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梅兰芳

17梅兰芳
17梅兰芳

学习内容:三年级上册《17、梅兰芳练功》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文叙述了杰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认真练功的故事。课文中通过两个事例,重点记叙了梅兰芳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的事,说明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勇于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顽强毅力的人终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本课教学目标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认识本课7个生字,通过查字典,来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同时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通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读懂课文。

2、知识基础: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想象说话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3、经验基础:本篇课文可以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等句子,学生较难理解。在领会句子的意思后,可抓住课文最后一句中讲到的“梅兰芳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这句话展开教学。既然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那他怎么会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呢?引导学生从梅兰芳苦练跷功的事,体会梅兰芳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悟出“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过硬、硬是”中“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梅兰芳这位蜚声海内外、为国争光的京剧表演大师,感受他刻苦顽强、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学习难点:

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出示录像)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京剧录像。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戏曲的精华。

3、简单介绍梅兰芳:以前京剧中的所有角色都由男性来担任。你猜得出刚才录像中扮

相俊秀,唱功一流的演员是谁吗?对,他便是我们刚才看到的照片上的人物——梅兰芳。梅兰芳,原名梅澜,字畹(wǎn)华。他在京剧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创造

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他风格独特的“梅派”表演艺术,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欢。他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京剧表演大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出示课题:17、梅兰芳练功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接龙读课文,检查字词读音

(1)叫号读课文,朗读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2)梅兰芳练的是什么功?(跷功)开火车正音“跷”;

“跷功”是什么意思呢?读读注释。

出示: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这种功夫叫“跷功”。(出示“跷”字)

你是怎样记住“跷”这个字的?“跷跷板”的“跷”也是这个字。

(3)出示图,介绍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

(生指男性,旦指女性,净指花脸,末指年纪较大的男性,丑指丑角。)

2、填空:梅兰芳8岁那年去学戏,可是先生却说。后来,梅兰芳到云和堂戏班拜师学艺。师傅教他练跷功,他坚持着。冬天,他又自己。最后,终于成为。

三、研读课文,感受“顽强的毅力”

1、梅兰芳刚开始学戏时是怎样的呢?轻声读读

2、3小节,想想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质疑。

重点抓两个问题:

老师发现同学们问题的焦点聚集在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上。这里一共出现了两次先生的评价。

①出示句子: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

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②这两次评价其实是同一个意思,老师建议大家不妨先来查查“料子”这个词的意思。(比喻适合做某种事的人材)“不是学戏的料子”意思就是不是唱戏的人才。

③“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的意思就是:没给你从事唱戏这个行业的天赋。

2、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他练跷功说起吧。(板书)跷功是京剧表演特技之一,属高难技术,训练时非常艰苦。

(1)思考:跷功难在哪里?(板书)请自由读第5节,特别关注红色的部分,体会跷功的难。

老师读课文,你们做做动作体会练跷功的辛苦。

师强调:板凳、砖头、半米多长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小)

一炷香(时间很长)

不准休息(连续不能停)

齐读句子。

(2)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梅兰芳是怎么练的呢?指名读。

出示句子: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①在这句话中有一个三个字的词能说明梅兰芳刻苦的,你能找到吗?(咬着牙)

在这句话中有一个两个字的词能说明梅兰芳刻苦的,你能找到吗?(坚持)

在这句话中有一个一个字的词能说明梅兰芳刻苦的,你能找到吗?(硬)

②这里的两个“硬”是什么意思?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有四个解释条,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1、跟“软”相对。2、经得起考验,能力强。3、(意志)坚定。4、能力不够,但坚持做)

师:选得好!一开始,能力不够的梅兰芳,连先生都说他不是个学戏的料子,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这个“硬”正说明了梅兰芳的顽强。

③指名读、开火车、齐读句子。

(3)现在,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说说你觉得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并请学生板书:刻苦、勤奋、顽强等

(4)就这样,梅兰芳艰苦地练了一个秋天,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他站得越来越稳,腰腿越来越有劲。要求严格的先生也连连称赞,梅兰芳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5)从大家的表情中老师感到大家都很满足了,可是梅兰芳并不满足。一起来读第7节。轻声读,老师说停再停。

(6)老师问,你们用书中的话来回答。

串读:冬天,他想了什么办法练?(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是怎么练的?(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跌倒了,没关系,立即(爬起来,继续练。)身上的瘀青疼得厉害,可是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失败,他又(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可梅兰芳决不放松练习,因为他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

(7)出示梅兰芳说的句子,要理解这句话,关键是理解这个“空”的意思(白白地)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8)现在你是否能理解梅兰芳这么做的原因?再来想想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自己设难永不满足)

师:他是怎么永不满足,怎么精益求精的呢?

(9)情景说话:

①那天天不亮,别人都还在梦乡,梅兰芳。

②一个夏日,骄阳似火,师傅劝他休息一会儿,梅兰芳。

③……,梅兰芳。

小结点评: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名人名言)

2、进一步感受“蜚声”的意思。

(1)师: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原来天赋并不出众的梅兰芳,终于成为一名京剧艺术大师。有人说他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有人说他是卓绝的京剧大师……出示: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真正做到了蜚声海内外,也为国家争了光。

(2)“蜚声”什么意思?来读读注释。蜚声海内外就是扬名海内外。

(3)再来看看经典作品的剧照。(生读作品名)

(4)让我们再来欣赏梅兰芳的经典作品《霸王别姬》中俊秀的扮相、优美的唱腔。

四、小结复习,个人感悟

1、总结,激发探究: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梅兰芳的成功中感受到了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需要(指板书)顽强、坚持、永不满足。(生总结)

2、复习词语: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来复习今天学的词语。

拜师学艺想方设法砖头摔跤跌倒顽强毅力扎实蜚声

4、分析“拜”的字形。

五、作业布置

课前

1 加部首成字,再组词

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

尧——

采——

中——

2、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课中

1、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跷功、顽强毅力、硬是、过硬、过硬功夫、料子”

2、情景说话:

①那天天不亮,别人都还在梦乡,梅兰芳。

②一个夏日,骄阳似火,师傅劝他休息一会儿,梅兰芳。

③……,梅兰芳。

课后

1、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小明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一夜睡不安稳。

(2)小张在百米赛跑中跌倒了,硬.是要咬牙爬起来,继续冲刺。

(3)杂技演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易碎的瓷碗在纤细的棒尖上飞快地旋转着。

2、积累词语。

表示名气大的词语:蜚声

表示勤奋刻苦的词语持之以恒

附板书设计:

17、梅兰芳练功

顽强、刻苦、有毅力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美的化身。 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念功做功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翻功跌功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学习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1、文中生字的读音与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不足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件。 2、激光灯。 3、学生课外了解一些京剧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芳、灵、或、紧、兰、者、注、视、活, 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拜、傅、鸽、底、勤、剧,只识不写;理 解词语:没有神儿、紧盯、注视、终于、勤学苦练、世界闻名;理解句 子:不是唱戏的料子、眼睛会说话了。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 课前:放一些有关京剧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 一、谈话导入。 1、揭示“京剧”: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戏曲的种类有很多, 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上是关于那个剧种的表现啊? (出示:京剧)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感官上全面感受戏曲,引出国粹京剧。让学生在脑海中感到惊叹,形成疑问:我国的戏曲太吸引人了,谁唱戏唱得好呢?) 2、引出“梅兰芳”: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 京剧大师,他曾多次出国访问,他的表演受到外国观众的连连称赞。他就是梅兰芳。(出示化妆照片) 请同学们猜一猜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预测生回答男的或者女的)?让 我们再来看一张他的照片(出示梅兰芳正装照片)。 (过渡:在以前京剧里年轻貌美的女子都是由男的来扮演的,你看,她演的多好!(出示梅兰芳《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剧照)梅兰芳怎么会成

《梅兰芳练功》

17.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9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4、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的京剧表演一暑假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检查预习,请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师出示:著名京剧大师。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请生读。) 出示:梅兰芳剧照 2、出示课题:梅兰芳练功(齐读) 师提问:课题中的练功指的是什么功?——跷功 认识跷功,并学习“跷”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梅兰芳的成功靠的是什么?——第8节 1.学习课文第8节。 理解词语:蜚声 蜚声海内外近义词替代。 2.师生配合朗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梅兰芳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终于最后蜚声海内外,可是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啊,他的先生是怎么评价他的呢?快速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三小节,找一找,起初先生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1、学习2——3节 (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7梅兰芳

学习内容:三年级上册《17、梅兰芳练功》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文叙述了杰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认真练功的故事。课文中通过两个事例,重点记叙了梅兰芳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的事,说明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勇于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顽强毅力的人终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本课教学目标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认识本课7个生字,通过查字典,来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同时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通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读懂课文。 2、知识基础: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想象说话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3、经验基础:本篇课文可以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等句子,学生较难理解。在领会句子的意思后,可抓住课文最后一句中讲到的“梅兰芳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这句话展开教学。既然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那他怎么会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呢?引导学生从梅兰芳苦练跷功的事,体会梅兰芳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悟出“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过硬、硬是”中“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梅兰芳这位蜚声海内外、为国争光的京剧表演大师,感受他刻苦顽强、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学习难点: 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出示录像)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京剧录像。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戏曲的精华。 3、简单介绍梅兰芳:以前京剧中的所有角色都由男性来担任。你猜得出刚才录像中扮 相俊秀,唱功一流的演员是谁吗?对,他便是我们刚才看到的照片上的人物——梅兰芳。梅兰芳,原名梅澜,字畹(wǎn)华。他在京剧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创造

17梅兰芳练功

仃梅兰芳练功(第五册) 作者(来源):上师大一附小包琪瑛发布时间:2013-10-1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10个生字;理解“蜚声、跷功”等词语;区分“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2、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用提炼要点的方法,概括地说出梅兰芳是怎样苦练跷功的,了解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感受梅兰芳顽强的毅力。 3、围绕“刻苦” 一词,用文中的事例将句子“梅兰芳练功真刻苦啊!”写具体。教学重点、难点: 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地说出梅兰芳是怎样苦练跷功的,感受梅兰芳的刻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由课题进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功”的意思?(功夫) 3、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出示句子一一梅兰芳是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理解词语“蜚声海内外”“大师”的意思 2、了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简介梅兰芳:曾经塑造了许多优美的妇女形象,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一一梅派。他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让世界各地的朋友都知道了中国的国剧一一京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刻苦练功的原因。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交流读文感受。 1、了解“跷功” 2、交流读文感受

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梅兰芳________ 地跷功) 3、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文章写了梅兰芳练跷功的几件事呀?分别在哪几节? (二)学习第2、3节,读懂刻苦练功的原因。 过渡:梅兰芳为什么要这样练呢?看看课文哪几小节给我们讲了这个原因。(出示第2、3节) 1、指名分节读,找找说明原因的句子。 2、理解“不是学戏的料子” 3、引读:因为先生认为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临走时还说(祖 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这句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就像(针 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想一一梅兰芳下定决心一一(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三、细读课文,概括梅兰芳练跷功的2件事,感受他的刻苦精神。 (一)学习第5节,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概括说梅兰芳是如何苦练跷功的。 梅兰芳是怎样实现这个目标的呢?课文紧接着写了两件事。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第一件事。(出示第5节) 1、理清层次 这一节有两层意思,读读这一小节,试着分一分。 第一层:吴先生怎样要求;第二层:梅兰芳怎样练。 2、了解吴先生的要求 (1)读句 (2)引导关注数量词,结合插图和资料感受练跷功的不易。 (3)抓住数量词,简要说说吴先生让梅兰芳怎么做? 3、读懂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1)用直线划出来直接总结梅兰芳怎么练的句子。 (出示: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2)引读:面对吴先生严格的要求,梅兰芳为了一一(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3)区分句中两个“硬”的意思,感受梅兰芳的刻苦精神。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兰芳练功6 沪

梅兰芳练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9个,查字典理解词语,过硬,硬是中硬的意思。 2、默写词语。 3、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硬在不同词语中的解释。 2、通过学习名人故事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2、质疑。 3、师归纳,自读课文,说说知道梅兰芳是怎样练功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学习课文5、6、7小结。 1、自读5、6、7小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梅兰芳是这样一个人的的,并用和。。。。。 进行圈划。 2、交流。 第五小节:

(1)出示句子: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工夫,硬是第1页 过硬硬是 查字典理解不同的意思。 读句子,说说为什么要用硬是? 板书:顽强的毅力 (2)试试身手,完成句子。 我为了参加六一节的演出,。 (3)理解:一炷香的时间、跷功 复习带尧的字。 小试身手: 例:每海(海水)悔(后悔)梅(梅花)莓(草莓)尧 采 (4)齐读第五小结。 第六小节: (1)出示句子,理解想方设法。 (2)用想方设法说一句话。 (3)齐读第六小结。 第七小结 (1)自读第七小结,划出感动你的句子。

(2)青一块,紫一块立即爬起,继续练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八小结。 第2页 1、师述第八小节。 2、学习词语:扎实、蜚声 3、自读,齐读 四、学习1、2、3小节。 1、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京剧艺术大使曾经被人认为不是学习的料,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1、 2、3小节,说说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2、质疑,解疑。 通过讨论理解:他不是学习的料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像针一样刺痛他的心3、齐读1、2、3小节。 五、复习拓展。 1、梅兰芳从他不是学习的料到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大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人物故事,选一个在小组里交流。 3、复习词语。 读音:蜚、跷 字形:拜、毅 第3页

17梅兰芳练功教案发

第八周教研活动10月22日 执教:明珠小学蒋龙梅 课题:《17、梅兰芳练功》 教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课文5——7节,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语言教学的品悟中懂得“只有凭着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播放媒体音乐)听着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演绎的京剧名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年时代,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读课题) (媒体出示词语)你能不能用上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回忆一下课文内容,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自己先轻声地说说。 指名说。那这种顽强的毅力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5-7小节。 二、研读课文,抓关键句。 1、学习课文5-7小节,加深体会。 (1)指名朗读5-7小节。 (2)其他学生边听边用“——”画出梅兰芳是怎样练跷功的,用“~~~~~ ”画出他是怎么说的。 (3)交流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出示梅兰芳练跷功的句子: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试验,现听好要求:每位小朋友把一只脚跷起来,单脚站立,并且垫起脚尖,好,我们轻轻地站起来,按照要求做,坚持住!大家来谈谈你的身体、你的腿有什么感觉? 指名交流。 再来看看云和堂的吴老师当时是怎么要求梅兰芳的呢?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指名读。 现在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再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谈谈梅兰芳练跷功难在何处吗? 一边交流,一边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

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 黄河路一小李丽琴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子苦寒来”的道理。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2、看图,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紧盯注视游动的鱼儿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口头填空,

17 梅兰芳练功

17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方设法”、“蜚声”等词语的意思;辨析“硬”在句中的不同意思。 2、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把梅兰芳在云和堂练习跷功的两件事说清楚。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3、懂得只有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把梅兰芳在云和堂练习跷功的两件事说清楚。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联系上下文理解“闯”、“想方设法”、“更上一层楼”等词语的意思;辨析“硬”在句中的不同意思。 2、能借助提示,学习用先概括后举例说明的表达方式把梅兰芳在云和堂练习跷功的两件事说清楚。 3、懂得只有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体会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艺术大师。板书:梅兰芳 2、朗读开头和结尾,初步了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⑴指名读课文开头、结尾两个自然段; ⑵理解“蜚声”的意思,感受梅兰芳享誉世界的艺术成就。 ⑶积累表示“在国内国外都很有名”的词语,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3、总结:通过朗读,我们知道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练功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了解梅兰芳在练功过程中得到的不同评价

1、出示自读要求: 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并结合文中词句说说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 2、交流 板书:不是学戏的料子 连连称赞 不住点头 三、学习2-3自然段,体会梅兰芳学好戏的坚定决心 1、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的原因,体会先生的无奈。(1)理解文中“不是学戏的料子”的含义 师:从先生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兰芳小时候并没有学戏的天赋。 (2)联系前文了解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的原因。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 (3)指导读句“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体会先生的无奈。 ⒉学习第3自然段,知道梅兰芳内心的想法,体会他学好戏的坚定决心。 过渡:尽管梅兰芳没有学戏的天赋,先生也不看好他,但是他放弃了吗? (1)交流出示: 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板书:下定决心 (2)指导朗读: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⒋小结:梅兰芳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来到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继续拜师学艺。 四、学习4-7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学习跷功时的顽强毅力 (一)学习4、5自然段,感受吴先生要求严格 1、自读4、5自然段,你认为吴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抽读 3、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找出第5自然段介绍吴先生要求的句子。 ①读准“跷”的字音;补充京剧演员所需练就的基本功;从字形上了解“跷功”练的是脚上的功夫;结合图片体会练习“跷功”的难度之大。 ②结合句中“一条板凳”、“一块砖”、“一炷香”这些关键词,感受吴先生要求之高和练习跷功难度之大。

14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学艺》教案 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读书情况。(1) 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3、填空,出示小黑板。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3、师范写,生书空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四、作业: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一)“梅兰芳是何许人?”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

梅兰芳练功(教案)

17、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不易;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句式,练习说话。 4、明白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的。【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从中体会到他正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准备】 简单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2、反馈预习情况,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关注以下三点) ①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②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③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唱、念、做、打。其中“做功”又涵盖了许多种类,例如:水袖功、翻功、跌功、跷功、舞功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轻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①跟“软”相对;②(意志)坚定;③勉强;④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 3、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学习5-7节,思考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质疑问难,感受“顽强的毅力”

梅兰芳练功教学设计

梅兰芳练功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梅干菜教案

“霉干菜”造就“博士之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霉干菜”的原料及制作方法。 2、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询、实践采访活动等方法,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感受东阳人才济济,体会东阳人的那种热爱家乡的感情。 4、感受东阳学子勤耕苦读的“霉干菜”精神,从而立志努力学习,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准备: 图片实物资料: (1)霉梅干菜制作过程(晾瘪、切碎、加盐腌制、嗮干) (2)加少许油的干菜十碟,每碟六个小匙。 (4分)课前谈话:(课前搜集东阳旅游景点、特产、名人) 师:现在我特别想用方言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大家好,看到你们我很高兴,因为你们都很可爱!” 师:能听懂我说的意思吗?我刚才是说(略)。 师:去东阳玩过吗?去过哪里?(谈景) 梦幻谷:七八月份的泼水节可好玩了! 秦王宫:不到秦王宫,枉来影视城 红色博览城:长征精神代代传,在红色旅游中接受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 广州街、香港街:广州街景区是为了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 明清宫苑:北京紫禁城搬来了。 清明上河图:横店影视城最具魅力的新景观 师:有没有带回东阳的特产啊?(谈特产) (若学生说没有: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东阳特产可多了。) 我说你们猜: 香榧:“小小果子两头尖,尖尖外壳长眼睛,捏住眼睛去掉壳,露出一个黑将军。” (香榧不但有营养,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自然界恩赐给人类的一件宝物。) 小京生:“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茶叶:“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东阳春芽”在唐代即负盛名。 木雕、竹编:来到木雕之乡竹编之乡,不去木雕城看看也太可惜了啊! 火腿:有“金华火腿出东阳”的说法。 师评价:哎?一说起吃的玩的,大家都特带劲。今天这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东阳。准备好了吗? 教学过程: 一、走近东阳,走进“博士之乡”

小学语文三年级17梅兰芳练功

17 梅兰芳练功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7个生字“拜、跷、砖、肿、设、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仿照例句,把句子续写完整。 3 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简单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 语言训练点: 句式训练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内容。中年级学生应该知道一些基本的句式类型,掌握句子的一些构句方式。本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句式训练: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续写完整。 例: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通过此句式的说写训练,我们试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文本中的语句进行说话写话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梅兰芳,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抗日战争时期留居香港、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高尚民族气节。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练功的故事。 2 出示课题 20 梅兰芳练功(齐读)

二初读课文,预习反馈 1 轻声读全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各小组内反馈预习情况:交流自学的字词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梅兰芳是举世闻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好,可他小时候学戏时,先生对他说了什么? 1 学习2——3节 (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 (3)师生接读第3节,想象说话 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他常想:。 2 过渡:梅兰芳在挫折面前没有倒下,而是立志要好好学戏,闯出个样子。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了。 3 学习4——7节 (1)默读4——7节找找:4——7节中写了几个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事例?分别是哪几小节?(两个事例,分别在5、7小节) (2)反复读5、7两节,划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 (3)出示句子,仔细品读 A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 ..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的功夫,硬是 结合理解“过硬”和“硬是”中的硬的不同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1.读例句。(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2.读题目。(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硬是 ,连。) 3.选择第七小节中的两层内容把句子说完整。 (1)选用第一、第二层的内容把句子说完整。

小学语文《梅兰芳练功》教案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积累9个词语。借助注释知道“跷功、蜚声”的意思,查词典知道“料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方设法”,辨析“硬”在“过硬”“硬是”两个词语中不同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读、圈、说”的方法学习第5节,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7节。 3.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简单说说梅兰芳练跷功的事例,体会他的顽强的毅力。 4.以“梅兰芳凭着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为开头,用“概括——具体”的方式把两个事例连起来说一说。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理解“跷功”和“蜚声”,查词典理解“例外”和“料子”。 2.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原来先生是怎么评价小时候的梅兰芳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评价梅兰芳的?用直线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内容。 3.查找梅兰芳的相关资料,了解梅兰芳。 4.在预习的过程中,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吗?也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简介梅兰芳,学习第1节。 1.看图,简单了解梅兰芳及他扮演的角色。 2.出示第1节,朗读句子。 3.梅兰芳能够成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秘诀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3节。 1. 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用“原来先生是怎么评价梅兰芳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评价他的?”来说一说。借助关键词的理解读懂句子意思。【板书:原来后来】(1)交流:原来先生怎么评价梅兰芳? ①【板书:不是学戏的料子】通过查词典理解“料子”。 “料子”是指“衣料”。我们查过词典,在这句话中是指人才。先生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就是? ②这一节中还有一句话也是这个意思,是哪一句?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7梅兰芳练功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17 梅兰芳练功[原文]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一次,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柱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7梅兰芳练功[练习] 一、给加□的字注音: ) ) ) ) ))蜚声()二、看拼音写词语 Qiāo gōng shuāi jiāo zhā shí fēi shēng yì lì wán qiáng 三、加部首成字,再组词 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 尧—— 采—— 中—— 专—— 殳—— 五、选择下列各句解释,把正确的填在加点词的后面: 1、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 . ).的功夫,硬.( . ).是咬着牙 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A.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 状(跟“软”相对)

梅兰芳练功教案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识记“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等生字。借助注释知道“跷功、蜚声”的意思;查词典知道“料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方设法”;辨析“硬”在“过硬”“硬是”两个词语中不同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读、圈、说”的方法学习第5节,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7节。 3.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简单说出梅兰芳练跷功的事例,体会他顽强的毅力。 4.以“梅兰芳凭着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为开头,用“概括——具体”的方式把两个事例说完整,说清楚。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理解“跷功”和“蜚声”,查词典理解“例外”和“料子”。 2.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原来先生是怎么评价小时候的梅兰芳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评价梅兰芳的?用直线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内容。 3.查找梅兰芳的相关资料,了解梅兰芳。 4.在预习的过程中,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发兴趣,揭题导入,学习第1节。 1.出示图片(梅兰芳及他扮演的角色),引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第1节,朗读句子。 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能将一个个女性角色表演得那么唯美,真不愧是——出示: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揭示课题 过渡:梅兰芳能够成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秘诀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3节。 1. 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用“原来先生是怎么评价梅兰芳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评价他的?”来说一说。借助关键词的理解读懂句子意思。 (1)原来先生是怎么评价梅兰芳的? ①交流并板书:不是学戏的料子 理解词语:“料子”。 理解句子:“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 ②理解句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教师讲解“祖师爷”的意思。指导学生尝试读出先生的无奈。

梅兰芳练功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梅兰芳练功》,这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天才出于勤奋,只有从小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才能成为有用的人”的道理,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特点, 本文从一开始师傅断定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到后来他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大师”,通过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证明了“勤能补拙”这一道理。全文段落结构清晰明了,第1节为总起,简单介绍了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第2、3小节介绍了梅兰芳8岁初学京剧时师傅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可梅兰芳并不气馁,决心闯出个样子来。第4——7小节记叙了梅兰芳继续拜师学艺,具体讲了苦练跷功的事。最后第8小节总结全文。全文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可放手让学生通过圈划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梅兰芳基本是不熟悉的,所讲述的故事与目前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也相去甚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补白。可在预习时做相关的要求,同时教学中有安排交流环节。我班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掌握了自主识字的方法,阅读习惯比较良好,课堂思维活跃,而本课具体展示的梅兰芳勤奋练习跷功的两个事例会让学生阅读时兴趣盎然,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刻苦努力。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理解词语和语言表达上能力还不够强,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教师由扶到放,以学生自主探究、想象说话为主,让学生学习得更主动,更投入。 三、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整个三年段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一个是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形成联系上下文读懂内容的方法。另一个是读懂一段话后正确提炼其要点。同时,学习把一段话写具体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训练点。除此以外,承接上一单元预习的要求,本单元不仅要在预习时读准字音,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三年级的年段要求、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并结合这篇文章的文本特点,我拟

四年级教案-梅兰芳学艺

四年级教案:梅兰芳学艺 导读: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