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汇总

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汇总
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汇总

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整理

8月2日在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发生的爆炸惨剧,已导致75人不幸遇难,上百人身受重伤。据调查,事故原因初查为粉尘爆炸所致,目前该企业5名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近年来因粉尘爆炸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在国内屡见不鲜,包括富士康在内企业都曾遭遇过粉尘爆炸事故,但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2014年4月16日,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8

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发生时,维修工人正在造粒塔底锥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经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未停车清空物料的情况下,就为造粒塔焊接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违章动火,引起硬脂酸粉尘爆炸,继而引发火灾。

2012年8月5日,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郭溪街215至219号后面的一幢共4间半二层房屋(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因生产过程中铝粉尘发生爆炸,导致坍塌并燃烧,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此事故被认定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组对铝制品抛光加工场3名负责人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瓯海区区长彭立华在内的14人给予党纪或政纪处理。

2011年5月20日,成都高新西区富士康北区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共造成了2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一起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生产车间主要是为苹果的相关产品的零配件做抛光,损毁严重。

2011年4月1日,浙江宏威车业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工人3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其中2名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涉事企业专门从事摩托车配件生产,发生爆炸的车间为零件抛光车间,发生爆炸的原因被判断为金属粉尘遇到明火所致。在爆炸发生当晚,缙云县公安机关已经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领导进行了控制,查封企业银行账户。

2010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较重。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3.5

万元。经查,事故原因系该公司在清理和维修振动筛的过程中,违反《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和《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使用铁质扳手、铁质钳子、铁锨等工具,产生了火花,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玉米淀粉粉尘云引燃,从而引发爆炸。

2010年1月13日,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花园村万田路1号一抛光加工厂发生爆炸,共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原因在于,当抛光车间产生的铝粉粉尘通过排风道时,会经排风机送入粉尘沉降室;而该粉尘沉降室已有两个月没有清理,加上连日来天气晴好,空气干燥,致使室内漂浮的铝粉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从而遇火花引发爆炸。另外,员工相关安全知识缺乏,因而缺少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也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008年2月28日,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内的浙江金奥达工贸有限公司金属件抛光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这起由于粉尘引发的爆炸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4人重伤,另有26人不同程度受伤,目前,善后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4·16”粉尘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

日期:2014-07-22 10:22:22 浏览量:16

安监总管三〔2014〕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2014年4月16日10时左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马公司)硬脂酸造粒塔正常生产过程中,维修工人在造粒塔底锥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时,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

双马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现有员工246人,主要从事硬脂酸、甘油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具有年产硬脂酸10万吨、甘油1万吨的生产能力。该公司以进口棕榈油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高压水解、脂肪酸蒸馏、甘油精制、造粒切片等工艺流程,生产硬脂酸和甘油。发生爆炸燃烧的造粒车间为双层钢构厂房,局部多层塔架,有4座直径4.5-7.0米、高约27米的造粒塔,安装于5米钢构平台上;造粒塔将熔融状态下的硬脂酸由顶端喷入,通过与来自塔底部的气流逆流接触冷却,形成硬脂酸颗粒。

据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双马公司在未停车清空物料的情况下,为造粒塔焊接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违章动火,引起硬脂酸粉尘爆炸,继而引发火灾,导致造粒塔下的钢构支架强度失效,造粒塔架倒塌。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故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强化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组织专家尽快查明事故原因,通报事故情况,防范类似事故发生。为深刻吸取教训,严防各类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粉尘场所的安全管理。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粉尘爆炸危害性,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粉尘场所的安全管理。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粉尘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要对粉尘场所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定期检测,严防设备和场所粉尘达到爆炸极限,从根本上预防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三是要完善通风除尘等设施,及时消除场所的粉尘积聚,在粉尘场所配备检测仪表,及时检测场所粉尘浓度,严防粉尘超标。除尘系统的泄爆、隔爆装置必须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四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防火防爆技术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粉尘防爆知识,熟悉、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二、进一步强化动火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一是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4号),切实加强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二是有关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完善直接作业环节的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动火等直接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存在粉尘的场所动火前要采取清理、喷水除尘等措施,严防动火引发粉尘爆炸。要严格直接作业的审批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三是有关企业要加强对动火等直接作业环节作业过程的管理,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现场监护,完善应急设备设施,确保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状况。

三、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是有关企业要针对粉尘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排查整治。要对企业所有存在的可燃物质粉尘进行检测分析,掌握其爆炸极限和引爆能量值,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粉尘安全隐患。二是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认真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专家指导企业全面查找安全生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四、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有关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标准的宣贯、培训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二是采取措施,全面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有关企业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请各地区将此通报传达到每一个有关企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606913.html,/show/AusxFspt8fg-_7sn3um_Yg...html?lb=1

温州市瓯海区“8?5”铝粉尘爆炸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2012年8月5日16时40分左右,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郭溪街215至219号后面的一幢共4间半二层房屋(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因生产过程中铝粉尘发生爆炸导致坍塌并燃烧,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省委、省政府以及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和抢救人员,做好善后工作,并尽快查明事故原因,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瓯海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均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人员和装备,积极抢救人员。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省政府毛光烈副省长,国家安监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等领导和省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相继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伤员医治、善后处理以及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8月7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时任省长夏宝龙、毛光烈副省长对“温州瓯海8.5事故”的伤员救治、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和举一反三,在全省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的“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了专门部署。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经省政府领导同意,8月6日,成立了由省安监局牵头,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总工会、省消防局、省人民检察院和温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依法对事故原因开展调查、取证、分析、认定等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勘察事故现场,实地考察同类企业生产现状,模拟事故发生前加工场所生产环境及测算当时空气中铝粉尘浓度,调查询问加工场业主、员工、房东和周边群众,查阅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安全管理工作文件、台帐资料等工作,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查明了温州市瓯海区“8?5”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并根据事故责任,提出了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建议以及下一步安全防范与整改的意见。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郭溪街道郭南村郭溪街215至219号后面的二层民房(无门牌号,共4间半,东起2间半为鲁征修所有,第三、四间为鲁益平所有)。爆炸点为鲁征修出租给姜其功作为抛光加工场即东面的2间半二层民房内。加工场东面与另一出租民房间距约3米;南面为小溪;西侧为与其相连的鲁益平的2间二层民房(已租给他人居住);北面是房东鲁征修原先搭建的简易棚,该简易棚与215号民房(鲁征修所有)相连。加工场内部一层东起的半间为楼梯间(包括卫生间);东起第二间为抛光车间,内设6台抛光机;第三间及靠小溪的转角院子为集尘间,其北面与简易棚侧连接处设2台抛光机;简易棚中另有1台抛光机(闲置)。二层东起半间同为楼梯间,其余2间分割成若干小间作员工宿舍和员工厨房。

该加工场(无工商执照)专门为锁具企业进行门执手(把手)抛光。加工场负责人姜其功,男,39岁,安徽省户籍,小学文化。2009年在瓯海区丽岙王宅村从他人手中转来一抛光加工场,并于当年5月在温州市工商局注册了名称为“温州市瓯海丽岙其功抛光加工店”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011年3月营业执照因自行停业被注销。2011年9月,姜其功从瓯海区郭溪街道鲁征修儿媳处租用2间半二层房屋及简易棚,作为抛光加工场地及用于员工居住,并于当月将抛光加工场从丽岙迁至现址。加工场共雇有员工16人,其中14人为姜其功及其妻李瑞芳(安徽省户籍)从安徽老家带来的亲戚。每台抛光机供2人同时使用,每天作业时间为6:30—19:00,月加工能力约62万把。抛光业务来源主要为瓯海当地的铝制品锁具企业。姜其功与李瑞芳共同负责业务联系和加工场内部管理。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8月5日下午,除1名员工请假外出、另1名员工在宿舍休息外,车间内有14人在作业,姜其功夫妇因外出也不在现场。16时40分左右,一声剧烈爆炸之后,加工场及与之相连2间民房共计4间半二层民房整体倒塌,并起火燃烧。爆炸冲击波致使加工场周边民房严重受损,东面相邻的民房外墙被炸开2个各约4平方米的大洞;北侧与简易棚相连的郭溪街215号(鲁征修所有)3间民房门窗被震塌,并起火燃烧;与215号相邻的217号、219号共3间民房门窗玻璃被震碎。加工场内14名作业人员和楼上正在休息的1名员工,以及西侧2间出租房内7人总共22人被埋压(其中有部分人员受伤后自行挣脱逃离现场)。爆炸冲击波及高温还导致西侧出租房外面4名正在玩耍的人员受伤,215号民房内1名小孩受伤、1名老人(鲁征修的母亲)被烧死。事故共造成4间半二层的房屋整体毁损,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

三、事故抢险救援情况

温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于16时50分接到报警,立即调派娄桥、牛山两个公安消防中队7辆消防车56名官兵和郭溪、瞿溪2个专职队3辆水罐车23名消防员共计10车79人赶赴现场救援。之后,又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增派了勤奋路、下吕浦、特勤一中队共4辆消防车32名官兵赶赴现场增援。

国家安监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省政府毛光烈副省长和温州市委、市政府、瓯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市、区公安、安监、卫生等部门负责人都在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直接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并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瓯海区委书记厉秀珍担任总指挥。由于事故现场房屋整体倒塌,被埋压人员较多且情况不明,温州市消防支队随即启动了“温州市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市、区两级公安机关也分别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调集治安、特警、刑侦、交警以及周边派出所共300余名警力及挖掘机等工程设备参加抢险救援。至17时40分,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公安、武警及医疗、电力等人员达600余人。至次日凌晨3点,历时9个小时,救援人员对现场仔细清理了4遍,确认再无被困人员,整个救援行动基本结束。

四、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加工场抛光作业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铝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抛光机电机控制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发生爆炸。

(二)间接原因

1.加工场通风除尘不良。该加工场抛光间生产过程中铝粉尘收集效率差,平时清扫不及时,加之当时几近封闭的作业环境及每位作业人员身后电扇的作用,导致作业间内铝粉尘积聚、扬起并达到爆炸浓度。

2.加工场配置的电气设备不防爆。加工场所选用的抛光机、电气设备、通风设备均非防爆型,且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姜其功无电工证自行拉接),生产过程中抛光机电机控制开关时常产生电火花。

3.加工场选址不当。该加工场位于居民区内,爆炸冲击波殃及周边民房,导致事故扩大。

4. 当地工商部门打击无照生产经营工作不力。姜其功无照非法生产长达11个月,且加工产量已具一定规模,当地工商部门均未能及时发现、取缔,监管存在漏洞。

5.当地出租民房和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铝制品抛光作业存在爆炸风险,而该非法加工场设在民房之中已有较长时间,且有18名外来人员长期在此居住并务工,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均没有及时发现、登记和列入管理。

6. 供电单位不负责任。该加工场无工商营业执照,并将非法加工场设置在出租民房内,而供电部门依然为其提供三相电,没有按照供电部门相关规定履行用户资格审查等职责。

7.当地政府组织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够深入、不够彻底。

五、事故性质

温州市瓯海区“8?5”铝粉尘爆炸事故是一起由姜其功非法组织生产引起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六、对事故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

(一)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1.姜其功,发生事故的铝制品抛光加工场负责人。2011年9月开始租用鲁征修2间半二层房屋及简易棚,在未领执照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招聘员工非法从事锁具抛光加工,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由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2.李瑞芳,姜其功妻子。伙同并帮助姜其功非法组织生产,参与加工场日常管理,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由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3.鲁征修,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人。擅自将房屋出租给不合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姜其功从事非法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后果,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由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给予党纪或政纪处理的人员

1.决定给予瓯海区区长彭立华行政警告处分。

2.决定给予瓯海区委常委、副区长周一富行政记过处分。

3.决定给予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副局长韩志勇行政记过处分。

4.决定给予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三溪工商所副所长胡进杰行政记大过处分。

5.决定给予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三溪工商所科员陈明化行政记大过处分。

6.决定给予瓯海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季祝仁行政记过处分。

7.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总工会副主席谢瑜(原郭溪街道安全监察中队长)记过处分。

8.决定给予瓯海区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毕胜行政记过处分。

9.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新居民服务管理所网格协管员贾良明辞退处理。

10.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办事处主任葛永忠行政记过处分。

11.决定给予瓯海区瞿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建珍(原郭溪街道党委委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2.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徐忠敏(原郭溪街道郭南村驻村干部)行政记大过处分。

13.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党支部书记杨清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14.决定给予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党支部委员林中益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三)建议企业内部作出处理的人员

鲁红斌,瓯海坑口塘水电站班组长,具体负责郭溪片电力用户申请审批和安装,工作严重失职,建议由当地政府责成企业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四)以下单位向上级政府做出书面检查

1.瓯海区政府应向温州市政府做出深刻书面检查。

2.责成温州市政府向省政府做出深刻书面检查。

七、整改措施建议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议瓯海区政府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当地经济与社会健康、安全发展。

(一)继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坚决取缔无证照非法企业。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2﹞10号)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第370号令)的要求,加强工商、国土、建设、电力、安监、公安等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形成整治合力,深入排查、联合打击无证无照非法企业,坚决拆除违章建筑,消除安全管理死角,确保打非治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着力改善安全环境。

(二)培育和扶持合法合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打非治违与推进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和扶持那些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积极采用先进安全设备和技术、内部管理规范的企业,坚决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要继续强化涉可燃爆粉尘等高危企业的安全整治,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严格控制行业准入,规范此类企业(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整个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三)加强源头控制,规范出租民房安全管理。要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抓紧出台出租民房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认真抓好落实。公安、工商、安监、供电供水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措施,落实相关责任人员的管理责任,严厉打击和彻底取缔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坚决防止高危企业落户人口密集区,危及周边群众的安全。

(四)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力度,依法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及时举报和曝光重大隐患,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联合监管长效机制。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管的方法和措施,特别是对那些由多部门监管但职责边界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确的行业企业,要由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协调组织,在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任务的同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监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完善检查考核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和浙委〔2009〕88号、浙政发〔2010〕4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督促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同时,要加强工作督查和考核,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在基层切实得到落实。

温州市瓯海区“8?5”铝粉尘爆炸重大事故调查组

******************************************************************************* *******************************************************************************

成都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

富士康集团鸿富锦成都公司“2011·05·20”

爆炸事故的通报

成安委…2011?25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2011年5月20日19时10分,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区的富士康集团鸿富锦成都公司发生爆炸事故,致2人死亡,16人受伤。一名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于5月22日死亡,目前事故共

造成3人死亡,仍有8名伤员在医院救治,其余伤势较轻者

已治愈出院。

事故发生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等领导,四川省、成都市以及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和事故善后维稳工作。

市政府成立了以白刚副市长为组长的“5〃20”爆炸事故调查组,连夜展开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初步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因是:富士康鸿富锦成都公司北区抛光车间(A5车间)作业人员在进行风管粉尘清理过程中,风管内的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

花引起管道局部意外爆炸。

此次事故的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教训深刻。为认真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要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要认真落实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

源头管理,未通过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竣工验收、不得投入生产,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和特点,查找问题,找准重点,采取针对性的举措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和关键区域、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安全监管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打击生产经营建设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巩固打击非法违法专项行动成果。要突出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强化应急防范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深入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通过严格的安全生产现状分级管理,检查、指导、促进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扎实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臵工作,积

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过程监控,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间和预案“五到位”,确保彻底整改;要加强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职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投入,强

制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要用先进适用的工艺设备,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生产过程的检测,推行安全标准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上台阶;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要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确保新

项目不留新隐患。

四、严格检查执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机构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督和安全执法,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对拒不整改或在期限内整改仍达不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依法实施关闭,绝不姑息迁就。要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法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秦皇岛抚宁县骊骅淀粉公司粉尘

爆炸事故的通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2010年2月24日16时12分,秦皇岛市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截至25日11时,已造成14人死亡、50人受伤,尚有4人下落不明,事故抢险救援仍在紧张进行。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省委书记张云川、省长陈全国和副省长孙瑞彬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核实伤亡人数,做好善后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并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严防类似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孙瑞彬副省长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目前省事故调查组已经成立,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

今年以来,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较大以上事故在一些地方仍时有发生,暴露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这次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春节后,大部分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行业生产经营和运输繁忙,安全生产任务很重。特别是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我省又地处首都周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确保当前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肃认真地落实好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

最近一个时期,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下真功夫、用硬手段,坚决贯彻落实好既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要对本地、本系统、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看采取的措施是否有力,督导检查是否有效,安全隐患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逐项加以完善、加强,确保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全面彻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行动,针对当前安全生产特点,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精干力量,逐地区、逐行业、逐企业进行拉网式自查、互查和抽查,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要按照定措施、定标准、定期限、定责任人的要求,责令企业立即整改,确保重大隐患及时消除。对重大危险源点,要安排专人24小时严密监控和防范,确保万无一失。对拒不整改或未按期整改到位的,一律强制关停。在各地各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整改的基础上,省安委办要组织抽查。

三、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

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要结合季节和行业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和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要坚决打好煤矿整合关闭和瓦斯治理攻坚战,加快小煤矿整合步伐,整合期间严防偷开偷采,对列入关闭范围的矿井要早关快关、关实关死;凡应进行瓦斯抽采的煤矿必须实现“抽采达标”,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盗采行为,巩固尾矿库治理成果,严防溃坝等各类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经营、使用和废弃物处臵等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推进不符合安全距离的危化企业尽快搬迁。加强对拆迁改造、建筑施工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及时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行为,严防坍塌、坠落、塔吊倒塌、气体中毒等事故发生。春季气候干燥,是火灾多发、易发期,特别是当前正值春运期间,要切实加强旅游、交通运输和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旅游景点、公共场所和群众出行安全,确保不发生大的火灾事故。

四、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地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特点,及时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安全生产规律,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防范突发事故的能力。要认真汲取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对生产或使用镁、钛、铝粉的金属行业,生产塑料、染料的合成材料行业,具有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的轻纺

行业,具有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的化纤行业,具有棉花尘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生产面粉、淀粉的粮食加工行业,以血粉、鱼粉等为原材料的饲料行业,要督促企业采用良好的通风排尘、抽风排尘或润湿防尘等措施消除粉尘源,严格控制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等火源,建立健全粉尘报警系统,设臵爆炸压力泄放口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加大责任落实和追究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不安全不生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特别是县、乡两级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凡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重大隐患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消除而未消除的,一经查出,都要比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一旦发生事故,要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妥善处臵,凡迟报瞒报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汇总

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整理 8月2日在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发生的爆炸惨剧,已导致75人不幸遇难,上百人身受重伤。据调查,事故原因初查为粉尘爆炸所致,目前该企业5名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近年来因粉尘爆炸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在国内屡见不鲜,包括富士康在内企业都曾遭遇过粉尘爆炸事故,但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2014年4月16日,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8 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发生时,维修工人正在造粒塔底锥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经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未停车清空物料的情况下,就为造粒塔焊接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违章动火,引起硬脂酸粉尘爆炸,继而引发火灾。 2012年8月5日,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郭溪街215至219号后面的一幢共4间半二层房屋(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因生产过程中铝粉尘发生爆炸,导致坍塌并燃烧,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此事故被认定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组对铝制品抛光加工场3名负责人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瓯海区区长彭立华在内的14人给予党纪或政纪处理。 2011年5月20日,成都高新西区富士康北区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共造成了2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一起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生产车间主要是为苹果的相关产品的零配件做抛光,损毁严重。 2011年4月1日,浙江宏威车业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工人3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其中2名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涉事企业专门从事摩托车配件生产,发生爆炸的车间为零件抛光车间,发生爆炸的原因被判断为金属粉尘遇到明火所致。在爆炸发生当晚,缙云县公安机关已经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领导进行了控制,查封企业银行账户。 2010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较重。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3.5

2015年粉尘爆炸事故年度总结

2015年粉尘爆炸事故总结:易导致伤亡惨重 事故一、2015年1月31日内蒙古一公司粉尘爆炸事故6死3伤 2015年1月31日6时8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河兴安人造板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引发火灾。截至2月4日,已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生产车间厂房严重损毁。 起因:该起事故是由除尘系统的收尘仓发生初始爆炸,引起生产车间内的粉尘发生二次爆炸,引发生产车间和库房的火灾。 事故发生问题总结:事故问题:一是事故企业未吸取教训,无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冒险生产,违规作业,酿成事故;二是事故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按要求及时清理粉尘,除尘系统没有可靠的泄爆装置,防火、防爆措施不落实,事故隐患十分突出;三是有关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虽排查出该企业为粉尘涉爆企业,但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开展粉尘防爆专项整治走形式、走过场,未能及时查处非法违法生产作业情况。 事故二、2015年5月13日珠海区一家五金厂发生粉尘爆炸炸伤9人 广东省珠海市区一家五金厂一楼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 2015年5月13日13时左右,珠海市香洲区鞍莲路兴利五金厂一楼车间发生爆炸。经过消防部门扑救,2小时后,现场明火已全部被扑灭,无人员被困。 起因:涉事公司主要生产铝镁制品的不粘锅,事故原因疑为抛光车间工人在进行铝镁制品抛光打磨回收管道维修时,引起管道内的粉尘爆燃。 事故问题总结:该公司存在对于粉尘爆炸了解较少的问题,并且在对铝镁制品抛光打磨回收管道进行维修前,没有做好管道内粉尘清理工作,导致悲剧发生。防爆措施不落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事故三、2015年6.27台湾新北游乐园粉尘意外发生造成500余人受伤,12人死亡 事故起因: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后,台湾新北市消防局2015年8月27日做出正式鉴定报告,认定起火元凶是舞台右前方的BEAM200电脑灯。起火原因正是部分玉米粉洒到灯面,数百度的高温引发爆炸,火势透过地上的玉米粉一路延烧,才会引发惨剧。 事故发生问题总结:专家指出,这些标榜使用食用级玉米粉加上色素制成的缤纷彩色粉雾,让活动high翻天。民众开心之余,却忘了这些易燃粉末一遇火源,恐引发“粉尘爆炸”,杀伤力更甚煤气罐。但彩色粉末被引进台湾至今,有关方面却未制定安全规范,这次爆炸也势将引发检讨声浪。 面对2015年粉尘爆炸给我们带来影响和危害,作业中易产生粉尘的企业单位一定要提高警惕,我们要痛定思痛,及时做好车间内粉尘防爆措施,不让悲剧在2016年重演。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背景 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坐落于昆山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表面镀层有铜镍铬,对高低档的铝合金制品均可以进行电动加工。公司通过了相关的ISO和美国的OEM认证,厂房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职工有五百多名,有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爆炸发生后,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分析 (一)直接原因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原因分析: 由于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整个环境具备了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引发爆炸。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粉尘云、引火源、助燃物、空间受限。 1.可燃粉尘。 事故车间抛光轮毂产生的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硅,抛光铝粉的粒径中位值为19微米,经实验测试,该粉尘为爆炸性粉尘,粉尘云引燃温度为500℃。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沉积。 2.粉尘云。 除尘系统风机启动后,每套除尘系统负责的4条生产线共48个工位抛光粉尘通过一条管道进入除尘器内,由滤袋捕集落入到集尘桶内,在除尘器灰斗和集尘桶上部空间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3.引火源 集尘桶内超细的抛光铝粉,在抛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比表面积大,吸湿受潮,与水及铁锈发生放热反应。除尘风机开启后,在集尘桶上方形成一定的负压,加速了桶内铝粉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 (1)铝粉沉积:1号除尘器集尘桶未及时清理,估算沉积铝粉约20千克。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2021)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 (2021)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45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2021) 粉尘是指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包括ISO4225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的固体微小颗粒。粉尘有多种多样的性质,按不同的物性可分为:吸湿性粉尘、不吸湿性粉尘;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高粘尘;可燃尘、不燃尘;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的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又分为导电性粉尘和非导电性粉尘。以下所讲的均为可燃性粉尘。 一、可燃性粉尘的行业分布 在矿山开采、粉末冶金、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高分子塑料工业、合成染料和涂料,新型洗涤剂、漂白粉、农药和药品制造业以及植物纤维纺织工艺等普遍存在着粉尘爆炸的危险。 随着生产技术向均质化、流态化发展,出现可燃性粉尘的行业

越来越多。如:金属:镁粉、铝粉、锌粉;碳素:活性炭、电炭、煤;粮食:面粉、淀粉、玉米面;饲料:鱼粉;农产品:棉花、亚麻、烟草、糖;林产品:木粉、纸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火药、炸药:黑火药、TNT。 二、可燃性粉尘爆炸概念和原理 (一)粉尘爆炸。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粉尘爆炸的化学反应原理。细小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是反应(迅速燃烧)的还原剂、而空气中的氧气是反应中的氧化剂,爆炸过程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波、产生破坏力。粉尘爆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 爆炸发生后,有机化合物生成了稳定的二氧化碳和水;金属粉尘爆炸后则生成了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铝粉(Al)爆炸后,生成三氧化二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事故原因: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经验教训: 1、粉尘爆炸概念?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这类物质的粉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该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2.24”粉尘爆炸事故 东北大学工业爆炸及防护研究所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606913.html, 一、简介 2010 年2 月24 日15 时58 分,秦皇岛骊骅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骊 骅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了淀粉粉尘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107人。事故导致21 人死亡(事发时死亡19 人)、47 人受伤(其中6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 万。 骊骅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淀粉糖行业前20 强企业、中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是全国淀粉及淀粉糖行业中综合生产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现有员工3330 人,该公司总资产10 亿元。公司主要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加工能力为100 万吨/年。拥有4 个淀粉生产车间,年总产60 万吨;3 个葡萄糖车间,年总产22 万吨;1 个山梨、醇车间,年总产7 万吨;1 个麦芽糊精车间,年总产5 万吨;1 个饲料车间,年总产10 万吨。一个热电联产电厂,年发电1.8 亿千瓦时;一座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污水1.2 万吨。公司主副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纺织、造纸、禽畜养殖等多个行业。 事故厂房2000 年建成,原设计功能为仓库。2008 年将部分仓库改

建为包装间。 二、事故经过 23 日20 时至24 日8 时,淀粉四车间6 号振动筛工作不正常、下料慢,怀疑筛网堵塞。24 日凌晨,淀粉四车间工人曾进行了清理。24 日9 时,淀粉二车间派人清理三层平台(标高5.2m 平台)和振动筛淀粉。11 时左右恢复生产,11 时40 分左右,5 号、6 号振动筛再次堵塞。13 时30 分左右,淀粉二车间开始维修振动筛。同时,应淀粉二车间要求,淀粉四车间派4 名工人到批号间与配电室房顶帮助清理淀粉。24 日下午15 时58 分左右,5 号振动筛修理完成,开始清理和维修6 号振动筛,此时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人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消防队报警。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贺俊士接到报警后,立即通 过报警系统喊话,启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自救。16 时02 分抚宁县消防中队接警,16 时12 分消防车到达现场,。 三、事故损失及伤亡情况 淀粉四车间的包装间北墙和仓库南、北、东三面围墙倒塌。仓库西端的房顶坍塌(约占仓库房顶三分之一)。淀粉四车间干燥车间和南侧毗邻糖三库房部分玻璃窗被震碎,窗框移位。四车间内的部分生产设备严重受损。厂房北侧两辆集装箱车和厂房南部的一辆集装箱车被砸毁。截至2010 年3 月2 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773.52 万元。 四、点火源 此次事故的点燃源为铁质工具与铁质构件或装臵的机械撞击与摩擦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一、事故案例 案例1 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截至2月25日17时,该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事故过程:2月24日16时02分,抚宁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骊骅淀粉公司发生爆炸,数人被困。抚宁中队迅速出动3辆水罐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和26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并请求支队指挥中心增派力量增援。辖区抚宁中队4辆消防车于16时11分到达现场。经侦查发现,爆炸的是淀粉四车间,车间中间部位房顶坍塌,南北部分墙体向外倒塌。 事故原因:经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为车间淀粉所致。 案例2 苏州市昆山市昆山铝粉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事故过程: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明火导致爆炸。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案例3台湾新北市八里的八仙水上乐园舞台彩粉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2015年6月27日晚8点40分左右,台湾新北市八里的八仙水上乐园舞台,在举办彩色派对活动最后5分钟发生粉尘爆炸意外,造成500余人受伤,12人死亡。 事故过程:2015年6月27日20时30分左右,八仙乐园的“彩色派对”舞台前方突然大火,一开始很多人不知道是爆炸,很多人还在继续跳舞,直到前方舞台开始传出尖叫声,才知道发生意外。 事故原因: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后,台湾新北市消防局2015年8

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 1.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1.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 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为副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是粉尘爆炸事故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 2.2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安全生产部部长或赶赴现场的最高领导担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由事故现场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为临时总指挥,行使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处置的全部职责。 2.3 事故部门成立现场应急处置小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由事故部门负责人、班长、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组成。 2.4 应急处置小组职责: 2.4.1班长: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后,迅速(5分钟内)上报部门经理、应急管理办公室、生产部,并组织班内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组成2人以上的应急处理小组按“应急处置

措施”对事故现场采取相应处置措施,遏止事态发展。 2.4.2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后,迅速(3分钟内)上报当班班长,并在班长的指挥下事故现场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2.4.3现场处置小组负责事故报告,事故初期处理与控制、遏止事故扩大、抢救受伤人员、人员疏散、现场隔离、设备抢修。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后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事故进行处置。 应急自救组织如下图: 3、应急处置 3.1征兆及报告 3.1.1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3.1.2 部门负责人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

如何预防粉尘爆炸事故

如何预防粉尘爆炸事故多种粉尘均可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是由于悬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 造成的。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 状物质相比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 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 速燃烧甚至爆炸。 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 硫磺厂、饲料、塑料、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厂矿企业。这与粉尘爆 炸所需条件有关。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首先,粉尘本身是可燃粉尘。 可燃粉尘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类。有机粉尘如面粉、木粉、化 学纤维粉尘等,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和一部分矿物性粉尘(如煤、硫等)。最常见的可燃粉尘有煤粉尘、玉米粉尘、土豆粉尘、铝粉尘、锌粉尘、镁粉尘、硫磺粉尘等。其次,粉尘必须悬浮在助燃气体(如空气中),并混合达到粉尘的浓度爆炸极限。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是由于粉碎、研磨、输送、通风等机械作用造成的。大粒径的粉尘 一般沉降为只有燃烧能力的沉积粉尘,只有小粒径的粉尘才能在助

燃气体中悬浮。同时,爆炸粉尘的危险性由浓度爆炸极限下限来表示,一般为20-60克/立方米,低于这个浓度,难以形成持续燃烧, 更谈不上爆炸。第三,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粉尘具有较 小的自燃点和最小点火能量,只要外界的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多在10毫焦-100毫焦)或温度超过其自燃点(多在400℃-500℃)就 会爆炸。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 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入,产 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需指出的是,粉尘爆炸还极有可能发生破坏性更大的二次爆炸。当粉尘悬浮于含有足以维持燃烧的氧气环境中,并有合适的点火源时,可能发生初次爆炸,并引起周围环境的扰动,使那些沉积在地面、设备上的粉尘弥散而形成粉尘云,遇火源形成灾难性的第二次 爆炸。此外,第一次爆炸后,在粉尘的爆炸点,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迅速形成爆炸点逆流(俗称“返回风”),遇粉尘云和热能源,也会发生第二次爆炸。 科学防治是关键

煤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煤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 方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3955煤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Coal dust explosion site treatment pla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煤(粉)尘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爆炸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 易发生煤(粉)尘爆炸地点为: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煤仓、各运输转载点。以上这些地方产尘量大,易形成煤(粉)尘堆积,遇到合适的氧气及温度,极易造成煤(粉)尘爆炸事故。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煤(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煤(粉)尘爆炸的三个条件都具备,便会发生煤(粉)尘爆炸。 1.3.2煤尘爆炸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3. 2.1产生高温,火焰温度达1600℃~1900℃,能引起

火灾,造成损失。 1.3. 2.2产生高压,击到人员,破坏巷道。 1.3. 2.3产生冲击波,最高速度达2340m/s,峰值压力5~8个大气压,最高可达20个大气压,击伤人员,造成冒顶,摧毁设施。 1.3. 2.4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爆炸后产生2%~4%的CO,有时甚至高达8%~10%,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3. 2.5易造成设备设施损毁、财产损失和人员群死群伤。 1.3. 2.6事故可能影响到一个工作面或一个盘区,甚至是整个矿井。 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现场有煤(粉)尘堆积或煤(粉)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在爆炸下限至上限浓度范围内)。 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煤(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引发火灾、瓦斯爆炸、中毒窒息、地质灾害、透水等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6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 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三、经验教训 1.粉尘爆炸概念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通用)

威海市山花君芳家饰有限公司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爆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 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和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众多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 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其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4、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5、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6、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7、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8、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9、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部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0、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 1.3.2 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车间负责人或上级报告。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冲床事故 事故经过 1998年10月,某厂冲压车间吴某,在60吨冲床上冲件时,不用取放工具,而直用手取放工件,吴某的手还未从冲头底下退出时,制动机构突然失灵,冲头下降,把吴某右手食指冲掉一节,中指冲掉2节的重伤事故。 原因分析: 吴某不用取放工具,用手直接放取工件,制动机构失灵造成断指事故。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教程,严禁用手直接放取工件,要经常监督检查违章行为。有关部门要对冲床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制动机构的检查,发现失灵,要立即检修,确保冲床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事故经过 1976年11月3日,某中板厂精整车间职工孙某(男、25岁)在用钢卷尺对3号剪床上的钢板进行测量时,已停止动作的剪床突然动作,将孙某右手臂从关节处切断,造成三级伤残。原因分析: 1、设备控制系统失灵,意外动作; 2、设备维护、点检不认真,对存在的隐患没及时发现。 安全点检,是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马马乎乎,敷衍了事,终将逃脱不了灾难的惩罚 电焊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电焊,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插座,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漆皮刮掉,分别弯成小钩挂到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把零线接到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原因分析: 机外壳本来是接到电源零线的,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烧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原因分析 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抢救无效。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 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粉尘是指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包括ISO4225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的固体微小颗粒。粉尘有多种多样的性质,按不同的物性可分为:吸湿性粉尘、不吸湿性粉尘;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高粘尘;可燃尘、不燃尘;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的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又分为导电性粉尘和非导电性粉尘。以下所讲的均为可燃性粉尘。 一、可燃性粉尘的行业分布 在矿山开采、粉末冶金、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高分子塑料工业、合成染料和涂料,新型洗涤剂、漂白粉、农药和药品制造业以及植物纤维纺织工艺等普遍存在着粉尘爆炸的危险。 随着生产技术向均质化、流态化发展,出现可燃性粉尘的行业越来越多。如:金属:镁粉、铝粉、锌粉;碳素:活性炭、电炭、煤;粮食:面粉、淀粉、玉米面;饲料:鱼粉;农产品:棉花、亚麻、烟草、糖;林产品:木粉、纸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火药、炸药:黑火药、TNT。

二、可燃性粉尘爆炸概念和原理 (一)粉尘爆炸。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粉尘爆炸的化学反应原理。细小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是反应(迅速燃烧)的还原剂、而空气中的氧气是反应中的氧化剂,爆炸过程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波、产生破坏力。粉尘爆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 爆炸发生后,有机化合物生成了稳定的二氧化碳和水;金属粉尘爆炸后则生成了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铝粉(Al)爆炸后,生成三氧化二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三、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硫磺厂、饲料、塑料、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厂矿企业。这与粉尘爆炸所需条件有关。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关于粉尘爆炸事件及安全分析 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1、粉尘爆炸概念?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4、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性质 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尘等;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例如镁、氧化亚铁、染料等;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此起爆炸。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产生的静电不易散失,造成静电积累,当达到某一数值后,便出现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 颗粒大小

粉尘爆炸事件十年数据分析

粉尘爆炸事件十年数据分析:今年最多,开工2小时后多发 收藏人:煤炭1938 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导致75人死亡,185人受伤。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4日表示,涉事企业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建筑设计不合规范、生产路线过为紧密、除尘装置设置不够、电器没有配置防爆、安全措施不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事故的重大损失。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并不鲜见,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起因是否有一定共性值得探讨。KCIS对近1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粉尘爆炸事故进行了不完全整理,共收集到粉尘爆炸事故39件,具体数据情况详见附表。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KCIS得出了如下结论: 今年粉尘爆炸事件10年来最多

KCIS对近十年来粉尘爆炸事件发生的年份进行了分析,发现截止到目前,今年最 为多发。公开数据显示,十年来被报道的粉尘爆炸事件共计有39次,平均每年发生 3-4次,共计有5个年份发生了五次或五次以上,分别是2005年(5次),2007 年 和2011年(均为6次),2014年(已发生7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粉尘爆 炸事故与往年相比较为多发,截止8月初就已发生了7次。共造成84人死亡,211 人受伤。这其中,此次发生的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粉尘爆炸事件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比这次事件造成伤亡结果更惨重的是2005年的黑龙江煤矿爆炸事故,共造 成172人死亡,49人受伤。此外,十年来造成较多人员伤亡的还有2006年山西煤矿 以及2010年河北淀粉加工厂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高危时段:开工2小时后

粉尘爆炸管理制度

防止粉尘系统爆炸和粉尘爆炸事故安全措施为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应严格执行《粉尘爆炸事故安全措施》有关要求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1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 1.1 要坚持执行定期降低粉仓粉位制度和停炉前煤粉仓空仓制度。 1.2 根据煤种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制粉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实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 1.3 加强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燃用易自燃的煤种应及早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加强监视和巡查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4 当发现粉仓内温度异常升高或确认粉仓内有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投入灭火系统,防止因自燃引起粉仓爆炸。 1.5 对制粉系统的灭火系统应定期检查,加强维护。 1.6 根据粉仓的结构特点,应设置足够的粉仓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1.7 设计制粉系统时,要尽量减少制粉系统的水平管段,煤粉仓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抗爆能力应符合规程要求。 1.8 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1.9 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防爆膜片要由有技术能力的厂家制造,且每批在出厂前要抽查,试验其爆破压力,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1.10 定期检查仓壁内衬钢板,严防衬板磨漏、夹层积粉自燃。每次大修煤粉仓应清仓,并检查粉仓的严密性及有无死角,特别要注意仓顶板—大梁搁置部位有无积粉死角。 1.11 粉仓、绞龙的吸潮管应完好,管内通畅无阻,运行中粉仓要保持适当负压。 1.11.1 输粉机起动前应进行检查有无自燃现象。 1.11.2 输粉机使用后,应及时清理积粉,并定期检查试验。 1.12 制粉系统煤粉爆炸事故后,要找到积粉着火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积粉。必要时可改造管路。 1.13 煤粉仓外壁受冷风的吹袭,使仓内煤粉易于结块影响流动者,其外壁应予保温。 1.14 粉仓温度表数量不够的,宜适当补充,可考虑设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校验。 1.15 风扇磨锅炉应采取措施防止给煤机断煤,并在控制盘上设置断煤信号。 1.16 粗粉分离器回粉管上的锁气器,要便于运行中观察其动作情况,并能在断煤时随时关闭。 2 防止粉尘爆炸 2.1 消除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附近的粉尘泄漏点,降低煤粉浓度。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防止煤尘爆炸。 2.2 煤粉仓、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附近应有消防设施,并备有专用的灭火器材,消防系统水源应充足、水压符合要求。消防灭火设施应保持完好,按期进行试验(试验时灭火剂不进入粉仓)。

近些年来粉尘爆炸事件汇总

粉尘爆炸事件 据统计,1913-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而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中,从上个世纪开始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仅英国就243次,死伤204人。 2012年08月05日温州瓯海郭溪街道郭南村郭溪街上一铝锁加工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3人死亡。 2011年12月18日位于松江区申港路3636号日腾电脑(上海)电子有限公司2号厂房4楼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61人受伤。 2011年8月2日**集团下属企业****制药厂固体制剂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引起火灾,过火面积约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663万元。 2011年5月20日晚,富士康旗下的成都鸿富锦公司抛光车间由于铝制粉尘在管道内堆积,遇电器开关打火,在排风桶内引起爆炸,至少造成2人死亡,16人受伤,当中3人重伤 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5万元。 2010年2月24日,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4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截至2月25日17时,官方证实已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 2010年1月13日,浙江瑞安市塘下镇花园村万田路1号一抛光加工厂发生爆炸,共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最新统计数据)。经初步查明,事故系抛光加工厂内的铝粉尘爆炸所致。 2007年6月12日宁夏某饲料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5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为查明原因,消除爆炸源,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配料仓粉尘浓度过高是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 2007年11月21日上午发生在汕头一糖果厂生产车间的爆炸事故,爆炸原因初步确定为粉尘爆炸。确认受伤人数为29人,伤势较重人数为9人,未出现人员死亡。 2003年辽宁昌图“12·30”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防爆电气设备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分析(通用版) 粉尘是指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包括ISO4225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的固体微小颗粒。粉尘有多种多样的性质,按不同的物性可分为:吸湿性粉尘、不吸湿性粉尘;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高粘尘;可燃尘、不燃尘;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的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又分为导电性粉尘和非导电性粉尘。以下所讲的均为可燃性粉尘。 一、可燃性粉尘的行业分布 在矿山开采、粉末冶金、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高分子塑料工业、合成染料和涂料,新型洗涤剂、漂白粉、农药和药品制造业以及植物纤维纺织工艺等普遍存在着粉尘爆炸的危险。 随着生产技术向均质化、流态化发展,出现可燃性粉尘的行业

越来越多。如:金属:镁粉、铝粉、锌粉;碳素:活性炭、电炭、煤;粮食:面粉、淀粉、玉米面;饲料:鱼粉;农产品:棉花、亚麻、烟草、糖;林产品:木粉、纸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火药、炸药:黑火药、TNT。 二、可燃性粉尘爆炸概念和原理 (一)粉尘爆炸。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粉尘爆炸的化学反应原理。细小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是反应(迅速燃烧)的还原剂、而空气中的氧气是反应中的氧化剂,爆炸过程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波、产生破坏力。粉尘爆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 爆炸发生后,有机化合物生成了稳定的二氧化碳和水;金属粉尘爆炸后则生成了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铝粉(Al)爆炸后,生成三氧化二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