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浆蛋白的开发利用

鱼浆蛋白的开发利用
鱼浆蛋白的开发利用

鱼浆蛋白的开发利用

随着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无序的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衰退,致使世界鱼粉产量急剧下降。而鱼粉加工废水通常为原料鱼重的60%~70%,其中固形物占6%~7%,故开发鱼浆蛋白对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化项目,对促进我国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鱼浆蛋白的加工工艺

国外对蛋白质水解的研究始于100多年前,自1886年起就开始把蛋白质水解物应用于食品业。过去采用酸水解,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因氨基酸受损严重,水解难控制而且还存在安全问题,故而转向酶水解的方向上。酶法水解生产高效且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破坏小,无异味,产品安全性极高,生产条件温和,成本低,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方法。纯品鱼浆蛋白是由新鲜鱼类在制作鱼粉的过程中压榨出的鱼溶浆液,经浓缩、酶解、喷雾干燥而成。鱼浆蛋白(腥肽)生产工艺见图1。

2鱼浆蛋白营养成分

经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鱼浆蛋白特点是富含活性低分子肽(寡肽)、牛磺酸、核苷酸、游离氨基酸、高不饱和脂肪酸、甜菜碱、矿物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B12、未知生长因子等。各营养组分如表1、表2、表3所示。

鱼浆蛋白是酸碱水解产物,蛋白水解产生大量的寡肽,其浸出物本身含有大量的寡肽。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由2 个或3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 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3 鱼浆蛋白的生理优势

鱼浆蛋白主要是水溶性蛋白,含有大量的寡肽、牛磺酸、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等,还存在大量的促生长因子,使其生理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按照传统的消化理论,蛋白质食物被动物摄入,在消化道通过消化酶作用后,降解为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在小肠吸收,而人们研究发现,在小肠存在一个低聚肽(寡肽)吸收通道,蛋白质经消化降解后,并不一定为完全游离氨基酸才能吸收,而是主要以寡肽的形式吸收,实验证实寡肽比氨基酸更容易、更快地被机体吸收利用。与游离氨基酸吸收相比,寡肽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且可避免与氨基酸吸收之间的竞争(如精氨酸和赖氨酸在吸收时相互竞争载体上的结合位点而发生颉颃)。施用晖等(1996)研究发现,完全以寡肽的形式供给动物时,赖氨酸的吸收速度不再受精氨酸的影响。Rerat等(1998)研究报道,向猪十二指肠灌注寡肽后,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高于灌注游离氨基酸组。在仔猪生产日粮中添加鱼浆蛋白可以提高粪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日粮离子浓度和断乳仔猪的腹泻率。牛磺酸可加快幼龄动物的生长,具有保护视网膜、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脂肪乳化,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核苷酸具有免疫保健作用,增加抗体产生,增强细胞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和肝脏正常功能,尤其对幼小动物的腹泻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它可以促进肠道黏膜创伤的愈合,降低肠炎的发生,减少并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攻击。

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等呈味物质,因此鱼浆蛋白诱食性较好。其中游离谷氨酸是最有效的风味物质,其次是焦谷氨酸和丙氨酸。寡肽也被认为是风味的增效因子。可见,鱼浆蛋白对于有效利用蛋白质、节约蛋白质资源、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将大有裨益,同时能够为人们提供无公害、营养全面、口感良好的安全畜禽产品。

4鱼浆蛋白的应用效果

4.1 鱼浆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添加1.2%鱼浆蛋白会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6.67%,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了 5.03%。添加鱼浆蛋白对断奶仔猪的前期生长有很大的帮助,随着鱼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仔猪绝对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都随着提高。与鱼粉组相比,添加0.8%、1.2%鱼浆蛋白组采食量均高于鱼粉组,说明添加适量的鱼浆蛋白可提高采食量。1.2%鱼浆蛋白组肠道蛋白酶酶活的提高,有利于仔猪对饲粮蛋白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仔猪生长;肠道粘膜结构完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在乳猪料中可推荐用量2~4kg/t,减少鱼粉用量,用膨化大豆等原料代替,平衡营养,降低成本。

有研究表明,用鱼浆蛋白饲喂断乳仔猪,仔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腹泻率降低。在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鱼溶浆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增加8.33%,采食量增加9.09%,差异极显著。已证明该产品能够成功替代鱼腥香、鱼粉和高档乳猪料中的部分血浆蛋白粉,并成功地用于淡水鱼、虾和螃蟹等水产饲料,产生良好效果。

4.2 鱼浆蛋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草鱼日粮中添加0.2%和1%的鱼浆蛋白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增加体内氮沉积, 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 从而提高机体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和肝胰脏、肠系膜脂肪含量。

4.3 鱼浆蛋白对南美白对虾生长、饵料系数、死亡率及诱食性的影响

在饲料中加入1%、2%、3%的鱼浆蛋白粉取代部分鱼粉和菜粕,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3%的鱼浆蛋白可提高南美白对虾体增重5.03%、10.79%(P>0.05),降低饵料系数0.83%~20.67%(P>0.05),降低死亡率0.63%~13.13%(P>0.05),添加2%~3%的鱼浆蛋白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诱食指数(P<0.05)。

鱼浆蛋白含有强烈的鱼腥味,添加在饲料中具有浓郁的香味,对南美白对虾具有诱食作用。另外,鱼溶物(凤尾鱼或沙丁鱼)中鸟嘌呤的含量非常高,鱿鱼、蛤或其它鱼种如鲭却没有如此高的含量(Carver等,1995)。海产品也含有非常高的黄嘌呤(IMP的前体)。众所周知,GMP和IMP是虾及鱼的诱铒剂。

鱼浆蛋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动物体的营养及免疫均起到了较好的提升作用:一方面,选择性地从胃肠道摄取肽而不是游离氨基酸,使动物有可能通过口服酶解处理蛋白来提高其对蛋白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动物对日粮氮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鱼浆蛋白开发和应用可部分缓解鱼粉供给不足的现状,而且是水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浆蛋白作为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和水产品生产中将会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鱼蛋白脱脂及酶法改性的研究

鱼蛋白脱脂及酶法改性的研究 王毳1,宋端阳2,李瑜2 1.大连水产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116023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 Email:dlwc1981@https://www.360docs.net/doc/044434460.html, 摘 要:分别采用水漂洗、有机溶剂浸提、脂肪酶酶解等方法对原料鱼肉进行脱脂。其中,水漂洗选用清水,0.3%NaCL溶液,0.4%NaHCO3溶液三种方式;有机溶剂选用乙醇、异丙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乙酯四种溶剂及组合试剂对鱼肉进行浸提脱脂。研究结果表明,水漂洗法中,清水漂洗效果最优,脱脂率为62.27%;有机溶剂浸提法脱脂,异丙醇脱脂效果最佳,其脱脂率为70.76%,再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异丙醇脱脂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是:脱水时间30min,脱脂时间110min,温度为75℃,溶剂添加量为38g;脂肪酶脱脂作单因素试验即只改变酶添加量或只改变酶作用时间,并得出脂肪酶脱脂的最佳条件是加酶量40U/ml,酶作用时间50min,酶作用温度32℃,其脱脂率最高,为 85.37% 。然后采用蛋白酶对脱脂鱼肉进行酶解改性,研究脱脂鱼肉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度(DH%)及可溶性氮(NS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解度及可溶性氮均不断增大,但时间越长,增大趋势越平缓,因此酶解时间应为90~100min。 关键字:鱼蛋白、脱脂、酶解 1、引言 蛋白质缺乏是世界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鱼类作为量大质优的蛋白质资源被喻为是解决这一困难强有力的武器。自194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开发未利用或利用低的渔业资源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的鱼类加工方面的研究。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渔业资源丰富,产量约占世界渔获量的1/7,但其中30%——40%为小杂鱼等低值鱼,由于价格低、加工和回收手段的落后,其中一部分被直接切碎作为养殖用饵料、造成产品使用价值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并造成大量营养成分流失,且污染了环境。长期以来,大量低值鱼只是用于简单加工成为经济效益极低的饲料鱼粉。因此,开辟小杂鱼、低值鱼的加工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1,5]。 浓缩鱼蛋白(Fish Protein concentrate,FPC)是一种将新鲜鱼经过化学,生物及物理方法处理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蛋白浓缩物。浓缩鱼蛋白制品是一种营养含量高和成分丰富的食品,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鸡蛋蛋白质含量的7.2倍,乳粉4.5倍,牛乳30倍,黄豆粉2.4倍;其中钙、磷等成分含量也超过许多食品[1]。 可溶性鱼蛋白即亲水性浓缩鱼蛋白,易溶于水,富含蛋白质,它的溶解特性优于糖或奶粉,可用于制做鱼糊、调味品、人造牛奶、人造肉类制品和蛋白质饮料,是一种符合人体(特别是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