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插图

古诗插图
古诗插图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妙用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妙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因其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儿童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我每学期都要听几十节语文课,每当看到老师视插图而不见,弃插图于不用都会感到十分的可惜。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 , 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插图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插图学拼音。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因其年龄特点往往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 他们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所以 , 一年级教材中拼音部分的内容就可以较好地发挥插图的作用帮助他们学习拼音,学习生字。 拼音这部分内容中,几乎每一幅图都为学生提供了象形的事物,如教学“ e ”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插图,知道“ e ”的形状像水中鹅子的倒影,“ e ”的发音就是“鹅”的一声,然后再通过给拼音组词扩词来记住四个声调,这样就使拼音的音、形、义和实物较好地联系

了起来,便于学生的识记和发音。 二、利用插图学生字。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识大量的字。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讲没有一定的兴趣激发是很难保证识字任务的顺利完成。长春版语文教材就很好地运用了插图来帮助学生识字。如:《汉字家园》中的课文 --- 《鸟的乐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看图,把图中的小鸟与汉字相互对应起来,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记忆,这样就使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了起来,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巩固了识字效果。再比如对于一些象形字的认识,教师常借助文中的插图,让学生从观察图到观察象形字,再到简化字,利用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记忆生字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魅力。 三、利用插图学词语、学句子、学课文。 课文插图大多数是配合学习词句、课文来设计安排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插图,让孩子在看图的基础上学词、学句、学文并通过图文对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长春版教材二年下册中的幽默《雨后春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疑惑不解”的意思。可以启发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问学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吗?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再图文对照后就能很快地说出词语的意思。对一些重点句子,尤其是难理解的句子教师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作者:————————————————————————————————日期: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气息,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新、异、奇的情境中生动、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亲人》一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的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

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杆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观察描绘人物的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了老战士这一人物典型的形象。 第三、利用好插图,能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教学完《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总结:看着这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屹立于崇山峻岭上的长城,想起那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使用着怎样简陋的工具,又用着怎样的毅力来完成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势,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充分利用好插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新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需要记忆背诵,这无疑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插图转化为文字,学生就容易记忆了。如《卢沟桥的狮子》

最新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气息,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新、异、奇的情境中生动、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亲人》一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的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杆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观察描绘人物的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了老战士这一人物典型的形象。 第三、利用好插图,能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教学完《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总结:看着这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屹立于崇山峻岭上的长城,想起那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使用着怎样简陋的工具,又用着怎样的毅力来完成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势,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充分利用好插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姓名:朱丽静 学科:信息技术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未来科技视频 2.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节课朱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小视频,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人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和生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特别具有现代感是不是,那么要在未来好好的生活,是不是要认真努力的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啊? 跟着老师的脚步赶紧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好不好。 3.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个特别神奇的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把图片和文字进行加工,这个软件叫什么名字来着? 生答:word 师:太棒了,老师还听说上节课大家还学习了一个小窍门,不用在键盘上打字,用鼠标就可以让文字变多,粘来粘去的那个小窍门怎么用来着? 生答:复制粘特 师:真好,同学们对上节课掌握的不错呀,那么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新招数了,学会了这一招,你就可以让你的word文档变得更加漂亮,就可以变身成为真正的小编辑。 二、新课 1.创设情境 PPT显示“文字+图片=what?”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这位老编辑所制作的几个作品。 广播教学:打开IE浏览器,在搜索栏中输入文字“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点击搜索。 师:这些信息有的是介绍学校的办学规模,有的是介绍地理位置,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就能了解这么多的关于这所学校的信息,是不是很方便啊!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看,网上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的信息多不多啊? 生:多。 师:我们认真看了一下发现,网上的信息大概有54万条,信息真的是太多啦,见图1。可见计算机能帮助我们方便的获取大量的信息。 图1 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信息数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合理运用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合理运用教学案 例 《元日》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不少过春节时快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古代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请大家看课文插图。(出示课文插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和你们过的春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从图中我知道古时的小朋友过年也很快乐。他们喜欢放鞭炮,只不过他们放的是最原始的一种爆竹,而我们放的是更漂亮的烟花。他们还跳呀,蹦呀,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肯定在喊着:“过年喽!过年喽!” 师:你的观察力、想象力都是一流的。我仿佛也听到了小朋友的欢呼声。 生:从图门上的春联我还知道古人过年也有贴春联的习惯。 《回自己的祖国去》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

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很多,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插图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的,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课文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案例1中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初感知古人过年时的情景,找到图与文的契合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古诗配画教案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的特点,并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配画。 能力:2、在为古诗配画中,让学生把文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 情感:3、在教师讲授与学生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内容。 教学难点 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及构图安排。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生画画用作业纸。 学生搜集学过古诗的相关资料及图片、黑色水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以前都学过很多古诗,那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古诗接龙”的游戏怎么样?规则是:我来挑两纵队命名为A队和B队的同学来参加,其他同学做观众。游戏开始后,A队和B队的同学同时开始轮流每人背一首古诗,但不要和别人的重复,看哪队同学在最短时间内先进行完,哪队同学就是获胜队。 2、教师组织学生开始做“古诗接龙”游戏。 3、这么多古诗你喜欢哪一首?谁能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4、小结,引入课题: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古人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诗与画的关系。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古诗配画。(板书课题) 二、交流分析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古诗的资料及图片,都谁带了?带的同学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这些资料,没带的同学想一想:学过的古诗当中,你最喜欢哪一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或是你搜集到的有关古

诗的资料? 3、老师也搜集了几幅古诗配画作品,请大家看一下(点击课件,逐一介绍) 4、你认为这几幅配画与古诗所描写的内容相符吗?生:相符。因此,图文相符就是古诗配画的第一个特点。(板书:图文相符) 5、每首诗一般都有四句。那么,这几幅配画是选择一两句作为画面还是把全部诗句都表现在了画面上?生:选择一两句表现画面。 师小结:以诗中的名句表现画面是古诗配画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究总结 1、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小组讨论:如何为其画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2、交流汇报小组讨论意见,使其他学生广开思路,激起为古诗配画的兴趣。 3、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为《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构思的画面。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为古诗配画的方法、步骤: (1)选择古诗,理解诗意。 (2)根据名句构思、构图。 ①确定画面的主题。②思考画面内容与诗句是否吻合。 (3)绘画、涂色。 ①先画出主题与背景的轮廓。②然后分层次涂色。 (4)选择合适的位置署名、写诗。 4、欣赏教材上的古诗配画,你知道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些古诗的配画吗?看完书上的古诗配画以后,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幅古诗配画?生:想。 四、创作实践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线描、彩铅画、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为喜欢的古诗画一幅配画。 五、巡视辅导 指导要点:1、先画主题,后画背景。 2、图画要符合诗句描写的情景。 3、涂色分层次,对比要突出。 六、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古诗配画? 2、互评:(1)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谁的作品,哪个地方修改一下会更好? 七、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新收获? 2、老师建议大家课下可以探索、尝试用其它新形式来表现古诗配画。

巧用课文插图 让古诗教学变得更容易

巧用课文插图让古诗教学变得更容易 发表时间:2018-09-03T09:41:56.6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作者:李司龙[导读] 古诗词语文教学内容是相对较难的内容之一,学生对其内容的教学背景及相应的年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了解甚少,导致其学起来有困难。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在课本的正文中添加了相关的图片,利用插图传递给学生相关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投身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将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简 单,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轻松的进行学习,运用好相应的 李司龙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650000 【摘要】古诗词语文教学内容是相对较难的内容之一,学生对其内容的教学背景及相应的年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了解甚少,导致其学起来有困难。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在课本的正文中添加了相关的图片,利用插图传递给学生相关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投身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将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轻松的进行学习,运用好相应的古诗语言,提升语文学习成绩。【关键词】课文插图;古诗;容易;巧用 中图分类号:G6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154-01引言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语文古诗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教学素质,也是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小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知识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喜欢上语文古诗文,加强学生阅读和鉴赏古诗文的技巧。本研究利用学习课文中的插图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古诗,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深入到古诗文学习中。 一、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心理状态 1、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动机 经过3-4年语文学科的学习,小学生已经对语文学科有了根深蒂固的学习体会,然而升入小学六年级以后,开始增加对古诗文阅读及教学的相关要求,这对小生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阅读时只是当成一种新鲜事物去体验,并没有真正懂得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所在,也是语文考试中丢分最容易的一个环节。学习古诗文来应付考试成为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的学生直接放弃古诗文阅读的深层次学习。 2、小学生古诗文阅读思维模式的建立 从调查分析看,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建立主要是以抽象思维为主,主观性的意识虽然也很强,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段,而古诗文的学习需要背诵,死记硬背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活学活用是提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体验为过程,以合作探究为方式,以终身发展为目的。”所以要在古诗文阅读思维建立基础之上,加强课堂教育教学,把知识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小学生古诗文阅读思维模式的有效建立。 二、利用课文插图进行故事教学的分析 1、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对于古诗教学来说,由于其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也是必学点,因此不能进行强制学习,而是逐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这样才能够逐步的完善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整体感觉。在古诗课文中,往往会出现插图的课文,插图上的内容有些涉及到古诗的作者,有些涉及到古诗当代的生活环境,因此借助古诗课文中的插图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当时作者创造古诗的心情及心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古诗的产生背景,实现对整个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及整体性。 2、图文并茂教学,以图绘文 在相应的插图教学中,作者往往将所有的创作意境融入到整个诗词中,因此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借助插图所传递的相关内容,不断的吟诵诗句,用心感受诗句所蕴含的诗意。学生在清楚的了解到相关的诗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将诗意的内容及相关的结论进行充分分析,以实现整个文章的相关内容的有效性,进而将学生的情感及实际的朗读内容充分的应用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利用相应的插图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的过程中,再组织学生对整个古诗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最好是进行分组朗读,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诗意的有效的把握,实现对古诗整体含义的了解与把控,进而提高其语言的运用能力。 3、利用插图,巧妙的解释相应的诗词 古诗文的关键字词直接反应着整个诗词的主要韵律及含义,体现着作者的主要思想意识,因此借助相应的插图的内容及主要性,将古诗的相应字词进行逐个分析,形成有效的古诗文诗词的利用,将整个古诗文的诗词进行解释,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学生也更加容易从中领会整个古诗的写作意境。通过插图的欣赏及解读,能够很好的反应出整个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小学古诗阅读教学的创新教学法的环节,让更多的教学内容通过读插图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体现。为了有效的实现插图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哪张插图能够与古诗文的主旨大意相匹配,从而实现对整个古诗文课文中插图效果的有效的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课文中的插图是利用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兴趣点进行的教学方式,其结合了古诗文的集中思想意识,通过插图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完善整个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思路及过程。作为小学生,应逐步的对插图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自身提升对古诗内容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军然. 例谈小学古诗教学中插图的有效运用[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3, 2(21):12-14. [2]白玉权. 重视文本插图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J]. 教育革新, 2014(4).

精美的诗配画

精美的诗配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 2、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如何使用word文档,了解信息技术和探究方法的一些常识。 (2)通过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3)通过练习操作学会在文字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编辑图片,使学生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各种技巧。 3、过程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的学习过程,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感受学习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过程。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在以前的信息技术课中已经掌握了word处理软件进行打字排版的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图片及文本框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 绕工具。

2、插入文本框,用文本框写一个制作人的落款。 教学难点: 使用文字环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3、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任务卡片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学过很多古诗,请大家欣赏老师手中的两种古诗作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图文并茂的宣传作品,那么如何用word 制作一幅精美的诗配画作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传授新知 师出示任务卡片引导出第一项任务: 1、输入文字 (1)学生将《江雪》这首古诗输入到word文档中然后对所输入的文字按作品要求进行相应的字体、字号和颜 色的设置。 如输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巧用插图理解课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220804.html, 巧用插图理解课文 作者:杨妍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4期 内容摘要:多媒体课件确实能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课文内容,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最简便适用的教学资源——插图。课文插图是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 部分,集中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妙用这些插图,会让语文课堂增色不少。 关键词:插图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每次讲公开课前,老师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不是写教案,不是了解学生,而是做课件。没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能 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课文内容,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最简便适用的教学资源——插图。 翻开新语文书,最先吸引学生的不是文字,而是色彩艳丽的插图,课文插图是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妙用这些插图,会让语文课堂增色不少。 一.利用课文插图,激趣导入新课 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出示插图,让学生猜猜:这是个什么建筑物?在斜塔上站 着的是谁?他为什么从斜塔抛下两个铁球?下面站着的是些什么人?结果怎样?学习《跳水》一课,我先安排学生看图,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看过插图后,疑窦丛生:猴子怎么会爬上桅杆的顶端?孩子怎么会走上那么高的地方呢?孩子面临生命危险,他会怎么做呢?甲板上举枪的这个人想干什么?最后这个孩子得救了吗?有了问题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了。 二.利用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词语单靠下定义或以词解词,不但使讲述枯燥乏味,而且违背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追上去”和“迎上去”二词,学生不好理解,“追”和“迎”这两个带有 方向性的动词,通过看画就容易了。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小蝌蚪朝一个方向游去,后面的说在“追”前面的;两条鲤鱼朝着蝌蚪面对面地游过来,就叫“迎”。这样对图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这样的插图运用,既能达到理解词义,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 三.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中插图的妙用

古诗中插图的妙用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诗离不开画,画离不开诗。诗画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崔峦老师在《教材主编对您说》说“教科书图文并茂,且有厚重感”“新教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见,开发教材资源,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为例,谈谈在古诗词中如何运用插图资源。 【关键词】古诗词插图妙用 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营造氛围,奠定基调 用诗词中的插图来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古诗词营造氛围,vbn1课堂伊始,我这样导入“童年是美好的,纯真的,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三幅插图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谈一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谈谈看到插图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村居》,浓浓的三幅中国画,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调。看到《村居》图,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悠闲,舒适,心境惬意,有的学生很向往这种童年生活。看到《舟过安仁》图,图中两个小孩坐在船上打着伞,有的学生很是羡慕,因为是在北方,虽然每个孩子对划桨撑船很陌生,但是很好奇,还有的学生感到这两个小孩太调皮,特别好玩。看到《清平乐·村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有的学生感到这一家子很温馨,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学生看着插图都谈到了自己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化难为易,准确定位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有一处“茅檐低小”,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茅檐”?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这首诗的插图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上铺满了茅草,略微探出了墙壁一些。通过看插图,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我同样借助于插图,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课文插图就实现了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的理解,同样可以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在学生读完“草铺横野六七里”后,我让学生看图,“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原野‘铺’满了草,大家看,图中的原野上那么多草,到处都是,一望无际。”联系插图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铺”的一望无际,感受到了广阔的原野和草的茂盛。 三、借助插图丰富想象,画中有画,天马行空

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中的第十七课。它是学生初步了解 Word ,学习了打字、排版等重要概念后编排的,是学生掌握使用 word 进行图文创作的重要一步,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并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 word 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增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学——古诗的喜爱, 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word中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 难点:利用 word 软件,对图文的格式进行编排与设计,实现图文的美观,体现诗文的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古诗与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1、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大语文时代,那么诗词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你能不能选择一首古诗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背诵古诗 2、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古诗,也想一起给大家分享一下。 播放课件《古诗欣赏》 欣赏各种配图古诗作品,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3、同学们刚才看的非常投入,听的也非常认真,那么看过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交流感受)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浏览素材,确立任务 1、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信息小精灵(学习网站),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 师打开学习网站作简单介绍。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信息小精灵,点击提示按钮,她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先了解素材,选取任务。 三、演示转播,集中答疑 1、广播示范,观察学习 (1)打开“古诗小屋”选取一首古诗,然后查找合适的图片插入到古诗当中,并调整图片的大小和版式。 注意:调整图片大小时让学生观察鼠标指针指向图片边框和角上小方点后的变化。 版式的设置可以尝试不同的环绕方式,仔细观察不同的效果。 (2)美化文稿。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文稿进行修饰和美化,比如

诗配画

《诗配画》教案 苏教版美术第十册第二十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 呢? 2、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 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 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 (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用诗配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包含 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绘画形式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喜

古诗教学应重视插图

古诗教学应重视插图 一、插图,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小语教材中的古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之作居多,如《绝句》《山行》等。此类诗作的插图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如《绝句》的插图:黄鹂、翠柳、白鹭、蓝天、皑皑千秋雪、片片白帆船。它们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意境开阔深远的鸟鸣飞翔春景图。《山行》一诗的插图是:夕日余晖下,红叶装点寒山,一辆马车停息于蜿蜒小径,诗人悠闲地坐在路边,怡然自得地欣赏满山红枫,陶醉其间不忍离去。这类插图把抽象的文字化为丰富可感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学生眼前,生发出鲜活生动的视觉形象,深为学生所爱。学习时,引导学生观察这类贴近儿童心理的插图,必将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插图,学生理解诗意的拐杖古诗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内容颇为丰富多彩,涉及古代的方方面面,离当今儿童的现实生活遥远。由于儿童知识不丰、阅历较浅,因此很难准确理解诗意。此时,插图就成了学生理解诗意最好的凭借拐杖。如《夜书所见》中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句,学生仅凭注释显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意。若能让学生欣赏插图:深蓝天空挂着一轮金黄圆月,篱笆旁两小孩提着灯笼捉蛐蛐。学生经过看图、说图等“玩味”一番后,“挑促织”“篱

落”等词及诗句之意,无须再死记硬背,儿童早已了然于胸。当这幅美丽动人的“秋夜孩童捉蛐图”清晰地印入学生脑中时,他们自然能触摸到作者的思乡情怀。 三、插图,学生通向诗境的桥梁古诗中不乏有许多意境雄伟壮阔的佳作。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之雄奇秀丽。诗中所表现的雄浑气势和壮阔意境,学生是很难想象体会得到的。而教材中的插图是:高耸青山间碧波浩荡,一叶扁舟于红日旁边飘然而至,将原诗中提到的景色较好地展现于图画中:把相对出的“青山”,自此回的“碧水”“孤帆日边来”的抽象描写付诸直观的视觉形象,令学生如见其景,有亲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在观赏插图过程中就渐渐走进了诗歌营造的意境之中,充分感受到雄伟壮阔的美妙意境。 四、插图,放飞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从儿童心理分析,学生在阅读文字作品和接触视觉形象(图画)时,可以激活其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学习《回乡偶书》,其插图是:一须发皆白的老人牵着马与四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在村口相遇之场景。老人与孩童一问一答,至于问些什么,作何答,给学生留下无穷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就可相机引导学生看图,再启发他们把老人、小孩的表情、动作以及对话等想象、描述出来。如此以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培养其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必将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的思维将飞得更高更远。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观察古诗插图,既能激发

如何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

如何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 【内容摘要】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插图就是最直接的资源。在教学中,插图对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能力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文本插图。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利用插图 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插图就是最直接的资源。可惜的是,由于过分注重语言文字内容,过分的吝啬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往往把教材中的插图当成鸡肋,有时甚至连看也不屑一看,我们看看插图,议议插图的过程,不也是一次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吗?不也是与作者对话、与画家对话的过程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的现有插图,让其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做到图为文用.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插图。 一、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阅读研究心里表明,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期待的水平和驾驭期待的技巧。期待时产生阅读兴趣的动力,如果在一开课时教师就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将会给整堂课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课本后都会津津有味地翻看插图,可见,插图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从课文的插图入手,去诱导、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课堂。如《再见了亲人》的插图。图上画志愿军战士从火车窗探出半截身子,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送行的男女老少也泪流满面。看着图学生就问了:“志愿军要告别的人们是谁?”“为什么要向他们告别?”“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呢?”结合插图学生提出的这一连串的问题,犹如在孩子情感的小河里投入了几颗石子,孩子们情感的小河立刻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份关注与期待,于是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又如《巨人的花园》,一开课我也让学生先看插图,

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作者:陈靖 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06期 【摘要】中华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代表民族文化传承和精髓的珍宝,底蕴丰富,魅力独特,言简意赅而又意境悠长。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的篇目数量有所增加。在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理念引领下,古诗词教学的难度和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本文意在探讨在小学低年段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插图,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意、感悟诗韵的同时,领略诗词之美。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插图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6-0072-01 【本文著录格式】陈靖.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课外语文,2020,19(16):72,74. 古诗词的传承源远流长,底蕴丰富,魅力独特,言简意赅而又意境悠长,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情画意。古诗词的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篇目有所增加。在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理念引领下,古诗词教学的难度和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于低段的学生,古诗词是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给古诗选配的插图,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清新雅致的水墨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池上》一诗中憨态可掬的人物画,无一不体现诗情浓郁,诗画相得益彰。在诗词的教学中,合理充分地使用这些插图,能使教学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体味诗境,还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体味古诗词的无穷韵味。 一、善用插图,理解诗意

诗配画咏柳

诗配画咏柳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1、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四、佳作讲评:

小学古诗教学中插图的运用-最新作文

小学古诗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大特色就是插图。不管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还是五彩缤纷的水彩画,都以生动多变的线条,形象 直观的画面,给学生提供了思考、想象的天地。在教学中合理运 用插图,吸引学生走进古诗天地,帮助学生解开文字密码,引导 学生体会古诗意境,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涵养学生悲天悯人情怀。 一、运用插图,吸引学生走进古诗天地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 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 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形象 直观、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尽管古诗对小学 生来说含义艰深,但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与古诗相关的插图,诱导他们身临诗情画意的天地,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学《池上》这首诗时,出示图片,一个光着上身、头戴荷叶的胖娃娃,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大家一看都忍不住笑了,我问同学们:“这个娃娃给你什么感觉 ?”“真是太可爱 了!”“很调皮的样子!”“很机灵的样子!”“就像我家那天真的小弟弟!”显然,这幅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个娃娃做了什么事情?作者又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由 此,教师再进入学诗的过程。图片引领他们进入古诗的全新境界, 学生不再是由教师牵引进入古诗,而是自主地走进古诗,这样的学 习更主动,更富有探究意识。 二、运用插图,帮助学生解开文字密码 古代诗词是文人墨客千锤百炼的结晶。有些字词本来就凝练概括,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诗中有些字词意思发生了改变,小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字意就成了整个诗意理解乃至诗境体会的障碍了。即使教师说出了词义,学生也不能将整首诗意联系起来,在心 中形成画面。此时,若适当运用图片,让学生借助图来理解,会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草》这首诗时,对诗句“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运用两幅插图:一幅 是春夏季节生长茂盛的芳草图;一幅是秋冬季节已经枯萎、凋零的衰草图。学生看着这两幅图再联系诗句,很快就能领悟“枯”、“荣”二字在古诗中的意思了。这比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更鲜 明、直观,学生理解了这两个字,扫除了学习障碍,这时再去理 解全诗的意思就容易得多。 三、运用插图,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 古诗讲究押韵、对仗,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从简单的字面上,学生也许可以理解诗意,但是诗中所蕴涵的深厚情感,学生却不一定能体会的到。如何才能透过二十几个字,触及到诗人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