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期的大乘佛教及其学说_荆三隆

论初期的大乘佛教及其学说

荆 三 隆

内容提要 早期大乘佛教是东方哲学史、文化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它的起源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对大乘佛教的研究必须依靠汉译佛典来进行是它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大乘佛教把唯心主义的思想推向了神秘主义的信仰高度,另一面它又具有世俗化的思想内涵。无论在印度哲学史的探究方面,还是在中国哲学史、佛教史的研究领域,都是一个需要理清和打通的认识环节。

关键词 初期 大乘佛教 学说

荆三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通讯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710071

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创立后,由于其在认识论上的矛盾与信众对戒律的不同看法,在释迦牟尼百年后,形成了部派佛教时期,其间历时五百余年,并逐渐向大乘佛教发展。所谓“大乘”梵文音译为“摩诃衍那”。意谓广大的运载一切众生到达涅○境地的舟车。所以是凡能够使人们获得解脱方便的佛教皆称为“乘”。在公元一世纪形成后的大乘佛教,自称能乘载世间的一切生灵,由生死轮回之此岸世界到达永远消灭生、老、病、死等肉体上的痛苦,渡越了欲、有、见、无明的苦海,消灭了烦恼并获得永远平安、寂静的彼岸世界。为了表现出这一教派与历史上的其他教派的区别,他们把原始佛教即初创时期的佛教和分裂成不同教派时期的部派佛教,都贬称为小乘,从而自诩为大。1“乘”在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诠之“教”,所诠之“理”,所修之“行”,所得之“果”。“小乘”佛教在大乘佛教看来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渡脱于苦海的运载工具,因为它关于“涅○”的终极行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个人的修证;而大乘佛教则是一种广大的、更高层次的运载众生渡脱于人生苦难的工具,它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解脱,而是追求一切在极为苦难之中挣扎的所有众生得脱苦海的大悲之心。

关于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尽管各个部派的学说都曾对大乘佛教的形成有过一定的影响,但以大众部对大乘佛教的形成影响最大。这一点可以从大乘和小乘思想的主要区别中得到证明,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三点:

1、大乘主张法空,诸法的存在如幻如化;小乘否认诸法皆空,而最多只承认人空法有。

2、大乘以成佛为目的;小乘则以达到阿罗汉为目的。

3、大乘不主张一开始就出家修行,而很重视在家的施财;小乘却很强调出家修行的必要,认为只有过禁欲生活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乘佛教的主张与大众部南传的方广部的学说有更相似之处,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认为大众部是大乘佛教的先驱,是很有道理的。

1关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参见高杨、荆三隆:《金刚经新注与全译》,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至113页。

需要强调的是,大乘佛教的产生是与大乘经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关于大乘经的原始材料在印度已经淹没无存,因此对印度大乘佛教的研究,只能从中国现存的汉译典籍的分析和研究中来进行。关于这一点,甚至连印度的历史学家也确信如此,认为:“佛教和印度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之大怎么说也不算过分。中国表现出众所周知的新皈依者的热忱。为了直接研究印度佛教徒的宗教信仰和教规,并搜集佛经和佛像,成群结队的中国和尚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印度。数以千百计

的佛教经典从印度运到中国,并译成汉文。”1并且

“奇怪的是,有些汉文译本的佛经,其原文本已无

法在印度找到”。o事实上汉译典籍中保存的古印度的有关佛教史的资料,不仅年代较早,而且远比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其他文字的资料都多。印度是一个不注重历史的国度,缺乏诸如中国《春秋》、

《史记》这类内容翔实的历史著作,因此为研究佛教史乃至印度古代史的学者留下了许多历史疑难。如任继愈先生所述由中国佛教学者撰述的“《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给研究印度历史的学者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记录。它填补了公元四、五世纪到七世纪的一段空白。可惜法显以前一千年间,还是说不完全,而这一段,正是佛教发展史上的极关

重要的历史时期。”?而对于这一时期的大乘佛教来说,汉译的大乘经就是目前最可靠的研究依据了。

汉译大乘经最早出现于公元二世纪中叶,即东

汉桓帝(147—167年)末年来到洛阳的月支国僧人支娄迦谶,他先后译出十四部二十七卷经典,是目前所知的第一个在中国腹地翻译传播大乘般若学的高僧。据此推论,大乘经典在印度出现至少应早于支娄迦谶百年,亦即公元一世纪中叶。如果这个推论基本正确的话,就可把公元一世纪中叶至四世纪这段时期定为大乘佛教发展的初期阶段。最早提出这一设想的是吕徵先生,他认为由于原始资料在印度已经没有了,所以学者们一般都是从中国的翻译史上来刊定大乘思想发生的年代。并进一步指出:“据经录的记载,最初翻译大乘经的是支娄迦

谶。他到中国,在汉桓帝末年,即公元二世纪的中叶。支娄迦谶是西域月支人。由这个年代推论,从

印度产生大乘经传到西域,再传到中国,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暂以百年计算,则印度有大

乘流行,当在公元一世纪中叶。”?

在没有发现新的材料以前,这一推算也是合乎情理的,符合当时的

印度在中印建立了统一强大的案达罗王朝这一历史背景以及利于传播的社会条件。

在大乘经中,般若类出现较早,其根据在于:1、《般若经》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法空”的思想,这一思想正是部派佛教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部派佛教中,特别是具有很大势力的有部认为佛陀所说法皆有自性,都是实在的,从而便产生了与这种思想对立的“法空”思想。

2、其它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华严经》等都是建立在般若思想的基础之上,因而《般若经》应为其它大乘经典的基础,自然亦应早于其它大乘经典。

3、《般若经》出现伊始即采取“方广”的形式,所谓“方广”意指理正无偏、文富义备,从而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大乘经。

大乘经以前的佛经皆系世代口传,而大乘经一出现就是用文字记载的,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推论出般若诸经产生的大体顺序。

在般若诸经中,《金刚经》的产生最早,其理由是:

1、《金刚经》的形式最接近原始佛典的格式,它和以前经典的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以及以后形成的阿含即“集结教说的经典”形式相近。

2、《金刚经》在般若经中的分量最小,只有三百颂。但是它的二十七个主题却概括了全部般若经的主要内容。

在《金刚经》之后出现的可能是小品般若,最后才是大品般若。

所谓般若思想主要是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就是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但空并非意味着虚无,因为还有假有的现象,亦即“幻有”。“幻有”又包含两种意思:

1?

?吕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中译本序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o 参见[印度]R.C.马宗达等合著:《高级印度史》上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8页、228页。

1、与实有相对,言其并非实在,但又绝非无有。

2、它依因缘(条件)产生,绝非凭空而现。

由于性空和幻有这一范畴构成了般若的完整思想,因此不能简单地执着某一个方面。由于般若经在大乘经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大乘佛学必始于般若经典。

关于《般若经》的种类和版本,大体上可分四种:

(一)梵本般若

现存五部,以十万颂般若为要。

(二)尼泊尔所传般若

以大本般若十二万五千颂为要,另有略本四种以及数种选抄本。

(三)西藏所传般若

在甘珠尔中有十万颂及其以下与金刚般若、般若心经等八种;在丹珠尔中,有胜天王问般若一种。

(四)汉译般若

现存般若,除上述三种版本外,最重要的还是汉译般若。汉译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翻译的时代早,异译也多,是其他版本无法与之比拟的。大体上有:

1、小品般若十二种。

2、大品般若四种。

3、仁王般若四种。

4、金刚般若八种。

5、般若心经八种。

6、濡首般若三种。

7、文珠般若三种。

8、胜天王般若二种。

9、大般若。唐玄奘校合三种梵本,于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在玉华殿译出,共四处十六会二十万颂,称大般若,六百卷。可参见《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

10、理趣般若五种。

11、杂类般若三种。

般若经作为大乘佛教最早出现的经典,在佛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研究者代不乏人。我国自后汉以来研究者很多,至唐玄奘集其大成,汇为巨著,使般若诸经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贡献极大,且传至东亚流布海外。

继《般若经》之后出现的大乘经是小品《宝积》,此书汉译前后共有四种,即《佛遗日摩尼宝》、《宝严经》或《迦叶品》,后又改为《普明会》,最后的译本名《迦叶问正法经》。

小品《宝积》是在般若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内容上却较般若更为丰富。它还提出了“根本正观”这一大乘的主要思想,就是应以般若即智慧的眼光来观察一切,也就是“中道”。所谓“中道”即舍“空观”与“实有”二边。他们认为“实有”固非正观,“空观”亦为害非浅,只有“中道”方为正观。

《宝积》后来发展成包括四十九会的大丛书,其中最早产生的就是小品《宝积》。与《宝积》同时出现的还有《华严经》类的大乘经典。《华严经》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即所谓“十方成佛”,亦指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成佛的希望,这就冲破了部派佛教的限制。最早汉译的《兜沙经》就是阐述“十方成佛”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所谓“十方”指方位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包含有无边世界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平等的,都可成就佛的道果的思想,这种认识对于饱受人间苦难,特别是处于下层人们之心灵的感召,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此外“有情”众生并不仅仅指人类,所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1这里有二层意思:

一是从有了人与动物之始,本出于一体,由于各种因缘即各种条件和因果关系,都有父、母、妻、子、兄与弟的血缘联系;其二是指出正基于上述原因,佛门戒杀戒肉食,就在于这许许多多的因缘。这于当代佛家倡导人与自然的生物保持一种和谐自然的关系,提倡素食以养天年的自然与社会观不无联系。今天看来其合理内核是显而易见的。

《华严经》的另一种是西晋时译出的《渐备一切智德经》,以后译本名《十地经》。此书的特点是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唯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以后大乘佛教向极端的唯心主义发展有很大影响。尽管佛教的整个体系本来就是建立在宗教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早期佛教时期对宇宙的本质问

1参见荆三隆:《白话楞伽经》,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至299页。

题却避而不谈,到了部派佛教时期也未对这个根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只是此经出现,才对宇宙的本质作出了唯心主义的回答。实际上,《十地经》所表达的正是佛教自产生以来就已确定,但未明确提出的基本观点。

在《华严经》之后产生的大乘经还有《法华经》和《维摩经》两类经籍。这两类经都是根据般若的思想,采用中道正观的方法,宣扬大乘,破斥小乘的。不过《法华经》偏重于“立”;《维摩经》则偏重于“破”。二者的着力点各有侧重。

还有一种三昧经,三昧即定,指心专注于一境,不为外界所动。这类经也属于大乘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般舟三昧》,这是把净土和般若思想结合起来的经典。另一种是《首楞严三昧经》,首楞严三昧是大乘禅观的著述,以修定如意无碍智慧的涅为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纯粹属于信仰的经籍,论说引导信众专心于一念口诵佛号,即可进入乐土。如《阿弥陀佛经》,声称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往生西方的极乐净土世界。大乘佛教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不惜分发这种进入天国的廉价门票,对于历经了人生苦难的善良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安抚和慰藉作用。

总之,上述这些大乘经典出现后,逐渐被组织、整理,然后形成了独立的大乘学说。由于涉及了宇宙的本质问题,所以在理论上的探讨就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同时又由于社会的动荡,各种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交锋日益频繁,佛教为了巩固自己的阵地,扩大自己信众的队伍,便日益向神秘的信仰主义方面发展。其力图摆脱现实世界所谓俗谛即世俗真理的羁绊和束缚,在人类的思维领域表现出强烈的探寻精神,其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无论是印度的“反观内照”还是中国的“渐悟”或是“顿悟”,对人类思维活动的追溯与穷究析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一方面其创教者佛陀被更加神化了,过去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时期对现实生存环境不满的否定精神被淡化,其如实观察人生各种现象的客观态度和朴素内涵也日益被神秘的信仰主义的狂热所取代;另一方面,其人人都有希望成佛的思想,把佛教推向了广大的民众之中,把心识之花的种子撒向大地,在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中,代有传承、生生不息。更值得注意的是,大乘佛教从一开始就与大乘经籍的流传同步,今天看来其文化价值更为珍贵,其物化形态如世界现存最早的雕板印刷品,最早的木刻版画,最大最早的石刻经文,都是以大乘早期经典《金刚经》为内容的,在世界人类历史文化的长廊中,堪称极品。

(责任编辑:常建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