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计划

C语言教学计划
C语言教学计划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计划

C语言程序设计

一、教学培养目标

C语言是影响深远的、传统的、面向过程的优秀编程语言。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特别适合编写系统软件。现在,C语言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而且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均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上机实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侧重于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教育,更侧重于使学生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具备较新的教学和实验条件,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对语言的学习除了学语法之外,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如何阅读、编写与修改、调试程序),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上机前先编好程序,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调试,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三、教学内容实施方案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教学内容:

1.1 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1.2 C 语言的特点

1.3 简单的C程序介绍

1.4 C 程序的上机步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C语言的历史、特点

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初步了解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过程

教学重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教学难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课时安排:2学时

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

教学内容:

2.1 算法的概念

2.2 简单算法举例

2.3 算法的特性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

教学重点:

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教学难点:

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课时安排:4学时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教学内容:

3.1 C的数据类型

3.2 常量与变量

3.3 整型数据

3.4 实型数据

3.5 字符型数据

3.6 变量赋初值

3.7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表示方法

2)掌握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

3)掌握有关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

1)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

2)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1)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

2)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

课时安排:4学时

第四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教学内容:

4.1 C语句概述

4.2 赋值语句

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4.6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语句的概念

2)掌握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3)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难点:

1)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课时安排:4学时

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5.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5.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5.3 if语句

5.4 switch语句

5.5 程序举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练掌握关系、逻辑表达式的用法

2)熟练掌握选择型程序设计语句的用法

教学重点:

1)表达式

2)选择型程序设计语句

教学难点:

逻辑表达式

课时安排:共6学时

第六章循环控制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6.3 while语句

6.4 do-while语句

6.5 for语句

6.6 循环的嵌套

6.7 几种循环的比较

6.8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6.9 程序举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练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运用

2)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循环语句

2)循环的嵌套

3)break和continue语句

教学难点:

1)循环语句

2)循环的嵌套

3)break和continue语句

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七章数组教学内容: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3 字符数组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数组的概念和使用

2)掌握数组初始化的方法

3)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一维数组

2)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3)字符数组

教学难点:

1)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2)字符数组

课时安排:6学时

第八章函数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8.3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8.4 函数的调用

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8.8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9 变量的存储类别

8.10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8.11 如何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理解变量的存储属性,作用范围

教学重点:

1)数的定义

2)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

3)函数的调用

4)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5)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6)变量的存储类别

教学难点:

1)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

2)函数的调用

3)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4)变量的存储类别

课时安排:8学时

第九章预处理命令教学内容:

9.1 宏定义

9.2 “文件包含”处理

9.3 条件编译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使用宏替换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

宏定义

教学难点:

宏定义

课时安排:2学时

第十章指针

教学内容:

10.1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10.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0.3 数组的指针何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10.4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10.5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10.6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

2)掌握指针与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

3)掌握用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有关指针的算法

教学重点:

1)指针的定义、引用

2)指针与变量

3)指针与数组

4)指针与函数

教学难点:

1)指针的定义、引用

2)指针与数组

3)指针与函数

课时安排:12学时

第十一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教学内容:

11.1 概述

11.2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11.3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11.4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11.5 结构体数组

11.6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11.7 用指针处理链表

11.8 共用体

11.9 枚举类型

11.10 用typedef定义类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和定义方法以及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掌握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变量的概念和应用,掌握链表的概念和应用3)共用体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重点: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变量与指针

教学难点: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变量与指针

课时安排:8学时

第十二章位运算

教学内容:

12.1 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12.2 位运算举例

12.3 位段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各种位运算

教学重点:

位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位运算的方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第十三章文件

教学内容:

13.1 C文件概述

13.2文件类型指针

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3.4 文件的读写

13.5 文件的定位

13.6 出错的检测

13.7 文件输入输出小结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文件和文件指针的概念和文件的定义方法

2)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

教学难点:

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

课时安排: 4学时

四、作业内容安排

每章课后习题选做,每章交实验报告一次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考核由平时抽查、实验过程、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

平时抽查、实验过程(含平时考勤、提问、实验完成情况):20%

平时作业:20%

期末考查:6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进度表

实验计划进度表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因此,特制定本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变化、水的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燃烧的条件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蜡烛及蜡烛燃烧时的变化;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料燃烧的条件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

C语言教学计划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计划 C语言程序设计 一、教学培养目标 C语言是影响深远的、传统的、面向过程的优秀编程语言。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特别适合编写系统软件。现在,C语言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而且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均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上机实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侧重于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教育,更侧重于使学生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具备较新的教学和实验条件,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对语言的学习除了学语法之外,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如何阅读、编写与修改、调试程序),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上机前先编好程序,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调试,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三、教学内容实施方案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教学内容: 1.1 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1.2 C 语言的特点 1.3 简单的C程序介绍 1.4 C 程序的上机步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C语言的历史、特点 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初步了解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过程 教学重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教学难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课时安排:2学时 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 教学内容: 2.1 算法的概念 2.2 简单算法举例 2.3 算法的特性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 教学重点: 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教学难点: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 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C语言教研组在指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明确了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C语言的特点以及各种语句和基本函数的使用,使学生学 会基本的C语言程序的编写、调试等操作,领会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涵,训练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今后开发软件打下基础,为 学习后续课程(如数据结构)作好准备”。不但要求学生学习理论, 还必须能较熟练地上机操作,有较强的动手水平。作为工科专业接触 的第一门工具语言,最能反映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本课程所选用的 教材在内容组织上,虽然依逻辑思维方式实行了归类,但难点还是较 为集中,跨度大;概念讲得多,分析少;语言深硬,不够形象,较难 理解。针对该问题,C语言教研组对教学内容重新实行了规划。第一,适当压缩部分难度较大,但有用性不强的内容,如:文件指针。第二,扩充部分难度较大且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传值与传地址的对比。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总结归类相关知识点,如:能够将运算符 优先级总结为朗朗上口的七字口诀:单算关逻条赋逗。第四、将全国 计算机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真题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采纳上述手 段之后,明显发现学生对学好C语言的信心增加很多,学习积极性也 就随之得到了提升。 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工具类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接受,为此我校C语言全体任课教师实行集体备课,积极与 学生保持互动沟通,随时根据绝大多数学生实际接受情况适当调整教 学计划,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下所示:在理论课上,采取的是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充分理解到学生是主题,教 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自主思考。所以,需要改 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 每次上课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好教学案例,这 些案例最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和生活紧密相关”。例如,讲到 子函数时,在做课堂引入的时候,能够先给学生们演示一个五子棋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划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划 一、目的 通过为期一周的C课程设计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程序开发的过程,加深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C语言语法规则,学会编制结构清晰、风格良好、数据结构适当的C语言程序,从而具备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编程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在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类型(整形、实型、字符型、指针、数组、结构等);运算类型(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自增自减运算、赋值运算等);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大程序的功能分解方法(即函数的使用)等,进一步掌握各种函数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任务 题目一:学籍管理系统 题目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题目三:学生自定设计题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题目一:学籍管理系统 1.实现的功能: 程序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查看等功能,并且修改成绩是必须要输入密码。 2.数据的存储方式:用结构体类型的数组或链表存储数据。 3.功能模块:

题目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实现的功能: 程序可以对学生课程成绩进行输入、查询、修改、排序、求平均分等功能,并且修改成绩是必须要输入密码 2.数据的存储方式:用结构体类型的数组或链表存储数据。 3.功能模块:

题目三:学生自定设计题 五、设计组织及要求 1.分组 7—8人为一个课题组,组长2人,要求每组独立完成课题内容,课题组成员必须清楚课题总体设计,必须分有功能模块并独立完成所分模块程序的编写任务。最终课题组长组织连调,所有成员必须参加。 2.设计过程 1)确定程序功能,画出程序功能模块图。(集体讨论确定方案) 2)确定数据类型,确定函数功能及调用关系。(集体讨论确定) 3)函数编程及调试。(课题成员分工完成) 4)整体调试。(集体讨论完成)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集体完成) 3.设计基本要求 1)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 2)要求程序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3)注意程序的实用性、安全性; 4)设计成果:以课题组为单位递交电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源程序(能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能正常运行)一份。 六、课程设计所用设备 每人一台计算机。 七、软件环境: TC 八、设计时间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第19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物理实验室课外开放安排表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进度表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陶厂关镇小学三(2)班语文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授课教师:张敏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 为扎实,对语言方面的知识较为敏感。部分学生可能较为内向或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整个班 集体发展比较平衡。从总体上看,他们需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快的适应由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准确的心里定位,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积淀 丰富的知识经验;从个别上说,他们必须找到自我,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规律,改进和创新自己 的学习认识和方法,不断的和同学进行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方方面面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安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课文3~4篇,习作1篇,练习1个。全册安排课文24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不仅能让学 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分流识字”的方法安排生字,共有生字372个,其中要求会写的226个,其他的只要求认识,不作考核要求。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 真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让学 生扎扎实实地练习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 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三、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 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隔音符号。 3. 识字写字。 (1)能正确认读377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 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实验计划和进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黑城中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之中,所有新颖有趣的实验和新奇美妙的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验是科学之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成为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求教育不脱离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而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实验室就是为了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的基地。 二、实验目的: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操作、观察物理现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更深入地掌握理解物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多实践,教会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技能。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三、政治思想教育: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初步建立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四、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是搞好实验的关键,制度就是准则,也是胜利的保障。 1、实验室仪器要登记记录簿。 2、实验室物品要登记上簿。 3、学生分组实验要有记录,并列表计划上墙。 4、演示实验的计划。 5、借还仪器有记录。 6、仪器损坏有记录,并按情节轻重赔偿。 7、要有试验报告单,如任课老师上实验课所用仪器、药品等预先通知实验员准备实验仪器及用具,清点清楚交给任课教师,实验完毕后,清点好入库。每次试验结束后都要彻底清扫一次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干净。 通过认真记录便于掌握实验情况,以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实验的效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课程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实验性质、地位和任务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C语言程序设计结束后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是为加强学生用程序设计的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在全面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为:(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利用C语言进行简单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掌握程序项目开发的一般步骤;(4)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2、实验要求 (1)作好实验前准备工作,对讨论的课程设计问题应事先进行初步设计与算法设计,以提高上机效率。 (2)上机实验时一人一机,独立上机。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尽量独立解决,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4)课程设计完成后应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四、实验项目和学时分配 1、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4学时) (1)内容: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 (2)要求:掌握问题分析的方法,以无歧义的陈述说明程序设计的任务;了解以用例图来明确系统功能的方法。 (3)重难点:以无歧义的陈述说明程序设计的任务;对问题作透彻分析,避免出现需求分析错误。 (4)说明:本阶段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2、逻辑设计和数据结构的选择(4学时) (1)内容:为操作对象定义相应的数据结构,以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为原则划分各个模块,定义数据的抽象数据类型。 (2)要求:掌握逻辑设计和数据结构选择的方法。 (3)重难点:逻辑设计和数据结构选择。 (4)说明: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得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设计软件结构的具体任务是:将一个负责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数据结构设计包括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总体设计建立的是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与计算机无关。 3、详细设计和编码(8个学时) (1)内容:算法的具体描述和代码的书写 (2)要求:掌握在逻辑设计基础上作详细设计的方法,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进一步求精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同时加入一些注解和断言,使程序中逻辑概念清楚。 (3)重难点:在逻辑设计基础上作详细设计并编码实现。 (4)说明: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所需的局部数据结构。详细设计的目标有两个:实现模块功能的算法要逻辑上正确和算法描述要简明易懂。 4、上机调试(8个学时) (1)内容:源程序的输入和代码的调试 (2)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调试工具的各种功能,设计测试数据确定疑点,通过修改程序来证实它或绕过它。调试正确后,认真整理源程序及其注释,形成格式和风格良好的源程序清单和结果。理解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性的分析方法。了解对代码重构的一般方法。

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201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材分析 1.结构:2017部编新教材识字单列一个单元(第二单元),其余24篇课文分列七个单元,另含8篇学习园地,4篇口语交际,1篇快乐读书吧。 2.识字:新教材明显降低了难度,要求会写250个生字,会认450个生字,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3.课文:新教材围绕童话、故事、自然、道理、人物、观察、狐狸等主题,精选了25篇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课文。所选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课后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等语文练习外,还编排了词句积累与扩展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4.插图:新教材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5.口语交际:分列为第一单元-有趣的动物;第三单元-我爱做手工;第五单元-商量;第七单元-看图讲故事。 6.语文园地:每单元一个,共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查字典、写话、展示台、我的发现、我爱阅读等9种学习版块。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教案

页眉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教案 从以下方面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及要求 三、课程体系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突破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六、学生考核 七、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地位 1.课程的性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类和电子信息类各专业职业素质必修课,旨在培养高职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本课程主要针对培养这类人才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而设置的课程。 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主要有计算机管理员、单片机应用设计员、网络应用等,在计算机控制、单片机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行业中都将使用C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C语言也是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等)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2.课程的地位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方向)专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C语言室基础,是计算机应用设计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程序语言的前导及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及要求 1.教学对象 本系学习C语言课程的生源是高中生源和中专生源。高中生文化基础扎

实,但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开始学习时较困难,但入门提高较快。中专生,文化基础薄弱,但计算专业已经学习一些,开始学习不会很困难,但是知识转换能力方面会有困难,学习进度会慢一点。针对不同生源学生在教学方法和重难点方面有所区别。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在教学中教与学 三、 课程体系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学时为60,理论内容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按照程序设计能力,通过一个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主线,介绍C 语言基本概念、三种基本程序结构设计、指针、函数体等重点内容。然后通过1周的课程设计,完成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综合设计题目。课程内容附表1。 1.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1)C 语言编程规范 根据C 语言编程规范等资料,选取的内容是C 语言教学中必须掌握的适应中。另外还根据C 语言程序设计和后继课程(数据库、网络编程语言等)之间的关系、C 语言知识与技能要求及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职业素质要求 具备基本的阅读程序和程序的编写能力。同时具备实际问题转换为计算机程序解决的能力。 3)实际工作中岗位能力需求 通过对通信和电子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人才招聘信息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确定本系通信技术专业和电子专业的学生主要有程序设计员、单片机开发员、网站设计员、计算机维护管理、企业应用软件实施员、通信工程施工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中,程序设计思维和源代码编写能力是关键技能,而C 语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必须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路,我们选取本课程内容是根据这些要求选取的。 2.课程体系模块 教 学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100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单位:软件教研室 学分:6学时:8*1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11.2.10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2011.3.01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质必修课。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课程大纲制订原则(教高〔2000〕2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制定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整体要求,体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特点,要从我系的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及专业课程体系的需要来编制的。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1.课程的性质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必须的支撑课程。本课程以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线,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 2.课程的作用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思维,形成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程序设计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1)以程序设计为主,以语言介绍为辅的新理念。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使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制定及上学期生物实验教学落实情况报告 (磁村中学)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磁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淄博市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的意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 新能力等; 2、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方法,如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基本仪器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识、精神,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和追求科学真理的不懈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三、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方面:新课程要求有更多的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与教学课时之间存 在矛盾。 2、学生方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对实验设计、方法、步 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学生对实验结果对答如流,实验操作却不尽如人意,而后者的培养正是实验课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3、实验条件方面:今年我校将进一步根据新的仪器配备标准购置部分实验 仪器。同时,对原有仪器进行清查,能修则修。记好各种仪器帐薄,对新进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 二、课程编码:0921163005 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语句、基本控制结构以及程序设计的一般 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掌握C语言的基本控制结构和基本控制语句及相关的语法规范,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顺序、 选择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能力;熟练的上机编程和程序调试的能力;掌握一些常用的算法,如递推法、迭代法、穷举法、求最大最小值、排序、查找、插入、删除等,具有熟练运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必要的程序设计技巧、程序测试和程序调试技巧。 四、课程总学时:9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54 学时;实验:36_学时] 五、程总学分:4 _____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六、适用专业和年级: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应用数学,统计学,数学教育。适用年级:大学一年级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

1、实验编号:学校内部使用的编号(不超过13位),在校内具有永久唯一性。若实验撤消,该实验编号将 不再使用。如果实验内容更新较大,则应另设新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十二或十三位,前十位为该课程代码(培 养方案中的课程代码),第十一、十二位为该门课程的实验序号(01-99),独立设课的实验编号最后一位为“ *” 非独立设课的实验编号最后一位为空,例如:《大学物理实验》的某实验项目编号为102000400601,该实验又为 独立设课实验,则编号为102000400601*。 2、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其它;实验要求: 必修、选修、其它。 八、大纲内容: 实验序号:0921163005001 实验名称:C语言环境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C语言编译系统(如VC++6.0)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实验内容] 1.检查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系统。 2.学习进入C的工作环境并熟悉VC++6.0 /Turbo C 集成环境。 3.练习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4.运行一个自己编写的简单程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我将担任启智部一年级的生活数学教学工作,课程内容我将以生活为核心,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为目标,尽量使每一名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数能力。还将根据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加强基本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把书本的上所传授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展现的有效行为,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与社会交往能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一共有9名学生,根据学生智力、语言、认知等情况将大致分为A、B、C三组。 A组:3人 李明鑫:属于智力发展迟缓。上过普校1年级,有一定的生活常识,能数数5以内的数,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有一 定的书写能力、能独立完成书写,但注意力不能集中,常 常溜号,需要教师及时提醒,自控能力差,有多余的小动 作,而且,上课坐姿不端正,说话声音小,比较内向,动 手能力差,课堂上需要教师的督促学习对象。 高明: 属于智力发展迟缓。在普校有三年的学习经历,能数数5以内的数,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书写能力一般, 能独立完成书写,动手能力稍差,但不规范。课堂参与的 主动性很好,但记忆力相对较差,需要不断的理解强化记 忆。上课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动作比较多,很难改正。但 注意力在教师稍加提示下能坚持较长时间。上课回答问题

有些慢。 赵雨婷:属于智力发展迟缓。受过学前教育,能数数5以内的数,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上课表现较好,能做的住, 动手能力稍差,注意力集中时间较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较 正确完成任务,但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一定的思考与分辨能 力 B组:3人 皮昊:属于智力发展迟缓。受过学前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分析能力较好,但不会书写 及数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上课 时坐不住,自控能力差,不会做好及管理好自己桌椅的位 置关系,但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赵婉婧: 属于智力发展迟缓,在二年级有过半年的学习生活,课堂上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一般,不会数数,不会书写,但上课能较长时间跟着教师走,但坐姿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能学话。 吕美佳: 属于脑瘫所致残疾。能听懂教师所讲的话,能理解,但不会表达。不会数数、书写只会画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上课积极性高,特别喜欢得到老师的注意及奖赏,爱表现。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动手能力差,肢体不协调。

教学进度表(模板)

课程教学进度表(20 至2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学院专业(□本科、□专科) 年月日

注意事项和要求 教学进度表是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进度计划,是由任课教师个人或课程组有关人员集体研讨,通过对所任课程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以及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确定课序、章节、教学周次、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等。填写教学进度表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学进度表内容必须按教学执行计划规定的学时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班级学习情况、课表等编写。 2.教学进度表要求以授课一次的学时为单位填写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体到节。 3.实验课要写明实验名称,实验学时数;独立开设的实验课教学进度表中还必须写明实验内容。 4.习题课、课堂讨论等其他环节内容要在学时分配的“其他”栏中注明学时数,并在“教学内容摘要”中详细说明讲解内容。 5.多名教师上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应在每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由教研室统一开会确定讲授内容范围,并各自写好教学进度表交教研室主任审核把关。 6.在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中不应安排教学内容。 7.主讲教材写教材名称和作者。 8.教学进度表一式两份,一份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交任课教师所在二级学院(部)存档备查,另一份任课教师本人留底。 9.教学进度表一经制定,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动,须经授课教师所属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各二级学院(部)在收取教学进度表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教学进度表的规范填写。

实验小学足球教学计划进度表.docx

一、校园足球教学基本要求 (一)小学阶段 表1小学一年级校园足球教学基本要求(以40 课时为例)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课时(%)教学要点类别内容 1. 参与足球游戏游戏比赛足球游戏、足球比赛16(40) 1. 以游戏法为主要教和比赛,培养球学方法。 感。 8(20)2. 以比赛培养学生对 球感踩球、拉球、拨球、跨球足球的兴趣。 2. 体验足球活动 的乐趣。 脚背外侧运球4(10) 技术 脚内侧踢球、接球8(20) 知识足球故事4(10) 身体素质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 表 2小学二年级校园足球教学基本要求(以40 课时为例)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课时( %)教学要点类别内容 1. 学习运球、踢游戏比赛足球游戏、足球比赛16(40) 1. 以游戏法为主要教球、接球等基本学方法。 技术动作,培养 2. 以比赛培养学生对球感。球感踩球、拉球、拨球、扣球、跨球8(20)足球的兴趣。 2. 体验足球活动 的乐趣。 脚内侧、脚背正面运球6(15) 技术 脚内侧踢球、接球、脚底接球6(15) 知识足球基础知识4(10) 身体素质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

表 3小学三年级校园足球教学基本要求(以40 课时为例) 学习目标 1.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足球动作。 2.初步掌握简单的足球组合技术。 3.培养相互配合的合作意识。 学习内容 课时( %) 类别内容 游戏比赛足球游戏、足球比赛12(30) 球感踩球、拉球、拨球、扣球、跨球、挑球、颠球4(10) 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运球4(10) 技术脚背内侧踢球6(15) 运球、传球、接球组合6(15) 战术 2 过 1 4 (10) 知识足球比赛方法 4 (10) 身体素质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学要点 1.游戏法与比赛 法相结合。 2.注重学生球感的培 养。 3.注重学生技术运用 的合理性。

C语言学习计划

电信梦之队成员学习计划 1、假体任务(大一):c语言学习(这个单元一定要强调规范化!!!): a.熟悉c语言的编译环境 b.学会c语言的基本结构(可出10~20道题) c.规范命名变量,学会使用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常量,熟悉掌握c语言的算是运算 符和表达式(可出100~200道题)(适当减少) d.熟练掌握c语言的常用语句(可出100~150道题)(适当减少) f.学会函数的定义、 调用、递归(可出100~150道题)(适当减少) g.变量的存储类型(自动变量、外部变量、 静态变量、寄存器变量)的区别与运用(可出80~100道题) h.熟练掌握宏定义(可出30~50道题) i.了解结构体、指针、预处理等 注:c语言学好的,深入学习c语言,假期一定要预习c++,不然下学期你们学时会听天 书。 2、大一在下学期完成,大二在假期完成部分:学习单片机最小系统,在c语言平台上编 写小程序,深入学习c语言。 一、具体内容: 1. 熟悉keil的编译环境 2. 学习从c到c51的转换,对51的各个资源跑上一边 3. 学习51单片机和基本外设电路的结合运用 4. 对c语言有很清晰的认识、能够掌握数组、指针、结构体的 编程,学会模块化编程思想。 三、学习强度、要求 a.熟悉keil软件的开发环境,熟练的运用单步、断点等调试手段 b.了解c与c51 的区别 c.学会运用c51编写单片机程序 d.学会通过c51对51单片机i/o口的输入输出进行操作(典型:led流水灯的编写、按 键的操作、数码管的显示操作(可含数字芯片)、lcd的操作) e.学会51单片机定时器的运用(典型:数字电子时钟的编写、led摇摆帮(这个很好玩)、 pwm控制灯光的强度) f.学会51单片机中断的运用(典型:数字电子钟的时间调节、闹铃设置) g.学会51单片机串口的运用(典型:由pc机控制单片机的输出操作,如pc机发命令 led的亮灭) h.学会51单片机中断优先级的使用 i.学会ds18b20 j.学会使用i2c芯片,典型;存储芯片at24cxx k.学会16*16点阵的编程 l.学会使用lcd1602、图形液晶lcd12864的操作 m.学会使用adc0809\dac0832 参考资料:郭天祥51单片机视频教程及pdf资料、《例说8051》、天狼星51单片机视频 教程。篇二:c语言学习计划书 c语言计划书 2012年4月世界编程语言排行榜发布,c语言以17.56%的使用率力压群雄,稳坐榜首(详 情请点击:2012年4月编程语言排行榜)。随着排行榜的发布,c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在日渐增 长。为了引导广大初学者更好的学习c语言,我们编辑了《c语言学习计划书》,详细讲述了

必修二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实验教学计划与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从基因得水平对生命现象与规律进行了讲述,包括了基因得结构,传递规律,遗传得细胞基础与物质基础,基因得表达,生物得变异,生物进化等。基因就是一微观得物质,就是不能为我们肉眼直接观察到得。为了对基因,DNA等微观领域得物质进行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遗传与进化模块利用了或者模拟实验,或者纤维工具得实验进行了近距离得学习。 第一章模拟性状分离得杂交实验,第二章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离模型,观察固定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离固定撞骗,第三章第二节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第五章第二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得变化。通过对模拟试验中得含有D与d得小球得抓取,理解分离定律与雌雄配子得随之结合:通过对蝗虫经母细胞减数分离固定装片得观察,真实再现减数分离过程:通过不同颜色彩得橡皮泥得摆放,切实理解何为同源染色体得分离,何为费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通过学生亲自构建DNA双螺旋结构得模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什么就是方向平行得双螺旋结构:通过具体得实例低温诱导多陪体得形成,真正理解染色体得变异,从这里可以瞧出,本模块中得任何一个实验都就是有其存在价值得

二学情分析 实验就是对课堂教学得一个有力得补充,课堂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得知识或者原理,因此在进行实验得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一定得认识,对进行实验就是有较大得帮助得。 三,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与理解遗传因子得分离与配子得随 之结合与形状之间得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得假说。 2.通过观察蝗虫得精母细胞减数分离固定装片,识别减数 分离不同阶段得染色体得形态,位置与数目。 3.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 特点认识与理解。 4.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得变化方法,理解低温诱 导染色体变异得原理 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与设计得措施 1、掌握书本知识就是提高能力得基础 生物学得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律基本上就是通过前人得不断实验总结出来得,因而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就是培养科学得思维方法,完成不同类型实验设计得基础。可以设计一定得实验环境,在真实环境中理解此三个概念以及三个相交方式得作用。 2、深刻领会教材有关实验得本质与特点就是提高实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