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顾:左右结构。第四笔是L ,不要写成L 。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四、试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

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3)指导朗读。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样做的原因)

六、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齐( ) 更( ) 其一( )

争( ) 奂( ) 董一( )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写自己的一位亲人--教学设计

《写自己的一位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写自己家中一件最感人的事情,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把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把人物特点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身边,哪些人是你的亲人?亲人与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自己的一位亲人。(齐读课题)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的,向我们介绍了那些亲人? 2、写了这些亲人的那些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莲叶青青》《地震中的父与子》《母亲的呼唤》板书:典型事例 3、课文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板书: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4、(展示课件)判断下面的句子各属于什么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哪些特点?通过以孩子们熟悉的课文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其写法,知道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写丰满,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动作描写)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外貌描写) 3、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 4、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语言描写) 5、迎着天边灿烂的晚霞,我看到的,竟然竟然是一张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的脸。那散乱的头发,那喜极而泣的神情,那声嘶力竭的呼喊,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神态描写) 三、明确习作要求 打开课本104页 (展示课件)

百度搜索的一些实用技巧

百度搜索的一些实用技巧 谷歌虽然强大,但在我们这里却不是很实用,既然手边已经有百度,何必舍近求远,先学好百度搜索吧!另文章来源于百度百科,特意摘出来方便学习。 语法查询 1.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网页标题中——intitle:标题 2.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站点中——site:站名 3.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url链接中——inurl:链接 4. 精确匹配——双引号" "和书名号<<>> 5. 要求搜索结果中同时包含或不含特定查询词——“+”、“-”(减) 6. 专业文档搜索——filetype:文档格式 百度搜索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网页标题中——intitle网页标题通常是对网页内容提纲挈领式的归纳。 把查询内容范围限定在网页标题中,有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使用的方式,是把查询内容中,特别关键的部分,用“intitle:”领起来。例如,找林青霞的写真,就可以这样查询:写真intitle:林青霞注意,intitle:和后面的关键词之间,不要有空格。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站点中——site有时候,您如果知道某个站点中有自己需要找的东西,就可以把搜索范围限定在这个站点中,提高查询效率。使用的方式,是在查询内容的后面,加上“site:站点域名”。例如,天空网下载软件不错,就可以这样查询:msn site:skycn com注意,“site:”后面跟的站点域名,不要带“http://”;另外,site:和站点名之间,不要带空格。 把搜索范围限定在url链接中——inurl网页url中的某些信息,常常有某种有价值的含义。于是,您如果对搜索结果的url做某种限定,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的方式,是用“inurl:”,后跟需要在url中出现的关键词。例如,找关于photoshop的使用技巧,可以这样查询:photoshop inurl:jiqiao上面这个查询串中的“photoshop”,是可以出现在网页的任何位置,而“jiqiao”则必须出现在网页url 中。注意,inurl:语法和后面所跟的关键词,不要有空格。 精确匹配——双引号和书名号如果输入的查询词很长,百度在经过分析后,给出的搜索结果中的查询词,可能是拆分的。如果您对这种情况不满意,可以尝试让百度不拆分查询词。给查询词加上双引号,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例如,搜索上海科技大学,如果不加双引号,搜索结果被拆分,效果不是很好,但加上双引号后,“上海科技大学”,获得的结果就全是符合要求的了。书名号是百度独有的一个特殊查询语法。在其他搜索引擎中,书名号会被忽略,而在百度,中文书名号是可被查询的。加上书名号的查询词,有两层特殊功能,一是书名号会出现在搜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技巧一一海南文化古迹 昌江中学林凤龙 所属科目:网络技术应用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任务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然后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有关海南文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填表,达到即让学生熟悉搜索的技巧又能了解家乡的悠久文化的目的 重点难点:搜索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由同学们大部分都喜欢听歌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谁的歌曲?

配套K12教育资料

问同学们得到歌曲的途径有那些? 引入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歌曲 通过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t —- 演示 通过电脑加投影仪向同学们演示上网搜索的基本技巧:提出搜索引擎的概念 百度、google、搜狐等 提出关键字的概念 例如:周杰伦、P3等 提出下载、另存为、复制、粘贴等基本技巧 学生听讲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通过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掌握搜索的基本技巧 布置新任务 教师布置新的任务: 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学们知道我们海南什么全国闻名吗? 提问,得出“汉文化”

提问同学们知道海南那些汉文化的古迹? 引入新任务:下面大家就通过搜索来获取有关海南文化古迹的知识并完成桌面上的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出要求 每5人1组,合作完成搜索任务并填表。 注意搜索引擎和关键字 语言简明扼要。 完成后进行提交评比,由全班12组评出前3名表扬 学生合作学习 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搜索并完成表格 评比表扬 向全班公示表格,评出前三名进行表扬 激发学生荣誉感 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 搜索引擎 关键字 下载浏览方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我的一家人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对于“家”还是缺乏一定的意识,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明白家庭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让家人快乐”。 第1课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

“家人养育我长大”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第1课时) “家人养育我长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 2.学生能学会关心体谅父母,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3.学生能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爱的方式,他们还不懂得少让父母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也是对父母一种爱的回报方式。少数在家中从小受尽宠爱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主动爱他人的意识,他们从小习惯接受来自长辈的爱,在外不知爱他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他们往往认为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农村家庭中的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或是被爷爷奶奶溺爱,或是很早就开始照顾家庭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对家人关爱的理解容易片面。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地区民风质朴,受传统影响较深,传统中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现较为含蓄内敛,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容易简单粗暴。在这样一个氛围中,三年级的农村学生难以充分感受来自家人的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质朴简单,导致学生对家人爱的体验、感受力不够敏锐,同时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够强,对家人爱的理解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家人的爱。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教学难点能在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通过观看“名字背后的故事”的动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了解这名字就凝聚着家人的爱与期盼。用动画“家人哺育我长大”以及护蛋活动让学生知道家人养育自己不易。用“两份清单”引发学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家人养育我长大”的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收集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

搜索技巧教案

《搜索技巧》教学设计 孙芳泗水实验中学 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搜索技巧 课时: 1课时 年级: 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后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半部分内容——《搜索引擎》的深化,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掌握切实有效的搜索技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通过对几个实例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上网经历和经验,对学习搜索引擎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只能使用简单的搜索方法,对于一些逻辑命令、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方法还不能系统的应用,缺乏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因此,在原有的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并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搜索技巧:如: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等。 ②能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和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利用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②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 教学难点:逻辑命令的使用;灵活运用搜索技巧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策略: 搜索技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教材中仅列出了搜索技巧的相关要点,没有具有的实际详例,因此,依据课本中所提到的搜索方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理解搜索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适当的拓展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搜索方法,从而使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认识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并在对比中,突出技巧的灵活与多样,体现“搜索”的思想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出问题:往有哪些国家举办过世博会?世博会是怎么来的?引出搜索引擎的使用,并进一步引出如何选择关键词。 【教学设想】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二:探究搜索技巧 (一)关键词的提炼: 1、针对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选择什么的关键词才能搜索到我们要找的内容。 2、根据所回答的几种答案,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关键词所产生的搜索结果。 3、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并指导、点拔,并提示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4、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做进一步的讲解。并强调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

幼儿园我的一家人教案

幼儿园我的一家人教案 设计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让幼儿初步地了解家庭成员特别是爸爸妈妈的工作,感受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是激发幼儿关心父母家人情感的基础。本次活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重在激发情感,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心家人、爱父母。由于幼儿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因幼儿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准备制作材料时,还要因人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愿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过程建议: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

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 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延伸提示: 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统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统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学情分析: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易被发现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3.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 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是海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在因特上浏览信息》中的一个知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主要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背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真正学会使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并学以致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特网的作用和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但缺少主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部分学生知道百度和谷歌网站,也偶尔进行搜索;但很少学生能使其与搜索引擎联系起来,更不清楚如何运用简单的搜索技巧让自己的搜索速度加快,准确率更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及常用的搜索引擎;

2、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二)、过程与方法: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切入点,以三个任务铺开,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和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树立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难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七、教学教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一家人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一家人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一家人生成背景: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爸爸妈妈爱,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他们对自己家人的情况却了解得少之甚少,当长辈们生病时,孩子们不闻不问,若无其事。为了增进孩子们与家庭间亲人感情,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的情感,结合感恩课题,我设计了我的一家人。 教学日期:2011年4月8日教学名称:我的一家人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教学形式:集体教学教学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 照片到上面来讲。)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 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 生回想平时 搜索资料的 操作,从而更 深一步了解 搜素引擎。让 学生体会到 协作学习的 意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人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家人》主讲稿 【教材分析】 《我和我的家人》是第二单元“温暖的家”的第一课。第二单元一家庭为主题,围绕家人展开一系列的学习,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应到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认识到家的温馨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父母、亲人产生感恩之情,促进学生与家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2. 能准确、全面地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3. 能认真体会到家人的爱 4. 能感受到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家人给与自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介绍家庭成员,更全面的了解家庭成员 2.能感受到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家人给与自己的爱 【教法建议】 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最好准备好自己的全家福、难忘时光的照片等有关家人的材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研讨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精品教案】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在哪里吃饭、睡觉、写作业?(学生 回答:家) 2. 师:是的,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

的,请问大家,你们的家里都有那些成员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3. 师:每位学生的家庭成员都各不相同,现在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你 的家庭成员。 4. 请部分同学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 2、 晒晒照片,深入发现 1.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让大家带来了自己的全家福,还有一些 记录你们和家人难忘时光的照片。 2.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和照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难忘时 光,认识到每位家人都是组成家庭的重要一员,说说为什么要选这张照片,这照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3、 观看案例,学学会感恩 1. 向同学们展示危险时刻父母保护孩子的报道 2. 引发话题:妲己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有没有被这些故事所震 撼? 3. 学生描述自己听过的故事,发表各自的言论。 4.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网上搜索超级技巧

网上搜索超级技巧 1.使用逻辑词辅助查找 比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逻辑词进行更复杂的搜索界定,常用的有:AND(和)、 OR(或)、NOT(否,有些是AND NOT)及NEAR(两个单词的靠近程度),恰当应用它们可以使结果非常精确,另外,也可以使用括号将搜索词分别组合, 2.有针对性地选择搜索引擎 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常常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目的和发展走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比如: 购物客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是专用于网上购物的搜索引擎,能够进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比较;而Liszt(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则是针对邮递列表、IRC等的搜索引擎。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 和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是综合搜索。 3.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查找 如果查找的是一个词组或多个汉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用双引号括起来,这样得到的结果最少、最精确。例如在搜索引擎的Search(查询)框中输入"search engine",这会比输入search engine得到更少、更好的结果。如果按上述方法查不到任何结果,可以去掉双引号试试。 4.使用加减号限定查找 很多搜索引擎都支持在搜索词前冠以加号(+)限定搜索结果中必须包含的词汇,用减号(-)限定搜索结果不能包含的词汇。 5.逐步细化法 按照搜索引擎的分类一层一层地点击下去,这对一些关键字不太确定的资料查询十分有效。Yahoo把网上的各种资料归类整理,分得很细,有休闲与运动、娱乐、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很多类别,而且有每一大类的链接进入后分成很多小类,一层一层地进入链接,分类也就越来越细,离你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由于都是链接形式,所以使用起来又方便又简单,不用我多说了吧。 6.根据要求选择查询方法 如果需要快速找到一些相关性比较大的信息,可以使用目录式搜索引擎的查找功能,如使用Yahoo(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如果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资源信息,可以使用目录一级一级地进行查找。如果要找的信息比较冷门,应该用比较大的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如Altavista(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或Hotbot(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 7.注意细节 在Internet上进行查询时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常常能增加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如许多搜索引擎都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因此,如果您正在搜索人名或地名等关键词,应该正确使用它们的大小写字母形式。 8.利用搜索引擎的特性进行查找 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一些专用的特性,应用它们可以使查询事半功倍,比如:若想知道某个新闻组上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文章,可以在Dejanews的查找框中输入"~g 组名",例如"~g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ng.java.programmer"。 9.使用多元搜索引擎 多元搜索引擎是一种只需输入一次关键词就可以对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的搜索代理网站,如Searchspaniel(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46227.html,/)就可以同时对200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 10.利用选项界定查询 目前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开始提供更多的查询选项,利用这些选项人们可以轻松地构造比较复杂的搜索模式,进行更为精确的查询,并且能更好地控制查询结果的显示。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 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 与 AND, *, & 或 OR, + ,︱ 非 NOT,—, !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 AND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 * 中国 湖南 OR 湖北 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 大学 NOT 武汉大学 玉米–甜玉米 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 AND 读书笔记 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 位置限制检索 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 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 (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 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 (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

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 Wuhan N/0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 Wuhan N/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uhan; University in Wuhan; University at Wuhan (5)(s)是sentence的缩写,A(s)B表示A和B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以随意改变,A与B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如:resin (s) ester (酯化树脂) 【练习】1、查找computer和game的间隔不大于100个单词的网页 2、检索“杂交玉米”的外文文献,要求两词间隔1个词,前后次序固定。hybrid、corn 答案:1、computer near/100 game 2、hybrid p/1 corn hybrid w/1 corn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一家人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一家人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的一家人 生成背景: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爸爸妈妈爱,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他们对自己家人的情况却了解得少之甚少,当长辈们生病时,孩子们不闻不问,若无其事。为了增进孩子们与家庭间亲人感情,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的情感,结合感恩课题,设计了“的一家人”。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中国幼教网版权 2.引导幼儿围绕“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叫灰灰,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四年级下册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14.再见了,亲人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学习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学习主题:《再见了,亲人》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3.学情分析 阅读学习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学习目标: 1.交流预习,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自读自悟等方式学习作者叙事抒情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习作,习作能够表现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学习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用鲜血凝成的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2.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习作。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习作。 教学方法:多读少讲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交流容易出错的生字读音及字形,联系课文理解生词。 评价任务二:品词嚼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评价任务三:关注写法,能发挥想象顺利写出一篇小练笔。 学习过程: 一、背景介绍,时代回归。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战火烧到了我们的鸭绿江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毅然出兵30万支援朝鲜,却有14万英烈永远留在了朝鲜如地上。这些英雄有我们熟悉的黄继光,邱少云,还有毛主席挚爱的儿子毛岸英。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和他们结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深情厚谊。

比较各种搜索方法与技巧

比较各种搜索方法与技巧 因特网上的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而且毫无秩序。为了方便我们在网上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一些网站提供了搜索引擎服务。搜索引擎的使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何快速、正确的寻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源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关于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多样,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主要有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方法。 目录检索:也称为分类检索,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WWW资源查询的服务,主要通过搜集和整理因特网的资源,根据搜集到的网页的内容,将其网址分配到相关分类主题目录的不同层次的类目之下,形成像图书馆目录一样的分类树形结构索引。目录检索无需输入任何文字,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要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当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提供目录检索服务的网站有雅虎中国()和搜狗)等。 使用技巧 1、简单查询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就行了,系统很快会返回查询结果,这是最简单的查询方法,使用方便,但是查询的结果却不准确,可能包含着许多无用的信息。所以选择正确的关键词才是一切的开始。学会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练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息查询效率至关重要,这方面的技巧是所有搜索技巧之母。在输入关键词过程中,要避免错别字的使用、选取的关键词太

常见和多义词,这些都容易造成检索的信息量过大或与自己想选取内容相悖。 2、使用双引号用 给要查询的关键词加上双引号(半角,以下要加的其它符号同此),可以实现精确的查询,这种方法要求查询结果要精确匹配,不包括演变形式。例如在搜索引擎的文字框中输入“电传”,它就会返回网页中有“电传”这个关键字的网址,而不会返回诸如“电话传真”之类网页。 3、使用加号(+)或减号(-) 在关键词的前面使用加号,也就等于告诉搜索引擎该单词必须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网页上。在关键词的前面使用减号,也就意味着在查询结果中不能出现该关键词。 4、使用括号 当两个关键词用另外一种操作符连在一起,而你又想把它们列为一组时,就可以对这两个词加上圆括号。 5、使用空格 在搜索关键词中加入“空格”进行信息搜索是最为常见的搜索技巧应用,空格起到的作用是“与”的意思。比方说我们在搜索中国的长城方面的信息时,只需输入“中国长城”就可以了。这个空格加上后,它的搜索范围既可能是“中国的长城”,也可能是“中国和长城”,还可能是“中国长城”或是“中国北京的长城”等信息,这样一来信息的范围无疑将会大大增加了。在使用空格组成关键词时,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