人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及忍受力的不同,挫折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4.有意注意是学生能够主动控制的注意,其消耗的能量小,不易造成学生的精神疲劳.(×)

五、简答题:

1.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优化的条件有哪些?

2.体育学习中,如何调控焦虑?

3.如何进行示范与讲解?

4.游戏教学法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

1.答: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优化的条件:

(1)教师的教学思想;(2)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3)创设多种具体的教学情境;(4)师生关系和谐度和教学集体的凝聚力。

2. 答:体育学习中焦虑的调控:1.转变学生的消极认知;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积极鼓励,肯定暗示;4.化解消极的突发事件。

3. 答:示范法和讲解法在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1.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感知觉的准备;学生在观察

示范之前,教师应使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要在示范前给学生讲清楚;

2.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感知规律,突出观察的对象;3.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

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4.教师的讲解、示范要相互结合。

4. 答:游戏法的心理意义在于:

(1)情节性——能引人入胜,提高练习者的兴趣。

(2)娱乐性——能使参加者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竞争性——能激发参加者的好胜心。

(4)规则性——能约束参加者的行为。

(5)随意性——能使参加者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问答题:

1针对女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2.造成学生产生胆怯、恐惧的因素有哪些?

3.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因此在学生脑子里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却只能捣毁兴趣。你做为一名体育教师,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4.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心理表现比较复杂,你如何根据这一现象真正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 答:针对女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讲明体育锻练的目的、意义,促使她们明确锻练的价值,树立良好的体育

学习动机。

(2)加强体育卫生知识的讲授和宣传,使学生掌握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青春期体育卫生知识,消

除女生的心理障碍。

(3)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辅之以诱导性练习,保证大部分同学能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

(4)适当增加基本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集体舞等教材,以及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手段,满足

她们的需要,提高她们的兴趣。

(5)注意全面发展女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她们的意志品质。

(6)要加强保护帮助,对女生相互保护帮助的能力要加强培养。

2. 答:造成学生产生胆怯、恐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学生的运动能力较差或身体状况欠佳。

(2)所学技术确有一定的难度或危险性。

(3)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信。

(4)教师、同学的讥笑、羞辱。

(5)其他同学出现了动作失误或伤害事故。

(6)场地、器材、设备状况不好。

3.答: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方法主要由:1.成功教学法;2.愉快教学法;3.需要满足法;4.教学“引趣”法。

4.答:制约体育教学的学生心理因素: (一)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 (二)认知-运动能力; (三)心理状态;

(四)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

由于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在相同的年龄或性别之中,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还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需要、兴趣、动机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是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体育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要予以充分的考虑。

第七章体育比赛心理

问答题:

1、根据体育比赛心理特点,试分析你所经历的一场体育比赛,并进行赛后归因。

答:竞赛心理有各方面的特点,它包括认识、情感、注意、记忆及兴趣、能力、性格各个方面。根据有关研究,体育竞赛心理特点概括为:高度的紧张性、强烈的竞争性、环境的适应性。

体育比赛结果有胜有负,成绩有优有劣。如何认识胜负和如何对待胜负,不仅影响到当时的活动及学生本人的成长,也影响着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影响运动团体内的士气、人际关系、凝聚力,直接关系到运动代表队的管理与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影响赛后归因的因素; 1.赛后归因与成就动机的水平有关; 2.归因与能力的自我评价有关;

(2)加强归因训练和教育: 1.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 2.增加成功的快感体验; 3.明确可控性的因素; 4.运用努力归因,强调个人努力; 5.实事求是,共同归因

第十章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

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填空题:

1.现代人包括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和。本体因素诱发因素.

问答题:

1.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有哪些?

答: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有:

(1)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唤醒水平。

(2)通过体育活动降低应激反应。

(3)通过体育活动消除疲劳。

(4)通过体育活动增加社会关系。

(5)通过体育活动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

体育心理学试题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 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 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A. Scripture B. Anshel C.Griffith D. Wann 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B.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 C. 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 D.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三、匹配题(每项2分,共18分) 发展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__________。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 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 2.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 A.适应性的 B.主观的 C.非适应性的 D.非主观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__________。 A.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4.心理学家___________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A.艾利斯 B.罗杰斯 C.舒尔茨 D.弗洛伊德 5.“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6.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克服运动训练中的___________。 A.盲目性 B.间断性

C.易变性 D.不可控制性 7.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__________。 A.讲解法与示范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游戏法 8.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A.身心恢复 B.死亡 C.导致精神病 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9.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10.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__________,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 12.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 A.视觉表象

体育心理学题库

选择题 1.研究表明,动作短时记忆的容量是(B)。 A.3±2组块 B.5±2组块 C.7±2组块 D.9±2 2.对于初学者来说,以下的几种反馈方式中,(B)反馈方式对于学习封闭式动作技能的完善最为重要。 A.运用电视屏幕来反馈; B.内在的动觉反馈; C.附加的同时性反馈。 D.外在的视觉反馈 3.根据马腾斯的理论,与操作活动呈负相关的线形关系的是(A)。 A.认知状态焦虑 B.躯体状态焦虑 C.状态自信心 D.赛前状态焦虑4.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具有依赖于(A)参照物的倾向。 A.外部 B.内部 C.内外部结合 D.不确定 5.个体在非正式团体的压力下,自我导向功能削弱、责任感消失,出现一些在单个人活动时不会出现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之为(D)。 A.社会促进 B.社会顾虑 C.社会从众 D.去个性化行为 6.根据兰得斯的观点,唤醒水平(B)等,运动成绩好。 A.低 B.中 C.高 D.不确定 7.学习(B)的动作技能,以采用整体练习法更为有效。 A.体制化程度低,复杂性大 B.体制化程度高,复杂性小C.体制化程度低,复杂性小 D.体制化程度高,复杂性大 8.美国社会心理学者卡根等人的研究发现,(C)是焦虑产生的根源。 A.求胜意识过强 B.期望水平太高 C.事情的不确定性 D.消极的社会评价9.人的智力的发展过程,一般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不确定 10.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之为(A)效应。 A.罗森塔尔 B.勒温 C.班杜拉 D.特里普利特 11.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是练习和。(B) A、归因 B、反馈 C、态度 D、迁移12.认知状态焦虑与操作活动之间呈的关系。(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倒U型13.每次表象训练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分钟。(A)A、5 B、10 C、15 D、20 14.团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D)A、正式团体B、非正式团体C、松散团体D、集体 15.大量的研究发现,这一要素,与期望改变未来的行为结果有着较大的相关。(D)A、运气B、任务难度C、能力D、努力 16.“球感”属于一种知觉。(B)

最新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过程 B 思维过程 C 心理活动 D 认识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 认识过程 D 认识活动 ()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 ()4、心理是 A 人脑的机能 B 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 D 意识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 想象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思维过程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 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 (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 (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 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适应 5、注意 6、无意注意 7、有意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想象 11、创造想象 12、运动知觉 13、空间知觉 14、时间知觉 15、表象 16、运动表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这一心理现象是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表象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的关系都是 A 正比 B 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 C 反比 D 后者是正比,前者是反比 ()3、我们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这是我们的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觉阈限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 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

(完整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15.异常行为 二、单选题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D 3.B.D 4.A.C.D 5.A.B.C 6.A.C 7. ABCD 8.B.C.D 9.C.D 10.A.D 11.A.B.C.D 12.A.B.C.D 13.B.C 14.B.C.D 四、匹配题 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 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25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 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五、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六、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

体育心理学试题AB

体育心理学试题A B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

2020年自考《体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体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人内部的协调及其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部关系的良好状态。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活动与情绪的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活动行为的理论、合理性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控制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识过程,它在变化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

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D )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B.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 C.上班时骑自行车 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 2.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A ) A. 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 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B )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 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8.“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一假设是。( ) A.社会认知假说 B.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C.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D.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运动心理学: 人本主义: 反应时: 运动兴趣: 运动动机: 目标定向: 归因: 习得性无助感: 态度: 注意: 锻炼成瘾: 焦虑: 唤醒: 心境状态: 表象训练: 迁移: 运动损伤: 团体凝聚力: 敌意性攻击: 应激: 单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C )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提出心理学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A、华生 B、马斯洛·罗杰斯 C、考夫卡 D、魏特墨 3.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B)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4.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 B.有效性 C.倾向性 D.稳定性 5.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6.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A 动机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本能理论 D 认知理论 7.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的归因理论。()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 8.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9.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D)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信息的。() A.指向 B.集中 C.意志努力 D.指向和集中 11.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 B. 非常高 C. 比较低 D. 非常低 12.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 A. 放松训练 B. 系统脱敏训练 C. 肢体发暖训练 D.生物反馈训练 13.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完成各种动作。() A. 视觉表象 B. 动觉表象 C. 内部表象 D. 外部表象 14.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 B. 情绪状态 C. 注意状态 D. 意志过程 15.注意对运动表现的主要作用是。() A.选择信息 B.加工信息 C.激活 D.唤醒 16.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D) A 否认 B愤怒 C 抑郁 D兴奋 17.归因理论是对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A.行为 B.自我效能C.动机 D.成就感 18.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___。() A 适应性的 B 主观的 C 非适应性的 D 非主观的 19.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12.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答案: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 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A. Scripture B. Anshel C.Griffith D. Wann 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A.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B.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 C. 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 D.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70% B.80% C.90% D. 60% 单选题:答案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八章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应激、应对方式、动机、人格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运动员对潜在的应激环境的认知,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应激反应。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否认、愤怒、许愿、 抑郁、承认。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感知和行为方式。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否认开始,经忧郁而达到解决和接受。 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运动员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处理应激的技能、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应激源、人格、应对策略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 10.调整认知、目标设置、积极性思维、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Williams和Adersen 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

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C ) A 1980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00年 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 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A ) A不平衡B平衡 C放大D缩小 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D ) A 否认B愤怒 C 抑郁D兴奋 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 D )A直接B间接 C没关系D直接或间接 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C )& A意志B自尊 C控制点D成就动机 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 B )A否认B升华 C投射D移置 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

体育心理试题&答案

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 2.价值观: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3.暗示训练:利用语言等刺激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唤醒水平: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5.团队: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 6.集中法:在练习中不休息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7.运动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8.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9.归因:是人们对于已发生的事物结果的原因解释。 10.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11.体育心理: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体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12.认知运动能力:在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活动表现水平 13.体育态度:是指个人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 14.运动焦虑症: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镜具有的担忧倾向。 15.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 16.知觉:人对当前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 17.心境:指延续时间较长且在强度上比较缓和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18.注意: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种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就表现为注意。 19.个体: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20.动机:促使人们产生相应行为的需要的心理活动。 21.比赛法:实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22.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较一贯、较固定的心理倾向。 23.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知识。 24.分解法:是把技术动作按结构分成几个环节,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部分,逐次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的掌握动作方法。 25.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26.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在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他反应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对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幅度方向,速度的表象。 27.领导者:领导者就是在一定的团体结构和成员秩序排列中,占据最高的地位 28.念动训练:所谓念动,即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二、选择 C 1、1979年在()举行的第()届全国心理学术年会上,设立了体育运动专业分组,这是我国体育运 动心理学第一次学术会议。 A天津、二 B上海、三 C、天津、三 D、上海、二 D2、第一世界大战后,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是()。 A、顾拜旦 B、亚里斯多德 C、巴斯 D、科曼.格里菲思 A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冯特 B、科曼.格里菲思 C、特里比特 D、汤姆斯 B4、( )年,科曼·格里菲思出版了《训练心理学》一书,这是第一本运动心理学专著。 A.1924 B.1926 C.1925 D.1927 A5、ISSP 是( )的简称。 A.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B. 心理学会 C. 体育心理学会 D. 中国运动心理学会 C6、1913年在()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专门会议,体育运动心理学进入了科学的行列。 A、萨马兰奇 B、基拉宁 C、顾拜旦 D、尤伯罗斯 A7、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间为()。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 三、判断×√ 1、我国体育心理学5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60年代末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2、体育心理学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60年代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现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的 诞生。() 3、体育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只包括对生物属性的作用和影响。(×)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名词解释 1、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功能是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既包括对其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包括对“心理”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 2、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关系。 4、健康: 五、简答 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两方面? 2、中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那些? 3、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赋予功能是什么? 4、体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答: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学校体育范围内与体育教学、学校代表队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学习、体育教学心理、心理技能训练、体育竞赛心理等。二是研究与从事体育活动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探讨体育参与的动机,揭示体育运动中各种心理过程变化规律,研究体育活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一些有关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等。 2、答: 3、答: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两方面。 体育的赋予功能包括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推动社会的文明建设;激发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和交流,创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4题,20分) 自我观念: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不断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即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信仰、情绪以及行为方式等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核心性和多维性。 应激:也称“压力”,它是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直觉评价和应激反应二种主要成分。 心理耗竭:是指由于长期暴露于应激环境、个体无法对其有效应对,从而出现的过度心理疲劳和自身资源损耗的状态。主要症状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 心理疲劳:是过度训练(心理生理应激)的反应,是一种运动员难以保持正常训练和成绩的状态,并表现出某种回避应激的倾向。 过度训练:是指对训练压力的一种不适应的反应,是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出现暂时下降的现象。 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生物反馈训练:是在电子仪器帮助下,将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如仪表读数)、听觉(蜂鸣音)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主体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凝聚力:反映群体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形成四个维度: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群体社交对个体的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群体社交一致性。 二、选择(5题,10分) 1. A 采用多维度的心理测验方法研究美国某些项目优秀运动员的个性特征。 A.Morgan B.Griffith C.Auwede D.Richelson 2.16PF个性测验量表属于 B 量表。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渐进放松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第二阶段是 ____________;第三阶段是____________。 2.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首先是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通过对比可更深刻地体验放松一刹那间的肌肉感觉。 3.____________是在催眠术的启发之下,于1890由德国生理学家沃格特年提出、由德国精神病家舒尔茨完成,后来又由舒尔茨的学生加以完善,并使之广为流传于各国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 4.自生训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思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气功中的____________是东方静默法的代表。 7.生物反馈训练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系统脱敏,又称为____________,是由沃尔帕首创的。 9.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首创的系统脱敏训练是建立在____________理论基 础上的。它的技术包括三个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模拟训练可分为____________模拟和____________模拟两大类。 11.几种常用的模拟训练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拟训练是针对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 13.在体育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学专业人员为避免运动员因运动竞赛情境的干扰而使运动成绩表现陷入恶化,利用一种心理技术,使运动竞赛过程不致受到影响,而保持运动员的成绩表现水准,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 14.模拟训练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5.创造与比赛实况相似的实际境况,让运动员在这种人为的实况中进行比赛训练的训练方法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