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上次复制DVD光盘出现此问题后,通过WINISO软件将其制作成镜像文件后就解决了这可问题。今天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无法成功,再制作镜像文件到26%时就出现错误提示,点击“忽略”后WINISO程序就直接退出了,看来此路不通哟。而用暴风影音2.2确能够流畅的播放出来。

在用暴风影音2.2播放该光盘时,发现该软件可以将播放软件另存到其他地方,于是将其另存到硬盘时,大约到了26%后,然后其保存界面中的复制速度降到了0,然后直接退出保存界面。打开硬盘,发现暴风影音居然保存了该文件的前面26%的内容,但是后面的就没有了。

又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有人提出用“CD DVD 数据恢复”软件可以解决这种问题。马上到网上下载了一个。该软件个头比较小,仅800多K,高度怀疑其是否能够胜任。死马当活马医,安装后,其界面非常简洁,就几个按钮,连菜单都免了。选择好原文件及存放目录后,点击“开始”按钮,下面出现一个进度条,显示已复制的百分比。到复制到26.7156%时,停了下来,然后显示将26.7156%偏移,一直到26.81 72%,进度条显示正常了。最终将这个文件解决了。

光盘修复法两则

一:因光盘正面(对着光头的那面划伤而无法读取数据时,可找来一块麂皮或火棉,牙膏一支,少许透明液状油脂。将光盘平放于桌面上,挤少许牙膏于划伤处,用手指裹着麂皮在伤处来回旋转摩擦。待擦得发热时再多擦几下即可,用清水洗去牙膏。你会发现划伤不见了,但有一团因牙膏摩擦留下的细小摩痕,这时用麂皮蘸少许油脂(绿豆大小即可,在摩痕处以相同方法旋转,之后擦去油脂,碟片光亮如新。

二:因光盘背面(镀膜面划破银膜或银膜脱落而无法读取数据。可找来一丁点儿水银,将碟子放在布上,背面向上。用滴管吸少许水银,滴在光盘银膜落处。注意不能滴太多,只要能盖住伤处且薄薄一层即可。用手指敲击碟片使之震荡,待水银面均匀

后,用801这类牙膏粘合胶挤少许在手指上,用手指均力抚过有水银的地方,使胶均匀覆盖于水银上,(胶不能太多,待胶干透后,这张盘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光盘“无法复制×: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解决方法 上次复制DVD光盘出现此问题后,通过WINISO软件将其制作成镜像文件后就解决了这可问题。今天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无法成功,再制作镜像文件到26%时就出现错误提示,点击“忽略”后WINISO程序就直接退出了,看来此路不通哟。而用暴风影音2.2确能够流畅的播放出来。 在用暴风影音2.2播放该光盘时,发现该软件可以将播放软件另存到其他地方,于是将其另存到硬盘时,大约到了26%后,然后其保存界面中的复制速度降到了0,然后直接退出保存界面。打开硬盘,发现暴风影音居然保存了该文件的前面26%的内容,但是后面的就没有了。 又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有人提出用“CD DVD 数据恢复”软件可以解决这种问题。马上到网上下载了一个。该软件个头比较小,仅800多K,高度怀疑其是否能够胜任。死马当活马医,安装后,其界面非常简洁,就几个按钮,连菜单都免了。选择好原文件及存放目录后,点击“开始”按钮,下面出现一个进度条,显示已复制的百分比。到复制到26.7156%时,停了下来,然后显示将26.7156%偏移,一直到26.81 72%,进度条显示正常了。最终将这个文件解决了。 光盘修复法两则 一:因光盘正面(对着光头的那面划伤而无法读取数据时,可找来一块麂皮或火棉,牙膏一支,少许透明液状油脂。将光盘平放于桌面上,挤少许牙膏于划伤处,用手指裹着麂皮在伤处来回旋转摩擦。待擦得发热时再多擦几下即可,用清水洗去牙膏。你会发现划伤不见了,但有一团因牙膏摩擦留下的细小摩痕,这时用麂皮蘸少许油脂(绿豆大小即可,在摩痕处以相同方法旋转,之后擦去油脂,碟片光亮如新。 二:因光盘背面(镀膜面划破银膜或银膜脱落而无法读取数据。可找来一丁点儿水银,将碟子放在布上,背面向上。用滴管吸少许水银,滴在光盘银膜落处。注意不能滴太多,只要能盖住伤处且薄薄一层即可。用手指敲击碟片使之震荡,待水银面均匀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1 在三种选择结构中,能用2个条件,控制从3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______选择结构 【分析】能用1个条件,控制某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选择结构是单分支结构;能用1个条件,控制从2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双分支结构;能用n(n>l)个条件,控制从n+ l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多分支结构。【答案】多分支 2 在三种循环结构中,先执行循环操作内容(即循环体),后判断控制循环条件的循环结构是______循环结构。 【分析】当型循环结构是先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条件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则退出循环体。次数型循环结构也是先判断是否达到循环次数,没有达到循环次数,执行循环体;达到循环次数的,退出循环。只有直到型循环结构才是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如果条件成立,进行循环;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 【答案】直到型 3 使用“getchar( )”函数时,程序的开头必须写一条包含命令为____________。 【分析】凡是使用系统函数的程序,都要在程序的开头写一条包含命令,包含命令中的“头函数.h”是一个文件,其中有关于该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getchar( )”是在名为“stdio.h(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头函数文件中定义的。【答案】#include"stdio.h"或#include<stdio.h> 4 执行输入语句“scanf("x=%c,y=%d",&x,&y);”,要使字符型变量X的值为'A'、整型变量y的值为12,则从键盘上正确的输入是( ) ①'A'/②A/③x=A/ ④x=A,y=12/ 12/ 12/ y=12/ 说明:备选答案中的"/"表示回车换行键 【分析】输入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x=”、“,”、“y=”都是非格式控制符, 在输入时必须原样位置输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④才符合这个要求。【答案】④ 5 设有下列程序段,则执行该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 int i=012; float f=1.234E-2; printf("i=%-5df=%5.3f",i,f); ... ①i=__012f=1.234 ②i=10___f=0.012 ③10___O.012 ④___100.012 注:答案中的_代表一个空格。 【分析】输出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i=”、“f=”都是非格式控制符,在输出时必须原样,原位置输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①和②才符合这个要求;格式控制符“%-5d”的格式控制是数据左对齐、宽度为5的整型数据,备选答案①中的数据是右对齐的;此外,该答案中的实数“1.234E-2”应该代表“0.01234”,而不是“1.234”。只有备选答案②符合题意。【答案】② 6 在Turbo C的主屏幕中,将当前编辑的源程序以原名存盘,可以选用___________菜单项,也可以直热键________。 【分析】如果选用“File/Save”菜单项,或者使用热键(f12),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原来的文件名存盘;如果选用“File /Write to”,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新的文件名存盘。 【答案】File/Save F2 7 下列各种选择结构的问题中,最适合用if-else语句来解决的是( ) ①控制单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问题 ②控制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③控制三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④控制10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分析】if-else语句是专门解决“双分支结构”的,而“双分支结构”的问题就是用单个条件控制从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来执行的问题。 【答案】② 8 下列程序是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大写字母的后一个字母输出。例如:'a'将转换成’B’、…、‘y’将转换成’Z’,其中的’Z’将转换成’A’。请填写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 main() {char ch ; scanf(”%c”,&ch〕; ch=ch- 32+1; 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n",ch); } 【分析】分析程序库中的“ch=ch- 32+ 1;”语句,可知是将字符型变量 ch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的大写字母(- 32)的后一个字母(+ l)。如果ch中的字母是' a'、' b'、··,'y',转换结果都不会出错,但是,如果 ch中的字母是'Z',则-32后是大写字母'Z',再+l后将不是大写字母了。为了使其转换成'A',需要用一个单分支结构来实现:如果ch的值等于'Z'+ l,则硬性将 ch的值改成'A'。完成这个任务的语句是一条单分支语句,正是所缺少的语句。 【答案】 if (ch=='Z'+l) h='A'; 9不能正确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程序段是_________ |-1 x<0 y=|0 x=0 x>0 ① switch(x< 0)② if(x> 0) {case1:y=-1;break; y=1; case 0:switch(x==0)else {casel:y=0;break;if(x==0) case 0: y= l;y=0 } else } &ny=-l ③ y= l;④ y= l; if(x==0)if(x<0) y=0; y =-l; else else y=- l; if(x== 0) y=0; 【分析】先来分析备选答案①:表达式“x<0”的值只有两种可能性,成立值为1、不成立值为on如果“x<0”的值为 1(即 x< 0),则执行“easel:”后的语句“y=-l”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switch语句。该switch语句的表达式是“x==0”,结果也有两种:成立为1、不成立为0.如果“x==0”的值为1(即x=0),则执行“case l:”后的语句“y=0”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语句“y=1”,也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再分析备选答案②:这是标准的用嵌套双分支结构来实现三分支的分段函数,结果显然是能求解分段函数的。分析备选答案③:双分支语句的条件是“x==0”,条件成立时,y值为0,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条件不成立时(包含x>0和x<0两种情况),结果y值为-l,显然不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所以本题要选该答案。至于备选答案④,是能正确计算分段函数的,首先置y为1;接着用双分支结构处理“x<0”和“x>=0”的两种情况:前者使得y值为一l;后者再执行一个单分支结构,如果“x==0”则使y值为0,否则不改变y值,保持y的原值1,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 【答案】③ 10 三种循环语句都能解决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次数型循环,其中__________循环语句最适合。 【分析】当“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语句;”中的表达式1为:整型变量 k=l;表达式 2为:整型变量 k<= n;表达式 3为:整型变量 k++;则这个 for循环就是次数为n次的标准次数型循环结构。 【答案】for 1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x=l; while(x<=3) x++,y=x+++x; printf("%d,%d",x,y); ① 6,10 ②5,8 ③4,6 ④3,4 【分析】我们可以使用逐步记录运行结果的方法来获得输出结果,记录如下: x=1; 进入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2,计算y=x+++x,得y为4、x为3; 继续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4,计算y=x+++x,得y为8、x为5; 继续循环,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 输出x和y的值为5,8。 【答案】② 12 执行下列程序段,其中的do-while循环一共执行_次。 static int x; do x+=x*x; while (x); 【分析】对静态型变量,不赋初值也有值,对整型变量,其值为 0。执行循环语句 do-while 的循环体,x+=x* x是x=x+(x*

crc校验码 详细介绍看懂了就会了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又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发送信息用信息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则可表示成C(x)*2的R次方,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通过C(x)*2的R次方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编辑本段 几个基本概念 1、多项式与二进制数码 多项式和二进制数有直接对应关系:x的最高幂次对应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以下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有此幂次项对应1,无此幂次项对应0。可以看出:x的最高幂次为R,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有R+1位。 多项式包括生成多项式G(x)和信息多项式C(x)。 如生成多项式为G(x)=x^4+x^3+x+1,可转换为二进制数码11011。 而发送信息位1111,可转换为数据多项式为C(x)=x^3+x^2+x+1。 2、生成多项式 是接受方和发送方的一个约定,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这个数始终保持不变。 在发送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除生成校验码。在接受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除检测和确定错误位置。 应满足以下条件: a、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 b、当被传送信息(CRC码)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做除后应该使余数不为0。 c、不同位发生错误时,应该使余数不同。 d、对余数继续做除,应使余数循环。 3 CRC码的生成步骤 1、将x的最高次幂为R的生成多项式G(x)转换成对应的R+1位二进制数。 2、将信息码左移R位,相当与对应的信息多项式C(x)*2的R次方。 3、用生成多项式(二进制数)对信息码做除,得到R位的余数。 4、将余数拼到信息码左移后空出的位置,得到完整的CRC码。 【例】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G(x)=x^3+x+1。4位的原始报文为1010,求编码后的报文。 解: 1、将生成多项式G(x)=x^3+x+1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除数1011。 2、此题生成多项式有4位(R+1),要把原始报文C(x)左移3(R)位变成1010000 3、用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数对左移3位后的原始报文进行模2除,相当于按位异或: 1010000

C语言循环结构复习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while循环中,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k=1; while (--k) k=10; a) 10次b) 无限次c) 一次也不执行d) 1次2.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0; while (!x!=0) x++; a)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0 b)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1 c) while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 d) while循环执行无限次 3.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n为整型变量,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n=20 ; while(n--) ; printf(“%d”,n) ; a) 2 b) 10 c) -1 d) 0 4.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t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t=1;

while (-1) { t--; if(t) break;} a) 循环一次也不执行 b) 循环执行一次 c) 循环控制表达式(-1)不合法 d) 循环执行2次 5.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1; do {;} while (x++); printf(“x=%d”,x); a) 该循环没有循环体,程序错误 b) 输出x=1 c) 输出x=0 d) 输出x=-1 6.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y为整型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 for(x=0,y=0;(x<=1)&&(y=1);x++,y--) ; printf(“x=%d,y=%d”,x,y); a) x=2,y=0 b) x=1,y=0

x=0,y=0 d) x=1,y=1 c) 解析:在开始时 x=0,y=0; 进入循环判断(x<=1)&&(y= 1) 条件成立,同时把1赋给y,此时x=0,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1,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成立,同时同时把1赋给y,此时x=1,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2,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不成立,跳出循环 输出x=2,y=0 。 7.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0,y=0; while(x<5&&++y) y--,x++; printf(“%d,%d”,y,x);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 0,5 b) 1,5 c) 0,4 d) 1,4 8. 有以下程序:main() int num=0; { do ,num); } { num++ ;printf(“%d\n” while(num<=2);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1 1c) 1 d)

crc循环冗余码的计算

CRC循环冗余码的计算 三、循环冗余码(CRC) 1.CRC的工作方法 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循环冗余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发送端形成循环冗余码同样的算法进行校验,若有错,需重发。 2.循环冗余码的产生与码字正确性检验例子。 例1.已知:信息码:110011 信息多项式:K(X)=X^5+X^4+X+1 生成码:11001 生成多项式:G(X)=X^4+X^3+1 (r=4) 求:循环冗余码和码字。 解:1)(X5+X4+X+1)*X4的积是 X9+X8+X5+X4 对应的码是1100110000。 或者 G(X)的模是4,所以在信息码的后面加4个0得1100110000 2)积/G(X)(按模二算法)。 由计算结果知冗余码是1001,码字就是1100111001。 __________1 0 0 0 0 1 ←Q(X) G(x)→1 1 0 0 1)1 1 0 0 1 1 0 0 0 0←F(X)*Xr 1 1 0 0 1 ,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R(X)(冗余码) 例2.已知:接收码字: 1100111001 多项式:T(X)=X^9+X^8+X^5+X^4+X^3+1 生成码: 11001 生成多项式:G(X)=X^4+X^3+1 (r=4) 求:码字的正确性。若正确,则指出冗余码和信息码。 解:1)用接收码字除以生成码,余数为0,所以码字正确。

1 0 0 0 0 1←Q(X)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1←F(X)*Xr+R(x) G(x) 1 1 0 0 1 , 1 1 0 0 1 1 1 0 0 1 0←S(X)(余数) 2)因r=4,所以冗余码是:1001,信息码是:110011 四、海明码 ●对于16位的数据,需要(47)个校验位才能构成海明码。 在某个海明码的排列方式D9D8D7D6D5D4P4D3D2D1P3D0P2P1中,其中D i(0≤i≤9)表 示数据位,P j(1≤j≤4)表示校验位,数据位D8由 (48) 进行校验。 (47) A、3 B、4 C、5(2的k次方>=16+k) D、6 (48) A、P4P2P1 B、P4P3P2C、P4P3P1 D、P3P2P1 D9 D8 D7 D6 D5 D4 P4 D3 D2 D1 P3 D0 P2 P1 h14 h13 h12 h11 h10 h9 h8 h7 h6 h5 h4 h3 h2 h1 D8位对应h13,然后算:8+4+1=13,所以要第四位(p3)第八位(p4)第一位(p1)来校验 了。 答案就是:p4p3p1

CAN总线及其在PLC上的应用

CAN总线及其在PLC上的应用 时间:2009-10-29 10:01:12 来源:中国传动网作者:李庆敏 引言 数字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全世界的制造业日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制造业的各种设备的设计越来越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ECCT产品是艾默生CT推出的一款专门应用于纺织行业的具有CAN总线协议的专用PLC控制器,它不仅满足了纺织的基本 I/O工艺需求,更是把CAN总线协议完美地融合进去,使用户很轻易地把系统的各种设备通过CAN协议进行连接,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功能在艾默生CT PLC上的应用。 CAN总线基础知识简介 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部网络)由德国BOSCH公司首先提出来的,CAN总线是目前工业界广泛应用的总线。其特点简要归纳如下:1)CAN控制器工作于多主站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取决于报文标识符)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而利用RS-485只能构成主从式结构系统,通信方式也只能以主站轮询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较差。 2)CAN协议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其优点是可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制,加入或减少设备都不影响系统的工作。同时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 3)CAN总线通过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这样就保证不会出现类似在RS-485网络中系统有错误时会导致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 数据而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坏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不会出现象在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死锁”状态。 4)CAN具有的完善的通信协议可由CAN控制器芯片及其接口芯片来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系统开发的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这些是仅仅有电气协议的RS-485所无法比拟的。 5)与其它现场总线比较而言,CAN总线通信最高速率可达1MBPS,传输速率为5KBPS 时,采用双绞线,传输距离可达10KM,并且数据传输可靠性高;CAN总线是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且性价比高等诸多特点的一种已形成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这些也是目 前 CAN总线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1、循环语句的三要素分别 是、、。 2、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 是、、。 3、在2层循环嵌套中,外层循环语句的每个执行周期中,内层循环语句都要完整地,只有当时,才结束整个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break语句的作用是;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 5、当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为假时,对于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 语句,分别执行循环体次、次、 次。 6、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7、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8、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9、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10、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5;i>=0;i--) printf(“%d “,i); 11、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n=1;n<20;n=n+3) printf(“%d “,n); 12、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 ch='a' ;ch<='e' ;ch++) printf(“%d“,ch-97); 13、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1,j=5 ; i

windows错误代码

windows错误代码 0 操作成功完成。 1 函数不正确。 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5 拒绝访问。 6 句柄无效。 7 存储控制块被损坏。 8 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处理此命令。 9 存储控制块地址无效。 10 环境不正确。 11 试图加载格式不正确的程序。 12 访问码无效。 13 数据无效。 14 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完成此操作。 15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驱动器。 16 无法删除目录。 17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不同的驱动器。 18 没有更多文件。 19 介质受写入保护。 20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设备。 21 设备未就绪。 22 设备不识别此命令。 23 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 24 程序发出命令,但命令长度不正确。 25 驱动器找不到磁盘上特定区域或磁道。 26 无法访问指定的磁盘或软盘。 27 驱动器找不到请求的扇区。 28 打印机缺纸。 29 系统无法写入指定的设备。 30 系统无法从指定的设备上读取。 31 连到系统上的设备没有发挥作用。 32 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进程无法访问。 33 另一个程序已锁定文件的一部分,进程无法访问。 36 用来共享的打开文件过多。 38 已到文件结尾。 39 磁盘已满。 50 不支持请求。 51 Windows 无法找到网络路径。请确认网络路径正确并且目标计算机不忙或已关闭。如果Windows 仍 然无法找到网络路径,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

52 由于网络上有重名,没有连接。请到“控制面板”中的“系统”更改计算机名,然后重试。 53 找不到网络路径。 54 网络很忙。 55 指定的网络资源或设备不再可用。 56 已达到网络BIOS 命令限制。 57 网络适配器硬件出错。 58 指定的服务器无法运行请求的操作。 59 出现了意外的网络错误。 60 远程适配器不兼容。 61 打印机队列已满。 62 服务器上没有储存等待打印的文件的空间。 63 已删除等候打印的文件。 64 指定的网络名不再可用。 65 拒绝网络访问。 66 网络资源类型不对。 67 找不到网络名。 68 超出本地计算机网络适配器卡的名称限制。 69 超出了网络BIOS 会话限制。 70 远程服务器已暂停,或正在启动过程中。 71 已达到计算机的连接数最大值,无法再同此远程计算机连接。 72 已暂停指定的打印机或磁盘设备。 80 文件存在。 82 无法创建目录或文件。 83 INT 24 上的故障。 84 无法取得处理此请求的存储空间。 85 本地设备名已在使用中。 86 指定的网络密码不正确。 87 参数不正确。 88 网络上发生写入错误。 89 系统无法在此时启动另一个进程。 100 无法创建另一个系统信号灯。 101 另一个进程拥有独占的信号灯。 102 已设置信号灯,无法关闭。 103 无法再设置信号灯。 104 无法在中断时请求独占的信号灯。 105 此信号灯的前一个所有权已结束。 107 由于没有插入另一个软盘,程序停止。 108 磁盘在使用中,或被另一个进程锁定。 109 管道已结束。 110 系统无法打开指定的设备或文件。 111 文件名太长。 112 磁盘空间不足。 113 没有更多的内部文件标识符。 114 目标内部文件标识符不正确。

while循环结构例题

引子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for(i=1;i<=10000;i++) printf(“%d\t”,i); } 题型1 输入输出多个数据 eg1、输出1~10000之间所有的整数#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while(i<=1000) {printf(“%d\t”,i); i++;} } 拓展:1、换成所有的奇数 2、换成所有的偶数 题型2 有限个数连加和连乘

eg2.1、求1+2+3+4+………+100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s=0; while(i<=100) {s=s+i; i++;} printf(“%d\n”,s); } 拓展:1、求1+2+3+4+………+n的值 2、求12+22+32+………+n2的值 3、求1+1/2+1/3+………+1/n的值eg2.2、求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 scanf(“%d”,&n); while(i<=n) {p=p*i; i++;} printf(“%d\n”,p); }

拓展:求1!+2!+3!+………+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s; scanf(“%d”,&n); while(i<=n) {p=p*i; s=s+p; i++;} printf(“%d\n”,s); } 题型3 无限个数连加 eg3、求1-1/3+1/5-1/7+………的近似值,要求精度要达到10-4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 { float n=1,s=0,f=1,t=1; while(fabs(t)>=1e-4) {t=f/(2*n-1); s=s+t;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循环冗余码

计算机网络原理循环冗余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借助于循环码来实现校验。循环码不同于奇偶校验码,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循环码适合于用代数方法分析码的结构,并可以用代数方法设计各种实用的、有较强纠错能力的码,并且无需很长的码长;二是由于码的循环特性,所需的编、译码设备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因此循环码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1.CRC的工作方法 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循环冗余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发送端形成循环冗余码同样的算法进行校验,若有错,需重发。 2.循环冗余码的产生与码字正确性检验例子。 例1.已知:信息码:110011 信息多项式:K(X)=X5+X4+X+1 生成码:11001 生成多项式:G(X)=X4+X3+1(r=4) 求:循环冗余码和码字。 解:1)(X5+X4+X+1)*X4的积是X9+X8+X5+X4对应的码是1100110000。 2)积/G(X)(按模二算法)。 由计算结果知冗余码是1001,码字就是1100111001。 G(x) 11001 10000 1001 ×X r 例2.已知:接收码字:1100111001 多项式:T(X)=X9+X8+X5+X4+X3+1 生成码:11001 生成多项式:G(X)=X4+X3+1(r=4) 求:码字的正确性。若正确,则指出冗余码和信息码。 解:1)用字码除以生成码,余数为0,所以码字正确。 G(x) 11001 11001 11001 ×X r+R(x) S(x) 2)因r=4,所以冗余码是:11001,信息码是110011 3.循环冗余码的工作原理 循环冗余码CRC在发送端编码和接收端校验时,都可以利用事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来得到,K位要发送的信息位可对应于一个(k-1)次多项式K(X),r位冗余位则对应于一个(r-1)次多项式R(X),由r位冗余位组成的n=k+r位码字则对应于一个(n-1)次多项式T(X)=Xr*K(X)+R(X)。 循环码又被称为(n-k)循环码,这是因为此码共n位,其中前k位为数据位,后(n-k)位为冗余位。其组成如表所示。其中r代表冗余位,m代表原始数据。 ●全部奇数个错误 ●全部双字位错误

MicrosoftWindows系统错误代码-25页文档资料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错误代码0000 操作已成功完成。 0001 错误的函数。 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0005 拒绝访问。 0006 句柄无效。 0007 存储区控制块已损坏。 0008 可用的存储区不足,无法执行该命令。 0009 存储区控制块地址无效。 0010 环境错误。 0011 试图使用不正确的格式加载程序。 0012 访问代码无效。 0013 数据无效。 0014 可用的存储区不足,无法完成该操作。 0015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驱动器。 0016 无法删除该目录。 0017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他磁盘驱动器上。 0018 没有其他文件。 0019 媒体写保护。 0020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设备。

0021 设备尚未准备好。 0022 设备无法识别该命令。 0023 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 0024 程序发出命令,但是该命令的长度错误。 0025 驱动器在磁盘上无法定位指定的区域或磁道。 0026 无法访问指定的磁盘或软盘。 0027 驱动器找不到所请求的扇区。 0028 打印机缺纸。 0029 系统无法写入指定的设备。 0030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设备。 0031 与系统连接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0032 其他进程正使用该文件,因此现在无法访问。 0033 另一进程已锁定该文件的某一部分,因此现在无法访问。 0034 驱动器中的软盘不正确。请将 %2 (卷标序列号: %3)插入驱动器 %1。0036 打开共享的文件太多。 0038 已到达文件结尾。 0039 磁盘已满。 0050 不支持此网络请求。 0051 远程计算机无法使用。 0052 网络中存在重名。 0053 找不到网络路径。 0054 网络正忙。

CAN通信解析

CAN通信 1. CAN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控制器局部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BOSCH公司为现代汽车应用领先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部网,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实时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多种控制设备、交通工具、医疗仪器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众多部门。控制器局部网将在我国迅速普及推广。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并取得了巨大进步。由于对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高要求,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控制面向多元化,系统面向分散化,即负载分散、功能分散、危险分散和地域分散。 分散式工业控制系统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类系统是以微型机为核心,将5C技术--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 (通信技术)、CRT(显示技术)和CHANGE(转换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在适应范围、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抗故障能力等方面,较之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和集中型计算机控制系统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典型的分散式控制系统由现场设备、接口与计算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组成。现场总线(FIELDBUS)能同时满足过程控制和制造业自动化的需要,因而现场总线已成为工业数据总线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现场总线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工业数据总线领域的热点。尽管目前对现场总线的研究尚未能提出一个完善的标准,但现场总线的高性能价格比将吸引众多工业控制系统采用。同时,正由于现场总线的标准尚未统一,也使得现场总线的应用得以不拘一格地发挥,并将为现场总线的完善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控制器局部网CAN (CONTROLLER AERANETWORK)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由于CAN为愈来愈多不同领域采用和推广,导致要求各种应用领域通信报文的标准化。为此,1991年9月PHILIPS SEMICONDUCTORS制订并发布了CAN技术规范(VERSION 2.0)。该技术规范包括A和B两部分。2.0A给出了曾在CAN技术规范版本1.2中定义的CAN报文格式,能提供11位地址;而2.0B给出了标准的和扩展的两种报文格式,提供29位地址。此后,1993年11月ISO正式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载工具--数字信息交换--高速通信控制器局部网(CAN)国际标准(ISO11898),为控制器局部网标准化、规范化推广铺平了道路。 2. CAN总线特点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从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 2.1 CAN总线通信接口中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项工作。 2.2 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可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制,数据块的标识码可由11位或29位二进制数组成,因此可以定义211或229个不同的数据块,这种按数据块编码的方式,还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一点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非常有用。数据段长度最多为8个字节,可满足通常工业领域中控制命令、工作状态及测试数据的一般要求。同时,8个字节不会占用总线时间过长,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CAN协议采用CRC检验并可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CAN卓越的特性、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的设计,特别适合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连,因此,越来越受到工业界

c语言循环结构上机习题

c语言循环结构上机习 题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计算n的阶乘(n!),n的取值在1~10之间。分别使用while、do…while和for语句实现。(三个程序) 给循环变量赋初值 循环条件 循环体 循环变量的增值 2、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输入了多少个字母、数字、空格和其他字符。 3、假设函数f(x)=3x2+2x+1,试利用for循环语句分别求出1<=x<=9的f(1)~f(9)各函数值。 4、有分数序列2/1,3/2,5/3,8/5,13/8,21/13…求这个数列的前20项和。 (分析提示:每个分子等于前一个数据分子与分母的和,每个分母等于前一个数据的分子) 5、输出显示1~100之间可以被n整除的所有整数,运行时n由键盘输入。要求每一行显示5个数,并且统计一共有多少个整数能被n整除。 6、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输入若干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并输出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当输入为负数时结束输入。

main() { float x,amax,amin; scanf("%f",&x); amax=x; amin=x; while( ① ) { if(x>amax) amax=x; if( ② ) amin=x; scanf("%f",&x); } printf("\namax=%f\namin=%f\n",amax,amin);} 7、使用循环语句输出以下图形 8、有一个数学等式:AB*CD=BA*DC,式中的一个字母代表一位数字,试找出所有符合上述要求的乘积式并打印输出。 8、一百个铜钱买了一百只鸡,其中公鸡一只5钱、母鸡一只3钱,小鸡一钱3只,问一百只鸡中公鸡、母鸡、小鸡各多少)。 分析:

循环冗余校验码原理

1、循环冗余校验码原理 CRC 校验采用多项式编码方法,如一个8 位二进制数(B7B6B5B4B3B2B1B0)可以用7 阶二进制码多项式B7X7+B6X6+B5X5+B4X4+B3X3+B2X2+B1X1+B0X0表示。 例如11000001 可表示为 1X7+1X6+0X5+0X4+0X3+0X2+0X1+0X0 一般说,n 位二进制数可用(n-1)阶多项式表示。它把要发送的数据位串看成是系数只能为“1”或“0”的多项式。一个n 位的数据块可以看成是从Xn-1到X0的n 项多项式的系数 序列,位于数据块左边的最高位是X n-1项的系数,次高位是X n-2项的系数,依此类推,位 于数据块右边的最低位是X0项的系数,这个多项式的阶数为n-1。 多项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与普通代数多项式的乘除法相同。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以2 为模,加减时不进、错位,如同逻辑异或运算。 采用CRC 校验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事先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并且G(X)的最高项和最低项的系数必须为1。设m 位数据块的多项式为M(X),生成多项式G(X)的阶数必需 比M(X)的阶数低。CRC 校验码的检错原理是:发送方先为数据块生成CRC 校验码,使这 个CRC 校验码的多项式能被G(X)除尽,实际发送此CRC 校验码;接收方用收到的CRC 校 验码除以G(X),如果能除尽,表明传输正确,否则,表示有传输错误,请求重发。 生成数据块的CRC 校验码的方法是: (1) 设G(X)为r 阶,在数据块末尾添加r 个0,使数据块为m+r 位,则相应的多项式 为XrM(X); (2) 以2 为模,用对应于G(X)的位串去除对应于XrM(X)的位串,求得余数位串; (3) 以2 为模,从对应于XrM(X)的位串中减去余数位串,结果就是为数据块生成的带足够校验信息的CRC 校验码位串。 例如,设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G(X)=X4+X+1,则首先在发送数据块的末尾加4 个0,得到11010110110000,然后用G(X)的位串10011 去除,再用11010110110000 减去余 数位串1110,得到的即为CRC 位串11010110111110,将对应多项式称为T(X),显然,T(X) 能被G(X)除尽。这样,一旦接收到的CRC 位串不能被同样的G(X)的位串除尽,那么一定 有传输错误。 当使用CRC校验码进行差错控制时,除了为G(X)的整数倍的差错多项式不能被检测外,其它差错均能被查出。CRC 校验码的差错控制效果取决于G(X)的阶数,阶数越高,效果越 好。目前,常用的有两种生成多项式G(X)的方法,分别是: CRC-16 X16+X15+X2+1 CCITT X16+X12+X5+1

文.mdf)无法复制,拷贝出现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

问题发生案例:客户备份帐套出现,灾难型错误。根据正常思维,打电话叫客户删除硬盘多余文件。可能是空间不够 数分钟后,客户打电话过来,空间足够,备份依然提示灾难性故障。。上门检查后。发现问题确实如 此,空间足够,不能备份。注明:帐套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尝试解决出现的症状:1.在企业管理器中(该数据库还好。没有质疑)做数据库备份,发现不行。出现I/O设备中断。 备份依然失败。 2.停止数据库后直接拷贝mdf和ldf文件。在拷贝过程中出现,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文件拷贝失败。 问题的分析:首先这个问题不是个好预兆,数据处在非常不稳定状态,或者已经出现啦(在磁盘上)逻辑错误。 从该错误提示得到的解释是: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 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 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死循环,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 循环冗余检测失败的可能原因:光盘拷贝可能会是光盘损坏。硬盘拷贝可能会是硬盘出现物理坏道(很严重,恢复性不确定, 一般只能恢复部分或者完全不能恢复,而且数据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硬盘出现逻辑坏道(属于软件上的问题。 可修复性非常大)。 我们急需做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文件拷贝出现,确认文件是否可用。 拷贝的方法:推荐软件。finaldata2.0.这款软件是恢复硬盘数据的一款比较好的软件

图《1》 图《2》,选择文件--打开,然后找到无法拷贝的mdf文件所在的盘。,如d 盘。点确定

图《3》,等确定,扫描完后。找到该mdf 和ldf文件 图《4》,把该mdf文件和ldf文件恢复到其他盘。然后重新附加到数据库

循环结构习题

循环结构 一.选择题 1、下面程序段 int k=2; while (k=0) {printf(“%d”,k);k--;} 则下面描述中正确的就是。 A)while循环执行10次B)循环就是无限循环 C)循环题语句一次也不执行D)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 2、以下程序段的循环次数就是。 for (i=2; i==0; ) printf(“%d” , i--) ; A)无限次B)0次C)1次D)2次 4、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char c=’A’; int k=0; do { switch (c++) { case ‘A’ : k++ ; break ; case ‘B’ : k-- ; case ‘C’ : k+=2 ; break ; case ‘D’ : k%=2 ; continue ; ca se ‘E’ : k*=10 ; break ; default : k/=3 ; } k++; } while (c<’G’) ; printf (“k=%d”,k) ; } A)k=3 B)k=4 C)k=2 D)k=0 5、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int x=9; for (; x>0; x--) { if (x%3==0) { pr intf(“%d”,--x); continue ; } } } A)741 B)852 C)963 D)875421 6、以下不就是死循环的程序段就是。 A) int i=100; B)for ( ; ; ) ; while (1) {

i=i%100+1 ; if (i>100) break ; } C) int k=0; D)int s=36; do { ++k; } while (k>=0); while (s) ; --s ; 7、下述程序段的运行结果就是。 int a=1,b=2, c=3, t; while (a=’A’ && c<=’Z’) m++; if (c>=’a’ && c<=’z’) n++; } } A)c=getchar( ) B)getchar( ) C)c==getchar( ) D)scanf(“%c”,&c) 9、下述语句执行后,变量k的值就是。 int k=1; while (k++<10); A)10 B)11 C)9 D)无限循环,值不定 10、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int k=0,m=0,i,j; for (i=0; i<2; i++) { for (j=0; j<3; j++) k++ ; k-=j ; } m = i+j ; printf(“k=%d,m=%d”,k,m) ; } A)k=0,m=3 B)k=0,m=5 C)k=1,m=3 D)k=1,m=5 11、下面for循环语句。 int i,k; for (i=0, k=-1; k=1; i++, k++) printf(“***”); A)判断循环结束的条件非法B)就是无限循环 C)只循环一次D)一次也不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