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长江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长江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汉字输入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关键词的查询。会将文件分门别类进行保存。掌握复制和粘贴的方法。通过教学中的主题的搜集、整理、制作,渗透品德及情感教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与愿意与人交流的品质,学会调查了解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信息技术对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不同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2个班,学生情况差别不是太大。大部分学生从末接触计算机,部分学生对它有所认识,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只有几节课的练习时间,在教学中仍然要注意零起点教学,精讲多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教学措施: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要注意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高度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在面临新任务时易于迁移和提取的知识技能。

2、要注意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反复理解

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的涵,帮助理解在前后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前后一贯的概念体系。

第一单元谁是好朋友

第一次活动为好朋友“画像”

活动主题提出:

为身边的好朋友“画像”,这应该是美术课的围,但除了画画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描述出好朋友的特点。这样就把活动与文字输入联系起来了。汉字输入是本学期的重点容,讲解的实际操作其实不多,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自己练习,所以本学期的主要授课方式是精讲多练。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身边的好朋友,发现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仔细观察,发现他人特点并加以记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你的好朋友,进而增进与朋友间的友谊。活动重难点:

1、观察身边的好朋友,发现其特点。

2、用文字描述出好朋友的特点。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个例子,班上的一名学生或一名老师以做

示。

活动过程:

1、导入

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幅简笔画。

2、与好朋友分享画像,看看画得像不像。

3、用文字“画像”。

用文字画像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把你看到的特点总结出来,再用语言描述。

4、先来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做一次示。

画像对像:班上的一名同学。

个子(高矮胖瘦),衣着(校服,棉袄,颜色),皮肤(黑,黄,白),脸(大小,方尖圆),眼睛(大小),头发(长短发型),走路(轻快,灵巧,沉稳),综合印象(活沷,可爱,文静,害羞)

5、课本第2面的活动,完成课本第2面的表一。

6、整理并汇总表一容,完成第2面表二。短文描述。

活动小结:我们通过短文把好朋友用文字画了一幅像,下次课,我们将会把这些容输入到电脑当中。如果有不清楚读音的字,请提前查字典搞清楚,因为我们用的是拼音输入法来输入汉字。

教学反思:

第二次活动电脑写汉字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电脑中输入汉字的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输入汉字以及特殊符号。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输入汉字的方法。

2、难点:输入特殊的符号(?!“”)。

三、学生情况

上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汉字输入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调出汉字输入法,利用拼音打字法输入汉字。这一学期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输入速度,同时对于一些符号的输入做一个讲解。

四、活动过程:

1、先请一位学生帮忙老师打开记事本,并调出汉字输入法,做好输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也是一种展示,让台下的学生回忆这些操作的步骤。

2、老师输入一段文字,可以是一段文字介绍,介绍上次课的某位学生外貌特点。

输入词组:其中某些汉字可以做为词组两个字一起输入,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如“今天”、“衣服”、“个子”、“头发”等。

五、学生练习

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容就订为老师输入的容,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

老师在学生输入结束后,评价刚才输入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按+键向后翻页,按-键向前翻页。

六、符号输入

一些符号可以直接输入,比如“。,;”,一些符号不能够直接输入,比如:?!:“”,请同学说出不能直接输入的符号应该怎么办呢?

SHIFT键的作用:上档键,可以用来输入键盘上面一行的符号。!#¥%*():“?》《

七、教学反思:

第三次活动猜猜他是谁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用拼音输入法输入词组。

2、技能目标: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拼音符号如ǎàōóě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输入词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软键盘输入拼音符号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在输入汉字过程中主动输入词组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汉字输入法来输入汉字。这一节课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输入词组是提升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了。

二、学习新课。

1、词组输入

讲解示:朋友,快乐,中国,老师,服装。

学生练习。

讲解示:中国人,计算机,老太太,共产党。

学生练习

讲解示:五光十色,中国人民,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国。

学生练习

2、拼音字母的输入

了解软键盘

软键盘是输入法中的一个小按钮,可以调出虚拟的键盘,默认的情况下是PC键,也就是常见的电脑键盘。但还是有其它形式的虚拟键盘,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拼音键盘。

老师演示调出软键盘。再调出拼音键盘。利用拼音键盘输入拼音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拼音字母的输入最难的就是上面的音标,这个一般情况下很难输入,没有其它的方法,所以,要输入拼音,就必须用到虚拟的拼音键盘。这种方法请大家一定要掌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一次活动历史上的奥运会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关于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手段查询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素质。

二、活动重难点:学会通过各种手段查询相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2008年举办了一届为世界所瞩目的奥运会,那么它是第几届呢?一共产生了多少金牌呢?中国又得到了多少金牌呢?让我们找一找相关的资料吧!

2、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查询资料?

询问书籍报刊杂志网络

3、分小组活动

各小组查询不同的容

第一届奥运会奥运会规模最小的奥运会

最感人的奥运会故事

4、完成课本14面表格。

四、小结:

感人的故事为什么感动了你?

教学反思:

第二次活动网络“领航员”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用的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关键词搜索感兴趣的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感兴趣的容,开拓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活动重点:关键词的应用。

三、活动难点:查找类别的区分。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互联网上的容十分丰富,在信息的海洋里如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呢?这就需要一个“领航员”,让它引导我们顺利的在网络的海洋中航行。

2、认识搜索引擎

百度 .baidu. 谷歌.google. 雅虎..

3、使用搜索引擎

关键词查找空格格开不同的关键词

4、不同的分类

新闻网页图片音乐视频贴吧词典

五、小结

搜索引擎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找到感兴趣的容。

教学反思:

第三次活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练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搜索引擎的应用

难点:制做奥运书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看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兴建了哪些场馆?

2、老师演示

搜索鸟巢水立方请学生上台练习。

搜索奥运吉祥物学生上台练习

3、制作奥运书签

卡纸剪刀胶水丝带等

四、课堂小结

2008奥运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一次活动寻找恐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

2、技能目标: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恐龙,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不同途径收集关于恐龙的资料。

2、难点:利用关键词搜索。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史前的巨兽——恐龙。

学习新知。

1、恐龙名词的由来——令人害怕的巨兽

2、恐龙的种类——鸟龙类,蜥龙类。

天上飞的——翼手龙

水里游的——蛇颈龙

地上爬的——霸王龙剑龙三角龙

3、打开.baidu. 利用关键词搜索。

老师做演示。

教学反思

第二次活动保存美文酷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如何保存网页。

2、技能目标: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和文章。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保存网页

难点:保存网页当中的图片和文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次课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关于恐龙的文章和图片,我想把这些图片保存起来,有什么办法吗?

二、学习新课:

1、保存整个网页

文件——保存网页。

2、保存图片

选中图片文件,右键,图片另存为

这个时候,要记得给自己的图片文件放一个合适的地方,再起一个名字,方便以后使用。

3、保存文字

拖动鼠标,选中文字,在选中的文字上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复制。在记事本中粘贴即可。

教学反思:

第三次活动电脑恐龙乐园(练习)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保存网页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保存网页中图片和文字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眼界,体味成功的喜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重难点:

1、保存图片文件并重新命名

2、掌握保存网页中文字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1、学生收集关于恐龙的分类。

肉食草食杂食

2、交流讨论

课本33面知识小测试

3、上网查资料

最高的恐龙

恐龙有2个脑子吗?

4、学生上台利用搜索引擎查询资料。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第一次活动我知道的科学家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网络搜索。

2、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查找我国知名科学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眼界,培养科学精神。

二、重难点:

1、掌握网络搜索

2、了解我国知名科学家。

三、活动过程

1、学生收集关于我国科学家。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钱学森——两弹一星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现代火箭之父

钱三强——原子弹中国核弹之父

四光——地质学家构造理论

华罗庚——数学家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2、保存所找到的容。

保存网页文件。

3、完成课本36面表格

4、学生上台利用搜索引擎查询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次活动建立文件夹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文件夹的建立与重命名。

2、过程与方法:管理自己的文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条理的管理自己的文件,方便应用。

二、重难点:

1、文件夹的重命名。

2、文件和移动与复制粘贴的区别。

三、活动过程

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新建文件夹

文件夹重命名(输入汉字的准备工作)

2、移动文件与文件夹

观察课本39的树状结构,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移动的意义。

C盘做为系统盘,不建议对其做应用。

3、复制文件 CTRL+C CTRL+V

点原文件,右键,复制;到目标文件夹,右键,粘贴

4、移动文件与复制文件的区别。

复制粘贴之后,原来的文件还在。但移动之后,原来的文件就不在了。

5、文件与文件夹的删除。

教学反思:

第三次活动科学泰斗(练习课)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文件夹的建立与重命名。

2、过程与方法:文件与文件夹的复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条理的管理自己的文件,方便应用。

二、重难点:

1、文件夹的建立与重命名。

2、文件的复制粘贴。

三、活动过程

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新建文件夹,文件夹重命名

竺可桢四光景润衡(以上四个文件夹)

2、移动文件与文件夹

观察课本45面,查找以上四个科学家的图片和文件介绍。

3、请同学上台操作演示

四个科学家的介绍与图片搜索。

5、文件的复制。

把相应的文件和文夹复制到对应的科学家文件夹中。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试题-期末测试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测试 ( 本试卷共50分,考试时间:共15分钟) 得分: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2分,请将答案写在下面对应的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1、按下空格键后,光标向( )移动一个字符位。 A.左 B.右 C.上 D.下 2、按下回车键后,光标移至( )。 A.前一位 B.后一位 C.下一行 D.本行结尾 3、按下退格键后,光标向( )移动一个字符位。 A.左 B.右 C.上 D.下 4、击键时,( )。 A.手指要按住键不放 B.手指要用力击键 C.手指要准、轻、快 D.眼睛要看键盘 5、要将Word 文档中的一部分选定的文字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去,对它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 A.单击“开始”菜单下的“格式刷”命令 B.单击“开始”菜单下的“粘贴”命令 C. 单击“开始”菜单下的“加粗”命令 D. 单击“开始”菜单下的“剪切”命令 6、如果打英文字母“F ”,应该用左手( )击键。 A.食指 B.小指 C.中指 D.拇指 7、我们击键后,手指都要回到键盘上的“A ”、“S ”、“D ”、“F ”、“J ”、“K ”、“L ”、“;”上,这些键叫做( )。 A.特殊键 B.基本键 C.上档键 D.大写字母锁定键 8、键盘上最上面一排键位F1-F12是( )键。 A.功能 B.方向 C.字母 D.辅助 9、在键盘处于大写状态时,直接击显示器会显示( )。 A.? B./ C.。 D.不知道 10、一只手按住键不放,再用另一只手按正常的指法去击显示器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龙教版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 ,—共两个学习单元。第一单元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第二单元以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为例,介绍了用计算机画画的基本操作和技巧,以及使用系统帮助功能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了最有用的、最先进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原则安排教学顺序。“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注重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融合学科内容和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课的几个班学生,其中有90%的学生家里都无电脑,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接触到电脑,所以电脑知识和操作都很生疏。综合上述情况,本学期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从学习兴趣方面加大力度,从教学过程中分化难度,在实际操作中突出重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加强学生的电脑技能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电脑知识水平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三,积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 学习条件。总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四、主要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初步掌握鼠标操作与窗口操作;学会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和娱乐;认识键盘和掌握键盘的基本控制方法;初步学会玩打字游戏的操作方法。 2、认识“画图”软件;掌握画几何图形、线条和填色的方法;会用刷子和喷枪;掌握编辑图形和图像变形的方法;能给图画添加文字。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四课查看文件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文件”、“文件夹”等相关知识;学会识别文件图标、文件类型、驱动器的图标以及驱动器的名称。 (2)动作技能领域:能够利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文件”、“文件夹”、“子文件夹”、“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这些抽象的概念,并学会实际操作运用。 教法 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启发法进行教学。

学法 1、探究学习 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乐趣联想到新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猜想探究所学的知识,从而主动地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 2、小组讨论 将全班同学按4个人一组分为若干个组,讨论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并讨论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随后教师将进行小小的点评。教学策略 1、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 2、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很好的引导与帮助。 二、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与学习过程 (1)音乐响起,一探究竟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电脑吗?那你们能告诉老师电脑里有什

么有趣的东西吗?(有好玩的游戏、精美的图片、有好看的动画片,还有动听的音乐),对了电脑里有趣的东西可多了,例如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的好听的音乐(利用电脑放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好听的歌曲、好看的动画片是怎样打开的呢?(让同学们思考片刻),那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东西都放在那里的? 演示操作:在我的电脑上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找到你要 改的文件类型,打开,点高级,就可以更改图表,也可以更换打开程序。步骤如下: 1.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工具中的--文件夹选项--;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精选

2017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1、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 2、信息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可再生性和可传递性。 3、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存储、传输信息的技术。 第2课认识计算机 1、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音箱等部件组成。 3、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 4、CUP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中的一切工作都通过它来处理。 5、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7、内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 8、外存储器常用的有磁盘、光盘和U盘(闪存)。 9、用来向传递信息的设备是输入设备。 10、计算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设备是输出设备。 第3课操作计算机 1、开机步骤:先开外部设备电源,后开计算机主机电源。 2、关机步骤:先关主机电源,后关外部设备电源。 3、鼠标器有左、右两个键,两键之间有一个滚轮。 4、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有指向、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5种。 7、键盘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显示器是最主要的输出设备。 第4课认识我的电脑 1、我的电脑窗口各部分名称: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 2、Windows是以窗口方式进行操作的,所以又称为“视窗” 3、我的电脑窗口的基本操作:最小化窗口、最大化(或向下还原)窗口、移动窗口、关闭窗口。 4、最小化按钮向下还原按钮关闭按钮最大化按钮 5、当窗口内的内容无法完全显示时,会出现滚动条。 6、计算机里的信息都是由文件的形式存放的。 7、文件名可以用字母、数字、汉字和某些符号表示。 8、文件名通常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如:123.txt 汉字.doc 9、文件夹是用来存放文件和文件夹的。 10、windows中的文件主要有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等。 11、右击文件或文件夹,选择属性命令,可查看文件或文件夹的大小、创建时间等信息。 第5课认识键盘 1、键盘一般分成4个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区、小键盘区。 2、主键盘区包括: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特殊控制键。 3、键盘的数字键和符号键带有两行字符,这样的键称为双字符键。上方的字符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一、本班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了三年级上期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教师要继续保护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生间也存在一些差距。有的学生语文拼音能力较差,所以还有几个学生根本不能进行汉字录入,本学期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另外,在操作能力方面,还要继续加强研究,激发孩子们的习作热情,让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提高效率。 二、本期教学要抓好的信息技术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 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硬件、操作系统)方面: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第十课把作品存入自己的文件夹。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期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面有:第十一课用拼音写汉字,第十二课输入词组,第十三课标点符号的输入。 3、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本期在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电脑绘画,分布在教材的以下几课:第二课学习“画图”新本领,第三课电脑简笔画,第四课保存“画图”作品,第五课描绘美丽的大自然,第六课拼装图形,第七课画方形和圆形,第八课让画图五彩缤纷,第九课创作新图画,第十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 4、努力提高学业成绩 在一定程度上,期末考试成绩反映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我希望尤其是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另外,要科学地进行一些考试经验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竞争。 5、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过程。 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汲取活动教学的精髓,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我要努力做到重引导,更多的放手,让孩子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操作、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在自悟中学会分析,在合作中学会分享,要着眼于孩子的小学学习,更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学习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行为与创新: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分别问:通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分别回答) 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 二、信息的获取 师问: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 (生答) 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 (生回答) 师: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出示课件图片)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讨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处理 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 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五、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总结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一、主要采取的方法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学校有活动和教学时间冲突,有时停电等;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对于课堂上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额外教给他们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得他们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耐心细致的对他们进行示范操作,必要时还单独给他们开小灶,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6、开展竞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掌握指法的击键方法。因为指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个个都想争着做个打字高手,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另外,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打字速度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操作不够扎实,语文成绩偏差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较困难;个别学生在电脑上课期间有吃零食的习惯,下学期一定能够严加管理教育引导;部分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操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眉县第三实验小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第2课两棵棒棒糖小树课时安排 1 授课 类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胡丽学生人数140 班级三年级上课 教师 胡丽审核教师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用铅笔工具绘制线条稿。 2、掌握倒色、油画笔和点彩等工具的用法。 3、学会为画面着色并美化完善。 4、感受计算机绘画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重点、怎样正确使用倒色工具。难点:绘制线条 学习 方法 任务驱动法、教师引导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 准备 微机室 教 导入 从这一课起,我们通过绘制一幅幅图画作品,来熟悉<奇奕画王>画画的过程与方法。 下面就来画两棵棒棒糖小树。 一、绘制线条稿 动手做 1.打开奇奕画王窗口。 2.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图标,新建一个图层。 3.选择画笔工具中的铅笔工具。 4.打开调色板,选定绘画所需的黑色。 5.选择HB铅笔并设置笔头大小。 6.在新建的图层上勾勒出树及地面的大致形状及位置。 到这里,就绘制好了棒棒糖小树的轮廓。 为了之后创作的方便,上面操作中把线条稿画在了新建的图层中,而不是直接画在背景层里。 二、给画面着色

学过程 画好线条稿以后,就可以给画面着色了。 动手做 1.选择倒色工具下的全部倒色工具。 2.打开调色板,选定图画的背景色。 3.选择背景层。 4.在画面上单击,在背景层倒上颜色。 三、给小树涂色 可以给小树的树冠涂色,树干涂上棕色,使小树更好看。 动手做 1.选择画笔工具中的毛刷,设置前景色为绿色,并选择其中的点彩画笔工具。 2.在背景层之上新建一个图层,涂画上绿色的树冠。 3.选择画笔里的毛刷画笔工具,设置前景色为棕色。 4.在之前画树冠的图层之下新建一个图层,涂画出树干树枝。 5.类似第1步,再次选择点彩画笔工具,并设置前景色为绿色。 6.选择画树叶的图层,绘制出草地。 哇,给小树涂色后,整体效果好看多了! 你知道吗? 图层就像透明胶片,把图像的不同部位绘制在不同图层中,呈现的效果就是从上向下俯视所看到的内容,这样既便于修改,又使绘图思路清晰。 每个图层相对独立,可以分别绘制或者加入文字、图片、动画等,修改其中一层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图层。透过上面图层的透明区域,可以看到下层的内容。 四、美化小树 还可以接着美化小树,让小树看起来像“棒棒糖”。 动手做 1.关闭线稿图层,然后继续选择绘制树冠的图层。 2.再次选择油画笔里的点彩画笔工具,颜色调整成亮丽的浅绿色。 3.以画圆圈的方式画出右图所示的效果。 4.选择绘制树干的图层。 5.选择油画笔里的干性油彩工具,颜色调整成暗褐色。 6.绘制出树干的质感。 至此,一幅“两棵棒棒糖小树”绘画作品创作完成,快来欣赏吧。 作业设计 1.总结蜡笔、倒色、操作、区域选择等工具的用法,思考图层的功能,总结有关图层的基本操作方法。 2.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尝试再画一两幅蜡笔画。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眉县第三实验小学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试卷 1、字母键在键盘的分区的( B ) A、功能键区B、主键盘区C、光标控制键区D、小键盘区 2、键盘可分为()、()、()、()这四个功能区。( C ) A、功能键区、主键盘区、数字键区、编辑键区 B、字母键区、功能盘区、小键盘区、编辑键区 C、功能键区、主键盘区、小键盘区、编辑键区 D、功能键区、主键盘区、小键盘区、符号键区 3、如果闭上我们的双眼,通过键盘上的( C )两个键,我们可以快速找到8个基准键, A、ABB、XYC、FJD、GH 4、Enter键的中文名称是( D ) A、控制键B、上档键C、大写字母锁定键D、回车键 5、在计算机中各种信息是以( B )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软盘、硬盘和光盘中。 A、文件夹 B、文件 C、公文包 D、图标 6、在写字板上编辑时,闪烁的“|”叫( B )。 A、鼠标 B、光标 C、光条 D、文件 7、每输入完一个自然段后按一下( D )换行,开始下段文字的输入。 A、空格键B、退格键C、删除键D、回车键

8、计算机键盘上的基本键指的是( C )。 A、F和J键 B、GFDS和HJKL键 C、ASDF和JKL;键 D、ASDF和HJKL键 9、下面不属于计算机的用途( D ) A、用计算机学习、娱乐 B、用计算机算数 C、用计算机设计楼房 D、安装计算机 10、按住( C )键不放,然后按双符号键,就可以输入上档字符。A、Ctrl键B、ESC键C、Shift键D、BackSpace键 二、判断题 1、双击是指按两个鼠标的左键,按的快慢无所谓,只要点两下就行了。(×) 2、光标移动键在功能键区。(×) 3、Windows 7桌面背景的显示方式有居中、叠加和平铺三种。(×) 4、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快速切换的组合键是:ctrl+空格。(√) 5、delete键用来删除光标右侧的字符。(×) 6、键盘上 Capslock 键可以灵活的转换大小写。(√) 7、在Capslock指示灯熄灭时,按住Alt键不放,再按字母键,也能输入大写字母。(×) 8、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通常用V键来代替ü。(√) 9、在汉字输入时,当我们所需要的汉字不在当前选择区时,只能使用鼠标翻页寻找相应的汉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用浏览器上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的知识。 技能目标:熟悉IE浏览器。 情感目标:能够浏览网站。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浏览网站。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目前,许多机构或个人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叫站点)。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需要一种叫做浏览器的软件。 二、新课传授 (一)、启动IE浏览器 启动计算机后,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单击任务栏左侧的浏览器按钮,就可以启动IE浏览器,打开它的窗口了。 (二)、访问网站 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在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启动浏览器后,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框里输入网址,就可以访问相了。 访问北京动物园网站。 第1步:启动IE浏览器。 第2步:双击地址栏框中的空白处,框内文字会变成蓝底白字。 ……….. ( 三 )、浏览网站

除了首页以外,一个网站往往还有许多网页,它们一般都通过文字、按钮、图片等与首页相链接。把指针移到那些文字、按钮或图片上时,指针会变成手形。在这种状态下单击鼠标,就可以打开相应的网页。 动手做浏览北京动物园网站 1步:把鼠标指针移到儿童专版处,指针变成手形时单击,浏览器窗口里就会出现“儿童专版”网页的内容。 ………. 访问北京科普之窗网站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第1课用浏览器上网 一、启动IE浏览器 二、访问网站 三、设置浏览器的主页

第2课查找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搜索引擎。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分类目录查找信息。 情感目标:学会使用收藏夹。 教学重、难点: 学会使用分类目录查找信息,并会收藏网页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因特网上站点众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网站的数量越多,查找感兴趣的信息就越困难。为此,一些公司或机构创立了为查找信息服务的搜索网站,习惯上叫做搜索引擎。 二、新课传授 ( 一 )、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 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有很多,例如搜狐(https://www.360docs.net/doc/0517065879.html,)、新浪(https://www.360docs.net/doc/0517065879.html,)、网易(https://www.360docs.net/doc/0517065879.html,)等。 动手做用新浪网的分类目录查找介绍儿童画的网站。 第1步:启动IE浏览器。 ………. 动手做用搜狐网站的分类目录查找介绍儿童文学的网站。 第1步:输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517065879.html,,访问搜狐的分类目录。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复习题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习题 1.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2.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和专用信息来获取信息。 3.人们利用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递信息。 4.计算机一般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音箱等组成。5.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6.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存储器有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如内存条、硬盘、光盘、U盘等。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8.鼠标器有指向、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5种基本操作。9.“我的电脑”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等组成。10.窗口的基本操作:最小化、最大化(或还原)、移动、关闭。11.文件名通常包括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 12.键盘一般分成四个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区和小键盘区。 13.主键盘区包括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和特殊控制键。14.先按住换档键Shift不放,再按双字符键,可以输入上档字符。 15.

控制键、转换键与其他键组合使用 16.A、S、D、F、J、K、L、;称为基准键。 17.“全拼输入法”适合小学生使用。 18.当要输入的字处于字词选择框的第一个位置时,按空格键即可直接选择。 19.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20.“画图”窗口除了标题栏、菜单栏和状态栏外,还有工具箱、颜料盒和画图区等。 21.——任意形状的裁剪——选定 ——橡皮/彩色橡皮擦——用颜色填充 ——取色——放大镜 ——铅笔——刷子 ——喷枪——文字 ——直线——曲线 ——矩形——多边形 ——椭圆——圆角矩形22.“撤消”命令最多只能撤销三步操作。 23.选择“椭圆”工具后,按住Shift键拖动,就能方便地画出圆。 24.单击颜料盒中的颜色块,设置前景色;右击颜色块,设置背景色。 25.如果在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图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在双击前右击取消本次操作。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考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填空:(每空3分,共42分) 1.常用的计算机由主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_件和_______件。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_______年诞生于_______国。 4.鼠标的使用方法: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种方法。 5.显示器是_______设备。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Word是操作系统软件。() 2.显示器和打印机是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 3.硬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但使用不灵活。() 4.计算机先后经历了集成电路时代、晶体管时代、电子管时代。() 5.软磁盘、硬盘和光盘都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仓库。()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年。 A、1949年 B、1958年 C、1999年 2.Shift键又叫()键用于输入双字符键的上面一个字符和大小写转换。 A、回车键 B、制表定位键 C、上档键 3.指法定位键是()两个。 A、F和J键 B、Q和Z键 C、P和Y键 4.开机的顺序是()。 A、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先开外设,再开主机。 C、先开键盘,再开机。 5.()盘储存容量小,读写速度慢,易于损坏,但使用方便,常被用来转存信息资料。 A、光盘 B、硬盘 C、软磁盘 6.Caps Lock键叫大小写字母锁定键,在键盘的()区。 A、编辑键区 B、主键盘区 C、小键盘区 7.新建文件夹应()击右键。 A、单击 B、双击 C、三击 8.擦除光标前一字符应敲()键。 A、Delete键 B、Backspace键 C、ESC键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 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

励。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在此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⑴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到输入、输出设备。 ⑵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讨论并在书上连线,学生练习、交流,分析为什么? ⑶最后请学生在教师机上连线。同桌的同学互相批改。 三、学生做教材后的想一想、练一练。(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四、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键盘作用大 第一课认识新朋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键盘的五个分区。 (2)掌握主键盘区各组成部分。 (3)掌握主键盘区部分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主键盘区部分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难点:上排字符的输入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讲授时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鼓励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以“问题解决式”为主,注重知识的连惯性。 4、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与图表、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网络。 2、键盘分区图、功能键名称图。 3、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鼠标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除了鼠标,键盘也是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输入设备,

它能够输入字母、数字、符号和文字等信息。 二、新授 1、看一看:各式各样的键盘 教师用屏幕广播出示各式各样的键盘图,让学生认识。 2、认识键盘上的五大区 (1)教师对照实物讲解: 键盘一般分成五个区,分别是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区灯、灯光显示区和小键盘区。 (2 出示键盘分区图片: (3 学生两人一组指认实物键盘。然后3、认识主键盘区的键 (1)学生观察主键盘区。 主键盘区都有哪些键?(主键盘区有数字键、字母键、符号键和功能键) (2)双字符键 学生观察数字键和符号键。数字键和符号键与字母键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操作要点:先按住键不放,再按需要输入的双字符键。) 4、认识常用的特殊功能键 出示图片讲解功能键名称。 组合键

三年级信息技术试题附答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试卷 答题时间:60分钟 注:答案只能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上将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 随着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原有的处理工具难以满足需要,计算机应运而生, 成为人们处理 _________ 的得力助手。[每空1分] 2.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是 __________ 。[每空1分] 3. 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每空1 按钮。[每空1分] 6. 在键盘最下面长条形状的键,叫做 _______ ,一般用Space 表示;主键盘区左右两侧 各有一个标有Shift 的键,叫做 _________ ;标有Enter 的键,叫做 ____________ ;标有J Backspace 的键,叫做 ________ ,在主键盘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标有 Ctrl 的键,叫做 _____ 。[每空1分] 7. 主键盘区上面标有F1?F12的一排键叫 __________ 。[每空1分] 8. 在用智能ABC 输入汉字的过程中 斛标谁W ||,按下,出现的中文标点是 _______ ,按下?键,出现的标点符号是 _____________。[每空1分] 9. 启动“画图”程序时,系统默认的前景色(绘图色)是 _______ ;系统默认的背景色(画 纸颜色)是 _______ O [每空1分] 10. 画椭圆时同时按下Shift 键,就可以画出 _____________ O [每空1分] 11. 在绘画的过程中,同时按下 ________ +Z 键,可以撤消刚画完的一笔。[每空1分] 12. 在图画工具箱中, 仔 是 _______ 具, &是 ___________ 工具, 召 是 ____________ 工具, '是 ___________ 具, 盘是 __________ 具, 岀 是 ___________ 具。[每空1分] 二、选择填空(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30分。) 1. 下列设备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O [6分] A 键盘。 B 显示器。 C 鼠标。 D 光驱。 2. 当光标处在“小学生”的“学”字与“生”字之间时,按一下 Delete 键,删除的字是: O [6 分] A 小 B 学 C 生 4.在 Windows 的桌面上, 是 _______ 是图标 _________ 。[每空1分] 5?“我的电脑”窗口中,画是 ___________ 按钮, 图标, 是图标 是 ______ 钮,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互联网,闯天下 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据现实需要,选择了最有用的教学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爱好、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按从简朴、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原则安排教学顺序。安排学生先上网浏览内容,学会将网页加入收藏夹。接着登陆论坛,注册论坛,进行发帖和回复的操作,教育学生要文明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学会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论坛的操作,并且能能把网页收藏到收藏夹,了解网络信息的存在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单元的学习,强化网络论坛的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理解网络信息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论坛的结构,学会论坛的注册、发帖、回复的具体的操作。 培养学生准确的操作姿势,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文明上网的的习惯。 教学措施: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感性上对具体操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

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课时 第1周《网络影音了无比》 1课时 第2、3周《网络就像魔法书》 2课时 第4周《论坛社区任你访》 1课时 第5、6周《注册成功发帖忙》 2课时 第7周《发帖也要收规章》 1课时 第8周《信息就在我身旁》 1课时 第1课网络影音乐无比 教学内容:第2-5页 教学要求: 能够在网站中打开影音文件; 能够将自己喜爱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一起去欣赏网络上的精彩动画吧! 二、新授: 1、精彩纷呈的视听节目 教师进行演示:打开浏览器——〉在地质栏中输入网址,进入中国儿童网——〉单击视听冲击波——〉找到作品欣赏——〉在提供的动画中任选一个单击打开 学生练习,打开你感兴趣的动画,进行欣赏。 2、放到我的“收藏夹”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第 1 页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了,翻阅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本学科教师,我深感它巨大的变化,其教学任务取材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但是一切任务都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第 2 页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让学生回答此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题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计算机 B、VCD光盘 C、报纸 D、CCTV1播出的新闻 2、“烽火连三目,京书抵万金”,“峰火”、“家书”在古时候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而现在可用电话、电子邮件传递信息,这说明( )。 A、电子邮件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信函 B、类似烽火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将会消失 C、古老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不用了 D、古老的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继续发挥作用 3、在windows桌面的任务栏中,可能出现的图标有( )。 A、“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应用程序图标、系统时间 B、“我的电脑”按钮、快速启动栏、应用程序图标、音量图标 C、“开始”按钮、“程序快捷菜单、应用程序图标、输入法选择按钮 D、“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杀毒软件图标、“桌面”快捷菜单 4、下列关于windows窗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windows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但只能显示一个窗口 B、同时打开的多个窗口可以重叠排列,也可平铺排列 C、在windows中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就会打开一个窗口 D、窗口的位置可以移动,但大小不能改变 5、当用鼠标单击应用程序窗口的“关闭”按钮时,则对应的程序( )。 A、转入后台运行 B、被终止运行 C、继续执行 D、被删除 6、关于windows的说法,正确的是( )。 A、windows是唯一的操作系统软件 B、使用windows时,必须要有鼠标 C、windows桌面背景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图片 D、在桌面上删除应用程序快捷图标时,会把其所对应的程序文件一同删除 7、windows的窗口和对话框比较,窗口可以移动和改变大小,而对话框( )。 A、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改变大小 B、仅可以移动,不能改变大小 C、仅可以改变大小,不能移动 D、既能移动,也能改变大小 8、在“我的电脑”窗口中,若要对窗口中的内容按照名称、类型、日期、大小排列,应该使用( )菜单。 A、“查看” B、“工具” C、“编辑” D、“文件” 9、字节是用来表示计算机( )的基本单位。 A、计算容量 B、存储容量 C、输入数据 D、存取数据 10、在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中,1MB等于( )。 A、1000Kb B、1024Kb C、1000KB D、1024KB 11、在Windows菜单命令中,呈灰色显示的命令项意味着( )。 A、该命令当前不能选用 B、选中该命令后将弹出对话框 C、选中该命令后将弹出下级子菜单 D、该命令正在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四课查看文件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文件”、“文件夹”等相关知识;学会识别文件图标、文件类型、驱动器的图标以及驱动器的名称。 (2)动作技能领域:能够利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容。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文件”、“文件夹”、“子文件夹”、“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这些抽象的概念,并学会实际操作运用。 教法 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启发法进行教学。

学法 1、探究学习 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乐趣联想到新课的学习容,让学生猜想探究所学的知识,从而主动地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 2、小组讨论 将全班同学按4个人一组分为若干个组,讨论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容,并讨论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随后教师将进行小小的点评。教学策略 1、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容。 2、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很好的引导与帮助。 二、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与学习过程 (1)音乐响起,一探究竟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电脑吗?那你们能告诉老师电脑里有什

么有趣的东西吗?(有好玩的游戏、精美的图片、有好看的动画片,还有动听的音乐),对了电脑里有趣的东西可多了,例如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的好听的音乐(利用电脑放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好听的歌曲、好看的动画片是怎样打开的呢?(让同学们思考片刻),那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东西都放在那里的? 演示操作:在我的电脑上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找到你要 改的文件类型,打开,点高级,就可以更改图表,也可以更换打开程序。步骤如下: 1.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工具中的--文件夹选项--;

2019年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测试题

2019年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计40分) 1.LOGO中的基本画笔是()。 A铅笔B小海龟 2.LOGO中的默认背景色是()。 A兰色B白色 3.LOGO系统是美国科学家在()年开发出来的。 A1980 B1967 4.PC LOGO 是在()系统中运行的。 A DOS B WINDOWS 5.向前移动命令是()。 A LT B FD 6.要让小海龟移动的时候不留下印记,必须要先使用()命令。 A藏龟B抬笔 7.命令与参数之间要()。 A有空格B有破折号 8.能让海龟在任意地方迅速回到母位的命令是()。 A GO HOME B HOME 9.抬笔后,要让海龟继续作图还必须使用()。 A PD B PU 10.海龟在画正三角形的时候,每画一条边后必须转动()度。 A 120 B 60 11.“is not a logo procedure ” 是指()。 A不是LOGO参数B不是LOGO语言 12.当“STAMPOV AL X Y”中X=Y时画出的是个()。 A正圆B椭圆 13.使用涂色命令的时候必须要给命令打上括号吗?() A不用B必须 14.REPEAT 3[FD 40 RT 120]画出来是一个()。 A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 15.保存图形为BMP格式要使用的命令是()。 A SA VEPIC B LOADPIC 16.启动LOGO系统后,小海龟自动显示在()。 A绘图窗口中B命令窗口中 17.执行REPEAT 2[FD 50 RT 90 FD 80 RT 90]命令,能画出一个()。 A正方形B长方形 18.执行REPEAT 5[REPEA T 3[FD 70 RT 120]RT 360/5] 命令,能画出一个()。 A小风车;B正五角星 19.五角星的过程名正确的是()。 AWJX;B五角星 20.执行REPEAT 36[FD 80*3.14/18 RT360/36]命令,画出一个()。 A圆弧B圆 21.执行TT[闪闪的红星]命令,屏幕显示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