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篇一: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电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电气现象的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势等的测量。在测量这些物理量时,需要确定其取值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总结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

一、常规取值方法

1. 经验法则

经验法则是电学中常用的取值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1000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2000安培。

2. 标准规则

标准规则是依据科学实验和理论推导而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公认的、标准化的取值方法。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国际单位制(SI)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3500伏特,单位为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国际单位制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1000安培,单位为安培。

3. 公式规则

公式规则是依据公式推导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相对经验法则和标准规则更为精确和可靠的取值方法。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无穷大伏特,单位为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无穷大安培,单位为安培。

二、拓展

除了以上三种常规取值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取值方法,例如:

1. 国际标准:国际单位制是当前国际上最精确和最全面的标准体系,其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取值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工程规定:工程规定是工程领域中的取值方法,它通常基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和设备。

3. 实验室规则:实验室规则是实验室中的取值方法,它是根据科学实验的要求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适用于各种实验室实验。

综上所述,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取值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篇二:

电学取值范围是电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电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确定电学的取值范围,以确保所做出的预测和判断是正确的。本文将总结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和规律,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正文:

1. 确定电学基本概念的取值范围

在电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公式需要确定取值范围。例如,电场强度、电势、电流、电压等。在确定这些概念的取值范围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环境、实验条件等。

2. 常见电学公式的取值范围

在电学中,有许多公式需要确定取值范围。例如,欧姆定律、库仑定律、麦克

斯韦方程等。对于这些公式,我们需要根据公式的数学形式和推导过程,确定其取值范围。

3. 考虑电学实验的取值范围

在电学实验中,我们需要确定电学的取值范围。例如,在测试电阻时,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电阻的值域;在测试电场时,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电场的值域。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确定电学的取值范围。

4. 总结取值范围的方法

在电学中,有多种取值范围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 确定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取值范围,根据多种因素确定。

-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取值范围,例如根据测试电阻或电场强度的值域来确定。 - 根据数学形式的推导过程确定取值范围,例如根据欧姆定律或麦克斯韦方程的数学形式来确定。

5. 取值范围的规律

在电学中,取值范围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取值范围通常是固定的,取决于多种因素。

- 在实验中,取值范围通常也是固定的,取决于实验条件。

- 数学形式的推导过程通常也是固定的,取决于数学形式的推导过程。

结论:

电学取值范围是电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确定电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取值范围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确定实验条件的取值范围时,需要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在确定数学形式的取值范围时,需要根据数学形式的推导过程确定。此外,取值范围的规律也是固定的,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总结这些方法和规律,可以更

好地理解电学取值范围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篇一: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电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电气现象的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势等的测量。在测量这些物理量时,需要确定其取值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总结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 一、常规取值方法 1. 经验法则 经验法则是电学中常用的取值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1000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2000安培。 2. 标准规则 标准规则是依据科学实验和理论推导而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公认的、标准化的取值方法。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国际单位制(SI)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3500伏特,单位为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国际单位制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1000安培,单位为安培。 3. 公式规则 公式规则是依据公式推导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相对经验法则和标准规则更为精确和可靠的取值方法。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无穷大伏特,单位为伏特。对于电流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无穷大安培,单位为安培。

二、拓展 除了以上三种常规取值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取值方法,例如: 1. 国际标准:国际单位制是当前国际上最精确和最全面的标准体系,其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取值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工程规定:工程规定是工程领域中的取值方法,它通常基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和设备。 3. 实验室规则:实验室规则是实验室中的取值方法,它是根据科学实验的要求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适用于各种实验室实验。 综上所述,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取值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篇二: 电学取值范围是电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电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确定电学的取值范围,以确保所做出的预测和判断是正确的。本文将总结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和规律,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正文: 1. 确定电学基本概念的取值范围 在电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公式需要确定取值范围。例如,电场强度、电势、电流、电压等。在确定这些概念的取值范围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环境、实验条件等。 2. 常见电学公式的取值范围 在电学中,有许多公式需要确定取值范围。例如,欧姆定律、库仑定律、麦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学专题之电功率极值和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讲解与强化训练48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学专题之极值和取值范围强化训练48题有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范围 1.最大阻值:首先应先进行分析,若随着变阻器阻值的增大,各电表的示数在减小,则变阻器允许的最大阻值即为变阻器铭牌中标注的最大值;若串联电路中,有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则应利用电压表的量程最大值、电路电流值,求变阻器允许的最大阻值,即Rmax=U电压表max/I 2.最小阻值:应先确定电路中允许的电流最大值,确定的依据是: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铭牌、用电器的额定电流以及并联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量程,利用这四者分别求出每一条件下允许的最大电流,取四者中最小的,作为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然后再根据滑动变阻器之外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电源电压来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即Rmin=(U电源-U额)/Imin 二、电路的电流、电压的极值 1.电路电流的极值:a.电路最大电流:依据电路中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流表的量程来决定,取两者中的最小值作为电路的最大电流值; b.电路最小电流:依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决定,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由I=U/R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为最小电流:Imin=U电源/R总最大 2.用电器两端电压的极值 a.最大电压:依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电压表的量程来决定,取两者中的最小阻值作为用电器两端的最大电压值;

b.一般是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压,此时要根据滑动变阻器之外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或电压表的量程来决定,此时要注意电路安全问题,即要注意在变阻器之外的用电器在不超过其额定值及电压表量程的情况下来取最小电压。 三、电路、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极值: 根据电路、用电器中各自最大(小)的物理量即可求得。 1. 最大(小)电压、电流值,则有P=UI 2.最大(小)电压值、电阻值,则有P=U2/R 3.最大(小)电流值,电阻值,则有P=12R 一、单选题(共32题) 1.如图是小白同学所设计的四种发热器的电路,所用的电源电压相同,R1>R2,四个电路中消耗的总电功率最大的是()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R1的阻值是20Ω,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A. 0.45W B. 0.50W C. 0.80W D. 0.90W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4.5 V,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1 A”,小灯泡L标有“2.5 V 1.25 w”(灯丝电阻不变)。在保证小灯泡L电流不超出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及规律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览表

物理电学公式详解汇总 1、 欧姆定律: 电流= 电压 电阻 (变形公式:U=IR I U R = 即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2、 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A 、=电功(电能)电功率时间 (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 B 、电功率=电压×电流 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2 P I R = 2 U P R = ) 3、电功、电能: 由=W P t 得W=Pt ,所以W UIt =、2 W I Rt =、2U W t R = n W KW h N =?、 (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 的) n KW h N P t ?=(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 4、电热: 热量=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2 I Rt =Q 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 内能的电路中, 电功(电能)=电热 W=Q 可推出:Q=Pt 、Q UIt =、2 U Q t R = 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 串并联电路特点: 上述特征的推广: 推论A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公式的推广 12 111R R R =+总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上式可化为: 2 12 1总R R R R R += (最常用,初中阶段,电阻基本不超过两个) 当电阻大小均一样时,上式可化为:R R n = 总(n 为并联的电阻个数)

电学综合计算取值范围

电学综合计算取值范围 1.(12中考)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R 3=4Ω。画等效电路图并求: (1)只闭合开关S 1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4W ,则电源电压U = (2)只闭合开关S 2时,灯泡R 1正常发光,R 3消耗的功率为,则灯泡的电阻R 1=(写出该小题的解题思路后再求解) (3)只闭合开关S 3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的情况下,则变阻器R 2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共4分(每缺画一个等效电路图扣分,3个图最多扣1分) (1)只闭合开关S 1时,等效电路如图1-1 {P=UI=U 2 /R} U = SQRT(P 3R 3) = SQRT(4×4) = 4(V ) ……1分 (2)思路和求解各1分,共2分 只闭合开关S 2时,等效电路如图1-2 思路一:R 1= R -R 3 R = U I I = I 3= P 3′ R 3 思路二: R 1= U 1 I 1 `‘ I 1= I 3= P 3′ R 3 = 错误!= (A ) U 3= P 3′R 3= ×4 = (V ) U 1= U -U 3 = 4- = (V ) R 1= U 1 I 1 = 错误!= 6(Ω) (3)共1分 只闭合开关S 3时,等效电路如图1-3 ①当滑片左移时,在不损坏电流表和电灯的情况下有: I A ≤0.6A I 1≤0.4A 思路:R 2=R -R 1 S 1 R 3 R 1 S 2 U V A R 2 S 3 R 3 R 3 R 1 图1-2 U 1=U -U 3 U 3= P 3′R 3 I 1= I 3= P 3′ R 3 图1-3 A R 1 V R 2 即 I ≤0.4A

(完整版)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 一、静电场: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19 1.610e C -=⨯ 2.库仑定律:2Qq F K r =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 2/C 2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313221q q q q q q =+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 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电场中某位置场强: q F E = (定义式)2KQ E r =(真空点电荷) d U E = (匀强电场E 、d 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 、U AB :(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 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 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Ed -q W U B A B A A B === →ϕϕ=-U BA =-(U B -U A )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 电S 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ϕ描述电场能的特性:q W 0 A →= ϕ(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 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 越大,称为尖端放电。应用: 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 不变;当d 增⇒C 减⇒Q=CU 减⇒E=U/d 减 仅变s 时,E 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 不变:当d 增⇒c 减⇒u=q/c 增⇒E=u/d= s kq 4d q/c επ=不变,仅变d 时,E 不变;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qU=21mv 2 ;侧移y=202mdv 2L 'qU ,偏角tg ф=2 mdv L 'qU ① 加速 2mv 2 1 qEd qu W = ==加 m 2qu v 加=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 方向:L=v o t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范围问题三大类

电路范围问题三大类 一.安全电路问题(求R滑范围) 1.串联电路滑变范围型问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U总,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规格为”R2,I2”,电流表量程为0-I3,电压表V1量程为0-U定max,电压表V2量程为0-U滑max 。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滑动范围。 思路讲解:求滑动变阻器范围即可通过求滑动变阻器滑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出。 1.求滑动变阻器最小值R滑min 。 解析思路: ①R滑min=R总min-R定 ②R总min=U总/I总max ③I总max={I1=U定max/R定,I2,I3,I额} ,取其中的最小值 做题思路: ①I总max={I1=U定max/R定,I2,I3,I额(灯泡额定电流)} ,取其中的最小值 ②R总min=U总/I总max ③R滑min=R总min-R定 【注意】①当定值电阻为灯泡时,灯泡有额定电流,即I额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表或电压限定的作用为求滑变电阻最小值。 2.求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滑max 。 解析思路: ①R滑max=R总max-R定 ②R总max=U总/I总min ③I总min=I定min=U定min/R定 ④U定min=U总-U滑max 做题思路: ①U定min=U总-U滑max ②I总min=I定min=U定min/R定 ③R总max=U总/I总min ④R滑max=R总max-R定 典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16V,定值电阻为5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0.5A ”, 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V1量程为0-3V,电压表V2量程为0-15V。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 变阻器滑动范围。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1 一、电场基本规律2、库仑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2)特点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匀强电场(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AB=-△Ep=EpA-EPB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7、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1 1.电流强度:I=q/t {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 ,W=Q,因此W=Q=UIt=I2Rt=U2t/R 。 4.电阻、电阻定律: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W:电功(J),U:电压(V),I:电流 (A),t:时间(s),P:电功率(W)}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R)或E=Ir + IR也可以是E =U内+ 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7.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 成反比)。 电阻关系: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

电学专题之求最大值、取值范围

电学专题之求最大值、取值范围 本文将讨论关于电学中求最大值和取值范围的相关内容。我们 将重点介绍电流、电阻和电压在电路中的最大取值范围,并说明如 何计算和确定这些值。 1. 电流的最大值与取值范围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它在电路中具有最大值和取值范围。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关系,可以通过以 下公式计算电流: I = V / R 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电流的最大值取决于电压的最大值和电阻的最小值。当电压 增大或电阻减小时,电流的最大值也会增大。然而,当电压超过一

定范围或电阻过小时,电流可能会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导致故障或损坏。 - 电流的取值范围由电路中的元件决定。不同元件具有不同的电流承受能力,因此需要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元件。 2. 电阻的最大值与取值范围 电阻是电路中提供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它也有最大值和取值范围。电阻的最大值可以根据电阻器的设计规格来确定,不应超过其额定值。电阻的取值范围由电路设计和要求来决定。 在电路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如果电阻过大,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电压下降过大,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如果电阻过小,可能会导致电流过大,超过元件的承受能力。 3. 电压的最大值与取值范围

电压是电路中的电势差,也具有最大值和取值范围。电压的最 大值取决于电源的额定电压以及电路中其他元件的特性。电压的取 值范围由电路设计要求来确定。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设备和元件的特性来确定电压的 最大值和取值范围。如果电压过高,可能会导致元件的击穿或损坏。如果电压过低,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总结 在电学中,求最大值和确定取值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 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和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 来选择合适的电压、电阻和电流取值范围,并确保不超过设备的承 受能力。一旦超过范围,可能会导致电路的故障或元件的损坏。

高中电学重点归纳

高中电学重点归纳 在高中物理知识中,电学所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历届高考的重点,电学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物理学科的综合得分。下面是整理的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目录 高中电学知识点 高中电学重点 高中电学要点 高中电学知识点 1.电流强度:I=q/t {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 , W=Q,因此W=Q=UIt=I2Rt=U2t/R 。 4.电阻、电阻定律: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R) 或E=Ir + IR 也可以是E =U内+ 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7.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 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Rx。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A [或Rx(RARV)1/2] 选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电学专题之求绝对值、取值范围

电学专题之求绝对值、取值范围 引言 在电学中,求绝对值和确定取值范围是两个常见的问题。本文 将介绍求绝对值和取值范围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于电学问题中。 求绝对值 绝对值是一个数的非负值,通常用符号“|x|”表示,其中"x"是一 个实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x| = { x, if x >= 0, -x, if x < 0. } 例如,要求-5的绝对值,可以应用上述公式,得到绝对值为5。

在电学中,求绝对值的常见用途是计算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当我们知道一个电压或电流的正负情况时,可以通过求绝对值来得到其幅值。 取值范围 在电学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某个量的取值范围。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量的限制条件,并作为问题求解的依据。 确定取值范围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物理实际情况,分析电路特性和运用数学公式。 例如,在分析电路时,我们需要确定电阻的取值范围。这可以通过观察电阻的材料特性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另外,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也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电阻的取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取值范围时应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限制条件或无效情况。确保所确定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是合理和有效的。

结论 本文介绍了电学中求绝对值和确定取值范围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求绝对值是获取电压和电流幅值的基本运算,而确定取值范围对于 问题求解和分析电路特性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于电学问题中。 参考文献 [1] 《电学基础教程》,XXX 著,XXX 出版社,2020. [2] 《电路分析方法》,XXX 著,XXX 出版社,2018.

初中电学实验取值范围问题

实验中取值范围问题 一、1.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她所选取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电源电压为6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实验中分别将10 Ω、20 Ω、4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 V不变,完成实验后,又接入了5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与上次实验相同,为了能够完成实验,应该换用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2.若电源为6 V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 Ω,实验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为2 V不变,则更换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不能大于______Ω. 3.已知电源电压为5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 A”,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 V,为了能完成实验,可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不小于____Ω的定值电阻. 可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阻值范围在Ω到 ________的之间的定值电阻。 4.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 Ω 1 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分别为2.5 Ω、5 Ω、10 Ω、15 Ω、20 Ω、25 Ω,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 V不变,则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是________Ω;为保证可用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 ______V到________V之间. 5.电压恒为6V的电源,标有“4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量程0~3V)、 电流表(量程0~0.3A)、定值电阻有5Ω、10Ω、15Ω、20Ω,要完成这四次探究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取值范围是V~V。 练习: 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4V,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30Ω。 ①阻值为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把电源改为可调电源在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则电源电压的取值范围是V; ②滑动变阻器换为最大阻值为20Ω的变阻器,在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所选取定值电阻的取值范围是Ω。 7.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这个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及导线若干。如果要获得三组实验数据 (1)若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预设值范围为。 (2)若电压预设值为2V,电源电压取值范围为。 (3)若电源电压为9V,电压预设值为4V,则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更换为≥Ω,或将20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Ω。 二、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规格为“20Ω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 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开关、导线,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 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小文选5Ω电阻接入电路,他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在1V~3V之间变化,则应该在V~V之间选定电源电压。

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

一、复习 1、回忆最近学校里所学内容。 2、电学公式和规律有哪些? 3、电路变化时,一般有哪些量是不变的? 二、电功和电功率相关比例 1、公式的选取原那么 选直接相关的公式和含相等量的公式。 总结:主要涉及的公式有:2 222,,U W UIt W t W I Rt R U W P UI I R R t U I R ======= = 主要涉及到比例关系有:1、12121212 ::::(W P P U U R R ===电流相同(或串联)时:W 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大,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电压也大) 2、12121221 (::::(W P P I I R R ===电压相同或并联或总电压不变):W 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小,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少,电流也小) 3、() 2222 121212 2 22 22121:::,,()P P U U I I U U U R P U I P I I R I R ==-∆=∆≠∆•∆∆==-∆在电阻不变时,先后不同时刻:当电阻不变时,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同增同减 注意:要了解是同一时刻两个电阻上的相关量比例问题,还是同一个电阻〔同一个电源电压〕不同时刻的相关量比例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两个比例求第三个比例。 例1:在家庭电路中,用甲电热丝单独烧开一壶水要10min ,用乙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15min ,那么把甲和乙串联起来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多长时间?如果是并联起来,又要多长时间

111121R R t t R R R t t t t t =∴=+=∴= +串串并 例2:家庭电路中用两个标有每个的实际功率多大?实际总功率多大?如果是并联起来

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动身,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定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I=Q/t 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 ③测量:电流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需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需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在测量前后先估算一下电流强度的大小,然后再将量程合适的安培表接入电路。在闭合电键时,先必需试着触接电键,若安培表的指针急骤摇摆并超过满刻度,则必需换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时,肯定不允许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以防过大电流通过安培表将表烧坏。由于安培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千万不能把安培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或电源两极上,否则将造成短路烧毁安培表。 读数时,肯定要先看清相应的量程及该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读出指针所示数值。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由,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1MV=103KV 1KV=103V 1V=103 mV 1mV=103μV ②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伏一节铅蓄电池2伏人体的平安电压不高于36伏照明电路的电压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380伏 ③测量:电压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需把伏特表跟这部分电路或用电器并联,并且必需把伏特表的“+”接线柱接在电路流入电流的那端。 每个伏特表都有肯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使用时必需留意所测的电压不得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如若被测的那部分电路或用电器的电压数值估量的不够准,可在闭合电键时实行试触的方法,假如发觉电压表的指针很快地摇摆并超出最大量程范围,则必需选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才能进行测量。在用伏特表测量电压之前,先要认真观看所用的伏特表,看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并弄清刻度盘上每一个格的数值。 6、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代表符号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