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支撑架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支撑架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塑料按钮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一﹑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塑料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塑件图:

设计要求:

1.注塑模具总图(A1或A2)一张;

2.注塑模具非标准零件图(A4-A3)3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不少于10页)一份;

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1.塑件分析

(1)结构分析从塑料制品来看,该制件形状为类似长方体,中心位置有凸台,而且有个阶梯的通孔,形状是对称的,结构较为简单。塑件的两侧面有Φ4mm的圆孔,因此模具应有侧向抽芯机构,由于抽

出距离较短,,抽出力较小,所以采用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斜导柱装在定模板上,滑块装在动模板上。

(2)精度等级由图可知,未标注公差尺寸,查表2-3常用材料模塑件公差等级和使用(GB/T14486-1993)和表2-4国家标准塑件尺寸公差(GB/T 14486-1993)(P28-30),采用MT6、B类公差等级。

(3)脱模斜度尼龙1010收缩大且收缩率范围大(收缩率为:1.0~2.5%),因此脱模斜度不宜过小,参考表2-10选择该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2°。

2.尼龙1010的性能分析

(1)使用性能尼龙1010简称PA1010 (聚酰胺),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颗粒,熔点205℃,其中原子数多的熔点低,易吸水,无毒,易染色等。尼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结晶度越高,其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及润滑性均提高;尼龙软化温度范围窄,具有比较明显的熔点,多数尼龙具有阻燃性,热分解温度约300℃,使用温度–40℃~100℃,长期使用温度80℃,在100℃以上长期与氧接触会热降解,可加入稳定剂改善;尼龙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尼龙能耐大多数盐类,但强酸和氧化剂能侵蚀尼龙,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和油脂;尼龙的耐用性一般,在大气中长时间暴露,力学性能会逐渐下降;尼龙的确定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

(2)成型工艺分析

1)收缩大且收缩率范围大,各向异性明显,易发生缩孔、凹陷和变形等缺陷,成型条件应稳定。(收缩率为:1.0~2.5%)

2)吸湿性较大,成型前需干燥。热稳定性差,易分解,干燥时为避免高温氧化,采用真空干燥。

3)熔点较高,熔融温度范围窄,热稳定性差,不宜在高温料筒长时间停留。喷嘴需加热,防止堵塞。

4)熔体粘度低,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2mm,成型中易发生溢料和流涎现象,成型条件应稳定。

5)冷却速度对结晶度和塑件性能影响较大,应根据壁厚等控制模温。模温过低,易产生缩孔及结晶度低等问题。

6)可采用各种形式浇口,浇口与塑件连接处应圆润过渡。流道和浇口截面尺寸大些较好,可减少缩孔及凹陷等现象。

(3)尼龙1010的主要性能指标其性能指标见表2-1。

表2-1 尼龙1010的性能指标

3.尼龙1010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1)注射成型过程

1)成型前的准备。对尼龙1010的色泽,粒度和均匀度等进行检验,加工前必须将树脂干燥至含水0.1%~0.3%以下。干燥条件:

真空干燥时,真空度>98.7kPa,温度90~ 110℃;

常压干燥时,温度80~100℃,时间均为8~12、树脂层厚度25mm,树脂干燥后应尽快加工成型。

2)注射过程。塑件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塑化达到流动状态后,有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成型,其过程可分为冲模,压实,保压,倒流和冷却五个阶段。

(2)注射工艺参数

尼龙1010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4.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模具设计中,分型面的选择很关键,它决定了模具的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分型面选择原则和塑件的成型要求来选择分型面。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该塑件为塑料按钮注塑模具,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比较简单和规范,塑件的两侧面有Φmm的圆孔,模具应有侧向抽芯机构,因此在选择分型面如下图4-1所示,既可降低模具的复杂程度,减少模具加工难度,又便于成型后的脱模及侧向抽芯。故选用如图4-1所示的分型方式较为合理。

图4-1

(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由于本塑件适合中批量生产,为了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此处采用一模两腔,采用垂直对称的布局方式

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1)注射量的计算通过三维软件建模设计分析计算得

塑件体积: V塑=14.76cm^3

塑件质量: m塑=p×V塑=14.76×1.04g=15.35g

式中,p参考表2-1可取1.04g/cm^3。

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浇注系统的凝料在设计之前是不能确定准确值,但是可以根据经验按照塑件体积的0.2-1倍来估算。由于本次采用流道简单并且较短,因此浇注系统的凝料按照塑件体积的0.2倍来估算,故一次注入凝料体积为:

V总=V塑(1+0.2)×2=14.76×1.2×2(CM3)=35.44(CM3)(3)选择注射机根据第二步计算得出一次注入的凝料体积(V总=36.84),结合公式(V公=V总/0.8)则有:V总/0.8=35.44/0.8=46.44cm3。根据以上的计算,初步选用注射机的型号为XS-ZY-125,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1

表4-1 XS-ZY-125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

(4)注射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注射压力校核。根据《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P74表4-1可知,尼龙1010所需注射压力为90-101MPA ,这里去p0=100MPA ,该注射机的公称注射压力P 公=150MPA ,注射压力安全系数K1=1.25-1.4,这里去K1=1.3,则:

K1*P0=1.3*100=130

①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塑,则2

3966mm A =塑 ②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浇,即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

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浇数值。可以按照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来确定。A

浇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塑的02-0.5倍。这里取A

=0.2A 塑

③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总的投影面积A 总,则

2()(0.2)2 1.29518.4A n A A n A A A mm =+=+=?=总塑浇塑塑塑

④模具型腔内的胀型力F 胀,则

查表4-45可得该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F 锁=900KN ,锁模力安全系数2 1.1~1.2k =,这里取2 1.2k =,则

2 1.2 1.2333.14399.768k F F ==?=≤胀胀锁,所以,注射机锁模力合格。

对于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等到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后方可进行。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注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形,以便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另外,由于其与高温塑料熔体及注射剂喷追反复接触,因此设计中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浇口套 1)主流道尺寸

主流道的长度:小型模具L 主应尽量小于60mm ,本设计中取50mm

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手册查得XS-ZY-125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

9518.435333.14F A p N KN

==?=胀总模

寸。喷嘴前端孔径为1d 4mm =;喷嘴前端球面半径mm 12SR 1=。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mm )2~1(SR SR 12+=及mm )1~.50(d d 12+=,取主流道球面半径 2SR 14mm =,小端直径 2d 4.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1α= ,主流道大端直径

22tan 6D d L mm α=+≈主 ,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可在主流道

端设计半径r = 5 mm 的圆弧过渡。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其半径常取r = 1~3mm ,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2)主流道的凝料体积

22223

3.14=r +r =50 1.1m 33

V L c π???≈主主主主主主(R +R )(3+2.25+3 2.25)3)主流道当量半径 2.253

2.6252

n R mm +=

=。 4)主流道交口套的形式 主流道衬套为标准件可选购。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剂喷嘴反复接触,易磨损。对材料的要求较严格,因而尽管小型注射模可以将主流道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一个整体,但考

虑上述因素通常仍然将其分开来设计,以便于拆卸更换。设计中常采用碳素工具钢(T8A 或T10A ),热处理淬火表面硬度为50-55HRC,如图4-330所示 (2)分流道的设计

1)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再设计时应考虑尽量的减少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尽可能避免熔体温度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分流道的容积和压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2)分流道的长度 由于流道设计简单,根据两个型腔的结构设计,分流道较短,故设计时可适当选小一些。单边分流道长度L 分取40mm 。 3)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因为该塑件的质量:==g=15.5g 200g m ρ?≤塑塑V 14.76 1.05,根据式(4-16),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2.6D mm =分

4)分流道截面形状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有原形,梯形,U 形,六角形等。本塑件的形状不算太复杂,熔料填充型腔比较容易。根据型腔的排列方式可知分流道的长度较短,为了便于加工起见,选用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分流道,取R=3mm 。

5)凝料体积

①分流道的长度=402=80mm L ?分。 ②分流道截面积221

=3=14.13mm 2

A π??分。 ③凝料体积33==8014.13=113.1mm 1V L A cm ?≈分分分。 6)校核剪切速率

①确定注射时间:查书本表4-8,可取t=1.6s 。 ②计算分流道体积流量:3114.76

=

9.85/1.6

V V q cm s t ++==分塑分。 ③由书本式(4-20)可得剪切速率

3.

1

31333.3q 3.39.8510= 4.71102.63.142s s R γπ--??

?

??

??==??分分分 该分流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主流道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

231

510~510s -??之间,所以,分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合格。

7)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低,一般取Ra=1.25~2.5um 即可,此处取Ra1.6um 。另外,其脱模斜度一般在5°~10°之间,这里取脱模斜度为8°。

(4)浇口的设计

根据塑件的成型要求及型腔的排列方式,选用侧浇口较为理想。其截面形状简单,易于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且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型腔的边缘进料。采用截面为矩形的侧浇口,初选尺寸为1mm×0.08mm×0.6mm(b×l×h),试模时修正。

1)侧浇口尺寸的确定

①计算侧浇口的深度。根据书本表4-10,可得侧浇口的深度h计算公式为:0.73 2.1

==?=式中,t是塑件壁厚,这里t=3mm;

h nt mm mm

n是塑料成型系数,对于尼龙PA,其成型系数n=0.7。

在工厂进行设计时,浇口深度常常先取最小值,以便在今后的试模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模处理,并根据书本表4-9中推荐的侧浇口的厚度②计算侧浇口的宽度。根据书本表4-10,可得侧浇口的宽度B的计

算公式为 1.872

B cm

===≈式中,n是塑料成型系数,对于PA其n=0.7;A是凹模的内表面积(约等于塑件的外表面积)。

③计算侧浇口的长度。根据书本表4-10,可得侧浇口的长度L浇一般选用0.7~2.5mm,这里取L浇=0.7mm。

2)侧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①计算浇口的当量半径。由面积相等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由

此矩形浇口的当量半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校核浇口的剪切速率

Ⅰ:确定注射时间:查表4-8,可取t=1.6;

Ⅱ:计算浇口的体积流量:14.76

q =

9.2253t 1.6

cm V ==浇

塑。 Ⅲ:计算浇口的剪切速率:由式(4-20)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该矩形侧浇口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之间,所以 ,浇口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5)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上面分别求出了塑件的体积,主流道的体积,分流道的体积(浇口的体积大小可以忽略不计)以及主流道德额当量半径,这样就可以校核主流道熔体的剪切速率。 1) 计算主流道的体积流量

2) 计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主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

231510~510s -??之间,所以,主流道德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6)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主要是收集熔体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而影响制品的表面质量。本设计仅有

主流道冷料穴。由于该塑件表面没有任何要求,所以采用与钩形(Z 形)拉料杆配合的冷料穴。

五、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模具中决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称为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镶块、成型杆和成型环等。成型零件工作时,直接与塑料接触,塑料熔体的高压、料流的冲刷,脱模时与塑件间还发生摩擦。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确的几何形状,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成型零件还要求结构合理,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及较好的耐磨性能。

设计成型零件时,应根据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结构及使用要求,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选择分型面和浇注位置,确定脱模方式、排气部位等,然后根据成型零件的加工、热处理、装配等要求进行成型零件结构设计,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对关键的成型零件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产品外形的主要部件。其结构特点: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对于该塑料,采用组合式结构。

2)型芯结构设计

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分析可知,该塑件的中心轴孔型芯有两个:一个

是带有45°锥度的型芯,因塑件容易脱模,所以设在定模板;另一个是圆柱型芯,因其塑件包紧力较大,所以设在动模板部分。 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本副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时采用平均尺寸、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来进行计算。

尼龙1010的收缩率为%.01S min =,%.52S max =,故平均收缩率为

%5.712/%).52%.01(S cp =+=,查表4-15得x 一般在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之间,这里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模具制造公差取

Z /6δ=? 。

表 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 凹模侧壁厚度及型腔内压强及凹模的深度有关,根据型腔的布置,模架初选250×355的标准模架,其厚度根据表4-19的刚度计算公式计算。

式中,p 是型腔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W ,W 是影响变形的最大尺寸,而h=30m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模具刚度计算许用变形量。根据注射塑料品种。

p =25i=0.013?

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型腔布置及型芯对动模垫板的压力就可以计算得到动模垫板的厚度,即13

10.5424.05p PA T mm EL σ-

??

==

?

??

p

1

=25i =0.026σ

211017.364

A D π

=

= mm 2

A=2×A 1=2034.72mm 2

4

31()131

n T T mm n ==+

六﹑模架的确定

根据塑料尺寸,同时参考4.12.4节中小型标准模架的选型经验公式和表4-38,可确定选用模架序号为6号(W ×L=250mm×315mm ),模架结构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型。 (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A 板尺寸。A 板是定模型腔板,塑件高度为16mm ,考虑到模板上还要开设冷却水道,还需留出足够的距离,顾A 板的厚度取50mm 。 2)B 板尺寸。B 板是型芯固定板,按模架标准板厚取50mm 。 3)C 板(垫块)尺寸。垫块=推出行程+推板厚度+推杆固定板厚度+(5 ~10)mm=(16+50+15+5 ~10)=86 ~91mm ,初步选定C 为90mm 。 经上述尺寸的计算,模架尺寸已经确定为模架序号为6号,板面为250×355mm ,模架结构形式为A4型的标准模架。其外形尺寸:宽×长×高=315mm ×355mm ×213mm ,如图所示。 (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根据所选注射机来校核模具设计的尺寸。

1)根据平面尺寸250mm ×355mm <260mm ×360mm(拉杆间距),校核合格。

2)模具高度尺寸213mm ,140mm <213mm <330mm(模具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校核合格。 3)模具的开模行程

12(5~10)mm (25405~10)70~75325S H H mm mm mm =++=++=≤(开模行程),

校核合格。

七﹑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推出零件的设计

本塑件采用推杆推出机构,根据塑件外形要求,定为8根推杆,对称

分布在塑件。(查公式4-28)

,确定推杆直径:d 7.1mm

==

式中:d —推杆的最小直径,mm ;

K —安全系数; L —推杆的长度,mm ; F —脱模力,N ; n —推杆数目;

E —推杆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E=21000 Mpa )。

(2)脱模力的计算

成型塑件内部圆筒型芯的脱模力计算 因为36

9104

r t

λ==

=≤,所以,此处视为厚壁圆筒塑件,参考式(4-24)可得脱模力为

112

2(tan )

3728.7(1)rESL f F N K K π?μ-=

=++

(3)校核推出机构作用在塑件上的单位压应力 1)推出面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压圈冲压模具设计

压圈冲压模具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压圈复合模具设计目录 (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二).确定工艺方案模具机构形式 (4) (三).模具设计计算 (5)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 2)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3)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4)冲压力的计算 (5)压力中心的计算 (四).模具总体设计 (8) (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9) (1)落料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2)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3)模架的设计 (六).冲压设备的选择 (12) (七).绘制模具总装图 (13) (八).拆画零件图 (13) (九).参考文献 (14) 序言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从真正意义上溶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市场将不再只属于中国企业。产品,不仅仅是性能与价格的较量,从外观、实用性到环保,哪一点输给别人那只能堆放在仓库或贱卖,不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只好关门。手抄书式的靠机床和操作工来实现工程师设计产品化的老机械制造已成为历史,现代制造业驾驭着微电子和新材料,敲击着键盘,在加工中心与模具组成的流水线上精密的复制着工程师在计算机辅助下设计的从市场捕捉来的最新产品。进入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将全面担负起快速、精确的生产更多门类的产品,以保障和提高人类现代化生活的质量。 模具已不仅仅是人类用来浇铸钱币和内燃机壳的砂箱。今天,它凝聚了各类高技术,能快速精密的直接把材料成型、焊接、装配成零部件、组件或产品,其效率、精度、流线、超微型化、节能、环保,以及产品的性能、外观等,都是传统工艺所无与伦比的。展望21世纪,无论电子、生物、材料、汽车、家电等哪个行业,不装备由计算机、模具和加工中心砌成的生产线,都不可能在制造业中担纲支柱产业。模具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装备,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五大支柱产业的产品质量、批量化成本和包括产业更新在内的技术进步的关键是模具。现在全球模具总产值早已超过传统机械工业机床与工具类产值的总和。 该零件在汽车,机械,家电,飞机,火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该零件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具有使两个零件连在一起从而减少之间的磨损。到处都可以买到,价格便宜,制造简单,方便等。 金属压圈复合模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进行了落料、冲孔连续模的设计。文中简要概述了冲压模具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产品进行了详细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按照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并设计了本套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如: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模架采用标准模架,选用了合适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MMATRAC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 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 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 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 制件结构设计 (5) 2.2 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 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 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 总体结构 (10) 4.2 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

算 (20)

4.5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 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 (26) 4.9小结............ ............... ............. .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压圈开口环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摘要 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本套冲压模具的设计不是以复杂模具的设计为主,而主要是对模具设计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设计的练习,以达到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的目的。 首先,对零件做整体的分析。包括:材料的使用、精度的要求、工序的要求以及成本的要求等。为了降低成本,对排样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其次,对零件整体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工艺目的的设计、工序的顺序设计、压力机的选择等来实现所要达到的要求;再次,想要保证制件精度的要求,就要考虑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刃口是冲制工件的主要工作部分,刃口处的精度就决定了制件的精度,就必须根据公差来进行精确计算。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模具刃口尺寸设计出相应的凸凹模,并且查找资料选择冷冲压模的标准零件,符合标准后,就把凸凹模与其它各零部件进行总体装配。在确定了模具体闭合高度后,选出合适的压力机在调试校验后并进行试冲加工,以达到符合的标准,最终完成加工。 关键词:冲压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

Abstract The topic is the chain plate punching blanking compound mold design and the mold of article described an instanc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easy to use and is reliable. This mold is not primarily designed to complex design, but mainly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mold desig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stamping mold design. First of all, do a thorough analysis for the parts, which include the using of the material, the requirement of accurac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working procedure and costs and so on. For declining low cost, proceeded the reasonable design to the row kind method. Secondly, do processing design for the whole parts and the purpose by craft designing and order of the working procedure and by the choice of punching machine. Thirdly, consider the calculation of size of the mould cutting edg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accuracy. Because the cutting edge is the main working part of the punching processing, the accurate cutting edge guarantees the accurate parts. So you needed to tolerance do accurate calcul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the size of mold cutting edge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punch and mold, and find information on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old stamping parts, meet the standards, put the punch and mold with the other components to the overall assembly. In determining the specific mold closed heigh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ress in the debug and test validation washed after processing, to meet compliance standards,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ing chain plate. Keywords:composite modulus, stamping process, mold design , punching blanking

塑料盖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塑料工艺性分析 (2) 2.选注射机规格 (4) 3.分型面选择 (5) 4.浇注系统设计 (7) 4.1浇口套设计 (7) 4.2分流道设计 (8) 4.3浇口设计 (9) 4.4冷料穴设计 (9) 5.成形零部件设计 (9) 5.1成形零件结构设计 (9) 5.2成形零件工作尺寸设计 (9) 5.3型腔壁厚计算 (10) 6.模架的确定 (11) 7.排气槽设计 (13) 8.脱模机构设计 (13) 9.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14) 10.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7) 11.参考文献 (19)

1.塑件工艺性分析 1.1.1 塑件结构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可见,该塑件为一圆形塑料盖。外形结构较为复杂,倒角较多,要求外表面连接光滑,瓶盖上部有通孔。 1.1.2 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可见,此零件材料为PP(聚丙烯),可以批量生产,未注尺寸公差等级按聚丙烯高精度查取,查得公差等级为5级,各配合尺寸要求一般,所以制造的模具精度取一般精度即可满足要求。因为塑件采用批量生产,所以型腔板和型芯的硬度、耐磨性能要求比较高。 1.2 塑件材料的成形特点和工艺参数 塑件材料为聚丙烯,其特点如下: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聚丙烯的主要成形特点:

塑料模具说明书

塑料模具说明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训练设计说 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者: 班级: 指导教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年 12 月 26 日 摘要 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完成底座盖的注射模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塑料注射成型论文中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尺寸计算和强度的校核。论文中还对分型面、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和温度调节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工件工程图设计,圆满完成了模具设计所要求的各项工作。 本文中针对底座盖注射模具制定出合理的设计结构,其中包括成型部分及其零部件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根据分析,设计了一套塑料注射模具,并对模具以及主要零件进行了CAD绘图。 关键字: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 目录

第1章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底座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注塑模具说明书摘要

摘要 塑料成型是塑料加工中最普遍的方法,作为塑料成型加工的工具之一的塑料注射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射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对模具设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设计以电视机遥控器电池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注射模的设计的一般流程,注塑模具的设计一般包括:注塑机的选用,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抽芯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注塑机参数的校核。在注射模中,模具设计和程序控制的改善,越来越多地依赖于CAD\CAE技术,如基于PROE/MOLDESIGN的模具型腔设计,基于PROE/EMX的模架及零部件的设计和开模仿真,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 关键词:塑件,注塑机,分型面

Abstract The plastic molding is the most popular plastic processing method of plastic molding process, as one of the tools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in quality, accuracy, manufacturing cycle, and in the process of injec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production, costs. The upgrading of products to mold design standard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design with television remote control the cover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s the main content,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the general flow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general 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design of gating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molding part, core-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cooling system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arameters of checking. In injection mould, mould design and program control improved,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CAD/CAE technology, such as PROE/MOLDESIGN based on the mold cavity design based on PROE/EMX, the mode of the frame and parts design and open imitate true, based on MOLDFLOW of mold flow analysis. Keywords:Plastic parts,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Parting surface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doc

第二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 二、微型汽车水泵叶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 图12-1所示为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材料Q215钢,厚度1.5mm,年生产量5万件,要求编制该冲压工艺方案。 ⒈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 mm的凸包定位且焊接组合在车架的电气元件支架上,腰圆孔用于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是以2个9.5 侧盖的装配,故腰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图12-1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 该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取圆角半径为2mm。此外零件的“腿”较长,若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可以得到形状和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 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为2.5mm。大于材料厚度(1.5mm),从而腰圆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

⒉确定工艺方案 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腰圆孔、一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凸包。其中弯曲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弯曲方法十分重要。 (1) 弯曲变形的方法及比较该零件弯曲变形的方法可采用如图12-2所示中的任何一种。 第一种方法(图12-2a)为一次成形,其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形,可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且擦伤面积大,零件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弯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腿”长的减小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12-2b)是先用一副模具弯曲端部两角,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中间两角。这显然比第一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的多,但回弹现象难以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 第三种方法(图12-2c)是先在一副模具上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这样由于能够实现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故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度高。此外,由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凸、凹模圆角的阻力较小,零件的表面质量较好。这种弯曲变形方法对于精度要求高或长“脚”短“脚”弯曲件的成形特别有利。

注塑模具报价方法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手机壳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作者 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 专业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摘要 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 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

一模四腔端盖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2 二.设计目的————————————————2 三.对模具型芯和型腔的三维造型步骤说明 ————————————————3 1.模具型芯的三维造型步骤说明———————3 2.模具型腔的三维造型步骤说明———————8 四.运用MasterCam对模具型芯型腔进行加工仿真 ———————————————13 1.模具型腔————————————————13 2.模具型芯———————————————27 五.模具零件的机加工工艺文件————————36 六.模具的工作流程—————————————37 七.心得——————————————————38

一模四腔端盖注塑模具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为我们最后进行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 对模具型芯和型腔的三维造型步骤说明 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造型 1 .1创建新对象 1在文件工具栏单击创建新对象 2 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零件,输入零件名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1.2 创建模具型芯 1 拉伸1 (1)点击绘图区右侧工具栏的拉伸按钮,屏幕上方出现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2)单击放置/定义按钮,选取FRONT面,则弹出草绘界面。 (3)在内部草绘区绘制一个300×300的正方形,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返回零件设计模式。 (4)在操控面板中指定拉伸深度为20,单击完成图标完成拉伸特征的建立。 2 定基准点PNT0 (1)点击绘图区右侧工具栏的基准点按钮,屏幕将弹出基准点的特征操控面板。 (2)在放置命令下点击拉伸体的一个300×300的面,在距2个轴线各75的地方确定基准点。 3定基准面DTM1 (1)点击绘图区右侧工具栏的基准面按钮,屏幕将弹出基准面的特征操控面板。 (2)在放置命令下点击刚创建的PNT0,再点击面F5,使其穿过PNT0并与F5平行。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4旋转1 (1)点击绘图区右侧工具栏的旋转按钮,屏幕上方出现旋转特征操控面板。 (2)单击放置/定义按钮,选取TOP面,则弹出草绘界面。 (3)在内部草绘区单击复制按钮,复制长方形的上边线,在PNT0点处画旋转轴然后向图形中心轴方向画50的线在向上画46的线,将其封闭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所示。

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班级:班 姓名: 学号: 大学 2011年12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工艺分析与确定 (4) 1.1冲裁工序的组合 (4) 1.2冲裁组合方式 (5) 1.3冲裁顺序的安排 (6) 1.4支撑桶冲裁连续模具及工艺设计 (6) 1.5排样 (7) 1.5.1材料的利用率 (7) 1.5.2条料的宽度 (8) 第二章工艺计算 (10) 2.1毛坯尺寸计算 (10) 2.2拉伸次数的确定 (10) 2.3孔翻边 (10) 2.4冲裁力的计算 (11) 2.5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13) 2.6压力中心的确定 (13) 2.7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及原则 (14) 2.7.1模具人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原则 (14) 2.7.2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14) 2.7.3模具的形状,尺寸设计计算 (15)

2.8冲裁模间隙 (16) 第三章卸料与推件零件以及其他定位零件的设计 (16) 3.1定位板和定位钉 (16) 3.2送料方向的控制 (16) 3.3挡料销 (17) 3.4卸料装置 (17) 第四章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17) 4.1模架形式 (17) 4.2模架选用的规格 (18) 第五章连接与固定零件 (18) 第六章模具设计中要注意的部分 (18) 6.1模具的闭合高度,冲模与压力机的关系 (18) 6.2经济性原则 (19) 6.3安全性原则 (19) 第七章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19) 第八章模具安装要求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针对精细要求较高,产品结构形状复杂一级生产批量大的特点通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 M M AT R A C 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制件结构设计 (5) 2.2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总体结构 (10) 4.2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算 (20) 4.5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26 4.9小结..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广。其中包括种类丰富的塑料产品,例如:一些电器材料、厨房用具、生活用品。不但种类多而且小形状多样。注塑模具设计可以根据人们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的尺寸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因此注塑模具设计成了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行业。目前世界上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钢铁,成为当前人类使用的第一大类材料。我国的塑料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是塑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工具。从2003年我国模具进口的海关统计资料可知,塑料模具占据了模具进口总量的57%,而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注塑模具设计 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班级成型1001班 设计者姓名原育民 设计时间年 12月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 1.1.1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5) 1.1.2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5) 1.2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6)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6)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6)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7) 2.1.3 确定分型面 (7) 2.1.4 选择浇注系统 (8) 2.1.5 确定推出方式 (8) 2.1.6 侧向抽芯机构 (9) 2.1.7选择成型设备 (9) 2.2 选择模架 (11) 2.2.1 模架的结构 (11)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1)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2)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2) 3.1.1 型腔结构 (12) 3.1.2 型芯结构 (12)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12)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2)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3) 3.2.1 型腔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型腔深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型芯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型芯高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5) 3.3.1 模具加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模具冷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模具定模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模具侧滑块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模具动模板( 型芯固定板) 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模具的安装试 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试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20) 5.4 试模 (21)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套管塑料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朱宏栋 学号: 2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电模具2班 指导教师:吴光辉 起止时间:2015年12 月 21日——2015年12 月 28 日

目录 套管塑料模设计 (4) 1、塑件的工艺分析 (5) 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5) 1.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5) 1.3、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6) 1.4、塑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6) 2、成型设备选择与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确定 (6) 2.1、计算塑件的体积 (6) 2.2、注塑机的初步选择 (7) 2.3、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7) 3、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8) 3.1、分型面的选择 (8) 3.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9) 3.3、浇注系统的设计 (9) 3.4、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 (11) 3.5、推件方式的选择 (11) 3.6、侧抽芯机构设计 (12) 4模具设计有关尺寸计算(型芯型腔图如下) (12) 型芯 (13)

4.1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3) 4.2、抽芯机构零件设计与计算 (14) 4.3、模板尺寸设计 (16) 4.4、导向机构的设计 (16) 5、冷却系统的设计 (16) 6、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7) 6.1、注射压力校核 (17) 6.2、安装尺寸校核 (17) 6.3、最大行程校核 (17) 6.4、推出装置校核 (17) 7、模具装配图 (17) 设计小结 (18) 参考文献 (18)

套管塑料模设计 摘要:本设计分析塑料的特性及其对注塑工艺的影响,介绍了套管塑料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计算方法,注塑模结构及工作过程。根据套管零件的特点确定了塑料模结构,达到了塑件的尺寸精度。 针对塑件脱模过程中的难点,设计了一种非常规抽芯的塑料模结构,并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加以详述。同时对浇注系统,顶出机构也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注塑模;设计;套管;抽芯机构;侧向抽芯 前言: 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套管注射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插套管塑料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套管塑料模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模具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cad图

摘要 模具的生产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的产品制造商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模具决心很大程度上质量、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的多样性、更新快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笔筒的注塑模具。本次设计以笔筒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电脑软件,使用Office工具等现代化的电脑手段,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诸位老师的指点,非常感机械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本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关键词:笔筒、点浇口、注塑模

ABSTRACT Here to enter the need to turn over a source of plastic materials, low pric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 computers and mobile phones, car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struments, appliance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rol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 injection is a thermoplastic - concrete shape of the main metho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very large. Been shaping the plastic materials in rolls of the material being heated, which has become a highly fluid bolts, or as the pressure of tools, the melted by regulated by a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mould of form, after a cooling and solidify, and then die from the adjustment, as of plastic. The product is of daily use of plastic bottle, and with high practicability. the product design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design molds to have high molding efficiency,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release,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surface forms a side gate and therefore use single cent for the injection, the side gate automatically rele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e. the machine mold is a choice of a module four chambers structure, the system uses the side gate to push out of shape, form a board with the agency to complete the forms of the launch of the process. Key words:injection;side gate;a c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