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U6GrammarTeachingPlan

7年级U6GrammarTeachingPlan
7年级U6GrammarTeachingPlan

Teaching Plan:

U6 Grammar-- Conditional sentences Teacher:潘世辉Students:Class10,Grade 7. Teaching aims:

1.了解if条件状语从句的结构,能辨别主句和从句。

2.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的正确时态。

3.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的功能和用法。

4.运用条件状语从句看图说话、表达想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Focus on: 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的功能和用法。

Difficulty: 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中主从句的正确时态。Teaching steps:

Step 1 观察与发现

通过较对前置性作业--翻译句子,让学生感知语言含义和语言形式。Step 2 归纳小结

了解if条件状语从句的结构,能辨别主句和从句。

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的正确时态。

If I finish my homework, I’ll go swimming.

I’ll go swimming if I finish my homework.

1.If表示“____”的意思,引导____状语从句。

2.带If的那个句子称为___句,另一句子称为__句。

3. 当if引导的从句放在主句前时,___(用/不用)逗号隔开两个句子;当主句在前时,则____(用/不用)逗号。

4.时态1:主句用_________时,从句用_________时,简称“___________”。注:从句只用________时,不能用________时。For example:

1). I will plant some flowers in my garden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2). I won’t plant some flowers in my garden if it rains tomorrow.

时态2:

主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从句用_________时。

For example:

1).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 classes. (see clearly/wear) 2).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ough money. (buy a car/ have) Step 3 语言的运用

1.看图说话

2.连接句子。

3.单项选择及中考链接。

4.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5.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

6.井字过三关游戏。

7.英语句子接龙游戏。

8.出谋划策。

Step 4 总结if条件状语从句的结构、正确时态、功能和用法。Step 5 Homework:《目标》P97和P98。

鲁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1)精编版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戊戌变法·重点难点 本课简要介绍了戊戌变法运动从开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 本课的重点之一是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此前康梁虽著书立说,宣传维新思想,但在社会上影响不大。 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有集中体现。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本课的难点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只有在逐项分析变法法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变法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和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戊戌变法·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戊戌变法·教法建议 1.学生历来崇敬英雄人物。教师可就导入框中谭嗣同在刽子手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史实进行描述,提出问题。例如:“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的是盗贼吗?”“后人为什么称这些遇害者为‘戊戌六君子’?”等等。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导入新课。 2.“公车上书”一目,教材所占篇幅很少,教师可利用“公车上书”的插图和康有为寻求出路的资料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根据这些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为使讨论能深入进行,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则从多方位加以引导。如让学生从帝国主义侵略方面,从清政府内部矛盾方面,从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从民族资产阶级经济政治要求方面对比归纳,帮助学生构思对变法原因的历史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听记题(8分)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2分) A、建设“平安宁波”,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 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 2、我市经过多年,慎重考虑,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 的决定。(2分) 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顺理成章 B、日趋拥堵 C、园满成功 D、弊大利小 4、不属于 ...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三车”整治的城市。 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 C、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 D、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南宋赵师秀《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林嗣环《口技》) 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中 的“国风”和屈原的《》。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 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2019春语文九年级下册各课生词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洞[suì dòng] 蜗行[wō xíng]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án]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极新;全新 笑涡[xiào wō] 喷薄[pēn bó] 1.汹涌激荡 2.强烈散发、迸发 3.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 4.雨雪纷飞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梅岭三章 阎罗[yán luó] 1.地狱之王。梵语Yamar āja音译阎魔罗阇的简称。义译为平等王,或译为缚,即缚罪人之义 2.旧时比喻刚正、不畏权势的执法官 3.比喻极凶恶的人。 捷报[jié bào]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3、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1.广远无际 2.长;久 3.昏愦糊涂。 装饰[zhuāng shì] 1.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化妆打扮 2.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人。 4、海燕 苍茫[cāng máng] 空旷辽远 高傲[gāo ào] 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2.装出一副优越的样子海鸥[hǎi ōu] 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性喜群飞,羽毛多黑白相间,以鱼螺、昆虫或谷物、植物嫩叶等为食。 飞窜[fēi cuàn] 飞逐。 蠢笨[chǔn bèn] 笨拙;不灵便的。 熄灭[xī miè] 1. 指物体不再燃烧。在这一代年轻人中进取心的火花决没有熄灭。 2. 灯火灭了。过了一会儿,门厅的灯光熄灭了 5.孔乙己 荤菜[hūn cài] 有肉的菜;有辛味的蔬菜。侍候shì hòu 伺候;服侍。 绰号[chuò hào] 外号;诨号。 伤疤[shāng bā] 由于新的结缔组织取代了受伤的组织而在皮肤上或内部器官中留下的伤痕。比喻曾经受到的创痛和挫折。 笔砚[bǐ yàn] 笔和砚。泛指文具。 惋惜[wǎn xī] 表示同情、可惜。 夹袄jiáǎo 1.双层的上衣。 2.裌襖:夹上衣。 乱蓬蓬luàn péng péng 形容散乱不齐。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bù xiè zhì biàn 1.认为不值得分辩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鲁迅《孔乙己》 羼chàn水 间jiàn或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6、变色龙 贱jiàn 1. 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 2.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 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 4. 骂人的话:~人。 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 6.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拧nǐng起眉头 [ nǐng ] 1.扭转,控制住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初中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 (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 (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 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 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 D.倔.强(jué)惩.戒(ch?ng)执拗.(niù)归然不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云宵鉴赏人声鼎沸 B.感概绽开争执疲倦不堪 C.悔恨激荡奥秘花团锦簇 D.拼凑企盼寻觅小心冀冀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 ....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签署了合作协议。 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末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一张语 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 .............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 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 C.唱和.(hè)憔悴 ..(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 D.踉跄 ..(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2分) 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 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 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 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 ....,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 ....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 ......的是()(2分) 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 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B.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班进行了大扫除。劳动委员安排第一二两组同学 打扫了教室,安排第三四两组同学打扫了包干区。 C.陈光标先生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并决定“裸捐”?是有意炒作自己呢?还是 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 D.“遇到危险情况时,”校外安全辅导员告诉我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汇总复习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汇总复习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suì洞蜗wō行淤滩yūtān 驳bó船簇cù新 笑涡wō喷薄bó伤痕累累lěi lěi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梅岭三章 阎罗捷jié报血xuè雨腥风取义成仁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3、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装饰shì舵duò手埋没mái mò 4、海燕 苍茫高傲海鸥飞窜cuàn 蠢笨翡翠fěi cuì熄灭 5、孔乙己

荤hūn菜侍候shìhòu 绰号伤疤bā笔砚yàn 惋wǎn惜夹袄jiáǎo 乱蓬蓬luàn péng péng 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不屑置辩bùxièzhìbiàn 羼chàn水间jiàn或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6、变色龙 贱jiàn 拧nǐng起眉头筛shāi子坎肩kǎn jiān 旗帜zhì 荒唐táng 洋溢yì温情惦diàn记恐吓hè径jìng自 无精打采无缘无故异想天开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7、溜索 腮坠zhuì呕ǒu 跺duò盘桓pán huán 涓涓juān juān 探视俯身扭绞顷qǐng 刻寻思xún si 拳打脚踢 千钧jūn之力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 锱铢zīzhū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 千钧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2018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5 B.C.4.121121112 D. 2.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16 000 000km2,数据316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3.16×109 B.3.16×107 C.3.16×108 D.3.16×106 3.下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4.对于任何有理数,下列各式中一定为负数的是A.B.C.D. 5.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判断a∥b的是A.∠1=∠2 B.∠2=∠3 C.∠1=∠4 D.∠2+∠5=18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⑤已知同一平面内∠AOB=70°,∠BOC=30°,则∠AOC=100°;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7.= ▲. 8.如图,∠1=25°,则射线OA表示为南偏东▲°. 9.若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的值是▲. 10.如果关于的方程和方程的解相同,那么的值为▲.11.若,则多项式的值是▲. 12.多项式是关于x的三次三项式,则m的值是▲. 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2x—y的值为▲. 14.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将量角器的中心与点重合,发现表示的点在直线上,表示的点在直线上,则▲. 15.如图,a∥b,∠1=110°,∠3=40°,则∠2= ▲° 16.观察下列等式: 第1层1+2=3 第2层4+5+6=7+8 第3层9+10+11+12=13+14+15 第4层16+17+18+19+20=21+22+23+24 …… 在上述的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018在第▲层.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8分)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解题讲课视频播放 初中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 (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 (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4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钦.佩(qīn)哺.育(pǔ)忏.悔(chàn)气冲斗.牛(dòu) B.契.约(qì)滞.笨(zhì)气氛.(fèn)诲.人不倦(huǐ) C.愧怍.(zuò)矜.持(jīng)炽.热(zhì)忧心忡忡 ..(chōng)D.拖沓.(tà)俯瞰.(kàn)拯.救(zhěng)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各组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深恶.痛疾/恶.疾挑拨离间./间.隙 B.差.强人意/差.错揣度./度.量 C.奔.走呼号/奔.波强.词夺理/勉强. D.大腹便.便/便.捷薄.饼/薄.脆 3.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2分) A.蒙眬吞噬心有灵犀千均重负 B.辜负修茸海市蜃楼语无伦次 C.烦燥猥琐悲天悯人色彩斑斓 D.取缔累赘锋芒必露鞠躬尽瘁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成语恰当 ..的一项是(▲)(2分)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知音,是为寂寞。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C.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D.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2分)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有才也B.因为只要就也 C.因为只有才却D.但是只要就却 6.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语言积累 1、娟秀的字体让人赏心悦目。请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三处注音,用正楷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任凭冷硬的风吹拂头发,她像雕塑一般 (zhǜ lì)在山顶。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 (tītòu)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 (piān piān )起舞的银龙。 2、下面是课文中学过的一些词语,你能把里面的一些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吗?(4分) 别具匠心烦燥不安变幻莫测栩栩如声轩然大波面面相觑 怒行于色不能自已络绎不绝鲜为人知芳草如茵人迹罕致 错字 改字 3、“腹有诗书气自华竹,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厚实你的语文功底,检验你的才华吧。(10分) ①.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④.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③.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⑤.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⑥.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⑦.《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⑧.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一个名句在横线上。(选写三个) 常建笔下清幽寂静的环境,适合于他的情趣和兴趣; 杜甫既实写又想像,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

王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辛弃疾梦想着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可叹壮志难剜! 语言运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这次广泛的社会调查,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近年来,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出现在盐城市区主干道上。 C.几个农民工来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对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 才,各显千秋,豪放,婉约,粗犷,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B、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 C、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D、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6、我们盐城市有绵延的海岸滩涂,有广袤的芦苇湿地,有“丹顶鹤”和“麋鹿” 两个自然保护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以此为家乡骄傲,同时更应自觉地增强 自己的责任感。为此,校团委决定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 定一个主题。(2分) 主题: 7、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个新闻的标题和导语。(4分) 时间:2005年5月30日。 事件: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将她创作的30首优秀儿童歌曲精选成集,由 人民教育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 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 割_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② 赔款 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 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须同 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列强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起止时间: 年—— 年 侵略国家: 和 发动, 和 是帮凶。 结果:① 年, 联军火烧 。 ② 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其中,《 》割地最多,割地范围 是: ; 《北京条约》割占 范围是中国 以东,包括 在内。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⑵领导人: 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 村。 ② 年占领 ,改名为 ,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④1864年, 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 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 战役(太平军将领: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62年 的 战役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 。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____ 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___ _。放弃西北边塞。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在新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政府设伊犁将军。近代:①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 知识迁移: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卫温船队到达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1624-1662年荷兰侵占台湾38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1895-1945年日本侵占台湾50年,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掺和.(he) 绵廷.(yán) B.缥.缈(piāo) 陛.下(bì)显耀.(yào) 愚.蠢(yú) C.忙碌.(lǜ) 辍.行(zhuì)充沛.(pèi) 梳.理(shū) D.放肄.(sì) 苛.刻(kē)凸.起(tū) 笨拙.(zhu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 ....,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 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3.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然而,在改革之初,面对她的伤痕累累,面向全新的希望,她在人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正是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第一节是一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赏析第三节,说说第三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意象:“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鲁 教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与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两湖战场北伐铁军称号” B、“ 东北柳条湖局部抗战” C、“宛平卢沟桥全国性抗战” D、“刘邓大军大别山战略反攻”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是教育部司局函件的标题,其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陕北会师 D、西安事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出版新式教科书而享誉近代.1933年该馆出版了新的历史教科书,书名冠以“复兴”二字,寓意相当深刻.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更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第9题【改错题】 全国性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 【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琢.磨zhuó譬.如pì小心翼.翼yì咄.咄逼人duó B.狭隘.ài 绽.开zàn 参差.不齐cī花团锦簇.cù C.热忱.chén 浸.满qìn 气喘吁.吁xū人迹罕.至hǎn D.硬.朗yìng 抚.弄fǔ拈.轻怕重niān 刚直不阿.ē 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人迹罕至花团锦簇默不关心疲倦不堪 B.轰堂大笑见意思迁截然不同恍然大悟 C.沉默寡言不毛之地大相经庭麻木不仁 D.惊慌失措刨根问底混为一谈水波粼粼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的,笑着,走着。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C.得知考试成绩,小明伤心极了,眼泪淅淅 ..,连饭也吃不下。 ..沥沥 D.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 C.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5、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 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7、按要求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 (3)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 《观沧海》中展示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7)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补充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