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型 基础介绍

免疫分型 基础介绍
免疫分型 基础介绍

近年来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已成为诊断血液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准之一。早年曾用过的荧光显微镜或APAAP方法基本被废弃。国际上公认的通用的方法是流式细胞术(FCM)。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由此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

1.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依据

⑴FCM能快速,多参数,客观的定性又定量测定细胞膜、浆、核的抗原表达

⑵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的特异抗原。

⑶能用正常血细胞的单抗来进行免疫分型是基于白血病形成的分化阻断学说。即白血病细胞基因异常,分化受阻于某阶段形成不同亚型的白血病。这群细胞充盈于骨髓。正常血细胞从多能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熟为功能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细胞浆或胞核抗原的出现、表达增多与减少甚至消失与血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密切相关,而且表现出与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相关的特异性。因此,这些抗原的表达与否可作为鉴别和分类血细胞的基础。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形态上变化虽相当大,但仍能表达正常血细胞所具有的抗原,因而仍可依据其抗原的表达谱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

2.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意义

⑴骨髓血细胞是形态学分型的基础,FCM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国际白血病MIC分型协作组认为免疫分型对每一例急性白血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下列情况意义更大:①用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不能肯定细胞来源的白血病。②形态学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但缺乏特异性淋巴细胞系列抗原标记。③混合性白血病。④部分髓系白血病。目前,免疫分型对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尚有一定困难。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⑥微小残留白血病。

⑵临床预测;可根据抗原的表达情况预测病情的预后:如白血病患者有CD7+与CD34+共表达,预后不好。

⑶疾病监测:可监测病程的发展,疗效,可进行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

二、免疫分型常用的免疫标志及其意义

1.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

T淋巴细胞白血病:CD3、CD5、CD7。

B淋巴细胞白血病:CD10、CD19、CD22。

NK淋巴细胞白血病:CD16、CD56、CD57。

髓系白血病:CD13、CD14、CD33、MPO(髓过氧化物酶)。

红白血病:GlyA(血型糖蛋白A)。

巨核细胞白血病:CD41、CD42、CD61。

2.白血病系列非特异性抗原

CD34、HLA-DR为早期细胞抗原,无系列特异性,可与CD38联合运用于免疫分型。一般而言,干/祖细胞CD34+、HLA-DR+、CD38-,原始细胞CD34+、HLA-DR+、CD38+,而幼稚细胞(如早幼粒细胞)CD34-、HLA-DR-、CD38+。

3.白血病分化阶段抗原

T细胞抗原CD4、CD8。

B细胞抗原:CD10、Cyμ(胞浆μ链)、SmIg(表面膜免疫球蛋白)、CD38和CyIg(胞浆免疫球蛋白)、CD11C。

4.白细胞共同抗原

CD45为白细胞共同抗原,其表达量在淋巴细胞最高,单核细胞,成熟粒细胞,早期造血细胞(blasts)依次减弱。红细胞(中,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不表达CD45。用SSC/CD45 PerCP双参数分析可十分容易鉴别骨髓和血液中的原始或成熟细胞。用两个系列或阶段特异性McAb加CD45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染色,经FSC、SSC、McAbl-FITC、McAb2-PE、CD45 PerCP五参数分析,可特异地分析原幼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而不受成熟细胞的干扰。

三、白血病及淋巴瘤免疫分型

1.AML

MO:有低的SSC和FSC。在CD45-SSC图上出现在淋巴细胞位置上,至少表达一个特异性标志如CD13或CD116,但MPO比CD13与CD33更灵敏。一般淋系标志阴性,但也可表达CD7或CD4。一般HLA -DR、CD34阳性,有些研究表明CD7与CD34共表达在AML且预后差。

M1:流式上M1与M0相似不易区分,M1一般CD13+、CD33+、HLA-DR-,但CD34表达少于M0,可能表达部分CD15。

M2:M0与M1的主要区别是成熟度增加,blasts减少,CD15较M1较显著,CD34弱于M1,CD13有时表达强于CD33,多数病例HLA-DR(-)。CD45-SSC图显示从髓系blast区至成熟骨髓细胞区的连续细胞带,CD45-SSC图有助于确定blasts比例。

M3、高颗粒性,具较高的SSC,但CD45较成熟C少,多数情况HLA-DR(-)或表达减少,CD34少于M2、一般CD13弱(+),可有CD2表达。

M4与M5:两型表型相似,但M4较M5表达更多的CD34(+),较之M0、M1,M4与M5有更大的FSS和SSC,CD45-SSC图上,成熟C出现在单核区,重要的表型为CD13、CD33、HLA-DR、CD14和CD15,CD33可表达强于CD13,CD33(+)、CD13(-)、CD34(-)很可能为M5,但只出现在少数病人中,部分M5可见CD56(+)。

M6:M6较少见且特征不明显,一般HLA-DR,CD34、CD13、CD33阳性,CD45-SSC图显示主要为红系成份。

M7:巨核细胞白血病,在AML中少于1%。一般CD61(GpⅢa)和/或CD41(GpⅡb-Ⅲa)阳性,而注意由于血小板粘附在blasts上造成的假阳性,可以用流式双色分析在EDTA存在下,测GpⅡb/Ⅲa 与CD34以减少激活血小板的粘附。

2.ALL:

ALL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25%,在成人,ALL约占急性白血病的25%,我们将ALL分为B祖细胞型,CD10+或CD10-,前B细胞型,B细胞型,T细胞型。

B祖细胞型ALL:

在幼儿约占ALL的65%~70%,青少年为55%~60%,成人为50%。在儿童,约90%病例CD10+,在幼儿只有少于50%病例CD10+,blasts一般FSC、SSC很少,是FAB标准的L1或L2,一般TdT(+)HLA-DR(+),CD19(+),此型又分为2个亚型,CD10+和CD10-,前者预后好,多数病例CD24+,CD34+,CD20表达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B祖细胞被定义为sIg-。

前B细胞型ALL:

此亚型约占儿童ALL的25%,细胞一般为CD19+,CD24,HLA-DR+,胞浆CD22+,CD10+,TdT 随CD20变化,CD34多为阴性,前B亚型被认为比B祖型预后更差,这与t(1;19)出现相关并由此产生E2A-PBX1融合蛋白,它的表型为CD19+、CD10+、CD9+,不同程度CD20表达,CD34-,确认此表型有助于诊断基因上不确定的病例。

B细胞型ALL:

成熟B细胞型ALL约占ALL2%~5%,B细胞型ALL较之B祖细胞型ALL有更大的FSC和SSC,在CD45-SSC图上出现在淋巴和单核细胞区域,即FAB标准的L3,表型为CD19、CD20、CD22、CD24且sIg (多数为IGM)多数病例CD10+。但成熟抗原及sIg使之区别于更早的B系ALL,极少数成熟B细胞ALL无FAB-L3形态。

T-ALL:多数病例有大的FSC、SSC,在CD45-SSC图上可能出现在淋系未成熟细胞和髓系未成熟细胞或单核细胞区,多数表现为胸腺亚型,最常见亚型为皮质晚期表达,CD1、CD2、CD5、CD7、CD4/ CD8双阳与极少膜表面CD3、TdT多为阳性。另一常见亚型为皮质早期表达CD2、CD5、CD7、TdT强表达。髓质期亚型表达CD2、CD5、CD7、与CD3+CD4+/CD3+CD8+,很少见TdT表达。前T细胞亚型,表达CD7胞浆CD3+且无其它T细胞抗原,T细胞肿瘤的特征是丧失T细胞抗原而表现出其它异常抗原组

合。

杂合型白血病:

随着流式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许多病例并不能严格划分为淋系或髓系,真正的双表型病人多为t(9;

22)或(11q23),现在杂合型的误诊率很高。最常导致误诊的原因是在分析中未能排除非白细胞,过度强调弱的非特异性结合,忽略了某些抗体缺乏系特异性,最重要的系特异性抗原在B系、T系、髓系分别为CD22、CD3和MPO。

3.CML:

由于慢性期显著的细胞分化,在CD45-SSC图上除了髓系细胞占主导外,只显示一个正常骨髓像,CML 可确诊,CML起病与发展相对缓慢,慢性期的持续1年左右最终发展为加速期和急变期。流式细胞技术对急变期亚型的诊断具有极高价值。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急变期CML主要表现为髓系,偶为淋系,髓性急变可表现出多种形态包括未分化细胞。淋性急变具典型形态特征,为CD10+B祖细胞ALL极少有T细胞型ALL。

4.CLL:

CLL细胞主要为较正常淋巴细胞稍大的小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主要为:SIgM、SIgD弱表达,B系抗原为CD19、CD20、CD43、CD79a与CD5共表达,CD23表达使得CLL区别于帽细胞淋巴癌MU,即(CLL:CD23+,MCL:CD23-),CD10-、CD23-、CD11c和CD25、CD20常弱表达,尽管CLL起病慢,但CLL病人的生存率变化很大,有染色体异常的病预后不良,最常见的三联体trisony12、14q、13q、11q,免疫表型上没有特异的变化而免疫表型的变化并不是提示染色体异常。最近,有研究表明,三联体trisony12与SIg、CD20表达量高度相关,与CD23-相关与FMC7相关。

B型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DLL)较CLL更为严重,流式细胞技术在区分B-DLL和CLL上发挥很大作用,B-DLL多为CD5-,CD22+,表达更强的sig。

MU病人平均生存率不超过5年,与CLL在形态上很难区分,与CLL相似有CD5+B祖细胞,但Sig表达强于CLL,且CD22-。

另一与CLL难于区分的是FCC,细胞为强Sig、CD5-、CD10+、CD23+,具B系表型:对于诊断为CLL,CD5、FMC7、CD22与SIg,CD20异常强表表达的病例我们要考虑是否为DLL、MCC或CLL的亚型(trisomy12)因为它们危险性更大。

四、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实验

1.样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操作

⑴样本类型:适用于多种临床标本,如外周血、骨髓穿刺液、骨髓活检物、淋巴样组织活检物、浆液、脑脊液、皮肤、黏膜(内窥镜活检物)、细针穿刺物等等。

⑵抗凝剂的选择:外周血标本可采用EDTA、ACD或肝素抗凝。如果用同一份血标本做白细胞计数和流式分析,则应用EDTA抗凝。骨髓穿刺可用肝素。其他体液用EDTA、ACD或肝素均可,但保存的样本活性可能会降低,EDTA的优点是成熟髓性细胞贴壁造成的损失及血小板聚集较小,但细胞散射光特征丢失较肝素标本快;由于相对大量的ACD会通过改变pH而影响骨髓细胞活性问题,通常不推荐用ACD做骨髓穿刺抗凝剂。

⑶样本的保存:样本的完整性和细胞活性与抗凝剂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温度息息相关。

①理想状态下,样本应在采集后立刻进行处理和染色。

②短期保存(1小时或更短)应在室温(18-22℃);

③长时间保存血或骨髓标本室温即可,有些样本可能4℃为佳。

④标本保存的时间上限取决于标本类型及其保存条件。

⑤肝素抗凝的血和骨髓通常可保存至48-72小时;

⑥EDTA抗凝的血和骨髓可保存至12-24小时。

⑦ACD抗凝的血和骨髓可保存至72小时,但

⑧对于只做胞内染色的样本,可固定细胞以长期保存。但?quot;固定-染色"的方法取决于要分析的抗原特性和染色方式,采用之前一定要进行新鲜标本的对照和验证实验。

2.样本制备

⑴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血和骨髓:天然单细胞悬液。当有血凝块时,应用50um尼龙网过滤,同时进行细胞计数和血涂片以判断靶细胞群体是否仍然存在。

②组织块:机械分离和酶分离两种方法。分离不仅是要获得最大产量的单细胞悬液,还要尽量保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抗原性。大多数淋巴样组织可用轻柔的机械方法快速分离,并保持收获细胞的相对完整。某些组织由于细胞间连接紧密,需在机械分离的基础上用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骨髓标本亦可能因骨细胞成分污染而需要酶消化。但使用酶法一定要确认酶的使用没有改变、减弱靶抗原的表达,细胞活性没有显著降低。

⑵分离靶细胞群体

样本的任何处理方式都可能导致靶细胞群体的丢失。所以应尽可能使用最接近原始标本状态的处理过程。去除红细胞是流式分析要求的至少步骤。两种方法:

①红细胞裂解:较佳。操作简单、快、并最可能保持原始标本的白细胞分布。溶血剂的选择应基于其选择性去除成熟红细胞而最小程度的影响其他细胞的特点。最好在染色后溶血。若在染色前溶血,需确认:抗原性不被溶血过程改变;溶血剂被彻底洗去,细胞和抗体结合的动力反应未受影响;所用溶血剂不含固定剂,否则会影响细胞活性及表面标记结果。

②度梯度离心:白血病细胞回收较好并可能得到富集,同时去除死细胞。但费时,白血病细胞的相对频率较难分析,某些重要细胞群体可能选择性丢失。根据密度梯度原理,若白血病细胞没有与淋巴细胞相似的浮力密度即可能丢失。所以用此方法时应检查各层细胞特性以防止靶细胞的丢失。

⑶估细胞悬液

①样本外观:有严重溶血和血凝块的标本可能会有白细胞的损坏以及细胞亚群的丢失或改变,应弃用。

②细胞丢失和分布:确认细胞形态和原始标本相似。密度梯度离心之后更应检查细胞分布。可做血涂片判断。

③细胞计数和浓度调整:厂家推荐的抗体浓度通常是假定靶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内(500,000-1,000,000/testAb)。白细胞数量上的显著变化会带来染色模式的变化。而白血病标本常常有异常的白细胞数量,骨髓标本也可能被外周血稀释,这些标本的细胞性可能有极大的变异。因此有些标本没有足够的细胞做流式分析,有些则由于细胞量大,正常浓度下的抗体相对不足,不能饱和所有的结合位点,导致假阳性结果。所以染色前的细胞计数非常必要。推荐方法:WBC<1000/uL: 用200uL全血并调整相应溶血剂用量;WBC:1000-10000/uL, 用100uL全血并用溶血剂标准量;WBC:10000-20000/uL, 用50uL全血并调整相应溶血剂用量;WBC>20000/uL,用稀释至(2)(3)范围内。骨髓标本常常要在PBS 1:10稀释后计数。应该指出,由于不同的标本中不同系列的细胞比例不同,调整细胞总数不一定合适每一个系列特异的抗体。实验室若选择不同于厂家推荐的方法(如自己稀释抗体),抗体一定需要进行测试以得到抗体和细胞的最佳比率。

④细胞活性:死细胞对许多抗体有非特异性染色,有些抗原同时存在于胞膜和胞浆,这就使样本的细胞活性检测变得重要,尤其毖?揪??顺な奔涞脑耸浜痛⒋妫?蚨匝?镜闹谱鞴?滩惶?宄?薄<觳獾姆椒ㄍǔS辛街郑阂皇鞘凳钡牧魇郊觳猓豪?糜?馊玖螾I、7-AAD或EMA(ethidium monoacide)。活细胞将拒染这些染料。此方法的优势是细胞表面标志和活性分析可同时进行,通过设门即可得到活细胞的染色特性。尤其适用于高度坏死的样本。样本染色后需固定。应在加固定剂之前洗去多余的7AAD,以保证区分的是固定前细胞的死活状态。但随着时间延长,7AAD会在固定的细胞群体重新分配,死活细胞的区分变难。对于染色后常规固定并在固定后12小时以上分析的标本,最好用EMA。EMA与死细胞DNA稳定的共价结合保证了长时间固定后仍能很好地区分固定前的死活状态。二是手工检测:使用Trypan blue 或其他细胞活性染料。

⑷细胞染色

①细胞表面染色:大多数可帮助白血病免疫分型的抗原都在细胞膜上。但由于许多抗原也同时存在细胞内,所以在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时应特别注意保持细胞膜的完整以保证检测的特异性。例如免疫球蛋白重链在细胞内和表面的存在有着不同的意义,检测表面标记必须是未固定的活细胞。

②细胞内染色:有些胞内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对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尤为重要,如TdT, MPO, cCD3, cCD22, 以及胞浆内Ig的表达。胞内染色的关键是使细胞膜通透,把抗体导入胞浆而不影响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要保证固定和透膜的步骤不影响有关标记的抗原性以及和抗体的结合。③胞膜和胞内的同时染色:通常,先胞膜染色,固定,膜通透和胞内染色,最后是DNA染色。固定剂和通透剂都可能对细胞和参数有不同的多重影响,应根据情况选择。每一步染色对荧光素的选择和抗体的选择都很重要。如,用于表面标记的荧光素应不被随后的固定和通透步骤所影响,而对于胞内染色,所用的荧光素应足够小能穿透到胞膜内。

3. 抗体组合的确定:

选择抗体组合的技术性考虑:基于血液肿瘤的复杂性,提供一个通用的抗体选择策略是不现实的。国际上迄今也没有一致性的抗体组合。应该意识到,没有一个神奇的既小又功能齐全的抗体组合可以解决所有的临床相关答案。一个局限性的小组合也可能影响对样本的正确评估和分类。确认细胞异常的能力与所用抗体的数量直接成正比。

⑴选择抗体组合的基本原则如下:

1)所选的抗体组合应足够宽,可以鉴别样本中的所有细胞亚群包括正常和异常群体。抗体的数量越多,检测的灵敏度越高。应该指出,由于肿瘤细胞常常缺少细胞的正常标记或表达异常,所以特异性抗体一定程度上的重复选择有时是必要的。

2)抗体的选择应可以区分正常和异常细胞,正常细胞可作为实验的内参照,异常细胞的表达比例也更准确。如现在用CD45抗体来区分正常和幼稚细胞,此方法尤其在幼稚细胞含量少时更显优势。

3)荧光强度和表位密度应同时考虑。对表达少的抗原表位应尽可能选择强度强的荧光素。

4)必要时用活性检测排除死细胞较强的非特异性染色。国外统计,约70%组织样本和48%血或骨髓标本有活性检测结果。

5)实验人员应了解所用抗体的反应细胞谱,以及与特定荧光素结合后的染色模式。相同的CD编号的不同抗体可能有不同的结合模式。

⑵常用的方案考虑:大而全的抗体组合:全面了解抗原表达,无需额外染色,省时但费用高。先用筛查试剂了解样本的一般情况,再根据所得信息采用第二线特异性更高的抗体组。经济,但费时,也需要正确的抗体选择的策略性决定。但考虑到所用时间和设备费用,只有约30%国外实验室采用此法。基于临床或形态学的资料,选用有目标性的抗体组合以确认可疑的诊断或分类。

4. 样本获取

通常,每个标本应获取1-2x104个有核细胞的荧光和散射光信号,微小残余病变分析则需5x104个细胞。恶性细胞常有较宽的大小和粒度范围,获取时最好收集无门的数据以保留所有未知异常细胞群体的所有特性。免疫荧光信号要求对数放大和至少256道的分辨率。无论选择对数或线性放大都要以保证异常细胞都能被检测到。

5. 数据分析

只有通过多参数分析,才能最大程度地区分异质的样本中的正常和异常细胞。多参数分析意味着综合细胞的光散射和多色荧光特征。最少的要求应是4个参数(2个光散射和2个荧光参数)。采用的参数越多,分析步骤越复杂,流式免疫分型的灵敏度越高。

⑴分析技术:数据的分析方式随样本的特性、抗体组合及临床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但总的原则是要用多参数的数据创造可以区分正常和异常细胞的图形,如FSC vs. SSC, FL vs. FL, Scatter vs.FL等,散射光与荧光参数的综合分析常常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⑵分析步骤:首先分析所有细胞的抗原表达情况,鉴别出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群体,正常细胞的表现可以作为整个实验染色过程的内部参照,提供实验一致性与否的客观证据,异常细胞则通过进一步设门分析

确定表型特点。

⑶设门:即选择特殊的细胞群体分析其各个参数的表现,是一个基本的分析技巧。把分析局限在门内的细胞群体的前提是门内的细胞代表所有感兴趣的细胞,而且没有其他细胞的污染。一般来说,不同疾病的设门策略亦不同,常用的FSC vs. SSC的设门方式可能不总是适用于L&L分析,如在急性白血病中,CD45和SSC的双参数显示是鉴别幼稚细胞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B细胞淋巴瘤中用一个全B细胞的抗体设门来看抗κ链和抗λ链的表现;T细胞淋巴瘤时用一个全T细胞抗体设门使肿瘤细胞的分型更加明确。另外,通过细胞特异的抗原表达确定其光散射区域的"backgate"的方法也很实用,如通过CD14vs.CD45的双参数分析区分多个区域的淋巴、单核和粒细胞群体。

⑷分析异常细胞群体:确定异常细胞群体后要进一步分析其免疫分型。分析抗原表达要注意:

①在L&L中,定性的描述(阳性或阴性)通常要比阳性百分率的计算更有价值。只有在设门内细胞全部是感兴趣的细胞而且荧光分布的形状可以非常清楚地区分阳性和阴性亚群的情况下,阳性百分率才有意义。当然,在某些抗原异质表达的群体中,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X% 幼稚细胞CDX阳性);百分率也可用于描述异常和正常细胞的比例。

②评估抗原表达强度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特异的抗体而言,荧光强度是抗原密度的反映,同时也与所用的荧光素和独特的荧光素抗体复合物有关。有时确认异常群体是因为没有表达应该表达的抗原,但有时只能从抗原表达的异常强度来判断。如用一些髓性抗原CD14,CD33,CDw65的相对表达强度和散射光特征一起来确认单核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的发展成熟过程。荧光强度的评估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定性的资料,但由于试剂和机器上的不同,仅仅基于荧光道数的简单标准可能并不足够,最好以其在相同条件下相对正常细胞的强度来表示。如CD45,CD8或CD38等在不同细胞上的表达密度相差几个对数范围,CD22或CD4等抗原则在所谓阳性范围内在不同细胞类型上的区别较小。

③区分弱阳性和阴性群体:在某些情况下对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如B细胞恶性肿瘤的CD5弱表达,但弱表达的判断却常常很难。现行的标准如"20%阳性"等都仍是人为的标准。依照直方图上与对照组相比向右移动来判断阳性所需的最小位移也是人为的标准。可用K-S统计来比较直方图的区别。亦可选用强的荧光染料,或用过量未标的抗体阻断非特异染色,从而判断弱阳性染色的特异与否。

6. 数据解释

虽然对流式免疫分型结果的解释最好与形态学结果综合考虑,但流式的作用仍远远多于对形态学结果的简单证实。流式可能帮助形态学确认某些诊断,也可能提出之前没有考虑的诊断,甚至在一些典型表现下流式免疫分型可以在其他方法的辅助下诊断疾病,但应尽量解释任何流式结果和其他方法结果上的不一致,流式结果应与临床、形态学、细胞遗传等其他方法综合考虑。

WHO软组织肿瘤免疫表型大全

2013版WHO软组织肿瘤免疫表型大全2014-11-06艾迪康病理诊断 主要根据2013年“WHO肿瘤分类——软组织和骨肿瘤”翻译而来 第1章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tumours) 良性 1、脂肪瘤(lipoma) 免疫表型:成熟脂肪细胞表达S-100、leptin和HMGA2阳性。 2、脂肪瘤病(lipomatosis) 免疫表型:和正常脂肪相似。 3、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of nerve)

免疫表型:因为病变的所有成分均存在于正常神经内,故免疫组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4、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免疫表型:脂肪细胞表达S-100和CD34,原始间叶细胞常表达desmin。 5、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 免疫表型:血管内皮成分CD31等内皮标记阳性,细胞性血管脂肪瘤增生的梭形细胞CD31阳性,证明为血管内皮。 6、软组织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of soft tissue)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SMA和desmin染色弥漫强阳性,证明为平滑肌分化;ER 和PR阳性也有报道;HMB-45阴性。 7、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lipoma) 免疫表型:成熟脂肪细胞S-100强阳性,脂肪母细胞S-100弱阳性,随脂肪细胞逐渐成熟S-100染色逐渐增强。无脂肪母细胞分化特征的细胞S-100阴性。少数病例角蛋白阳性,但EMA一致阴性。 8、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cell lipoma/pleomorphic lipoma)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脂肪瘤和多形性脂肪瘤中的梭形细胞均为CD34强阳性, S-100罕见阳性,偶见desmin阳性。

基础免疫学原理

得分阅卷人免疫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PRR: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MR,SR, TLR。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和胸腺。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6分) 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⑴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2020年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特征: 1、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1)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此型淋巴瘤TDT,CD7,cCD3表达最具特征。同时还可表达CD38,CD2,CD5,CD10;LCA,CD3常阴性。髓系相关抗原CD13和/或CD33在此型中常有表达。 (2)T前淋巴细胞淋巴瘤(T-P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约60%病例CD4+/CD8-,而CD4+/CD8+或CD4-/CD8+较少,不表达TDT,CD10可与T-LBL区别。 (3)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绝大部分病例呈CD4+/CD8-,通常不表达CD7,特征为几乎全部病例CD25阳性,粒酶B,TIA-1阴性。 (4)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56、CD3,多数病例表达粒酶B、穿孔系,约90%以上病例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TIA-1。一般不表达CD4/CD8、CD25、CD57,B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阴性。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CD45R0、CD3阳性,通常CD4阳性细胞多于CD8+,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CD21阳性,常可异常表达CD5、CD7。 (6)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T细胞相关抗原阳性,但常有部分丢失,尤以CD7、CD5多见,以大细胞为主者,可见CD30+/-,但ALK、EMA阴性可与ALCL区别。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特征性肿瘤大细胞表达CD30,多数表达EMA,约10-20%表达CD15,须注意与HL区别。60-80%表达ALK,据报导此标记物阳性表达者5年生成率可达80%,儿童常ALK、EMA共表达,成人多为 ALK+/EMA-或ALK-/EMA+。ALCL在多数情况下仅表达少数T细胞相关抗原,通常CD45R0,CD2、CD4阳性,而CD3、CD5、CD7常不表达。 2.B细胞恶性淋巴瘤: (1)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瘤细胞表达TdT、HLA-DR,CD79a,几乎全部病例表达CD19、大多数病例表达CD10,还不同程度表达cCD22。LCA、CD20常阴性。 (2)B前淋巴细胞淋巴瘤(B-PLL):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1/3病例可异常表达CD5,SIg阳性。不表达CD23可与CLL/SLL鉴别。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CLL/SLL):同时表达CD5、CD23、CD43及B细胞相关抗原,但CD20表达可能很弱。不表达CD10、CyclinD1。CD5异常表达为其持征,但CD5对组织处理,尤其是组织固定要求较高,要注意假阴性。

免疫分型 基础介绍

近年来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已成为诊断血液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准之一。早年曾用过的荧光显微镜或APAAP方法基本被废弃。国际上公认的通用的方法是流式细胞术(FCM)。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由此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 1.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依据 ⑴FCM能快速,多参数,客观的定性又定量测定细胞膜、浆、核的抗原表达 ⑵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的特异抗原。 ⑶能用正常血细胞的单抗来进行免疫分型是基于白血病形成的分化阻断学说。即白血病细胞基因异常,分化受阻于某阶段形成不同亚型的白血病。这群细胞充盈于骨髓。正常血细胞从多能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熟为功能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细胞浆或胞核抗原的出现、表达增多与减少甚至消失与血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密切相关,而且表现出与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相关的特异性。因此,这些抗原的表达与否可作为鉴别和分类血细胞的基础。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形态上变化虽相当大,但仍能表达正常血细胞所具有的抗原,因而仍可依据其抗原的表达谱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 2.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意义 ⑴骨髓血细胞是形态学分型的基础,FCM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国际白血病MIC分型协作组认为免疫分型对每一例急性白血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下列情况意义更大:①用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不能肯定细胞来源的白血病。②形态学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但缺乏特异性淋巴细胞系列抗原标记。③混合性白血病。④部分髓系白血病。目前,免疫分型对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尚有一定困难。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⑥微小残留白血病。 ⑵临床预测;可根据抗原的表达情况预测病情的预后:如白血病患者有CD7+与CD34+共表达,预后不好。 ⑶疾病监测:可监测病程的发展,疗效,可进行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 二、免疫分型常用的免疫标志及其意义 1.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 T淋巴细胞白血病:CD3、CD5、CD7。 B淋巴细胞白血病:CD10、CD19、CD22。 NK淋巴细胞白血病:CD16、CD56、CD57。 髓系白血病:CD13、CD14、CD33、MPO(髓过氧化物酶)。 红白血病:GlyA(血型糖蛋白A)。 巨核细胞白血病:CD41、CD42、CD61。 2.白血病系列非特异性抗原 CD34、HLA-DR为早期细胞抗原,无系列特异性,可与CD38联合运用于免疫分型。一般而言,干/祖细胞CD34+、HLA-DR+、CD38-,原始细胞CD34+、HLA-DR+、CD38+,而幼稚细胞(如早幼粒细胞)CD34-、HLA-DR-、CD38+。 3.白血病分化阶段抗原 T细胞抗原CD4、CD8。 B细胞抗原:CD10、Cyμ(胞浆μ链)、SmIg(表面膜免疫球蛋白)、CD38和CyIg(胞浆免疫球蛋白)、CD11C。 4.白细胞共同抗原 CD45为白细胞共同抗原,其表达量在淋巴细胞最高,单核细胞,成熟粒细胞,早期造血细胞(blasts)依次减弱。红细胞(中,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不表达CD45。用SSC/CD45 PerCP双参数分析可十分容易鉴别骨髓和血液中的原始或成熟细胞。用两个系列或阶段特异性McAb加CD45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染色,经FSC、SSC、McAbl-FITC、McAb2-PE、CD45 PerCP五参数分析,可特异地分析原幼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而不受成熟细胞的干扰。

免疫算法实例

智能控制课程综合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6月7日

基于免疫优化算法的物流中心选址 1、建立模型 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中做如下假设 1).配送中心的规模容量总可以满足需求点需求,并由其配送辐射范围内的需求量确定。 2).一个需求点仅由一个配送中心供应。 3).不考虑工厂到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然后要从n 个需求点中找出配送中心,并向需求点配送物品。目标函数是各配送中心到需求点的需求量和距离的乘积之和最小。 目标函数如下: 2、问题的求解 2.1算法的实现步骤: 1).产生初始种群。 2).对上述群体中各个抗体进行评价。 3).形成父代群体。 4).判断是否满足条件,是则结束,反之,则继续下一步操作。 5).新种群的产生。 6).转去执行步骤2。 2.2流程图如图1-1: ∑∑ =ij ij i Z d w F

图1-1 算法流程图 2.3初始群体的产生 如果记忆库非空,则初始抗体群从记忆库中生成。 否则,在可行解空间随机产生初始抗体群。此处 采用简单的编码方式。每个选址方案可形成一个长度为P 的抗体(P 表示配送中心的数量),每个抗体代表被选为配送中心的需求点的序列。如:考虑包含31个需求点的问题,从中选取6个作为配送中心。抗体 [2,7,15,21,29,11]代表一个可行解。 2.4、解的多样性评价 1).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和力 表示新的目标函数,分母的第二项表示对违反距离约束的解给予惩罚C 取比较大的正数。 2).抗体与抗体之间的亲和力 其反映抗体之间的相似程度,此处借鉴Forrest 等人提出的R 位连续方法计算抗体之间的亲和力,两个个体有至少R 位编码相同则两种抗体近似相同。 ∑∑∑∑--==)0.1min(1F 1v v ij ij ij i Z C Z d w A ∑∑=ij ij i Z d w F v F L k s v s v ,,S =

免疫学分型的进展

免疫学分型的进展 人们识别白血病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诊断分型上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肉眼观察,第二阶段是19世纪后期发明细胞染色技术,开始镜下分类诊断;第三阶段为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相继建立起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应用与白血病分型诊断,至20世纪80年代成 为FAB白血病分类分型的基础;第四阶段为在FAB分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的基础上应 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技术和细胞遗传学技术进行白血病分型诊断;第五阶段为最近十余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白血病进行病理机制、诊断分型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使白血病的分类 分型诊断日臻完善,对此认识也不断深入。当前研究白血病分型趋向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简称MICM分型。但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具有异源性和异质 性的特点,用免疫学手段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常有紊乱现象,而且它们尚未达到实用、普 及意义上的应用要求。因此,细胞形态学检验仍为当今最根本性的诊断手段,而理想的分类 便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提供的信息,或把新 技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性手段,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判断,不断发现和认识每一个白血病 类型的异质性差异和临床之间的联系。因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研究探索白血病 本质极其重要的方法,对于形态学来说又是亟须充实的新学科知识。 造血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免疫表型变化,白血病是造血细胞的 某一克隆被阻滞在某一分化阶段上并异常增殖的结果,故白血病细胞往往停滞在细胞分化的 某一抗原表达阶段,因此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应白细胞表面抗原或胞质内的分化抗原 进行白血病类型、细胞发育阶段的鉴别,从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近来采用急性白血病的一线单抗来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及T、B淋巴系白血病,用二线单抗 进一步确定系内亚型。 ALL的免疫学亚型与FAB亚型之间除L3外,无相关性,有报道78%的B-ALL为L3型。 急淋免疫学分型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差异。 急性白血病免疫诊断标志 一线单抗二线单抗 髓系CD13、CD117 CD33、CD14、CD15、CD11、CD61 Anti-MPO CD41、CD42、血型糖蛋白A B淋巴系CD22浆、CD19、CD10、CD79a浆CD20、CD24、Cyμ、Smlg T淋巴系CD3浆、CD7、CD2 CD1、CD4、CD5、CD8 非系列特异性TdT核、HLA-DR CD34 筛选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标记 CD10 CD19 CD22c/m* TdT HLA-DR CD3c/m CD7 CD13 CD17 MPO B系-ALL + + +/—+ + —————T系-ALL ———+ —+/—+ ———AML ————+ ——+ + + 1.ALL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可分成三个阶段:1986年以前的五分法,1986~1994年的两大类七分法,1994年法国召开了国际白血病欧洲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提四型21类法。目前较常用将ALL分为T细胞系{占20%}和B细胞系(80%) 两大型,T细胞系ALL又分为两亚型:早T前体-ALL和T细胞ALL;也有将T-cell-ALL 分为三个亚型:I型幼稚胸腺细胞型、II型中间胸腺细胞型、III型成熟胸腺细胞型;B细胞

免疫算法

目录 1选题依据和意义 (2)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免疫算法的概述 (2) 1.3免疫算法的研究现状 (3) 1.4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概述 (4) 1.5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现状: (4) 1.6论文组织结构 (5) 2基本的免疫算法 (5) 2.1免疫算法的相关概念介绍: (6) 2.2免疫算法的步骤 (7) 2.3免疫算法流程图: (8) 2.4选择参数 (11) 2.5免疫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比较: (12) 3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13) 4免疫算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14) 5实验: (15) 5.1小结 (18) 6总结与展望 (18)

1选题依据和意义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的21世纪,学科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各学者的研究新方向,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了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新特征。其中,由计算机科学与生命学科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型智能算法——免疫 算法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全球化的道路,物流已成为 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现如今各大城市都建设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网络, 这对于城市的招商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产业的运行效率都有着促进作用。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业重要的环节,其选址问题吸引着专家学者投身研 究当中。由于物流配送中心一旦选定并进行建设,其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在地 址的选定上尤为重要。相比较于传统的选址方法,免疫算法以其收敛速度快, 鲁棒性强等特点,得到专家学者们的青睐。 免疫算法是模仿生物免疫机制,结合基因的进化机理,人工地构造出的一 种新型智能搜索算法。免疫算法具有一般免疫系统的特征,免疫算法采用群体 搜索策略,一般遵循几个步骤”产生初始化种群→适应度的计算评价→种群间个 体的选择、交叉、变异→产生新种群”。通过这样的迭代计算,最终以较大的概 率得到问题的最优解。相比较于其他算法,免疫算法利用自身产生多样性和维 持机制,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克服了一般寻优过程中特别是多峰值的寻优过 程中不可避免的“早熟”问题,求得全局最优解。大量表明,免疫算法能在较少 的迭代数能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因此,免疫算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 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1.2免疫算法的概述 人们对人工免疫算法的研究从免疫学的基础上开始的。对免疫算法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解决复杂问题上西安实处了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免疫力与肿瘤

免疫力与肿瘤 免疫,医学上的概念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微生物等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性物质的一系列保护反应,简单地说,就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能力。免疫力的强弱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关系至为重要。当人体处于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功能会及时将这些物质清除掉,排出体外;而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人体免疫力会随之下降。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也就是说,得了慢性病,就证明我们的免疫力遭到了破坏。 得了肿瘤首先应该意识到的是自己的免疫力下降了。接下来是寻找降低免疫力的原因。一旦全面、正确地找到了原因,加上正确行动,就离健康不远了。 那么,是谁"动"了我们的免疫力呢?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是我们日常生活 当中的一些不正常的因素。这些不正常的因素,是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当中就形成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养不良 说起营养不良,会有好多人说,"开玩笑吧,你看看我们每天吃的喝的,怎么会营养不良呢"?真的,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到处都是满肚肥肠的饥饿人群。因为我说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合理三个方面。 在过去,在解放以前,我们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物质极为贫乏。我们中国人面黄肌瘦,枯瘦如柴,被人称为"东亚病夫"。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人们再也不愿向祖辈父辈们那样面黄肌瘦、枯瘦如柴了,再也不能吃不好、吃不饱了,应该好好享受享受了,都希望自己白白胖胖,有一个"富态相"。以为这样才能 说明自己健康。其实,正是这种心态,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使很多人由于不正确的饮食,不知不觉走向疾病。有人说,我们每天所吃的东西,有三分之一在维持你自己的生命,另外的三分之二是维持医生的生命。这句话透露出,我们吃的东西,大多数是对我们的健康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不关心吃的食物如何在身体内变成肌肉、骨骼、头发、血液等等,但是,我们必须关心我们应该吃什么。因为这些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前三项称为营养性营养素,后四项称为功能性营养素。身体对它们的需求,是有要求的,有比例的。应多少,就多少。不能相差太多。不能长时间进食过多或过少。这对我们的身体都是不利的,就会造成疾病。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58946190.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现在大多数人是营养性营养素进食过多,功能性营养素进食太少。由于这样,营养性营养素只能在体内堆积,不但不能被吸收利用,反而会形成毒素和垃圾,天长日久就降低了我们的免疫力,使得我们百病丛生。正所谓好东西放着也白搭,好心办坏事。所以我说到处都是满肚肥肠的饥饿人群。 免疫力与"敌人"之间的战斗是马拉松式的,因此,供给均衡完整、及时足量的战略物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及时、正确、足量的补充营养"放在极其重要的 位置上,时时刻刻提起重视。 二、精神因素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喜欢那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专家介绍,在很多肿瘤病人身上有被称做"癌症性格"的致病因素,主要表现为:1、经常地自怜,惯于自我克制、压抑情绪,性格内向。2、缺乏自信心。对任何事情

版WHO软组织肿瘤免疫表型大全

2013版WHO软组织肿瘤免疫表型大全 2014-11-06艾迪康病理诊断 主要根据2013年“WHO肿瘤分类——软组织和骨肿瘤”翻译而来 第1章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tumours) 良性 1、脂肪瘤(lipoma) 免疫表型:成熟脂肪细胞表达S-100、leptin和HMGA2阳性。 2、脂肪瘤病(lipomatosis) 免疫表型:和正常脂肪相似。 3、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of nerve) 免疫表型:因为病变的所有成分均存在于正常神经,故免疫组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4、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 免疫表型:脂肪细胞表达S-100和CD34,原始间叶细胞常表达desmin。 5、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 免疫表型:血管皮成分CD31等皮标记阳性,细胞性血管脂肪瘤增生的梭形细胞CD31阳性,证明为血管皮。 6、软组织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of soft tissue)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SMA和desmin染色弥漫强阳性,证明为平滑肌分化;ER和PR阳性也有报道;HMB-45阴性。 7、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lipoma) 免疫表型:成熟脂肪细胞S-100强阳性,脂肪母细胞S-100弱阳性,随脂肪细胞逐渐成熟S-100染色逐渐增强。无脂肪母细胞分化特征的细胞S-100阴性。少数病例角蛋白阳性,但EMA一致阴性。 8、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cell lipoma/pleomorphic lipoma)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脂肪瘤和多形性脂肪瘤中的梭形细胞均为CD34强阳性, S-100罕见阳性,偶见desmin阳性。 9、冬眠瘤(hibernoma) 免疫表型:冬眠瘤细胞通常表达S-100阳性。除梭形细胞亚型中梭形细胞成分CD34阳性外,其他冬眠瘤亚型CD34均阴性。新的冬眠瘤标记物还包括UCP1。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10、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lipomatous tumour/well differentiated) 免疫表型:脂肪细胞一般S-1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高分化脂肪母细胞S-100 也可阳性。与基因扩增一致,MDM2和(或)CDK4在多数病例中呈核阳性。MDM2核阳性也见于许多良性脂肪病变中,但表达率明显低于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MDM2在梭形细胞脂肪肉瘤中一般不表达,故此标记物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免疫学基础整理

1、免疫学绪论 掌握免疫的定义及其三大功能; 掌握免疫系统的概述; 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述。 免疫的传统定义:指机体有抗再感染的能力。 免疫的现代定义:机体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n o n s e l f)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异常情况下发生免疫性疾病。 识别Self和Nonself的标准:Self是属机体胚系基因编码的产物;也是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物质。 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等)和补体等体液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先天性、可遗传、无特异性、无记忆性、应答快,作用范围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MHC限制性。 问题: 1、试述机体免疫力如何实现? or试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和消极表现? 参考要点:免疫的概念及免疫功能的双面性。(详见课件) 名词解释:免疫 2、抗原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 掌握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尤其是“抗原的剂量和进入途径”; 熟悉抗原的分类; 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考博)。 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A 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是:大分子性、特异性、异物性。 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 径。 抗原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依次为:皮内> 皮下> 肌肉> 腹腔> 静脉,口服易引起免疫耐受。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

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特征: 1、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1)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此型淋巴瘤TDT,CD7,cCD3表达最具特征。同时还可表达CD38,CD2,CD5,CD10;LCA,CD3常阴性。髓系相关抗原CD13和/或CD33在此型中常有表达。 (2)T前淋巴细胞淋巴瘤(T-P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约60%病例CD4+/CD8-,而CD4+/CD8+或CD4-/CD8+较少,不表达TDT,CD10可与T-LBL区别。 (3)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绝大部分病例呈CD4+/CD8-,通常不表达CD7,特征为几乎全部病例CD25阳性,粒酶B,TIA-1阴性。 (4)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56、CD3,多数病例表达粒酶B、穿孔系,约90%以上病例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TIA-1。一般不表达CD4/CD8、CD25、CD57,B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阴性。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CD45R0、CD3阳性,通常CD4阳性细胞多于CD8+,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CD21阳性,常可异常表达CD5、CD7。 (6)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T细胞相关抗原阳性,但常有部分丢失,尤以CD7、CD5多见,以大细胞为主者,可见CD30+/-,但ALK、EMA阴性可与ALCL区别。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特征性肿瘤大细胞表达CD30,多数表达EMA,约10-20%表达CD15,须注意与HL区别。60-80%表达ALK,据报导此标记物阳性表达者5年生成率可达80%,儿童常ALK、EMA共表达,成人多为ALK+/EMA-或ALK-/EMA+。ALCL 在多数情况下仅表达少数T细胞相关抗原,通常CD45R0,CD2、CD4阳性,而CD3、CD5、CD7常不表达。 2.B细胞恶性淋巴瘤: (1)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瘤细胞表达TdT、HLA-DR,CD79a,几乎全部病例表达CD19、大多数病例表达CD10,还不同程度表达cCD22。LCA、CD20常阴性。 (2)B前淋巴细胞淋巴瘤(B-PLL):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1/3病例可异常表达CD5,SIg阳性。不表达CD23可与CLL/SLL鉴别。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CLL/SLL):同时表达CD5、CD23、CD43及B 细胞相关抗原,但CD20表达可能很弱。不表达CD10、CyclinD1。CD5异常表达为其持征,但CD5对组织处理,尤其是组织固定要求较高,要注意假阴性。 (4)套细胞淋巴瘤(MCL): 同时表达CyclinD1、CD5和B细胞相关抗原,但CyclinD1敏感性较差,组织固定和抗原修复方式是染色的关键。近年推出的兔源性单抗效果好些。KI-67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此型不表达CD10、CD23,可与CLL/SLL、FL鉴别。

免疫细胞分型-T细胞

免疫细胞分型常见标志物大串烧(一)——T细胞分型标志物 免疫分型(immunophenotyping)是指根据存在于细胞表面、核或细胞质中的标记物或抗原的类型,利用基于抗体的对异质细胞群进行分析,以鉴定多种目标细胞群的存在及比例。通过使用特异性识别不同细胞类型标记物或抗原的抗体,从而帮助鉴定细胞的谱系。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浸润免疫细胞的分析、白血病的诊断等。免疫分型可以利用组织切片(新鲜或固定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以及利用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术可以说是用于探测人类免疫表型的首选技术,特别是由于它可以在诸如血液的复杂混合物中通过测量许多单个细胞上的多个参数,从而鉴定和分析包括稀有亚群在内的许多细胞亚群。并且由于可用的抗体试剂的扩大和实验方案的不断调整,流式细胞术不仅可用于评估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还可以用于评估胞内蛋白的表达或修饰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水平。 使用细胞表面标记的特定组合对免疫细胞亚群进行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那些高频研究的细胞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分泌IL-17的T辅助细胞(Th17)、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细胞(NK)。尽管新标记的发现和新的细胞子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然而,我们还是希望细胞免疫学领域具有足够的成熟程度,以达到对大多数共同研究的免疫细胞亚群的定义达成共识。换句话说,应当能够定义一种相对稳定的标记集合,其描绘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DC细胞等主要类型。因此,我们通过总结文献确定各个细胞类型的关键分化标记,并且总结目前用于人体免疫监测的标准化免疫表型分型组合。 T细胞 T淋巴细胞可在CD3表达的基础上被免疫表型化,随后进一步细分(如CD8+杀伤性T细胞和CD4+辅助性T细胞)。此外,T细胞表型是灵活的,可以随不同的微环境发生变化;表

免疫算法 matlab程序解析

免疫算法 matlab程序 这是免疫算法。这个算法几乎与遗传算法一样,只是多用了一个免疫函数免疫算法是遗传算法的变体, 它不用杂交, 而是采用注入疫苗的方法。疫苗是优秀染色体中的一段基因,把疫苗接种到其它染色体中。 注意:标准遗传算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染色体是可能解的 2进制顺序号, 由这个序号在可能解的集合 (解空间中找到可能解。 这是免疫算法的主程序,它需要调用的函数如下。 接种疫苗函数: %function inoculateChromosome=immunity(chromosomeGroup,bacterinChromosome,paramet er %parameter:1,随机制取染色体接种。 2,每个染色体都接种。 3,每个染色体都接种,但接种的位置是随机的 %这个函数实现对染色体的疫苗接种 %由染色体 (可能解的 2进制顺序号找到可能解: %x=chromosome_x(fatherChromosomeGroup,oneDimensionSet,solutionSum; %把解代入非线性方程组计算误差函数:functionError=nonLinearSumError1(x; 判定程是否得解函数:[solution,isTrue]=isSolution(x,funtionError,solutionSumError; %选择最优染色体函数: %[bestChromosome,leastFunctionError]=best_worstChromosome(fatherChromoso m eGroup,functionError; %误差比较函数:从两个染色体中,选出误差较小的染色体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基础知识 1.我国肿瘤发病情况概述 目前我国每年新生肿瘤患者总数约212.7万人左右,其中,每年有106万左右的恶性肿瘤新生患者;同时,全国约有268.5万左右的肿瘤现有患者,其中,恶性肿瘤现有患者约148.5万左右,良性肿瘤现有患者约120万左右。全国肿瘤死亡人数每年约有154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肿瘤患者人群正以每年约60万人的速度膨胀。在全国范围统计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为发病率排在前四位的肿瘤。 2.我国抗肿瘤药物总体市场状况 2006年中国抗肿瘤治疗用药(除中药)销售总额达到了60.02亿元,同比增长了23.94%。总体来看,近5年来抗肿瘤药一直维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销售金额基本以每年10亿元左右的规模向上跃进。我们预计,2007年中国抗肿瘤治疗用药(除中药)销售总额有望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 3.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人体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某些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某部位的细胞群出现的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生成的新生物,在局部形成肿块,但它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导致了细胞呈现异常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以至可以波怀正常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恶性肿瘤细胞还能向周围浸润蔓延,甚至扩散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继续成倍增生,造成对人体或生命极大的威胁。 人体在生长的过程中虽常有肿块形成,但肿块不一定都是肿瘤。因此,必须鉴别肿块的性质,才能做到正确诊断、正确治疗。 4.肿瘤是如何发生的?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多数癌肿可能从单个细胞演变而来。宿主受某些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酗酒、电离辐射、日光及紫外线照射、空气污染、接触职业致癌物,如煤烟灰、煤焦油、沥青、石棉粉尘等,以及饮食中的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细胞的DNA发生改变,形成变异细胞,此阶段称为启动阶段。再加上某些因素的影响,转入促进阶段,癌细胞便开始形成。此外,癌肿的形成,还受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等因素影响。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肿瘤细胞,并由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浸润和它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进一步侵犯重要器官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5.按人体解剖系统对肿瘤分类,并列出肿瘤病名 1)头颈部癌症:头颈癌甲状腺肿瘤鼻咽癌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口腔癌 2)颅咽管瘤丘脑和脑干肿瘤血管源性肿瘤颅内其他肿瘤颅内转移瘤; 3)呼吸系统癌症:肺癌; 4)消化系统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 5)泌尿系统癌症:肾肿瘤膀胱肿瘤阴茎癌睾丸肿瘤前列腺癌; 6)骨骼系统癌症:骨肿瘤 7)血液系统癌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8)妇科癌症:乳癌子宫体癌卵巢癌宫颈癌外阴与阴道癌 9)其他类型癌症:恶性黑色素瘤皮肤及附件肿瘤神经胶质瘤 6. 肿瘤的三级预防的定义、方法及存在问题? 1)一级预防 定义: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方法:鉴定环境中致癌剂,疫苗接种,化学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营养 存在问题:许多病因还不清楚,鉴定方法不够先进 2)二级预防 定义:“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患于开端。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 意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13例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13>CD33>CD15>CD14,AM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为35.40%。113例患者中有28例(24.78%)伴有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表达阳性率为71.43%,其次CD19表达阳性率为35.71%。Ly+AML与Ly-AML相比较,两者在个别形态学亚型、临床体征及CD3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CD+34组CR率(69.23%)较其阴性组(78.05%)低,但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y+AML组CR 率为52.94%(9/17),低于Ly-AML组78%(39/50),其中,CD+7组CR率(41.67%)与其阴性组(80%)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 患者高表达CD13、CD33,部分患者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CD34及CD7阳性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骨髓细胞 随着系列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广泛开展,使白

血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分型,而免疫标记结合FAB(法、美、英三国学者制定)形态学分型[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亚型的鉴别及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的发现、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本文对1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02—2007年间的住院初治AML患者113例,男58例,女55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39岁。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而确诊。FAB分型:M04例,M114例,M230例,M318例,M49例,M528例,M65例,CML急变5例。 1.2 免疫表型分析受检者抽取骨髓或外周血经肝素抗凝,采用活细胞三色免疫荧光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型号为FACS Calibur,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通过二维点图分析抗原表达情况;所用单克隆抗体均为美国BD公司产品。B淋巴细胞系单抗:CD10、CD19、CD20;T淋巴细胞系单抗:CD3、CD5、CD7;髓系单抗:CD13、CD14、CD15、CD33;造血干/祖细胞单抗:CD34。结果判定用Cell Quest 软件分析,CD45/SSC设计中的白血病细胞群表面标记检测阳性率≥20%判断为阳性。 1.3 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标本采自治疗前骨髓,用直接培养法和24h短期培养法,按常规制备染色体并进行R显带染色分析20~30个中期分裂相,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制(ISCN)》(1995)

流式细胞仪在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的概述

一、流式细胞仪在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的概述 近年来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已成为诊断血液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准之一。早年曾用过的荧光显微镜或 APAAP方法基本被废弃。国际上公认的通用的方法是流式细胞术(FCM )。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由此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 1.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依据 ⑴ FCM能快速,多参数,客观的定性又定量测定细胞膜、浆、核的抗原表达 ⑵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的特异抗原。 ⑶能用正常血细胞的单抗来进行免疫分型是基于白血病形成的分化阻断学说。即白血病细胞基因异常,分化受阻于某阶段形成不同亚型的白血病。这群细胞充盈于骨髓。正常血细胞从多能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熟为功能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细胞浆或胞核抗原的出现、表达增多与减少甚至消失与血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密切相关,而且表现岀与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相关的特异性。因此,这些抗原的表达与否可作为鉴别和分类血细胞的基础。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形态上变化虽相当大,但仍能表达正常血细胞所具有的抗原,因而仍可依据其抗原的表达谱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 2.流式细胞仪诊断白血病的意义 ⑴骨髓血细胞是形态学分型的基础,FCM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国 际白血病MIC分型协作组认为免疫分型对每一例急性白血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下列情况意义更大:①用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不能肯定细胞来源的白血病。②形态学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或急性未分 化白血病(AUL )但缺乏特异性淋巴细胞系列抗原标记。③混合性白血病。④部分髓系白血病。目前,免疫分型对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尚有一定困难。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⑥微小残留白血病。 ⑵ 临床预测;可根据抗原的表达情况预测病情的预后:如白血病患者有CD7+与CD34+共表达,预后不 好。 ⑶ 疾病监测:可监测病程的发展,疗效,可进行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 二、免疫分型常用的免疫标志及其意义 1?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 T淋巴细胞白血病:CD3 CD5 CD7。 B淋巴细胞白血病:CD10 CD19 CD22 NK淋巴细胞白血病:CD16 CD56 CD57。 髓系白血病:CD13 CD14 CD33 MPO(髓过氧化物酶)。 红白血病:GlyA (血型糖蛋白A)o 巨核细胞白血病:CD41 CD42 CD61o 2?白血病系列非特异性抗原 CD34 HLA— DR为早期细胞抗原,无系列特异性,可与CD38联合运用于免疫分型。一般而言,干/祖细胞CD34^、HLA- DF^、CD38-,原始细胞CD34^、HLA- DR+、CD38^,而幼稚细胞(如早幼粒细胞)CD34 —、HLA- DR-、CD38^o 3?白血病分化阶段抗原 T纟田胞抗原CD4 CD8 B细胞抗原:CD10 Cy g(胞浆卩链)、SmIg (表面膜免疫球蛋白)、CD38和Cylg (胞浆免疫球蛋白)、CD11C 4?白细胞共同抗原

软组织肿瘤的免疫表型

软组织肿瘤的免疫表型(转贴) 软组织肿瘤的免疫表型 翻译自2002年“WHO肿瘤分类——软组织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请多批评! 第1章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 tumours) 1、脂肪瘤(lipoma) 免疫表型:成熟脂肪细胞vimentin、S-100和leptin染色阳性。 2、脂肪瘤病(lipomatosis) 免疫表型:脂肪组织vimentin和S-100染色阳性,和正常脂肪相似。 3、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 of nerve) 免疫表型:因为病变的所有成分均存在于正常神经内,故免疫组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4、软组织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 of soft tissue) 免疫表型:SMA和desmin染色弥漫强阳性证明肿瘤内存在平滑肌。 5、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 免疫表型:脂肪母细胞S-100弱阳性,随脂肪细胞逐渐成熟S-100染色逐渐增强。所有细胞vimentin一致阳性。少数病例角蛋白阳性,和超微结构的张力微丝相对应。EMA一致阴性。M1B1增殖指数<1%。 6、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 cell lipoma/pleomorphic lipoma)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脂肪瘤和多形性脂肪瘤中的梭形细胞均为CD34强阳性,S-100罕见阳性。 7、冬眠瘤(hibernoma) 免疫表型:冬眠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蛋白,有时强阳性。梭形细胞亚型中梭形细胞成分CD34阳性,与梭形细胞脂肪瘤相似,其他冬眠瘤亚型CD34阴性。 8、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well differentiated) 免疫表型:免疫组化对ALT/WD脂肪肉瘤的诊断帮助很小。脂肪细胞一般S-1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有助于显示病变中的脂肪母细胞。与类似脂肪肉瘤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鉴别时,后者HMB45阳性有助于诊断。 9、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免疫表型:免疫组化主要用于识别不同的化学成分,以及排除其他肿瘤。 10、黏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 免疫表型:大多数MLS不需要进行免疫组化即可正确诊断,但免疫组化对主要由圆形细胞构成的病例有一定帮助,绝大多数病例S-100弥漫阳性。 11、多样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 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尽管有明确的脂肪性分化,但只有不到一半的病例S-100阳性。某些上皮样多形性脂肪肉瘤局灶表达上皮性标记物。 第2章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fibroblastic /myofibroblastic tumours) 1、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免疫表型:SMA和MSA一般阳性,desmin罕见阳性,支持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但不能与其他间叶性增生性病变鉴别。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8阳性,梭形细胞偶尔阳性。角蛋白和S-100阴性。 2、增生性筋膜炎和增生性肌炎(proliferatine fasciitis and proliferatine myositis) 免疫表型:增生性筋膜炎和肌炎在免疫组化方面和结节性筋膜炎相似,一般SMA和MSA阳性,desmin阴性。但神经节样细胞actins可仅局灶阳性或弱阳性。某些细胞CD68可阳性,但角蛋白和S-100阴性。 3、骨化性肌炎和指(趾)纤维骨性假瘤(myositis ossificans and fibroosseous pseudotumour of digi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