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

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

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

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

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

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

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

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

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

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到7-8℃以下时,大多数都进入休眠状态,低代谢16.胸廓:爬行动物的肋骨,脾骨,胸椎一起构成,是羊膜动物特有的结构,实现了完全的肺呼吸,结束了吞咽式的呼吸方式,同时还保护内脏器官,加强呼吸机能,同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17.羊膜:羊膜卵的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体周围形成向上隆起的换装褶皱,羊膜卵生褶皱,不断生长的环状褶皱,四周逐渐往中间聚拢,彼此愈合扩通后成为围绕着整个胚胎的2层膜,内层即为羊膜

18.颞窝:爬行类头骨2侧眼眶后方的一个或两个小洞,是咬肌的附着部分,

是爬行类分类的重要依据的分为无颞窝类和合颞窝类

19.次生腭:颅底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等共同合成与消化呼吸2个通道分开有关,腭的次生腭最发达20.颊窝:蛇目蝰科腹亚科关部特有的热能感受器,位于眼鼻之间,判断恒温动物的存在及远近位置,如腹蛇,竹叶青,响尾蛇等

21.异性齿:牙齿形状不同,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22.正羽:由羽轴和羽片构成,羽片又由许多细长羽板构成,羽枝上密布羽小枝相钩结,以煽动空气和保持身体平衡

23.素囊:有些鸟类管的一部分特化而成,它有贮藏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24.尾脂腺:为一种大型分支泡状腺,位于尾基部的皮下,一般左右两叶,其间有纵膈,分泌物贮与腺腔内,乳头裂开口于体外,一般认为喙取其分泌油脂涂于羽毛,角质喙或鳞上起保护作用

25.双重呼吸:鸟类的习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气体进去肺内,意义是满足鸟类飞翔时高的耗氧量和代谢水平26.候鸟:春秋两季,沿着固定路线,往来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鸟27.胎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胚胎以胎盘和母体脸不

洗获得养料和保护,知道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产仔方式

28.裂齿:食肉目动物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突和如剪刀状相交,特化为裂齿,为剪断食物的作用

29.重型齿:兔型目上颌具有两对前后着生的门齿,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齿的后方

30.胼胝体:左右头脑半球通过许多神经纤维,相互联络,由神经纤维构成的关联。

31.反刍:特殊的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组成,其中皱胃为本体,其他为食道的特化变形,便于反

刍动物将吞咽下的食道反复咀嚼消化的过程

大题:

1.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是什

么?

(1)体呈纺锤型减少阻力和涡流(2)体表覆有粘液减少摩擦阻力(3)以鳍运动——出现偶鳍,为陆生动物成对附肢奠定基础(4)以鳃呼吸——水中特有呼吸器官

(5)无唾液腺

(6)单循环,足以供应氧气

(7)用侧线感受外界环境

(8)肾除可泌尿之外,还可以调节

体内水分平衡

2.鱼类有哪几种生殖方式?

(1)体外受精体内发育:海马(2)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多数硬骨鱼

(3)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多数鲨鱼(4)体内受精体外发育:虎鲨

3.从水生到陆生的生境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须的温度

(5)适应于陆地生活的感官和完善

的神经系统

(6)陆地繁殖

4.两栖类对陆地环境适应?

(1)皮肤裸露无鳞,但有轻微角质化湿润富于腺体

(2)五趾型四肢支持身体脊椎出现颈椎和尾椎分化

(3)幼体用鳃呼吸,成体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但体温不恒定(4)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出现了不完善的双循环,代谢能力强

(5)原脑皮出现10对脑神经,眼有瞬膜,鼓膜外露

5.两栖纲分类及其代表动物?

无足目:蛇

有尾目:龟

无尾目:蛙蟾

6.简述羊膜卵的结构,形成过程和意义?

结构:卵膜,卵壳和卵黄。石灰质或纤维质的外壳,坚硬,可维持卵的形状,防止卵变形,损伤和或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病原体侵入,卵黄保证胚胎发育充足的养料。形成过程:羊膜卵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产生褶皱,同时胚胎周缘向下卵黄形成卵黄囊,积形褶皱向背方打通形成两个腔,即羊膜腔和膜外体腔,羊膜腔内壁即为羊膜,膜外体腔内壁即为绒毛膜,绒毛

膜紧贴于卵壳内,羊膜内充满羊水,体胚胎浸润在液体环境中,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在羊膜形成和同时,子消化道后端形成突出膨大,是胚胎,呼吸,排泄器官,称尿囊,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和羊膜,绒毛膜,卵黄素,尿囊等结构羊膜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脱离水环境,在陆地上孵化和发育。意义:羊膜卵外包石灰质或纤维质的外壳和不透水的卵膜,可以防止卵变形和受外界损伤,胚胎浮在羊水中,能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由于羊膜卵的出现使得爬行类能够真正的征服陆地空间,使爬行类在中生代称霸于地球。

7.举出几项在爬行纲首次出现的特征并说明意义,10个

羊膜,羊膜卵,胸廓,肋间肌,盲肠,气管,后肾,爪,新脑皮,次生腭,颞窝,角质化程度大

8.爬行纲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1)皮肤:体被干燥缺乏腺体,角质化程度加深

(2)五趾型四肢和带骨更加完善,具角质爪

(3)骨骼:骨质化程度加深坚硬(4)呼吸:进一步完善,胸廓调节呼吸,吸氧面积加大

(5)心脏:不完全的四室,二心房,心脏中间出现不完全的隔膜,减少了

血液的循环

(6)繁殖:体内受精,雌体产生羊膜卵,卵壳,无变态发育

(7)脑:新脑皮,脑神经12对,感觉更加发达,有外耳道

9.简述鸟类形成过程?

鸟卵在卵巢内发育成熟后落入体腔,由输卵管前端膨大的喇叭口收集入输卵管,在输卵管上段(伞部)停留15分钟,并与精子相遇受精,从上向下滚动时形成蛋清,而卵黄两端稠的蛋白扭转形成条带,将卵黄悬挂在蛋清(蛋白分泌部:3小时),由于重力作用胎盘永远朝上,在下部(颊部:1小时)形成内壳膜和外壳膜,卵壳

(子宫:18~20小时),卵壳上有无数小孔,可保证孵化时的气体交换,蛋壳上的颜色是在产出前4-5小时分泌的,硬壳的卵可在子宫内短暂停留后入泄殖腔,由此排出体外

10.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体呈流线型或纺锤形——减少飞行的阻力

(2)体被羽前肢特化成翼——飞行时负担体重

(3)骨骼轻,坚薄,骨骼多愈合,骨腔中充气(气质骨)——身体轻便(4)胸骨具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飞行肌肉

(5)具有气囊,双重呼吸——减轻体重,增加浮力,保证飞行时充足氧气

(6)无膀胱,直肠短——不存粪便,减轻体重

11.总结鸟分类依据有哪些?

喙的形状,羽的外形排列和羽数,跗蹠部被鳞,趾的数目及排列方式,蹼形,胸骨,腭型,雏鸟,外部形态特征,次生生长,初生生长,顶端细胞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增生成熟

12.总结鸟类与爬行相似的主要特征?

《生物化学》考研复习重点大题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重点大题 1.简述Chargaff 定律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不同物种生物的DNA 碱基组成不同,而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DNA 碱基组成相同。(2)在一个生物个体中,DNA 的碱基组成并不随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而改变。 (3)几乎所有生物的DNA 中,嘌呤碱基的总分子数等于嘧啶碱基的总分子数,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 的分子数量相等,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分子数量相等,即A+G=T+C。这些重要的结论统称 为Chargaff 定律或碱基当量定律。 2.简述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 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的走向为3′→5′;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一圈一圈上升,呈右手双螺旋。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的骨架位于螺旋外侧,而碱基位于螺旋内侧。 (3)两条链间A 与T 或C 与G 配对形成碱基对平面,碱基对平面与螺旋的虚拟中心轴垂直。 (4)双螺旋每旋转一圈上升的垂直高度为3.4nm(即34?),需要10 个碱基对,螺旋直径是2.0nm。(5)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深浅不同的凹沟,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 3.简述DNA 的三级结构。 答案:在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可再次旋转形成超螺旋,而且天然DNA 中多为负超螺旋。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DNA 也是环形分子,能形成超螺旋结构。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 高级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由组蛋白H2A、H2B、H3、H4 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DNA 双螺旋缠绕其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多步旋转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4.简述tRNA 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已知的tRNA 都呈现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基本特征如下:(1)氨基酸臂,由7bp 组成,3′末端有-CCA-OH 结构,与氨基酸在此缩合成氨基酰-tRNA,起到转运氨基酸的作用;(2)二氢尿嘧啶环(DHU、I 环或D 环),由8~12 个核苷酸组成,以含有5,6-二氢尿嘧啶为特征;(3)反密码环,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与mRNA 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4)额外环,也叫可变环,通常由3~21 个核苷酸组成;(5)TψC 环,由7 个核苷酸组成环,和t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5.简述真核生物mRNA 3′端polyA 尾巴的作用。 答案:真核生物mRNA 的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即polyA)尾巴,长约20~300 个腺苷酸。该尾巴与mRNA 由细胞核向细胞质的移动有关,也与mRNA 的半衰期有关;研究发现,polyA 的长短与mRNA 寿命呈正相关,刚合成的mRNA 寿命较长,“老”的mRNA 寿命较短。 6.简述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应用。 答案:把不同来源的DNA(RNA)链放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处理,退火时,它们之间某些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通过氢键重新形成局部的DNA-DNA 或DNA-RNA 双链,这一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生成的双链称杂合双链。DNA 与DNA 的杂交叫做Southern 杂交,DNA 与RNA 杂交叫做Northern 杂交。 核酸杂交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癌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亲子鉴定和动

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笫一章原生动物门 一.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 1.4有特殊的适应性 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 代表动物: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 ●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刺丝孢: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伸缩泡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循环:靠内质环流 1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 2 个子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三.重要的病原体—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 种:1)间日疟原虫●东北西北华北2)三日疟原虫3)恶性疟原虫●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岛3)卵形疟原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 有二个中间寄主:人,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时间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 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植鞭亚纲夜光虫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动鞭亚纲 2.纤毛虫纲Ciliata以纤毛为运动器官喇叭虫钟形。 3.肉足纲Sarcodita以伪足为运动器官变形虫 有外壳的肉足纲种类足衣虫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第一章 1.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 理,称之为危急值。 2.灵敏度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3.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4.参考值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5.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检测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 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90g/L:轻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 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 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 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 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 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 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 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 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 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蓝色颗粒。对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μ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卡波特环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 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Hct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

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 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 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

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 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

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 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 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

服装专业读书笔记

服装专业读书笔记 【篇一:服装十讲读后感】 《服装十讲》读书报告 服装世界是神奇的,服装设计师是令人崇敬的,服装这个专业更是 很多人向往的。我相信大多同学肯定都跟我一样是对服装设计充满 探究感才选修了这门课,让我们有缘相聚一起度过这十几个宝贵的 黄金时刻。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认知。在此 我说说自己浅薄的一些知识和看法。 服装学是一个博深的海洋,它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流域, 融会了多个河流的水源。我像是第一次来到海边的孩子,带着懵懂 的憧憬和希冀,眼前的海洋是那样的广阔与博大!我无法给它作个 概括,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受。 高秀明的《服装学概论》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有关服装设计的理论书,我对服装学的了解从这本书开始。书中一开始在绪论中就简介了我 们平时不太注意也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如衣裳、衣服、服饰、成衣、服装等,对于学服装设计的我们来说这些基本知识应当掌握。 服装的裁剪法有平面裁剪法和立体裁剪法等,我比较喜欢立体裁剪法,因为它比较直观,而且我觉得立体裁剪更助于我们发散思维, 让我们剪出的服装的样式更灵活。 在书中呢,我了解了许多有关时装的信息。特别是对高级时装的理解。“高级时装”是一个专用名词,专指法国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 是一个特殊的服装产业称谓,法文为hautecouture。它不是我们平 时所说的“高级的服装”或“高档的时装”,也不是仅用一些进口高级 面料,加人民族饰品拼贴、悬挂、缀珠、钉片等等就能予以冠 之的。 传统的高级时装分为“日间礼服”和“夜间礼服”两大类。日间礼服一 般是午后参加社交活动所穿着的礼服。尽量不裸露肌肤,讲究分寸感、正式感、庄重感。在间礼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晚礼服”,一 般是出席正规晚宴、参加大型舞会等正规场合所穿着的正式礼服。 晚礼服款式多以袒胸露背、裸肩无袖的连衣式长裙最为正规。由高 级时装设计师主宰的“高级时装屋”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有着自己的 一套规则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每个时装屋都有“套装制作场”和“礼服 制作场”o设计师在顶级工艺师的协助下,运用不计其数的高级面料 和珠宝装饰,缝工花费几百甚至上千个小时一针一线地缝制。而且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

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

最新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细胞代谢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复习笔记

诊断学考研复习笔记---适用于后期总结性复习.docx

诊断学考研复习笔记一-适用于后期总结性复习 发布时间:2007-05-31浏览次数:75560 part 1:第一部分 part 2:诊断学复习笔记(二) 试述现病史问诊的内容?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现病史问诊内容包括: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2O主要症状的特点;3o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演变与发展; 5.伴随症状;6o诊治经过;7o病程中的一般情 况; 二.试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別要点? 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 血色鲜红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反应碱性酸性 黑便除非咽下,否则没有有,可胃柏油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出血后痰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三?试述常见异常呼吸类型的病因和特点?类型特点病因 呼吸停止呼吸消失心脏停搏 Biot' s呼吸(比奥氏,间停呼吸)规则呼吸后出现周期呼吸,停止又开

始呼吸。颅内压增高,药物引起呼吸抑制,大脑损害,(延髓水平)Cheyne-Stokes呼吸(陈-施氏,潮式呼吸)不规则呼吸呈周期性,呼吸频率和深度逐渐增加和逐渐减少以至呼吸暂停,相交替出现。药物导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衰,大脑损伤(脑皮质水平) Kussmaul呼吸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现象代谢性酸中毒 抑制性呼吸胸部发&剧烈疼痛所致的呼气相突然中断,呼吸短暂地突然受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较正常浅而快。急性胸腺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严重外伤 叹息样呼吸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四?什么叫做S2的固定分裂?其产生机制式什么? S2固定分裂:指S2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S2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 发生机制: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有左房向右房的血液分流,右心血流增 加,排血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导致S2分裂,当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加,使右房压力暂时性增高以致左向右分流稍减,抵消了呼气导致的右心室血流增加的改变,因此其S2分裂的吋距较为固定。五?什么叫做发热,热型?试述常见热型?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 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临床上的常见热型: 1.嵇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度。(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体温常在39C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C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

生物化学考研资料

第五章 蛋白质III:蛋白质的性质、分离与鉴定 第一节蛋白质性质 一、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蛋白质等电点(pI) 溶解度最小 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KD,kd,kD,kDa (kilodalton) 寡聚蛋白质(oligometric protein) 超分子复合物(supramolecular complex) 蛋白质分子量可粗略估计(AA平均分子量约为110 dalton)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质点范围:1-100 nm 蛋白质胶体系统稳定的原因: 水化层(hydration mantle) 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 高纯度、高活性、高回收率 二、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一)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 1.透析(dialysis)和超滤(ultrafiltration) 半透膜(玻璃纸,火棉纸) 透析常用于蛋白质溶液的除盐 超滤常用于蛋白质溶液的除盐、浓缩 3.凝胶过滤(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分子筛层析,分子排阻层析 交联葡聚糖(Sephadex) 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 琼脂糖凝胶(Sepharose,Bio-Gel A) 凝胶过滤原理 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用凝胶作为介质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柱层析方法。 比凝胶网孔大的分子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而最先流出柱外;比网孔小的分子能不同程度的自由出入凝胶颗粒的内外,洗脱路径长,因而得到分离。 (二)利用溶解度差别的分离方法 1. 等电点沉淀 2. 蛋白质的盐溶与盐析 3. 有机溶剂分离法 4. 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三)根据电荷不同的分离方法 1 电泳(electrophoresis) 在一定的电场和介质中,蛋白质迁移速度与蛋白质分子量、所带电荷及分子形状有关。 迁移率=某一蛋白条带移动距离/前沿到达距离 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丙烯酰胺和交联试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在过硫酸铵催化下聚合而成。 可以控制孔径大小 b. 不连续电泳(discontinuous electrophoresis) 凝胶孔径(浓缩胶,分离胶)、缓冲液、pH 三种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 c.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50 m内径 d. 等电聚焦电泳(IFE) 蛋白质在具有pH梯度的介质中进行分离。在电场中,每种蛋白质成分将移向并停留在等于其等电点的pH处,形成一个很窄的区带。 用途:按等电点分离蛋白质 鉴定蛋白质等电点 2.离子交换柱层析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纤维素离子交换剂 阳离子交换剂: CM-Cellulose(羧甲基纤维素) 阴离子交换剂: DEAE-Cellulose 葡聚糖离子交换剂(Sephadex ion exchanger)兼分子筛效应 (四)根据蛋白质的吸附特性分离 填料有: 羟基磷灰石、活性碳、硅胶、氧化铝等 (五)利用特异生物学亲和力纯化 利用蛋白质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异性,通过与特异配基专一、可逆结合(非共价结合)分离蛋白质的一种层析方法。优点:高效、高纯 亲和层析(afinity chromatography) 快速蛋白液相层析 fast protein liguid chromatography(FPLC) 思考题 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凝胶过滤、离子交换柱层析的原理 电泳原理 亲和层析、盐析 蛋白质分离可分别根据其、、、性质进行。 蛋白质在电泳胶上的迁移率与蛋白质分子、和有关。 不连续电泳分离效果好是因为它同时具有、、三个效应。 DEAE-cellulose 是一种。 蛋白质混合物经凝胶过滤后,大分子先于小分子被洗脱。() 盐析和透析均可用于蛋白质除盐。() 羧甲基纤维素属于阳离子交换剂。()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服装材料学笔记

服装材料读书笔记 一、纺织纤维 (一)、分类 种子纤维:棉(cotton)木棉(kapok) 植物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韧皮纤维:苎麻(ramie)亚麻(flax)黄麻(jute) 罗布麻(kendir)大麻(hemp) 动物毛:绵羊毛(wool)山羊毛(goat hair)山羊绒 (cashmere)骆驼绒(camel hair)兔毛(rabbit hair) 牦牛毛(yak hair)马海毛(mohair) 天然纤维动物纤维羊驼毛(alpaca)骆马毛(vicuna) (天然蛋白质纤维) 腺分泌物:桑蚕丝(cultivated silk) 柞蚕丝(tussah silk) 蓖麻蚕丝及木薯蚕丝 矿物纤维:石棉(asbestos)等 服装材料中最常用的天然纤维有:棉、苎麻、亚麻、绵羊毛、桑蚕丝和柞蚕丝、

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viscose rayon) 铜氨纤维(CUPRO)富强纤维(polynosic) 竹纤维、醋酯纤维(acetate)等 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酪素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 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 化学纤维 聚酯纤维:涤纶(polyester)(仿棉仿纱) 聚酰胺纤维:锦纶(nylon、polyamide)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acrylic) 合成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维纶(polyvinyl alcohol)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 聚丙烯纤维:丙纶(polypropylene)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polyurethane) 其他纤维:芳纶(防弹衣) 服装材料中最常用的化学纤维有: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和氨纶等。 (二)、服用性能分析 粘胶纤维:(优点)吸湿性好、易染色、色谱全、色泽艳、染色牢度好

临床诊断学复习笔记.doc

诊断学绪论 张晓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 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 □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等)的童娈 基础; □从医生入门——到终身的应用? ※诊断学的内容 ◎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 一过程又叫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通过病史采集可以获得病人的症 状。 ◎症状(symptom):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即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只有 主观感受到的,瘙痒.疼痛.恶心等;主观感受到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 发热.呼吸困难等。 ◎体格检査(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 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 检査,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体征(sign):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 肝脾月中大、 心脏杂音等。 ◎实验室霧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 验室方法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 等进行检查,从而 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 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如心电图.肺功能等。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学习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 地运用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方法来发现和 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童临床表现的病理生 理学基础,以阐明哪 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 ※正确的诊断思维 ◎做全身CT 的意义?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当前医学 科学的 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诊断领域高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体层扫 描(CT).防真 内镜等。但临床医师面对的是病人.环境.社会相互作 用和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如仅依据某一特殊检查的结果贸然作出诊断, 往往就会顾此失彼,造成抓不住主要矛盾的局面。目前,发达国家将系 统评价的结果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 主要依据。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査。 ◎熟悉常用化验检查方法及临床目的和意义。 ◎心电图的分析。 ◎完整病历的书写。 ◎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 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问诊(inquiry) 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问诊内容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主诉(chief complaints)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號柱史(past history)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婚姻史(mairitai history)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主诉(chief complaint):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 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要求: ?可初步反应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如紅咽 痛.发热2天”。 ?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不用诊断用语。 ?对当前无症状,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的患者可适当用诊断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 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可按以下内容和程序询问: ① 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患病时间:从起病到就诊的时间。(年.小时) ② 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 解或加剧的因素。 ③ 病因与诱因:病因一如外伤.中毒.感染等。诱因一如气候变化.环 境变化.情绪等。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3—现病史 ④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⑤ 伴随病状: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阴性症状 —按 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出现。 ⑥ 诊治经过。 ⑦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如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 ◎既往 史(past history) 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 外科手术 预防注射 过敏史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目的: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 或遗漏的内容。 内容: ①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 ② 循环系统: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头晕。 ③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食欲改变.暧气.反酸.腹胀.呕吐.呕血. 腹痛。 ④ 泌京系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量改变、尿的颜色改变. 尿失禁.水肿.腹痛。 ⑤ 造血系统:皮肤粘膜苍白.黄染、出血点.瘀斑.乏力.头晕、眼花 等。 ⑥ 田分泌系统及代谢:怕热.多汗.乏力等。 ⑦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意识障碍.情绪状态.智能改变等。 ⑧ 肌肉骨骼系统:肢体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关节肿痛等。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等。 习惯与嗜好:吸烟.吸毒.饮酒等。 冶游史:不洁性交。 ◎婚姻史(family history):未婚或已婚,配偶健康状况等。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 --------------------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 妊娠与生育次数,流产等。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乙型肝炎一一家庭集聚现象(传染) 高血压一遗传有关。 探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可从一般性提问开始,如“你今天 来, 有哪里不舒服? ”。获得一些信息后,再着重追问一些重要问题。诱 导性提问或暗示性提问可能得到错误的信息或遗漏有关资料。如“你的胸 痛放射至左手,对吗? ” □患病的时间:追朔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可以顺着问,也可逆着 帮助回 忆;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 □尽可能让患者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只有在患 者的陈 述离病情太远时,才需要根据陈述的主要线索古灵活地把话题转 回,切不可生硬地打断患者的叙述,甚至用医生自己主观的推测去取代 患者的亲身感受。 苛提问时要罡意余统性和目的性,杂乱无章的重复提问会降低患者对医 生的信心和期望。 □避免医学术语。 □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如病人用了诊断术语,医生应 通过询 问当时的症状和检查等以核实资料是否可靠。如“我5年前患了肺 结核 石仪氨 礼节和友善的举止,有助于发展与病人的和谐关系。 □医生应明白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 □如病人问到一些问题,医生不清楚或不懂时,不能随便应付.不懂装 懂,甚至乱解释,也不要简单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对焦虑与抑郁者应给予宽慰,但在说话时应注意,不要乱下保证。 ※常见症状 ※水肿(edema) 水肿的定义 人体组织间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不包括内脏 器官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 (一) (-)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 婚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 数语。如“2周前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

考研生物化学复习笔记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注意:在识记时可以只记第一个字,如碱性氨基酸包括:赖精组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能与酸或碱类物质结合成盐,故它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附近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由于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数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通过对280nm波 长的紫外吸光度的测量可对蛋白质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3、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与茚三酮水合物反应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此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70nm波长处。由于此吸收峰值的大小与氨基酸释放出的氨量成正比,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三、肽 两分子氨基酸可借一分子所含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所带的羧基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最简单的二肽。二肽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继续借脱水作用缩合连成多肽。10个以内氨基酸连接而成多肽称为寡肽;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称为多肽;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归为蛋白质。 多肽连中的自由氨基末端称为N端,自由羧基末端称为C端,命名从N端指向C端。 人体内存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重要的有: 谷胱甘肽(GSH ):是由谷、半胱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GSH的巯基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被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于活性状态。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骨架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动物学考试笔记

动物学考试笔记 一、名词解释 1、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和生理结构,并能自然繁 殖出可育后代的所有生物个体的集合。 2、裂体生殖:核先分裂,然后胞质分裂形成新个体。 3、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互相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 小胞核的结合与受精相仿,然后分开并进行分裂。如:草履虫的有性生殖。 4、神经网(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两极或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形态上相 似的突起,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 5、浮浪幼虫:受精卵发育,以内移的形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 6、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使动物 分为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 7、皮肤肌肉囊: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它为结缔组织所填充。 8、原肾管系统:在身体两侧由外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枝的原肾管系统。原肾管包括焰细胞、 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功能是:排出多余水分,调节渗透压和排出含氮废物。) 9、梯形神经:有“脑”和脑向后发出的若干纵行神经索与横神经相连,组成神经系统。 10、原体腔(假体腔):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初 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 11、分节现象:指躯体许多彼此相似而有重复排列的部分所构成,是无脊椎动物在进 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12、次生体腔(真体腔或裂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中胚层发育的肌肉层和体腔 膜的体腔,由中胚层细胞形成。 13、疣足:有背肢和腹肢组成,是由体壁向外突出的扁片状物,有加强游泳、爬行和 呼吸功能。 14、闭管式循环系统:其形成与真体腔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胚胎发生时,由于真体腔的 扩大,原体腔(即囊胚腔)被排挤而形成背、腹血管的内腔和血管弧或称“心脏”。15、后肾管排泄系统:为两端开口的迂回盘曲管,一端开口前一节体腔的多细胞纤毛漏 斗(肾口),另一端开口于该节的腹面外侧(排泄孔),具有排泄含氮废物,平衡体内渗透压的作用。 16、异律分节:节肢动物具明显的异律分节现象,一般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提高 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17、节肢:节肢动物的复肢就是实心的,内有发达的肌肉,不但与身体相连有活动关节, 并且本身也分节,十分灵活,这种复肢叫做节肢。 18、外骨骼:节肢动物体表覆盖的坚硬的几丁质体壁,它具有保护身体,抵抗化学的或 机械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并能与附着的肌肉一起产生强有力的活动。 19、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 20、血腔:节肢动物的体腔是一种特化了的体腔,内含有血液,称为血腔。 21、鳃:水生甲壳动物有体表内陷或向外突起薄膜状的结构,充满毛细血管。 22、书肺:有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肢动物的呼吸气管 23、横纹肌:节肢动物的肌纤维是横纹肌,肌原纤维多,伸缩能力强,同时肌纤维集合 成肌肉束,其两端着生在坚厚的骨骼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