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验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实验简介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全

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线需要

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视频

观摩及实验室操作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常见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理

解,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本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我院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培

养目标,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制订,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二、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康复常

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2.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能够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自主操作,并熟悉实验报告的撰写,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式

每5~6人为一实验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独立或协作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总学时:20学时

《临床康复学》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实验形式实验类型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一)偏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偏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二)脑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脑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三)截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截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生活技能训练相关用具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分析讨论。

3.答疑、总结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一)颈肩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牵引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肩周炎、颈椎病等相关康复治疗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二)下腰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腰椎牵引床、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和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心电运动平板、功率车、运动平板等实验目的:掌握冠心病、高血压病和COPD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掌握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熟悉烧伤、癌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和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分两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30%,根据实验报告上交次数、书写是否认真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实验操作占70%,根据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爱护仪器设施进行评分。考核成绩按40%记入该课程结业成绩。

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使用教材

邓倩. 临床康复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教学参考书目

1)南登崑.康复医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 第2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关骅. 临床康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验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实验简介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 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 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包括 教学视频观摩及实验室操作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常见疾病基本理 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本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我院新修订的专业 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制订,适用于康 复治疗技术专业。 二、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康 复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2.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能够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自主操作,并熟悉实验报告的撰写,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式 每5~6人为一实验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独立或协作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总学时:20学时 《临床康复学》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实验形式实验类型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教学提纲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人体的基本构成 2.常用解剖学术语 (二)细胞和细胞间质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间质 (三)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四)运动系统总论 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运动系统总论 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 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桡尺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 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 (一)绪论 1.人体的基本构成 2.常用解剖学术语 (二)细胞和细胞间质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间质 (三)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四)运动系统总论 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运动系统总论 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 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桡尺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 5.体表标志与定位

《康复工程学》实习大纲

《康复工程学》实习大纲 第一章康复工程学概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 康复工程学(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号(代码):502147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2学时学分: 二、教学实验、实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工程工作的主要内容 熟悉康复工程产品分类 三、教学实验、实习内容 1、讨论内容 讨论康复工程学的概念及康复工程学工作的主要对象 讨论如何促进工程技术人员与残疾人康复事业相结合 2、操作内容 对假肢矫形一般器具使用操作 3、参观内容 参观假肢矫形器车间及展厅(2学时) 四、实验、实习选用教材 康复工程学,刘敏(试用教材) 五、主要参考资料 (一)矫形器学 (二)生物力学基础 (三)康复医学 六、成绩评定占总成绩2%

第二章假肢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 康复工程学(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号(代码):502147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学时学分: 二、教学实验、实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上、下肢假肢的使用 熟悉上、下肢假肢的装配 了解上、下肢假肢的调试 三、教学实验、实习内容 1、讨论内容 讨论假肢按结构、安装时间、功能及截肢部位来分类的情况;讨论理想残肢的标准。(2学时) 讨论如何鉴别一个功能手的优劣。(1学时) 讨论大、小腿假肢对线问题。(2学时) 讨论髋、膝、踝三关节运动中的变化情况。(2学时) 2、操作内容 上、下肢假肢的使用训练 上、下肢假肢的装配训练 3、参观内容 参观上、下肢假肢的制作和装配 参观上、下肢假肢的训练和调试 观察下肢使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步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四、实验、实习选用教材 康复工程学,刘敏(试用教材)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康复医学》是一门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课程。是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认识康复医学的专业课教材。其课程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等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为必须了解和学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的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就业后的规培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均具有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紧紧围绕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通过不同层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通过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康复的定义、对象、领域,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基本原则,能够把握康复、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残疾、残疾人的概念,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疾病和残疾的三级预防等内容。熟悉康复的方式、基本对策、基本观点、主要方法,熟悉康复医学的内容、重要性;熟悉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组成、躯体的运动生理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等内容。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康复的团队及康复价值观、残疾的预防、功能恢复及代偿的基本理论等内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理解康复医学的系统知识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第二部分康复评定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肌力的概念、徒手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张力的概念、肌张力异常的类型以及肌张力异常的主要表现,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常用的评定方法,以及平衡、协调、ADL、失语症、构音障碍感觉、疼痛的常用评定方法等内容。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肌张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作用,熟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分析,协调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的表现特征、评估方法;熟悉ADL、Barthel指数及FIM指数测定的内容;熟悉躯体感觉、疼痛的分类等内容。了解康复评定学中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康复评定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对常见的评定结果进行临床意义的判定,为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 通过第三部分康复技术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概念,肌力训练的原则,作业治疗的定义,康复工程的定义,言语、语言的概念;掌握传统康复的定义,康复医学中医患关系的特点等内容。熟悉物理疗法的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对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并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写出完整的康复病历。 实习时间2周 实习内容及病种 (一)掌握实习病种的内容 脑卒中 1、目的要求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恢复的分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独立、准确的评定及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ADL评定。 2)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坐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 脊髓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熟悉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达到能够独立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确定,损伤类型的分类,残存功能的评 估,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ADL评定。 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肌力训练,ROM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

2、实习内容: 1)周围神经损伤的的病因和病理。 2)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诊断对病变程度和预后的评定。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防止挛缩变形、被动活动和推拿防止肌萎缩。 4)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损伤。 (二)了解实习病种的内容 小儿脑性瘫痪 1、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了解小儿脑瘫的评定方法。 2、实习内容: 1)小儿脑瘫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 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头部控制功能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站立行走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推拿疗法。 骨折后的康复 1、目的要求:了解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2、实习内容: 1)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物理治疗,健肢和躯干的正常活动。 2)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ROM训练,肌力训练、ADL训练、工作能力训练。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供针推专业五年制使用) 、八 刖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已和保健医学、预防医学、治疗医学并列而成为现代医学中的四大分支之一。它的任务是对伤、病、

康复治疗培训大纲-修改版)

郑州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材料 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为期14天,培训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模拟治疗技术训练、全真设备、现场同步技术操作等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医生、治疗师提供不同手段的技巧培训。组织理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根据个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一、招收对象、培训形式及培训目标 1.招收对象:培训基地培训班面向全省招生,每期招收20名,分4组进行培训,凡从事康复医学工作、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证书,拟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专科医师、治疗师均可报名参加。 2.培训形式:培训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采用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培训项目,以分阶段、分步骤的形式进行。培训结束后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3.培训目标:培训人员经过3个月培训,康复医师能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和适应症、禁忌症。 二、具体时间安排 50学时(10天)进行理论讲座,30学时(10个半天)技能培训,其余时间在病房学习实践。 三、课程安排 (一)理论授课(50学时,每天5个学时,分10天进行) 1.神经发育学 2.运动学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 3.运动治疗技术总论 4. PNF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 5. Vogta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

7.脊髓损伤的评定及康复治疗 8.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 9.TMS在运动损伤后的应用 10.如何在临床中开展康复评定 11.孤独症的康复治疗 12.冠心病及心梗PCI术后的康复治疗 13.认知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14.康复机器人在瘫痪病人中的应用 15.康复护理在康复中的应用 16.生物力学康复治疗中的意义 (二)模拟实训与实践操作(30学时,定为下午专项培训) 1、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 2、脑损伤患者的作业治疗。 3.脑损伤患者的吞咽与言语、认知治疗 4.脑损伤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 5.脑损伤患者传统康复治疗 6.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7.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9.儿科常见病如孤独症、小儿代谢病的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

新疆医科大学 《康复医学》 实习大纲(初稿) (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 基本技能,对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并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写出完整的康复病历。 实习时间6周 实习内容及病种 (一)掌握实习病种的内容 脑卒中 1、目的要求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恢复的分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独立、准确的评定及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ADL评定。 2)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 变形。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坐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 脊髓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熟悉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 达到能够独立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确定,损伤类型的分类,残存功能的评 估,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ADL评定。 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肌力训练,ROM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评 定,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

2、实习内容: 1)周围神经损伤的的病因和病理。 2)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诊断对病变 程度和预后的评定。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防止挛缩变形、被动活动和推拿 防止肌萎缩。 4)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 腓神经等损伤。 (二)了解实习病种的内容 小儿脑性瘫痪 1、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了解小儿脑瘫的评定方法。 2、实习内容: 1)小儿脑瘫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 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头部控制功能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 站立行走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推拿疗法。 骨折后的康复 1、目的要求:了解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2、实习内容: 1)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物理治疗,健肢和 躯干的正常活动。 2)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ROM训练,肌力训练、ADL训练、工作能力训练。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在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业务要求: (1)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具备扎实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能力。 (4)具备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 (5)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和康复宣传的能力。 (6)具备管理康复治疗室的能力。 (7)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 1、学制:三年 2、入学程度: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表 学年讲授、教学毕业考试入学教育军训假期机动合计

实验实习实习毕业教育 Ⅰ35 2 1 4 9 1 52 Ⅱ35 2 2 1 9 3 52 Ⅲ36 2 1 1 40 合计70 2 36 6 3 4 18 4 144 三、课程设置: 公共课: 总学时631学时占总学时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54学时 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4学时 体育70学时 大学英语212学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140学时 就业指南17学时 形势政策70学时 大学语文34学时 基础课 总学时744学时占总学时36% 医学物理学68学时 功能解剖生理学136学时 病理学54学时 药理学54学时 临床医学基础108学时 临床疾病概要108学时 骨科诊疗学54学时 神经病学54学时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144 讲课学时:125 实验学时:19 学分:8 适用对象: 针推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学生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见的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等内容。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通过康复医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医学模式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康复医学教学内容以功能障碍为核心,着重阐明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工作内容(包括功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要求达到将理论、原则与技术方法相贯穿联系,以使学生对康复医学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常用评定方法和康复技术。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讲康复医学概论 教学要求: 掌握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2.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熟悉 1.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 2.熟悉中医康复学与中医养生学的区别。了解1.了解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特点。教学内容: 一、康复的定义 二、康复医学的定义 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四、康复医学的组成 五、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六、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第二讲康复学发展简史、机构设置 教学要求: 熟悉1.熟悉康复医疗机构特点。了解1.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2.了解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发展前景。

《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2019专升本)

《康复评定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制订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只有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和详尽记录的康复评定,才有可能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治疗、对是否应改变或停止治疗作出合理的决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最常用的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为进入后期康复医学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康复评定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是否具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指学生对要求了解的内容,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熟悉”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满分为15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8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1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10%左右。 四、考试要点 第一章康复评定总论 第一节康复评定概述 1、掌握康复评定的概念。 2、了解康复评定的意义和层次。

3、熟悉康复评定的目的和特点。 第二节康复评定的步骤 1、了解收集资料。 2、掌握综合分析资料。 3、熟悉总结评定结果。 第三节康复评定的类型和方法 1、熟悉康复评定的类型。 2、熟悉康复评定的方法。 第四节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第一节人体形态的概述 1、了解发展史。 第二节姿势评定 1、掌握人体形态评定的基本概念,包括人体形态、体格、体型、身体姿势、身体组成成分、腰臀比、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身体素质;掌握正常直立姿势、常见异常姿势的评定方法;掌握身体长度、身体围度、身高及体重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反射评定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发育性反射的概念。 2、了解发育性反射的出现与消失、分类。 3、了解发育性反射评定的目的。 4、了解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发育性反射的检查方法 1、掌握脊髓水平的反射。 2、掌握脑干水平的反射。 3、掌握中脑水平的反应。 4、掌握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1、熟悉结果记录。 2、熟悉结果分析。 第四章肌力评定 第一节肌力 1、掌握肌力、耐力、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原动肌、固定肌、运动单位、峰力矩、力矩加速能等基本概念。 2、熟悉肌肉的功能分类和收缩类型。 3、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4、了解肌力评定的目的。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 1、掌握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康复医学科岗位职责(最全)(修订版)

康复医学科岗位职责(最全) 1、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2)贯彻执行医院、学校各项方针、政策 (3)完成医院、学校下达的各项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4)制定中心发展策略和规划 (5)制定中心人才选拨和培养计划并负责实施 (6)保持科室总收入以每年15%速度递增 (7)每周一次医疗查房,严把医疗、教学、科研质量关。 (8)每半年组织科室实物盘存一次 (9)主持发放科室奖金和津贴。 2、中心副主任岗位职责 (1)协助中心主任完成上述各项职责 (2)具体执行并实施中心主任的各项医、教、研及行政任务 (3)中心主任不在时,代理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3、护士长岗位职责 (1)协助主任完成科室各项医、教、研及行政工作。 (2)负责本中心护理人员的选拨、培养、素质教育,严把护理质量关。 (3)负责病房管理、床位安排调整、住院病人费用结算、查对(每周2次)及主持每月一次工休会。 (4)每周一次护理查房:重点检查护理质量(态度)、院内感染及褥疮预防、病区防火防盗安全状况。 (5)每月一次各治疗室收费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漏收、多收、错收。 (6)根据医疗、教学、科研需要有计划报领各种消耗材料及用品,实施各治疗部、室领用物品登记制。 (7)负责实物库房安全防火、防盗。 (8)每年组织二次护理常规考试。 4、住院总职责 (1)同住院康复医师职责 (2)负责院内科间会诊。 (3)负责病区医疗、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及进修生、实习生带

教。 (4)每晚9时查房一次,负责住院人心理疏导治疗。 (5)24小时在岗,每周休息一天,节假日不休,待住院总期满,按医院规定处理有关假期。 5、物理治疗师岗位职责 物理治疗师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本室治疗、带教、设备维护、安全、工作计量等全部工作统筹。 (1)遵守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严守作息时间。上午8~12:00,下午2~6:00,冬季顺延。中级以下职称者7:40上班。 (2)对病员要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坚持服务第一、质量第一。 (3)加强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康复医疗操作规范。 (4)医疗质量控制 ●实行教授(或科主任)、主任(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三级负责制。 ●治疗师与主管医师在病员和/或病员家属参与下负责病员治疗方案的确定。

最新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

实习组织与管理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习组织领导 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 1、学校实习组织工作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主管,第一临床医学院具体执行,负责安排实习各方面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的一些问题,组织检查实习课程与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实习医院,掌握实习情况。教务处实习科、学院年级办公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和各实习医院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2、实习医院实习医院受学校委托,对实习教学全面领导和统一安排。 (1)在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科教科制定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包括实习生的生活、实习安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纪律考勤,并经常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实习生,及时通知学校。 (2)定期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按学校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 (4)对由于病、事假连续缺实习一周以上的实习生报到学校教务处,并共同研究是否需补实习及其方法。

3、实习科室实习科室是直接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学组织,由科室主任、治疗师长负责领导,并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科室应指定一名高年资治疗师,协助治疗师长管理此项工作。具体任务是:(1)实习生初来或接班时,进行入科教育,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并分配工作。 (2)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做好具体安排,指导实习进行,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全面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掌握实习生的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情况,开展表扬与批评,定期向领导汇报实习生情况。 (4)实习结束时,根据有关规定,对实习生的学生成绩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填写考评表。 4、带教老师 (1)本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全面指导,从严治学,在医德医风和专业学习方面严格要求实习生,按各科实习大纲进行临床实习教学。 (2)带教每位实习生管理6-8张床位,督促实习生及时完成分管床位新入院病人的功能评估和治疗记录,认真修改、签名,指导实习生掌握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 (3)实习中结合病例讲解基础理论、临床经验、观察重点、处理方法,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实习生完成各种治疗技能操作。 (5)指导实习生参加值班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护工作。

康复综合考纲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101000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学科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理学)本科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校康复学科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在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康复相关方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2014年,我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专业将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主要培养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等多方面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基础、康复治疗临床技术、康复工程和传统养生康复。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运动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交叉方面。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生物学、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创伤、疾病、残障、衰老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考试科目 康复综合(包括康复基础和临床康复两部分) 1、康复基础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2、临床康复课程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康复综合考试大纲 1、康复基础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参考书目:陆耀飞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2、临床康复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参考书目: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参考书目: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脑性瘫痪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老年痴呆康复、多发性硬化康复 参考书目: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肌肉骨骼康复学》:上肢创伤康复、下肢创伤康复、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创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关节置换康复、骨关节康复、脊椎病康复、下背痛康复、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康复、脊柱侧凸康复 参考书目:张长杰主编,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 适用专业: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 总学时数: 34 (理论28学时: 自主6学时) 学分数: 2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以及民众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医学学生必须掌握康复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促进人民健康。本门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临床课程,于第八学期开设。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明确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功能障碍评定方法、康复治疗技术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以及康复医学领域的新进展。 通过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康复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树立早期康复的理念,强化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指导或介绍病人应用康复疗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概论(4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基本工作内容和对象,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 方式及各专业的职责,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2.掌握功能、残疾和健康的概念; 掌握ICP 国际分类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 系,建立基于ICP框架之上的整体康复观念。 I教学内容 1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学科的内容,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各类康复机构。 2.残疾的概念; 残疾的国际分类: ICP框架: 残疾的预防。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 人体运动学的概念、骨与关节的运动学、制动时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的可塑性。 2理解: 运动的生理效应、骨与肌肉的生物力学、神经反射 3.了解: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中枢神经发育机制、脑老化 [教学内容] 1.人体运动学: 骨与关节的运动学、动力学。 2.人体生物力学: 骨与肌肉的生物力学、骨痂的生物力学、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3.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运动的生理效应、制动对机体的重响。 4.神经学基础: 中枢神经发育机制、神经反射、中枢神经的可塑性、脑老化。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3学时) [目的要求1 1.掌握: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功能分类的定义以及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2.理解: 各种功能评定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整理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

?实习组织与管理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习组织领导 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 1、学校实习组织工作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主管,第一临床医学院具体执行,负责安排实习各方面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的一些问题,组织检查实习课程与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实习医院,掌握实习情况。教务处实习科、学院年级办公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和各实习医院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2、实习医院实习医院受学校委托,对实习教学全面领导和统一安排。 (1)在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科教科制定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包括实习生的生活、实习安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纪律考勤,并经常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实习生,及时通知学校。 (2)定期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按学校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 (4)对由于病、事假连续缺实习一周以上的实习生报到学校教务处,并共同研究是否需补实习及其方法。 3、实习科室实习科室是直接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学组织,由科室主任、治疗师长负责领导,并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科室应指定一名高年资治疗师,协助治疗师长管理此项工作。具体任务是: (1)实习生初来或接班时,进行入科教育,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并分配工作。 (2)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做好具体安排,指导实习进行,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全面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掌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第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者功能恢复的医学。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根据南登崑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编写。参考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使用,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医学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参照使用,内容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

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部分,学生要按上述要求学习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51学时,临床示教3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 数 实验学时数 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3 3 9 6 9 9 3 6 3 1 2 合计51 3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者功能恢复的医学。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根据南登崑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编写。参考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使用,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医学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参照使用,内容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部分,学生要按上述要求学习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51学时,临床示教3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3 3 9 6 9 9 3 6 3 1 2 0 0 0 合计51 3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