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1、两个相互接触并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符号: ,单位:。

2、摩擦的分类:分为、及。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越,摩擦力越;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

4、减少摩擦的方法有:,,, .

5、当用一个2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物体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类型属于何种摩擦力。

6、一个物体用一个3N的水平推力,物体不动,此后增加推力至6N,物体开始加速滑动,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在4N的水平推力下作匀速直线运动,问:在刚才6N的推拉下,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7、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此时,将压力变为80N,物体仍然静止不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8、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或,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

9、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的两个力,如果相等,方向,并作用在,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0、判断题

(1)杯子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4)当重物被匀速吊起时,重物受到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重力。()

(5)当物体在空中加速下落时,重物受到的阻力等于重物所受重力。()

11、如图所示,A、B物体叠放着,当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物体A随物体B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试作出A以及B所受力的示意图。

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摩擦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测试 1、两个相互接触并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符号: ,单位:。 2、摩擦的分类:分为、及。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越,摩擦力越;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 4、减少摩擦的方法有:,,, . 5、当用一个2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物体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类型属于何种摩擦力。 6、一个物体用一个3N的水平推力,物体不动,此后增加推力至6N,物体开始加速滑动,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在4N的水平推力下作匀速直线运动,问:在刚才6N的推拉下,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7、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此时,将压力变为80N,物体仍然静止不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8、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或,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 9、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的两个力,如果相等,方向,并作用在,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0、判断题 (1)杯子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4)当重物被匀速吊起时,重物受到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重力。() (5)当物体在空中加速下落时,重物受到的阻力等于重物所受重力。() 11、如图所示,A、B物体叠放着,当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物体A随物体B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试作出A以及B所受力的示意图。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摩擦力 (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摩擦力(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初二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澳斯特教育教材系列 第3 讲摩擦力 时间:2017年08 月14 日学生: 摩擦力分为哪几类? 1. 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 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3)接触面粗糙。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面上。 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

C、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对 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 静摩擦 定义:两物体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由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力叫静摩擦。说明:(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静摩擦的特点是发生作用的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3)产生静摩擦的条件:一、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二、要相互接触;三、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3. 滚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叫作滚动摩擦。 例3:滑旱冰时,旱冰鞋轮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 摩擦;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_______ 摩擦,刹车时继续滑行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 摩擦。 1.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幵 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其中 G>f)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完整版)力与运动二力平衡摩擦力练习二详解

初中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专题:力与运动二力平衡摩擦力 题一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题二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图所示)。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摘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题三 某兴趣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 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 的关系式为s = ;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题四 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原因是: 。 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 .与压力大小有关 B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 .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1)小杨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他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小杨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2)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 .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 .斜面;c .硬纸板;d .毛巾;e .天平;f .带钩的长方体木块;g.弹簧测力计;h.直尺。 要验证猜想B 的正确或者错误,你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请在下方空白处画出你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 题五 如左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右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 1、v 2,那么( )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次数 压力 接触面 木块放置 木块 运动 测力计 示数/N 1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很慢 2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慢 3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较快 h s h s ′ 木板 铺上棉布的板

初二物理摩擦力复习知识点

初二物理摩擦力 【知识讲解】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摩擦力大(2)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典例精析】 例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手捏闸越紧,停止越快? 【课堂练习】 1、摩擦力是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 ____或_____ ____的力;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 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500牛顿,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3、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 A、人在地面上行走 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 C、系鞋带或打绳结 D、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 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木块(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拉力F拉动 木块乙,恰好能使木块乙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20牛,乙为0牛 B、甲为20牛水平向右,乙为20牛水平向左 C、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左 D、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右 5、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如果用10N的力拉力,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如果用20N的力拉力,物体仍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当用30 N的力时,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当用40 N的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 6、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20二力平衡摩擦力讲解

二力平衡摩擦力 一、知识概述 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与特点; 2、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3、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4、掌握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5、掌握怎么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一)二力平衡 1、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3、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1)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是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或减小; (3)是否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4、二力平衡的应用: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二力的三要素;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压力; (2)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有时摩擦力有利于物体运动,起动力作用。但要注意分析阻碍的是哪种相对运动。如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摩擦力阻碍了脚向后运动,但有利于脚向前运动。 4、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是相互的。 5、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其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初步讨论时,可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7、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两物体相互接触有摩擦力产生,但是它们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三)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 (1)增大压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摩擦力】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摩擦力】练习题 1.体育课上常有爬绳索和爬滑杆两种运动.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赛看谁爬杆爬的快.两人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爬绳和小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B小华爬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若小华和小明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人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些 D小明爬绳时自身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增大到4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D.作变速运动 4.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灯受到的重力与灯对线的拉力 B.灯受到的重力与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灯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D.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与灯线对灯的拉力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6.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个物体() A.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C.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7.如图3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对甲的支持力与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对乙的支持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的压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4所示,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图4 A.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B.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 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 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 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

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二力平衡和摩擦力专题复习

七下科学期末复习之“二力平衡和摩擦力” 一、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 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或 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 、 、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二、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或 相对运动时,就会在 上 产生一种阻碍 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 举例: 举例: 举例: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有时起 作用, 有时起 作用。 4、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时产生的摩擦。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时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要发生 时产生的阻 碍运动的力。

A v A A ⑥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 F 拉着 B 向左运动 B 5、探究滑动摩擦的影响因素: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是利用了 的科学原理。本实验采用的科学 探究方法是 。 6、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 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7、有无摩擦的判断:(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①接触面粗糙②正压力③有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判断 例1.判断下列情况下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若受到摩擦力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①传送带刚启动 ②传送带加速运动 ③A 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④传送带减速运动 ⑤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 例2. 小孩用10N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重为100N 的木箱,没有推动。 (1)若推力为20N ,物体仍然静止,则此时摩擦力是 摩擦,大小为 。 (2)当推力为40N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摩擦是 摩擦,大小为 N 。 (3)当推力为60N 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摩擦力是 摩擦,大小为 N 。 (4)当推力为30N 时,物体做 运动,则此时摩擦力 大小为 N 。 例3.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 和B ,在大小为F 的 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 A 静止 A 静止 A 运动 A 随传送带一起运动 A 由于惯性在斜面上继续滑动

摩擦力知识点小结

摩擦力知识点小结 【基础知识梳理】 (1)产生条件: 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 物体必须互相接触且有压力.第二,接触面粗糙. 第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将要运动(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运动(位置相对发生改变) .(2)摩擦力的分类: (3)物体在__ 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滑动摩擦力) 物体在__ 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滚动摩擦力) 物体______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静摩擦力)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5)增大有益摩擦:(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基础知识思考】 1、怎么判断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吗? 3、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吗? 【基础题型归类】 题型一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能区分三种摩擦 例1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答选D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摩擦力 知识点归纳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巩固练习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中的摩擦力分析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中的摩擦力分析 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 空气阻力且V 1〈V 2 ,则它们所受拉力F 1 与F 2 的关系为() V 1 V 2 图1 A.F 1═F 2 B.F 1 >F 2 C.F 1 < F 2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有拉力、摩擦力。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说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即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又由于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也就是说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本题应选A。 例1. 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A正在随传送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球运动,分析物体A所受的力有哪些? 图2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有重力和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那么在水平方向上呢?由于A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这个方向上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假定A 受到的有摩擦力,那么应当有另一个力去与之平衡,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力,因而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它在水平方向上应当是不受力。所以物体A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例 3.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项目。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差

绳子和竹竿匀速向上爬,那么 ( ) A.爬绳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B.爬杆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C.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较大 D.爬绳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些 解析:不论是爬杆还是爬绳,其关键都是在身体要下滑时,手与绳间产生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身体重力相平衡时,就能使身体保持静止从而阻止了身体的下滑。所以爬绳与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都与身体重力大小相等。所不同的是,爬杆时的摩擦面更光滑,要想产生与爬绳相同的摩擦力,就要给竹竿施加更大的压力,握的更紧些。另外,这么大的摩擦必须在短时间内在单手间产生,以保证另一只手握向更上方时身体不会下滑。这样,两只手的交替作用便牵引着身体步步上升。 例4.图3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 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N。 B 解析:B物体悬空时,通过绳给A施加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B物体的重力。当A受到这个水平拉力时,不论是要运动还是已经运动起来,都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如果A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本题中,物体B重为2N时,拉力也为2N,而物体A静止,根据二力平衡,A受到的摩擦力为2N;当物体B重为3N时,对A的拉力也为3N,而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摩擦力与此时的拉力平衡,为3N;托盘着地,绳松弛,对A的拉力消失,由于惯性A仍然在运动,但摩擦力使之运动速度变慢,所以A将做减速运动。减速时,对桌面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初二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澳斯特教育教材系列 第3讲摩擦力 时间:2017年08月14日学生: 一、兴趣导入(Topic-in) 二、学前测试(Testing) 摩擦力分为哪几类? 三、知识讲解(Teaching) 1.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力,这个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3)接触面 粗糙。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面上。 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 C、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静摩擦 定义:两物体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由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力叫静摩擦。 说明:(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静摩擦的特点是发生作用的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3)产生静摩擦的条件:一、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二、要相互接触;三、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 势。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1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叫作滚动摩擦。 例3:滑旱冰时,旱冰鞋轮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摩擦;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时继续滑行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摩擦。 四、训练辅导(Tutor) 1.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 A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其中G>F f) 五、强化练习(Training)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 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六、反思总结(Thinking 附件:堂堂清---测试题学生: 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A、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增大了压力———————————————————————————————————————————————————2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关于力的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力,任何物体的运动都受这种力的影响,下面是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请看: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

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人教版初二物理二力平衡及摩擦力同步精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相互__________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要在__________上。 3.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力的作用,两力的施力物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力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 6.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 × 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4×105牛B.5 ×104牛C.4.5×105牛 D.3.5×105牛7.起重机吊着5 ×104牛的物体,加速上升时,钢绳对物体的拉力 ( ) A.大于5×104牛 B.等于5×104牛 C.小于5×104牛 D.不可能作加速运动8.一个物体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则物体将 ( )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静止状态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4.重力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在拉力F 甲、F 乙 的作用下以2米/秒和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 )。 A.F 甲>F 乙 B.F 甲 =F 乙 C.F 甲 800牛 B.f<800牛 C.f=800牛 D.无法确定 5.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使它( ) A.从静止开始运动 B.从运动到停下来 C.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D.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2.某人以lm/s的速度匀速地竖直向上提起重50N的物体,这时人对物体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如果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这一物体,那么这个人对物体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3.气象气球自重98N,吊着196N的仪器匀速上升的时候,空气对气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N。8.某跳伞运动员,体重800牛,降落伞的质量是20千克,当伞和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所受到 的空气阻力是多大? 1.重100N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当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它时物体静止不动,这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当用250N的力拉它时,刚好能拉动它,则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 2.一个物体当它受到150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地面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 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作者:————————————————————————————————日期:

牛顿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英国科学家牛顿,概括了______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也叫_______定律,它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叫做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改变,或____________改变,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一定要对物体____________. 3.坐在汽车车箱内靠左侧车窗的乘客,车突然开动时,身体将________,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______________,当向右转弯时,身体将_____,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桌上放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中间有一个气泡,用手推一下瓶子,气泡将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具有惯性. 二、选择题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直接实验的基础上B.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C.科学家的推理上 D.大量经验、事实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运动 7.下列不属于利用惯性的事例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下雨天,进屋时,在门口把雨伞抖几下,雨伞上的水滴纷纷落下?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拦击几 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D.用汽车搬运家具时要固定好 8.按我国交通部门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9.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1);过了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2),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图1图2 第9题?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10.对于物体的惯性,下列正确说法是( ) A.物体在静止时难于推动,说明静止物体的惯性大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也越快,这说明物体在受力大时惯性变小 D.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与物体的静止、速度及受力无关,它是物体自身属性 11.从炮口中斜向上射出去的炮弹,当它运动到最高点的一瞬间,如果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这个炮弹将( )A.静止在这点上 B.竖直落向地面 C.继续沿斜向上方向匀速飞行 D.继续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飞行 12.在加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后面 C.此乘客的头上D.此乘客的左侧 三、综合题 13.飞机在高空空投物品时,不能飞到目标正上方投放,而是要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这是为什么? 二力平衡 一、填空题

摩擦力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B.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 D.接触面不光滑。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 说明:①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接触; B.相接触面不光滑; C.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 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 max=μN。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摩擦力有无的判断(4个条件缺一不可) 1、如图1,A、B两物体所接触的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B在水平面上, A与竖直面接触,A、B通过定滑轮连接在一起,A匀速下落, 试分析A与竖直面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A与竖直面接触、相对运动且接触面粗糙,但无挤压,A不受滑动摩擦力。 2、如图2,木板B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 物体A此时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A与B接触, 且接触面粗糙,问A和B之间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满足两个物体相互直接接触、互相挤压、接触面粗糙,但,所以A 与B无相对运动,即A与B间无滑动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