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中学语文论文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张春旺

一、下水作文的价值分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他曾多次阐述指导作文“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生不会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教师缺少感知世界以及用文字去抒发的能力,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重要。大凡成功的语文老师无一不是会写作的,叶圣陶、朱自清既是教育家又是作家,魏书生、钱梦龙、于漪无一不是能说会写的。

写作确实需要悟性,但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习作示范,学生的进步可能更快。对于写作理论我们都有体会,很多时候教师讲起来头头是道,学生用起来却难操作,根本原因在于那些都是别人的总结,我们对此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作文指导多隔靴搔痒,纸上谈兵,难于切合学生实际。俗话说“舞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声”,我们写了下水作文后,就可以结合着别人的理论总结出自己的写作经验,再用我们的文章直观地展示出这些理论经验在作文中如何应用,总结出我们学生能够理解、可以应用的写作技巧,用真正触碰到他们内心的更直观具体的内容,树立起学生写作的信心,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在这样的特

殊对话方式中,学生直接地领悟到教师所讲授的写作理论,教师则达到教学所追求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学生也将在下水作文的触动下引发出交流的欲望,也会以作文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反馈给教师,这就实现了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目的。学生将这些可理解的技巧照着教师下水作文的样式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不管是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我们的作文水平、理论水平都会有一个层次性的提高。教师下水作文作为特殊的写作样例,是不可取代的教学资源。

二、“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

古今中外大作家的创作经验都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杨朔写《雪浪花》仅三千字却修改了两百多处;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手稿,在反复读了两遍后才定稿复印。大作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传统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缺憾,在讲评之后学生明确了如何改,却没有按讲评意图去做,导致学生作文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再实践的机会。为克服此弊端,我们可以在传统作文教学之后加一个“二次作文”的环节,使作文教学程序变成命题——写作前辅导——写作——评改——讲评——二次作文——再评改——简评八个环节。

“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想让教师的评改真正落到实处,往往要经过“二次作文”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一次作文是实践,阅读并领会教师的评改后,第二次作文是再实践。成熟的写作是在不断的自我修改完善中提高的,“二次作文”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提升写作水平的机会,使学生对如何写好作文的认识不断深

入,相当于学生做错了数理化题后的订正,对“一次作文”进行修改,起到了“反馈、矫正”的作用,强化学生对写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它是符合学生训练规律的,是一种真正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

三、二者结合的实践探索

要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好下水作文,要灵活地把握好下水作文的形式。下水作文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只是作文的提纲,也可以是片段作文;可以是一篇完整的同题应试作文,也可以是针对不同学生写作特点的定制作文。只要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下水作文的形式可以灵活把握。

要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好下水作文,还要灵活地把握好写下水作文的时机。可以先于学生写,预知写作中会发生的一些困难或错误;还可以在学生写过后再写,比如在批阅好学生作文后,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以结合作文理论有针对性地写,作为教学讲评时的示范材料。

我们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二次作文”教学呢?

首先,明晓缺点。在对“一次作文”认真批改后,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作文讲评,结合作前辅导的作文理论,重点分析班级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时教师的面批面改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不足。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列出的标准,如语言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结构精巧严谨,材料新鲜丰富,形象丰满感人,构思新颖独到,立意深刻有启发性等方面,尤其是作前辅导的技巧应用,在自我修改和同桌、小组间的相互修改中查找其写作的不足。通过教师与同龄人的点评,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知道修改、打磨时应如何下手。学生对教师的点评认真揣摩、对所指出的不足之处细心体会、仔细推敲,把这次习作的缺点作为下次训练的目标来处理,保证“二次作文”不

再“掉进同一条河”。

其次,修改升格。又分为自我修改和“二次作文”两个步骤,学生对作文的意图和本次作文的优缺点都已经深刻认识后,先选择自己问题比较突出的一处在原文进行修改、打造,目的是使它成为文章的亮点,然后再进行有目的的“二次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改要因文因人提出要求,对于构思新颖、立意准确的文章,主要是让学生细琢细磨,包括打磨语言、扩充素材、塑造形象、完善结构等;对于构思平平、立意偏颇、取材不当的文章需要大修大改,主要包括重新构思立意、提炼思想观点、调整文章结构、打磨语言等。

作文教学中,笔者就是用教师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学生具体展示作文渗透技巧的方法;用学生“二次作文”的形式,通过反复训练、反复评改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当然,在实践中这些方法还有一些缺憾,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着。

★作者单位:江苏赣榆城头高级中学。

文秘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文秘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俗话说: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办公室写作人员如何才能熟能生巧、落笔成章,全面提高文字工作水平呢?本文为大家介绍文秘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欢迎阅读了解。 一是要敏学。圣人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来说,大多数从办公室出来的文字材料都是起点较高、政策性较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加上有的材料还是临时交办,要求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交稿。这时,如果办公室写作人员没有一定的笔才、满腹的肚才和练达的素材,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古人云“不学无以广才,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办公室写作人员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办公室写作人员要十分注重敏学。首先,要勇于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克服办公室岗位特殊、工作繁重、平时难以集中时间系统学习的实际,保持应有的韧劲、拼劲和钻劲,时刻把学习挂在心上,挤时间看书看报、上网阅读,把学习巧妙地寓于工作之中,在学习中干好工作。其次,要拓宽学习知识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办公室写作人员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学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教文化、民俗谚语、正反事例等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只有学得多、看得多,想问题才会全面,看问题才会深刻,写材料才有深度。第三,要避重就虚,讲究学习方法。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尽管文字工作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博

学多才的“杂家”,但是要想什么都会、什么都精,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有个学习的方法问题。结合办公室工作实践,我认为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通读,但观大略。如对历史、文学类的知识,只要了解掌握其精要内容即可;二是摘读,以求所知。如报刊杂志、名言妙语、时令短信等;三是精读,精益求精。如行业法律知识、公文写作和处理知识等。通过通读、摘读、精读相结合,博览多学,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做到知人之先、晓人之全、见人之深,从而不断增强写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博采。也就是说办公室文字人员平时要十分注重广泛收集,点滴积累写作素材。 厚积才能薄发。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荀子也在《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办公室文字工作人员只有平时大量积累素材、吸收素材,才能做到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突出新颖性,起草的材料才会文笔生动、言之有物,不至于单调枯燥、陈旧老套。当然,学习也是一种收集、积累,但光靠学习来积累还不够;我们还要采取集腋成裘的方法,像蜜蜂采蜜一样,点滴收集,广采博取。第一,要有层面性。重点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的积累,广泛收集政治理论书刊、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等,掌握政策依据,把握政治路线,有针对性的为我所用,避免出现写材料凭感觉、讲错话的现象。第二,要有灵活性。收集素材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收集到全面、有价值的素材,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吸收、归纳和整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中学语文论文 提高作文能力的思考与途径 张春旺 一、下水作文的价值分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他曾多次阐述指导作文“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生不会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教师缺少感知世界以及用文字去抒发的能力,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重要。大凡成功的语文老师无一不是会写作的,叶圣陶、朱自清既是教育家又是作家,魏书生、钱梦龙、于漪无一不是能说会写的。 写作确实需要悟性,但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习作示范,学生的进步可能更快。对于写作理论我们都有体会,很多时候教师讲起来头头是道,学生用起来却难操作,根本原因在于那些都是别人的总结,我们对此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作文指导多隔靴搔痒,纸上谈兵,难于切合学生实际。俗话说“舞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声”,我们写了下水作文后,就可以结合着别人的理论总结出自己的写作经验,再用我们的文章直观地展示出这些理论经验在作文中如何应用,总结出我们学生能够理解、可以应用的写作技巧,用真正触碰到他们内心的更直观具体的内容,树立起学生写作的信心,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在这样的特

殊对话方式中,学生直接地领悟到教师所讲授的写作理论,教师则达到教学所追求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学生也将在下水作文的触动下引发出交流的欲望,也会以作文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反馈给教师,这就实现了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目的。学生将这些可理解的技巧照着教师下水作文的样式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不管是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我们的作文水平、理论水平都会有一个层次性的提高。教师下水作文作为特殊的写作样例,是不可取代的教学资源。 二、“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 古今中外大作家的创作经验都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杨朔写《雪浪花》仅三千字却修改了两百多处;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手稿,在反复读了两遍后才定稿复印。大作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传统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缺憾,在讲评之后学生明确了如何改,却没有按讲评意图去做,导致学生作文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再实践的机会。为克服此弊端,我们可以在传统作文教学之后加一个“二次作文”的环节,使作文教学程序变成命题——写作前辅导——写作——评改——讲评——二次作文——再评改——简评八个环节。 “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想让教师的评改真正落到实处,往往要经过“二次作文”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一次作文是实践,阅读并领会教师的评改后,第二次作文是再实践。成熟的写作是在不断的自我修改完善中提高的,“二次作文”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提升写作水平的机会,使学生对如何写好作文的认识不断深

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及策略

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及策略 卞庄街道中心小学 邢广美 【论文摘要】 作文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怕写作文,获取材料就是基础,把握方法就是桥梁,形成能力就是目的。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体验生活写好日记积累材料流露真情 【正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就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就是口头说话,而就是笔头说。因此,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胆战心惊,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是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毫无新意。这种现象恰与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缺乏合理想象,缺乏写作兴趣所致。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这就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观察与体验生活

就是写作的基本功。要写好作文,就必须获得写作素材,写作素材就就是文章的内容,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小学生而言她们的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可就是在作文时却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就在于平时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没有积累写作必须的材料。必要把学生从狭窄的校园空间引入到自然环境,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勤于观察,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心灵相触,情感相融。激发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思出具体生动的情节,达到丰富表达的效果。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写起作文就会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才会得心应手,笔下的人物也就会栩栩如生。此举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为这类文章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的个性体验过程,避免了学生无内容可写、无法下笔的现象的发生。 二、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写日记就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就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就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什么叫日记、日记的格式、如何选择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所观察、思考的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指导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完整)提高写作能力的课题研究

提高写作能力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以来,对基础教育界触动很大,将许多学校推到了改革的前沿,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与阻碍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师道遵严”及“上尊下卑”等传统观念,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独立的思考空间和个性的学习,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一种简单的问答。其结果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这又如何能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扭转教学观念,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启发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这些要求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也给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⑴心理学理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中正确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而且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特征,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作文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脑中再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它依存于客观现实,是生活实践、思维、运动和语言运用的综合统一体。作文源于生活,这是心理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基本观点。作文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作文生活化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

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报告

《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果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可以说,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言之,作文评改是学生个体对自己作文的一种再认识,所以,作文批改修改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学生才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 实际的作文评改中,往往是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是学生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没有认真阅读教师的批注和点评。“精批细改”的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虽然发挥了教师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主导作用,误区是忽视了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作文评改,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来说具有一点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2、研究的设想 着眼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落实修改能力的培养。一是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的一般步骤和要求,二是在教师修改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作文修改训练,三是培养学生养成作文修改习惯。在作文修改的一般环节中指导学生:一看文章构思立意,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切题。二看文章结构,是否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三看文章语句,是否流畅、生动,用词是否确切,富有文采。四看行文,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文面是否整洁。 3、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开题报告通过后,课题组就学生作文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召开了专题的讨论会,确定了调查问卷的思路。 根据调查发现:教师注重了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训练,但对学生要求不高,坚持不够,以至于学生的评改练习很少;教师评改学生作文墨守成规,以教师的精批细改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意识,也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思想;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作文修改能力,能自觉进行作文的检查和评改,还没有养成作文修改的良好习惯。 通过调查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制定了“教师批改示范——学生互评互改——学生自主评改”的训练思路。 (2)实验阶段: 课题组认为教师的评改示范要体现“符号批注”、“文字点评”和“赋分点评”三种形式,以便于学生自主发现作文评改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讨论,按照这一思路,在九年级(3)班进行相关的教学实验。课题组设计了《“作文互评互改”教学设计》,按照“教师批改示范——学生互评互改——学生自主评改”思路上了一节作文探索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示范,让学生总结出作文评改的一般步骤是:(1)看文章的主题与选材(2)看文章的结构与详略(3)看文章的语言与表达(4)看文的书写与文面。总结出作文批改的方法三种途径:(1)“符号批注”(2)“文字点评”(3)“赋分点评”。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一起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作文的批改练习,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再按照评改文章的环节要求,找出优缺点,写出评语,并依据相关标准,逐项打分。 课后,课题组及时召开了“作文修改训练”教学评课及结论分析会,认为“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既定教学目标,完成了作文评改环节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了作文修改的基本环节和要求。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能够当堂完成小组批改任务。很不错。不足之处是学生互评的措辞不规范。”

怎么快速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怎么快速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 写作积累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的研究方案

《提高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

浅议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议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作文一直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写作文也是让绝大多数小学生头疼的事情。怎样才 能让小学生喜欢作文,乐于作文呢?这是新教育形势下的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新课程 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语文学习的规律,优化作文课结构,赋予作 文以生命的色彩,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把握作文要求,明确训练目标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此乃作文教学的本意.。"所以我们可以通俗地说,小学生作文实际上就是练习用笔"说"自己想说的话,"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都相 对较浅,他们写出的文字自然就相对见"拙"。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 点出发,不能要求过高,要求过高,则力所不及,就会导致过多批评,就会使小学生消极作文,泯灭写作兴趣。我们应该蹲下来,以学生的心理兴趣去读小学生的习作,多一些鼓励和 支持。此外,在写作要求上也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发展状况总是有着 区别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同一层次的学生也应该循序渐进地由易 到难,由浅到深地有序训练。第三,在命题上,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努力做到 新颖、多样、亲切,以提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宗旨。再者,训练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决定 写什么,怎么写,要求学生写作时做的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这样,教师在把握了新课程标 准对作文的要求之后,再开展一系列的作文教学活动才能真实有效。 二、大量阅读,学会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 的兴趣,应努力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因为,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丰 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科普书籍,可以增长学生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严谨,激发探索发 现的热情;引导学生读历史读物,在使学生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 规律,以古鉴今……当然,在推荐学生读书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例如略读与精读,诵读与仿写,摘抄与评论等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在读 与仿的基础上学会摘抄和评论。摘抄是丰富积累的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摘抄,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摘抄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在摘抄的基础上尝试评论。评论自己摘 抄的片段。评论书中的人物,评论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评论作者的观点等等,这就在不知 不觉的训练中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培养了善于表达、能表达的能力,为表达自己的真情 实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开展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个充实学生语文生活的一个及其有效的途径。笔者曾组织学生上过一个 以观察为主的语文综合实践课: 夏末的一个清晨,学生们有组织的来的田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地认真地观察着。他们一 会儿在远处观望,一会儿在近处端详,一会儿蹲在小草前凝视,一会儿又站起来奔跑,目光 不停地搜寻者植物上露珠那可爱的身影。他们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这是活动的第一步:激趣。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观察的方法,自由地欣赏,引发学生对露珠的兴趣,为 下一步活动打下基础,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并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在第一步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去观察不同颜色的植物上、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下的露珠的形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多角度观察的魅力,掌握了留心 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使写作素材又有了新的积累。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结题报告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就不愿修改了,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自己的作文水平就是不行。经过调查,我们研究组发现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对习作兴趣不浓。 2、没有修改习作的技巧和方法,经验比较缺乏。 3、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运用到作文修改上也就没有很好的词句来保障。 我计划小组决定以此课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学生们写作方法的技巧与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的研究。 3、总结学生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现场训练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具体工作。 1、在3月份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理论书籍,让教师获得指导学生的基本能力。 2、在4月份对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对于作文修改的兴趣、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5—8月份进行以下研究: 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进行形近字、错别字的对比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汉字,在作文中不写错字和别字。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练习修改其他学生作文中的病句,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修改能力。 运用多媒体的卡通画,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使用的修改练习。 在网络中进行段落的修改活动,提高学生修改段落的能力。 4、在9月份,由教师出示各种作文,让学生进行修改竞赛。 5、在10月份,搞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修改作文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 6、在11月份,参研的全体老师共同总结,把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心得形成书面成果。 7、在12月份进行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篇论文《利用多媒体,更新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组的课例报告。 3、研究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案例。 4、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精美的课件 5、我校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上期期末成绩从全镇的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 十、问题与反思。

如何提高我们的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我们的作文能力 【内容提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策略.docx

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策略 张丽 英语写作是小学牛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而乂是英语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样让学牛具备此英语写作能力呢? 1训练学牛说的能力 英语作文如同母语作文一样,要想会写必须先会说,只有说出来才能写出来。但是学牛怕羞,不敢说,担心发音不准,语法不对,被人耻笑。作为老师要多鼓励孩子们敢说,想说、乐于说,你来说,她来说,全班说、小组说、变着法儿让这个话题人人都能说。在这基础上,我才鼓励学生动笔,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还可以通过看图来训练孩子们的英语说的能力。因为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牛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牛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看图说话和写话,可以是一幅图说一句、写一句,或说几句、写几句;也可以是几幅图写一篇或一幅图写一篇。看图中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三言两语, 老师也会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激励语言:“Very good!” “It's right.”激发学生们想说、愿说、敢说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平时我还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简单的句子,另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如给学牛几个词,让他们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练习说,在会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写下来。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可以从说完整的句子过渡到写下完整的句子,在实践中初步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奇异的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较单调。我就在课堂上播放了《动物世界》的片子,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二、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多层次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命题适度放开。 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写《假如我是》、《我学会了》……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 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我极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如我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段写作材料:“一阵大风刮来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来了。小塑料袋飞呀,飞呀……”我引导学生拟定了以下几个题目:白色的污染你为什么还用我假如一次小队活动塑料袋的诉说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个个写得眉飞色舞,特别有劲。

【秘书基础】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个称职的秘书,必须具有运筹能力、办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其中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也是实现其它能力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文字表达能力是秘书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是“看家”的本领。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秘写作的能力呢?具体说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兴趣,自觉学好文秘写作。 不管干什么事情,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有动力,才乐于去干,并想方设法去把工作干好。学习文秘写作也是如此。写作,是一种复杂、精细的精神生产,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艰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决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而其中的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这里所说的‘读写技能’,首先就是足以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应用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习文秘写作的浓厚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写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浓厚的兴趣,热爱写作,热爱到“忘我”、“痴迷”的程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我”,乐此不疲,如饥似渴地去钻研,废寝忘食地去琢磨,持之以恒,这样就一定会学得好,学得入门,就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其次,学习文秘写作基础知识,借鉴优秀作品。

写作有没有规律可循、方法可求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说:“写作无秘雇作文有要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种认识是符合辩证法的。我们所学的文秘写作教材,就是前人文秘写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就是揭示文秘写作的一般规律、引导人们掌握文秘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理论。 要提高文秘写作能力,还应有意识地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鲁迅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我们也应认识到:读书是读他人之书,作文是作自己之文;借鉴只是从中汲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依葫芦画瓢”。 最后,要勇于实践,坚持多练习、多修改。 写作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提高要靠实践。实践出真知。立足于多写多练,这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只读不写或少写,那就会眼高手低,所学到的确良知识,将无用武之地,写作水平也就止步不前。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勤学若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本领。 作为文秘人员,多写多练固然重要,但每次拟稿时,还要进行仔细的修改。多修改自己的文章也是提高文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改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规律,也是写文章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文章频改,工夫自出。事实上,多一次认真修改,就多一份写作的体验,就多一项具体的收获。作为称职的秘书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的良好习惯,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克服怕人挑“刺”的思想,对每一篇文章反复推敲,精思细改,这样写作能力才能迅速地提高。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以来,对基础教育界触动很大,将许多学校推到了改革的前沿,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与阻碍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师道遵严”及“上尊下卑”等传统观念,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独立的思考空间和个性的学习,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一种简单的问答。其结果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这又如何能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扭转教学观念,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启发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这些要求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也给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⑴心理学理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中正确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而且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特征,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作文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脑中再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它依存于客观现实,是生活实践、思维、运动和语言运用的综合统一体。作文源于生活,这是心理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基本观点。作文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 (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作文生活化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生活教育理论为作文生活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作文生活化研究是我们在作文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 、观察日记

随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3-10-29T14:14:45.25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守美 [导读] 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王守美 摘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学生容易掌握。 关键词:随笔;写作;有效途径;写作兴趣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是许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尤其是作文,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即使心里有话要说,也难以用笔将其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正所谓:哑巴吃水饺——心里有数说不出。所以好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他们迫切想找出一条写作的捷径来。笔者认为,在作文之途上,没有捷径,只有从点滴做起,打好基础,不断奋进,才能学有所成,写有所丰。如何打好基础呢?那就是坚持写随笔。 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作者在写作随笔时,总是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它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而通过写随笔来进行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如果学生每学期只是写教材所要求的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小,作文总显得呆板,没有灵气,整体面貌像一个挨训的孩子,显得畏缩,缺少活泼之气。而随笔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随笔”,重点在一“随”字上,可以不限题材、体裁,篇幅可长可短,既可以记录下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可以发表对时事的看法;既可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也可以创作诗歌、小品;既可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叙述生活中的真情。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而是将自己的真性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赋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写作空间。 二、具体操作过程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除了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坚持写一定字数的随笔外,而且在随笔写作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真”、“善”、“美”三点要求: 一曰“真”,就是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要原创,不抄袭。 二曰“善”,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写作,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的美好,挖掘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内容健康,要突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生活与学习的风采。 三曰“美”,既包括形式美,例如自己精心设计随笔本的格式,认真写好每一个汉字等;也包括内容美,例如在选材、行文方面要精心构思,文章可以是朴实无华之美,也可以是绚烂多姿之美。 学生只要围绕“真”、“善”、“美”三点要求去努力,写随笔的过程,就是通过练笔而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随笔的内容源于生活、源于感受、源于思索、源于追求,于是,进行随笔写作也就必然将成为一种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修养的现实手段,而且坚持运用这种手段,又将反过来促进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初中生对随笔的写作也会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引导、去激励。 第一步,写随笔应当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要让学生逐渐将写随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写作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每年一开学我都要发给学生一本崭新的本子,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写一些文字上去,长到一整篇,短至一两段都可以,但是每天都得有内容,先把习惯养成。 第二步,等学生习惯了后就要求在写作随笔的过程中,也应该去粗取精,也要讲求构思、讲求立意、讲求语言、讲求文法等等。只有在写随笔时严格要求,才能在作文时得心应手。 也就是说写随笔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没有内容可写,那就可以让他们先记“流水帐”,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都记下来,这样虽然不能称得上是随笔,但毕竟能积累生活素材,也是一个起步,我们可以称之为“记流水帐阶段”。在此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把一天中印象较深、影响较大的几件事写下来,有意识地突破从日出到日落、事无巨细地都记下来的死框框。我们可以称这一阶段为“齐头并进阶段” 。当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随笔写作后,就可以目的性强地挑选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印象最深、最受启发的事情去写,可以从一人、一事、一情、一景入手,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去写作,即“专题写作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的训练,由开始的几十字到后来的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由最初的记流水帐到写出来的随笔主题鲜明、语言流畅,都无一不表现为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效果 在学生写作随笔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随笔进行及时反馈,不但要在随笔本上写上与学生交流的话语(不同于作文本上的评语),而且要经常和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随笔,而且涉及的面要广。可以将好的随笔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还可以将好的文章推荐给报刊杂志。这样学生就会由最初的抵触、马虎交差到爱上写随笔,教师不要求也会主动每天坚持记随笔。曾经在一个学期里,班级中就有四名学生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不仅大大激发了这些学生写作的兴趣,其他学生也暗暗较劲希望写出更好的文章。如果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将随笔中的优秀之作精选出来,编成班级的作文集,这无疑会极大地鼓舞学生创作的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