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

煤矿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
煤矿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

附件一:

遵义市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

基本条件、运转方案现场核查意见表(样表)

矿井联合试运转及竣工验收程序及要求范文

鑫隆煤矿联合试运转程序及要求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15、避难硐室等六大系统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六长”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11、救护协议已签订;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煤矿关闭方案

××煤矿关闭方案 ×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概述 (2) 第二节基本情况 (2) 第三节证照情况 (3) 第四节矿权过户情况 (3) 第五节兼并重组处置方案 (4) 第二章关闭实施方案 (4) 第一节成立专职管理机构 (4) 第二节回收范围及类别 (6) 第三节关闭程序 (8) 第四节井口炸封 (9) 第五节土地复垦 (9) 第六节其它措施 (9) 第三章职工安排及善后事宜 (10) 第一节职工安排 (10) 第二节善后事宜 (10)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交通位置 某某煤矿位于某某县城以北约16km处,行政区划属某某县某某乡所辖,区内有大纳路(贵州某某到四川纳溪)公路通过,向南行17km到某某县城,可与贵毕高等级公路相连,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范围内地形呈北东高、南西低之势,冲沟较发育,矿区内地表水均汇入鸭池河,隶属北盘江水系。 二、含煤构造单元 矿区位于锅厂穹隆北侧,向北西与飞雄向斜过渡,向南与某某背斜相连。区内无区域性断裂构造,地层倾向340~360°,倾角为10~20°,平均倾角为15°,为一单斜构造。 三、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 点号 X Y 略 第二节基本情况 准采标高:准采标高为+1500~+1180m;矿区面积:矿区面积为1.0671km2; 保有资源储量:某万吨;煤种:属无烟煤;设计规模:年生产某万t/a;煤矿性质:生产矿井,现已停产。 七、水害 区内小煤窑开采历史悠久,浅部废弃老窑较多,虽然其开采深度不大,但多数为斜井,有一定量的积水;新形成的采空区有一定积水;矿井关闭,停止

煤矿联合试运转所需资料

办理煤矿联合试运转手续上报资料清单 一、煤矿企业申报联合试运转上报资料 (一)《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 (二)《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及《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文件。 (四)煤矿向县工能局申报试运转的申请报告。 (五)县(市、管理区)煤炭管理局对煤矿联合试运转的上报文件。 (六)有关证照。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及机电矿长安全资格证技,术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及技术职称证书、特作人员资格证书、其它入井作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七)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相关文件。 (八)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九)建立矿山救护队或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的救护协议。 (十)供电协议、工伤保险收据机商业保险合同、五职矿长和工程技术人员聘书(每人一份聘书)、特作人员聘用文件等。 二、行署政务中心窗口审查所需的原件 (一)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

资格证、机电矿长安全资格证、生产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矿长资格证、总工程师安全资格证,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证书(9万吨3名,15万吨5名,30万吨10名)。 (二)《开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批复文件。 (三)救护协议、供电协议、保险合同。 三、报地区工能委煤矿建设管理科审查备案资料 (一)《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说明书及图件(附带电子版) (二)近几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文件。 (三)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四)将采掘工程平面图(巷道部分)缩小成A3图纸,将井下所有密闭、风门编号上图,并列表说明每处风门和密闭的位置、性质(永久密闭、临时密闭、防突风门、联络风门、材质、用途,并加盖煤矿公章。 (五)联合试运转期间工作计划:1、采掘工作面6个月推进计划,需提供文字说明及推进计划示意图(A3图纸)。2、安全设施及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资料准备计划,试运转后2个月内必须上报申请验收。 (六)联合试运转承诺书。三项内容:1、在地区工能委批复区域进行试运转,严禁违法违规生产;2、在启动试运转后2个月内上报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3、全力抓好试运转期间安全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章矿井概况 (4) 第一节矿井概况 (4) 第二节设计批复情况 (5) 第三节建设情况 (7) 第四节劳动组织及培训 (8) 第五节管理制度 (8)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 (9)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目标 (9)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10)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方法、机构和人员 (15) 第一节运输系统 (15) 第二节采掘系统 (16) 第三节供电系统 (16) 第四节通风系统 (17) 第五节排水系统 (18) 第六节监测监控系统 (18) 第七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9) 第八节通讯联络系统 (20) 第九节压风自救系统 (21) 第十节供水施救系统 (22) 第十一节紧急避险系统 (22)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23)

第六章联合期间的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24) 第一节回采工作面 (24) 第二节劳动组织 (24) 第七章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保障措施 (25) 第一节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 (26) 第二节顶板管理、矿压观测安全措施 (39) 第三节机电设备管理及操作安全措施 (41) 第四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安全措施 (42) 第五节防治水安全措施 (43) 第六节爆破安全措施 (43) 第七节运输安全措施 (44) 第八节避灾路线 (44) 第九节地面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45) 第八章联合试运转应急预案 (45) 第一节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应急预案 (47) 第二节瓦斯事故处理预案 (48) 第三节通风系统试运转应急预案 (49) 笫四节提升、运输系统联合试运转应急预案 (52) 第五节联合试运转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53) 第六节排水系统试运行应急预案 (54) 第七节通讯、监控、压风系统试运行应急预案 (56) 第八节供水防尘系统应急预案 (57)

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煤矿关闭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规划〔2016〕89号)和甘肃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研究制定我省落后产能煤矿排查及处置方案的通知》精神,有序推进全区煤矿关闭退出工作,有效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综合运用法治化和市场手段,淘汰关闭使用落后采煤方法、工艺且未按要求实施整合改造的小煤矿,引导地质条件差、亏损严重的煤矿有序退出,实现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对兼并重组煤矿达不到相应产能标准的武威市大口子煤炭、西赢煤矿2户煤矿实行一次性淘汰关闭。 三、关闭时间 2017年4月15日前拆除地面设施设备,4月30日前完成关闭工作。

四、关闭标准 1.由相关部门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技术资格证等证照; 2.停止供应电力,切断电源,拆除供电设备设施(变压器除外); 3.停止供应火工品,公安部门注销爆炸物品使用证和储存证,收缴剩余火工品; 4.矿井井筒完全毁闭、填实,拆除井架、绞车、风机及地面其他主要生产设备设施,井口平台用水泥浇筑; 5.遣散从业人员; 6.对关闭矿井要建立关井档案,将煤矿有关技术资料、关闭通知书、关井录像、照片、关井工作实施记录等立卷归档。 五、工作职责分工 区安监局:负责煤矿关闭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工作,依法收缴关闭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吊(注)销;协调上级有关部门退还关闭煤矿储存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区发改局:负责煤矿企业关闭最终验收工作,上报关闭煤矿工作验收情况等。 区监察局:负责对参与整顿关闭有关单位履行职责中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进度的进行效能问责和

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 第一章成立矿井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 3 -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 3 -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 3 -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 12 -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 - 13 - 第五章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 15 - 第一节排水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5 - 第二节压风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15 - 第三节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9 - 第四节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5 - 第五节主通风机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8 - 第五节应急预案……………………………………………….- 28 - 第六章其他规定事项………………………………….………………- 28 -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模板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 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 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 距蔚县县城23km, 隶属杨庄窠乡管辖, 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 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 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 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 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 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 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 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井田面积4.16km2 。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 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 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 具备技改条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 ]66 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 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 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 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 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 月24 日以” 张煤办[ ]63 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

煤炭公司矿井关闭实施方案

煤炭公司矿井关闭实施方案 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化处煤炭分公司矿井关闭 实施方案

经理: 总工程师: 编制: 六枝工矿(集团)化处煤炭分公司 二0一六年八月 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贵州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6〕1号),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处煤炭分列为贵州省2016年第一批关闭矿井,为确保矿井关闭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化处煤炭分公司是六枝工矿(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证号:C5200002015101120140059),位于

矿井始建于1970年12月,1974年12月简易投产,矿井境界包括岱港和大寨两个勘查区,矿区面积

12.2819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575m~+1000m,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按“一矿两井”共用工业场地进行管理,其中:南井(大寨勘查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北井即北一采区(岱港勘查区)于2004年11月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井主采7号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南井总共布置四个采区,一采区因资源枯竭于2000年已封闭,主要生产采区为三、四采区。二采区+1300m以上标高于2008年停止采掘活动,下部作延伸技改工程已延伸至+1000m标高;三采区+1300m平峒标高以上资源已回采结束,原集团破产重组时期已对上区段巷道进行了封闭,+1300m标高往下开拓至+1220m标高;四采区+1300m平峒标高以上资源于2016年6月回采结束,平硐标高往下未进行开拓。北一采区已开采至+1300m标高,+1300m标高以下已开拓至+1200标高。 二、矿井退出关闭背景 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16〕129号)、《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做好2016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能煤炭〔2016〕13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煤炭、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6〕20号)、《贵州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6〕1号)。 三、组织机构 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矿井关闭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办公地点设在机关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办公室主任,公司其他部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组长:公司经理 副组长:党委书记安全经理总工程师生产经理机电经理 总会计师 主要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矿井关闭工作,负责关闭期间整体回收工作安排及资金调配;副组长全面协助组长完成其他分项工作。 第一工作小组:矿井回收组

联合试运转规定

五、联合试运转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在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1.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成完工; 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 3.矿长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4.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二)联合试运转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5.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6.其他规定事项。 (三)联合试运转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且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签: 1.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2.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3.提升、排水、通风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 4.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 5.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 6.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开展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时,选聘的专家必须涵盖该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各相关专业人员;同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专家不得参加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关键环节: (一)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健全瓦斯抽采系统,立足于采前、掘前预抽,并满足《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 (二)新建矿井原则上要一次设计、一次建成。如有特殊原因,只能分期投产的,也必须保证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一次建成一次验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设计中必须明确投产时主要巷道的长度和位置,保证形成完善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证“三个煤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安全开采。扩建、改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应明确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范围、工程量及与原矿井安全生产系统衔接、影响关系。 (四)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企业,应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的中型煤矿、最近矿山救护队至矿井的行车时间超过30分钟的小型煤矿,必须建立矿山救护队。 (五)煤矿设计能力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六)煤矿建设项目移交生产后原则上3年内不得申请改扩建。 八、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后,应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审查或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并经指定单位或人员复核同意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组织专题研究,经研究通过方可行文批复。 九、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后,1年内未进行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重新申请审查。 二○○七年十月十四日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 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能源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能源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

设计》。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2011年3月26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5个月。 目前,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请批示!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煤矿关闭实施方案

xx县xx实业有限公司xx煤矿 关闭工作实施方案 xx县xx实业有限公司xx煤矿根据《云南省煤矿整顿关闭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丽江市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案的审查确认意见(第二批)》(云煤整审(2014)26号)文件精神被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查确认为扩建项目类矿井,矿井始建于2010年,矿区面积7.8676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21万吨/年,截止2020年煤矿地质资源储量为880万吨、可采储量为775万吨,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16.5年。采矿许可证:C530000x0101111xxx35,有效期自2010年11月30日2018年11月30日。 根据《云南省煤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全省煤炭行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煤整治办[2020]11号)及相关煤炭产能退出的相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矿关闭工作的有序开展,我矿特制定关闭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关闭矿井领导小组 组长:xxx(法人) 副组长:xx(矿长) 成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 二、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措施

我矿原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已于2018年11月30日全部清缴完毕,并全部运往县公安局指定储存库进行封存,在关闭期间无需使用民用爆炸物品,从2018年12月1日起停止购买民用爆炸物品。 三、拆除井下设备工作安排 根据(云煤整治办[2020]11号)文件要求,对我矿实施永久性关闭。 四、永久性关闭措施 井下所有设备拆除完毕后,严格按照“6条标准”实施永久性关闭,对主井、副井、风井进行混泥土浇灌、填实、井口场地得到平整,确保井口关严关实;对拆除设备及地面机电设备限时运出矿区;对地表建筑物限时进行拆除,对另作他用的外部工业厂房或设施签订移交协议,明确后续安全管理责任,对煤矸石堆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及复垦,并报县人民政府,县煤管局、县自然资源局、辖区乡人民政府验收。 五、制作煤矿关闭标识牌 井下所有设备拆除完毕后,按照要求在井口正面位置设置醒目的永久性煤矿关闭标识牌,标识牌上需标注矿井名称(主井、副井、回风井)、关闭时间、监管单位、明确矿井闭坑后井下存在的各种隐藏致灾因素等内容。 六、停止供水供电措施 煤矿所有关闭工作结束后,及时报辖区电管站注销停止供电,并拆除供电线路,由于我矿生活用水是自备水,故无需拆除。 七、地质环境恢复及土地复垦措施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条件

煤矿技改联合试运转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 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 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 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 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 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 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 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 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 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 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 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 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 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 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 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装订成册、一式四份)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五职”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 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 11、救护协议已签订; 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14、主要机电设备、连接装置(钢丝绳、楔形连接)等检测报告、准用证;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前言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为设计能力为15万t/a的新建矿井,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所于2003年12月编制完成,并经省煤炭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其《安全专篇》也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于2004年3月编制完成并经贵州省安全检察局盘江分局审查获得批复,于2005年4月获得采矿许可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于2005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后由于实际施工中矿方未能征得原设计风井井口位置所需的土地,因此必须对原《开采方案》进行修改与变更。于2006年11月我矿委托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的变更设计,《开采设计方案》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专家评审通过获得批复,其《安全专篇》由贵州省安全监察局盘江分局审查通过获得批复。 在经过全矿上下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变更的《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矿井建设项目的工程大小按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项落实与施工。于2007年12月矿井施工建设工程与安全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已基本结束,矿井五大生产系统齐备,机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工作就绪,已基本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生产条件。根据我矿各项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由煤矿组织各生产部门负责人制定联合试运转期间的运转方案。 第一节矿井运转的系统、范围与期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就是设计生产能力为15t/a

的新建矿井,《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由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与编制。水塘小凹子煤矿从2005年6月开始按《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进行矿井的施工建设工作,于2007年11月矿井矿建工程基本竣工,准备进行对煤矿五大生产系统申请联合试运转工作。试运转期间主要对全矿井的生产系统(采掘、通风、排水、运输、机电等的几大煤矿生产系统)进行联合生产试运行试验,经过各系统的联合运转生产情况的试验,来测定煤矿在正式投产后就是否满足设计生产能力与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计划进行实施。联合试运转期限为一个月。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小凹子煤矿位于盘县南部水塘镇境内,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井田经过,矿井距南昆铁路鲁番火车站25KM,距威箐火车站45KM,矿井距响水镇(小雨谷火车站)50KM,距盘县城关镇约12km,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矿区南部边界外缘经过,南昆铁路支线威红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经过,交通较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气象 1)地形地貌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位于水塘向斜中段,总体为谷底地貌属中低山地形。小冲沟较多,均呈树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水塘河以西为反向单面山,地形起伏较大。水塘河河谷地带相对平缓。井田内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中部附近,标高1547、5米,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边界处的水塘河河床,标

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定稿)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二〇一二年一月

前言 (11) 第一章矿井项目建设概况 (1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1) 第二节矿井设计概况 (33) 第三节项目建设情况 (99) 第二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组织情况 (1212) 第一节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2)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工作情况 (1515) 第三节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 (1616) 第四节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717)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1919) 第一节各系统运行情况 (1919) 第二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2626) 第三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检测检验情况 (2727) 第四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结论 (2929) 第一节矿井联合试运转效果分析 (2929) 第二节矿井今后安全生产的建议 (2929) 附:1. 四大运转检测报告 2.《安全专篇》(C04126)的批复(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 3.《关于对平凉新安煤业有现在责任公司90万吨/年建项目联合试运转请示的批复》(甘安监管五[2011] 266号文)

平凉新安煤矿由国家发改委核准(【2008】732号),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设计(原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矿井建设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文号: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和《安全专篇》(C04126)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5984万元,实际投入资金73997.77万元。其中:井巷工程费用29800.68万元;土建工程费用7591.01万元;设备安装费用5478.26万元;设备购置费用15016.06万元。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自2005年7月开工建设,经过近6年的基本建设,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设计内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7亿元,职工82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40名、初级职称70名。 矿井0.9Mt/a建设工程采掘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防尘防火供水系统、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信系统等各生产系统经过2个月(2011年10月15日-2012年4月15日)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均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生产区队均实行三八制作业,采煤工区两班生产、一班检修;主副井提升系统均在每天早班定时进行检修;全矿各生产、安全系统每月一天例行月检修;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对设备及各系统进行检测检修。矿井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机电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制,认真开展机电管理标准化,规范使用机电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矿井各系统达到或好于设计要求。试生产以来,每日平均生产原煤1518吨以上,实现了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

矿井关闭实施方案

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化处煤炭分公司矿井关闭 实施方案 经理: 总工程师: 编制: 六枝工矿(集团)化处煤炭分公司 二0一六年八月 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贵州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6〕1号),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处煤炭分列为贵州省2016年第一批关闭矿井,为确保矿井关闭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化处煤炭分公司是六枝工矿(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证号:),位于六枝特区大煤山背斜西翼,行政区域隶属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大用镇,与普定县化处镇相邻。 矿井始建于1970年12月,1974年12月简易投产,矿井境界包括岱港和大寨两个勘查区,矿区面积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575m~+1000m,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按“一矿两井”共用工业场地进行管理,其中:南井(大寨勘查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北井即北一采区(岱港勘查区)于2004年11月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井主采7号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南井总共布置四个采区,一采区因资源枯竭于2000年已封闭,主要生产采区为三、四采区。二采区+1300m以上标高于2008年停止采掘活动,下部作延伸技改工程已延伸至+1000m标高;三采区+1300m平峒标高以上资源已回采结束,原集团破产重组时期已对上区段巷道进行了封闭,+1300m标高往下开拓至+1220m标高;四采区+1300m平峒标高以上资源于2016年6月回采结束,平硐标高往下未进行开拓。北一采区已开采至+1300m标高,+1300m标高以下已开拓至+1200标高。 二、矿井退出关闭背景 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16〕129号)、《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做好2016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能煤炭〔2016〕13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煤炭、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6〕20号)、《贵州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6〕1号)。 三、组织机构 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矿井关闭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办公地点设在机关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办公室主任,公司其他部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组长:公司经理 副组长:党委书记安全经理总工程师生产经理机电经理 总会计师 主要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矿井关闭工作,负责关闭期间整体回收工作安排及资金调配;副组长全面协助组长完成其他分项工作。 第一工作小组:矿井回收组 组长:生产经理 副组长:机电经理机电副总工程师 成员:机运工区综采工区综掘工区调度室安全监察部 通风工区物资部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矿井地面、井下相关设备、管线拆除回收及矿井封闭工作。 第二工作小组:资产处置组 组长:公司经理

2019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一.矿井概况 (2) 二.井田概况 (3)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现状 (5)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组织机构及应具备的条件 (12) 一.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12) 二.联合试运转必须具备的条件 (14) 第三章各分系统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15) 一.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 (15) 二.井下原煤运输系统 (26) 三.主提升系统 (33) 四. 辅助运输系统 (38) 五. 井上下供电系统 (41) 六.压风系统 (48) 七.矿井供水系统 (53) 八.矿井排水系统 (58) 九.通风系统 (62) 十.防灭火系统 (66) 十一.降尘洒水系统 (73) 十二.调度通讯系统 (76) 十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9) 十四.消防系统试运转 (83) 十五.人员定位系统 (86) 十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90)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92)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93)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93)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约2.6km冯家岭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2°27′58″-112°29′05″ 北纬39°29′23″-39°30′28″ 井田直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工业场地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月24日为本矿井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01220038812),有效期至2034年1月24日,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2.4281km2,批准开采井田范围内的1号~11号煤层,开采深度+1270m~+1000m,生产规模90万t/a。 本矿井目前为生产矿井。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年10月14日为其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7]X127Y2B3,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3日。批准开采9-1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2014年9月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4号、9-1号煤层配采初步设计》,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X集团X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 第二节矿井建设概况 第二章各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第一节采掘系统 第二节供电系统 第三节排水系统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第五节压风系统 第六节矿井防尘、防火系统 第七节通风系统 第八节矿井瓦斯监控系统 第九节矿井通信系统 第三章矿井联合试运转领导机构成员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起始时间及终止时间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 第二节矿井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第六章联合试运转结论 第一章项目设计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 X矿井是X集团在登封地区开发的大型矿井之一,也是X 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XXMt/a,服务年限XX年。 一、矿井位置与交通 X井田位于X省XX煤田西部,东与XX井田相邻,西与XX井田接壤,区域交通以公路为主,东北到XX市75km,西北距XX市80km。东距XX铁路XX支线的XX站50km,西南距XX线的XX站约60km,均有柏油公路相通。在井田北部

3km有连接XX线与XX线的矿区铁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煤层及储量 井田东西长14km,南北宽2~4km,井田面积33.4km2,主要含煤底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其中,可采煤层三层(五3、二1、一3),主采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5.3m,层位稳定,全井田发育,煤层结构简单,设计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井田范围,全矿井共获得地质储量为245240kt,其中:浅部小煤窑已采50937kt,暂不能利用储量1287kt,设计利用的工业储量193016kt,扣除永久煤柱损失40801kt和开采损失38054kt,矿井可采储量114161kt。 三、水文、地质 矿井正常涌水量697m3/h,最大涌水量864 m3/h,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期间委托XX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安全中心,对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矿井在开采东部瓦斯地质单元首采区(中央采区)范围内,二1煤层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可暂按非突出矿井进行管理,但在开采新采区、新水平时应重新进行鉴定。 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豫煤安〔2007〕861号《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X集团X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X 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采二1煤层为突出煤层。 二1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属于不易自然煤层,二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

矿井关闭退出产能实施方案

某能源集团某某煤业有限公司 关闭矿井退出产能实施方案 根据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和原平市煤炭工业局的通知,明确将山西忻州神达安茂煤业有限公司列入2017年全省煤炭行业关闭矿井退出产能名单,要求我煤业公司按照2017年4月14日山西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煤炭行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上报2017年全省关闭退出煤矿实施方案的通知》编制我煤业公司的实施方案。为此,我煤业公司三方股东及董事会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依据实际情况,按照“2017年关闭退出煤矿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结合全省关于淘汰落后产能文件精神和省煤炭行业去产能稳供应专题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如下关闭退出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概况 我煤业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2号”文件《关于忻州市原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由煤矿主体企业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兼并重组山西安茂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鸿运煤业有限公司而形成,煤矿名称经省工商局核准为“山西忻州神达安茂煤业有限公司”。 本次矿井关闭退出产能,是根据省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和省煤炭厅去产能的相关文件精神,原平市政府于2016年4月份以“原平

市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方案”上报了省市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因建设规模小(30万吨/年)被列入关闭矿井。 2、煤矿地址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轩岗镇北梁村。 3、煤矿性质 国有控股,股东及股比构成: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府谷县晋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4%,自然人xx持股比5%。 4、煤矿基本情况 煤矿批准建设能力30万吨/年,井田面积5.132平方公里,开采侏罗纪2号煤层,保有储量569万吨,服务年限7年。采矿许可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6092,有效期限:2012年9月14日至2019年9月14日;营业执照证号:140000216950029,有效期限至2013年10月28日;尚未投产。 5、煤矿建设情况 在建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批准概算为8351.15万元,截2016年12月底实际投资8874万元;已经停建。 完成的主要工程: (1)主斜井990米,1440米运输大巷,回风斜井已成系统。(2)副斜井608米,已掘至井底车场。 (3)井底煤库、变电所、中央水仓已完工。 (4)双回路供电线路已完成,为双回路10kw,总长21km。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范本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 整合扩能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 年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3) 1.1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3) 1.2井田井界及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3) 1.2.1井田井界 (3) 1.2.2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5) 1.2.3地质构造特征 (12) 1.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4) 1.3.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 (14) 1.3.2矿井开拓开采 (15) 1.4、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7) 1.4.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7) 1.4.2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8) 1.4.3煤尘爆炸、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20) 1.4.4瓦斯 (21) 1.4.5顶板岩性 (21)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22) 2.1矿井开拓开采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1矿井开拓系统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3) 2.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6) 2.3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7) 2.3.1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27) 2.3.2、实际建成的提升运输系统 (28) 2.4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1给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2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9) 2.5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0) 2.6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成情况 (31) 2.7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1防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2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3) 2.8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9矿井压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10人员定位系统 (35) 2.11紧急避险系统 (35) 2.12矿山救护 (37) 2.13矿井瓦斯治理 (37) 2.14批准的设计图件和建成的实测图件 (37) 第三部分联合试运转方案 (37) 3.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37) 3.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7) 3.3联合试运转的目标、预期效果 (39) 3.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39) 3.5其它规定事项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