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笔记

诊断学笔记
诊断学笔记

诊断学笔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般检查,头颈部

1.基本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和听诊。P63

2.深部触诊法有哪些: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P65

3.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的触诊手法:冲击触诊

4.浮沉触诊法的定义,临床意义

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先做2-3次较轻的适应性动作,然后迅速有利的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5.深部滑行触诊法的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检查。

6.直接叩诊法的适应症P66

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水或腹水等。

7.哪些部位叩诊呈实音P67

生理情况下见于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8.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

9.过清音的特征,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音乐。过清音的出现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临床常见于肺气肿。

10.听诊器的组成:耳件、体件、软管P68

11.脉压减小的定义,特征,机理,临床意义及脉压增大的临床意义

脉压 >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脉压 <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P74 12.呆小症及佝偻病分别与哪种内分泌失调有关P75

呆小症:小儿患甲状腺功能减低

佝偻病:幼年时维生素D缺乏

13.肝病面容的表现

面颊瘦削,面色灰褐,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病。

P76

14.面具面容的临床意义:常见于震颤麻痹,也可见于脑炎等。P78

15.黄疸早期或轻微时出现部位:巩膜及软腭黏膜P80

16.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定义

指颈、腋窝及腹股沟等多数区域中,有两组以上的淋巴结同时肿大。

17.如触及肿大淋巴结应注意哪些内容

检查时如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应记录其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

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P84

18.乳腺癌可致哪组淋巴结肿大: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下淋巴结P85

1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哪一处最常见:颈部

20.正常浅表淋巴结的直径:~

21.全身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22.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3.肥胖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导致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的病理状态。单纯性肥胖:全身脂肪分布均匀,一般无异常表现,常有定一定的遗传影响;继发性肥胖:一般由内分泌疾病一起,如下丘脑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4.满月脸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

欣综合征集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P77

25.库欣综合征的皮肤颜色:皮肤持久性发红

26.发绀的常见部位:舌、唇、耳廓、面颊和指端

27.异常步态的临床意义

痉挛性偏瘫步态,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剪刀步态,见于双侧椎体束损害及脑性瘫痪等;酒醉步态,见于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毒;小脑性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脑卒中及某些遗传性小脑疾病;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跨域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出现的足下患者;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间歇性跛行,见于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共济失调步态,见于小脑或脊髓后索病变,如脊髓痨。

28.被动体位的定义,临床意义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变换体位,需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29.间歇性跛行的临床意义:见于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30.强迫停立位的临床意义:见于心绞痛。

31.强迫体位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常见有一下几种:强迫仰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强迫俯卧位,见于脊柱疾病;强迫侧卧位,见于一侧胸膜炎及大量胸腔积液;强迫坐位,见于心肺功功能不全患者;强迫蹲位,见于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强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辗转体位,见于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等;角弓反张位,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

32.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体位:强迫坐位

33.蜘蛛痣定义,机制,出现部位,临床意义

34.荨麻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的

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35.玫瑰疹的定义,形成机制,出现部位及临床意义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36.癌前病变的皮肤表现

37.皮肤异常干燥的临床意义P81

无汗是皮肤异常干燥,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粘液性水肿、硬皮病和脱水等。

38.局限性水肿临床意义

局限性水肿可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形成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P83

39.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P98

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触诊边缘不清,有轻压痛,腮腺导管口红肿,见于流行性腮腺炎。

40.鼻窦有哪些: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P94

41.不能在体表检查的副鼻窦:蝶窦

42.检查瞳孔的内容有哪些:

瞳孔大小、形态、双侧是否相同、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是否正常。P90

43.正常瞳孔的直径:2-5mm

44.瞳孔大小不等的临床意义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疝及中暑神经梅毒等颅内病变;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变化不定,常见于中枢神经和巩膜支配神经病变。如果瞳孔大小不等,意识障碍且伴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是中脑功能损害的表现。45.双侧瞳孔缩小及双侧瞳孔散大的临床意义

瞳孔缩小常见于巩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菌中毒、吗啡、氯丙嗪、毛果云香碱等药物的影响;瞳孔扩大见于外伤、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濒死状态、经交感神经刺激和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影响。

46.调节反射检查方法,正常反应及临床意义P94

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有远逐渐变为近看,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眼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当动眼神经受损时,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

47.凯-费环的临床意义:

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环,环外缘清晰,内缘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体征,成为凯-费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P90

48.双睑闭合障碍临床意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P88

49.甲亢时的眼部体征及具体表现

①眼球下视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②瞬目减少;③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

时,双侧眼球内聚能力减弱;④上视时无额纹出现。具体表现为双侧眼睑闭合不全和双侧眼球突出。P91

50.单侧眼球凹陷的临床意义:单侧眼球凹陷见于Horner综合症和框尖骨折。

51.外耳道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的临床意义:多为颅底骨折P93

52.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Ⅰ度与Ⅲ度之间;Ⅲ度肿大时扁桃体到达或超过咽后壁中线。P96 53.眼球的各方向运动受哪组神经支配: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展神经

(Ⅵ)P91

54.巨颅及方颅的临床意义

巨颅:额、头顶、颞和枕部膨大呈圆形,颜面部相对很小,头皮静脉明显怒张。由于颅内高压,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面容,称为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

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颅畸形。见于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P87

55.前囟正常的闭合时间:12-18个月

56.草莓舌,地图舌,镜面舌的临床意义P95

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如同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

地图舌:舌面出现横向裂纹,见于先天愚型、核黄素缺乏(伴有舌痛);如舌面出现纵向裂纹而无脱水的其他表现,应考虑梅毒性舌炎。

镜面舌:舌体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无苔,见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57.尿中闻及氨味的临床意义:见于膀胱炎P69

58.正常人口腔温度,肛温,腋温P70

口温:℃℃肛温:℃℃腋温:36℃-37℃

59.发热的临床分度P71

低热为℃-38℃;中度发热为℃-39℃;高热为℃-41℃;超高热为41℃以上。

60.空气出入及发音的主要器官:喉P97

61.安静状态下明显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P100

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提示心排血量增加或脉压增大的疾病,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严重贫血等。

62.颈静脉怒张的定义,机理及临床意义

在坐位或半卧位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

63.颈部大血管闻及杂音,收缩期明显的临床意义

在颈部大血管区如听到血管性杂音,收缩期明显,提示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导致血管管腔狭窄。

64.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P102

缺碘为主要原因也可由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的缺陷引起。

65.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肿常呈不对称性肿大,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性,质地坚硬而固定,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波及喉反神经,颈交感神经时,可引起声音嘶哑。甲状腺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质地坚韧,无压痛。

66.甲状腺肿大分度

甲状腺肿大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即可看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头肌以内区域者为Ⅱ度;肿大超出胸锁乳头肌外缘者为Ⅲ度。

67.气管移向健侧的临床意义:见于气胸和胸腔积液

68.皮下脂肪的检查最适宜部位,检查皮肤弹性的部位P80

皮下脂肪的检查最适宜部位在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检查皮肤弹性的部位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

69.高血压,低血压,脉压减小,脉压增大的定义P74

未服抗高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脉压<30mmHg 称为脉压减小。

70.特殊的呼气味的临床意义P69

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或醉酒,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脑病。

71.脉搏短拙的定义P71

心率失常时,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脉率少于同时计数的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

72.调节,辐辏反射由哪条神经支配:眼神经

73.先天性的特征,后天性色盲的临床意义P92

先天性色盲是遗传疾病,以红绿色盲最常见;后天性色盲多由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和球后视神经炎所致。

74.咽部分哪三部分:鼻咽,口咽,吼咽。P96

胸及肺部检查

1.正常呼吸音有几种:三种: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P118

2.正常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出现部位P117-118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右肺尖

支气管呼吸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

肺泡呼吸音:除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之外的肺部

3.肺泡呼吸音增强的原因P118

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流速加快有关。

1)单侧增强:(代偿性)肺脏或胸腔病变使一侧或一部分肺的呼吸功能减弱或丧失,则健侧或无病变部分的肺泡呼吸音可出现代偿性增强。

2)双侧增强:运动、甲亢、高热→需氧量增加,使呼吸加深加快

贫血、代谢性酸中毒→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4.呼吸音延长的产生机制P119

下呼吸道有部分梗阻或狭窄时,呼气时气道狭窄更明显而使呼气时间延长,常伴呼吸

音粗糙。

5.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P118

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胸壁增厚

6.病理性管状呼吸音的定义,临床意义P119

定义: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

临床意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7.齿轮性呼吸音的临床意义P119

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黏连等

8.干罗音, 湿罗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P120-121

干罗音听诊特点○1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但常在呼气时更加清楚

○2几个不同性质的干啰音可同时存在

○3性质多变且部位变换不定,如咳嗽后可增多、减少、消失、出现

○4音调较高,每个音响持续时间较长

○5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干啰音,又是不用听诊器就可听到,称喘鸣

临床意义:双侧肺部的干罗音: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

炎、心原性哮喘等

局限性干罗音: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

湿罗音听诊特点○1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但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

○2常有数个水泡音成串或断续发生

○3性质不易改变,部位较恒定

○4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5咳嗽后可增多、减少、消失

临床意义:局限性湿罗音: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

肺出血等。

两肺底湿罗音:见于心衰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

两肺野满布湿罗音: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9.大水泡音的发生部位,小水泡音的出现时期

大水泡音:(粗湿罗音)产生于气管、大支气管或空洞内,多出现在吸气早期。

小水泡音:(细湿罗音)产生于小支气管或肺泡内,多在吸气终末出现。

10.听觉语音增强和减弱的临床意义P121

听觉语音减弱:见于过度衰弱、支气管阻塞、肺气肿、胸腔积液、气

胸、胸膜增厚

或水肿。

听觉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

11.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有哪些P125

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向右侧移位;气管被推向右侧,左侧语颤减弱或消失;左侧积液区叩诊呈实音,左侧心界叩不出,心界向右侧移位;积液区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区域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病理性支

气管肺泡呼吸音。

12.正常胸部浊音区,实音区,正常肺部叩诊音,叩诊从哪里开始叩胸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

意义P114

浊音区:肺与肝或心交界的重叠区域,又称肝脏或心脏的相对浊音区。

实音区:未被肺遮盖的肝脏或心脏,又称心脏或肝脏的绝对浊音区。

正常肺部叩诊音:正常肺部含有适量气体,肺泡壁又有一定弹性,叩诊呈清音。

胸部异常叩诊音:

13.胸部叩诊呈鼓音的临床意义P116

产生鼓音的原因是肺部有大量的含气腔,见于气胸及直径大于3-4cm的浅表肺空

洞,如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了的肺脓肿或肺肿瘤。

14.比奥呼吸的名解,特征P111

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同样

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15.潮式呼吸名解,发生机制,特征,临床意义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再开始上述

周期性呼吸,形成如潮水涨落的节律。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对CO的敏感性降低,以及

左心衰竭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

增高以及某些中毒,也见于心力衰竭、缺氧及某些脑干损伤。有些老人在睡觉时也会出

现,可能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16.库斯莫尔呼吸的名解,临床意义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病人可出现节律匀齐,呼吸深而大,病人不感呼吸困难的呼

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17.胸膜摩擦感的特征,检查部位,临床意义P114、P122

检查者用手掌轻帖胸壁,令病人反复做深呼吸,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临床见于胸膜炎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胸膜肿瘤、肺部病变累及胸膜、胸膜高度干燥以及尿毒症等。

18.严重气胸的体征有哪些P124

患侧胸腔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被推向健侧,

触觉语颤消

失或减弱;患侧叩诊为鼓音,心脏向健侧移位,右侧气胸时肝上界下移,左侧气胸时心

浊音界叩不出;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19.桶状胸的特点,临床意义P106

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骨倾斜度减小几乎呈水平

位。肋间隙增宽,有时饱满。锁骨上、下窝展平或突出,颈短肩高,腹上角增大呈钝角,

胸椎后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老年人及矮胖体型人。

20.腹式呼吸临床意义P110

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儿童及成年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肺炎、重症肺结核、胸

膜炎、肋骨骨折、肋间肌麻痹等胸部疾患时,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21.呼吸频率过缓或过速的频率及临床意义P110

呼吸频率过速: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2次/分钟,见于剧烈体力活动、发热、疼痛、

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肺炎、胸膜炎、精神紧张等。

呼吸频率过缓:成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见于深睡、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

吗啡及巴比妥中毒等。

22.叹气样呼吸的临床意义

某些患者自觉胸部发闷,间隔一段时间作一次大呼吸,称为叹息样呼吸,转移其注

意力力时则呼吸正常,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神经紧张或忧郁的人。P112

23.耳语音增强的临床意义

被检查者用而语音调发“一、二、三”音,将听诊器放在胸壁上听取,正常能听到

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只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此即耳语音。耳语音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

压迫性肺不张。P122

24.肺水肿的体征P123

视诊:呼吸过速,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唇指发绀,极度焦虑,大汗,咳吐含泡沫

的稀薄黏液痰,严重时可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从口鼻涌出。胸廓对称,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弱。

叩诊:正常或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双肺满布湿罗音,可有哮鸣音,听觉语音减弱或正常。

25.胸骨角,两手自然下垂肩胛下角是哪一项体表标志P104

胸骨角:与两侧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

和肋间隙。气管分叉、第4胸椎下缘、上纵隔与下纵隔交界部,均位于胸骨角水平。

两手自然下垂肩胛下角:通过此角所作的直线位肩胛线。

26.肺气肿的体征

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气管被推向右侧,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患侧积液区叩诊呈实音,患侧心界叩不出,心界向健侧移位;积液区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区域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病理性支

气管肺泡呼吸音。

27.胸部听诊的诊断意义优于胸部摄片的疾病是

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枝循环。

28.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的临床意义P108

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枝循环。

29.佝偻病的胸壁特征:鸡胸P107

30.乳房癌肿的表现P109

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便捷不清,压痛不明显,质坚硬,早期恶心肿瘤

可活动,但晚期可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易向腋窝等处淋巴结转移,尚可有“橘

皮样”、乳头内陷及血性分泌物。

31.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的临床意义P110

腹膜炎、腹水、巨大卵巢囊肿、肝脾极度肿大、胃肠胀气等腹部疾病及

妊娠晚期,

因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可使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

32.肺实变体征P122

两侧胸廓对称,但呼吸动度可呈局限性减弱或消失;气管居中,触觉语颤增强;叩

诊呈浊音,高度大块肺实变可呈实音;肺泡呼吸音消失,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响亮性湿罗音、听觉语音增强及支气管语音。

33.鼾音的临床意义P120

较大支气管或气管有黏稠分泌物。

34.气胸和大量胸腔积液的鉴别:见11与18题

35.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

气管居中(病理性):见于肺实变、肺水肿、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炎、肺空洞

拉向患侧:阻塞性肺不张、胸膜增厚、肺空洞

推向健侧:气胸、胸腔积液

36.肺下界移动度减小,呼吸音减低的临床意义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炎

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升高。

37.阻塞性肺不张的体征

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患侧,语颤减弱或消

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38.气胸的体征

患侧胸腔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被推向健侧,触觉语颤消

失或减弱;患侧叩诊为鼓音,心脏向健侧移位,右侧气胸时肝上界下移,左侧气胸时心

浊音界叩不出;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39.正常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减弱的临床意义P116

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第8、第10

肋骨;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若肺组织弹性减

退、胸膜粘连或膈肌移动受限,则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

气胸、肺不张、胸膜黏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增高。

40.触觉语颤,肺下界移动度,罗音,胸膜摩擦音,管状呼吸音,桶状胸,支气管语音,反常呼吸名解

触觉语颤: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或重复说“一、二、三”,这时检查者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称为触觉语颤。

肺下界移动度: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扣出肺下界,用笔标记;再嘱病人深呼气后屏住呼吸,扣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罗音:伴随呼吸的附加音。

胸膜摩擦音:胸膜发生炎症时,表面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听诊时有胸膜摩擦音。

管状呼吸音:又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见于肺实变、压迫性肺不张、肺空洞(也是触觉语颤和听觉语音增强的病变)。

桶状胸: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以至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泡含气量增多)。

支气管语音:听觉语音增强、响亮,且字音清除,称为支气管语音。见于肺组织实变。

反常呼吸:若部分胸壁吸气时内陷、呼气时外凸,为反常呼吸。见于多发性肋骨、肋软骨骨折、胸骨骨折。

41.试比较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积液三者体征的异同(从视、触、叩、听角度比较)

见18、26、37题

42.什么是捻发音,临床意义是什么

捻发音又称捻发性湿啰音、微小湿啰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的高音调的音响,很像用

手在耳边捻搓一束头发所产生的声音,所以称捻发音。

见于肺淤血、肺炎早期、肺结核早期、纤维性肺泡炎。

心血管检查思考题

1.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P127

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第3~5肋软骨及肋间隙局部隆起。见于:某些先天心脏病(如

法落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在儿童时期患心脏病且心脏显着增大时,可致胸前区隆起;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右心室增大者;伴大量渗液的儿童期心包炎。

2.心前区异常搏动的部位及临床意义P128

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肺动脉高压,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心室肥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收缩期搏动: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瘤;胸骨上窝搏动:主动脉弓动脉瘤。

3.心尖搏动的产生机理P127

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心尖右内侧未被肺遮盖的一部分冲击心前区左前下方胸壁引起的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4.正常人心尖搏动的范围P127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直径~。

5.负性心尖搏动的临床意义P128

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或右心室显着肥大者

6.抬举性心尖搏动的触诊特点和临床意义P128

心尖搏动强而有力,触诊时可使指端抬起片刻,称为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心室明显肥大的可靠体征。

7.心包摩擦感的检查部位及特点P129

部位:胸骨左缘4肋间最易触及,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触及,但收缩期明显,坐位稍前倾或深呼气末更易触及。

8.心脏触及震颤的产生机制,包括几种及临床意义P129

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特征之一,它时血管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所产生的湍流场或漩涡,使瓣膜、心室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壁所致。收缩期震颤:见于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舒张期震颤:二尖瓣狭窄;连续性震颤:动脉导管未闭。

9.心脏绝对浊音界相对应的解剖位置是P130

未被肺遮盖的心脏边界,主要时右心室。

10.正常人心脏左界的组成P131

第2肋间隙出相当于肺动脉段,向下则心界延向左下方,为左心房的心耳部,在下则为左心室。

11.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P131~P132

左心室增大:心脏浊音界向下扩大,心腰部相对内陷,呈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病变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亦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右心室增大:轻度:绝对浊音界扩大;重度:相对浊音界同时向左、右两侧扩大,左(下)增大明显。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增大合并肺动脉段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增宽,呈梨形心,见于二尖瓣狭窄。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1、2肋间隙的浊音区增宽。

左、右心室增大:心界向两侧扩大,左界向下增大,见于全心功能不全,如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弥漫性心肌炎等全心扩大时。

心包积液: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坐位呈三角烧瓶形,为心包积液特征性体征。

心外因素: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心浊音界向键侧移位,患侧心脏浊音界扣不清;胸膜增厚粘连、阻塞性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肺气肿:心脏浊音界变小或扣不出;腹腔大量积液或巨大肿瘤、妊娠后期等:膈肌上台,心脏横位,心界想做扩大;肺实变、肺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如与心脏浊音界相连,真正的心脏浊音界无法扣出。

12.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意义 P133

成人窦性心率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或久经锻炼的运动员;病理见于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态窦旁结综合征、高血钾以及强心苷、奎尼丁或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

13.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非呼吸性窦律不齐的特点及临床意义P134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起常见于青少年及儿童,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深呼吸时更明显,屏住不惜则心率变整齐。非呼吸性窦律不齐少见,心率时快时慢与呼吸无关,屏住呼吸心率仍部整齐,见于强心苷中毒或冠心病伴早期心力衰竭等。14.房颤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P134

听诊特点:心率绝对不规则;S1强弱不等且无规律;脉搏短绌,即心率快于脉率。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偶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15.哪种心律失常听诊心律是规则的: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

16.生理性第三心音的特点,意义P135

S3产生在S2开始后~,频率低,强度弱,占时短。正常情况下只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可听到,40岁以上若听到S3,多属病理现象,提示心功能不全。

17.第一心音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P134

主要是“瓣膜起源学说”:由心室开始收缩时的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所致。S1在心前区各部分都能听到,以心尖部最强且最清晰。听诊特点:音调低,强度较响,持续时间较长()

18.第二心音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生理意义P134

主要由心室舒张开始时,半月瓣(主、肺动脉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产生。听诊特点:音调较S1高而清脆,强度较弱,占时较短()。生理意义:正常青少年A2>P2;中年人A2=P2;老年人A2

19.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增强主要原因P135

血流自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存在障碍,舒张期左心室血液充盈较少,心室收缩前二尖瓣尚处于最大限度的开放状态,瓣叶的游离缘远离瓣口,心室收缩时二尖瓣要经过较长的距离才合拢,产生较大振动,在心尖部产生高调而清脆的S1。

20.心肌梗死时第一心音减弱的主要原因P136

心肌收缩力减弱,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1.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临床意义P136

见于肺循环阻力增高,肺血流量增加时。肺动脉压升高,可有P2亢进,见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2.第二心音分裂临床意义P137

①生理性分裂:多数人深呼吸末出现S2分裂,呼气时分裂可消失,青少年更常见;②宽分裂:见于右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如完全性右束支传到阻滞、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或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主动脉关闭时间提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③固定分裂:不受呼吸影响,见于房间隔缺损;④反常分裂(逆分裂):分裂发生与呼气时,吸气时反而消失,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左室束支传到阻滞或左心功能不全。

23.第一心音分裂临床意义P137

①心室电活动延迟:完全性右束支传到阻滞;②机械活动延迟:如右心衰、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等,右室开始收缩明显晚于左室;二尖瓣狭窄、左房黏液瘤,二尖瓣明显迟缓;③生理:偶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4.左心室室性奔马律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P139

在心尖部或其内上方听到,呼气末最响,提示左室功能低下,心肌功能严重障碍,见于①严重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以及多种心脏病所致的做心衰竭;

②入室血流增多,血流加快,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大量左至右分流和高心排血量状况(如心内心外的动静脉沟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妊娠等)。

25.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临床意义P138

高频、短促、清脆的爆裂样声音。少数音心脏外组织受心脏搏动的影响而产生的,见于心包粘连、左侧气胸、纵隔气肿、胸廓畸形等;多数由二尖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垂所致。若还伴有收缩晚期杂音,见于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不全、肥厚型心肌病等,常为病理性提示。

26.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P136

高频爆裂样声音,短促、尖锐而清脆,在S1后 ~处。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在胸骨右缘2、3肋间最响,可传到心尖部,不受呼吸影响。见于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组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7.二尖瓣开瓣音听诊特点,临床意义P140

听诊特点: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一般在心尖部和胸骨左缘3、4肋间隙或两者之间较易听到,可传到心底部,呼气时较响亮。见于二尖瓣狭窄,它的出现提示二尖瓣尚具有一定弹性,可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症的参考条件之一。28.杂音有几种,如何区分及临床意义

收缩期与舒张期杂音: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第一章 1.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 理,称之为危急值。 2.灵敏度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3.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4.参考值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5.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检测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 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90g/L:轻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 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 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 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 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 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 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 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 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 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蓝色颗粒。对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μ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卡波特环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 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Hct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二、各章重点(按照课件顺序) (二)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得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或者名解,要注意写“此种热常见于……”) (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得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与伤寒高热期。 (2)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与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型: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 (5)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周期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指发热得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 2呼吸困难病因分析(只记病因即可)。“三凹征”必考,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类型、特点与病因) (1)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液性 (2)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呼气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常见于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吸气都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广泛肺实变与肺间质病变以及阻塞性肺气肿。 3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得三大特点,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酸中毒性大呼吸得常见两个疾病。 (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特点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膈肌位置↓)→强迫体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时迷走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卧位,膈肌上移,肺活量减少; 卧位,静脉回流量增多,肺淤血加重。 (2)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3)酸中毒性大呼吸(Kussmaul呼吸):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思考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急性左心衰引起。机制①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下降→心功能下降②回心血量上升→肺淤血加重 5咳嗽得音色等(选择题,老师尤其提到“金属音”),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与红砖色痰(这两个老师没提,顺带瞧瞧吧) (1)音色:指咳嗽时声音得色彩与特性①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等②犬吠样:会厌、喉部病变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调样: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④微弱:极度衰竭或声带麻痹 (2)性质: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金葡菌)、灰绿色/红砖色痰(克雷伯杆菌)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一、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 (一)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收到标本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前过程大部分由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 (1)实验的准确性受下列因素干扰/影响: ①标本因素:全血、血浆、血清、体液等。 ②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服用药物、应激状态等。 i.昼夜周期变化举例: 清晨:皮质醇↑、ACTH↑、血清铁↑、胆红素↑ 入睡时:生长激素高峰,皮质醇最低 午夜:蛋白质最低 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在睡眠的中段达高峰 ii.月周期变化 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 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 iii.长周期影响 维生素 D夏天高,冬天低 副甲状腺激素、钙有轻度的相同变化 ③运动因素 长期运动可导致: CK↑,AST↑,LDH ↑,尿酸↑(男性, 可能因排泄减少),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性激素) (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 ④饮食因素 ⑤药物因素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2.分析中质量控制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二)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价(流病学过) 1.确立金标准 2.诊断方法的对比 3.列出四格表 4.诊断性实验的评价 真实性、精确性、实用性(诊断效果、成本-效益) (三)循证实验医学的概述 二、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是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佳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 (一)血液 1.血液常规检验 (1)红细胞参数 ①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临床诊断学

绪论 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临床诊 断学的 内容 症状学(症候学)1.病史采集:即问诊。 2.临床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 诊及辅助器进行系统的检查。 3.实验室检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方 法对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进行检查,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组织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临床检查和特殊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特殊检查:用X射线、超声波、心电图、各种 内窥镜等特殊设备对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进行检查,获得比较客观和正确的结果。 方法学(检查法) 症状:动物患病后经过检查所发现的机能异常和病 理现象。 体征:组织或器官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或兽 医用叩诊、听诊以及器械检查所发现的异常 现象。 症 状 分 类主要症状和 次要症状主要症状:在疾病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特点:在提示和确诊疾病中起主要作用,或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次要症状(一般症状):指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不突出、对疾病诊断意义不大的症状。特点:诊断意义不大;但常是主人就诊的原因。 固定症状和偶然症状固定症状:在疾病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 偶然症状: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出现的症状。 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由疾病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或整体的异常变化。特点:疾病诊断意义不大,但能够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 局部症状:出现在患病组织器官、表现明显的局灶性反应。特点:反应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病变性质,对疾病有诊断意义。

临床诊断学的内容症状学(症候学) 症 状 分 类 典型症状:能够反应疾病临床特征 的症状(包括局部、主要、示病症 状)。 示病症状:能反应疾病性质的症 状,或一但出现就可以确诊为某种 疾病的症状。 典型症 状和示 病症状 综合征 (综合症 候群或综 合症状) 综合征(综合症候群):在疾病 发展过程中,一些症状有规律地 出现或按一定秩序相继出现。 综合症候群常提示某一特定器 官或系统的疾病。由主要症状、 固定症状、典型症状组成。 早期症状(前趋症状):指动 物在疾病发生初期表现出来 的症状。特点:可为疾病的早 期诊断提供启示和线索,但无 特异性。 亚临床症状:指机体出现的症 状难以达到明显的程度。 早期症状和 亚临床症状 诊断的方法论 诊断的 分类 症状学诊断:一般称临床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来命名的诊断结 论。 机能性诊断(病理生理学诊 断):根据机体功能障碍的表现 特征来命名的诊断。特点:需 以症状学诊断作为基础。 病理学诊断(病理形态学诊 断):依据患病器官形态学变化 特征作出的诊断。特点:可确 定疾病部位、性质。是通常门 诊应达到的诊断。 发病学诊断(发病机理诊断): 能阐明发病机理的诊断。 病因诊断:阐明发病原因的诊 断。特点:较完美的诊断。对 疾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中称为 病原学诊断。 诊断所表 达内容 建立诊断 的时间 早期诊断:在发病初期建立的 诊断。 晚期诊断:在疾病的后期或死 的诊断。

实验诊断学

第四篇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引言 [目的要求] 1.了解本课程在临床医学中的位置和特点。 2.了解本课程的发展概况和当代特点。 3.建立运用医学检验的正确观点。 4.了解教学重点和要求。 [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部分 1.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地位和特点。 2.简述实验诊断学发展史及当代特征。 3.如何正确地运用医学检验。 4.指出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 (二)实验操作部分 一、血液一般检查(一)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一般检查的内容和临床应用。 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血液一般检查的生理基础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部分 1.血液一般检查的生理基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的方法、原理、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病理性红细胞的形态、本质和临床意义。 3.简要介绍电子血红细胞计数仪的类型、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教学部分 1.血红蛋白测定(每人一份作出报告)。 2.红细胞计数(每人一份作出报告)。 3.示教:病理性红细胞的镜下形态。 二、血液一般检查(二) [目的要求] 1.掌握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中性粒细胞核象移动的类型和临床意义。(六年制、七年制掌握) 3.熟悉病理性白细胞的形态、产生原因和临床意义。 4.了解中性粒细胞动力学改变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部分 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中性粒细胞动力学简介。 3.中性粒细胞核象移动的类型和临床意义。 4.病理性白细胞的形态、产生原因和临床意义。 (二)实验教学部分 1.白细胞计数(每人一份作出报告)。 2.白细胞分类计数(每人一份作出报告)。 3.示教:病理性白细胞的镜下形态。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

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 90g/L~60g/L C.60g/L~30g/L D. <60g/L E. <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 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临床诊断学复习笔记.doc

诊断学绪论 张晓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 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 □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等)的童娈 基础; □从医生入门——到终身的应用? ※诊断学的内容 ◎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 一过程又叫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通过病史采集可以获得病人的症 状。 ◎症状(symptom):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即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只有 主观感受到的,瘙痒.疼痛.恶心等;主观感受到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 发热.呼吸困难等。 ◎体格检査(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 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 检査,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体征(sign):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 肝脾月中大、 心脏杂音等。 ◎实验室霧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 验室方法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 等进行检查,从而 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 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如心电图.肺功能等。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学习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 地运用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方法来发现和 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童临床表现的病理生 理学基础,以阐明哪 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 ※正确的诊断思维 ◎做全身CT 的意义?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当前医学 科学的 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诊断领域高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体层扫 描(CT).防真 内镜等。但临床医师面对的是病人.环境.社会相互作 用和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如仅依据某一特殊检查的结果贸然作出诊断, 往往就会顾此失彼,造成抓不住主要矛盾的局面。目前,发达国家将系 统评价的结果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 主要依据。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査。 ◎熟悉常用化验检查方法及临床目的和意义。 ◎心电图的分析。 ◎完整病历的书写。 ◎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 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问诊(inquiry) 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问诊内容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主诉(chief complaints)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號柱史(past history)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婚姻史(mairitai history)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主诉(chief complaint):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 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要求: ?可初步反应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如紅咽 痛.发热2天”。 ?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不用诊断用语。 ?对当前无症状,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的患者可适当用诊断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 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可按以下内容和程序询问: ① 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患病时间:从起病到就诊的时间。(年.小时) ② 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 解或加剧的因素。 ③ 病因与诱因:病因一如外伤.中毒.感染等。诱因一如气候变化.环 境变化.情绪等。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3—现病史 ④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⑤ 伴随病状: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阴性症状 —按 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出现。 ⑥ 诊治经过。 ⑦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如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 ◎既往 史(past history) 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 外科手术 预防注射 过敏史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目的: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 或遗漏的内容。 内容: ①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 ② 循环系统: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头晕。 ③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食欲改变.暧气.反酸.腹胀.呕吐.呕血. 腹痛。 ④ 泌京系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量改变、尿的颜色改变. 尿失禁.水肿.腹痛。 ⑤ 造血系统:皮肤粘膜苍白.黄染、出血点.瘀斑.乏力.头晕、眼花 等。 ⑥ 田分泌系统及代谢:怕热.多汗.乏力等。 ⑦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意识障碍.情绪状态.智能改变等。 ⑧ 肌肉骨骼系统:肢体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关节肿痛等。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等。 习惯与嗜好:吸烟.吸毒.饮酒等。 冶游史:不洁性交。 ◎婚姻史(family history):未婚或已婚,配偶健康状况等。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 --------------------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 妊娠与生育次数,流产等。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乙型肝炎一一家庭集聚现象(传染) 高血压一遗传有关。 探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可从一般性提问开始,如“你今天 来, 有哪里不舒服? ”。获得一些信息后,再着重追问一些重要问题。诱 导性提问或暗示性提问可能得到错误的信息或遗漏有关资料。如“你的胸 痛放射至左手,对吗? ” □患病的时间:追朔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可以顺着问,也可逆着 帮助回 忆;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 □尽可能让患者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只有在患 者的陈 述离病情太远时,才需要根据陈述的主要线索古灵活地把话题转 回,切不可生硬地打断患者的叙述,甚至用医生自己主观的推测去取代 患者的亲身感受。 苛提问时要罡意余统性和目的性,杂乱无章的重复提问会降低患者对医 生的信心和期望。 □避免医学术语。 □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如病人用了诊断术语,医生应 通过询 问当时的症状和检查等以核实资料是否可靠。如“我5年前患了肺 结核 石仪氨 礼节和友善的举止,有助于发展与病人的和谐关系。 □医生应明白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 □如病人问到一些问题,医生不清楚或不懂时,不能随便应付.不懂装 懂,甚至乱解释,也不要简单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对焦虑与抑郁者应给予宽慰,但在说话时应注意,不要乱下保证。 ※常见症状 ※水肿(edema) 水肿的定义 人体组织间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不包括内脏 器官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 (一) (-)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 婚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 数语。如“2周前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医学影像诊断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欧阳羽 ◎什么是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医学影像学: 影像诊断学+ 影像介入学 ◎医学影像学包含哪些内容? 放 射诊断学; 介入放射学; 超声成像; 同位素成像; MRI, DSA, ECT 成像等。 -RAD, teleradiology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1 895年- 伦琴(Rontgen) - 放射诊断学 20世纪50-60年 代 超声,同位素成像 70-80年代 CT , MRI, ECT DSA, 影像诊断学 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影像诊断进入了一 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 影像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 医学影像学 ◎现 状与未来 一 一 影像诊断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 1 X 线机

TV 透视;摄片影像数字化 CR,DR 2 高档 CT, MRI ,DSA 特别是螺旋 CT 及应用软件(CTA, 重建及内窥镜等)。 二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三、影像数字化和 PACS 及远程诊断。 计算机辅助检测 CAD (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计算机辅助诊断 CAD 四、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五、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影像的关系更密切 DSA CT MRI DR 乳腺钼靶机◎学习医学影像学时注意事项: 、各种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方法、识别正常与异常表现以及代表的病理基础及诊断中的意义、了解各种检查的价值与限度而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结合临床材料,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笔记(第八版诊断学)

实验诊断 第一节概述 一、实验诊断的概念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二、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 ※(一)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 分析前:检验项目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与处理 分析中:仪器、试剂、实验方法、人员等 分析后:记录、书写、计算机输入 (二)实验诊断的质量保证体系 1.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指在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 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2.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nlity assesment, EQA) 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有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实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3. 全面质量管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设施与环境、仪器、试剂、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人员、记录、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三)检验报告的临床应用 在一项临床实验应用之前,应选择参考人群确定合适的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以便在临床应用时参考。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一些实验在建立参考区间后,就可以开始应用;但是,医学决定水平往往需要在不断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后才能确定。 1.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是指用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检测健康人群所得的包括95%测定值(正态分布)的范围。对一个测定值呈正态分布的参考区间,只能代表

实验诊断学重点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和15岁以下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 3、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 4、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 5、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6、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9/L 7、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 5%)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8、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 9、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 10、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1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 12、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3)血小板分布异常 13、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4、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 发生的一类贫血。 15、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体积 胞体逐渐大→小 (2)细胞质 量:少→多 染色:深蓝→浅染,甚至淡红 颗粒:无颗粒→嗜天青颗粒→特异性颗粒 (3)细胞核 · 大小:大→小 形态: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致密

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基础(笔记).docx

诊断学基础 细目一发热 —.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抗原一抗体反应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皮肤散热减少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 5°C— 38°C; ②屮等度热:38. 1O C-39O C;③高热:39. 1°C — 41°C;④超高热:41°C以上。 (二)热型 临床常见的热型有下列数种: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C — 40°C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旷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C 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止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FI至数FI,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 根据不同的热型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须注意,由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可使一些疾病的热型变为不典型。此外,.热型也和个体反应有关,年龄、营养状态均可影响热型。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四)伴随症状 1.伴寒战常见于感染。 2.伴意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3.伴咳嗽、咯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炎症。 4.伴腹泻要考虑肠道感染。 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6?伴皮疹应注意是否为急性出疹性传染病。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细目二胸痛 一、病因1?胸壁疾病2.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其他原因 二、问诊要点 1.发病年龄与病史:青壮年胸痛,应注意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40岁以上者应多考虑心绞痛、心肌梗死与肺癌等。此外,尚需问及既往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史,有无肺及胸膜疾病史和胸部手术史,有无大量吸烟史等。 2.胸痛的部位: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局部常有压痛; 胸壁皮肤炎症在罹患处皮肤伴有红、肿、热等改变。带状疱疹是成簇的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胸痛,疱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患部隆起,但局部皮肤止常,有压痛。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

动物临床诊断学笔记(畜牧专业)

1兽医临床诊断学:以畜禽为研究对象,从临床的角度判断疾病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一门学科。 2.稽留热:高热持续3天以上,每日温差变动在1度以内,是因致热源在血液内持续存在,并不断的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见于猪瘟、大叶性肺炎、炭疽等。 3.弛张热:体温升高后,每天的温度变动常超过1度以上,但又不降至正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等。 3.间歇热:发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牛伊氏椎虫病、亚急性和慢性马传染性贫血、亚急性和慢性钩端 4.里急后重:屡呈排粪动作,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黏液,见于直肠炎或牛的子宫.阴道炎症 5.胸腹试呼吸:呼吸时,胸壁和服壁动作协调,强度一致,是健康动物呼吸方式。 6.胸试呼吸:呼吸活动中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运动微弱。见于急性腹膜炎、瘤胃膨气、重度肠膨气等。 7.腹式呼吸:呼吸活动中腹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胸壁活动微弱。见于肺气肿、胸膜 8干咳:呼吸道内有粘稠的分泌物或炎症初期,出现尖而短、声音清脆的干性咳嗽。见于喉、气管有异物,急性呼吸道炎症的初期。 9湿咳:呼吸道内积有多量稀薄的渗出物时呈湿而长、声音盾浊的咳嗽。见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10.痛咳:咳嗽伴有疼痛,患畜伸颈摇头、前肢刨地。见于呼吸道有异物、急性喉炎及胸膜炎等。 11痉挛性咳嗽频繁而连续不断的咳嗽,常见与急性喉炎、猪霉形体病、猪巴氏杆菌病、幼畜肺炎和猪后圆线虫病等。 12.胸膜摩擦音:胸膜发炎时,胸膜表面变为粗糙,且有纤维素附着,呼吸时两层胸膜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声音,类似两粗糙物的擦过声。见于牛肺疫.犬瘟热.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13.多尿: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均有大量尿液排出,见于慢性肾病或渗出性胸膜炎的吸收期。 14.频尿:频尿则表现为时呈排尿动作,而每次仅有少量尿液排出,主要见于膀胱及尿道炎。 15.少尿:少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减少,见于热性病、急性肾炎、严重腹泻 16.啰音:为伴随呼吸而出现的附加音响,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象征。 17.干啰音:当支气管分泌物粘稠或支气管黏膜肿胀.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的音响,似蜂鸣.笛音.哨音。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18.湿啰音:又称水泡音。当支气管分泌物稀薄,呼吸时气流冲击而发生,似含漱音,为水泡破裂声。见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19.无尿:真性无尿,是泌尿机能的严重障碍,如患急性肾炎;假设无尿,可见排尿动作,但无尿液排出,见于尿道完全阻塞(如公牛尿道结石)及膀胱破裂。 20.尿失禁:无排尿姿势与动作,而尿液自行流出,称尿失禁,见于脊髓挫伤、膀胱括约肌麻痹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1.精神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3种。 22.精神沉郁: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降低,离群呆立,低头耷耳,眼睛半闭,但对外界刺激尚能迅速发生反应。可见于各种热性病、缺氧等多种疾病过程中。 23阵发性痉挛个别肌肉或肌组织发生短而快的不随意收缩,间隔歇性。见于脑炎、脑脊髓炎、隔肌痉挛、中毒和低血钙症等。 24强直性痉挛肌肉长时间均等地持续性收缩。见于脑炎、脑脊髓炎、破伤风、有机磷农药及士的宁中毒等。25陈—施二氏呼吸:呼吸开始逐渐加强、加深、加快直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中断,又以上述方式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波浪式的呼吸节律, 26尿淋漓:是指排尿不畅,尿液呈点滴状或细流状排出。 1问诊的内容? ①现病史了解发病时间、地点、发病数量、病后表现、对发病原因的估计、病的经过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效果等。 ②既往病史了解病畜或畜群过去的患病情况。当有群发现象时,更要详细调查、了解当地疫病流行、防疫、检疫情况等。 ③饲养、管理、使役情况了解饲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配方、加工情况,饲喂制度,畜舍卫生及环境条件,

临床诊断学历年真题汇总

临床诊断学历年真题 09级 【临床诊断学】2012.01.09 选择题 1.intermittent fever is often seen in which disease: A. scrub typhus B. malaria C.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 lymphoma E. rheumatic fever 名词解释×5(英文题用英文回答)1. vital sigh 生命征是评估生命活动是否存 在及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Vital signs are physical signs that indicate an individual is alive, which includes body temperature, breath rate/respiration,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pulse. 2.体重指数 是衡量标准体重的常用指标, BMI=体重(kg)/身高(m)2。中 国肥胖工作组建议BMI24和28 作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分割点。 3. chief complaint 主诉是指患者感受的最主要的 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或)体 征,即促使其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及其持续时间,用一二句话概括。 It should constitute in a few simple words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 patient consulted his physician, which usually includes symptoms or sign the patient is suffering. 4.麻痹性斜视 paralytic squint:由支配眼肌运动 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 质性病变所产生的斜视,称为麻 痹性斜视。 5.感染性发热 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 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 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

诊断学全套重点笔记【分章节】

诊断学全套笔记(2021版)

目录 01、基本检查法 (1) 02、一般检查 (3) 03、头颈部检查 (9) 04、胸部检查 (10) 05、心血管检查 (16) 06、腹部检查 (28) 07、脊柱与四肢 (33) 08、神经系统检查 (38) 09、心电图检查 (43) 10、临床血液学检测 (48) 11、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55) 12、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64) 13、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65) 14、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70)

01、基本检查法 第一节视诊 一、基本概念 视诊是以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1、视诊可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不良的患者表现眼窝下陷、颊部消瘦、皮肤松弛、消瘦,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肿瘤、结核、甲亢等疾病。 2、体型对诊断某些疾病有参考意义,如无力型者常见于结核病、胃十二指溃疡患者。超力型患者有患高血压、冠心病的趋向。 3、特殊体位反应某些疾病的表现,如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常端坐呼吸并躯干向前倾斜以减轻心脏受压的症状;肾或胆绞痛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翻滚;全腹膜炎患者取屈膝仰卧,使腹肌松弛以达到降低腹内压减轻疼痛。 4、观察步态、姿势,有无跛行等对脊柱、四肢、肌肉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可提供一些可靠的线索。 5、有时仅靠视诊可发现某些疾病的重要征象,如重度哮喘的喘息状态,充血性心衰的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感染的急性发热病容,严重循环衰竭的肢端发绀、发凉和出汗等。 第二节触诊 一、浅部触诊法 有序的检查整个腹部,正常时腹肌柔软,如果腹肌强直,是由于腹膜炎症,腹膜受激惹腹肌痉挛所致,当腹肌高度紧张时可呈板状腹,见于全腹膜炎;局限性腹肌紧张可见于阑尾炎或胆囊炎等。 二、深部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 主要用于检查腹内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触诊方法 嘱患者平卧、屈膝、张口平静呼吸,医生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 1、深部滑行触诊法 该法常用于腹腔深部的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

实验诊断—名词解释 字母、数字 ··C-肽:是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裂而成的与胰岛素等分子的肽类物。··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全身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 ··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分子标记物,在继发性纤溶时阳性或增高,而在原发性纤溶时不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M蛋白:MM时,骨髓中有单一的浆细胞株异常增殖,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大量结构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在血清蛋白电泳中现基底较窄而均匀的单峰,称为M蛋白。 ··TORCH:是指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即刚地弓形虫或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O即其它病原微生物(others),R即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C即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即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这组病原体常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围生期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等各种异常结果,因此受到广泛关注。TORCH感染的抗体检查在许多地区已作为孕期检查的常规项目。 B ··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x10(9)/L为白细胞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突变所致的恶性克隆疾病··棒状小体: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状物质,一条或数条不定,称为棒状小体。 ··本-周氏蛋白尿: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此种蛋白质在pH4.9±0.1 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到90℃~100℃时又可再溶解,而温度下降至56℃左右时,蛋白又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 ··补体:是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的蛋白质,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也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C ··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参考值: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是指毛细血管刺伤后自然出血到自然止血所需的时间。 D ··代谢性酸中毒:指原发地[HCO3-]浓度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过程。PH降低,[HCO3-]降低,PCO2 降低。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 ··胆红素尿: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外观深黄色。 ··胆酶分离:肝功能受损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LT升高显著。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多见于重症肝炎。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回肠末端95%胆汁酸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脏,以重新形成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