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2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2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2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1、商朝:奴隶制五刑具体是什么?

答:墨(面上刺字)、劓(割鼻)、剕(砍脚)、宫(破坏生殖器官)、大辟(死刑)。

2、西周:什么是明德慎罚?什么叫宗法制?西周的买卖契约叫什么?

审判的“五听”具体内容是什么?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如何?简述西周的刑法原则有哪些?

答:明德慎罚:把大张旗鼓地宣传德化教育与慎重地使用刑罚手段相结合。

宗法制:以亲亲、尊尊为精神支柱,严格遵守宗法等级,以保证嫡长继承的制度。

⑷、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辞听是“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

色听是“察其颜色,不直则赧然”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理屈者则面红;

气听是“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即观察当事人的呼吸,无理则喘息;

耳听是“观其聆听,不直则惑”观察当事人的听觉,理亏则听语不清;

目听是“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观察当事人的视觉和眼无理则双目失神。

礼与刑的关系:

(1)礼和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共同服务于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2)礼靠刑的强制力实施,刑以礼的原则为指导。

(3)礼、刑作为统治阶级的两种手段,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密切,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礼为重,以刑为辅,共同构成了西周奴隶制法制的完整体系。礼通过教化“禁恶于未然”,刑则是惩治“已然”犯罪的必要手段,但“出礼则入刑”,严重违礼就要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总之,礼是法的重要内容,又是法的指导原则,但以刑为必要的制裁手段。

西周刑法原则:刑罚世轻世重原则、轻重诸罚有权原则。第一、老幼犯罪减免刑罚,是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在刑罚定罪量刑上的具体体现,是一项矜老恤幼的典型制度;

第二、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第三、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第四、宽严适中,强调在定罪量刑时做不轻不重不偏不倚。

契约:有息借贷称“傅别”,无息借贷称“书契”。

3、古代婚姻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什么是六礼?何为七出?何为三不去?答:⑴、①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同姓不婚;③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是为成年。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④儒家礼制规定,父母死后子女应服丧三年,在此期间不得嫁娶,以示孝道。

⑤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确立必须经过“六礼”的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

⑵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

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⑶一、“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二、“无子” 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三、

“淫” 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四、“妒” 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五、“有恶疾” 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六、“口多言” 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七、“窃盗” 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

⑷三不去亦称“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

离婚(即休妻)的三种情况。一、「有所娶无所归」指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则无家可归。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丈夫的父母服丧三年。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但后来发达富贵了。

4、春秋战国:成文法公布的标志?《法经》是由谁制定?它的本质和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成文法公布的标志:郑国执政子产始作刑书——铸刑鼎。

制定者:李悝

本质: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2)是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政权和保护封建私有财产的暴力工具。

(3)是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的暴力工具。

立法宗旨:推进和深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巩固和发展封建经济基础,强化封建统治力量,防止和打击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的破坏活动,镇压奴隶和农民的反抗,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以封建“法治”取代奴隶制的“礼治”、“德治”和“人治”。

5、秦朝:死刑的具体种类有哪些?中央司法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答:具体种类:

定杀:将患疾疫的罪人投入水中或活埋处死。

具五刑:对受刑者先施以黥面、劓鼻、斩左右指等肉刑,再以笞杖将其决死,然后枭其首并将其尸骨剁成肉酱示众。

囊扑:就是将受刑人装进囊袋,扑打而杀死。

戮:即先予刑戮,然后斩首。

磔:即裂其肢体而处死。

车裂:即五马分尸。

弃市:杀犯人于闹市。

凿颠:即凿击受刑者的头顶以处死犯人。

抽肋:即抽取受刑者的肋骨以处决犯人。

镬烹:即用大锅将人活活煮死。

阬:即活埋。

中央司法机构的名称:廷尉。

6、汉朝: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汉律六十篇”包括哪些内容?汉代司法制度中反映了儒家化特点的有哪些?何为《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的表现是什么?

答:发展变化:第一阶段是从西汉建立到武帝之前的70年间,黄老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在立法思想上强调约法省禁、除削烦苛;第二阶段是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占据上峰,封建正

统法律思想形成,在立法思想上强调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汉律”内容:汉朝承袭秦国法制,而萧何重定新律时,补充《兴》、《厩》、《户》3篇律文,总共合成9篇。叔孙通对九章律未能涉及的礼仪,另补《傍章》18篇。张汤制定27篇《越宫律》,赵禹制定6篇《朝律》。合计共为60篇。

司法制度中反映儒家特点的有:

(1)诉讼与审判制度中的起诉中“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严禁卑幼控告尊长,否则以“不孝”等罪名予以严惩。

(2)诉讼与审判制度中的执行,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影响,在立秋以后至冬至以前的特定时间内执行死刑。

(3)从汉武帝时起,审判案件不仅以法律为准,还直接引用以儒家《春秋》经典大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司法实践的深刻影响。

《春秋》决狱:汉代审判案件不仅以法律为准,从武帝时起,还直接引用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内容作为依据,这就是《春秋》决狱。

“论心定罪”的表现:即断狱必先根据犯罪事实,推断犯罪者的犯罪动机。如果动机违背《春秋》精神,即使犯罪未遂也要论罪,尤其对首犯要处重刑;如果动机纯正,即使违法,也应从轻发落。

7、三国两晋南北朝:《魏律》(“新律)”的特点?《晋律》(《泰始律》)的特点?“张杜律”是指什么?《北齐律》的特点(“重罪十条”始于《北齐律》)?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诉讼与审判制度?

答:《魏律》的特点:

(1)体例上,将总则性质的内容编为“刑名”,置于律首,以统率其他各篇。

(2)结构上,调整了法典中与篇目不统一的内容,删除了律以外已废弃不用的一些临时性的法令,使《魏律》“文约而例通”,结构上更为严谨。

(3)内容上,一是在汉朝《九章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9篇,使法网更加严密。

(4)在刑罚制度上,重定了刑名,并减轻了某些刑罚,废除了投书弃市的规定。

《晋律》的特点:

(1)文字简约,体例严谨,篇章设置更加合理。

(2)严格区分律令界限,提高了律的地位。

(3)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

(4)在内容上,“礼律并重”。

“张杜律”指:律学家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下诏颁行天下,注解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后人把张、杜的注解与《晋律》视为一体,称之为“张杜律”。

《北齐律》的特点:

(1)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

(2)将晋以来的“刑名”、“法例”合为一篇,称为“名例”,作为第一篇。

(3)东魏“以格代科”,制定了《麟趾格》,西魏制定了《大统式》,使“格”和“式”成为后来隋唐王朝的主要法律形式。

(4)“重罪十条”的规定始于《北齐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1)“八议”入律与“官当”出现

(2)“重罪十条”有了规定

(3)封建制五刑初步形成

(4)“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确立

(5)刑律体例变为“名例”

诉讼与审判制度:

(1)建立严格的死刑奏报制度,至北魏时明确规定,地方判处死刑必须先奏报皇帝批准才能执行。

(2)刑讯制度恶性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动乱之中,司法状况与立法的逐步完善严重分离,司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滥施刑讯。

(3)规定了上诉、直诉和特使察囚的制度,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乞鞠”制度;建立了“登闻鼓”直诉制度;推行“特使察囚”制度。

8、隋唐五代:《开皇律》的特点有哪些?科举考试首创于哪个朝代?唐律中关于官员特权原则有哪些?何为“十恶”、“六赃”,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何为“三复奏”、“五复奏”?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开皇律》的特点:

(1)“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2)篇章结构简约

(3)确立新的五刑制度

(4)正式以“十恶入律”

(5)优遇贵族,官员制度化

(6)改革讯囚制度

科举考试首创于:隋

唐律中关于官员特权原则有:

(1)以“八议”为代表的特权原则

(2)划分公罪私罪的原则

十恶:《唐律》将封建统治者视为最严重的十种犯罪行为单列一类,作为刑事镇压的首要目标。

六赃:唐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由此对官吏贪污受贿罪做了较详细的规定,这就是六赃。

具体内容是:

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

六赃包括(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和坐赃。)

三复奏:即在死刑执行前必须履行“三复奏”的复核程序。

五复奏:即处决犯人前一日、二日复奏,处决当日又三复奏。

唐律的特点:

(1)《唐律》十分完备,共分十二篇,《唐律疏议》析为30卷,律文共502条。

(2)《唐律》以法的强制力来推行礼的规范,又以礼的精神力量加强法的统治作用,使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统一起来。

(3)《唐律》比较全面的规定了维护封建国家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是秦汉以来封建法制建设的总结,具有法律体系的完备性。

历史地位:

(1)《唐律》集前代诸朝法律发展之大成,系统而完备,详密而简明,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成为五代、宋、元、明、清立法的范本。

(2)《唐律》的影响不局限于国内,也传播海外,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古代立法,大半摹仿《唐律》。

9、宋代:宋代的立法活动、主要法律的名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什么叫编敕?什么叫编例?宋代创立的新的刑罚有哪些?何为凌迟?

答:宋代的立法活动、主要法律的名称是:《宋刑统》

特点:

(1)中国第一部刊印的法典。

(2)沿用了唐末和后周的编纂体例。

(3)《宋刑统》颁行后,作过数次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南宋。

(4)《宋刑统》在律文之后,增加敕、令、格、式、起请条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刑律编纂的新体例。

编敕:敕是皇帝在特定的时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所发布的命令。把这些命令整理、删定,分门别类汇编在一起,颁行于天下,使之成为具有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法律形式。这种活动就叫编敕。

编例:断例是由中央司法机关或皇帝审断的案例,被相继沿用,成为惯例。将原本临时性的断例,上升为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形式,称为编例。

宋代创立的新的刑罚有:折杖法、刺配刑、凌迟。

凌迟:也称作陵迟,俗称“千刀万剐“,是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害肢体,再割喉管,使受刑人在极端痛苦中慢慢死去的刑罚。(是我国古代生命刑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执行方式。)10、元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哪些?其具体的职能是什么?

答:中央司法机关有:中央设有大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宣政院等司法机关。此外,中书省、枢密院、中政院等也从不同方面掌握一定的司法审判权。

具体职能:

大宗正府——专门负责有关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审判,并受理京师地区蒙古人、色目人的诉讼案件。

刑部——负责审理地方上报的重大案件,冤案、疑案的复审,死刑案的复核及录囚等各项事宜。

御史台——为中央的司法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纠举百官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具有监督京师与地方的司法审判、平凡冤狱的职能。

宣政院——是中央最高宗教管理和宗教审判机关,负责僧侣及吐蕃事务,为元朝所独有,官员由僧侣担任。

枢密院与中书省——同时掌管国家的军政大计,负责审理涉及军事机密的重要案件。

中政院——除负责供应皇室外,还有权审理宫内皇族与侍官、侍卫、侍从的违法犯罪的案件。

11、明朝: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什么?明朝的立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中央司法机关有哪些?其具体职能是什么?明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明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是哪种?充军作为正式刑名从哪个朝代开始?

答: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刑乱国用重典。

明朝的立法的具体内容:

(1)《大明律》

(2)《大诰》

(3)《明会典》

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具体职能:

刑部——管审判,受理天下刑案重罪。

大理寺——由最高审判机关变为最高复核机关

都察院——历代称御史台,明朝起改为都察院,其作为皇帝的耳目专管纠察。

明律的主要内容:

一、刑事立法

(1)强化集权,镇压政治性犯罪

(2)维护私有财产,镇压强盗窃盗犯罪

(3)重典惩治赃吏

二、民事立法

(1)主婚权

(2)教令权

(3)家庭财产继承权

三、行政立法

(1)皇权专制的内阁与六部

(2)通政使司和廷议制度

(3)地方省、府、州、县制度

(4)官吏的管理

(5)监察制度

四、经济立法

(1)设立专卖制度

(2)设立货币制度

(3)设立税收制度

(4)设立市场管理制度

明律的特点:

(1)加大对官吏处罚的力度——废除丞相制度、廷杖大臣、首创“奸党”罪。

(2)明朝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家长的权力进一步明确与扩大。

(3)在明朝的立法活动中,有关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占有很大的比重。

明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是:奸党罪

充军作为正式刑名从:明朝开始。

12、清代: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是什么?清初的主要法律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清朝经朝审、秋审后的四种意见是什么?

答: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是:发谴

清初的主要法律是:《大清律例》

其性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诸法合体的法典。

清朝经朝审后的四种意见是: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

清朝经秋审后的四种意见是: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

简述《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体例结构上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共53章,411条,附《暂行章程》5条。

(2)废除封建“五刑”,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

(3)减少死罪条款。

(4)以罪行法定原则,取代“比附”的传统习惯。

(5)对16岁以下的犯罪者,以教育为主,实行惩治处分。

(6)取消了因“官秩”、“良贱”、“服制”的差异而在刑罚适用上的差别。

13、资政院的性质是什么?

答:资政院的性质是:

(1)在清末预备立宪中,资政院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专制主义的掩饰工具。

(2)在辛亥革命中,资政院是以合法方式挑战传统君权的前沿阵地。

14、《临时约法》由哪个立法机关制定?

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

15、我国第一部全面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什么?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颁布的时间?

答:“五四指示”颁布的时间:1946年5月4日颁布。

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拉开了解放区改革的序幕。

17、管制刑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解放战争时期。

18、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

(1)确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确定土地财产分配办法。

(3)确定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严禁侵犯中农。

(4)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法机关。

19、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答:主要特点:

(1)明确规定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

(2)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相对缩小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意义:

(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行不通。

(2)中国的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3)忽视政权建设,过分迷信法律的力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2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1、商朝:奴隶制五刑具体是什么? 答:墨(面上刺字)、劓(割鼻)、剕(砍脚)、宫(破坏生殖器官)、大辟(死刑)。 2、西周:什么是明德慎罚?什么叫宗法制?西周的买卖契约叫什么? 审判的“五听”具体内容是什么?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如何?简述西周的刑法原则有哪些? 答:明德慎罚:把大张旗鼓地宣传德化教育与慎重地使用刑罚手段相结合。 宗法制:以亲亲、尊尊为精神支柱,严格遵守宗法等级,以保证嫡长继承的制度。 ⑷、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辞听是“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 色听是“察其颜色,不直则赧然”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理屈者则面红; 气听是“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即观察当事人的呼吸,无理则喘息; 耳听是“观其聆听,不直则惑”观察当事人的听觉,理亏则听语不清; 目听是“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观察当事人的视觉和眼无理则双目失神。 礼与刑的关系: (1)礼和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共同服务于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2)礼靠刑的强制力实施,刑以礼的原则为指导。 (3)礼、刑作为统治阶级的两种手段,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密切,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礼为重,以刑为辅,共同构成了西周奴隶制法制的完整体系。礼通过教化“禁恶于未然”,刑则是惩治“已然”犯罪的必要手段,但“出礼则入刑”,严重违礼就要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总之,礼是法的重要内容,又是法的指导原则,但以刑为必要的制裁手段。 西周刑法原则:刑罚世轻世重原则、轻重诸罚有权原则。第一、老幼犯罪减免刑罚,是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在刑罚定罪量刑上的具体体现,是一项矜老恤幼的典型制度; 第二、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第三、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第四、宽严适中,强调在定罪量刑时做不轻不重不偏不倚。 契约:有息借贷称“傅别”,无息借贷称“书契”。 3、古代婚姻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什么是六礼?何为七出?何为三不去?答:⑴、①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同姓不婚;③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是为成年。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④儒家礼制规定,父母死后子女应服丧三年,在此期间不得嫁娶,以示孝道。 ⑤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确立必须经过“六礼”的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 ⑵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最新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一) 一、填空、选择 1、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称“两希”传统。 2、古希腊两大史诗分别是:《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奥德赛)。 3、古希腊悲剧三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 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4、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5、受贝娅特丽斯嘱咐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人是:维吉尔。 6、佛罗伦萨“三杰”分别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7、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代表作家是:拉伯雷《巨人传》。 8、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代表作家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代表作家是: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0、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瑟罗》。 11、莎士比亚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特色。 12、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 13、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有: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 14、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及其代表作品是: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15、弥尔顿的代表作有:《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16、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崇拜。 17、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卢梭,代表作是:《新爱洛依丝》。 18、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19、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是:爱默生、梭罗、欧文、埃德加·爱伦·坡。 20、大仲马的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21、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凡尔纳。 22、《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23、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麦尔维尔,代表作是《白鲸》(被誉为“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24、欧洲四大古典名著是:《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中国法制史重点知识

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一、夏商法制 (一)夏 1、夏代法律内容:统称为禹刑,泛指夏代所有的法律。 2、奴隶制五刑制度:是通行于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刑罚体系,即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其中,前四种为肉刑,即身体刑,大辟为死刑,即生命刑。这种刑罚体系野蛮而又残酷,一直到南北朝时方为封建制五刑所取代。 3、司法制度: (1)夏代中央最高司法官称为“大理”,地方法官称“士”,基层则称“蒙士”。他们分掌夏代中央、地方乃至基层的司法审判工作。 (2)夏代监狱称之为“圜土”,中央监狱称为“夏台”。 4、夏代的法律规范:昏、墨、贼、杀。(也许有案例) (二)商 1、“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是商代奴隶制法的泛称。《汤刑》是商代的立法思想。 2、商代婚姻继承制度: (1)明确确定一夫一妻制; (2)继承制度:商时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且“弟及为主,子继为辅”,亦即兄殛弟继,无弟子继,弟死兄子继。直至商王武丁时始立太子制,即商代末年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3、司法机构: (1)商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为“司寇”,位列六卿;下设正、史等审判官,地方与基层司法审判官则称“士”与“蒙士”。 (2)商代监狱承夏制仍称为“圜土”,另设有专门关押要犯之狱,称为“囹圄”。 二、西周法制 1、法律思想:承夏商“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政治法律主张。在法律形式上主张“礼”、“刑”并用,在这里,德等同于礼。并同时体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雏形。其礼的核心是尊尊、亲亲。 2、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形式: (1)周公制礼——尊尊、亲亲。西周时期的“礼”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强制性。 (2)“吕刑”、“九刑” 4、刑罚:仍以墨、劓、刖、宫、大辟五刑为主,并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罚,以及赎刑、流刑等制,作为五刑的补充,这是封建制刑罚的萌芽。 5、刑法原则 (1)三赦之法: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2)三宥之法: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6、刑事正策——“刑罚世轻世重” 《尚书?吕刑》:“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权”是权衡、度量。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就是说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

打印外国文学史经典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一千多年.其中成就最辉煌者为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4、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5、赫西俄德是续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6、《农作与时日》计828行,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书中有一则鹰和夜莺的寓言,这是古希腊文学中第一则动物寓言。《农作与时日》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诗的后部以亲身体验,写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的范本。 7、《神谱》主要描写宇宙的形成和诸神的世系与斗争,其中关于宙斯和提坦神之间的斗争比较生动。这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但有些学者认为本书不是赫西俄德所作。 8、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9、品达 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影响。 古希腊文学按时代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又称“荷马时代”,如前还称“黑暗时代”、“黑铁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考察形式:选择题(2×10=20,单项选择10个、不定项选择10个)、名词解释(3×5=15)、简答题(6、7×5=30、35)、材料分析题&论述题(30、35) 共100分 ?【每一章的学习重点、各朝代有特点的法律】 ?导论:中华法系的概念与特点 夏商:立法指导思想(天命天罚)与立法概况(禹刑、汤刑;奴隶制五刑,皋陶之刑) 西周:立法指导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民本思想、德治、礼治、宗法制) 立法活动(周公制礼、吕侯制刑、九刑) 礼与刑的关系 刑事法律规范:群饮、失农时、嘉石之制、原则(三赦、三宥、三刺) 民事法律规范:质剂、傅别 婚姻:六礼七出三不去 继承:宗祧继承 中央与地方司法机关:秋官大司寇、 诉讼制度: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例外原则;五过之疵 春秋战国:子产铸刑鼎,魏国李悝制《法经》、成文法 秦代:三公九卿【秦汉唐合在一起记】、法律形式、公室告与非公室告、刑罚:城旦、城旦舂等,羞辱刑汉代:【专题:德主刑辅思想的发展】【文景刑制改革】 以《九章律》为核心的汉律60篇、立法情况 汉代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察举、征辟、 刑事立法:亲亲得相首匿首次入律、上请之制 司法机关:廷尉、三公曹、两千石曹;杂治;录囚;【春秋决狱的概念与特点】 监察制度:东汉京师—司隶校尉 三国两晋南北朝:魏律、晋律、北齐律;九品中正制、八议、服制定罪、重罪十条、 官当(了解)、存留养亲。宫刑与斩右趾 北齐律初步确定封建“五刑”制度—死、流、徒、鞭、杖 唐代 共犯原则、同居相为隐、化外人犯罪处罚原则、六杀、六赃、保辜 三法司、三司推事 宋元:《宋刑统》 宋代立法指导思想、编敕、编例、二府三司之制、【宋代、明代、清代每个朝代都要三条关于刑罚的变化】 宋代诉讼制度的特点 元代立法指导思想,《风宪宏纲》、宣政院、一省制、【元代法律特点】 明代:明刑弼教、重典治国、《明大诰》、《大明律》、《大明律附例》 明代地方三司、监察:六科给事中 刑事法制的特点:重其所重、轻其所轻。重典治贪、三法司 清代:会审制(明:大审),《大清律例》,监察制度的变化、 刑事立法的特点:维护满人利益 期末考试考点 2015年10月7日14:18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到前4世纪初(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中国法制史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2.“商有乱政,而作。” 3.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4.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5.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醢。 6.商朝将罪犯者杀死后晒成肉干的刑罚是。 7.商朝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的刑罚叫做劓殄,相当于后世的族诛。8.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9.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10.商朝的婚姻形态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B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2.炮烙之刑出现于。D A夏朝B西周 C春秋D商朝 3.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 A A 大辟 B 斩 C 戮 D 凌迟 4.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D A墨刑 B劓刑C刖刑 D宫刑 5.商朝法律制度的的总称叫做。C A禹刑 B 汤刑 C汤诰 D九刑 6.“刑名从商”是()总结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总结的。A A荀子B周公C商鞅D韩非 7.商朝初期王位继承实行(),辅以父死子继。B A禅让制B兄终弟及 C嫡长继承制D诸子均分 8.商纣王曾囚周文王于()。B A圜土 B 羑里 C囹圄 D 夏台 9.商汤讨伐夏桀时,宣布了夏桀的一条罪名,即()。A A舍弃啬事 B不从誓言 C不吉不迪 D不有功于民 10.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的刑罚。C A 斩 B 戮 C 醢 D 脯 (三)项选择题 1.商朝的立法主要有()。ABC A《汤刑》 B《汤誓》C《汤诰》 D《太甲训 2.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BCD A戮B炮格 C醢D脯 3.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ABCD A墨刑 B劓刑C刖刑 D宫刑 4.商朝的罪名主要有()。BCD A昏 B不吉不迪 C暂遇奸宄 D不从誓言 5.商朝的监狱称作。ABC A圜土 B牖里 C囹圄 D 夏台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二)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二) 宋朝法律制度要点 一、宋代主要的立法与法律形式 ★★★(一)《宋刑统》的制定 宋代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刑统》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并且是宋代综合性的成文法典。 ★★(二)编敕活动 “编敕”,是对皇帝临时发布的敕令加以汇编,使之成为带有普遍性的法律。宋代自太祖制定四卷本《建隆新编敕》后,凡新帝继位或每次改元都有编敕。 编敕的特点表现为:宋仁宗以前是敕律并行;宋神宗以后敕的地位提高,甚至达到破律的地步;敕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 【敕的本意是尊长对卑幼的一种训诫,南北朝以后成为皇帝昭令的一种。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对特定的人或者事所作的命令。】 二、宋元主要法制内容 1、宋代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为一般买卖形式,活卖为附条件的买卖, 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式,而后收取物的价值。 2、宋时对房宅的租赁称为“租”、“赁”或“借”,对人畜车马的租赁称为庸、雇。宋代典卖又 称“活卖”,即通过让渡物的使用权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 3、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而贷则指消费借贷。当时把不 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4、禁婚规定 宋代法律规定男15岁、女13岁以上可以结婚,但是禁止五服内亲属结婚,禁止州县官人与管内百姓以及部属交婚。 5、户绝、立继与命继 宋代法律在继承关系上,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财产继承权。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至南宋又规定了绝户财产继承的办法。 绝户立继承人有两种方式,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命继”。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 三、刑罚变革 1、折杖法 宋太祖建隆四年颁布折杖法,即把笞杖刑折为臀仗,徒刑折为脊杖,杖后即释放;流刑脊杖后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刑,脊杖二十,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但也不无弊端,即“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肢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 2、刺配刑 宋代初期,为了代替死刑,规定了“刺配刑”。“即杖其脊,又配役其人,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 3、凌迟 宋代仁宗时在法定绞、斩死刑外,增凌迟刑,用以惩治荆湖地区以妖术杀人祭鬼的犯罪。凌迟刑又称鱼网刑。 四、宋代司法制度 1、审刑院

参考史料-中国法制史2

中国法制史》史料2——春秋战国史料 春秋战国史料 一、铸刑书与铸刑鼎的史料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徵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恤,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左传》昭公六年)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衍,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二、诉讼与变法的史料 “周公将与文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左传》文公十四年) “许灵公诉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左传》成公五年) “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左传》定公九年) 三、《法经》的史料 “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商君受之以相秦。” (《晋书·刑法志》) “周衰刑重,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唐律疏议》)

2014中国法制史第三讲

2014中国法制史第三讲 法典确立期 秦朝法律制度 Keyword:改法为律 思考点:改法为律在法律史上的意义 一、秦国时期的法制改革-商鞅变法 (一)商鞅(390-338B.C.)的出身背景 《史记》: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 (二)商鞅变法的理由 因时制法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三)变法措施 社会方面: 1.定立什五连坐制,实施奖励告奸法: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结果:邻里之间不敢藏匿人犯。 2.禁大户群聚与民间私斗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结果:民产分析,难以发展为地方大宗族。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3.打击宗室,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封爵制。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结果:贵族无功难守家业,平民可藉军功得到荣华富贵。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4.渐废秦国封建制度,行中央郡县制,改革田税。 史记:“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地方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并改革田税,按户按人口征收贡赋。 法治方面:

5.改法为律 以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同时颁布各种令如开阡陌令,分户令,军爵令。 6.厉行法治,以重刑为原则 (1)何为法治 缘法而治,刑无等级,法必明令必行。 (2)何为重刑 以连坐压抑犯罪。 《商君书·垦令》:“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 “行刑重轻”。 《商君书·说民》“民不治则乱,乱而治之又乱。故治之于其治,则治;治之于其乱,则乱。民之情也治,其事也乱。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 赏轻重罚。 7.强调“壹刑”,刑罚无尊卑之分,死罪不赦不宥。 《商君书·赏刑》:“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秦先用商鞅而强大,再吸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理论,确立了“事皆决于法”的指导原则,形成了“天下已定,法令出一”;“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立法体制。 二、秦朝的法律体系 (一)秦律的发掘 自秦改“法”为律,律是秦代法律的主要形式。 秦律在传统典籍之中本来已经失传,汉律以秦律为本,著名的程树德《九朝律考》即从汉律起始。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55支,为发现秦简之始。 1.竹简写成年代:战国末年至秦始皇三十年(217B.C.)。所载为秦战国末年至统一六国的法律。 2.墓主名喜,年约四十六。(262-217B.C.),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令史、鄢狱吏。 3.竹简内容经分类整理为十部分:《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题,其它为后人整理所拟。 其中与法律相关为《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等。 4.秦律十八种: 律即秦律,是国家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属于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从秦简所见近三十种律名来看,秦律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也相当广泛,远远超出李悝《法经》的六篇范围。 出土竹简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

中国法制史答案

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种方法,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五曰目听。”囚、捕、杂、具。从《法经》的内”容,总之,《法经》是新兴地主5.以古非今罪:秦朝设立的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反抗的暴力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工具 五、案例分析1.商纣争太子案 (1)在商代妻和妾区别是什么?(2)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及意义。 答:妻妾的地位截然不同,二者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答: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 大多数妾是奴隶主贵族从女奴中强娶来的,还有的是此制度始于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通过“嫔嫁”来的,即奴隶主贵族娶妻,往往同妻的隋嫁奴隶社会私有制下的一妻多妾制,如果在多妻的情况下,就会因争夺财女一同收为妾。一妻多妾制是由于奴隶社会私有制决定产和王位产生混乱,乃至战乱。所以妻妾之分也就有了嫡子和庶子之分,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多妻就会造成王位混乱和争斗财产,就以避免在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进而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 2.车裂商秧案(1)结合教材,简述商秧改革的主要内容(2)请叙述刑、法、律的概念 答:商鞅在秦国进行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答:从词源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 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具体内容是:一是整顿户籍,与“法”字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二是奖励告奸;三是.奖励农业生产;“律,均布也”。可见,“法”总是指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四是.奖励军功。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重点是废除奴隶制而“律”则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把“法”与“律”连用,的土地制度。具体内容是:一是.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二是.取消就是说“律”是一种包含有国家确认的判断公、正、直的标准的“律”。 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三是.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法律”一词在清末民初才被广泛使用,据说是受日本的影响。 四是.统一度量衡制度。商鞅变法意义,在于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 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势日强,在战国“七雄”中跃居六国 之首,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2.官当: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和流罪可以首谋隐匿刑的刑罚。 2.官当: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 徒刑和流刑的刑罚。 3.唐律疏议:《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4.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究唐律的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的典范,成为中华法系的其条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变化之处在于:增加“折杖法”; 代表。《永徽律》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收集自唐末至宋初150年间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规范加强皇帝的权力,统治和镇压农民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现存最209条附于律文之后;篇目仍是12篇、502条但在每篇下设有门,完备的一部封建法典,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议》中。合计213门 5.秋审:秋审是清朝的一种审判制度,从明朝发展而来。 秋审的对象是复审各省上报的被处以死刑的囚犯。 1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示 中国法制史本学期实行课程考核改革(机考,电脑抽题),终结性考核的题目有两种类型:名词选配题15个(以单选的形式出现),每题4分;问答题4个,每题10分。复习参考资料有:书面材料主要为教科书、学习指导和复习指导,网上的复习资料主要为期末复习考试重点提示。由于中国法制史终结性考核的题型与形成性考核的题型不一致,因此形成性考核作业只作复习内容范围之参考,建议多根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的内容全面复习。 请大家全面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一章重点难点 1.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虽然以禹命名,但并不是大禹所作,而是夏朝统治者制定的,为了追念其祖先而名为“禹刑”。文献记载,禹刑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 2.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甘誓》里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的内容。 3.圜土是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因其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土墙而得名。 4.夏朝的监狱。夏朝已建立囚禁罪犯的监狱。据《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圜者,圆也”,“圜土”,是监狱的形象称呼,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的土墙。夏朝在都城阳翟“均台”(今河南禹县)这个地方还设有中央直辖的监狱。相传夏桀曾把商汤“囚之夏台”。均台也叫夏台。所以后来“均台”和“夏台”都成为夏朝监狱的代称。 5.《甘誓》的发布及其主要内容。 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其中规定了:(1)“有扈氏威侮五刑,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罚。”夏启向他的臣民宣告有扈氏的罪行,有扈氏不学习黄帝、尧、舜、禹四世的德行与政绩,不走正道,逆天而行,引起天怒人怨,因此上天要灭绝他,夏启奉上天的意志对他进行讨伐。(2)“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是说,在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左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在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右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驾驭战车的兵士,如果不好好驾驭战马,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在先祖的神位前赏赐那些奉行命令的,在社神面前惩罚那些不奉行命令的。 6.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据后人追述,夏朝已经有了“五刑”,共三千条。 (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中国法制史试卷答案2

考试过程中不得将试卷拆开 第 页(共6页) 1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奴隶制的五刑,即 、 、 、 、 在商代已较通行。 2、西周对刑事、民事诉讼似已作了区分,刑事诉讼称____ ____,民事诉讼称_____ ___。 3、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郡县制取代了 。 4、汉律规定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便构成 罪。5、“重罪十条”确立于 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行刑,重其轻者”是( )的思想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2、元朝法律规定四种等级的民族中,地位最高的是( ) A 色目人 B 汉人 C 南人 D 蒙古人

2 3、明代取消丞相,创设了() A三省六部制度B内阁制度C三法司制度D科举制度 4、清代斩监候、绞监候于每年秋八月进行复核,号称国家大典的制度是() A秋审B热审C大审D会审 5、唐朝的法律形式是()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律、令、格、比D律、敕、例、式6、唐律疏议中关于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法律是() A职制律B擅兴律C杂律D卫禁律 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8、唐朝时期,日本留学生与新罗留学生发生争执,新罗留学生将日本留学生杀死,应当依照()法律处理。 A日本B新罗C唐朝D百济 9、封建制五刑包括() A笞杖徒流死B墨劓刖宫大辟C杖鞭徒流死D墨劓刖流死 10、关于宋朝的继承制度,错误的是() A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B夫妻俱亡,从房族尊长之命 C户绝时,出嫁女也有继承权D女子没有继承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婚姻六礼是纳采、问名、() A纳吉B纳征C请期D亲迎 2、中国古代的“八议”是亲、故、贤、能、() A功B贵C勤D宾 3、下列属于宋代的制度的有() A理雪制度B务限法C翻异别勘D鞠谳分司 4、三司会审制度是由() A刑部B司礼监C大理寺D都察院 5、“十恶”中,危害皇权的行为有() 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不道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唐律规定的赃罪有() A受财枉法B受所监临C强盗D窃盗 2、汉代的法律形式有() A律B令C断例D科 3、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 ) A候B隶臣妾C弃市D鬼薪白粲 4、西周的买卖契约叫()。 A质B剂C傅别D债券 5、1911年公布的《十九信条》() A扩大了皇权B缩小了皇权C扩大了国会权力D缩小国会权力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廷行事 2、见知故纵 3、十恶

中国法制史案例分析2

11、[夫盗钱妻匿案] 此案发生在战国时的秦国。《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记载,丈夫盗窃一千钱,在妻处藏匿了三百,夫妻二人均被抓获。法官认为妻如果知道丈夫盗窃而藏匿,应按盗窃三百论处;如果不知道,作为收藏赃物论处。 [案例分析]秦律规定,妻子对丈夫的盗窃行为无论知情与否,都要负连带刑事责任。妻子如果知道丈夫盗窃,与丈夫同罪;如果不知道,则以收藏看守赃物论处。 12、[坑儒案] 此案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多次派方士寻觅仙药,方士侯生、卢生等很受宠幸。后来二人因长期求药不得,无法继续行骗,恐被处死,便互相议论始皇帝专横暴戾。秦始皇闻讯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乱民众,于是命令御史把在咸阳的方士、儒生捉来审问。诸生互相告密,牵连多人,秦始皇亲自圈定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另一记载,秦始皇焚书后,恐怕天下儒生不服,便从各地征召诸生到朝廷拜为郎官,前后共七百多人。后秘密派人到骊山陵谷温泉附近冬天种瓜,结实后以为怪异,命博士诸生前往视察,在谷中将其全部坑杀。 [案例分析] 秦律有一种死刑的适用方法,即阬,将犯人活埋。 13、[秦博士非所宜言案]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二世召集博士和儒生,询问如何处置此事。诸生三十余人上前奏到:臣民反叛,应该处以死刑,不能赦免,请求陛下尽快发兵镇压。二世闻后大怒。儒生叔孙通上前说?诸生所讲的话都不对,现在天下合为一家,政府拆掉了郡县的城墙、销毁了民间的兵器,以表示不再动兵用武。而且明主在上,法令颁行于下,使人奉职,四方辐辏,怎么会有人敢造反!这不过是些鼠窃狗偷的盗贼而已,不值得提。郡县的地方长官把他们逮捕论罪就行了,不需要为这事担忧。"二世听了很高兴,并又向博士诸生问了一遍,有些人认为是反叛,有些人认为是盗贼。于是二世令御史将言反者以非所宜言罪下狱处死,言盗者皆罢免。赏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事后即逃归故乡薛。 [案例分析] 秦律中规定了"非所宜言"罪,但至于什么是不该说的话,秦律无明文规定。封建统治者可以随便解释,加罪于人。这是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此罪秦以后历代法典多沿用。 14、[李斯具五刑案] 李斯是战国、秦代的著名政治家,先后在秦任客卿、廷尉、左丞相。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秦王朝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加深,李斯长子李由为三川守,未能阻截吴广、周文等起义军西进,使者调查此事后弹劾李斯失职,引起秦二世对他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包含考试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商朝参与司法并伪托神意断罪的是( C )。 A.商王 B.廷尉 C.卜者 D.司寇 2.西周王位继承实行( C )。 A.父逝子继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禅让 3.周礼的根本原则是( A )。 A.“亲亲”、“尊尊” B.同姓不婚 B.明德慎罚 D.六礼 4.西周在法制指导思想上的进步是( B ) A.君权神授 B.以德配天 C.法令由一统 D.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5.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 B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公布成文法运动中,最早的是( A ) A.郑国子产铸刑书 B. 邓析私造竹刑 C.晋国范宣子铸刑书于鼎 D.楚庄王作《茆门法》 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B )。 A.子产的铸刑书 B.《法经》 C.《秦律》 D.《九章律》 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人物是( B )。 A.韩非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9.秦简中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和文书程式的规定是( D )。 A.秦律十八种 B.秦律杂抄 C.法律答问 D.封诊式 10.最早将“亲亲得相首匿”入律条的是( B )。

A.秦代 B.汉代 C.晋代 D.唐代 11.把《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的法典是( D )。 A.《法经》 B.《九章律》 C.《晋律》 D.《新律》 12第一次将礼中的“服制”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 )。 A.《晋律》 B.《北魏律》 C.《开皇律》 D.《永徽律》 1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吏选任采取( C )。 A.任子 B.察举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确立于( D )。 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 15.依唐律,二罪以上俱发( A )。 A.以重论 B.各重其事 C.累计处刑 D.自首减免 1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是( A ) A.《宋刑统》 B.《大明律》 C.《大清律例》 D.《唐律疏议》 17.清雍正年间在全国推广的赋役改革是( C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地丁合一 D.什一而税 18.清末修订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 B )。 A.《公司律》 B.《大清新刑律》 C.《法院编制法》 D.《大清民律草案》 19.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D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袁记约法 D.贿选宪法 20.南京国民政府“训政”的核心是(A )。 A.以党治国 B.五权宪法 C.民有、民治、民享 D.三民主义 21.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民法的原则是( B )。 A.民商法分立 B.民商法合一 C.民刑法分离 D.民刑法合一 22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内容是( B )。 A.没收地主土地 B.减租减息 C.废除封建性土地制度 D.平均地权 23.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B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五四指示》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24.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 C ) A.法律和国家一起出现 B.原始社会就存在法律 C.在原始社会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 D.先有法律,后有习惯法

中国法制史第2阶段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题,每题1分,共15分) 1.开启中国古代行政立法法典化先河的是()。 A.开元律疏B.唐六典C.大中刑律D.五十三条格 2. 唐律中关于土地分配、赋税征收及徭役摊派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A.擅兴B.户婚C.杂律D.名例 3. 唐代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由中书省起草后,送至门下省审阅,如果门下省认为内容有不妥之处,即可退还中书省,由其重新拟定,这一制度称为() A.换推 B.风闻弹奏 C.封驳 D.规谏 4.唐律疏议解释:“禽兽其行,朋淫于家,紊乱礼经,故曰()。” A.不睦B.内乱C.不道D.不孝 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发行全国的法典是() A.《北齐律》 B.《唐律疏议》 C.《泰始律》 D.《宋刑统》 6.公开宣布承认收继婚合法化的是() A.周朝B.汉代C.唐代D.元代 7. 北宋前期设立于宫中的特别审判机构称为() A.大宗正府 B.大理寺 C.廷尉 D.审刑院 8. 宋代附有赎回期限的特殊类型的买卖契约,称为() A.输钱契约 B.典卖契约 C.断卖契约 D.租佃契约 9. 将徒流刑易科为笞杖刑的“折杖法”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明代 D.元代 10. 关于下列元朝婚姻解除方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开允许不和睦的夫妻自由离异 B.男女双方订婚后,女方年满15岁,如果丈夫逃亡在外五年未回来,允许解除婚约,同时不退还聘礼 C.男女双方订婚后,如果男方五年之内不成婚,则解除婚约,聘礼退还。 D. 未婚夫如犯了贼盗或流刑大罪的,允许女方改嫁 11. 元代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律是() A.《大元通制》 B.《泰和律》 C.《元典章》 D.《至元新格》 12. 明代负责“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锦衣卫C.北镇抚司D.南镇抚司 13. 为对百姓实行教化,明洪武年间于各地乡间设立了() A.村B.申明亭C.镇D.镇 14. 明代在六部专门设置()以监督六部官吏。 A.督邮B. 给事中C. 司隶校尉D.都御史 15. 根据明朝法律规定,运销茶叶的凭证称为()。 A.茶证B. 茶簿C.茶引D.茶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选择/: 1.古希腊、古罗马是全部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古希腊神话由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构成。 3.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以人为本)。 4古希腊文学中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工作与日子》(《田工农时》)(赫西俄德)。古希腊文学第二时期成就:戏剧。第二时期抒情诗:萨福(女诗人)。 5.埃斯库罗斯:流传作品7部,代表作《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和《波斯人》在流传下的七部作品中成就较高。他把演员增加到二人。 6. 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被誉为希腊戏剧艺术中的荷马。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主题:悲剧表现了人和命运抗争不可战胜的主题。 7.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美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宣扬“女性主义”的一部作品,是为妇女地位低下和命运悲惨鸣不平的作品。《特洛亚妇女》是以反侵略为主题的。 8.古希腊“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一共写了44部作品,现存11部,代表作是反战喜剧《阿卡奈人》。《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对作家如:拉伯雷、斯威夫特影响颇大。 9.《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西方长篇小说的源头(叙事文学的源头)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0. 中世纪欧洲文学四种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教会文学。 11. 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是欧洲文学史上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诗人。第一部作品《新生》是献给他所钟爱的女子贝阿特丽采(贝亚德)的爱情抒情诗集,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步直剖心迹的自传性作品。《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但丁三部学术:政治著作《飨宴》《论俗语》《帝制纪》。 12.欧洲近代文学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即封建制度的衰落期(14世纪初到17世纪末)。/欧洲近代文学产生并发展于西欧各国,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其后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得到了迅速发展。最杰出的代表:乔万尼*薄伽丘。杰弗雷.乔叟:英国诗歌之父。 13.《堂吉诃德》属于(西班牙)的作品,揭示西班牙必然衰落的趋势,揭示(骑士传奇)的荒唐和危害,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洛佩.德.维加:西班牙民族戏剧奠基人,代表作《羊泉村》,最难能可贵的是农民的集体反抗精神。 14.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一起被公认为是西方三大里程碑式的作家。著名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王》。《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以金钱为杠杆的炎凉世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做了深刻揭露。(马克思)对泰门找到了黄金时的一段独自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在《资本论》中引用过。这段独白来说明(货币)的本质。) 15.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导体裁是(戏剧),代表作家:悲剧家(高乃依)、(拉辛)、喜剧家(莫里哀)。《熙德》是高乃依的第一部获得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