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单选题

1.“不管一般人是否读历史书,他们都必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描述过去,尽管这种描述与真实的过去几乎毫不相符,但它仍然有助于人们确定其对政治和社会的看法。”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的这段话强调()

A.人们没有办法发现真实的历史B.历史是由个体的主观情感确定

C.违背历史真实的表述也有价值D.历史书描述的历史较真实可信

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②州政府绝对服从联邦政府

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2019年4月19日,数百名美国民众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南约18公里处的福特亨特国家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违反“宪法原则”。有权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与裁决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是否违反“宪法原则”的机构分别()

A.国会、最高法院

B.最高法院、国会

参议院、众议院众议院、参议院 D.C.4.下列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北美独立和建国产生影响最大的是()

①人民主权说②社会契约论③三权分立说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马克思认为“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美国独立战争()A. 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B.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C. 使欧洲殖民者感到了恐惧

D.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制政体,它开始确立于()

A. 1787年

B. 1783年

C. 1789年

D. 1790年

7.“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那一片殖民地领土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标志着材料中的“儿子”页 1 第

在现代民主化改革中迈下最坚实的第一步是()

A.《大宪章》的发表 B.1875年宪法的颁布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1787年宪法的制定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军权高于行政权

B. 分权与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至上

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9.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约束的权力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和完善这种遗

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职能

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法律加强政府的权力

10.为防止官员腐败, 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财产必须如实填写,由新成立的道德署负责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定期向社会公布,任何人都可以查阅。材料表明美国能够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原因是()

①强有力的法律保障②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

③调动各方面因素的有力监督④两党制度下相互制衡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11.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为此,1787年宪法()

①实行联邦制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③坚持人民主权原则④实行两党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页 2 第

1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②邦联制原则③分权制衡原则④民主共和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不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14.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A. 邦联体制的国家

B. 联邦体制的国家

C. 君主立宪制国家

D. 民丰共和制国家

15.2019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他们中的一位有望成为新一届总统。当选者任职期间()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主持国会工作

C.行使最高司法权 D.掌握最高行政权

16.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

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17.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页3 第

把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汉密尔顿认为()

A. 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

B. 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

C. 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

D. 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18.18.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因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 强调中央集权

B. 实行联邦制

C. 实施分权制衡

D. 推行两党制

19.“每个州都印刷了自己的钞票,制定了自己的法规,并且起草了自己的宪法。每个州都开始自己征税……国会没有权力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宪法规定实行()A. 邦联制B. 联邦制C. 三权分立D. 总统制

20.2019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这里“断绝了”是因为()

A. 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法案,总统无权否决

B. 最高法院有权禁止总统使用否决权

C. 总统只能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法案是否生效

D. 参众两院能够再以2/3以上票数否决总统的否决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代议制政治。对此,列宁十分明确的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 1931年,美国有位专栏作家写道:“政治已变得如此昂贵,以至于连输都要花很多钱。”在美国,1860年,共和党为使林肯当选总统只花了1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而在100页 4 第

年后的1960年,同一数额只够支持半小时的全国电视网的费用。2019年、2019年的总统竞选耗资均在30亿美元上下。美国总统还享有立法否决权。他除了运用一般否决权外,还运用口袋否决权,即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让这项法案到期自行作废。这种具有绝对否决性质的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

2019年11月,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因民主党的总统和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在2019年度财政预算法案上,长期达不成一致意见,被迫几次关门。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总结8年的总统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宏观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代议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弊端。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答案

1.C2.B3.A.4.B5.B6.C7.D8.B9.D.10.C11.A12.B13.D14.A15.D16.D17.B 18.B19.B20.D

21.(1)特点:以人民主权为指导思想;是一种间接民主;以选举为其础;实行代表资格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人类自我管理的进步。

(2)弊端:金钱政治;权力滥用;相互掣肘;效率不高。

(3)启示:科学认识;切忌照搬;善于借鉴。(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页 5 第

历史必修一第八课笔记

第八课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背景: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2、表现: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背景:⑴政治前提: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⑵现实原因: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⑶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 2、颁布概况: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三)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联邦制的确立:(中央与地方关系) 1、内容: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⑵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2、作用:⑴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⑵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和制的确立:(中央(政府)内部关系) 1、内容: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⑵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⑶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⑷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⑸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⑹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2、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三权分立)、民主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积极意义:反对专制,防止独裁,促进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3、局限性:⑴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⑵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⑶各部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 ★美国共和政体的分权与制衡: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2)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是资产阶级政党。 (3)民主党(驴)、共和党(象)的“驴象之争”成为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1课 随堂练习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要目的 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D.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为主要目的,B、C两项不正确;民族矛盾导致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D项错误。故选A 项。 2.(2018·莱芜高一联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D) A.金田起义B.北伐 C.定都天京D.西征 [解析]1851年金田起义,A项排除;根据“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看出,这个事件不是北伐,而是西征,北伐是向北进攻清政府都城北京,西征是向西攻打曾国藩湘军,故B项错误,D项正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C 项时间不符。 3.(2018·宿迁高一月考)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太平天国(B)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D.颁布《资政新篇》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具有革命性,与材料“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信息一致,B项正确。 4.(2018·郑州高一期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觐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 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 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 B. 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 C. 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 D. 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 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C.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3.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①华盛顿在此地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②《美国联邦宪法》在此地通过③华盛顿在此 地举行首任总统就职仪式④华盛顿就任总统期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在此地办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民族战争更是社会革命 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实力强于英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练习题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设计人孙丽光 1.(10年山东卷)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2、1.(2013全国Ⅰ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3.(2013江苏16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4.(10年北京卷)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5、(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 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 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6、(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 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 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 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 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7.(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④任命 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2013届杭州模拟)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9.(2012·龙岩模拟)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下图)。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 ) A.渐进性B.多样性 C.曲折性D.偶然性 10.(2013届南京调研)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11.(2012·烟台高三期末)“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制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 12、19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 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材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①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②内阁行使行政权;③法律权威高于国王权威;④英王是“虚位元首”, “统而不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课时安排】1 【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请同学看这张幻灯片,讲得是中国那一发明?学生:火药,老师讲述:火药是中国的炼丹家在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除了火药还有那三大发明?它们发明的过程及影响如何?我们共同通过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来学习一下。 【讲述新课】

一、四大发明:(课件1—14) 1、概念: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发明与外传: (1)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入北非和欧洲。发明:①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教师讲述: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不便于普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另外,在陕西、甘肃其他地方所出土的西汉麻纸,可用于包装和书写,确是简牍、缣帛的理想代用品。但这些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这种纸张还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1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要求: ①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②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③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 ②情景再现:; ③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新人教版 必修一 学案 第11课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主备人:王花 【学习目标】 1.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3.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预习梳理】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1)原因 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互动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试题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 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 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 B. 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 C. 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 D. 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 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C.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3.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①华盛顿在此地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②《美国联邦宪法》在此地通过③华盛顿在此 地举行首任总统就职仪式④华盛顿就任总统期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在此地办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民族战争更是社会革命 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实力强于英国 1/ 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集训训练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答案解析)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2.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4.《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火药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5.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天祐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 A.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C.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6.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 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授时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 8.“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这说明中医( )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_________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_______利益得到保护。 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从公民发到万民法 (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______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在________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_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____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_________,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的司法保障。 ④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_________的法律。 2.罗马法体系完成: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_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__________________。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因全部条文镌于12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三国至隋唐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1.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开凿于这个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北周皇帝却下令灭佛。这反应了南北朝时其()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影响力较大 2.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主张自然是木,名教 (儒学)是末,有的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而缺失 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3.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冠位在僧侣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内容; 唐朝好几个皇帝还把道士请入皇宫炼丹。这些举措() 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 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表明了儒学被统治者摒弃 4.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 “桃花源”中的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人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卬证

C.《桃花源记》有着极强的史实依托 D.《桃花源记》可作为史料确证史实 5.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还说:“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这反映出韩愈() A.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 B.对古代先贤的赞美之情 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 D.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 6.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涉及饮食烹饪的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的方法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7.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由此可知,玄学() A.崇尚神学迷信 B.吸收了道家的学说 C.倡导学以致用 D.动摇了儒学的传统 8.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

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总结

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邦联制国家。 2,必要性: (1)贸易: a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对内) b没有统一关税,对外贸易受影响。(对外) 邦联制弊端,越来越多人强烈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 安全:邦联政府无权征税,不掌握军队,导致社会动荡加剧。 (3) 理论基础: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伏尔泰:批判君主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二,1787年宪法 1,特点及表现 (1),联邦制原则:中央与地方关系。 a联邦权高于各州权力 b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武力恢复地方秩序。 c各州可在不违背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具有一定自治权。(2),民主制原则 a确立共和制 b民选政府 c文官政府权高于军权原则。 d“死人不能统治活人”不断修宪原则。 (3),三权分立原则 a国会(立法权)与总统(行政权) 国会可以弹劾总统,总统可以否决议会的法案,但复议时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则法案有效。

b总统(行政权)与法院(司法权) 总统可任命法官,最高法(大法官九人,终身任职)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c国会与法院 总统任命法官要经过参议院批准,最高法宣布国会的法案违宪。2,对1787年宪法评价 (1),进步性: a性质: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 (2),不足:有违背民主原则的因素。 a允许奴隶制存在 b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3,1787年宪法实践。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超过两届,罗斯福例外)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1)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始形成 (2)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最终形成。 2,发展: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两党交替。 3,作用: (1)不仅控制国会,也影响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2)两党交替,美国政体一大特色。 4,本质:资产阶级政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复习检测】 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了解《天朝田亩制度》 2.理解《资政新篇》 【自主学习1】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2)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3)巨额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4)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和空前激化。 2.过程 (1)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建制: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1853年改南京为,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①概况:打到郊区,因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②意义: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5)西征①概况:→湖北重镇→湖南→。 ②意义:夺取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时期。 【巩固练习1】 1.“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此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D.太平天国运动【自主学习2】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内容 (1)原则: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平分土地。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3)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1)进步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它体现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巩固练习2】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3.《资政新篇》载:“倘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玕对哪一事件总结的教训() A.安庆失守B.天京陷落C.北伐失败D.天京事变 【自主学习3】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思想日益滋长。 ②领导集团越来越尖锐。 (2)过程①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继而又被处死。 ②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 (3)结果①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 ②石达开在四川陷入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 2.重振国威 (1)措施①提拔、李秀成指挥军事。 ②1858年,二人合力打垮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威胁;在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让洪仁玕实行政治改革。 (2)结果: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3.《资政新篇》 (1)内容①向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发展,奖励技术发明。 ③开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二)讲授新课: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投影:《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让学生阅读课本32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教师讲述: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让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 答: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 教师总结讲述:《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 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