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富平县情介绍

富平县情介绍

一、基本情况

富平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于东周秦厉公21年(公元前456年)建立县制,距今已有2460多年的历史。富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北部,是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辖17个镇,总人口80万,是陕西省第一人口大县。

1、人文底蕴浓厚

富平自古人才荟萃,文臣名将辈出,秦有名将王翦、王贲父子,后汉有检校刑部尚书李彦温,唐有大将李光弼,明有开发治理云南第一人张沈、直言敢谏的河南道监察御史杨爵、吏部尚书孙丕扬,清有抗英名将张青云,近代有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习仲勋等。久远的历史沿革造就了丰厚的文物资源,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1处,县级31处,古墓葬8处,古遗址15处,重点保护的碑石文物300余件,馆藏等级文物103件(组)。境内自然风光别具一格,以金粟山森林公园、陶艺村为最佳。富平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石刻、老鼓、阿宫腔、陶艺等传统文化品牌声明远扬,其中阿宫腔和老庙老鼓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国唯一一处高阜上修建的斩城、黄帝荆山铸鼎文化遗址倍受全国关注。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古城西安、圣地延安、临潼兵马俑等遥相呼应,形成环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2、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富平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东翼、西部大开发门户地区,是大西安经济圈规划发展的八座新城之一;扼陕西南北交通之要冲,守望陕北千万吨级煤炭基地、油气资源基地;县城位于西安、咸阳、渭南和铜川四城市的交汇位置,距离均约60公里,距关中旅游环线3公里,东与国家通用航空基地交接,南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市阎良区毗邻,仅8分钟车程,县境内有4条铁路和包茂、京昆2条高速及210国道、106省道,县内公路里程达两千公里,内外交通十分便捷。目前,陕西省正在规划建设的西安—富平城际铁路,将进一步加速富平融入大西安都市圈的步伐。

3、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富平土地资源丰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称,全县有110万亩耕地,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利用率高,非常适合各类工商企业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煤、铁、铝、坩泥、芒硝等。石灰石主要分布于北部沿山一带,总储量1303亿立方米,其中山区裸露部分131亿立方米,属一级品位;大理石种类较多,尤以墨玉石最为著名,总储量313万立方米,是工艺石刻的上乘材料,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黄帝陵题词碑石,均取材、雕刻于富平。

境内有季节性河流4条,水库十座,建成了东雷二期抽黄、交口抽渭、抽泾扩灌和桃曲坡水库等四大灌区,水利设施覆盖面

积78万亩。全县水资源总量1.5亿立方米,现有“380”岩溶水机井14眼,已铺设主支管网585公里,日供水能力4.8万方,实现中心城市用水全覆盖。即将规划实施的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总库容30亿立方米的东庄水库,将为富平未来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水源。

全县现有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11座,年供电约8亿度。“十二五”期间,富平还规划建设33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7座。热电项目即将上马,届时全县电网布局将更加合理,电力供应完全充足。

目前,富平共有中民、通源两家天燃气公司,分别为县城和庄里工业园区供气,年供气能力分别为2000万方和1.8亿方。同时,富平还将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阎富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输气管线和市政管网改造工程,在现有2亿供气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气化富平”建设。

富平人力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劳动力20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573人;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是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

二、产业现状

(一)工业。

1、西北最大的农机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围绕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陕西黄工集团拖拉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我们先后招引并建成了龙钢集团富平轧辊有限公司、富平县钢厂兴宝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秦丰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富平渭北

农机有限公司、富平腾龙农机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在建的有中冶陕压2万吨轧辊项目、年产5万吨锻造用优质合金钢锭及铸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西北重型装备制造优质材料加工项目、年产1.2万吨机械设备制造项目、采煤机部件及配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2.8万吨锻铸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0万件铁艺制品及2500吨钢构生产线建设项目等项目,已成为西北最大的农机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拥有西北最大的农机销售市场——中农集团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及配件西北交易市场。

2、西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目前,我县有意大利水泥、实丰水泥、陕煤水泥等知名水泥生产企业,已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3、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面粉加工独树一帜。我县现有陕西陕富面业有限公司、陕西秦力面业有限公司、富平县宏达面业有限公司、富平县雪松面粉有限公司等多家面粉生产企业,产品遍布全国,并拥有“陕富牌”中国名牌产品光荣称号。面粉加工业已成为我县特色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西部烟花爆竹生产基地,烟花爆竹产业蓬勃发展。烟花爆竹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已建成老庙美原花炮集中区,现有各类企业200余家,生产各类烟花爆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5、富平石刻,闻名天下。富平宫里被誉为“石雕之乡”,自周秦开采以来,历久不绝,在中国及世界文明史上树立了赫赫美名,斐誉海内外的中国石刻艺术宝库西安碑林博物馆2300多通

石碑,如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时期的《曹全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等镇馆之宝,多为宫里石刻。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黄帝陵题词墨玉碑石,均取材雕刻于富平。我县现有石刻石雕工艺厂百余家,400余种产品。作品做工精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二)农业。

1、“中国柿乡”,合儿柿饼远销日韩。富平柿子是全国独有的升底大尖柿,个大、色红,适合于加工柿饼。柿饼形似圆月,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香,具有润肺、补血、健胃、止咳等功效。每年都有优质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也是很好的馈赠佳品。目前,全县柿子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鲜柿8.6万余吨,加工柿饼2万多吨。

2、“中国奶山羊之乡”,奶乳加工集团化规模化。我县奶山羊存栏35万只,年产鲜奶10万多吨,羊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奶山羊之乡”,凭借这一独有优势我县先后建成了富平县美可高特羊乳有限公司、富平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陕西富华乳业有限公司、陕西红星乳业有限公司、富平县秦源乳业有限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乳品加工已达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水平。

3、粮食生产稳步提高。我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0年全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到9.01亿斤,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次,建成了20万亩优质小麦和20万亩优质饲料玉米生产基地。

4、早中熟和极晚熟苹果基地。我县地处苹果优生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优质苹果30万吨,产值近7亿元,是陕西最大的早中熟和极晚熟苹果基地。同时,我县也是小果业强县,盛产酥梨、甜瓜、花椒、多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形成了“北林果、中粮畜、南瓜菜”种植格局,特色农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三)文化旅游业。

富平物华天宝,现存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10余处,拥有长江以北地区第一大铁佛——金代铁佛,关中唐“十八陵”中5座位于富平,是全国唐陵最多的县份;座落在县城北郊的富平陶艺村,是世界陶艺家协会在中国大陆唯一团体会员,已多次成功举办世界陶艺大会和陶艺论坛活动,是世界陶艺杂志主编论坛永久性会址,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及国内众多陶艺爱好者前来学习、创作、交流和旅游,被世界陶艺界赞誉为“陶艺家的天堂”。

三、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重点

1、力争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

富平是"中国柿乡"。是柿子优生区,目前,全县柿子栽植面积15万亩,年产鲜柿8.6万吨,加工柿饼2万多吨。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当地柿子很高的食疗、养颜作用,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工业用途,可开发加工成的柿子汁、柿子酱、柿子醋、柿叶茶、柿子粗粉、柿涩精粉等,全部为保健食品和化工精细原料,市场前景很好。

富平是全国“奶山羊之乡”,规模化养殖的关中奶山羊品种优良、产奶量高、奶汁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2007年底,温家宝总理还专程来富平视察调研。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35万只,年产鲜乳10万余吨,有8家乳品加工企业。我们计划引进品牌龙头企业或引进资金,整合我县乳品加工企业和乳品市场;同时,围绕“奶山羊”产业的整体开发,做深做大羊肉、羊毛、羊皮、羊骨、羊初乳粉、羊奶酪、羊胎素等深加工产业。

富平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0万亩次,年粮食总产9.01亿斤。县域周边地区50公里范围内,平畴万顷,玉米、小麦种植面积极广,完全具备了粮食精深加工的条件。

富平是苹果、柿子、甜瓜、石榴、梨、核桃、葡萄、杏等水果的优生区,被国家农业部列入苹果优产带规划,是全国苹果种植重点县之一,也是小果业强县。现有果园面积40万亩,产量40万吨,具有保健饮品和果业开发的条件;是蔬菜的优生区,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12.7万亩,产量22.4万吨,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茄子等,完全具备速冻蔬菜开发的条件,冻毛豆、青豆、蘑菇、甜玉米、胡萝卜、南瓜饼国内外市场巨大;富平以张桥、留古为重点的“甜瓜基地”已形成,2010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亩收入6000元,增收7500余万元。已成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主导产业,精深加工迫在眉睫。

2、突出矿产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建材产业。

富平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石灰石、墨玉石和粘土矿储量较大。石灰石主要分布于北部沿山一带,长达40公里,已探明储量1300亿立方米,其中一级品位占80%以上,是发展水泥、白灰等建材业的优质原料,也是石油烯炔替代品中间链原料产品——电石及重钙、轻钙、纳米碳酸钙精深加工的上乘原料;墨玉石储量300万立方米,更是工艺石刻的上佳材料;高岭土储量3000万立方米,是生产陶瓷、琉璃等新型建材的最好原料。加强与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合作,深度开发资源,着力发展新型材料,促进产业结构化调整,实现“建材之乡”向“建材强县”跨越。

3、加强合作,做强精细化工产业。

陕西拥有丰富的煤、油、气等资源,我们计划引进新型环保类化工项目,积极开发煤、油、气下游产品,打造陕西省重要的新能源化工产业承接基地。以陕焦化工、陕富化工为龙头,积极与国内优势企业对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化工产品。“十二五”期,争取在生物技术、新型催化技术、高分子技术等领域有所突破。扩大陕焦化工生产规模,建设煤层气开发综合利用项目。

4、依托龙头企业,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富平机械制造装备业有一定规模,农机制造业比较发达,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农机、农用车生产销售市场。目前,由中冶集团等投资建设的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年出口各类机器

15000余台,各类轧机、锻压设备配件、齿轮、轴承、辊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年协议供货值达4亿余元;陕西重型汽车集团在我县已开工投资建设本县历史上首个汽车装配及物流基地项目;全县拥有多家规模不等的各类农机具生产企业及专业汽车、农机具销售公司,年生产销售各类农机具2万余台;渭南市政府产业规划的汽车配件市场项目就落户本县。因此,我们计划利用我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决心全力发展壮大当地的机械制造产业及模具产业,为县域工业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注重富平轻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老庙美原是我县花炮产业集中区,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花炮专业研发和监管机构,推动烟花爆竹标准化、机械化、安全化、规范化生产,努力将该花炮生产销售基地推向全国,打造富平花炮品牌。另外,我们还将针对服装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进行链条式、集群化引进,建设服装产业集中区和医药产业集中区。

6、旅游带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保护开发我县红色革命、历史人文、陶艺、石刻等优质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做强红色旅游,形成“一地三园”的产业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名县。

①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依托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老故居、红军120师誓师纪念地、康庄烈士陵园、立城中学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大型体验式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公园、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和拓展训练基地等复合型红色景区。

②深度开发人文历史景观。深入挖掘和弘扬两塬文化历史渊源,以南塬荆山黄帝铸鼎地、北塬鼎州窑遗址为主,建设黄帝陵铸鼎主题公园,打造中华文化旅游景区。

③着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陶艺创作、观光旅游、会展洽谈,建设国际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世界陶艺之都”。做大做强雕刻文化艺术产业,创建雕刻艺术研究所,支持研究雕刻文化,提升雕刻艺术,开发艺术新产品。建设关中石刻艺术产业园和古石刻文化研究保护中心。

四、园区情况

1、富平县工业园。该园区位于富平县城西北的庄里、梅家坪镇境内,2005年经富平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100个县域工业园区之一。园区总体规划布局为“一主一副两个中心,五大片区”,空间结构可归纳为“一带、双心、三团、多廊”。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以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加工为主导产业;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物流业为支柱产业;以旅游业、文化创意、生态农业为潜力产业。

2、富平县新兴产业示范园。该园区是陕西省政府新规划发展的省级工业园区,园区地处富平县城与西安阎良区之间,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三区”进行布局,“一园”即(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三区”为承接启动区、发展接续区和产业服务区。我们规划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复兴,形成以传统农机、航空配套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环保机械、资源再利用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功能陶瓷材料、

聚乙烯复合物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以煤层气综合利用、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未来几年我们将重点引进太阳能、LED、生物发电、纳米材料、新型建材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自2011年4月开建以来,已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神华集团、陕西煤业公司、陕西天然气公司、陕西陕富农机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驻,目前签约企业12家,洽谈有意向企业36家,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

3、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该园区位于我县淡村镇,占地5.42万亩,是全省确定建设的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省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是一个以设施蔬菜为主,兼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畜牧养殖、产品交易等农业元素在内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综合性示范基地。

五、投资环境

富平是全国对外开放县、浙商(省外)投资最具潜力城市、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是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近年来,温家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富平经济建设,先后来富平进行调研,对富平经济发展做出了科学指导。我们遵照嘱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行服务型政府,建立了重大项目“一个领导总负责,一套机构抓落实,一班人马盯到底”的“三个一”责任制,形成了重商,亲商,富商,爱商的良好氛围。先

后引进了中冶集团、中农集团、陕煤集团、龙钢集团、中鲁集团、兴宝集团、实丰集团和世界五百强——意大利法兰西水泥集团等一批中外知名企业投资兴业。

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将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环境优势六大优势,全力打造1234招商引资格局:坚持一个战略,即“项目强县”战略不动摇;打造两个环境:即努力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主导产业升级、突出市场体系完善、突出民生保障与改善;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由“遍地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由“各自为阵”向园区承载转变、由正“政策吸引”向环境吸引转变。

富平,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片充满活力、蕴藏商机的热土。经过多年的发展,富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市场优势明显,正蓄势待发。今天的富平,按照“项目兴县、工业强县、文化活县、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正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展开双臂迎接广大客商投资兴业。我们殷切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客商关心富平、支持富平、投资富平,我们期待着:与您携手,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