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征求意见稿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征求意见稿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征求意见稿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体设计原则

第三章建筑立面色彩

第四章建筑立面材料

第五章建筑立面技术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及“五个重庆”的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提升重庆的城市品质和现代化水平,突出地域特色,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

1 《建筑法》,建设部,1998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2007年

3 《重庆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1998年

4 《重庆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实施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2000年

5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2005年

6 《重庆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8 《宜居重庆建设纲要》,2008年

9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宜居重庆的决定》渝委发[2009] 11号

10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11 CJJ/T82-200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DBJ50-063-2007 《建筑外墙饰面翻新技术规程》

13 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14 DBJ50-102-2010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1.3 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规划区内的建筑立面装饰工程,其他各市、镇、区亦可参照本导则结合实际情况指导相关工作。

第二章总体设计原则

2.1 设计应具备前瞻性、可操作性及协调发展的原则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鼓励我市各地区依据本技术导则的规范性要求,针对各地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切实改善市民的人居环境。

2.2 设计应整体协调并与街区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特征的塑造,同时突出不同街区文化背景的建筑外立面风格与特色,凸显城市品位、注重文化内涵,以达到强化城市可识别性、传承历史积淀、弘扬地区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相关要求。

2.3 设计应体现经济安全美观相结合的原则

建筑立面整体造型应力求新颖、美观、并做到经济安全、技术可行。

2.4 设计应体现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的原则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鼓励创新,采用先进可靠的新技术,利用循环再生的新材料,做到结构安全、节能环保且经济适用。

第三章建筑立面色彩

3.1 建筑立面色彩及其分类

3.1.1 控制范围及建筑分类

重庆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包括主城九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

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与城市外围区(包括江津、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永川、长寿及城市周边村镇等)建筑立面色彩设计。

按照建筑功能分类包括:居住类、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类、教育文化类、工业科

技类、医疗卫生类等六类。

3.2 建筑色彩搭配

本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确立的城市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灰色调。导则要求在色彩规划控制色谱与推荐色谱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淡雅明快的灰色调,形成既能充分体现重庆市现代景观魅力与活力,又能营造出温馨、浪漫与欢快氛围的城市综合景观。

3.2.1 色彩比例参照

1 建筑主色调占建筑的大面积外表面的60%~70%,能反映各个功能建筑的整体色调。

2 建筑辅色调用色面积约为主色面积的20%~30%,起到有力地衬托主色调的配色

作用,使主体建筑与建筑环境成为有序的色彩环境。

3 建筑点缀色主要运用在建筑物形象需要加强的部分,用色面积约为主色面积的5%~10% 。

4 具有VI视觉识别系统的企业,可以选择将企业识别系统专用色彩作为点缀色

使用。

3.2.2功能区建筑色彩选用搭配色谱

各个功能区建筑色彩根据面积和部位的不同,将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进行建筑

色彩搭配,突出建筑的主色调和辅色调搭配所产生出的整体观感效果,建筑色彩运用应

遵循“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在建筑选用推荐色谱基础上,根据建筑功能、材料和环境

进行精心设计来实现。(详见建筑色彩选用搭配色谱)

3.2.3 建筑色彩对比搭配

1 色相对比:通过类似色相间的对比协调,强调建筑的统一色彩因素,体现建筑整体、稳重的色调效果。

2 明度对比:通过色彩明度的高中调、高短调、和中短调对比搭配,体现建筑的明亮、轻快的色调效果。

3 纯度对比:通过色彩纯度的低弱和中弱对比,强调建筑的明媚、柔和的色调效果。

3.2.4 建筑色彩调和搭配

1 高明度调和:通过色彩的高明度、低纯度的变化调和,强调建筑的优雅、浪漫的色调效果。

2 近似色调和:通过近似色调间的协调配合,强调建筑的含蓄、飘逸的色调效果。

3 对比色调和:通过两种明度、纯度接近的色调间的搭配,强调建筑的华丽、活泼的色调效果。

3.2.5 建筑色彩选用禁用色谱

禁止使用低档次的白色面砖和黄色、粉色及纯色等其它劣质瓷砖的外墙装饰材料,可结合建筑的性格特征适当使用青灰色面砖并采取横向比例良好的拼缝方式。不宜采用大红大绿、鲜艳刺目的建筑用色和使用劣质装饰材料。

3.3 建筑色彩控制总色谱与建筑外立面基调色控制使用色谱

建筑色彩控制总色谱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实际现状,采用国际通用的色彩标准体系—蒙塞尔色彩体系表示的适用于重庆市全市域的控制性标准色谱。除有推荐使用色谱明确规定建筑辅助色、强调色与屋顶色的情况外,重庆市内各功能类型建筑物的辅助色、强调色与屋顶色的色彩均以该控制总色谱划定的色彩使用范围为规划管控依据。

该色谱针对重庆市划定的九种功能类型建筑,即居住类、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类、教育文化类、工业科技类、医疗卫生类等功能建筑分别制定的外立面基调色控制使用色谱。使用色谱中要求能够明确划定各功能类型建筑外立面基调色的色彩控制范围。

3.4 分区色彩控制

3.4.1 城市建筑功能区色彩控制

对于重庆市内无明确推荐使用色谱管控的所有已建、在建、待建或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均须依照与建筑功能类型相对应的建筑外立面基调色控制使用色谱和建筑色彩控制总色谱划定的色彩范围,实行建筑外立面基调色、辅助色、强调色与屋顶色的范围确认、选择、设计与涂装。建筑基调色以禁止使用色谱控制,辅助色、强调色与屋顶色仍由控制总色谱控制。

1 居住区域:居住区域以暖灰色色调为主。建筑物高层采用高明度色彩,创造视觉的开放感,在建筑外立面中部可实行分节涂装,以免整体色调过于单薄。在建筑物底部,可以适当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进行涂装。

2 工业科技类:采用与玻璃、金属相符合的冷色系灰色色调作为主体色,建筑外立面要使用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来展现轻松明快的效果,并充分应用钢筋、玻璃等现代材料。

3 行政办公类:行政办公类多以石材、钢材玻璃为主,外立面以高明度、低纯度的暖色系灰色调为主,减少行政区域与居民的疏离感。建筑物底部要选择低明度、中低纯度的灰色展现建筑物的沉稳感。

4 金融商业类:避免在建筑物的中高部位使用高纯度的主色调,以此保证整体环境的延续性,不要在建筑物顶部设立大型广告牌,以保持建筑物高层的视野开阔感;在建筑物低层,要选用有质感的建材和不同色相的强调色来建造适度变化。

5 教育文化类:教育文化类以暖灰色调为主体色,彰显文化气息,并尽可能的使用川东传统风格建筑材料,严禁使用高纯度色彩。

6 医疗卫生类:医疗卫生类以暖灰色调为主色调,强调医疗卫生给人的温馨感,减少单纯冷漠的白色使用,玻璃的应用应达到候诊室内光线充足的效果。

3.4.2城市道路建筑低部色彩控制

建筑低部指建筑物低层部位。从人行与车行角度规定建筑低部色彩(基底色与强调色)控制如表3.4.2所示。

表3.4.2 建筑低部色彩

注:计算建筑外立面面积比时基底色计入基调色中计算。

3.4.3 建筑外立面色彩分段与分部控制与引导

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与涂装时应具体结合建筑外立面造型与结构特征适度采用分段与分部方式。具体说明如下:

1 分段控制:对于外立面造型比较平淡统一、缺乏足够变化、略显单调的建筑。

应采用分段控制方式,对建筑物实行色彩涂装与设计。具体可分为横向分段控制与竖向分段控制。横向分段控制即按照建筑高层部位、中层部位与低层部位实行色彩分段设计与涂装。该控制方式适用于小高层及中高层建筑等高度一般在50M以下的建筑。竖向分段控制即按照建筑外立面纵向格局的不同特征,对体型外观相同的纵向部位实行统一涂装,使建筑外立面纵向部位特征区分明显,并展示出适度变化与独特风格。该控制方式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等高度一般在50M以上的建筑。

2 分部控制:对能够展现建筑体型特征和须表明功能格局的门、窗、阳台、底部入口、隔栅、檐沟、墙裙、装饰性线条等构件实行色彩分部设计与涂装。以清晰区分、展现建筑外立面线条造型、构件类型,同时起到丰富建筑外立面造型、塑造特色风格与彰显景观变化的作用。

3.5 建筑色彩报批标准格式

3.5.1 建筑色彩标注符号

HV/C (色相明度/纯度)

N 为无彩色NV (中性色明度)

红色-5R 4/14 黄红色-5YP 6/12 黄色-5Y 8/12

黄绿色-5GY 7/10 绿色-5BG4/6 蓝绿色-5BG4/6 蓝色-5B 4/8 蓝紫色-5PB 3/12 紫色-5P 4/12 红紫色-5RP 4/12

第四章建筑立面材料

4.1 基本规定

1 所有外墙饰面砖、饰面片材、涂饰材料,各种外墙幕墙(包括采用玻璃、石材、金属、瓷板等材料施工的隐框、半隐框、明框、点支幕墙等)和外门窗(包括金属门窗、塑料门窗、木质门窗、复合材料门窗等)的选用,都必须经具备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设计施工图纸表达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

2 采用玻璃幕墙、石板幕墙、金属板幕墙和组合幕墙等作为建筑外墙的,其设计、制作安装方案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并按规定报建。

3 建筑立面材料应为环保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其性能应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并采用绿色施工工艺。

4.2 幕墙材料

1 鼓励使用金属板幕墙,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石板和瓷板幕墙。

2 建筑幕墙的设计和选用,在满足耐久、安全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效果好的构造和材料。

3 幕墙玻璃必须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不宜单独使用,且在人员易于聚集的建筑立面部位不应单独使用钢化玻璃。

4 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应采用低反射率镀膜玻璃或非抛光金属板,不得采用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等材料。

5 在城市重要区域、重要地段的建筑物使用幕墙玻璃面积不得超过墙面建筑面积的40%。

6 外墙幕墙在室内一侧应设置高出地面不低于1.05m的防护栏杆,并满足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4.3 饰面砖材料

1 外墙饰面砖宜采用干压瓷质砖,其吸水率应不大于0.5%,单块面积应不大于50 cm2,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大于12kg/m2。

2 外墙饰面砖粘贴基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 饰面砖的粘贴材料和勾缝材料应采用与之配套的专用材料。

4 饰面砖粘贴的接缝宽度应不小于5mm,不得采用密粘方式。

5 应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饰面砖清洗剂。

4.4 饰面片材

1 饰面片材可选用天然石质片材和聚合物类复合片材,其耐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2 高层建筑宜选用聚合物类复合片材,不宜采用天然石质片材。

3 外墙饰面片材的色彩和质感应符合设计要求。

4.5 涂饰材料

1 外墙涂饰材料可选用纯丙、硅丙、聚氨酯、氟碳树脂类涂料和彩色砂浆,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2 外墙涂饰材料宜选用水性涂饰材料,严禁采用有毒污染的溶剂型涂饰材料。

3 外墙涂饰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既有建筑的改造,涂饰材料的选择宜保持其原有风格。外墙涂饰材料的品种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选用。

4 外墙涂饰材料的腻子、底漆、密封材料等辅助材料应与主涂饰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应配套使用。

5 外墙涂饰材料的清洗剂品质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及环境保护要求的相关规定。

6 外墙涂饰材料的施工和清洗应选择具有相关技术资质的专业公司。

4.6 门窗材料

1 应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9-2001)中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对所采用的各类门窗玻璃及门窗樘的材质及截面进行复核,并明确门窗制作、安装盒使用的安全构造措施等要求。达不到上述荷载要求的门窗不得使用。

2 建筑外门窗的设计和选用,在满足耐久、安全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效果好的构造和材料。玻璃应采用双层构造,型材宜选用隔热型金属型材、塑料型材、木质复合型材等。

3 建筑外门窗的玻璃应按国家相关规范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不宜单独使用,且在人员易于聚集的建筑立面部位不应单独使用钢化玻璃。

4 建筑外门窗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应采用低反射率玻璃。

5 建筑外门窗在室内一侧应设置高出地面不低于1.05m的防护栏杆,并满足高

层建筑防火规范。

4.7 安全玻璃

1 建筑物需要以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下列情况,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1)玻璃幕墙;

2)各类天棚、吊顶、采光天窗或屋面玻璃;

3)观光电梯;

4)室内隔断、倾斜装配窗;

5)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栏板;

6)水族馆和游泳池的观察窗、观察孔;

7)公共建筑的出入口、门厅、雨篷、大门等部位;

8)玻璃面积大于1.5m2;

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所规定的部位和高度;

10)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

2 钢化玻璃不宜单独使用,或在人员易于聚集的建筑立面部位不应单独使用钢化玻璃。

3 用于建筑立面装饰的国家安全玻璃及相关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有关标准,有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4.8其他注意事项

1 采用涂料饰面的建筑外墙应定期刷新,刷新周期为5~7年。

2 涂料应当符合有毒有害含量控制标准。

3 限制使用弹涂剂喷塑饰面。

4 建筑外墙采用贴面材料饰面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贴面材料脱落。建筑外墙离地高度24m至50m的,限制采用贴面砖;建筑外墙离地高度50m以上的禁止采用贴面砖。

5 限制建筑外墙采用水泥砂浆现场粘贴石板饰面。确需采用水泥砂浆现场粘贴石板的,应有可靠的嵌固措施,且石板墙面的离地高度不得大于10m。

6 采用单向尺寸大于5cm的贴面砖(石)饰面的外墙下有出入口、通道或人员活动场地的,必须在该场地的上空设置遮挡构建,遮挡构建伸出墙面的长度应大于墙高的1/20,且不小于1.2m。遮挡构件应具有抵挡上部坠落物撞击的强度。

第五章建筑立面技术

5.1 外墙面工程

1 改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2 改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当无原始资料可寻时,须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确认。

3 改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

4 改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

5 改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6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7 外墙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外墙外保温工程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当采用时,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砖应做粘贴强度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8 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与墙体和楼地面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栏安装必须牢固。

9 在施工中注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 清洗及粉刷、油饰:

1)对建筑物外墙进行粉刷或油饰时,宜保持其原有色彩,需重新选色的则应根据

建筑改造色彩引导要求(见前章)执行。

2)对建筑物外立面各类附属设施进行粉刷或油饰时,宜选用与建筑外墙主调色相

近或相协调的色彩。

3)凡采用清洗方式即可达到要求的,应即刻进行外立面清洗;仅采用清洗方式无

法达到要求的,应进行外立面重新粉刷或油饰。

4)应根据建(构)筑物外墙的不同材质选用适宜的清洗剂,清洗剂品质应符合国

家产品质量标准及环境保护要求的相关规定。

5)应注意保持建(构)筑物外立面清洁效果,同时根据不同材质定期进行清洗维

护。

6)负责清洗工作的单位及个人在清洗过程中不得对建(构)筑物造成外墙面和内

结构的破坏,同时对清洗残液负有包括稀释、收集、处理的全部责任。

7)外立面清洗应选择具有相关技术资质的专业清洁公司。

8)应使用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及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型建筑涂料和装饰、装修

材料。

9)外立面粉刷和油饰应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在规定期限内不得出现严重变色、褪

色和涂层脱落等现象。

10)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照《建筑外墙饰面翻新技术规程》DBJ50-063相关条例执

行。

11 检查加固各类附属设施

建筑立面清洗或粉刷前必须对各类附属设施进行检查与加固,对损坏的外墙进行修补,消除建筑外墙材料起壳剥落的安全隐患和外墙面渗水、漏水问题,消除建筑外立面门窗玻璃及各类附属设施老化、变形、松动隐患。

12 在争取业主及使用者理解配合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整治措施。

1)外墙面、阳台、外门窗

a)建筑墙面有明显污迹或色彩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的,应对墙面进行清洗或

重新粉刷。

b)沿街城市主次干道的居住建筑为开放式阳台的,宜改造为封闭式阳台;所

增设的封闭式阳台形式及材料应统一设计,同时阳台栏板不宜采用全透空的形式。

c)同一建筑的外门窗形式、材料、色彩应统一,色彩选择应遵循点缀色色谱引导。

2)遮阳(雨)篷

a)除商业建筑外,所增设的遮阳(雨)篷颜色选择应采用所依附建筑墙面色彩的同一色系。

b)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遮阳(雨)篷;对现有使用性较差或违章搭建的遮阳(雨)篷,应即刻进行清理。

c)出于功能需求确需设置遮阳(雨)篷的,应采取统一位置进行安装,且应与建筑外立面形式和风格相协调。

d)现有遮阳(雨)篷存在污迹的,应即刻清洗;存在老化损坏现象的,应予以更换;同时应保持遮阳(雨)篷的清洁效果,并定期进行维护。

3)空调外机

a)空调外机及其承托物件必须保持清洁,做到无锈蚀、无杂乱堆物。

b)已有空调外机漆面老化或设置杂乱的,宜加装简易遮罩进行遮蔽。遮罩宜选择与所依附墙面相近的颜色与形式。

c)应根据空调外机分布情况灵活设计遮罩造型,遮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应尽量统一设置。

d)沿街建筑的空调外机现有承托物件为金属支架的,宜统一增设空调外机承台板(含空调外机遮挡构件)。其他建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亦宜统一增设空调外机承台板。

e)空调外机承台板水平及垂直位置应统一设置,相邻房间的空调外机承台板宜共同使用,以尽量减少空调外机位数量。

f)建筑沿街立面的空调机室内外连接管和冷凝水管应加装套管,并涂刷与所依附墙面相同或相近色彩的涂料,且统一走向。

g)沿街底层的室外机宜结合店招统一设置考虑,并应高于相邻人行道地坪标高2m以上。

4)广告招牌

a)建筑外立面各类广告设施应遵循《重庆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的

相关规定进行整改,建筑外立面各类招牌设施应遵循《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的相关条例进行整改。

b)沿街的广告招牌设施如存在严重老化或杂乱设置等现象,应进行统一设计

与更换。设计标准参照市容整改的相关引导要求执行。

5)外露管线

a)各类外露管线应采取简易遮挡措施或涂刷与所依附墙面相同或相近色彩的

涂料。

b)厨房、卫生间排气孔应增设护套,并涂刷与所依附墙面相同或相近色彩的

涂料。

6)晾衣架

沿街建筑不宜设置户外晾衣架,对现有沿街户外晾衣架进行无偿拆除,改为阳台内衣架。

7)其他

a)沿街区域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实体围墙(风貌保护区内除外),现有实体围

墙宜改造为透景式围墙,无条件改造的实体围墙宜采用垂直绿化等方式进行美

化。围墙的材料与色彩应与所依附建筑应保持协调一致。

b)沿街商铺现有的实体式卷帘门应改装为透景式卷帘门。不宜将拉闸门、折

叠式铁门、卷帘门等安装在外墙面或柱子外轮廓线范围之外。

5.2 门窗工程

1 安装塑钢门窗框,原窗洞四周墙体损坏部位必须处理好,粉刷层要铲除重粉。四周必须柔性连接并留槽口,用密封胶填平压实。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

2 塑钢窗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3 木门窗框安装时应正直、牢固。与墙面相接部位必须涂防腐剂,并安置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

4 外窗应选择气密性较好,传热系数小的型材和玻璃。

5 油漆施工,应按定额标准内容施工,并应做到每幢房屋颜色统一。

6 油漆面层涂刷均匀,色泽一致,不得有脱壳、流坠、皱皮。油漆施工中不得污染居民窗户和阳台上的其它外露物品,施工后五金、玻璃揩擦干净。

5.3 屋面工程

1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 平顶屋面防水层施工,必须将原防水层清理干净,做到无灰尘、无起砂、不积水,保持基层面干净平整。

3 柔性防水层或细石混凝土钢性防水层均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屋面防水细部构造施工时,必须实行监理人员旁站,并做记录。在屋面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淋水检验或雨后检查。

4 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5 平瓦必须铺置牢固,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6 金属板材的连接和密封处理必须符合改造设计要求,不得有渗漏现象。

7 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应符合改造设计要求,严禁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

8 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改造设计要求。

9 屋面平改坡工程设计应保证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当无原始资料可寻时应由有关部门专业结构人员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确认。10 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改造设计要求。

11 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改造设计要求。

12 屋面避雷装置缺损的要修复。原未有避雷装置的应进行安装,接地装置应焊接牢固并通过检测。

13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的圆弧半径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5.4 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

5.4.1屋面工程

1 建筑第五立面宜采用种植屋顶,降低顶层建筑空调及采暖能耗。种植屋面的承重、安全防护及防水设计等应满足《种植屋面技术规程》DB/T50-067的相关规定。(屋面工程)

2 建筑坡屋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和屋面排水的相关要求,坡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为10%--60%,且宜体现坡屋顶的一体化、生态化、地域化、多元化的设计要求。

3 宜根据节能的要求进行外窗外遮阳的建筑一体化设计,在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宜根据建筑朝向、开窗面积等采用固定外遮阳与活动外遮阳结合的混合遮阳方式,并应充分考虑遮阳设施在材质、燃烧性能等方面的安全性。如不应选用玻璃钢雨篷,且应限制可燃材料的使用。(外墙面工程)

2附录A 建筑色彩

CMY是3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CMY三种油墨就足够了,它们三个加在一起就应该得到黑色。但是由于目前制造工艺还不能造出高纯度的油墨,CMY相加的结果实际是一种暗红色。因此还需要加入一种专门的黑墨来调和。

CMYK是以百分比来选择的,相当于油墨的浓度。

CMYK模式有通道,而且是4个,C、M、Y、K各一个。在Photoshop中调入如上左图。注意上面的图像输入Photoshop后是RGB模式的。图像的色彩模式和其它一些信息可以从图像窗口的标题区看到。标题区显示着图像名称、缩放比例、色彩模式和颜色通道数。图中显示着RGB/8,就表示这是一个RGB模式的图像,颜色通道为8位。

意匠先行CMYK色值表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言 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筑立面与其功能、材料、造价以及地域文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直辖以来,我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建筑拔地而起,为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使城市建设体现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风尚,融城市、建筑、环境、人文于一体,提升建筑品质和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使广大市民享受更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同时为有利于主城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立面装饰工程的设计,也为区县提供参照,编制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经验,结合重庆市地方特点,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专家审查定稿,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总体设计原则、建筑立面色彩、建筑立面材料、建筑立面技术。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各大高校、设计、科研院(所)、开发、施工、监理等单位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特予以致谢。 本导则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在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路69号7楼,邮编400015,电话63601374,传真63861277),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兴新建材开发中心 主要起草人:周锐角张国庆赵辉沈李智谢厚礼张红川 张新友董海峰唐小燕张智强严永红徐湛 陈杰余吉辉谢自强王春萱杨李宁汪子涵 陈红霞赵培姚清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术语 第三章设计原则 第四章建筑立面色彩 第五章建筑立面材料 第六章建筑立面技术 附录A 孟赛尔色彩基本色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立面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立面 3.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源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9年的包豪斯学派发起。现代主义建筑的立面特征反映了当代建筑表现工业化时代的精神。 具体特征: (1)建筑外观应成为新技术的反映,而不去掩饰。 (2)建筑造型自由且不对称,立面的形式取决于使用功能的需要。 (3)建筑立面造型摒弃这种主义的复古思潮与繁琐装饰,成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简洁、明亮、轻快便是它的外部特征,反对多余的装饰,墙面平整光滑,无突出的柱式或线脚,窗子用大片玻璃,不加窗棂,干净利落。 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 国际式:当时的现代主义风格 自由平面自由面横向长窗,技术精美 柯布西耶 风格变化大 早期:理性主义思想萨夫以别墅1928设计1930建成 1.自由平面(生长起自由立面) 2 自由立面 3带型长窗 (采用框架结构,窗户开设不受墙体限制) 4底层架空(由于结构技术的发展,可将底层架空) 5屋顶花园(现在多见,当时是了不起的创新)(屋顶种植绿植——屋顶景观) 粗野主义时期 1952年马赛公寓 提出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立面: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立面不做任何多余装饰。直接表现的是模板拆 除之后混凝土的效果。立面装饰粗野的一面:清水混凝土。 阳台侧板颜色鲜艳 浪漫主义时期朗香教堂1950 抽象主义代表作品 上帝聆听你祈祷的声学原件 曲线屋顶像是给建筑戴上帽子倾斜白墙上大小不一的喇叭口形状的窗户。 有的外大内小,有的内小外大。营造出室内彩色的光线。 室内的家具设计皮革钢管:可调整角度的躺椅、大沙发椅。当代也一直在沿用。 赖特美国浪漫的田园主义柯布西耶:狂飙式建筑大师 流水别墅横向和竖向构图,空间交错设置。空间虚实对比、材质对比 特点:和环境的有机融合这样的作品只能放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若放在城市里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像从环境中长出来一样。 约翰逊制蜡中心蘑菇柱造型蘑菇住之间镶嵌由玻璃管组成的玻璃顶why在大空间下是开敞式办公空间(现代开敞式办公的由来)避免光线太强形成眩光。(玻璃管粘合在一起形成的玻璃可形成漫射型光线,光线柔和,适合办公空间的需要。) 密斯凡德罗 少就是多 1929巴塞罗那展馆 技术精美形式简洁 范思沃斯住宅 玻璃盒子钢和玻璃表现玻璃的透明性内部空间布局夜间一览无余忽略了住 宅私密性的需求

建筑外立面分析知识讲解

一、城市建筑物外墙立面效果的重要性 近来,各种报刊、电视等传媒对城市亮化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并且将某些规划设计方案放置在公共广场,向广大市民公示以征集合理化建议。同时政府又成立了相应的城市亮化与环境改造整治专门职能机构。通过对老城改造、环境整治,将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性的个体建筑物,用色彩、灯光进行特殊的亮化处理,再现“通古达今”的近代与现代优秀建筑的历史风采。 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矗立于主干道两侧高耸的风格色彩多样的建筑物,有高层商务楼、多层住宅、中高层企事业单位的自有建筑物,它们构成都市美丽的风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们常说,城市的外衣是建筑物,而建筑物的外衣是装饰色彩各异的外墙。说到建筑物外墙,它不但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在外墙上采用不同的覆盖表层,还起到美观、装饰建筑物外观的效果。 建筑立面效果与城市亮化的关系 城市亮化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城市内的街道进行整治,安装各式灯具,种植花木、草皮,设置喷泉水幕,开辟新的风景区、风光带,在个体建筑物上涂饰新色彩等等。运用色彩、灯光对上述内容进行特殊处理,达到亮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其中对建筑物的外墙色彩出新,是城市亮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如果忽视建筑物外墙这一重要的质量影响因素,那么,城市亮化将会美中不足。所以说做好建筑物外墙涂饰质量通病防治,是做好城市亮化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我们城市亮化实施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 夜景照明是建筑外立面清洗,粉饰工程的组成部分,应同时加以考虑,否则费时,费力,对清洗,粉饰,对照明都不利。清洗、粉饰一新的建筑物在夜景灯光的照射下将变得更加亮丽和壮观。因此建筑物外立面的颜色应考虑晚上灯光照射后的效果。总的说是大面积基色的彩度不能太高,否则灯光一照,不仅刺眼,而且照明效果不好。 从夜景照明效果考虑,不同建筑,如办公楼、居民楼和商业楼的涂色应区别对待。办公楼的色调数要少,彩度低,明度高,体现简洁庄重的建筑风格;居民楼则以浅灰的中性色调为基色,透露其安静祥和的气氛;商业楼的色彩相对可以丰富一些,造成热闹、繁华、活跃的感觉。各类建筑的色彩搭配,应和谐协调。这样在夜景灯光的照射下,才能得到较好总体夜景效果。 二、影响建筑立面优劣的因素分析 建筑外立面是建筑物与外界接触的平台,是建筑物的外衣,是直接反映建筑物内在品质的。所以,外衣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本身的好坏优劣,基于建筑立面的重要性,在此对影响建筑立面优劣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1、外挂空调机 在发达城市早期的一些住宅及写字楼上都可以看到楼盘外立面上密密麻麻的外挂空调机,经长时间风吹雨淋日晒,都变成一个个小黑点,就如在一块完整的皮肤上附着一个个小苍蝇,给人的视角冲击留下极其难受的感觉,给楼盘整体形象的提升带来难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一些高档住宅、写字楼都配备了中央空调,全面解决了外挂式空调机给楼盘整体形象产生的影响。

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浅析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从商业性、城市设计、人文性等方面来进行论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原则,将对商业建筑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城市设计;人文性;消费者 analysis of urban commercial building facade design heng guime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mmercial constructions’ position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by analyzing the shop building’s outer faces, it claims practical ideas and principl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n the commerce, cities plan and human culture, leading to a positive consequenc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keys words: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outer space; cities plan; human culture; consumer 城市商业空间作为城市中最为活跃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商业建筑在城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概念的外延己包括:经营各类日常用品和生产资料等的零售商店、市场;金融、证券等行业的交易场所及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商务办公场所;各类服务业建筑,包括旅馆、餐馆、文化娱乐、会所等。所以商业空间已不再是单一功能化的空间,而是与其它功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征求意见稿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体设计原则 第三章建筑立面色彩 第四章建筑立面材料 第五章建筑立面技术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及“五个重庆”的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提升重庆的城市品质和现代化水平,突出地域特色,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 1 《建筑法》,建设部,1998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2007年 3 《重庆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1998年 4 《重庆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实施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2000年 5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2005年 6 《重庆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8 《宜居重庆建设纲要》,2008年 9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宜居重庆的决定》渝委发[2009] 11号 10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11 CJJ/T82-200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DBJ50-063-2007 《建筑外墙饰面翻新技术规程》 13 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14 DBJ50-102-2010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1.3 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规划区内的建筑立面装饰工程,其他各市、镇、区亦可参照本导则结合实际情况指导相关工作。

建筑外立面风格(一)

建筑外立面风格:(摘抄) 1.ArtDeco风格:线条、挺拔、阶梯 Art Deco起源于法国,是从新古典过渡到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个简单的几何纹样有规律的展开,形成较复杂但极具韵律感的整体上的视觉冲击,它的风行伴随着新一代富裕阶层的诞生,这些新人群渴望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他们既不想回归传统,也不愿意陷入冰冷的机器或网络世界里时,这时Art Deco就成了一种极佳的语言。 正是因应了城市对这种经典建筑的召唤,Art Deco应运而生,风靡全球!从装饰艺术中演变而来的Art deco建筑艺术,强调建筑物的高耸、挺拔,给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体现出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不断克服地心引力而达到新的高度,表达出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和力量。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永恒摩登艺术的符号,表达了当时高端阶层所追求的高贵感;而摩登的形体又赋予古老的、贵族的气质,代表的是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这种艺术风格在美国大行其道,并最终发展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 代表楼盘:北京太阳公元、北京霄云路8号、西安莱安逸珲、北京龙湖时代天街、北京上海建筑

2.新古典主义风格:品质、沉稳、细腻、典雅 新古典主义提倡建筑要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仿,追求构图规整和经典而传统的建筑符号。下层通常用重块石或画出仿古砌的线条,显得稳重而雄伟;中段用古希腊、古罗马的五种柱式;檐口及天花周边用西洋线脚装饰,正面檐口或门柱上往往以三角形山花装饰,与底层重块石取得互相呼应的效果;有的还在屋顶沿街或转角部位加穹隆顶阁楼亭。 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主义中提炼出的经典元素,包括线脚、檐口、栅花、圆柱等;新古典主义经典、优雅、庄重、人性、理性的部分为他们所接受,因此这一风格正在成为当今中国高端住宅市场最强势的声音。

最新立面材料解析

1 立面材料解析 2 饰面板:1220x2440mm 3 1、和石膏板吊顶一样,在墙上打龙骨—贴木工板(不留缝)—贴饰面板(留缝按设计4 要求来) 5 2、墙面处理平—墙面先贴防潮纸—贴木工板—贴饰面板 6 3、墙面处理平—贴木工板—贴饰面板。 7 如木饰面过长过宽过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起拱、开裂、错位等,这些都是木制品8 正常的随湿度发生的变形,单位体越大,变形量就越大,所以在木饰面生产中会将大面积刻意分割成较小的单位体,这些单位体之间的连接靠留缝隙过渡。 9 10 1,不做任何修饰,在安装中自然留下来的缝隙一般叫做自然缝 11 2,而为了缝隙的美观,沿木饰面的边缘采用某种工艺故意加工的槽口或突起称之为工艺缝,12 常见工艺缝为凹槽形状。 13 饰面板的拼接缝隙一般是在3~5mm之间,10mm太大了;如果饰面板上的油漆是做成清14 水的,那么在拼接缝隙里面(基层板面),要贴与饰面板同样材质颜色的木皮。否则,由于基15 层板与饰面板的颜色、材质不同而影响视觉效果的。 16 这个缝隙里面如果是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就不用腻子填补了;如果缝隙里面不贴木皮的话,17 一般都使用腻子填缝,腻子的颜色与饰面板的颜色接近(饰面板上补钉眼的颜色),并做成圆18 形凹陷状。这项工作由油漆工处理。 19 石材: 20 21 中国的尺寸最小为600*1800。两个边同时大于600就很难做到。不要做的很大。很大施工有22 难度。

石材竖龙骨一般间距1200mm为宜,石材板块标准分格可以分成300*600mm、300*900mm、 23 24 300*1200mm,最大为300*1200mm,最好分格不要超过1200mm,过大造价就会上去。石材是定25 制的,除了厚度是根据不同石材密度确定外,面积都是可以定制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26 @“干挂”一般是指石材基层用钢骨架,再用不锈钢挂件将钢骨架与石材连接的施工方法 27 干挂 1.甲供主材.2.乙供干挂件,云石胶,墙高不大于3000mm。超高高空费另计2.墙面固28 定膨胀螺栓,专用干挂件云石胶固定石材。3.专用勾缝剂(甲供)勾缝,缝宽小于3mm。4.不含抛光打蜡。5.乙供主材另签代购协议。 29 30 湿挂 1.甲供成型主材,拼花另计,加强不锈钢钉,防水耐腐铜丝。辅料32.5#普通硅酸盐水31 泥,中砂水泥砂浆铺贴。2.对墙面凿(拉)毛,刷界面剂。3.专用勾缝剂(甲供)勾缝,缝宽小于3mm。4.铲墙皮另计,阳角处45°磨边碰口费用另计。9.乙供主材另签代购协议。 32 33

工程建筑立面设计分析报告

任务四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任务实施 1、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1)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建造在悉尼的风光旖旎的班尼朗岛上,它的三组白色的尖拱形屋顶的覆盖整个剧院,像一艘迎风扬帆破浪前进的帆船(见图9-38)。 图9-38 悉尼歌剧院 2)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起伏变化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融为一体。

图9-39 流水别墅 3)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多采用混合结构,由于受到墙体承重及梁板经济跨度的局限,室内空间小,层数不多,开窗面积受到限制。这类建筑的立面处理可通过外墙面的色彩、材料质感、水平与垂直线条及门窗的合理组织等来表现混合结构建筑简洁、朴素、稳重的外观特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墙体仅起围护作用,这就给空间处理赋予了较大的灵活性。它的立面开窗较自由,既可形成大面积独立窗,也可组成带形窗,甚至底层可以全部取消窗间墙而形成完全通透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具有简洁、明快、轻巧的外观形象。 随着现代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外形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各种空间结构的大量运用,更加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观形象,使建筑造型呈现出千姿百态。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研究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5-04-03T10:24:03.043Z 来源:《建筑模拟》2015年2月总第98期供稿作者:康俊男 1 刘子千2 [导读] 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现代社会都十分看重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康俊男 1 刘子千2(黑龙江省北方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外立面作为现代商业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首先,应该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设计,因为商业建筑作为公共建筑,其体现的是城市的形象,其次,就是突出商业性,注重广告宣传等,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外立面的设计,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现代社会都十分看重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而实际上,上世纪60 年代之前,各个国家对此都不够重视,外立面设计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门窗处理,毫无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人们审美能力的变化,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商业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设计专门的方案来打造与众不同的外立面,为商业建筑增添一份活力。 1、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发展1.1 时代背景20 世纪60 年代以前,受国际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商业建筑几乎都被设计成体形简单的方盒子,外立面也是简简单单的门窗处理,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这种过分追求建筑体形简洁的做法,失去了大众社交活动的场所和街道丰富的空间。表现出非人性的尺度,从而产生了冷冰冰的感觉。60 年代以后,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波普艺术的强烈冲击,均对建筑师及建筑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时,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地域主义等新兴建筑理论流派的影响下,欧美社会自发地掀起了一场“波普建筑”的浪潮。商业建筑的外在形式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既有外观简单实用的作品,又有表现怪异奇特,外表破碎的作品,许多以前似乎不能入建筑师“法眼”的“底俗”形式和符号成为了波普建筑的最爱。波普建筑出现于社会文化变革时期,出现于现代主义建筑走向极致的困惑时期,它从一个侧面打破了现代城市单调,刻板,无特色的局面,对于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建筑语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波普建筑的通俗化,商业化以及游戏化的语言,促使建筑呈现更多元,更亲切,更加趣味化的面貌,为现代建筑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建筑师们将具象物和商业媒介(如广告牌、标识、霓红灯、文字、花纹包装纸等)引入到建筑之中,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所强调的纯粹,统一,丰富了建筑形式,活跃了城市面貌。建筑师们游戏般的姿态,诙谐、戏谑的手法,为在各种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下奔波的人们带来了轻松与愉悦,同时唤起了人们对城市、对社会、对生活的另一种“记忆”。波普建筑以其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幽默的语言等突出特点,弥合了高雅建筑与底俗建筑的界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 1.2 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理论美国建筑学者罗伯特?文丘里等人在现代主义建筑受到普遍置疑挑战.人们思想混乱时,将普通老百姓的情趣提升起来,以理论的形式纳入一向由社会上层精英分子所把持的建筑艺术殿堂之中.并且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罗伯特?文丘主张采用两个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建筑,使现代建筑具有丰富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第一个是历史建筑因素,所有西方的历史建筑风格都可以借鉴,应该充分利用历史符号来丰富现代建筑的面貌;第二个是美国的通俗文化,包括好莱坞、拉斯维加斯这些一向被视为俗不可耐的商业风格,其实也都是具有价值的.也是可以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去。因此.建筑应该走装饰化的道路.不是采用古典复兴的方式,而是采用折中的、戏谑的、轻松的方式。文丘里认为: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波普建筑的表现形态必然具有一定的商业气息。在工业时代,现代主义建筑从工业建筑中得到启示,而到了商业社会,就应向商业建筑学习。 紧接着,文丘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进一步的阐述他的思想,他强调美国的商业文化在现代建筑和设计中的重要借鉴作用。强调霓虹灯文化、汽车文化以及拉斯维加斯这个赌城的艳俗面貌。对于改造刻板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作用。 1.3 局限与发展作为一种建筑风格和流派,波普建筑的出现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为建筑思维模式和城市面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它过于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过于强调大众的文化生活,过于争奇斗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品质的单调,使建筑流于肤浅与喧闹,使人们在新奇一段时间后,会对其感到疲倦;过于侧重通俗文化的运用,虽然能使一部分人感到喜悦,但同时也会使另一部分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极度厌恶反感。 2、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现代商业建筑在设计时,都十分注重形象,为了能够给人们流向深刻的印象,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外立面的设计上,其外立面的设计主要彰显是商业性,一般用于宣传广告。商业建筑不难理解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自身就具备商业性的功能,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对外立面进行设计,都不能完全的脱离商业性的价值。这是商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在对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站在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方案,因为现代商业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建筑,平时的客流量非常多,甚至影响着城市交通,因此商业建筑的设计必然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而外立面作为商业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也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外立面设计需要体现出商业建筑标高之间的差别,进而体现出商业建筑的层次感,给人一种凹凸不平的视觉冲击感。设计人员不需要一定以地面物质为参照标准,尤其是商业建筑规模非常大时,更需跳出地面建筑的束缚。而且因为现代交通发展十分快速,形式多样,交通的多样化也能够为商业建筑的外立面提供设计灵感。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商业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所面临的交通方式,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即可可以增减商业建筑的层次感,同时也给民众带来亲和感。设计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人员眼界要开阔,平面布置与立体布置应该有效结合,既要彰显出现代化的特点,同时还应该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可以一种自由开放的感觉。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人这一元素,因为现今的社会是一个讲究人权、倡导人性的社会,人才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因此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在设计时,还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商业建筑最为公共建筑,人们来来往往,数量十分多,因此设计人员在外立面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人的感受,让人能够有一种的置身其中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设计人员必须对商业建筑形体的尺度进行精确的测量,这样才能使人既能够看见,也能够摸见,同时个人一种流动的感觉。商业建筑虽然规模比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但是不能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这才是成功的设计方案。 3、结语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时代,设计人员通过独特的设计灵感,将外立面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从而加深人们的印象。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墙面标志物以及悬垂幕布以及广告塔等方式来进行设计,这样既起到了宣传广告的作用,也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赵湘伟,耿伟,马强. 建筑表皮媒体化设计中LED 图像显示技术的运用[J]. 华中建筑. 2011(05)[2] 阮昊. 商业界面的数字化

流行建筑风格的深度解读――当前外立面设计

产品设计情报 Feb & Mar 地产“时装”设计 —当前外立面设计的表现与趋势流行建筑风格的深度解读 人靠衣装,楼也卖“衣”装 除源说:“地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像时装, 它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为什么有衣服和时装的区别?就是因为时装带有强烈的美学表现要求, 而不仅仅是衣服的功能。房子也一样, 要讲究平面上的好用、实用, 还要讲觉正面也给人心理上的满足, 艺术上的满足。” 人对于事物的印象和灵感完全来自于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总是先入为主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会重视外表, 注重衣着打扮。同样, 一个楼盘也要给她装扮, 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楼盘她能不能打动人心, 能不能吸引更多的业主, 主要取决于住宅社区的整体素质。作为未来住宅的八大卖点之五的社区整体素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建筑单元、环境景观、公建配套、物业管理。其中建筑单元最为重要, 因为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自己的家里, 我们要买的还是房子本身, 虽然其他三个要素也不可忽视。我们在细分建筑单元, 包括套型、建筑结构、建筑外立面。而表现建筑单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室外立面的设计。商品讲究包装, 楼盘也是一样。建筑外立面是城市通筑的时候, 是城市的广告。以往只是平面功能上竞争, 现在要追求立面形象, 从以往追求物质功能上升到追求精神满足的层面。 外立面设计要素、要点 建筑外立面是城市的“名片” , 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是建筑的一件时装, 现代建筑特别强调建筑外立面景观效应, 国外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已进入了一个新层次, 就是对美感的追求, 强调—种纯净、简约、开扬、通畅、阳光和亲近大自然的美。 外立面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艺术观感与功能实用的统一呢?以一个国内外先进的大型居住区为例, 她的规划

商业建筑外立面总结材料

主要原则 在城市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塑造中,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标志。美观大气的商业建筑外观设计能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宜人的视觉冲击,是一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从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个美观大方的商业建筑会对人们生活空间环境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原则: 商业性原则 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包装能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引起顾客的注意,唤起消费欲望,包装还可以使单纯的技术产品附带上文化的属性,并携带着设计者个人艺术倾向,充满人情味,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潜在追求。 建筑也是一种商品,也要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样会被建筑师包装进自己的作品里,成为塑造建筑形象、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整体性原则 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位于具体的城市区域中,必然与所在区域的城市环境相结合;与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交通体系有良好的衔接;体现地域文化、城市文脉和自然因素的特点;与周边建筑环境和区域的统一;符合商业建筑的性格特征、功能组织和建造方式等。 在现代城市中,很多商业建筑以满足自身的功能需要为设计的出发点,却极少考虑到和城市空间、和其他建筑之间的交流和协调。建筑外观要摆脱封闭的形象,要和城市空间有交流,和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人性化原则 商业建筑具有人文内涵,基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无

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表层的还是深层的,都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1)墙面LOGO。外墙LOGO对吸引顾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商业设施的广告宣传。在设计时,既要注意标志物的式样规格、材料、色彩、安装位置等,还要注意与整个外立面的协调问题,避免失衡。(2)橱窗与广告牌。是一种能够从远距离识别的标志物,是商业建筑重要的特征,有很好的展示宣传功能,对人们有很好的识别性和导向性。(3)墙面装饰物。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液晶动画广告,电子时钟,装饰物被作为一种墙面广告物,安装在各地广场和大型交叉路口上。 经济性原则 经济是维持商业建筑现实运转的命脉,商业建筑经营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经济价值,因此,在大型商业建筑外部造型设计时,也必须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严格控制成本。 外部造型在商业建筑中有重要的位置,并没有直接给该商业建筑带来人气和利润,但它又直接影响商场的经营和利润,因此引起了商业经营者和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欧美的不少大型商业中心外观简洁,其装修材料也很朴实,但是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良,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反观我国的一些商业建筑,在外部造型的设计上充斥着好大喜功、追求气派的不良心态,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所以,在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中,经济性是一把衡量的戒尺,把握“适度”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概念非常重要。 主要元素 购物中心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直接反映了商业的主题与定位,带有一定的商业地标性色彩。风格、外装材料与细部设计都应围绕着这一定位展开,特别是立面功能性设计。立面功能性设计包括橱窗、店招、广告位、LED屏、立面玻璃、入口及雨罩、夜景照明等组合元素,购物中心外立面设计的效果应能使人们从立面表达元素的组合中即刻感受到购物中心的

浅析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浅析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现代商业建筑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两个商业建筑设计的总结,侧重于对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外立面设计分析。 标签: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建筑的外立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建筑的设计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建筑立面又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结果,一种趋势,对现代城市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 1、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物行为从单一的“需求型”,更多的向“休闲娱乐型”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休息、放松、娱乐活动所选择的空间,因此,作为公众活动空间,其环境的设计,创造也越来越多考虑这一种倾向。这一时期的使用建筑大部分的设计都只是运用了简单的几何形体,对外立面也只是对门窗进行简单的处理,缺乏个性化思考,没有特点,这样就浪费了公共场所和街道外部的空间。直接对人们的心理、生理施加影响。对于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而言,应成为当地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体甚至城市区域,并创造延续建筑文脉与时代感想沟通的氛围。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满足人们日益苦涩的视野。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人们的性格各有差异,欣赏眼光也不一样,个人品味也不同,同时也就造就了设计出了不同的风格和个性,使自己和建筑的与众不同。城市的气候、地理特点及自然环境相吻合;建筑色彩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突出时代感与现代感;建筑色彩应与城市整体色彩相协调,和城市整体形象相符合;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还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过度、中介和融合点。由于中国的城市拥挤的特点和开放空间本身的规模的限制,大多商业空间的入口空间设计和建筑上出现了许多缺陷和不足。 2、城市设计与外立面设计 2.1城市设计的角度 现代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它对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对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塑造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成的外立面设计必须先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需要建立不同标高层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并不局

建筑外立面装饰系统设计、分类及性能

建筑外立面装饰系统设计、分类及性能 如果人体表皮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的第一层皮肤,那么衣服就该称为第二层的皮肤,建筑外立面则是第三层皮肤。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建筑被动的外层设计形式,他们追寻的是使建筑外围能履行主动的、自我调控的职能,就同人体的皮肤具有灵敏性、自我调节功能、自我恢复功能、自我保护功能。 一、为了实现外立面装饰功能,我们必须进行以下方面的设计: 1、结构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创新性。 2、外立面装饰材料质感设计:玻璃、金属(铝单板,铜板,锈铁板、不锈钢板等等)、石材(砂岩、花岗岩)、木材(碳化木、防腐木)、膜材料、纸材料(世博日本馆)、藤条(世博西班牙馆) 3、光学设计(颜色设计):是指玻璃的透光性、透明性、半透明性、折射性(凹凸镜)、反射性(镜子)、多色性、光亮性(光滑、明亮,接近光学平面)、形状的多样性、安装结构的多样性等。 玻璃的透光性和透明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透光不一定透明,但透明(光的环境及建筑内外融合)一定透光:①如果熔化玻璃液的温度低,在玻璃中存在大量未熔化的颗粒杂质,造成光线的散射而使玻璃只透光不透明。②如玻璃板的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光线的散射。②如今的磨砂玻璃、彩铀玻璃等。最早制造的玻璃由于含杂质多、且表面非常粗糙、凹凸不平,使玻璃透光而不透明。 玻璃半透明:指玻璃的单向透明性,如热反射镀膜玻璃,膜面在室内。对于建筑物内部人来说,玻璃具有透明性,但建筑物外界的人却看不见里面。 4、热工设计(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结露点):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一般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材、棉毛制品、羽毛、毛皮以及液体和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棉的热传导性能极差,常作为绝热材料。 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建筑外立面说明

建筑外立面说明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思州之南服装厂建筑立面设计说明 一.立面设计原则 在本次设计中,以现代生态低碳环保为外立面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建筑整体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构件等方面,以能体现沉稳、厚重、大方为主导思想,力求打造一个绿色现代的工业片区。 二.立面处理手法 综合办公楼 在南立面(即主入目面)的设计上,以挺拔,向上为主一导思想,着重强调竖向线条。通过墙而的色调深浅变化及玻璃及其构件的有机结合,将整个立面分割成为数个竖向立面体块,并通过各竖向元素的适当重复,使整个立面在变化中达到一致的和谐。入口处的重色重材处理,不仪从功能上满足了需要,增强的入口的可识别性,也为整个立面营造了厚重的基础,避免了头重脚轻的轻浮感。建筑顶部灯柱的设计,在白天作为一种装饰构件能体现一种持续向上的延展趋势,同时在夜间通过灯柱本身的荧光,能体现一种高尚富丽的贵族气质,在整个工业园区中脱颖而出。 北立面为本建筑案的次要入口面,在设计时对此立面也做了精心设计。但主要与北立面相协调统一,在立面整体风格上延续南立面的设计手法,从竖向着手结合平面适当增加装饰构件。也通过色彩的变化勾画处一根根竖向线条,在突出部分增加了竖向构件以增强其挺拔感。入日处理在与一南立面基木相同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减化,以区分主次。在顶层退台的处理上,通过墙面色彩深浅的变化,丰富空间层次,弥补了北立面建筑木身没有竖向变化的不足,从纵深方向寻求空间的错落,以体现建筑的挺拔修长。

浅谈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浅谈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19T09:09:10.8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彭娟 [导读]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武汉 43001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设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物来讲,其外立面则是给人第一印象最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工业生产的水平的很大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物质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渐渐提高,商场作为人生活的及其重要的一个购物平台,商场对于建筑外观的设计也日渐成熟,商场建筑在多种多样的外观造型中逐渐展现出其具有的相同的特质。 2、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发展原则 2.1功能性和发展性原则 主流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必须把握在两个方面。一功能性方向,指的是在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时,继承形式来源于功能;如住宅立面必须受采光、通风、阳台以及空调、太阳能集热等设备的影响;商业建筑的广告、体量或营造某种商业氛围等建筑功能对形态制约。二发展性方向,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带来空气环境噪音等污染和人们对空气质量环境品质要求提高的问题,推动“人造人工环境”的形成,“室内智能恒温恒湿人体对流空气进化系统”、“人造室内模拟自然环境四季虚拟系统”等手段的运用;建筑外立面将越来越减少对使用功能的依赖,这也是人类唯物辩证法则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理论的体现;功能决定形式,形式对功能有反作用;这也是建筑理论知识发展上升的必然;虚拟的内在空间功能的满足,推动建筑外立面形态一定程度上与功能相离析,为未来建筑立面设计增添更丰富、更具创造性基础条件;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今天已经初步显现越来越多具有独立个性的建筑;我们可以自信的预测,未来同一功能建筑,会出现相差越来越大建筑立面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 2.2地域性回归同一性的原则 对于建筑立面地域来讲,不同的地区受文化差异性的不同、历史文化形成特征的不同、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的差异,都将体现出该地区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地域性特点。而这些特点按文化和类别有很多种划分分法,无论是按东西方文化划分,还是按几大文明划分,还是按历史阶级进程时代划分……。我们都统一归纳为地域性概括。随着科技发展带来交通便捷、商业行为、网络信息交流等使人横向联系频率成倍增长,各种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互换融合、相互影响;各类科技工具的、思维的认同、合作和统一;建筑材料、建筑艺术理论、审美认知、美学理论认同等等;大大推动不同地区背景文化建筑立面形态主流的一种“一致性”,我们把这一现象表现归纳为同一性。从西方第一、二次工业文明,短短100年时间内,各地域城市之间现代建筑立面形式越来越趋于接近。 地域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被现代的同一性肢解、退化、消失;人们开始研究反思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类似,对地域文化文明负面影响;开始意识到重视文化的差异特征对整个人类思想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而今建筑的表现存在着返璞归真,复制历史倾向;当然更多的以及结合科技材料,用现代手法表现建筑地域个性化外在建筑立面造型;但是,地域的个性化不能成为建筑立面文化的主流;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交流、融合的大背景大趋势不断向物质基础纵深推进,同一性的原则也将不随人们的意识偏转而转移。 3、城市设计与外立面设计 3.1城市设计的角度 现代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它对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对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塑造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成的外立面设计必须先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需要建立不同标高层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并不局限于依赖地面作为基本连接物,特别是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来说,可供交流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含了地铁,轻轨及直升机等,多样化的选择必然也提供出外立面塑造的多种可能性,使丰富、生动的外部空间也能得到实现。 在与人的联系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空间的主体,建筑形体的尺度经过周密考虑,以使人能置身其中,并且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感受得到。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形体应该繁复而不凌乱,体量庞大而不失真,它既是超人的,又是亲人的。 3.2外立面设计的要点 (1)基本要点: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外装修及其材料应当能够反映出商家的经营理念;客用出入口设置合理、醒目;借助立面标志、广告塔等元素,使顾客能够从远处或乘坐交通工具时就可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2)标志物。商业设施外装修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标志物,它具有帮助顾客识别商业设施,对外散发季节性信息等功能,因此至关重要。通常标志物的重要元素包括:①墙面标志物。外墙的标志物即具有吸引顾客关注商业设施的广告媒体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墙面的重点符号,因此非常重要。在设计时,既要注意标志物的色彩、材料、式样规格、安装位置等,还要注意与整个外立面的协调问题,避免失衡。②悬垂幕布。除固定广告物、标志物外,悬垂幕墙作为一种富有针对性传播季节性商业活动信息的方法,早已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一般是利用钢丝牵引不锈钢滑轮升降幕布,将其悬挂在檐口或2层的高度。③广告塔。作为一种能够从远距离识别的标志物,其作用非常重要。规划设计时,尽量选择在道路,铁路上能够清晰分辨的图片,安放在广告塔的最显著位置。④墙面装饰物。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液晶动画广告,电子时钟,装饰物被作为一种墙面广告物,安装在各地广场和大型交叉路口上。 4、设计实例 长峰商城座落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山公园西侧,四面临路。南起长宁路,西临凯旋路,东北侧紧靠汇川路。整个街坊占地25899m2。基

外立面装饰技术交底

三、 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 3.1外墙饰面工程 图1a :外墙饰面砖样板 图1b :外墙饰面砖样板 图1:外墙饰面砖粘贴 做法标准: 1、 饰面砖粘贴前应弹出控制线,确保平整度、垂直度; 2、 砖缝控制符合设计要求,横竖灰缝宽窄应一致,灰 缝应低于砖表面2-3mm ,表面平直、光滑、密实; 质量标准: 1、 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4mm ;垂直度3mm ;阴阳角 方正3mm ;接缝高差1mm ;接缝宽度1mm ;接缝直线度3mm ; 3、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缝; 4、 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缺损。 图2:外墙饰面砖分格缝 图2:外墙饰面砖分格缝做法样板 做法标准: 1、 分格线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设置; 2、 分格缝应从抹灰基层至饰面层均断开设置,水平缝每层 设一道,竖缝根据工程立面情况设置,一般中距不宜大于12m ; 3、 分格缝宽度和深度按设计要求,宜为10mm~20mm ; 4、 分格缝表面应做好防水处理。 质量标准: 1、 分格缝设置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分格缝线条光滑顺直,宽度和深度一致; 3、 分格缝表面防水处理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图3:外墙饰面砖阴阳角做法样板图3:外墙饰面砖阴阳角细部 做法标准: 1、阳角粘贴宜割45°角,对缝应严密,边缘整齐; 2、饰面砖表面应平整、顺直、洁净; 3、排砖应要求非整砖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 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宜大于半砖,不宜小于 1/3整砖。 质量标准: 1、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缝直线度充许偏差3 mm; 3、排砖合理,整砖布置。 图4:饰面砖与涂料面分色处理图4:饰面砖与涂料面分色处理 做法标准: 1、涂料面沿阴角下返10~20mm; 2、阴角方正,线条清晰、顺直; 3、分色线顺直,分色宽度一致。 质量标准: 1、涂料面下返宽度一致,允许偏差2mm; 2、阴角方正,交接处无相互污染,线条顺平; 3、涂料抹灰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mm;垂直度允 许偏差2mm;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2mm。 图5:外墙挑板下部滴水槽处理图5:外墙挑板下部滴水槽处理 做法标准: 1、外墙挑板下部应作滴水槽; 2、滴水槽宽度和深度不应小于10mm,宽窄一致; 3、滴水槽应内高外低。 1、滴水槽距外侧不应小于40mm,距两端不小于30mm; 2、表面应光滑、顺直、洁净、清晰; 3、滴水槽端头处理应规则、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