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仙派丹诀述要

隐仙派丹诀述要
隐仙派丹诀述要

隐仙派丹诀述要

*导读: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

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

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话又说回来,很多道友见地不真,如果私心自用,难免不会出问题,到时候这笔帐只怕又要算到仙学的头上。在下虽然功夫不好,但初步的见地总是有的,只能义不容辞写点东西来纠偏。也算对仙学作点贡献吧。

说到仙不能不说道。道,有人以为很复杂。以至于作出大幅的文章来阐述,其实这种人根本就不懂。道本至简,我们每天的点点滴滴,无不贯彻着道的真义。一部《道德经》五千余言,说到底也不过说的道的本性,至简而赅。而《淮南子》洋洋大篇,却说不尽道?为何?因为它说的是道的表现,即道的外涵,道包罗万象,当然说不尽了。我们初步工夫先不去管这些,只问学仙是为何。一般人当然是为了长生。不管你信不信仙,每个人在未勘破生死之前,无疑都希望长留在这世上。学仙是长生的唯一选

择,所以古今无论什么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说到死都是很害怕的。故惜时成为文学的一大景观,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到老毛的还看今朝,无一不是极好的例证。故学仙的初步目标就是学会长生。

如何长生呢?为什么学仙的较普通人能长生呢?这是我们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仙家认为人本长生,只因后天不会摄养,乃至于不但不能维持原来的生命限数,反而要短寿。不知道长生就是不懂道,不懂道所以才会不知如何調养。

以上几点似乎无关宏旨,其实有人一辈子研究仙学,只怕连此等学问都弄不清。先说这些,无非是为了与世间一切其他学术区别开来。

下面说仙学的基礎。仙学重先天一炁,长生*他,圣化也*他。先天一炁是什么,怎么也说不清。诸位须知凡是先天的,都是如此,不是能说得出的。回忆学仙之初,总叹师传不清不楚。到了自己初入玄关,才知此种境界任你如何说,是不可能言清。能说的只是指出一条道路,让大家有门可入。现在人家编出种种

气功,说什么如何吸先天一炁,其实按道家仙学的眼光来看,都是后天之气,强身可以,说到长生不死,那是想把黄铜当黄金。世间一切有对等的都是后天,世间一切能在清醒状态下弄明的都是后天。这两条是大原则。大家以后功夫深了,自有深刻体会。对我们来说,可以说先天一炁就是生机。当年圆顿子及弟子就是这么说,其实仍不全对。因为生机与死机相对应,就不是先天的了。但是仙家修长生,无非是把此身与宇宙的原始状态混为一体,自然返朴归真了。不然抱着一个有形的躯体,如何长生。佛家批仙家不懂涅槃,就是不懂仙家真实手段,认为仙家只为死守躯壳,不懂造化。其实以仙家之能,不仅可变化自体,还可功及鸡犬。此又是佛家从未梦见。说了些题外话,再说回来。所谓先天一炁,无非是舍弃阻碍本性的东西,复返纯真。

再就要说到修行的方法了。修行的方法,说穿了就是为了得先天一炁,也就是返朴。故庄子心斋一文,最宜深究。道家说太极分为阴阳,则得先天一炁自然有两途。一则为从阴之极求阳,一则为从阳求阳。说具体点就是一为观性,一为心息相依。观性属从阴求阳,心息相依属从阳求阳。各有所宜,佛家侧重于观性。道家侧重于心息相依。说到体质则阳体宜从观性入手,阴体从心息相依入手。此者为过来语,望诸位千万注意。当人躁动之时观性则可收神清体安之效,当人阳气不挀之时心息相依可徒生精神。

问题是学者当体会深深,切莫浅尝则止,否则不入其门,终生引恨。观性之要在于勿多用心,只由思念自起自落,到一定时则有一念自起,扫除杂念,顿感清明。当此之时知何者为真,又再坐去,念头又起又落,良久又有正念发生,如此反复渐入佳境。所恨者为时旷久,多半初学无有耐心。又有权法,当静坐时,面观前虚空,以虚空为有物。良久必有所见,从此静坐有耐心,不过切莫认此为真,须知是荃蹄不是兔,是指不是月。还要弃所观方为见性。此法不用心息相依,纯为性一方面事,到得见着性光,则身体自会慢慢好转,到得后来更会性光发射,加以勾引可得先天一炁,引光入体,转化浊质。心息相依是笨法子,只听息之出入,不管余事,初则息粗听声,继则息细听心,最后感呼吸转深,似一吸无需呼气,则近道矣。只仍不是胎息。需从此用拨转乾坤的手腕,由内息而外息,由内玄关而外玄关,与自然合为一体,方可大成。有人门这是什么,我告诉你就是不再守一身之内,由内转外,渐渐推移,忘躯忘己,混元一炁,此时就有黄祖说的玄关现身,必有一阵迷糊之时,忽觉身极清朗,就是玄关已开,到此时后天一掺,顿成无用,但人不可太贪,一次收一点,每次收一点后于色身补益极大,有时觉数天身极。

以上是个人几年的心得体会,权作炼功日记,供诸位参考。还望大家也能如我,写点实际的东西,少一点无谓争论。毕竟闲

暇难得,知道难得,有网上这么个好环境探讨更是难得。

定力可使能量转化——百会呼吸法

定力可使能量转化——百会呼吸法 百会呼吸法。观想头顶百会穴处如漏斗状,吸气时,意念真气由此漏斗进入,沿中脉行至会阴,呼气时,由会阴上升至百会。如此反复,久之可感到神行遍体,有返老还童之快感,还可使大脑尚未开发使用的90%的潜在功能得以开发。人们的能量,95%左右都消耗在平时的胡思乱想和性排泄上。在修炼定力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关闭六根,心神内守,才能使能量聚积体内,不外泄漏。但是精气神不充足,六根则关闭不住。人们体内平时聚积的能量,除了胡思乱想消耗之外,几乎都是从性之门所流失,习惯地为性的需求所服务,这就是生命下旋的根本。性能是一种很大的能量,它的控制部位就在人的尾椎之中。通过意守尾椎部位,可彻底激活性机能,会出现一股巨大的能量。激活之后,从生理上会产生更强的性欲望。要迫使这股能量不化成精液和经血,此时需要很高的定力。首先要从心理上转变,要明白性欲是生命的下旋行为,也是一种空相,逐渐从心理上克制和淡化性欲。心如能转,这股性能量则能转化为气和神,不再生精(经)外泄。心若未转,能量则往下走,才会产生精液和经血。反之,则能变为先天的精气神。只有使先天精气神充足,才有可能成道。这就是“顺着凡,逆则仙,奥妙就在颠倒颠”。这种修炼逆反归元的原理,与水的自然变化很有

相近之处。地上的水遇热而蒸发,并在空中变成云,积而成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化为雨又落下来,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才能生长万物,人体也是如此。心理的转变,也即是心灵的升华,人体的能量才有可能往上升。地球虽 有万有引力,但万物生长为什么都是向上?很简单,地球虽有引力,但宇宙更有吸引力。但是人们只知道地球有引力,却不知道宇宙有更大的吸引力。人的能量如何才能转化为 精气神呢?与水蒸气一样,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上升。要使能量往上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激活能量库。要想使能量上升,首先要有能量,地面 有水才能蒸发。人体的这股能量就储存在生殖轮和海底轮里,如同取之不尽的能量库。而尾椎是打开能量库的闸门。因此,应首先意守尾椎及海底轮、生殖轮,使性机能彻底激活,在下丹田处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二是收心养能,能量的外散,一是胡思乱想, 二是精、经外泄。收心内守使气内收,不向外散。二是断掉淫念,如果还时有淫念,即使不行淫,这股能量也同样会转化为精(经),精、经只要形成,精(经)满自流,必然外泄。要想使这股能量转化为气,最好是在转精(经)之前。通过心神内守,清净无念,使下丹田达到能量充盈,守开尾椎,使能量沿着脊柱和中脉向上走。世间所传的“内丹功”及“女丹功”中,均有炼精(经)化气之法。三是打通“中脉”。

进入零态,你本身就是一颗丹

“进入零态,你本身就是一颗丹” ---- 摘自《理解圣贤屈原之五》 自然大道就是遵从道的至高形态--零(态)来修炼。采药,结丹等这些只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修炼中,在孕育着无穷无尽能量的壹气即零态场能信息里自然孕育的产物,不修而自成,不求而自得,“不求而无不求,一切顺其自然,把一切化为零。功到自成,如意无边。”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息息相通。人体是自动调节最高级、最完善、最和谐、最有序的自动调节功能整体。当在虚极静笃时,把意识引出体外,引向太空中,人体自动调节的功能作用在零态中就发挥得最为有效,最完美。在先祖师父强大特大的壹气即零态场能信息中,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宇宙真正地通融,融合到了一体,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并且在先祖师父的壹气即零态场能信息的作用下、激发下、熔炼下、融化下,在自身体内集合成高能龙子集合体。以自身小宇宙为炉,以天地为鼎,不求炼丹而丹自成;以天地自然宇宙为鼎,不求育胎而自育。一切都在零态中,一切零态管理,达到没有管理的管理的零态管理境界。如先师所说:“进入零态,你本身就是一颗丹”。引申还可以说“进入零态本身就是元神”,这是符合先师在丹经所述。哪里还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一步步方法?在壹气即零态场能信息中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虚自然合道。 不用顺逆、意念全部移出体外,发挥人体自身最高级、最完善、最有序的自动调节作用,天人相应; 不采药物、零态场能中有无穷无尽的能量信息,通融壹气即零态场能信息就是至高采补; 不听动静、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不辨坎离、全身通融、融化; 不明玄关、直接接受壹气,惟零是道; 不转河车、突破经络关,全身通气,天人一体; 不去哺乳、只要与先祖师父心相通,功夫一上一层楼,惟德是哺; 不分男女,万事万物都在零中。 不用阴阳、直接步入零态,零中无阴阳; 不用性命、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壹气之合德”就是性命双修。 不要:一阳复生、二物交、三宝结、四象和合、五行攒簇、六气归元、四禅八定、九转还丹。 只要:念默归纯,通融场能,把一切化为零。只要每时以零为一个终点,以零又为一个新的起点,时时步入零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化掉自我、自我思维、

530-女丹合编选注

<篇名>女丹合编选注 书名:女丹合编选注 作者:贺龙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公元1911年 <目录> <篇名>通俗序 属性:有天地即有男女,男子成仙者多,女子成仙者少,何也?盖男子可以游方访道,女子难以出门求师; 男丹经汗牛充栋,女丹经零星散漫,无有专书;男能识字解义者十有七八,女能识字解义者百难一二。 设使女丹有专书,女皆识字义,并许其方便出游寻师访道,则女子之成仙者,未必不如男子之多也。 然女于修行,其弊亦甚,试略言之∶有谤修行之人者;有鄙修行之事者;有厌闻修行之说者;有阻人修 行之路者;有不知修行之美者;有知美而尘缘难割者;有割尘缘,入空门,徒享清福,而不勇往前进者; 有幼无根据,老无靠,事繁账逼,赖佛逃生,苟求衣食者;有卤莽颟顸,不循阶级者;有笼统乾坤,不知与男丹 有别者;有知男丹经,而不知有女丹经者;有皈依佛门,念佛修性,而不知点女丹诀窍以修命者;有皈依玄 门,以男子脐下一寸三分中之气穴,误指为女玄关者;有归入善堂,只知吃斋敬神,念经拜佛,放生 行善,邀福免祸,而不知女子修行以斩赤龙为急务 者;有不悔过忏罪,消冤解孽,禳灾降魔,立功立德,穷理尽性,辄即下手修命者;有人虽善良,而习染 太深,自高自恃,不求明师口诀,妄斩赤龙者;有执着玄关,积气成疾,反以致死者;有斩赤龙后,不知男 丹火候工夫次序者;有偶经魔考,如刀兵,水火、瘟疫、官非、口舌、谣言及护法师友或病、或死、或哄、 或散,因退道心,半途而废者;有得一知半解,即自夸大,以为道在是者;有伦常人,事应了未了,碍难 清修者;有游思杂念,利欲熏心,天人交战,虽修未修者;有愿守贞修行,而为娘家眷属阻扰者;有愿守节 修行,而不见容于婆家眷属者;有羡慕仙佛,而不急早回头,推到来年者;有欲浓积养道之资,然后修行者; 有贪得无厌,满腔嗔毒,痴情太甚,不绝房事,爱网交加,不舍儿女,妄求仙缘者;有气字未化,忧成包块, 光想成仙者;有身不庄严,心不清净,口吐是非,甘为妄人。而望天仙接引者;有养杀牲命,而借口于放下 屠刀,立地成佛者;有不忌荤酒,而借口于酒肉穿肠道在心,又云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者;有口虽斋, 而心如野狼虎,视翁姑妯娌如仇敌者;有误入旁门,不知正道者,有误信三姑六婆、降仙、扛神、走阴,观花、 观水之说,颠疯失性,或诱入淫室者;有暗引良女,作人炉鼎,己作黄婆,因而自败名节者;有良女为御女

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 心气密旨诀中诀云: 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过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 其法於入手设一净室,上下置木板(防湿气蒸入),室中明暗适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防外感也),窗闼开闭,占验天时(暴雨严寒、烈风迅雷则闭;云开日丽、月白风清则开)。置坚木榻於室中(因榻不坚,体转闻声则伤神),榻上铺毡毯,加软厚垫褥,务令两腿足骨着榻处,坐久不痛为度。随时(若饱食后,须缓行二、三百步后方坐)解带宽衣,作金刚正坐,手结大三殊印,坐定。坐定之后,身心两松,口勿遽闭,使呼吸自然出入三、五分钟,以呼出粗气,转入细静。次乃闭口,将心松放,至大周法界,微住。随即徐徐收返散外神明,摄至心窝下面两乳肋人字骨下软陷处之绛宫穴(医书名膻中),令凝定。俟万缘澄寂,心性溶和,然后合目(半闭亦可),瞩视鼻梁中间,略下即是鼻准,用意将眼光交合一处;或眼光随意行,微微向内返照,凝视两目中之山根,於此收拾念头,身心安和。次再移入两眉中心上三分之天目(乃聚火之所),所谓返炼五行,逆施造化也。待凝定不散,杂念不起,复以意上移至头额正顶前七分

之乾元宫,微停;又上移至囟门,上接天罡(透顶而上,直冲霄汉,日月星辰,犹在其下),罡光照注,即倒转玉枕(玉枕乃脑后骨也),直注入夹脊、膏肓中(夹脊在背脊骨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左右有两穴,左名膏,右名肓)。到此,即自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专注於此,勿令念起他散,每日以一、二小时为度。此为第一步。如上每日数度行功,大概壮者不过数日,衰者不及十日,必感夹脊中间热如火炽,且加胀痛;既见此候,即以意将夹脊炽火,送入两肾,即觉两肾辘辘,跳动不已,乘时以意由两肾中心送入阴蹻穴,此穴在前后阴之间,上入肉一寸二分之肉茎尽根处。医书名海地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此谓建筑玄关基础之地。行功至此,觉其中掣掣跳动,我祗毫不着意,但觉浑身通泰,心迷如醉,遍体脉络活动融和,如沐浴,如坐春风。此即张紫阳所谓“阴蹻一动,百脉皆动”,故有此景象也。我亦毫不着意,祗自专心致志,安居其中。少焉,凝定跳止,便宜细心内观默察,觉我之气根,实从阴蹻穴底起,上升至脐轮,即自止而不上,复下降至阴蹻穴底,自是升升降降,限定於此三寸一分半界内,且外息吸而内入,内息即呼而上起,与之互会,外息呼而外出,内息即吸而下降,归根返元。如此内外升降,阖辟不绝,务令自然,我祗松其身形,虚其气机,静其神息,寂照於其间而已。切忌助长执着,留意留意!此为火入水中之诀,乃是本法第二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 钱俊时(教授)(《益生文化》秋季卷稿件)唐末五代·吕洞宾:“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敲爻歌》) 元明间·张三丰:“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证道仙经》) 《性命圭旨》:“吕知常曰:‘一息暂停,方可夺天地造化。’程伊川曰:‘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长生?’翁葆光曰:‘一刻之工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此三老者岂虚语哉?” 如何修性,如何修命,如何性命双修,这是丹道的头等大事。谈一点粗浅认识: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这就能避免“只修性,不修命”而踏上了性命双修之坦途。 1、金元间·丘长春论“止念”与“心定”、“慧光生”和生“慧”的关系 丘长春指出:“学者急须止念,念止则心定,心定则慧光生。慧既生矣,还须自涵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中,久之方返

于虚无真境。” 修“止念”即修静功,即修性。修止念修到念止,则“心定”,即修清静之功达到高层次——入定。此际必“慧光生”。“慧光”者,即本性(元性、元神)之光,此光有多种称谓,除“慧光”外,还有“性光”、“灵光”、“神光”、“天光”、“圆光”等。慧光生必生“慧”(获得智慧、大智慧和这样那样的功能)。 丘长春的这条语录将“止念”与“心定”(入定)、“慧光”和“慧”的关系讲透了。从修性入手修炼者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修止念→念止(慧光生,入定)→生慧。识神让位于元神,丹家谓之“心死神活”。 这就是一条规律。世界上办好任何一件事都要摸清规律,按规律办事,修仙、修丹、修真或者笼统地说修行、修持,也绝不因其特殊而例外。 对丹道有深入研究的胡孚琛也讲明了这个观点,讲得很精彩:“丹道修持最要害的步骤是‘入定’,入定以见‘五彩神光’为效验。”“先师尝云:‘光通阴阳界’,就是说人体修炼到见五彩神光,就可以打通色身和法身的界线,人的意念也

胡海牙的天元丹法函授教材

陈撄宁天元丹法函授教材目录 (本函授教材是1996年由中华气功杂志社主办的陈撄宁仙学天元丹法函授班的教材) 目录: 一、近代仙学的开拓者陈撄宁(略) 二、仙学概述(略) 三、仙学基本要领与基础理论 (28) (一)、仙学基础1.丹道原理2.三元丹法3.人元丹法4.上药三品5.小药与大药6.内丹与外丹7.阳丹与阴丹8.产药与成丹9.黍米丹说10.小大周天11.小还与大还12.火候与止火13.玄关一窍14.专气致柔5.学仙毕业时间16.辟谷与成仙17.仙佛皆重清静心8.修仙必以德为辅19.筑基20.用功时间 (二)修炼秘要1.论性与命2.论初步存神3.论呼吸与胎息4.论真空炼形法5.论杂念6.论冲关7.睡功三昧8.先天一气与神仙9.炼虚合道超出三界10.胎从空定中来11.文火与武火 (三)修炼法要1.修道程序2.仙家顿法3.先天玄妙4.学仙简要5.开玄关6.初学守窍7.玄关发动一景8.调身调息9.调药与河车逆转10.天丹要诀11.活子时12.丹成温养13.长生口诀14.老年人多睡为妙15.防偏之法16.小周天任督感应17.功境例解18.生死流转之机 ……………………

一、修炼基础 1.丹道原理 《老子道德经》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即后世丹经所谓先天一气之说。 《易经.系辞》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后世丹经所言阴阳的道理不能外此。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盖氤氲者,天气下交于地,地气上交于天,温和酝酿,欲雨未雨,将雷未雷,所谓“万里阴沉春气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早非氤氲矣。 露乃地面之水因热化气,腾散于空中,至夜遇冷,遂附于最易散热之物体,而凝结成露。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难以言传。 以世俗严,男子偏于阳,女子偏于阴。以丹道言,男子外阳面内阴,女子内阴面外阳。总而言之,不管他们谁是阴谁是阳,都嫌其偏枯而不完全,此乃人类有身以来最大的缺憾,亦即生死流传唯一的动机。但后天阴阳虽分为二,而先天一气却是整个的,其本性实不欲分离。修道者贵在利用后天之阴阳,以返还先天一气,换言之,即是从偏枯不自然之变态上,逆行造化以求回复中和自然之本性而已。 《书经》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此十六个字将修行的道理已包括尽了。 《庄子.在宥篇》引广成子教黄帝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圆顿按: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伦。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已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黄帝为道家之祖,而广成子又是黄帝之师,其言如此显露,如此切实。奈何后世学道者,不于此寻一个出路,反去东摸西撞,七扯八拉,真所谓盲人骑瞎马,愈来愈错,越弄越糟。 2.三元丹法

周天洗髓功始于黄老学说,承于彭祖,归属全真内丹功

周天洗髓功,始于黄老学说,承于彭祖,归属于全真教内丹功,现载 于昕瑞堂养生会所 洗髓功最早源于黄老学说,“黄”指黄帝,中华民族始祖;“老”指老子,在当时学者们遂将黄老联称,共尊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从此黄老学说、黄老学派成为道家代名词。 黄老之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战争连绵,外族入侵与天灾不断,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人口持续大减。其中青壮年大量战死,为恢复繁荣,提高人口数量,彭祖是道家养生先驱,是第一个发现男女性爱与人长寿养生密切相关的人物,并且经过探索和总结,概括出了一整套长寿房中秘法,即彭祖长寿四术中的房中术。 彭祖是中华气功之祖,房中术之祖,长寿始祖,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之所以把男女房室之术作为养生长寿一大秘法,在于他把男女阴阳之气和顺合一、协调谐济作为长寿的一个重要基础。彭祖之后的《阴阳房室论》作了这样的解释:男女阴阳,一如日与月,阴与晴。宇宙乃由阴阳构成,人也一样,由男女而成。阴阳相交而化育万物,万物得以滋生,这就是道的作用…… 彭祖强调“寿尽在精”。彭祖之后的历代养生家都认为,精液的本性是血。所以关键在于防止滥泄,以永葆泱泱之泉,蓄于体内,则必然生机勃发,光彩照人。 秦汉时期.医学的进步,直接带动了导引术的发展。这一由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流传下来,秦时期彭祖传承推广开来的这一长寿养生功法,经过东方朔整理而形成了道外别传的洗髓伐毛的功夫,洗髓伐毛,清洗骨髓,削除毛发。指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有脱胎换骨的意思。在古代称为迟老还机术,可以祛病延年,永葆青春。 道教的发展历经兴衰,全真教是道教最重要的宗派,从古至今全真教始终代表着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定了根基。道家内丹功举世闻名,至王重阳先祖时期洗髓功被录入全真教内丹体系,内丹修炼学是道教专题学科,也是主要修炼功法。洗髓功是全真道士求道修智慧的必练功法之一。道教的内丹修炼是以身体某些部位和脏器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将元神与精气相合于任督二脉运转烹炼。王重阳先祖在承钟离权、吕洞宾两位帝君的基础上,汲取道、禅、医、武之精华融入洗髓功,将洗髓功更加完善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周天洗髓功,传承至今。 在道教重要书籍《道学与丹道》中,其中的内丹功法篇章大量篇幅写了炼精化气小周天,炼

《呼吸静功妙诀》(六字诀)

《呼吸静功妙诀》(六字诀)【乌梅先生按】《呼吸静功妙诀》选自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的《寿世保元》。龚廷贤,字子才,道号云林子,生于明嘉靖年间,卒于明崇祯年间,江西金溪人。龚氏生于世医之家,曾任太医院吏目。龚氏不仅医道精深,还是内丹家安思道的弟子,是号称东方绝学的道家龙虎丹法的传人。 《呼吸静功妙诀》包括静功和六字气诀两部分,对于静功的部分,须对佛家“明心见性”略有所悟之后,行之方得力且无流弊,此处不论。 “六字气诀”,又名“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六字气诀是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养生方法。往前追溯,实际上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五行五脏的记载了。 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有不少发展和补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隋代佛教天台宗高僧智者大师在其《童蒙止观》中将六字诀用于佛学坐禅止观法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大呼结合细呼”;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冷谦的《妙龄修旨》对六字诀均有说明;近人道家龙门千峰派牛金宝在其《养生延寿法》中收载《六字健身法》,当代中医大家倪海厦在其《人纪系列》中以“五脏排毒法”来传授六字诀。特别是当代武术家、养生家、老中医马礼堂老先生更是对六字诀的推广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历代各门各派大师均推崇六字诀,表明其有着很高的养生祛病价值。 唐代道教学者在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中,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呬”,改心“呼”为心“呵”,改肝“呵”为肝“嘘”,改脾“唏”为脾“呼”,改肾“呬”为肾为肾“吹”,另增胆“嘻”之法。这种对应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主流。 六字诀简便易行,功效显著。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版本,皆大同小异。主要的差别在于:一是发音的顺序,二是动作配合。三是意念配合 发音的顺序,有安照五脏五行相生的顺序,嘘(木)-呵(火)-呼(土)-呬(金)-吹(水)-嘻;有安照吹-呼-嘻-呵-嘘-呬的顺序;有的安照呵-呼-呬-嘘-嘻-吹的顺序。《呼吸静功妙诀》是按照最后一种顺序,我经过分析发现它是按照人体十二经络走行的逆方向来排序的。手太阴肺经(呬)-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呼)-手少阴心经(呵)-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吹)-手厥阴心包经(嘻)-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嘘)-手太阴肺经。这与六字诀属于吐纳法的本质是相符合的。因为传统的养生方法种类繁多,要之不外“导引”和“吐纳”两大类。“导引”是指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砭石,按摩等等肢体为主的运动,主要是调动人体内在的气(能量)由内达外,疏通经络,通过消耗内在的能量来治疗躯干四肢腠理等浅层次疾病。对于五脏六腑之深层次疾病还是以“吐纳”的方法为上,而“吐纳”是通过呼吸造成横膈膜升降幅度增大,对人体脏腑产生类似按摩的作用,它能使气(能量)专注于内,有利于脏腑机能的调节,所以对于五

女功正法

女功正法 *导读:《女功正法》陈序此书原名《金华直指女功正法》,题为青霞灵阳道人撰述。俾传于世,为女修专书之一。盖世有出家…… 《女功正法》陈序 此书原名《金华直指女功正法》,题为青霞灵阳道人撰述。俾传于世,为女修专书之一。盖世有出家及好道之妇女,将得此而参验其清修也。惟因历时最久,被一般盲修瞎炼之徒,多所窜乱,如总说一篇,虽有千二百字之多,皆杂辏成章,腐词滥调,故不重录,又有道教、儒教、释教、邪教四篇,既无关女丹之事,且所论三教大旨与其历史,颇多挂漏,而邪教一篇文字尤不雅训,故皆删去,从第一起,至第六节,皆言女丹功法,虽是勉强造作,非法于自然,但其法由来已久,学者不可不知,第七节嫌太简,第八节第九节,论及阳神,掺入许多外教名辞,颇异于仙家专门术语,今依杨一羽成丰八年刻本改正,庶免鱼目之混珠也。第十节,无关重要。第十一节,仅是作者之理想,皆不足论,附录二则,聊供参考而已,原本卷后尚有七言绝句十六首,名为女功正法捷诀,其运用皆与以前各节相同,不过重说一遍耳,故从省略。 读者须知,神仙之学,有四大原则,第一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第三贵逆不贵顺,第四重诀不重文,凡审定丹经道籍,皆本此原则以求,庶免迷惑,今观此书,所言者事,非理也,

所行者逆也,非顺也,所传者诀也,非文也,对于第二三四各项原则皆合,惟原被后人妄想改窜,所称嘛呢哆罗,义理混淆,而全部女修工法,尽弄得非鹿非马,未免与仙道宗旨相违,与第一项实则不合,故将书中显然掺入处概行删削,去其伪邪所以存其真,世间智士,当有同情也。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六月(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三十二年) 皖江陈撄宁识于沪上 女功正法 灵阳道人原著陈撄宁删订 总论 男儿二八精通,精盈则洩,女子二七经行,经满则溢,人欲无洩无溢,必须知风知火,火即元神,风即真息,神息相依,由观而得,法从目中玄窍视入气穴之内,炁裹神凝,都由意摄,天然风火,交无运休,易精易气,易气益神,神圆形化,身外有身,诀云,但能神息常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只因久视长生窟,炼出阳神现顶门,要知万物生皆死,须悟元神死复生。能以心神居气内,婴儿安养定功成,人能本此修为,何患内丹无就。 法以冲任督脉,运在外中内关,惟是女修略异,功始上关乳溪,继在中关脐内,终归下关子宫,复将中下化为一穴,男子炼精,名曰太阳炼气,女子炼血,名曰太阴炼形。 火风之秘,候宜文武,武在中间,文用始终,周天运行,不离观止,一日之内,十二时中,意之所到,皆可为也。先天之气,

《呼吸静功妙诀》(六字诀)

《呼吸静功妙诀》(六字诀) 【乌梅先生按】《呼吸静功妙诀》选自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的《寿世保元》。龚廷贤,字子才,道号云林子,生于明嘉靖年间,卒于明崇祯年间,江西金溪人。龚氏生于世医之家,曾任太医院吏目。龚氏不仅医道精深,还是内丹家安思道的弟子,是号称东方绝学的道家龙虎丹法的传人。 《呼吸静功妙诀》包括静功和六字气诀两部分,对于静功的部分,须对佛家“明心见性”略有所悟之后,行之方得力且无流弊,此处不论。 “六字气诀”,又名“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六字气诀是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养生方法。往前追溯,实际上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五行五脏的记载了。 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有不少发展和补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隋代佛教天台宗高僧智者大师在其《童蒙止观》中将六字诀用于佛学坐禅止观法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大呼结合细呼”;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冷谦的《妙龄修旨》对六字诀均有说明;近人道家龙门千峰派牛金宝在其《养生延寿法》中收载《六字健身法》,当代中医大家倪海厦在其《人纪系列》中以“五脏排毒法”来传授六字诀。特别是当代武术家、养生家、老中医马礼堂老先生更是对六字诀的推广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历代各门各派大师均推崇六字诀,表明其有着很高的养生祛病价值。 唐代道教学者在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中,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 自从盘古分天地,直至今日,这人生轮迴,无有休期。伤嗟人身难得,光景疾如闪电,年小不肯省悟,老时甘分候死。若临行一念纔差,打在六道中生,真性入于别壳,饶经万劫,难以出离。当此之时,悔何及也。多奈古今慕道者,不遇明师亲传口诀,自生短见,乱起愚迷。有餐松啖栢者,有饮水吞符者,有嗽嚥津唾者,有吐故纳新者,有吸日精月华者,有按摩导引者,有斋戒休粮者,有盲修瞎鍊者,有舌柱心灰者。穷此数般,皆是傍门小法,并不关修性命之事。争知性命二字,尚有真假,真性命者,出阳神也。阳神者,此是天仙大成之法也。 假性命者,出阴神也。 阴神者,此是鬼仙小成之法也。 可笑此等出阴神之人,奈何少学无知之徒,不达抽铅添汞,鍊金丹大药之术,又岂知伏龙降虎之法也。却妄内观存想下丹田,安心定意,固养神炁,言我庾成功,意内成金丹,想中取大药,此等有如小儿戏耍也。不识真铅真汞,指神炁便为性命,却如见他财为己财,呼别姓作亲儿。乃曰:梦裹得财,焉能济事,画地为饼,岂能充饥。空中又空,如镜花水月,终难成事。若不识金丹太药之法,执着内观存想者,达士奇人一向毁之。 长生真人诗曰:胎仙若是想得成,女子无夫也怀孕。张平叔曰: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又钟离真人曰:还丹不得真铅汞,万劫沉沦入死乡。是也。 初进道之人,心猿意马,奔走如飞,无所停留。恐游外景而丧志,使耳不听,目不视,心不狂,意不乱,内观存想下丹田,安心定意,固养神炁,行持不可缺乏,不可执着,勿得轻示小用矣。铅汞二字,非干是神炁。铅汞有分两,神炁如何有分两?铅汞有抽添,神炁如何言抽添?更有一等修行之人,于神炁也不会养,小成法尚自不知,却一向执着他包天裹地,豁达顽空。言我无做无作,大道无形无象,本来无少无多,修箇甚底?饥时喫饭,饱时打睡。此等修行之人,到头如枯树发狂花,何异于迷人行夜路,深可痛哉!若夫大道无言无相,王祖师甘河镇上遇吕真人,却是箇甚麽修行? 学道之人,金丹大药成时,光照十方,明彻四海,聚则成形,散则无穷,千变万化者也。此乃是大道也。 男子有内肾,内肾者对脐贴着嵴骨,两箇腰子是也。人之元阳金精,从内肾而生。内肾者,又名偃月罏、玉罏。心为金鼎,内肾与外肾,坎家一卦,切勿不得浄身,去其外肾,损其造化,难成道也。 肾者,此是五脏之主也。人有三宫三田:顶门为泥丸,名曰上丹田;心为绛宫,名曰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为黄庭宫,名曰下丹田。此是养圣胎之房,鍊金丹大药之罏灶也。人有五脏,各有一精,五精皆聚在下丹田。下丹田左青右白,上赤下黑,中央黄。下丹田者,一名五明宫,一名宝瓶宫,一名水精宫,一名五行罏,一名龙池,一名凤池,一名瑶池,一名丹池,一名华池,一名七宝池,一名阿耨池,一名金利国,一名气海。人心是南方丙丁火,肾是北方壬癸水,心肾者是假水火也。人心肾中铅汞,是真坎离也。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十四首白话批注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十四首白话批注.txt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方, 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者, 当推陈君撄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自临炉, 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预实验之役,即外 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赌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序文。余 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诀,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法,男女两性 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同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似 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身难上碧岩 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然后将此七言绝 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清江黄邃 回本页首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凡例 原诗十四首,辞句雅驯,意义浑涵,乃丹诀中之上乘,故全录于篇端,以便学者诵习。另有 七言绝句数首,已收入拙著女丹诀集成中,故不重录。(按:七言绝句七首,今补附于「孙不 二仙姑事略」之后。) 原诗虽标题为女功内丹,然就男女丹诀全部而论,其异者十之一二,而同者则有十之八九。 故男子修仙者,亦可于此诗得多少参悟。 诗中杂用仙家专门术语,博学之士,尚不易窥其玄奥,普通妇女无论已。不佞此注,极力阐 扬,泄尽隐秘,真口诀已跃跃纸上。至其工夫首尾,不能成段说明者,则因为原文所限,不 得不尔。又注中多引古语者,皆当日信手拈来,适合妙谛,比自作为优,且免杜撰之嫌。 注中文字,虽非白话体裁,然已扫除譬喻,都为实语,浅显易明,凡国文通顺者,阅之自易 了解,若对此犹有难色者,其人恐于仙道无缘。盖此等无上道妙,必须择根器而授。作诗者 意在发挥自己之性情,本不求他人之了解,作注者志欲流传高深之学术,亦不欲博庸俗之欢

一吸便提

一吸便提,息息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南公上师防漏丹的十六锭金 学道家、密宗的,有个“十六锭金”很重要,你们听一听懂了,好好练,对身体特别好。 方法是站立姿势,随便你马步也好,姿势一摆,“一吸便提”,鼻子一吸,下面就提上去,上面压下来,上下两个气接上,“气气归脐”,归到肚脐;“一提便咽”,上面口水咽下来,“水火相见”,这叫“十六锭金”。当年求这十六个字,那还了得,花了多少钱,磕了多少头。这有名的“十六锭金”,十两黄金一个字,就是那么珍贵,现在我就随便送给你们了。选自《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有“十六锭金功”,其法诀谓“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此种功法至简至妙,字字如金,故丹家谓之“十六锭金”。具体应用之时可据不同目的变化其行功要领,在丹道修炼关键步骤行功时派上用场,皆有奇效。此术作筑基功修炼时,可保持站桩之姿式,两脚趾抓地,关键法诀是吸气时由会阴穴向上提缩,似气由会阴吸入一般挤到肚脐间,前收生殖器,后缩肛门,如忍大小便状。随之将口中津液汩汩咽之,送入肚脐间,将前所吸之气以肚脐为中心下提上压,闭息持气半分钟,必要时可配合双手握拳敲击后腰和前腹的动作,将气震通骨髓。然后全身放松,恢复腹式呼吸。如此反复练习,平常小便时亦提肛、咬紧牙关保持此姿式至小便结束。其法诀有紧张用力者,有轻提轻咽者,有连续做功者,有中间停顿者,皆可随机妙用。(选

自《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 仙家相传之“十六锭金”,其诀云:“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此功有吸气,提肛缩肾,意注脐下,咽气几个动作,然单修双修皆可用,辟谷胎息俱有效,采药炼气运河车,因目的不同火候有异,变化万千,丹家视为鸿宝,故字字为金。世人知此诀者多,然明白其中奥秘者却百无一见,吾今揭出,此亦丹家真传。(摘录自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之《辟谷胎息第七讲》 回春奇诀(破译十六锭金练法) “回春仙诀”为什么能够迅速的产生神奇效果?虽然,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必须得法,若未得奇法而又想获得奇效,可能吗?而“回春仙诀”乃道家核心奇法之首,堪称“秘中之秘,奇中之奇”,它是历代祖师用来开启人体能量宝藏的金钥匙,修此“仙诀”可快速触动人体关窍,激发潜能,可使人迅速由弱变强,更能快速充实人体三宝(精气神),并可逐步达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奇迹变化。经多年验证,当日练习此“仙诀”就能有丹田气增,阳物勃起等反应,在行房事不仅精气不外泄,反而能功效倍增(能快速聚集返回性能量)。经过短短短1-2个月的练习,全身心体力、精力及面色肌肤,将会有前所未有的神奇改变,保证可还你一个虎跃龙腾之身。它不仅对防治数十种疑难杂症有奇效,而且它对影、视、歌星快速美容,老年长寿和儿童快速开智也多著神奇。总之,凡有缘得到此“仙诀”者,均被其神效所折服,许多受益者无不由衷的感叹:由于自己开始的一点怀疑和犹豫,而差一点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现

【精品】“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

【精品】“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 “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 “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 陈毓照老师 一、姿式 练功调身姿势种类有:坐式、站式、卧式、行式。若细分之,每种式还有多种不同形式。如果懂得“坐”字的真实含义,知道“心息依虚”为真坐的道理。所以学人只要能做到“心息相依”,不管行站坐卧,以及任何一个不同的分别姿式,莫非坐也。若心息不依而做工,不要说行站卧非坐,即坐亦非真坐也。原因何在,请参“坐”字含义。 1、坐字含义 坐为二人字与一土字组成,为“心息依虚”之注脚。二人为谁,即心与息也,铅汞也,龙虎也,真阴真阳也,婴儿姹女也,异名甚多,皆二人之实体也。一土为何? 即中央土釜,戊己虚无之中宮也。亦即玄关也,玄牝也,鼎炉也。余如阴阳窍,龙虎穴,三才窍,通天窍,悬胎鼎,虚无窟子等等,异名亦多,难以尽述。综其大旨,只有二人同坐土上,即心息依虚之时,方为之坐。心息不依,不与虚符,非真坐也。懂得了这层道理,只要做到“心息相依”,便坐亦坐,站亦坐,卧亦坐,行、住、靠、工、吃饭、大便之时,无处非坐也。心息不依,心念纷驰,虽坐亦动,谓之“坐驰”,非坐也。此为坐的先决条件,不可不知。故西派坐功,不拘一式,以心息是否相依为合度,即是故也。故张紫阳说:“先把乾坤(即指此中土)为鼎器,次抟乌兔(即指心息之婴姹二人)药来烹。既驱二物(亦指心息二人)归黄道(亦指此土字言也),争得金丹不解生。”(《悟真篇》)又说:“铅汞(心息也)归真土,身心寂不动。”(《金丹四百字》)以上二说,皆含“心息依虚定”全旨,亦坐

式之真诀也。坐的姿式与种类:外形之坐姿,虽不重要,但也不能没有一个固定式子,如双盘(先左脚背放在右大腿上,再将右脚背放在左大腿上,亦可先右后左。)、单盘(可把左脚背放在右大腿上,亦可把右脚背放在左大腿上,亦可先左后右。)、自由盘(两脚背平分左右放于两大腿之下)、跨鹤式(两膝盖对准重叠,两脚背向左右分开放平,此式适于女丹友。)、平坐(可平坐于与膝齐高的凳或椅上)、靠背坐(坐于有靠背的椅子或后高前低的藤床上,体弱有病者适用。)等等。 上坐全身放松,不要紧张,如法调息,神与气合,若存若亡。念头集中,则神与气合;要有信心,要有恒心,能忍耐腰酸腿麻。下坐后自行导引按摩、擦面、摩头、拔耳、熨眼、叩齿、搓掌、摇肩、扭腰、伸腿、舒足等。把口中的津液细细吞咽,不可一口吞下。 2、站的姿式与种类 一般的说,可分自然式、三圆式、伏虎式、下按式和混合式。按其姿式难度来分,应循序渐进,又分高、中、低三种。我们的着重点,就在于是否“心息依虚”而站,究竟站法以何为好,并不重要,故顺举数例,一笔带过。 3、卧式与种类 睡眠三昧是大江西派功法的主体工程,特别重要,因为它又是工作繁忙朋友难得的炼功机会,也是体弱多病朋友带病炼功的方便法门,故特重点介绍之。讲到实际,只要能明白“坐”字的真实含义,能做到心息相依而睡,从初睡进入深睡状态,便是真正的睡眠三昧,也便是卧功姿式的真实要求。心息不依而睡,其效甚微,不足以卧(睡)功称之。外形方面,亦可分为仰卧、侧卧、自由卧三种。 (1)仰卧 仰卧古称摊尸睏,本不可取。但仰卧原是一种最舒畅的睡眠姿式,故在觉醒状态或已由睡转定以后,亦可以仰卧式炼之。仰卧姿式简便,仰体向上,两腿分开,两手平放两侧伸直,手心可向上(适宜体虚阴盛者),也可向下(适宜体壮阳盛朋友),全身放松,便可从“听息”开始,进入“心息相依”状态。

女丹修炼阶段

女丹修炼阶段 *导读:据丹书上说,男女人体的生理不同,在练气功方法 上就有不同之处,如果不注意其不同之处,无疑会影响女子练功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偏差…… 据丹书上说,男女人体的生理不同,在练气功方法上就有不同之处,如果不注意其不同之处,无疑会影响女子练功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偏差。当今社会流行的气功中,专为女子编的功法甚少。因此,为妇女们提供一些练功方法,供妇女们使用,使妇女们都能得到祛病健身、增强体质。下面分为三个阶段加以介绍。 第一阶段女子筑基功 女子生长到十四岁,气血充溢,因此每月有一次经血来期,不善于护理者,导致体质亏损,引出躯体不适,病害缠身。要想祛病强身,先练筑基功,具体练法如下: 1.坐式:盘腿端坐,右腿在外,左腿在内,此为阴抱阳。上身挺直,舌顶上腭,双手轻点在两个乳房中心乳溪上。 2.凝神观窍:双眉微闭,双目集中看鼻根,此时双目成对眼,看到双目发胀时,闭目回光内视祖窍穴里边黑洞样子(双目中心)。 3.凝视乳溪穴:内视祖窍穴五分钟后,再用意念引着二目合一之光,至双乳房中间的乳溪穴:疑视调息,一吸一呼,来往柔和,吸气从鼻降至腹部,呼气往后定尾闾,上升于头,又降到肺部。吸降呼升,绵绵若存,心空至极,静定不动时,再用双手棒

乳,轻轻揉摩双乳,从左向右旋摩四九三十六团,每转九圈一停,吸气从子宫微微提升到乳溪穴,只注意吸,不注意呼,共一提二十四口,完毕收功。 4.收功动作 把双手心搓热,捂在双眼上,觉热消失,双手向左右猛分,眼使劲一睁,边做五次,再旋转眼珠,从左向右转九圈,从右向左转九圈,从下向后向上,从上向前向下转九圈,再用双手大拇指按在双太阳穴上,向上推摩三十六下,双手中指按在两个鼻侧窝上,向上按摩三十六下,双手掌捂在双耳上,使劲一按,猛分开,耳内出声,连做六下,伸腿展腰下坐。 5.功效 经常凝神观祖窍为修性,经常凝神观乳溪是修命,做到性命双修,也叫做心肾相交。目光照定乳溪,神抱意住,意系息住,纯一自然,真息往来,一开一合,在乳溪中,挽转攸扬,聚而不散,则内藏所伏之气,与鼻孔外来之气,溶化无迹,交结在血海中,氤氲融会,不觉若觉,有意无意,呼则微微起意,上照脑中,吸则攸攸回气,下达丹田,久则成了自然,静虚至无相之极,等生动之机,其气在无意之中,丹田血海之内,有一缕清气,自下升上,直入乳溪,凝神照定,运息片刻,舒散全身,一片太和浑元景象所以这个功法,叫做静养运化元气功。 6.注意事项 ①女要用双手捧乳揉吸之法。②童女不用揉乳之法。③在月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

[转载]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 钱俊时(教授)(《益生文化》秋季卷稿件) 唐末五代·吕洞宾:“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敲爻歌》) 元明间·张三丰:“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证道仙经》)《性命圭旨》:“吕知常曰:‘一息暂停,方可夺天地造化。’程伊川曰:‘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长生?’翁葆光曰:‘一刻之工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此三老者岂虚语哉?” 如何修性,如何修命,如何性命双修,这是丹道的头等大事。谈一点粗浅认识: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这就能避免“只修性,不修命”而踏上了性命双修之坦途。 1、金元间·丘长春论“止念”与“心定”、“慧光生”和生“慧”的关系 丘长春指出:“学者急须止念,念止则心定,心定则慧光生。慧既生矣,还须自涵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中,久之方返于虚无真境。” 修“止念”即修静功,即修性。修止念修到念止,则“心定”,即

修清静之功达到高层次——入定。此际必“慧光生”。“慧光”者,即本性(元性、元神)之光,此光有多种称谓,除“慧光”外,还有“性光”、“灵光”、“神光”、“天光”、“圆光”等。慧光生必生“慧”(获得智慧、大智慧和这样那样的功能)。 丘长春的这条语录将“止念”与“心定”(入定)、“慧光”和“慧” 的关系讲透了。从修性入手修炼者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修止念→念止(慧光生,入定)→生慧。识神让位于元神,丹家谓之“心死神活”。 这就是一条规律。世界上办好任何一件事都要摸清规律,按规律办事,修仙、修丹、修真或者笼统地说修行、修持,也绝不因其特殊而例外。 对丹道有深入研究的胡孚琛也讲明了这个观点,讲得很精彩:“丹道修持最要害的步骤是‘入定’,入定以见‘五彩神光’为效验。”“先师尝云:‘光通阴阳界’,就是说人体修炼到见五彩神光,就可以打通色身和法身的界线,人的意念也就可以激发潜能了。当人的意念可以对色身和法身产生实际作用时,便是‘神通阴阳界’,至此则可天人合一,参赞天地之化育。”(《性命法诀十二讲》)” 2、丘长春上条语录之后还隐藏着一位尊敬的客人 这位客人就是“元气”,也称“先天炁”(还有其它一些称谓)。当修持者“慧光生”,见到那“园陀陀、光烁烁”的慧光时,这位尊敬的客人即姗姗来迟:元神不可见,见之于元神之光——

内丹学原理及其理论体系

内丹学原理及其理论体系.txt 内丹学是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仅是由于丹家千百年来靠口诀秘传,世人 鲜知,因之学术界至今尚少人研究。我们将在今后逐次探讨各派内丹法诀和具体修持程序, 在这之前,不得不再费笔墨综述一下内丹学的理论。 人们知道,内丹学被称为仙学,首先在于它是古代神仙家的创造,是数千年来神仙家汲 取道、释、儒、医等传统文化的精华,苦苦探索宇宙自然法则和人体生命科学的智慧结晶。 内丹学是一种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上千卷《丹经》实际上就是内丹家前仆后继地世代实施 人体系统工程的实验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内丹学是一种综合道家和道教文化的宇宙论、 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又是一项为探索人体奥秘、开 发人体潜能而修炼的系统工程。 在哲学上,内丹学上承唐代的重玄学,下为周敦颐开启宋明理学提供了思想资料。宋明 以来,知识分子研读《丹经》已成风尚,朱熹注《参同契》,王阳明读《悟真篇》,王夫之着 《愚鼓乐》丹词,林兆恩创三一教,皆是人所共知的事。先秦之后,中国哲学兴起玄学、佛 学、理学和内丹学四个理论思维高潮,内丹学实际上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理性思维之花。在科 学史上,内丹学进行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在脑科学、心理生理学、老年养生学上的价值是 不言而喻的。自古以来内丹学说,尤其是男女双修派的内丹功夫,被礼教的卫道者和谤道的 伪君子诋为邪术,这并没有阻碍内丹各派的发展和流传。今天我们要对内丹学从现代科学和 哲学的高度进行学术研究,更不必理会那些无知的伪君子依靠权势而来的恶口诽谤。内丹仙 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术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有献身科学的大智大勇。 人们知道,庄子道家学派认为人的生死是如同昼夜交替一样的自然规律,主张自然无为 以顺应物理之情。道教哲学则“贵逆不贵顺”,主张丹可炼、金可作、仙可学、世可度,提出 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内丹学的理论核心是要“归根返元”,要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 出挑战,从逆的方向模拟宇宙反演的规律。陈致虚注《参同契》云:“太极之分,有先天,有 后天。何谓先天?形而上者谓之道,以有入无也。何谓后天?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无入有也。” “世人惟顺行后天之道,故一生一死而轮转不息。圣人善逆用先天之道,故能致知格物正心 修身乃长存而不泯。”“顺行阴阳,生人生物;逆用阴阳,必成金丹,此原理也。”《丹经》也 有“顺为人,逆为仙,只在其间颠倒颠”之说。因之我们将“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称作内 丹学原理。 内丹学要追求一种不生不死,绝对永恒的状态,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质运动有熵 增趋势,动植物皆有一个由生而长、而壮、而衰、而老、而死的过程。凡是产生的东西最终 都要灭亡,这是自然科学定律。然而内丹学家却找出了一种永恒不灭的东西,这就是“虚无”。 《唱道真言》说:“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虚不毁。道经曰形神俱妙, 与道合真。道无他,虚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丹家将虚无写作“○”,用一个 圆圈表示宇宙未创生之前的状态。实际上,虚无就是道。按照道家与道教的宇宙创生演化图 景及人体生成说,宇宙和人体生命的生成皆源于道。《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 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道自虚无状态中先化生出元始先天一炁(又 称太乙真气,先天祖气),这种先天一炁被认为是宇宙万物运动的一片生机,也是人体及一切 生命活动的源泉。然后由先天一炁化生出阴阳二性,“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是贯通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