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新人教选修3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新人教选修3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新人教选修3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本专题内容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为主题,要求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深入理解和认识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理解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

一,重要理论

(一)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1.含义: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有序的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中行使职权,集中解决问题;其他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各种国家权力的运行,即有统一的目标,又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

2.体现:

(1)从人民代表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另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从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

(3)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如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

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统一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统筹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协调各方面利益.

保障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需要扩大民主,鼓励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也需要高度集中,汇集人民的智慧,调集全国的资源.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其他各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协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实践证明,国际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能够真正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坚持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造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有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的一种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1)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只讲集中,不讲民主,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必然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每个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增强纪律性,维护中央权威和全国法律,政令的统一.

(三)比较西方议会制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国情的好制度.

1.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西方国家实行的议会民主制是西方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各自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国情.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之所以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凝聚人民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的正确组织形式,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

2.区别:

从形式上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议会制都属于代议制.但是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这一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西方议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尽管它声称"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管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又过于分散,互相消耗牵制而导致效率低;西方议会制一般按"三权分立制"的原则来组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难免互相牵制,降低效率.

3.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能经得住风浪,克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度,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党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坚定不移的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中,必须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行,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3.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要不断完善适合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以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

二,典型题例

1.材料一: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

材料二:为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1)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要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参考答案】

(1)①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是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

(2)①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统一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统筹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协调各方面利益.

②保障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需要扩大民主,鼓励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也需要高度集中,汇集人民的智慧,调集全国的资源.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其他各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协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实践证明,国际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能够真正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动员和组

织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通过了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纲要》,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人大的主要议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2)这一制度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要议程,说明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国家权力.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对其负责,受其监督.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会议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报告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3.某市人代会召开期间,会外"网上代表"列席了会议,大会上还受到不少"网上议案",人大信息网中的"市民心声"栏目可接受并部分刊载市民发来的电子邮件,供市民发表意见;网议人大会栏目每天请部分人大代表,在网上与市民交流.

你认为,我们应如何认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政治现象

【参考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行使民主权利."网议人代会"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人民民主的权利,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下列属于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④职工代表大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选举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联系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5.《浙江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省人大会履行监督预算执行、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及省级决算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要替老百姓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这主要体现了它 享有()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 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 ①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领导人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 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 公民的法定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 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D.选举与被选举的关系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 活动的基本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 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赢在课堂】高中政治选修三练习题专题四民主集中制度过关检测

专题四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表明( ) ①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②这是与我国国 体相适应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的有关知识的掌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D 2依法治国对立法机关的要求是( ) A严格执法 B依法行政 C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D严格立法、有法可依 解析:立法机关,顾名思义是指”立法”,用排除法,选D项。 答案:D 3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和制约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B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C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D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来看,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B、C、D三项讲的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A

4人大代表应当接受人民的监督,因为( )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人大代表在工作中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 D每个人大代表都努力为人民服务 解析: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是因为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出来的,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应当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其他选项都不直接构成原因。 答案:C 5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 000多件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的 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利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题目没有涉及政体,只是说国家机关,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地方人大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不可以制定法律。 答案:D 6下面漫画给我们的政治启示是( ) A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B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C要不断提高人民代表的法律意识 D要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效能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 体效能 一个领导班子,能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把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各项工作抓好,能否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是关键。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发挥的好,这个部门或单位的各项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就能较顺利的达到各项工作的预期目的。反之,各项工作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使正常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如何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呢?我们认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1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基本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民主集中 制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是可以变质的,干部也是可以变质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是领导核心的决策者,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直接影响着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行。”在坚持民主集中制问题上,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陈独秀、王明搞家长制、个人专制,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较好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文革”期间党的民主集中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巨大的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日益正常和活跃,为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各项经济工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各级领导班子要想进一步把经济工作抓上去,要想全面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需要注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只有这样,领导班子内才能有一个正的风气,才能形成核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2 只有“一把手”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更好的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党的十五大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维护大局,严守纪律,防止个人专制和各自为政,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当前情况看,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大多数都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在许多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许多不够民主的问题。例如,有些领导干部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喜欢“一言堂”,个人随意决定重大问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新人教选修3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本专题内容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为主题,要求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深入理解和认识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理解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 一,重要理论 (一)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1.含义: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有序的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中行使职权,集中解决问题;其他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各种国家权力的运行,即有统一的目标,又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 2.体现: (1)从人民代表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另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从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 (3)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如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

民主集中制学习心得体会一

民主集中制学习心得体会一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和领导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搞好民主集中制建设,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集中制始终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点在于实施集体领导,在涉及单位的重大问题上,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大局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上必须充分发扬发主,正确实施集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提高领导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讨论研究问题时坚持党性原则,保持理性思维,遵守议事纪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民主的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民主集中制从本职上讲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思想意思,就会违背民主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是防止和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的有力武器,是民主集中制的

本质关键。实行民主集中制,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集中所有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智慧,凝聚全部的力量;同时,又实行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利益、意志和要求决定问题,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它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允许互相扯皮、议而不决,一经决定立即实施,可以避免那咱互相掣肘和力量分散的弊病,具有简捷便利的特点,所以它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加强民主集中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党能否作到决策的科学和正确,这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起信息反馈灵敏,及时的决策机制和纠错机制,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党内民主,不广泛听取意见,不按规定和程序实行正确的集中,就会因决策而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正确党内、外各种关系,不断强化党内民主监督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内生活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展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上来。同时还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把党员的建议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用于指导工作。党内民主监督包括党的纪律监督、会议监督、党代会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

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教学目标】二课时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难点:能量变化实质,键能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言;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说化学反应中不仅是物质的转变,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个能量就是反应热。那什么是反应热呢? 回顾:一、反应热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反应热。 讲述: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通常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反应是在恒压下进行的。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 两者的关系:焓变与“等压”反应且“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的反应热相等。一般没特别指明时,两者的数值相等。 问:一个化学反应,根据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可把反应分为什么?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H(焓变)<0表示放热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题4》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A 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H3B.CH4 C.BF3D.NF3 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 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NO、N2、CN- B.NO-2、N-3、OCN- C.BCl3、CO2-3、ClO-3 D.SiO4-4、SO2-4、PO3-4 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D 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 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C 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C 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 A.H2、NH3、H2S B.CS2、BF3、CO2 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 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B 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地位和作用。第(1)问,首先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关系,然后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第(2)问,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中央同地方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入手,结合材料回答。 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我国的其他国家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在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项具体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表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64周年,也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59周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简要说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第(1)问属教材基础知识考查。解答第(2)问要注意审题,不能撇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前提,泛泛去答“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具体组织答案可从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 答案(1)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

人教版政治选修三:专题3(第4课时)《美国的利益集团》作业设计及答案

第4课时美国的利益集团 美国的医改方案艰难出台,据悉,从肯尼迪开始,历届美国总统不断尝试医疗改革,但都因为无法战胜强大的利益集团而作罢。没有意外地,奥巴马在竞选时提出的“扩大公共医疗制度”方案遭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坚决反对。最终,还是奥巴马让步,放弃了扩大公共医疗制度的思路,采取市场处罚的、强行推进目前覆盖1.5亿就业人口的商业保险制度,也就是常说的“官督商办”。 思考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美国利益集团的作用?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团 1.产生原因:美国____________的产物。 2.含义:拥有____________的人或组织组成的团体。 二、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1.影响政府的途径:________、人数和知识。其中________永远是利益集团影响政治人物的重要手段。 2.合法手段:游说、游行示威、______________和承担法庭诉讼等。 三、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1.积极作用 (1)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充当________与________间桥梁的作用。 (2)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过利益集团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________________。 2.利益集团的虚伪性及其在美国政治中的消极作用 (1)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______________产生决定性作用。______________利益集团、____________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者关系密切,具有比其他利益集团更大的影响。 (2)利益集团作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中间人”,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________。 (3)利益集团为____________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利益集团的实质:美国利益集团机制,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相当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是____________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执行民主集中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执行民主集中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把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落实好,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好党内关系,强化党的正确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作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对党内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认真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之不断健全完善。 一、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并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活动。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建立和发展中,对主民集中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是科学的、正确的,也证明了我们党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好的,是富有成效的。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又得到进一步发扬,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有力的保证。但也应当看到,在党内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着党的建设。当前执行民主集中制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既有民主不够的一面,又有集中不够的一面,但主要是民主发扬的不够。具体突出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1、存在决策过程中强调领导个人的意志,忽视走群众意见的倾向。有些领导在党内生活方面,特别是选拔干部问题上,不充分征求别人的意见;在领导经济工作方面,对一些重大决策,有时不经过民主充分讨论和科学论证就拍板定案,个人说了算。有的则强调自己是领导班子的核心领导,不注意发挥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作用。这些做法,使党内民主不能充分发扬,集中也无法做到真正准确。 2、存在有些党员不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意见的倾向。有些党员在党内生活中不讲意见,只讲服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有些时候对正确的东西不坚持,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反对,特别是在关系到利益调整和领导切身问题时,不闻不问,只等领导最后做决定,使党内民主流于形式。 3、存在对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少数人不执行的倾向。有些党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不服从党的决定。甚至有的党员无视党的原则,在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与个人意见不一致时,不执行集体决定或在执行中阳奉阴违。以致党的集体决定无法落实,民主集中制也无法贯彻。 4、存在强调地方和局部和利益,忽视全局利益的倾向。有的领导摆不正地方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总是把眼睛盯在自己的地方利益上在工作上,安排部署和决定本地本部门的多,考虑全局的较少。有的在执行上级决定中,对地方有利的就执行,对地方不利的就消极对待。这样,集中制也得不到落实,影响了工作的全局。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既有现时因素,也有历史因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封建主义思想残余根深蒂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产阶级思想乘机而入,对许多党员干部的思想影响很大。在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受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级观念比较严重,对“家长制”、“一言堂”的作风习以为常。二是党内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严。虽然我党内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但在党的许多制度和规定中还有不足之处,对党员的民主权力保障不够。同时,这些制度在执行中也存在执行不严、监督不力的一面,使民主集中制没有充分的制度保证。三是有些党员的参与意识不强。一方面表现在有些党员自身的科学文化程度较低,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参与决策能力比较低,以致想参与也参与不了。另一方面,有些党员政治素质较差,不能正确执行党的各项原则和制度。有的把发表个人意见与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原则混淆起来,认为自己只有服从,不能提意见。有的私心杂念较重,担心提意见给领导找麻烦,情面上过不去,不愿提意见。还有担心遭打击报复,不敢提意见,特别是不敢提批评意见。 二、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几点对策 民主集中制贯彻的好不好,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锲而不舍坚持抓下去。对目前党内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及早加以解决,若是

高中政治选考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高中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一课、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本质: (1)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国家本质: 国家性质也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专政与民主: (1)专政的含义: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2)民主的含义: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二者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3)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即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课、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4、现代国家管理形式(政体)的基本类型 --- 三种政体的比较: 基本类型: (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议会制与总统制) 内容: ①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及职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世袭、象征性、无实权。 议会制:选举,虚位、无实权。 总统制:选举,有实权。 ②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 议会制:议会。 总统制:总统。 ③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议会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总统制: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④议会产生的方式及职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议会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总统制:选举,立法、监督权。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第56期科级进修班施宣博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实际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先进性和世界观的必然要求。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谈谈自已的看法: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前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上,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定,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此,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坚持民主集中制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集中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生活中的体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于发挥集体智慧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有力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要提倡领导干部敢于负责的精神,反对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和无人负责。党的委员会成员既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3、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

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内民主是党内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党内集中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我们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二选做题

专题二选做题 1、(2013·唐山一中高三第一次调研)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2B(g)2C(g)+D(g)。现将4 mol A 和8 mol B 加入体积为2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反应至4 min 时,改变某一条件,测得C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2 min 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B 、4 min 时,A 的转化率为50% C 、6 min 时,B 的体积分数为25% D 、4 min 时,改变条件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013·哈尔滨六中第四次模拟)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 与1.0 mol H 2O 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 B .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 >0 C .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 的CO (g ),则平衡时CO 物质的量 分数为33.3% D .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 的H 2O (g ),则平衡时CO 转化率为66.7% 3、(2013·湖北公安县高三开学考试)某温度下,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4232()()()() c C c D k c A c B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增加B ,平衡向右移动,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2013·江苏淮阴中学高三调研)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 2(g )和O 2(g ),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 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密闭容器体积/L 2 2 2 1 起始物质的量 n (SO 2)/mol 0.4 0.8 0.8 0.4 n (O 2)/mol 0.24 0.24 0.48 0.24 SO 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α3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400 C .SO 2的平衡转化率:α1<α2=α3 D .容器中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丙=丁>甲 5、(2013·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开学检测)T ℃时在2 L 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 、Y 、Z 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Y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0246 c (mol/L) 2.55 t (min)

生物选修3专题一知识点(详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 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优点: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迅速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2、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 (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 (2)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原核生物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有特定的切割位点(专一性)。 (3)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3)结果:形成两种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注意: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从而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 2?“分子缝合针” 一一DNA连接酶 ①作用:恢复磷酸二酯键。 ②种类: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来源于噬菌体,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 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常用的载体:细菌的质粒、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天然质粒不能直接使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方法: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适用于目的基因较小,或已知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3. 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区别 4.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快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 M制 (4)使用的前提: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5)条件:模板DNA、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 (6)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C DNA解链为单链,断裂氢键; 第二步:退火,冷却到55?60C,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DNA

人教A版政治选修三第四专题第三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学案

第四专题第三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及其表现 (2)、把握民主集中制表现,理解国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必然性 (3)、列举实例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难点: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____________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________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________和民族团结。 2.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根源。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得起各种风浪沿着________________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 即时巩固: 1.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句话表明()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效率可以集中,不要民主 C.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确保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2.无数事实表明,人大制度健康发展,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人大制度遭到破坏,国家和社会就会陷入混乱。这是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②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③同资本主义议会制有本质的区别 ④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邓小平同志指出:“西方的民主是三权分立,而我们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最符合中国实际。”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是由() ①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具体国情决定的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③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 A.①②④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要点理解: 一、民主集中优势明显 1.中国政治实现人民民主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党政议事规则

艺术设计学院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党政议事规则 第一条 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团结、廉洁、开拓的好班子,保证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参照下发的有关文件,特制订本议事规则。 第二条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科学地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规范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生活,正确处理学校党政关系,维护党政领导班子的高度统一和团结,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意义深远。党政议事和决策过程,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要强化集体领导意识,又要按个人分工负责承担各自工作责任。 第三条 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坚持学校的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在讨论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参加讨论人员应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充分发场民主的基础上,对与会人员的意见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形成系统的决策意见,并按集体讨论形成的正确意见办理。 第四条 学院行政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由党政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对于事关学院全局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三不”,即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两个以上方案作比较不决策,没有经过咨询论证或可行性研究不决策。 第五条必须由党政领导干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有: 1、研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教育党委、行政重要指示、决定; 2、讨论研究贯彻教育方针、事关学院办学方向的重大工作部署,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改革方案等; 3、讨论研究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中层机构的设置和调整; 4、讨论研究有关干部的推荐、提名、任命中层干部等; 5、讨论教职员工的人事变动,考核奖惩; 6、讨论决定学年教职工课务职务安排及岗位聘任; 7、讨论研究年度财务预算、重大经费开支及其他重要财务问题; 8、研究确定学校招生原则、程序等; 9、讨论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福利、职称、推荐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事项; 10、研究部署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学校党建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11、其他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 第六条 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一般由院长或书记召集成主持,党政领导必须参加,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者必须请假。决定重大问题的党政领导干部联席会议至少要有3/4的成员参加才能召开。

2.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专题

(二)能量图像专题训练 1.化学反应A 2+B 2 ===2AB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 2和1 mol B 2 的总能量 2.已知:①N 2(g)+O 2 (g)===2NO(g) ΔH1=+180 kJ·mol -1②N 2(g)+3H 2 (g)?22NH3(g) ΔH2=-kJ·mol-1 ③2H 2(g)+O 2 (g)===2H 2 O(g) ΔH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2=E1-E3 B.H 2 的燃烧热为kJ·mol-1 C.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 2和3 mol H 2 ,反应后放 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2Q1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 3(g)+5O 2 (g)===4NO(g)+6H 2 O(g) ΔH=+906 kJ·mol-1 3.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S(s,正交) ΔH=+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表示断裂1 mol O 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 2 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少 kJ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1) 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A 2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