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梯设计报告

智能电梯设计报告
智能电梯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II 1绪论(或概述). (1)

2设计方案 (2)

2.1硬件设计 (2)

2.2软件设计 (7)

3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主要程序代码 (1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不少于300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依据、方法、概要工作及其结果与结论,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汇,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摘要正文为小4号宋体)

关键词(小4号黑体顶格):关键词用小4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结尾没有标点。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文章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

本设计由28BYJ-48步进电机、由ULN2003主构成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由52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统、矩阵键盘及指示灯系统等,通过编程来实现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电梯的上下运动,最终实现电梯的以下功能:(1)当某层有呼叫并有呼叫信号显示时,桥厢模型作相应的运动,并准确平层(2)当有多层呼叫时,桥厢模型将按说明中的电梯模型运行规则作相应的运动(3)能自动记录、显示桥厢模型当前到达的楼层编号。28BYJ-48步进电机通过控制脉冲个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关键词:电梯;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1概述

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1858年美国研制出以蒸汽为动力,并通过皮带转动和蜗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蒸汽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和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掖压梯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但是,电梯得以兴盛发展的原因在于采用了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在20世纪初,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生产出以槽轮式驱动的直流电梯,从而为今天的高速度,高行程电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市的102层摩天大楼建成,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为这座大楼制造和安装了74台速度为6.0M\S的电梯。从此以后,电梯这个产品,一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目前电梯产品,不但规格品种多,自动化强,而且安全可靠,乘坐舒服.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微处理机和电子计算机已成功的应用到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去,采用无触点元件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已开始批量生产。19世纪,新的钢铁生产工艺在建筑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利用坚固耐用的金属梁作为建筑支撑物,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建成数百米高、直冲云霄的摩天大楼。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键盘、驱动/放大和PC上位机等4个模块组成,其中PC机模块是软件控制部分,该控制系统可实现的功能:1)通过键盘启动/暂停步进电机、设置步进电机的转速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向;2)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电机的所在楼层。单片机实现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使用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

2 设计方案

2.1 硬件设计

2.1.1 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模块

(1)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简介: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位电路的第一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为5V±5%,即4.75~5.25V。由于微机电路是时序数字电路,它需要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只有当VCC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被撤除,微机电路开始正常工作。

(2)晶振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

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

2.2.2电源模块

为使电路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电源电压稳定,选择使用集成稳压芯片7805为单片机、IN4007等供电。7805是一种固定式的三端集成稳压器,它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输出5V电压,电流最大一般是1A.

2.2.3 矩阵键盘模块

矩阵键盘又称行列键盘,它是用四条I/O线作为行线,四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一般由16个按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也是在单片机系统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P3.0-P3.7端口通过8联拨动拨码开关JP3连接到“4×4行列式键盘”区域中的M1-M4,N1-N4端口上。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P0.0-P0.7端口连接到“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何一个a-h端口上;要求:P0.0对应着a,P0.1对应着b,……,P0.7对应着h。面板是微机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板主要包括显示器和键盘,通过面板对系统进行操作。一般的单片机控制仪表的面板均含有数码管、发光管和按键,本文的仪

器面板就是针对这个领域而开发的。在仪器面板的设计中,键盘显示电路的设计一般采用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并行口动态扫描方式,该方式硬件简单、软件编程方便,与主板的信号连线多;第二种为串行口静态扫描方式,此方式使用串行芯片多,与主板的信号连线少;第三种为串行口动态扫描方式,此方式具有硬件简单、与主板信号连线少的优点,一般采用专用的串行口键盘显示芯片设计。考虑到专用芯片成本较高,我们用普通芯片设计了串行口动态扫描方式的仪器面板。每个按键都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并行接口和CPU通信。键盘的一端(列线)通过电阻接VCC,而接地是通过程序输出数字“0”实现的。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确定有无键按下,判断哪一个键按下,键的功能是什么?还要消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两个并行口中,一个输出扫描码,使按键逐行动态接地;另一个并行口输入按键状态,由行扫描值和回馈信号共同形成键编码而识别按键,通过软件查表,查出该键的功能。用单片机的并行口P3连接4×4矩阵键盘,并以单片机的P3.0-P3.3各管脚作输入线,以单片机的P3.4-P3.7各管脚作输出线,在数码管上显示每个按键“0-F”的序号。实际上,键盘、显示处理是很复杂的,它往往占到一个应用程序的大部份代码,可见其重要性。

2.2.4步进电机 28BYJ-48

步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步进电机28BYJ48型四相八拍电机,电压为DC5V—DC12V。当对步进电机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控制脉冲时,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转动。每一个脉冲信号对应步进电机的某一相或两相绕组的通电状态改变一次,也就对应转子转过一定的角度(一个步距角)。当通电状态的改变完成一个循环时,转子转过一个齿距。四相步进电机可以在不同的通电方式下运行,常见的通电方式有单(单相绕组通电)四拍(A-B-C-D-A。。。),双(双相绕组通电)四拍(AB-BC-CD-DA-AB-。。。),八拍(A-AB-B-BC-C-CD-D-DA-A。。。)

2.2.5电机驱动模块

红线接电源5V,橙色电线接P1.3口,黄色电线接P1.2口,粉色电线接P1.1口,蓝色接P1.0口。

由于单片机接口信号不够大需要通过ULN2003放大再连接到相应的电机接口,如下:

橙 A P1.3 黄B P1.2 粉C P1.1 蓝D P1.0 十六制(P1口)

1 0 0 0 0x08

1 1 0 0 0x0c 0 1 0 0 0x04 0 1 1 0 0x06 0 0 1 0 0x0

2 0 0 1 1 0x03

0 0 0 1 0x01

1 0 0 1 0x09 顺序刚好相反

2.2 软件设计

2.2.1软件设计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

键盘扫描

N

判断

Y

指示灯显示

电机运动

楼层显示

3 总结

通过这次电子工程师基本技能大赛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跟专业相关的知识,使我们提前接触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设计单片机控制电路期间,我们经常到网上下载、到图书馆等查找相关的资料,首先从最基本的硬件设计到电路设计到编程,把这些设计方案、设计内容、设计思路了解清楚,对整个设计有一个大概的模型,然后再进一步的设计,整个过程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和设计方法,完善了我们的知识结构。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我对原来的知识和以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加深。但仍有些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其涵义,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探讨。设计的最终结果我们很早就开始设计电梯的电路,最后决定采用28BYJ-48步进电机,但作出的结果却不尽人意,由于电机功率的限制,电梯上下运动的速率很慢,我们改变了硬件的一些整体设计,采用加负载、改变滑轮组设计后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后来我们又采用过用过舵机来实现拖动还是不行。总之硬件设计的过程中转换过几个思路,使我们锻炼了思维。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较辛苦,有很多东西从未接触过,但我们还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电梯的设计。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提高了思维能力、我们个人的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熟练掌握了有关器件的性能及测试方法。总之,是让我受益匪浅的。

参考文献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周航慈〈〈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马忠梅等〈〈PLC编程理论.算法及技巧〉〉宋伯生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吴金戌等〈〈51单片机C语言教程〉〉郭天祥

答辩记录表

学生姓名: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答辩地点:

答辩内容记录:

附录程序

#include //52系列单片机头文件#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key;

sbit P30=P3^0;

sbit P31=P3^1;

sbit P32=P3^2;

sbit P33=P3^3;

sbit P20=P2^0;

sbit P21=P2^1;

sbit P22=P2^2;

sbit P23=P2^3;

sbit P24=P2^4;

sbit P25=P2^5;

sbit P26=P2^6;

sbit P27=P2^7;

sbit P00=P0^0;

sbit P01=P0^1;

sbit P02=P0^2;

sbit P03=P0^3;

sbit P04=P0^4;

sbit P05=P0^5;

sbit P06=P0^6;

sbit P07=P0^7;

int z;

void delayms(uint xms) {

uint i,j;

for(i=xms;i>0;i--) //i=xms即延时约xms毫秒for(j=110;j>0;j--);

}

void matrixkeyscan()

{

uchar temp;

P0=0xfe;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ms(10);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temp=P0;

switch(temp)

{

case 0xee:

key=0;

break;

case 0xde:

key=1;

break;

case 0xbe:

key=2;

break;

case 0x7e:

key=3;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0;

temp=temp&0xf0;

}

}

}

P0=0xfd;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ms(10);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temp=P0;

switch(temp)

{

case 0xed:

key=4;

break;

case 0xdd:

key=5;

break;

case 0xbd:

key=6;

break;

case 0x7d:

key=7;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0;

temp=temp&0xf0;

}

}

}

P0=0xfb;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ms(10);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temp=P0;

switch(temp)

{

case 0xeb:

key=8;

break;

case 0xdb:

key=9;

break;

case 0xbb:

key=10;

break;

case 0x7b:

key=11;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0;

temp=temp&0xf0;

}

}

}

P0=0xf7;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ms(10);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temp=P0;

switch(temp)

{

case 0xe7:

key=12;

break;

case 0xd7:

key=13;

break;

case 0xb7:

key=14;

break;

case 0x77:

智能电梯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II 1绪论(或概述). (1) 2设计方案 (2) 2.1硬件设计 (2) 2.2软件设计 (7) 3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主要程序代码 (1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不少于300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依据、方法、概要工作及其结果与结论,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汇,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摘要正文为小4号宋体) 关键词(小4号黑体顶格):关键词用小4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结尾没有标点。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文章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 本设计由28BYJ-48步进电机、由ULN2003主构成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由52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统、矩阵键盘及指示灯系统等,通过编程来实现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电梯的上下运动,最终实现电梯的以下功能:(1)当某层有呼叫并有呼叫信号显示时,桥厢模型作相应的运动,并准确平层(2)当有多层呼叫时,桥厢模型将按说明中的电梯模型运行规则作相应的运动(3)能自动记录、显示桥厢模型当前到达的楼层编号。28BYJ-48步进电机通过控制脉冲个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关键词:电梯;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动物识别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动物识别系统 设计人员: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Abstract (2) 一、专家系统基本知识 (3) 1.1专家系统实际应用 (3) 1.2专家系统的开发 (3) 二、设计基本思路 (4) 2.1知识库 (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知识库建立 (4) 2.1.3 知识库获取 (5) 2.2 数据库 (6)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理机构 (7) 3.1推理机介绍 (7) 3.1.1 推理机作用原理 (7)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正向推理 (7) 3.2.1 正向推理基本思想 (7) 3.2.2 正向推理示意图 (8) 3.2.3 正向推理机所要具有功能 (8) 3.3反向推理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反向推理示意图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例系统实现 (9)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智能数字频率计汇总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智能数字频率计设计 专业:信息工程 班级:信息111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设计目的 (1)了解和掌握一个完整的电子线路设计方法和概念; (2)通过电子线路设计、仿真、安装和调试,了解和掌握电子系统研发产品的一个基本流程。 (3)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单元电路设计方法和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计数和显示电路等。 (4)通过编写设计文档与报告,进一步提高学生撰写科技文档的能力。 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指标: 1.频率测量:0~250KHz; 2.周期测量:4mS~10S; 3.闸门时间:0.1S,1S; 4.测量分辨率:5位/0.1S,6位/1S; 5.用图形液晶显示状态、单位等。 充分利用单片机软、硬件资源,在其控制和管理下,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工作,实现频率、周期的等精度测量方案。在方案设计中,要充分估计各种误差的影响,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2)扩展要求 用语音装置来实现频率、周期报数。 (3)误差测试 调试无误后,可用数字示波器与其进行比对,记录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4)实际完成的要求及效果 1.测量范围:0.1Hz~4MHz,周期、频率测量可调; 2.闸门时间:0.05s~10s可调; 3.测量分辨率:5位/0.01S,6位/0.1S; 4.用图形液晶显示状态、单位(Hz/KHz/MHz)等。 3、硬件电路设计 (1)总体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的智能数字频率计可测量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方波等信号的频率。系统共设计包括五大模块: 主芯片控制模块、整形模块、分频模块、档位选择模块、和显示模块。设计的总的思想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将被测信号送到以LM324N为核心的过零比较器,被测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然后方波经过由74LS161构成的分频模块进行分频,再由74LS153构成的四选一选择电路控制档位,各部分的控制信号以及频率的测量主要由单片机计数及控制,最终将测得的信号频率经LCD1602显示。 各模块作用如下: 1.主芯片控制模块: 单片机AT89S52 内部具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可以由编程来实现定时、计数和产生计数溢出时中断要求的功能。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功能对被测信号进行计数。以AT89S52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来完成对各种被测信号的精确计数、显示以及对分频比的控制。利用其内部的定时/计数器完成待测信号周期/频率的测量。 2.整形模块:整形电路是将一些不是方波的待测信号转化成方波信号,便于测量。本设计使用运放器LM324连接成过零比较器作为整形电路。 3.分频模块: 考虑单片机利用晶振计数,使用11.0592MHz 时钟时,最大计数速率将近500 kHz,因此需要外部分频。分频电路用于扩展单片机频率测量范围,并实现单片机频率测量使用统一信号,可使单片机测频更易于实现,而且也降低了系统的测频误差。本设计使用的分频芯片是74LS161实现4分频及16分频。 4.档位选择模块:控制74LS161不分频、4分频或者 16分频,控制芯片是74LS153。 5.显示模块: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使单片机自动调节测量的量程,并把测出的频率数据送到显示电路显示,本设计选用LCD1602。 (2)测频基本设计原理 所谓“频率”,就是周期性信号在单位时间(1s)内变化 的次数。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测得这个周期性信号的重复变 化次数N,则其频率可表示为f=N/T(右图3-1所示)。其中脉 冲形成电路的作用是将被测信号变成脉冲信号,其重复频率等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T0、T1的定时、计数 于被测频率f x 功能产生周期为1s的时间脉冲信号,则门控电路的输出信号持图3-1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6)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7) 4.3系统结构 (8) 第五章设备介绍 (10) 第六章工作原理 (12)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4) 第八章工程实施 (15) 第九章售后服务 (17)

第十章质量保证 (19)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 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

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四层电梯设计报告

一、设计题目: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二、任务要求: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与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电梯轿厢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S1~S4,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L4为四层指示,SQ1~SQ4为到位行程开关。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例如,电梯停在一层,在三层轿厢外呼叫时,必须按三层上升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一层运行到三层),按三层下降呼叫按钮无效;反之,若电梯停在四层,在三层轿厢外呼叫时,必须按三层下降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四层运行到三层),按三层上升呼叫按钮无效。 三、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一)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1、初始化 2、确认本层于目标层并检测就是否有厢内 或厢外呼叫,无则结束。 3.若有呼叫分辨本层于目标层就是否一致, 就是则开门。 (右图电梯运动流程图) 4、确认电梯启动方向。 5、电梯启动。 6、电梯加速。 7、电梯高速运行。 8、楼层检测。 9、就是否就是目标层,不就是则继续高速运行。 10、到目标层,电梯减速。 11、到层检测。 12、电梯制动。 13、开门。

14、延时后再关门。 15、就是否停止运动,不就是则原地等待。 16、确认运行结束则停止运行。 (二)控制要求 所设计的电梯模型共有四层。电梯的每一层面均有升降及轿厢所在楼层的指示灯显示;1—4所对应的指示灯表示楼层号,每层的楼厅均有输入(分上行与下行)按钮召唤电梯。工作中的电梯主要对各种呼梯信号与当时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下一个工作状态,为此它要求具有自动选向,顺向截梯与反向保号,外呼记忆,自动开、关门,停梯信号,自动达层等功能。 分析以上控制要求,将电梯控制要实现的功能罗列如下: 1、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 2、当有外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 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自动打开,延时3秒后自动关门。 3、当有外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 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自动打开,延时3秒后自动关门。 4、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向下降(或 上升)的呼梯信号均不响应;如果某反向呼梯信号前方再无其她呼梯信号,则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 5、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呼梯功能。 6、电梯未平层或运行时,开门按钮与关门按钮军不起作用。平层 且电梯停止运行后,按开门按钮可使电梯门打开,按关门按钮可使电梯门关闭。 3、5过程分析 1、电梯上行设计要求 1)当电梯停于1楼或2楼,3楼呼叫时,则上行,当3楼的行程开关 控制停止,同时轿厢门与厅门打开,3秒后,轿厢门与厅门关闭。 2)当电梯停于1楼,2楼呼叫,则上行,到2楼的行程开关控制停止, 同时,轿厢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问题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 问题 1

2

3 2020年5月29日 课 程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赵曼 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能够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一般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 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 - 1 - 2020年5月29日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上海四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 梯 控 制 系 统 方 案

上海四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舒特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的首选 前言: 系统概述: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所有的电梯楼层,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针对这些需求我们开发了电梯楼层控制器,并分为手动型和自动型两款,客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通过智能卡管理电梯运行,可将闲杂人员阻止在电梯之外;同时,又起到了电梯省电省空耗的环保作用;也减少了出现电梯按键失灵的情况;延长了电梯使用寿命;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的一面;提高了物业的安全等级,电梯系统智能化控制已逐渐成为智能化建筑楼宇中必不可少弱电系统之一 二、选择使用电梯控制系统带来的好处 (一)使用梯控制系统可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各种功能需求。 (二)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楼盘的整体智能化程度,提升楼盘亮点和档次,充分体现智能化楼宇和智能化小区意义,是楼盘更具附加值。 (三)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使公共电梯轻松晋级为私有电梯,能够让业主充分体现私有电梯的尊贵和方便性。 (四)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和更公平使用。 (五)协助收取物业费 管理人员可对系统的用户卡设定使用权限,设定失效日期,便于控制管理费用的收取。 如用户使用到达使用的失效时间,则不能开梯,提醒并促使用户到达管理处及时缴费,对于不按时交纳物业费的业主,则不能使用电梯,有效的将管理费用与用户使用权限挂

三层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层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 院别: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本设计主要利用欧姆龙系统完成。主要介绍了3层电梯的PLC的特点、PLC的功能、发展趋势、PLC控制电梯的软、硬件设计。在示意图、接线图、电梯的控制梯形图、指令表、和程序流程图的基础之上提出了PLC的编程方法。 可编程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控制的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 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用于垂直运送乘客和货物,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等,而采用 PLC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方便、舒适。目前PLC在电梯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层数和控制功能较少的场合,采用PLC控制较为方便。

第一章三层楼电梯自动控制 (4) 一.电梯设计要求 (4) 二.电梯设计分析 (5) 1.分析被控对象 (5) 2.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端子 (5) 3.统计输入、输出点数并选择PLC型号 (5) 4.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6) 5.运动形式分析 (6) 6.助记符 (11) 三.硬件配置设计 (15) 1. 电梯控制构成 (16) 2. 主电路 (16) 四.型号规格 (16)

智能电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智能抄表硬件设计方案_毕业论文

智能电网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抄表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1智能抄表技术概述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电能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费查询支出在生产成本中占的比例逐渐加大。供电单位对于电能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力抄表和电话抄表工作量大,效率低,人为误差严重,漏抄,估抄,冒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按照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快速、准确、经济、实时的获取用电的各类数据,是做好费用自动结算,用量分析,计量表运行状况监测、负荷处理等应用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采用计算机、无线通信和嵌入式等技术设计了分布式电能表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提出了三级管理手段,将用户的用电信息准确和及时地回传到数据中心,便于电力企业计量、统计和收费等日益繁重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管理层次和自动化水平。 智能抄表系统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通过智能抄表系统可以实现电网公司同电力系统用户之间的有效可靠互动。能够实现对主站层、接入层、上行通信层以及终端层的有效协调与控制。主站层主要是用来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上行通信层则主要是用来负责实现各个站点的相互有效的链接的。智能抄表系统的构建对于完善智能电网和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欧美在智能抄表系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注重用户端,主要针对用户的具体用电要求及变化来实施智能化管理,其实现方式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化抄表与以家庭为单位的规划用电管理,主要建设了基于无线方式的智能抄表及通讯网络。ADI公司直接参与部分州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智能电表及无线网络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智能抄表系统主要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集中器、采集器和通信系统。 1)数据采集 根据不同业务对采集数据的要求,编制自动采集任务,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类型、采集群组、采集数据项、任务执行起止时间、采集周期、执行优先级、正常补采次数等信息,并管理各种采集任务的执行,检查任务执行情况。 2)数据管理 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对采集的各类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为“SG186”一体化平台提供数据的汇总、存储、共享和分析利用。

2019年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2019年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4) 3.1系统设计目标 (4) 3.2系统设计原则 (4)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5) 4.1系统概述 (5)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5) 4.3系统结构 (5) 第五章设备介绍 (7) 第六章工作原理 (8)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0) 第八章工程实施 (11) 第九章售后服务 (13) 第十章质量保证 (14)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 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 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设计方案公示报告

(有异议格式1) ********(本事项规划审批部门名称): **(小区名称)小区**幢**单元拟增设电梯,建设方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名称)设计的增设电梯方案已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本小区(东、南、西、北)出入口和本单元出入口进行了公示。公示现场照片附后。本次公示时间应当为10个工作日,实际公示10个工作日,现已公示结束。经向****(街道名称)咨询,公示期间,共收到**幢**室(姓名1)、**幢**室(姓名2)、**幢**室(姓名3)等业主的书面异议意见。 建设方与**(异议业主姓名1、2、3、)等业主进行了充分协商,现达成一致意见,(异议业主姓名1、2、3)表示不再对**幢**单元增设电梯及增设电梯的设计方案持异议。协商协议(或谅解备忘录)附后。 特此报告。 附件: 1、公示现场照片*张 2、异议书*份 3、协商协议(或谅解备忘录)1份 公示人:********(印章) ****年**月**日

(有异议格式2) ********(本事项规划审批部门名称): **(小区名称)小区**幢**单元拟增设电梯,建设方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名称)设计的增设电梯方案已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本小区(东、南、西、北)出入口和本单元出入口进行了公示。公示现场照片附后。本次公示时间应当为10个工作日,实际公示10个工作日,现已公示结束。经向****(街道名称)咨询,公示期间,共收到**幢**室(姓名1)、**幢**室(姓名2)、**幢**室(姓名3)等业主的书面异议意见。 建设方与**(异议业主姓名1、2、3、)等业主进行了充分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建设者将有关情况向街道进行了报告,街道将组织建设者与异议人继续进行协商,并出具了“信访维稳承诺书”(附后)。 特此报告。 附件: 1、公示现场照片*张 2、异议书*份 3、信访维稳承诺书1份 公示人:********(印章) ****年**月**日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n皇后问题解读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班姓学程: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级 : 名: 号: 指导教师:赵曼 2015年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智能测量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智能测量仪表 题目:智能测量仪表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2013年3月23日

智能测量仪表 本次课程设计中智能温度测量仪表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为LM35DZ。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成线性比例关系,无需外部校准,在0℃~100℃温度范围内精度为0.4℃~±0.75℃。,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对应,使用极为方便。灵敏度为10.0mV/℃,重复性好,输出阻抗低,电路接口简单和方便,可单电源和正负电源工作。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单片机原理、电子线路设计、传感器技术与原理、过程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总线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系统的总结,并能有效的使用到项目研发中来,做到学以致用。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使用所学编程语言(C或者汇编)完成单片机方面的程序编写、使用VB或VC语言完成PC机人机界面设计(也可以用C+API实现)、按照课程设计规范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要求 (3) 2.系统硬件设计 (3) 2.1 STC12C5A60S2单片机A/D转换简介 (3) 2.2 LM35DZ简介 (7) 2.3 硬件原理图设计 (7) 3.系统软件设计 (10) 3.1 设计任务 (10) 3.2 程序代码 (10) 3.3 系统软件设计调试 (17) 4.系统上位机设计 (18) 4.1 设计任务 (18) 4.2 程序代码 (18) 4.3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调试 (21) 5.系统调试与改善 (22) 5.1 系统调试 (22) 5.2 系统改善 (22) 6.系统设计时常见问题举例与解决办法 (24) 7.总结 (25)

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工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设计 专业:机械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6级(2)班 姓名:石德龙 学号:2006664220 指导教师:陈娟 日期: 2010-6-7

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请表 基本情况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职称 课题来源 A.科研 B.生产 C.教学 D.其它课题类型 A.论文 B. 设计 选 题 理 由 签字: 年月日 指 导 教 师 意 见签字: 年月日 审 题 意 见 教学院(部)签章: 年月日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基于三层电梯的PLC控制 学生姓名石德龙指导教师陈娟职称副教授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题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楼群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当今社会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楼群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大部分电梯控制系统都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从技术上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淘汰。如何解决电梯的可靠性、维护方便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心声。 (2)题目研究的意义:目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采用PLC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已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 可编程控制(Programmable Controller)系统是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由继电器实现的逻辑控制功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可编程控制器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当改变电梯的控制功能时,只要更改程序即可,而不需要像继电器控制系统那样改变硬件和接线。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触点比较多,故障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正逐步被淘汰。世界上各主要PLC生产厂家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它的运动控制功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械、电梯等;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近年来国外工厂

基于西门子PLC_s7_300的三层电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引言 (2) 1、设计目的 (2) 2、设计任务 (2) 3、设计容 (2) 4、设计意义 (2) 二、基础知识 (3) 1、PLC的工作原理 (3) 2、STEP7的简介 (4) 三、系统的设计准备 (6) 1、电梯控制示意图 (6) 2、系统流程图 (6) 四、系统的硬件设计 (9) 1、PLC硬件配置说明 (9) 2、PLC的I/O地址分配表 (9) 3、交通灯控制系统的I/O接线图 (10) 五、三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1) 1.楼层呼叫 (11) 2.轿厢停止控制 (12) 3.电梯上下行 (12) 4.轿厢开门关门 (13) 5.楼层显示 (15) 六、软件的调试与仿真 (16) 1.调试步骤 (16) 2.调试结果 (16) 七、总结 (20) 八、心得体会 (21) 九、参考文献 (22)

一、引言 1、设计目的 (1)熟练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系列产品各基本指令和部分应用指令,根据控制要求进行PLC梯形图编程。 (2)进一步熟悉PLC的I/O连接。 (3)熟悉三层楼电梯采用轿厢外按钮的编程方法 2、设计任务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作,其操纵容为电梯运行方向。电梯轿厢设有楼层选按钮S1~S3,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SQ1~SQ3为到位行程开关。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 3、设计容 电梯处于基站,关门等运行状态时,此时按基站外呼按钮,信号经按钮传输到PLC,经PLC 判断为本层开门,再将信号传输到开关门电动机。输出开门信号,电梯开门。 人进入轿厢后,经延时,电梯自动关门。也可按关门按钮,使电梯提前关门。如果轿指令选第几层按钮,则指令经串行传输到PLC上,显示屏上的对应层发光二极管闪亮,当手离开按钮后,信号被登记,电梯开始运行。PLC核实信号后,可将运行信号传输到各个工作部位并发出运行指令。电梯开始按给定曲线运行,其给定速度信号不断与速度反馈信号比较,不断校正,使电梯运行的速度曲线尽量符合理想的运行曲线,使电梯运行平稳。 运行过程中,井道中的轿厢位置传感继电器每过一个隔磁板即核对一次运行位置,并将信号输入PLC与其中记忆的位置和旋转编码器发回的脉冲数量核对,三个信号核对无误后电梯继续运行。电梯每到一个隔磁板,门区继电器即吸合一次,层楼指示便变化一次。 运行过程中PLC里的“先行楼层”不断寻索楼层呼梯指令信号。当“先行楼层”导索到呼梯指令后,上到站钟GU或下到站钟GD发出到站钟声,经延时,电脑发出换速信号,电梯开始减速运行。当隔磁板插入平层感应器时,电梯进一步减速进入爬行。当轿厢到达平层位置后,接触器断电,电梯停止运行。制动系统工作,电梯停稳。 电梯停稳后,发出开门信号,电梯开门。经延时,关门时间到,发出关门信号,电梯又开始关门。电梯门关好后,其运行方向按轿指令和厅外召唤与轿厢的相对位置而定。如没有任何指令,电梯就地待命。 4、设计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电梯就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是垂直运行的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据估计,截至2002年,全球在用电梯约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约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25万台。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如今,世界各国的电梯公司还在不断地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维修保养服务系统的完善,力求满足人们的对现代建筑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机器人设计 设计题目: 专业: 信息工程 班级: 08(1)班 组别: 学生姓名: 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起止日期: 2011年3月1日 ~ 2011年 7月1日 指导教师: 刘岩恺梁景莲 同组人员: 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设计实验 姓名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班级 08信息(1)班 班级专业信息工程 组别组长组员 指导教师刘岩恺梁景莲 课程 设计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目的 课程 设计Vc++ 环境

课程 设计 任务用C++语言设计一个颜色识别的程序和一个机器人行走程序 和要 求 课程设计内容描述: 1(绪论 通过学习机器人设计2课程~学会了家庭组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的一些理论知识。了解了机器人方向识别~动手调试了全景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设置了场地、球门、白线、足球等的颜色数值。 2. 颜色识别的产生 结合梁老师给的人脸识别程序~通过改变人脸模型建立颜色识别程序。 3. 平台的选择及搭建 根据刘老师给的参考资料~首先安装了DirectX9.0 SDK和Visual C++软件~然后一步步的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先建立基本界面~接着编制串口通讯控制机器人 的程序~读取距离传感器信息等~最后得出了机器人行走程序如下。 课程设计源程序: 机器人行走 // VoyTestDlg.cpp : implementation file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VoyTest.h" #include "VoyTestDlg.h" #ifdef _DEBUG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STC89C52芯片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阐述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来实现四层电梯的智能控制,利用单片机编程简洁而又多变的设计方法,缩短了研发周期,同时使电梯控制系统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本设计实现了电梯控制系统所需的一些基本功能,能通过电梯内按键或者电梯外上升、下降按键选择楼层,数码管显示实时楼层数,LED显示实时电梯运行状态。原理图和PCB部分采用protel99se专业软件来设计,实现将设计产品化。本次设计更注重了把一些新的思路加入到设计中。主要包括采用了STC89C52芯片,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使其具有了更强的移植性,更加利于产品升级。 关键词:STC89C52;电梯控制系统;protel99se;C语言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method of using STC89C52 chip for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mainly describes how to use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ing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four storey elevator control, the design method of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ing simple and variable, shortens the development cycle,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smaller and more powerful. Som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required by the elevator, elevator buttons or rise, decline the key to select the floor, digital tube display real-time number of floors, LED display real-time operating state of elevator. Schematic and PCB design using Protel99SE software, the design of products. This desig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ome new ideas into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use of the STC89C52 chip, the u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which has portability stronger, more conducive to the upgrading of products. Keywords: STC89C52;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Protel99SE; C language

数据结构——电梯模拟的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1
页,共

1.课程设计目的
1、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结合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编写程序求解指定 问题。 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 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根据教材《数据结构题集(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主编)选择课程设计题目,要求通过设计,在数 》 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和综合运用。 设计题目从《数据结构题集》 “第二篇 实习篇”中选取,每班每题不得超过 2 人。 另选题: 学生自选课题 学生原则上可以结合个人爱好自选课题,要求课题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有一定的算法复杂性,能够巩固 数据结构课程所学的知识。学生自选课题需在 17 周前报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批准方可生效。 要求: 要求: 1、在处理每个题目时,要求从分析题目的需求入手,按设计抽象数据类型、构思算法、通过设计实现抽象 数据类型、编制上机程序和上机调试等若干步骤完成题目,最终写出完整的分析报告。前期准备工作完备与否 直接影响到后序上机调试工作的效率。在程序设计阶段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标准函数,加大代码的重用率。 2、.设计的题目要求达到一定工作量(300 行以上代码) ,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3、程序设计语言推荐使用 C/C++,程序书写规范,源程序需加必要的注释; 4、每位同学需提交可独立运行的程序; 5 、每位同学需独立提交设计报告书(每人一份) ,要求编排格式统一、规范、内容充实,不少于 10 页(代 码不算) ; 6、课程设计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手段,单独考核。
3.课程设计说明书

人工智能深度优先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人工智能课程报告 题目: 深 度 优 先 算 法 班级: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

【摘要】结合生活中解决搜索问题所常用的思考方法与解题方法,从深度优先探讨了提高程序效率的适用技巧。 【关键词】1搜索顺序;2搜索对象;3搜索优化; 一、深度优先搜索的优化技巧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类问题——给出约束条件,求一种满足约束条件的方案,这类问题我们叫它“约束满足”问题。对于约束满足问题,我们通常可以从搜索的顺序和搜索的对象入手,进而提高程序的效率。 二、搜索的顺序及对象: 在解决约束满足问题的时候,问题给出的约束条件越强,对于搜索就越有利。之所以深度优先搜索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优于穷举,就是因为它在搜索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了题目中的约束条件进行优化,达到提高程序效率的目的。 显然,在同样的一棵搜索树中,越在接近根接点的位置利用约束条件优化效果就越好。如何在搜索中最大化的利用题目的约束条件为我们提供剪枝的依据,是提高深度优先搜索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而不同的搜索顺序和搜索对象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于题目约束条件的运用。 三、搜索特点 1.由于深度搜索过程中有保留已扩展节点,则不致于重复构造不必要的子树系统。 2.深度优先搜索并不是以最快的方式搜索到解,因为若目标节点在第i层的某处,必须等到该节点左边所有子树系统搜索完毕之后,才会访问到该节点,因此,搜索效率还取决于目标节点在解答树中的位置。

3.由于要存储所有已被扩展节点,所以需要的内存空间往往比较大。 4.深度优先搜索所求得的是仅仅是目前第一条从起点至目标节点的树枝路径,而不是所有通向目标节点的树枝节点的路径中最短的路径。 5.适用范围:适用于求解一条从初始节点至目标节点的可能路径的试题。若要存储所有解答路径,可以再建立其它空间,用来存储每个已求得的解。若要求得最优解,必须记下达到目前目标的路径和相应的路程值,并与前面已记录的值进行比较,保留其中最优解,等全部搜索完成后,把保留的最优解输出。 四、算法数据结构描述 深度优先搜索时,最关键的是结点扩展(OPEN)表的生成,它是一个栈,用于存放目前搜索到待扩展的结点,当结点到达深度界限或结点不能再扩展时,栈顶结点出栈,放入CLOSE表(存放已扩展节点),继续生成新的结点入栈OPEN 表,直到搜索到目标结点或OPEN栈空为止。 具体算法如下: ①把起始结点S放到非扩展结点OPEN表中(后进先出的堆栈),如果此结点为一目标结点,则得到一个解。 ②如果OPEN为一空表,则搜索失败退出。 ③取OPEN表最前面(栈顶)的结点,并把它放入CLOSED的扩展结点表中,并冠以顺序编号n。 ④如果结点n的深度等于最大深度,则转向2。 ⑤否则,扩展结点n,产生其全部子结点,把它们放入OPEN表的前头(入栈),并配上指向n的返回指针;如果没有后裔,则转向2。 ⑥如果后继结点中有任一个为目标结点,则求得一个解,成功退出;否则,转向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