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姓名:银杏

学号:201330802033

班级:旅游管理1301班

对灾害旅游的调查及分析

——以映秀地震遗址为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而今天从都江堰直通映秀的高速公路开通。那些穿越“生死线”、拥堵和艰难的记忆也将远去。不管愿不愿意,映秀都将铸起独特的“旅游经济”。就像镇口那块从天而降的“天崩石”,它已成为映秀“地震旅游”的新名片。地处213国道上的过路小镇,往常遍布的小饭馆、小商铺,是这里的主要经济资源。

大地震让这一切都需推倒重来。一块约数十立方米的楔状巨石狠狠地插在蜿蜒群峰与滔滔岷江之间的狭窄通道,血红色的“五·一二震中映秀”赫然镌刻其上。空旷的平坝上,伫立着栋栋板房,映秀俨然成了一个“板房小镇”,而乐观积极的映秀人,也悄然摸索出一套过渡时期的“板房经济”模式。新饭馆如雨后春笋漩口中学遗址右手边,是一个商贸综合市场。小超市、水果摊、理发店、五金店、杂货铺、服装店……市场里总共进驻了30余家商铺,最多的就是饭馆,有近十家。饭馆的食客多为援建者和游客,每天的营业额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拿起菜单,上边的价格高得吓人。一份腊肉竟要卖到30元。

震中映秀原址重建。重建后的映秀成为国内抗震减灾的示范基地。重点打造地震纪念性旅游,同时带动镇内旅游服务和乡村休闲业的发展。根据映秀镇旅游资源特征,保留和新建旅游项目分为三类,即:5·12特大地震纪念旅游项目、藏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度假休闲项目。其中,地震纪念旅游项目为依托地震遗址遗迹保留、保护和配建、新建项目,其他为新建项目。从都江堰直通映秀的高速公路即将开通。那些穿越“生死线”、拥堵和艰难的记忆也将远去。不管愿不愿意,映秀都将铸起独特的“旅游经济”。就像镇口那块从天而降的“天崩石”,它已成为映秀“地震旅游”的新名片。

传统的旅游认为,旅游的本质是追求休闲、娱乐、身心舒适及精神愉悦。旅游都是和愉悦、美感等一般认识上的正向感受相关,这样看表面上把灾害作为旅

游客体是根本不可能的,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及后果、遗迹等怎么能给人以愉悦美感的享受体验呢?旅游者怎么能去观赏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破坏的自然现象过程及其破坏惨景和遗迹,并从中寻求一种心理满足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方式日趋多样,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游遍风光秀丽的山川生态美景后,会产生一种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心理需求,这正是灾害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正是灾害旅游资源的双重性和旅游动机的复杂性使然。

自然灾害具有骤发性、急剧性的特点。从自然物质运动的角度看,自然灾害往往是由于其他诱因触动,而突然进入高速位移状态,且运动一旦开始便来势迅猛,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对自然景观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即打破和影响,这些特征表现在地震、飓风、暴雨、滑坡、火山、海啸、泥石流等众多自然灾害上,并使自然灾害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具有新、奇、特的特点,集独特的自然景观。奇特神秘的内涵和新颖的自然过程于一体,对旅游人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自然灾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偶发性强的特点。自然灾害往往是局部的、暂时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均无亲身体验。而且它总是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偶发性强。正因为如此,会有许多游人在可能的情况下有参观游览动机,他们在心理上受灾害的破坏性影响较小,因此对旅游动机干扰不大。

自然灾害具有神秘性、独特性的特点。许多自然景观如果蒙上一层灾害的面纱,会被赋予其成为旅游资源的神秘性和其特性,增强了吸引力。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不能只囿于“美感”的享受、欣赏,旅游者可能需要体味的是一种悲壮、一种气势、一种震荡冲击和挑战,正如一些探险家、科考人员不断冲破生命禁区去征服一些新的领地。

针对众多的自然灾害旅游资源,从资源事件影响性、知名度、景观景物可观赏性、可考察性等资源内在特性出发,利用旅游地各种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地区位置条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打分赋值,然后排出各类灾害旅游资源的评价顺序作为开发模式选择的依据。灾害旅游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灾害资源的双重性与旅游动机复杂性、旅游者需求多样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灾害旅游的提出对于充实丰富旅游学科内涵,发展完善旅游学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灾害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于自然灾害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而以其为客体的旅游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灾害旅游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后研究的中心。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处理部分)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 (处理部分)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级:12-4 姓名:封辉、孙运庆、何瑞川 学号:2012011236、2012011249、2012011239 2016年 1 月 15 日 评分标准:第三章和第四章各20分,其余各章10分

目录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2)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4) 第三章反褶积 (6) 第四章速度分析 (7) 第五章动校正和水平叠加 (8) 第六章静校正 (10) 第七章偏移 (12) 第八章总结和体会 (13)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第一步为数据输入和预处理。预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将地震数据正确加载到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观测系统定义,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原数据是SGY格式的地震记录文件,用Promax对其进行处理需要格式转换,将其格式转换成软件定义的格式。 图1.1是原始数据炮集。格式转换后可对数据进行加载与处理,但是处理需要的各种测网信息需要进行定义,所以我们做观测系统定义,用FFID(野外文件号)和CHAN(记录道号)为索引将测网的各检波器与炮点坐标、高程、CDP 号等信息与数据的各道联系起来。观测系统定义分为炮点定义,检波点定义与炮检关系定义。图1.3是CDP覆盖次数。 图1.1 原始数据炮集

图1.2a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2b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3 多次覆盖次数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通常的地震采集中,由于检波器数量很多、野外干扰因素复杂等原因,不是每一道都能很好的反应地下反射界面带回来的信息,最基础的我们需要挑出其中坏检波器采集的道与极性不正常的道,称为道编辑(如图2.1)。 在记录图中使用picking进行编辑。点击picking,有编辑错道和编辑极性翻转道。拾取所有的错道和翻转道集后,分别放在两个文件里面。由震源引发的地震波,会随着波前面变大,底层吸收衰减等因素而能量减小,而我们需要的通常是深部的地层信息,所以我们需要对地震波进行振幅恢复(如图 2.2),经过真振幅恢复以后,深层反射波能量相对增强了,反射界面变得清晰,但面波等 干扰波也增强了。

成都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参观完抗日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馆长樊建川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在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建了地震博物馆,目的是起警示作用。四川从1933年至2008年,在这7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座记录大地震的博物馆。这座面积8500余平方米填补了这一块历史的空缺,这一座独一无二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里展出了2000多件地震文物,再现了灾难降临时的惨烈和之后一个月的抗震救灾历程。这座博物馆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却是拥有地震文物最多、细节最多的地震博物馆。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汶川当地倒塌的房屋,那个场景一下唤起我们2008年的那年记忆 从“5.12,星期一”的展览厅开始,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两边的图片强烈的对比着灾区各地震前的山清水秀和震后的残垣断壁,让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沿着展馆路线一步步往里走,两旁的照片和展柜中再现了大地震以来每天的救援场景,包括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飞机上使用的军用地图、湿巾纸,以及我们曾在电视里看见过的总理在灾区废墟上用过的扩音器等重要文物,无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分秒必争的黄金72小时救援,

那一幕幕奋力抢挖废墟中幸存着的时时刻刻。而看着两旁从各地收来的被砸成铁饼的冰箱、洗衣机等物品,却不知这些物品的主人已去向何方,只有这一件件物品,警示着后人,警示着历史,警示着未来…… 在纪念馆大厅的正墙上贴满了5.12大地震遇难者的照片,从年富力强的壮年人到襁褓中的婴儿,从天真活泼的儿童到青春自信的青年人,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张张曾经灿烂的笑脸,在墙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个世界,让人感到阵阵酸楚。 随着日子的推移,展览的内容变成了受灾人民在废墟上自救,有了临时学校,有了那些咬牙坚持着,终于等到了救援的人民,有了那个从废墟里被救出向解放军敬礼的小男孩,让我看到了四川人民坚强不屈、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 展馆中有许多珍贵的展品,有邱光华机组的飞机残骸、北川中学巍然不倒的五星红旗等等,四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照片实物历历在目。恢宏高大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里充满着正能量,身临其境,深切感受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

(整理)地球物理实习报告

南昌梅岭实习报告 姓名:王伟 学号:201120290124 班级:1122901 专业:地球物理学 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日期:2014.9.29

一、前言…………………………………………………………………………………………………………. 1.1 本次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2 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1.3 计划完成的实习任务…………………………………………………………………………… 二、放射性勘探………………………………………………………………………………………………. 2.1 实习目的与要求………………………………………………………………………………… 2.2 放射性勘探基本原理………………………………………………………………………….. 2.3 野外工作方法……………………………………………………………………………………. 2.4 成果图件及数据解释………………………………………………………………………….. 三、瞬变电磁法………………………………………………………………………………………………. 3.1 瞬变电磁工作原理…………………………………………………………………............. 3.2 回线组合选择…………………………………………………………………………………… 3.3 测区与测网的选择……………………………………………………………………………. 3.4 仪器设备………………………………………………………………………………………… 3.5 野外数据采集…………………………………………………………………………………. 3.6 成果图件及资料解释………………………………………………………………........... 四、EH4电磁法…………………………………………………………………………………………… 4.1 EH4工作原理………………………………………………………………………………… 4.2 工作布置………………………………………………………………………………………. 4.3 资料整理和图件编制………………………………………………………………………. 4.4 成果图件及资料解释………………………………………………………………………. 五、地震实习……………………………………………………………………………………………… 5.1 实习目的与任务…………………………………………………………………………….. 5.2 地震测线布置与定位………………………………………………………………………. 5.3 方法原理与工作难点………………………………………………………………………. 5.4 野外数据采集………………………………………………………………………………… 5.5 成果图件及资料解释………………………………………………………………………. 六、高密度电法勘探……………………………………………………………………………………. 6.1 实习目的与任务………………………………………………………………………........ 6.2 基本原理和仪器介绍………………………………………………………………………. 6.3 野外工作方法………………………………………………………………………………… 6.4 数据处理与成果图件及资料解释………………………………………………………. 七、磁法勘探……………………………………………………………………………………………… 7.1 仪器准备……………………………………………………………………………………… 7.2 成果图件及资料解释………………………………………………………………………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正式版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 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根据中宣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自治区安委会《20xx年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以及市安委会《柳州市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地震局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的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目标,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继续推动“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活动主题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三、活动时间

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映秀地震遗址实习报告 姓名:银杏 学号:201330802033 班级:旅游管理1301班

对灾害旅游的调查及分析 ——以映秀地震遗址为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而今天从都江堰直通映秀的高速公路开通。那些穿越“生死线”、拥堵和艰难的记忆也将远去。不管愿不愿意,映秀都将铸起独特的“旅游经济”。就像镇口那块从天而降的“天崩石”,它已成为映秀“地震旅游”的新名片。地处213国道上的过路小镇,往常遍布的小饭馆、小商铺,是这里的主要经济资源。 大地震让这一切都需推倒重来。一块约数十立方米的楔状巨石狠狠地插在蜿蜒群峰与滔滔岷江之间的狭窄通道,血红色的“五·一二震中映秀”赫然镌刻其上。空旷的平坝上,伫立着栋栋板房,映秀俨然成了一个“板房小镇”,而乐观积极的映秀人,也悄然摸索出一套过渡时期的“板房经济”模式。新饭馆如雨后春笋漩口中学遗址右手边,是一个商贸综合市场。小超市、水果摊、理发店、五金店、杂货铺、服装店……市场里总共进驻了30余家商铺,最多的就是饭馆,有近十家。饭馆的食客多为援建者和游客,每天的营业额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拿起菜单,上边的价格高得吓人。一份腊肉竟要卖到30元。 震中映秀原址重建。重建后的映秀成为国内抗震减灾的示范基地。重点打造地震纪念性旅游,同时带动镇内旅游服务和乡村休闲业的发展。根据映秀镇旅游资源特征,保留和新建旅游项目分为三类,即:5·12特大地震纪念旅游项目、藏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度假休闲项目。其中,地震纪念旅游项目为依托地震遗址遗迹保留、保护和配建、新建项目,其他为新建项目。从都江堰直通映秀的高速公路即将开通。那些穿越“生死线”、拥堵和艰难的记忆也将远去。不管愿不愿意,映秀都将铸起独特的“旅游经济”。就像镇口那块从天而降的“天崩石”,它已成为映秀“地震旅游”的新名片。 传统的旅游认为,旅游的本质是追求休闲、娱乐、身心舒适及精神愉悦。旅游都是和愉悦、美感等一般认识上的正向感受相关,这样看表面上把灾害作为旅

大工19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

19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 4600kN =5450kN = 解: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为0.30g 时αmax =0.24,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Ⅰ类场地: α1=)( 1 T T g r × η2 ×αmax =)55 .025 .0( 9 .0×1.0×0.24=0.109≈0.11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 5.2.1知,T 1=0.55s >1.4T g =1.4×0.25=0.35s 地震特征周期分期的特征周期值(s ) 取δn =0.08T 1+0.07=0.08×0.55+0.07=0.114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EK =α1Geq=0.114×(450+600+580+550+500)×85%=259.69KN 顶部附加地震水平作用: 因为T1=0.55>1.4Tg=0.35,则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054.001.055.008.001.008.011=+?=+=-T n δ kN F F Ek n n 02.1469.259054.011=?==?--δ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i =H G F H G j j n EK i i ∑-) 1(δ(i=1,2,3……)

浅层地震勘探

浅层地震勘探

————————————————————————————————作者:————————————————————————————————日期: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浅层地震勘探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工作目的和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第三章工区地理情况和经济地理情况第四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第五章数据处理 5.1反射波数据处理 5.1.1 原始记录 5.1.2 道均衡 5.1.3 一维滤波 5.1.4 二维滤波 5.1.5 抽道集 5.1.6 速度分析 5.1.7 动校正 5.1.8 水平叠加 5.1.9 混波 5.1.10 时深转换 5.1.11 数据输出 5.2 折射波数据处理 第六章解释推断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报告附图

第一章序言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中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浅震是工程物探中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此次实习,采用了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此实习报告完成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全部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理等。由于浅震能量不需要很大,所以震源采用的是人工锤击的方法。数据处理使用VISTA。对折射波勘探而言,使用的相遇时距曲线的解释,方法由于数据处理相对反射波较简单,所以,采用手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编制部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1.编制目的 为确保本项目部在地震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予以控制,有效地组织救援和抢险,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发生地震灾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 4.应急预案体系 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见7.1。 本预案为项目部专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 5.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实施专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以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为指导方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思想。 6.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我项目部是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项目部,部分施工现场于地震带上。在建工程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的抗震强度较低,一旦发生地震容易发生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有些深基坑工程在地震发生时时常发生坍塌事故,塔吊等起重、垂直运输机械也易发生事

故。因此,建筑施工场地在地震发生时较易成为受灾严重场所。 7.组织机构及职责 7.1应急组织体系 7.1.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7.1.2组长职责: 根据施工所在地政府发布的地震应急救援命令,全面指挥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7.1.3副组长职责: 7.1.3.1协助组长负责工地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和人员; 7.1.3.2向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7.1.3.3保持与事故现场有关方面的直接联系; 7.1.3.4组织相关技术和其他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7.1.3.5定期检查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部门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7.1.4领导小组职责: 7.1.4.1指导生产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灾害损失; 7.1.4.2负责建立应急队伍、建立通讯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7.1.4.3完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7.1.4.4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 7.1.4.5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及与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7.1.4.6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7.1.4.7编制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开展对职工的防震知识、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7.1.5常设机构 7.1.5.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设在项目部(电话为:)。 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工地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做好应急救援专业队

(整理)工程地震实习报告

防灾科技学院 实习报告书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系别防灾工程系 报告题目西昌市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 班级 1050211学号 105021133 报告人王亚红指导教师刘必灯 实习时间 2013.5.27-6.1 实习地点北校实验楼205 教务处监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意义 (5) 第二章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步骤 (6) 第三章基岩人造地震动和天然波的改造 (6) 第四章场地地震反应的一维土层模型分析方法 (11) 4.1一维土层模型计算方法简介 (11) 4.2 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1) 4.3 线弹性土层的稳态地震反应 (11) 4.4非线性土层暂态地震反应的等效线性化解法 (12) 第五章场地模型建立 (13) 5.1 新世纪MALLC03公共钻孔(粗分)场地模型 (13) 5.2 西昌市ZK33个人钻孔粗分)场地模型 (14) 5.3 西昌市ZK33个人钻孔(细分)场地模型 (14) 5.4土动力学参数 (15) 第六章计算结果及分析 (16) 6.1西昌市MALLC03公共钻孔地表地震动特征周期计算结果 (16) 6.2西昌市ZK33个人钻孔地表地震动特征周期计算结果 (19) 6.3西昌市ZK33个人细分钻孔地表地震动特征周期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6.4西昌市钻孔地表地震动特征周期计算结果分析 (23) 第七章结论 (25)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前言 工程地震学是从工程角度研究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关的地震问题,预测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便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工程地震学是介于地震学与土木工程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地震学研究地震本身的发生机制,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出预测。而工程地震学则是在地震预报的基础上,研究它的破坏作用,对地震的破坏影响作出预测,以便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该课程是地震和工程两方面知识的综合和发展。 工程地震综合实习模块,我们将学习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意义,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程序的使用;程序输入数据文件DATA、DAT、DATA1、DATA2、DATA3的建立与数据修改;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人工合成基岩地震动,建立场地的分析模型;根据西昌市新世纪MALLC03公共钻孔和ZK33的土层资料和13类土的土动力学参数,对西昌市MALLC03钻孔土层进行粗分,对西昌市ZK33个人钻孔进行粗分、细分,通过程序软件计算出场地模型输入人造地震动后的输出结果;对程序输出结果在Excel环境下绘制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及反应谱图,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解释与对比。 实训时间为2013年5月27日到6月1日,通过实训,使学生巩固了课 堂所学理论知识,深入地理解了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掌握了用土层反应分析计算程序;熟练运用EXCEL对计算结果进行绘图;学会了编写实训报告。

大工17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3

大工17秋《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答案附在后面) 题目一: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题目二:框架的设计内力计算。 六层砖混住宅楼,第一层层高3.95m,其余各层层高2.7m,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场地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各层楼板、墙的尺寸得到恒载和各楼面活荷载乘以组合系数后,得到各层的 重力代表值为 63856.9kN G=, 54325085.0kN G G G G ====, 15399.7kN G=。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 题目三:简述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并论述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已进行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这三种情况下的具体要求。 题目四:结构抗震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题目五:简述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作业具体要求:

1.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 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8年3月14日23:59:59前。 3.正文格式 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 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9月3日,绵阳市,天气睛朗。一大早,参观用专车带着代表前往北川。车刚一开出住地九龙宾馆,从车载收音机便传出播音员亲切的欢迎语和对绵阳市灾后重建工作成效的介绍。用车载电台同步对参观者进行情况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听到,顿感十分新鲜。“5?12”特大地震中,绵阳是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等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绵阳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共7318个、总投资亿元。目前,已开工7235个、开工率%,完工6071个、完工率%。一边听着播音员的介绍,一边行进在辽安大道、山东大道上,一座座灾后重建的美丽新家园、新工厂令我目不暇接,使我深感举国之力的强大! 车临近山区,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又迅速变成了倾盆大雨。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5·12”北川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阴沉的天空、倾盆的大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地震的亡灵的追思吧!

由于前不久发生了泥石流,北川老县城再度被淹,车到北川老县城“三道拐”便停了下来。站在雨中,远眺北川县城废墟,只见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震憾,记忆中的北川秀美景色踪影全无。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县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1991年落成于禹里(原县城治城)的仿古仿石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治水闻名于世。如果大禹在天有灵,不知对地震后的降生之地将作如何感慨。 所幸地震后的北川县城将作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加以保护。我们参观的“三道拐”是基本完成的北川城遗址保护区适度开放的部分。据介绍,在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区内,将建设山体滑坡破坏景观区、泥石流景观遗址区、建筑倒塌废墟景观区、街道损坏展示景观区、重大伤亡遗址纪念景观区、老县城遗址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等,向游人们展示地震事件形成的不同景观场景。在祝愿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

浅层地震勘探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浅层地震勘探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工作目的和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第三章工区地理情况和经济地理情况第四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第五章数据处理 5.1反射波数据处理 5.1.1 原始记录 5.1.2 道均衡 5.1.3 一维滤波 5.1.4 二维滤波 5.1.5 抽道集 5.1.6 速度分析 5.1.7 动校正 5.1.8 水平叠加 5.1.9 混波 5.1.10 时深转换 5.1.11 数据输出 5.2 折射波数据处理 第六章解释推断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报告附图 第一章序言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中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浅震是工程物探中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此次实习,采用了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此实习报告完成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全部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理等。由于浅震能量不需要很大,所以震源采用的是人工锤击的方法。数据处理使用VISTA。对折射波勘探而言,使用的相遇时距曲线的解释,方法由于数据处理相对反射波较简单,所以,采用手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实习增强了自我的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实习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地震勘探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你解决烦恼。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范文篇一一、工区位置(燕郊) 燕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30公里,距空港首都机场25公里,距海港天津港120公里,可承东启西、经纬南北,提供融入京津、俯仰全国、接轨世界的绝佳平台。京哈高速公路、京秦、大秦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北京930路公交车直通区内,京通快速路将燕郊与北京市中心紧密连接。(图1-1)。 图1-1.燕郊行政图 从六环到七环,从三河到“京东”,燕郊已在北京的国际化背景下被多次提起到建设北京“新七环”规划报告中。规划中七环向外扩展到京冀交界处,自西南向东北依次连接涿州市、固安县、廊坊市、香河县、大厂县、三河市,直至平谷区。将这些城镇作为新城镇发展点,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缓解中心区域的发展压力,加强与外围城市的交通联系,共同走向“区域城市”。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幅员面积1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80万。在交通上规划建设6条与北京衔接的通道,包括:京哈高速路、迎宾路、燕顺路、京哈公路复线、神威北路、南外环路。同时地铁八通线在通州八里桥处留有接口,未来可能会延伸八通线的城铁,穿过燕郊燕郊以三条主干为界,分区明显。一是西部潮白河沿岸(河北境内部分)的旅游度假区;二是东、北部沿迎宾路、燕昌路两侧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区;三是中部102国道和行宫大街周围以行政办公、教育卫生、金融商贸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服务区;四是在北部高楼镇辖区沿迎宾路两侧规划建立仓储物流区;五是在南部规划建设燕郊生态新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燕郊开发区提出了“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借势发展”的思路,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实现城市功能分异与整体功能优化。经过多年来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推介,燕郊开发区在北京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并与国家各大部委、北京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著名商会和跨国公司驻京机构、中介公司、总部基地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河北融入北京、借势发展的先行者。二、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区域内活动断裂属于山西裂陷带的北部和河北平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裂变动起着重要作用。 近场新构造运动以垂直差异升降为主要特征,总体上可以划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示范文本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 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营造良好的安 全生产社会氛围,根据中宣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七部 门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统一部署和 自治区安委会《20xx年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以及市安委会《柳州市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地震局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 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

紧围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的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目标,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继续推动“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活动主题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三、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日至30日。 四、活动内容 1、举办一次安全知识大宣传大普及活动 邀请有关专家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法律法

道桥生产实习报告

道桥生产实习报告 道桥生产实习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本人络教育学院生产见习报告报表 学生单位专业学习中心实习时间实习姓名实习岗位黄豹学号道路 桥梁工程技术111511129741入学批次1103指导教师张老师重庆万州 奥鹏学习中心[16]VIP201*.04.01201*.06.01重庆兄弟建筑有限司文本施工员正内容(含实习目的;应聘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体会。要求1千字以上):、实习目的:通过对永咸高速路的实 地研修实习认识,使我们使到对高速路的铁路桥处理、沥青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设计、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其它路相关设施的桥墩设 计与布置,有了次在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 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是重庆 兄弟高层建筑有限司,岗位是施工员。三、实习内容:1.路基处理: 地区该路段坐落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后处理办法就是换填土法。就是 将上面80分路床围内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层回填上50分的土,上面是沙粒。但是这种情况很不的点碰上就是沙粒遇到水之后, 水还会下渗到上时路基的黄土上,破坏了了其稳定性。于是对原设计 进行了变更,就是将原来80分的土挖掉,先进行全段碾压,碾压后回 填上40cm土,再上面40cm5%的石灰土,然后在顶部设计盲沟。对于湿陷性沙石有黄土两种处理方法:是冲击碾压,二是强夯法。对比二本 人机能后才,该路段全部强夯处理。处理方法工序是:首先进行清表;然后就是按照概念设计要求打本人格,进行土方调配设计;最后确定 电子零件的夯实机能(120吨米,60吨米)。另外,对结构物的处理。由于湿陷性黄土对结构物会有很大的影响,处理方法先就是先把基坑 筑成,实施然后用大吨级机械进行强夯,保证结构物安全。2.桥涵: 高速路由于等级非常高,全线封闭、立交,加上跨河谷等,所以桥梁 甚多。我们实习的主要包括咸阳机场高架桥和双星沟两段。双星沟大 桥是个2×85米T型钢构桥,其上部工艺采用工艺挂篮预力浇筑法。 现在两桥墩做到38米左右,设计高度为51.5米,下面桩基深达75米。

大连理工大学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题目1: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 4600kN =5450kN = 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知,8度多遇地震,αmax=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Ι类场地,取Tg= Tg=<T1=<5Tg= α1=(Tg/T1)r η2αmax =()××=≈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 1=>=×= 取δn= T1+=×+=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EK =α1Geq=×(500+550+580+600+450)×85%=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i=G i H i F EK (1-δn)/∑G j H j (i=1,2,3…n) ∑G j H j =500×3 +550×6+580×9+600×12+450 ×15=23970KN ·m F 1=[500×3××]/23970= F 2=[550×6××]/23970= F 3=[580×9××]/23970= F 4=[600×12××]/23970= F 5=[450×15××]/23970= 计算各楼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V 1= F 1+ F 2+ F 3+ F 4+ F 5=++++= V 2= F 2+ F 3+ F 4+ F 5=+++=152KN V 3= F 3+ F 4+ F 5=++= V 4= F 4+ F 5=+= V 5=F 5= 题目3:怎样判断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土的液化严重程度,并简述抗液化措施。 答: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其产生的机理为: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因空隙水不能及时排出,土颗粒就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同液体一样的现象,即所谓的土的液化现象。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断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两大步骤。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初步判断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且处于烈度7度或者8度地区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粘粒(粒径<0.005mm )含量百分率当烈度为7度时大于10%、当烈度为8度时大于13%、当烈度为9度时大于16%,可判为不液化土。 (3)浅埋天然地基,当地下水位深度和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满足下式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03w b d d d >+- 02 u b d d d >+-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大地震遗址保护建设项目之一。当你踏上这片遗址,你有什么感想?接下来整理了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一起来看看吧! 距离5.12北川大地震快八年了,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在电脑上观看地震给灾区人命带来的痛苦,我心里非常非常的难受,我多么期盼到北川地震发生的地方去看一看。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我特别的难受,就在2月18日早上,我们一家从绵阳出发,一路上,我可以想象灾区当时情景多么多么悲惨,大约在11点左右,我们一家就到达了目的地▁北川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路边。摆摊的集市,这是灾后北川人民为了自己生存努力的生活景象。 午餐后,我们首先来到了是北川中学,看见一幢幢倒塌的房子,心里不忍心啊真的是不忍心,其中有一栋原来是五层楼的楼房因为地震而下陷了两层,看见这些,我心里就在想,当时失去孩子的父母,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痛苦。 不知不觉;来到了北川县旧土地上,从上坡道最高点,遥望下去,俯瞰整个北川县城四面环山的泥石流的痕迹,心里更加沉重。此时此刻我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我说再多华丽的词藻都来不及表达我内心的伤痛。经过这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区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 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5.12北川大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阴沉的天空,毛毛的小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大地震的亡灵地哀悼吧! 站在雨中,远看在北川县城废墟,之间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地震撼。记忆的北川美艳景色踪影全无。 我为原北川在地震中遇难的同学们祈祷同时我更多祝愿新北川的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奋学习,学有所成,感恩社会,报答祖国和全国人民。 在这里我愿所有在5.12北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在天堂一路走好,逝者安息。同时也愿活着的人更加要珍惜生命,要上进,要带有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震垮的是房子,震不跨的是新北川人民坚定的信念,因为明天总是美好的!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精彩例文汶川地震动地哀,十万同胞埋尘埃。九州同悼罹难者,华夏儿女心欲碎。大震呼唤民族魂,国难凝聚国人心。举国之力救灾区,喝令河山重安排。 中国银行“中国之美,世界看见”四川民族文化采风活动,安排我们参观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观察地震灾情,缅怀“5.12”大地震中的死难同胞。我们一行八人乘面包车经绵阳去北川。先上成都至绵阳的高速公路,从绵阳去北川的公路是地震后重修的;;宽敞的柏

综合物探实习报告

综合物探实习报告 提交人:XXX 编写人:XXX 学号:XXXXX 编写单位:XXXXX 提交日期:XXXX

目录 第一章绪言 (3) 第一节实习时间 (3) 第二节实习地点 (3) 第三节实习目的 (3) 第二章磁法勘探(质子磁力仪) (3) 第一节原理 (3)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 第三节总结体会 (6) 第三章地质雷达 (6) 第一节原理 (6)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总结体会 (7) 第四章电法勘探(高密度电法) (7) 第一节原理 (8)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8) 第三节总结体会 (10) 第五章地震勘探 (10) 第一节原理 (10)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1) 第三节总结体会 (11) 第六章实习总结 (12)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实习时间 XXXXX 第二节实习地点 XXXXXX 第三节实习目的与任务 此次实习为物探综合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时机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掌握客观地观察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便将来能够胜任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此次实习任务为勘探二教南空地地下地层情况与道路管道情况。学会操作实习所用的各种地球物理仪器,学会野外纪录和填写各种计算表格。掌握精度分配的原则和单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确保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常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了解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解;了解应用地球物理各方法常规数据流程;了解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的方法步骤。 第二章磁法勘探(质子磁力仪) 第一节原理 此次磁法勘探实习工作所采用的仪器是质子磁力仪。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利用磁力仪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可以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它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等。 拉莫尔旋进 当没有外界磁场作用于含氢液体时,其中质子磁矩无规则的任意指向,不显现宏观磁矩。若垂直于地磁场T的方向,加一强人工磁场Ho,则样品中的质子磁矩,将按Ho方向排列起来,此过程称为极化。然后切断磁场Ho ,则地磁场对质子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