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分析论文 2

失效分析论文 2
失效分析论文 2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及预防

摘要:滚动轴承是现代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基础部件之一。它也是极易造成破坏的一种机械零件。滚动轴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对于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滚动轴承;失效分析;维护

一、概述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的重要零件。滚动轴承由于摩擦系数小,启动阻力小及对润滑剂粘度敏感性低,运动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它正标准化,选用润滑、维护都很方便,因此在一般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承受冲击能力差,滚动体上载荷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因此在机械生产中常会出现轴承的磨损、刮伤、胶合,产生噪声,甚至整个轴承烧伤等现象。这将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

2.1轴承的疲劳剥落

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既承受载荷又产生相对滚动,同时轴承又受到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在周期性的交变载荷的作用下,产生交变应力,这个应力循环次数越来越多,达到一定数值后轴承表面会出现与滑动方向垂直的疲劳裂纹,裂纹会受到应力作用和润滑油的侵蚀,当裂纹向轴承衬和衬背结合面扩展后,造成轴承衬材料的剥落,产生的剥落周边不规则,由于剥落面的逐渐扩大,而往往向深层扩展。深层剥落是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另外疲劳磨损引起表面金属小片状脱落,在轴承表面形成一个个麻坑,当麻坑尺寸大时,麻坑成为下凹的舌状,或成椭圆形。麻坑附近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痕迹,塑性变形中金属的流动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在麻坑的前沿和坑的根部,还有多处明显发展的表面疲劳裂纹和二次裂纹。疲劳剥落是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当出现疲劳失效后,会造成较强烈的振动、噪声和发热现象。

2.2轴承的磨损失效

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导致其表面金属不断磨损而产生失效。滚动轴承常见的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有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粘着磨损是由于在两个配合面上局部应力很高,使之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并产生牢固的粘合或焊合。当摩擦副表面发生粘合后,如果粘合出处的结合强度大于基体的强度,剪切撕脱将发生在相对强度较低的金属亚表层,

造成软金属粘着在相对较硬的金属表面上,形成细长条状,不均匀,不连续的条痕;而在软金属表面则想成凹坑和凹槽。若外加应力增加,润滑膜被严重破坏时,表面温度升高,产生表面焊合,此时的剪切破坏深入金属的内部,形成较深的坑,磨损表面有严重的烧伤痕迹。磨粒磨损是由于轴承封闭不严,致使硬颗粒进入轴承间隙而嵌入轴承表面。有的游离于间隙并随轴一起转动,它们将对轴颈和轴承表面起研磨作用。在启动、停车或轴颈与轴承发生边缘接触时,将加剧轴承的磨损,导致几何形状发生改变,精度丧失,轴承间隙加大。硬质物多次被压入金属表面,因此表面会存在和滑动方向或硬质点运动方向相一致的沟槽和划痕。若磨料硬而尖锐,材料的韧性较好,此时磨损表面的沟槽清晰可见;若材料的韧性较差时,则磨损产生的沟槽比较光滑。

2.3轴承的磨损失效

轴承在运转中由于受到水分、酸性或碱性物质的侵入可能会造成轴承的锈蚀失效。另外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受到微电流和静电的作用,造成滚动轴承的电流腐蚀。轴承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松脆的化合物,当配合表面接触运动时,化合物层破碎,剥落,重现裸露出新鲜表面,露出的表面很快又产生腐蚀磨损,如此反复,腐蚀加速磨损,很快轴承将失效而不能正常工作。滚动轴承的生锈和腐蚀会造成套圈、滚动体表面的状锈,梨皮状锈及滚动体间隔相同的坑状锈,全面生锈及腐蚀。最终引起滚动轴承的失效。

2.4轴承的塑性变形

塑形变形也是轴承的失效形式之一。当轴承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或静载荷时,在滚动体和内外滚道表面上由于局部接触应力大,轴承材料处于屈服状态而产生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引起塑性变形。引起塑性变形后会在轴承运转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

2.5保持架破坏

滚动轴承由于装配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保持架变形,此时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的摩擦增大,甚至使某些滚动体卡死而不能滚动,也有可能造成保持架与内外圈发生摩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a.保持架异常载荷。如安装不到位、倾斜过盈量过大等造成游隙减少,加剧摩擦生热,表面软化,过早出现异常剥落,随着剥落的扩展,剥落异物进入保持架兜孔中,导致保持架运转阻滞并产生附加载荷,加剧了保持架的磨损,如此恶化的循环作用可能造成保持架的断裂。

b.润滑不良。轴承运转处于贫油状态易形成粘着磨损,使工作表面状态恶化,粘着磨损产生的撕裂物进入保持架,使保持架产生异常载荷,有可能造成保持架断裂。

c.外来异物的进入是造成保持架断裂失效的常见模式。由于外来异物的侵入,造成保持架的磨损和产生附加载荷,也有可能造成保持架断裂。

d.蠕变现象也是造成保持架断裂失效的原因之一。所谓蠕变多指套圈的滑动现象,在配合面过盈量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滑动而使载荷点向周围方向移动,产生套圈或轴相对外壳向圆周方向位置偏离的现象。蠕变一旦产生,配合面显著磨损,磨损粉末可能进入轴承内部,形成异常磨损——滚道剥落——保持架磨损及附加载荷的过程,以致可能造成保持架的断裂。

e.保持架材料缺陷(如裂纹、缩孔、气泡)及铆合缺陷(缺钉、垫钉、严重铆伤)等均可能造成保持架断裂。

2.6轴承刮伤

当轴承间隙中进入硬颗粒或轴颈表面粗糙的轮廓峰顶会在轴瓦上划出线状伤痕,导致轴承因刮伤而失效。

2.7轴承的断裂

轴承断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缺陷与过载两大因素。滚动轴承在工作中所受载荷过大或承受交变应力作用,也有可能因为轴承零件的微裂纹、缩孔、气泡、过热组织及局部烧伤等缺陷在冲击过载或剧烈振动时在缺陷处发生轴承断裂失效。

三、滚动轴承失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轴承失效问题很重要,许多滚动轴承在还没有达到预期寿命之前就已经损坏。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3.1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

加工方法不正确,技术要求不合格及操作者失误都是引起轴承过早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滚动轴承在使用安装前,要仔细检查,观察有无微小裂纹,有无磨损及锈蚀,坚决不能使用不合格的轴承。安装轴承时应尽量减少载荷的不均匀性,同时还要保证合理的轴承间隙,间隙过小会造成轴承发热量过大,引起轴承膨胀而得不到补偿发生弯曲,间隙过大,会造成转轴径向跳动加大及轴承受力不均匀,致使轴承过早损坏。

3.2保证轴承良好的润滑和密封

轴承中的润滑剂不仅可以降低磨损阻力,还可以起着散热,减少接触阻力,吸收振动,防止锈蚀等作用。要保证管线畅通,润滑油供给充足,合理选择润滑油,切润滑油应清洁无杂质,应定期清洗和更换润滑油。另外为了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它杂物进入轴承还应有轴承的密封封装,这样还可以阻止润滑剂流失。

四、结论、建议

应熟练掌握滚动轴承的集中失效形式与实效特征,从各个方面综合判断轴承是否失效。另外对轴承的维护和合理正确使用也十分重要,增加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杨建友,杨秀荣. 工业电机滚动轴承失效分析和防治措施.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 孙智,江利,应鹏展. 失效分析基础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 滚动轴承失效分析及防治办法. 百度文库.

[4]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失效分析论文 2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及预防 摘要:滚动轴承是现代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基础部件之一。它也是极易造成破坏的一种机械零件。滚动轴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对于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滚动轴承;失效分析;维护 一、概述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的重要零件。滚动轴承由于摩擦系数小,启动阻力小及对润滑剂粘度敏感性低,运动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它正标准化,选用润滑、维护都很方便,因此在一般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承受冲击能力差,滚动体上载荷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因此在机械生产中常会出现轴承的磨损、刮伤、胶合,产生噪声,甚至整个轴承烧伤等现象。这将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 2.1轴承的疲劳剥落 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既承受载荷又产生相对滚动,同时轴承又受到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在周期性的交变载荷的作用下,产生交变应力,这个应力循环次数越来越多,达到一定数值后轴承表面会出现与滑动方向垂直的疲劳裂纹,裂纹会受到应力作用和润滑油的侵蚀,当裂纹向轴承衬和衬背结合面扩展后,造成轴承衬材料的剥落,产生的剥落周边不规则,由于剥落面的逐渐扩大,而往往向深层扩展。深层剥落是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另外疲劳磨损引起表面金属小片状脱落,在轴承表面形成一个个麻坑,当麻坑尺寸大时,麻坑成为下凹的舌状,或成椭圆形。麻坑附近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痕迹,塑性变形中金属的流动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在麻坑的前沿和坑的根部,还有多处明显发展的表面疲劳裂纹和二次裂纹。疲劳剥落是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当出现疲劳失效后,会造成较强烈的振动、噪声和发热现象。 2.2轴承的磨损失效 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导致其表面金属不断磨损而产生失效。滚动轴承常见的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有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粘着磨损是由于在两个配合面上局部应力很高,使之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并产生牢固的粘合或焊合。当摩擦副表面发生粘合后,如果粘合出处的结合强度大于基体的强度,剪切撕脱将发生在相对强度较低的金属亚表层,

齿轮失效分析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齿轮的失效分析 姓名:杨新源 学号:2010053105 专业:矿山机电 班级:10-03 指导教师:刘霞 2011年9月20日

目录 目录 (2) 引言 (3)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 (3) 二、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4) 三、齿轮的失效形式以及解决措施 (4) (一)轮齿断齿 (4) (二)齿面磨损 (5) (三)齿面点蚀 (6) (四)齿面胶合 (7) (五)齿面塑性变形 (7) 四、常规齿轮损伤和失效的主要原因探究 (7) 五、齿轮的常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8) 六、齿轮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9) 七、小结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在现代社会工业发展中,齿轮是传动件中应用最广的重要工具,齿轮的类型很多,工况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失效形式及影响因素也较多。尽管如此,从齿轮的基本特征特征产生原因和对策等方面都有其基本规律。并且齿轮失效常发生在轮齿部分,因此运用基本规律对具体齿轮的损伤作用具体分析,便不难查。这对机械传动齿轮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磨损失效分析齿轮损伤材料热处理

引言 在机械工程中,齿轮传动应用甚为广泛,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一种重要的传动方式,并且往往处于极为重要的部位,因此齿轮的损伤和失效倍受人们的关注。齿轮的失效可分为轮体失效和轮齿失效两大类。由于轮体失效在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因此齿轮的失效通常是指轮齿失效。所谓轮齿失效,就是齿轮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轮齿在尺寸、形状或材料性能上发生改变而导致整体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要知道齿轮的失效形式,我们就应该先了解齿轮的传动类型、齿轮的特点、工作环境、只有清楚的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的分析出它的失效形式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 齿轮的传动是目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与其他机械传动相比。齿轮传动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工作可靠,寿命长,结构紧凑;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可实现空间任意两轴间的传动。 缺点:制造成本高,安装精度要求高,当齿轮精度低,且速度较大时噪声大;不宜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齿轮的传动类型: (一)按照齿轮的传动比是否恒定,可将齿轮传动分为 1.非圆齿轮传动,(传动比变化) 2.圆形齿轮传动(传动比恒定)两大类,

失效分析论文

管板与壳体连接焊接接头失效的结构因素分析 论文关键词:限速器安全钳失效原因保养 论文摘要: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是电梯中重要的安全装置,介绍了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 的工作原理,结合电梯现场检验发现的问题,分析了该系统的失效原因,指出了该系统的保养方法。 关键词:限速器安全钳失效原因保养 电梯是载人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须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从设计、制造、安装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到防止危险的发生,并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设置 专门的安全装置。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一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在电梯生产过程中已进行安全 试验,应能够满足性能要求,但是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不仅取决于设计制造质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安装调试质量,特别是在电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将会因 磨损、锈蚀、疲劳等情况引起参数改变或功能减弱、丧失等。因此,分析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失效的原因,并在日常对该系统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电梯安全管理 的重要环节。 1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工作原理 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当轿厢上行或下行超速时,通过电器触点使电梯停 止运行。当下行超速,电器触点动作仍不能使电梯停止,速度超过电梯额定速度115%以后, 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住导轨将轿厢制停;当断绳造成轿厢或对重坠落时,也可由限速器的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限速器按动作原理可分为摆捶式和离心式两种,限速器一般安装在机房。安全钳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分为瞬时安全钳和渐近式安全钳,安全钳一般安装在轿架的底梁,成对地同时作用在导轨上。 2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在对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的检验中,发现部分电梯由于维护保养不善,致使该安全装置 根本达不到正常的工作要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因限速器弹簧长期处于反复伸缩状态,使其整定动作速度改变。 (2)转动部件长期缺油,阻力增大致使离心甩动部分动作不灵活。 (3)由于钢丝绳自身的变化延伸,造成张紧装置触地,使钢丝绳张力不够,发生打滑。 (4)安全钳的连杆拉臂传动部分缺油、锈蚀,致使提升力大大超过300N。 (5)主动杠杆末端与安全钳联动开关距离过大,拉臂提起时,开关不能同时动作。 (6)楔块与导轨侧工作面间隙过大,在连杆提起时,楔块卡不住导轨。 (7)楔块内油污过多,松开拉臂后楔块不能复位,造成导轨受损。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成了摆设,而且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麻痹,潜 在危害更大。 3限速器一安全钳系统失效原因分析

失效论文

轴类零件失效分析 摘要:对工程中普通轴类零件的断裂失效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轴弯曲和扭转断裂的特征、裂纹萌生部位及扩展方向。为设计、选材、冶金质量和工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轴失效应力断裂 0 前言 轴一般是作为传递力的构件,通常它承受弯曲载荷、扭转载荷或弯扭复合载荷,在一些机构中轴也承受拉压载荷。轴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因疲劳、弯曲、扭转或拉伸应力而断裂,但疲劳断裂是轴的普遍断裂形式。轴上附着装配其它零件的位置往往是危险的部位,破坏可能由此产生。 1 轴的弯曲断裂 轴弯曲断裂不论是由简单过载荷引起的,还是由疲劳载荷而引起的,都有着相同的应力取向。弯曲应力引起的断裂有3个明显的特征[ 1 ]:①最大施加应力位于轴的表面(图1);②断裂的裂纹垂直于拉伸应力(图2),而拉伸应力出现在弯曲的一边(图3);③断裂源一般出现于轴的表面上,有时也出现于亚表面处。 图1 轴弯曲断裂时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方向示意图

图2 尖锐圆角轴疲劳断裂时的蝶形断口示意图 图3 轴弯曲时的轴向应力分布 图1显示柱状轴和阶梯轴在单向弯曲过载荷中裂纹是怎样取向的。应力峰台阶或刀痕起着限定弯曲裂纹位置的作用。因为在应力峰处应力最高,裂纹往往在此萌生。 无旋转的反复弯曲疲劳的轴,裂纹在轴的两个对边产生,因为每一边都经受交替拉伸和压缩应力,它们所受的力,其状态是均等的。 旋转弯曲疲劳中,裂纹萌生于围绕圆周的任一位置。在较高应力或较高应力集中下,裂纹可能在周围多个位置上萌生。 例如[ 2],有一减顶泵,泵轴材料为3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一个交变的旋转弯曲载荷作用,在泵轴键槽底部的蚀坑处发生断裂。断口明显地分为三个区:裂纹起始区、扩展区及瞬时静断区。图4为断口三区示意图,扩展区有河流状花样,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迹象,属于脆性断裂。所以失效泵轴的断裂,是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在泵轴键槽底部表面的蚀坑处,产生了严重的缺口效应,形成很高的局部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疲劳断裂。

材料失效分析论文

材料的疲劳断裂失效与预防 摘要:本文从材料疲劳断裂的研究发展,破坏特点及断口分析材料疲劳断裂的原因,并介绍材料疲劳断裂的预防。 关键词:疲劳断裂断口预防 前言 作为科技支柱之一的材料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材料失效 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材料中,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生存。材料失 效分析的建立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起点,材料的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工作在经济 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材料失效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 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失效的3种主要形式。 材料的疲劳断裂失效的研究和发展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研究试图寻找材料宏观疲劳断裂行为与微观组织形貌的关系。试图探 求材料疲劳与断裂的微观机制。 金属(非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叫疲劳;虽然在一般情 况下,这个术语特指那些导致开裂或破坏的性能变化。 机械构件由于材料疲劳损伤导致的断裂往往没有明显的征兆,因此经常引起巨大的灾难 性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各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疲劳与断裂的研究。 材料疲劳与断裂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金 属多晶材料的许多晶粒内部会出现滑移带。这些滑移带会在疲劳形变中继续变化,并导致形 成裂纹,而试样的突然破坏是由某条起主导作用的裂纹向前扩展造成的。现在,人们可以较 好的定量描述裂纹扩展的速率,但是,用材料显微组织的特性可靠的预测其宏观的疲劳断裂 性能,还有大量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开展,特别是在新材料迅猛发展的时代。 虽然恒定循环应力幅作用下的疲劳破坏是疲劳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工程应用中 的服役条件不可避免的含有变幅载荷谱,苛刻环境,低温或高温及多轴应力状态,因此建立 能够处理这些复杂服役条件下的可靠寿命预测模型是疲劳研究中最棘手的挑战之一。材料疲 劳与断裂的研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疲劳破坏的特点

失效分析论文

材料腐蚀失效:挑战与发展 (宋金龙中北大学航空宇航工程系) 摘要:介绍了造成材料腐蚀的主要原因,材料腐蚀对国民经济的造成的严重损失,研究材料腐蚀的科学意义,研究的内容和面临的挑战,国内预防材料腐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材料腐蚀腐蚀类型腐蚀机理研究方向; MATERIAL CORROSION FAILURE: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SONG Jin-lo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cause material corrosion and corrosion of material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caused severe damage. It also instructs the corrosion sci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materials. It infers research content and challenges, domestic development of corrosion prevention materials and trends,too. Key: Material corrosion Types of corrosion Corrosion mechanism Research 1、材料腐蚀的危害和研究和科学意义 腐蚀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50年代前腐蚀的定义只局限于金属腐蚀。从50年代以后,许多权威的腐蚀学者或研究机构倾向于把腐蚀的定义扩大到所有的材料。但通常还是指金属的损坏。因为金属及其合金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结构

轴承失效分析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3) 第一章滚动轴承基本特点 (4) 1.1滚动轴承的结构 (4) 1.2 滚动轴承的作用 (4) 1.3 滚动轴承的优点 (4) 1.4 滚动轴承的缺点 (4) 1.5 滚动轴承的好处 (4) 第二章滚动轴承的分类 (6) 2.1 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6) 2.2 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7) 第三章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8) 3.1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8) 3.2允许转速 (8) 3.3刚性 (8) 3.4调心性能和安装误差 (8) 3.5安装与拆卸 (10) 3.6市场性 (10) 第四章滚动轴承的代号 (12) 4.1基本代号 (12) 4.2前置代号 (13) 4.3后置代号 (13) 第五章滚动轴承常见故障 (14)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15)

材料失效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 0 15 / 2 0 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材料失效分析与寿命评估 课程代码:NX0102003 学生姓名:丁艳花 专业﹑学号:材料化学工程 156081101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凝汽器铁管管壁减薄的失效分析报告 1.失效现象描述 秦山第三核电公司1#700M W重水堆核能发电机组2A凝汽器。该凝汽器从2002年8月起投入使用,实际运行时间8年左右。根据资料记载,1#机组第3次例行大修时,管外壁减薄程度较轻,但在第4次例行大修时发现管外壁减薄程度加深,在2010年5月第5次例行大修时发现部分钛管外壁减薄现象相当明显。各机组凝汽器缺陷管主要分布在冷凝管塔式分布的最外侧。据专业人员介绍,大修后对缺陷管抽管检查后发现,管壁减薄主要集中在支撑板处,减薄位置和减薄程度各不相同。如果让异常减薄缺陷管继续运行,有可能引起管穿孔的泄漏事件。 2.背景描述 凝汽器是大型汽轮机循环设备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冷凝管起到将蒸汽凝结成水的作用,是凝汽器中的核心部件。冷凝管一旦发生破损将导致冷却水泄露并污染循环水,从而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冷凝管的选材质量决定了凝汽器的安全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工业纯钛作为冷凝管最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纯钛材料仍有可能发生磨损、腐蚀等常见的材料失效现象,引发冷凝管破损并导致冷却水泄露并污染循环水,由此对凝汽器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若不找到这一过早失效的真正起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必将导致钛管泄漏,不但经济损失巨大,甚至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国内关于凝汽器钛管的案例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于相关方面施工建造时就存在不当操作或不当设计导致运行中出现落物砸伤或凝汽器自身运行故障。如国华太仓发电超临界机组发生凝汽器钛管泄露导致冷凝水水质不合格,其原因在于上部低压加热器表面隔板未按规定安装,导致隔板掉落砸伤引起泄露。再如未充分考虑到钛管共振问题由于钛管本身管壁极薄(0.5mm到0.7mm),强烈的震动极易导致铁管破裂引起泄露,这点在宝钢电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此外还存在着钛管板间焊接质量不良,

失效论文2

轴类零件失效分析 赵岩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对工程中普通轴类零件的断裂失效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轴弯曲和扭转断裂的特征、裂纹萌生部位及扩展方向。为设计、选材、冶金质量和工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关键词:轴失效应力断裂 一前言 轴一般是作为传递力的构件,通常它承受弯曲载荷、扭转载荷或弯扭复合载荷,在一些机构中轴也承受拉压载荷。轴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因疲劳、弯曲、扭转或拉伸应力而断裂,但疲劳断裂是轴的普遍断裂形式。轴上附着装配其它零件的位置往往是危险的部位,破坏可能由此产生。 二轴的弯曲断裂 轴弯曲断裂不论是由简单过载荷引起的,还是由疲劳载荷而引起的,都有着相同的应力取向。弯曲应力引起的断裂有3个明显的特征[ 1 ]:①最大施加应力位于轴的表面;②断裂的裂纹垂直于拉伸应力,而拉伸应力出现在弯曲的一边;③断裂源一般出现于轴的表面上,有时也出现于亚表面处。 显示柱状轴和阶梯轴在单向弯曲过载荷中裂纹是怎样取向的。应力峰台阶或刀痕起着限定弯曲裂纹位置的作用。因为在应力峰处应力最高,裂纹往往在此萌生。 无旋转的反复弯曲疲劳的轴,裂纹在轴的两个对边产生,因为每一边都经受交替拉伸和压缩应力,它们所受的力,其状态是均等的。 旋转弯曲疲劳中,裂纹萌生于围绕圆周的任一位置。在较高应力或较高应力集中下,裂纹可能在周围多个位置上萌生。 例如[ 2],有一减顶泵,泵轴材料为3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一个交变的旋转弯曲载荷作用,在泵轴键槽底部的蚀坑处发生断裂。断口明显地分为三个区:裂纹起始区、扩展区及瞬时静断区。图4为断口三区示意图,扩展区有河流状花样,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迹象,属于脆性断裂。所以失效泵轴的断裂,是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在泵轴键槽底部表面的蚀坑处,产生了严重的缺口效应,形成很高的局部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疲劳断裂。 三轴的扭转断裂 可能引起扭转破坏的轴包括曲轴、扭转棒的扭转轴。键轴或花键轴以及在柱面上具有孔洞的轴,在过载荷时也可以造成扭转破坏。 1 扭转载荷的特征 一根轴或其它柱状构件,在纯扭转负荷下的应力系有五个重要的特征[ 3 ]:①有两个方位的平面形成最大剪切应力。一个平面垂直于轴线,另一个平面平行于轴线。②有两个方位的平面出现最大正应力。这两个平面都位于与轴线呈45°角上,两者相互垂直。最大拉应力作用在一组平面上,而最大压应力作用在另一组平面上。 ③所有最大应力(剪应力、拉压应力)的数值彼此相等。④所有主应力在轴的表面上为最大值,而在轴心为零。⑤在最大剪切面上无正应力作用,相反,在最大主应力平面上无剪应力作用。 扭转轴上的扭转裂纹可以顺着横剪切平面或纵剪切平面,也可以顺着最大拉应力的对斜面,或者这些平面的综合情况。图5表示轴扭转时的应力分布和裂纹可能产生的位置。

故障树分析法论文

现代设计方法与应用 故障分析法与手机故障问题 系别机械工程 年级2012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本1205班 学生姓名王乾铭 学号12430103154590 指导教师徐永成 二 0 一五年六月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1) 1、概论 (1) 2、故障树分析发的分析原则 (1) 3、故障树分析发的步骤 (1) 二手机故障分析 (2) 1、顶上事件 (2) 2、软体故障 (2) 3、硬体故障 (3) 三提高手机可靠性的措施 (3) 四结论 (4) 五参考文献 (4) 六致谢 (4)

摘要:为了提高手机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手机故 障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最小化分割手机故障的直接及间接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高手机的可靠性。 关键词:手机故障、可靠性、故障树分析法 一引言: 现代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从通讯设备来讲,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那么如何让手机更加安全可靠的为我们服务呢,接下来我将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手机故障进行系统分析。 1、概论: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技术是美国贝尔电报公司的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的,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2、故障树分析法的分析原则: 故障树分析法的关键是故障树的建立,其编制过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确定顶上事件应从故障的最简分类来确定,顶上事件的确立有利于分析结果的正确有效。 (2)在确定顶上事件后,为了避免故障树过于繁琐和庞大,应当明确被分析目标的边界条件,以及合理的假设条件,从而限制故障树的大小及复杂程度。 (3)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法,应当从顶上事件开始逐级展开。先分析顶上事件的直接原因,直到无遗漏的列出该级的逻辑门的全部输入事件,之后再对所有输入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直至列出导致顶上事件的所有事件为止。 (4)禁止门与门之间直接相连的原则。在编制故障树时,任何一个逻辑门的输出必有一个对应的结果事件,不允许不经过结果事件而将门与门直接相连,以确保故障树逻辑关系的准确性。 (5)明确事件与事件定义的原则。明确地给出事故与事件发生的定义及其发生的条件是确定事故事件发生原因的前提。所以,在编制故障树时,对各事故事件必须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表达清楚。 3、故障树分析法的步骤: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熟悉分析目标:详细了解分析目标个状态及各种参数。 (2)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及原因,进行事故统计,设想可能发生的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分析的对象即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教训及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求解事故发生概率。 (5)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相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及各种因素。 (6)画出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逐级展开找出直接原因事件,直至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7)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事故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并进而求出顶上事

齿轮传动失效分析及预防

经验交流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9期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准确、承载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但齿轮在传动过程中也会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且失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齿轮齿圈、轮辐、轮毂部分的结构尺寸通常是经验设计的,其强度和刚度较为富裕,因此在传动中极少失效。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部位为轮齿,根据轮齿失效部位的不同分为齿体失效和齿面失效。 1轮齿折断 轮齿折断的类型有两种:疲劳折断和过载折断。疲劳折断是由于轮齿受重复弯曲应力作用,当弯曲应力超过材料疲惫极限时,在轮齿齿根受拉一侧就会产生疲劳裂纹,在齿根应力集中处,裂纹加速扩展,直至轮齿折断。过载折断是由于轮齿受短时意外严重过载或冲击时,齿轮材料较脆时,轮齿突然折断。轮齿折断常发生在闭式硬齿面及开式齿轮传动中轮齿受拉应力一侧的齿根部位。对于齿宽较小的直齿轮常发生全齿折断,对于齿宽较大的直齿轮、斜齿轮常发生部分齿折断。 防止轮齿折断,提高抗断齿能力的措施:当分度圆直径为定值时,减小齿轮齿数并增大齿轮模数,以便增大齿根齿厚,进而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采用正变位的方法加工齿轮,以提高齿根抗弯强度; 提高齿面硬度,进而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增大齿根处圆角半径,以减小应力集中;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加工损伤,避免应力集中;提高轮齿精度和齿轮支撑刚度,进而改善轮齿载荷分布;对齿轮齿根进行强化处理;对齿轮齿芯进行热处理,提高其韧性。 2齿面点蚀 齿面点蚀是由于齿面受到脉动循环接触应力作用,当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时,就会产生细微裂纹,这时润滑油进入裂缝,形成高压封闭油腔,润滑油的楔挤作用使裂纹扩展,直至齿面材料点状剥落。齿面点蚀常发生在闭式软齿面齿轮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之所以靠近节线是由于齿轮传动重合度小于2,节线处一般只有一对齿啮合,接触应力较大;同时由于节线处做纯滚动,靠近节线附近滑动速度小,油膜不易形成,摩擦力大,易产生裂纹。开式齿轮传动无齿面点蚀,原因是开式齿轮传动齿面磨损速度大于点蚀速度。 提高齿面抗点蚀能力的措施:提高齿面硬度可增大作用接触应力,进而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采用正变位传动,减少接触应力,进而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提高润滑油粘度;提高齿轮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 3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有两种类型:磨粒磨损、研磨磨损。磨粒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它是由于齿轮长期暴露在外面,砂粒、金属碎屑、灰尘等硬颗粒进入齿面而引起的齿面磨损。研磨磨损是由于齿面相互搓削引起的,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损耗现象。齿面磨损会使齿廓失真,瞬时传动比不固定,从而导致传动精度低,产生冲击、振动、噪音等。如果齿面磨损进一步加剧,会使得轮齿变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降低,容易发生轮齿折断。 提高齿面抗磨损能力的措施:对开式齿轮传动安装防尘罩;采用耐磨材料;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和定期更换,可在其中添加减摩剂;提高齿轮加工精度,降低轮齿表面粗糙度;减小滑动系数。 4齿面胶合 齿面胶合分为冷胶合和热胶合。在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较高的速度使得啮合区温升较大,润滑油粘度降低,油膜遭到破坏,金属表面直接接触而熔焊,此时齿面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较软的齿面沿着滑动方向撕脱,形成沟痕,这种现象即为热胶合。而在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由于齿轮传动功率较大,速度较低,齿面间不易形成油膜,而出现冷粘着,这种现象即为冷胶合。齿面胶合会使传动不平稳,甚至导致齿轮报废。 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的措施:优选抗胶合能力强的材料;选用粘度大的或极压润滑油;增大齿面硬度可提高许用接触应力,进而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采用变位齿轮,降低齿高,减小滑动系数。5齿面塑性变形 在软齿面齿轮传动中,在重载荷作用下,齿面间的应力超过了材料屈服极限,较硬一侧的齿面沿摩擦力方向推挤较软一侧齿面而产生塑性流动,这种现象即为齿面塑性变形。齿面塑性变形常发生在低速重载或过载的软齿面齿轮传动中。 避免齿面塑性变形的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 齿轮传动失效分析及预防 张云秀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青州262500) 101 ··

LKJ2000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论文

L K J2000型监控装置(硬件) 简单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L K J2000型监控装置(硬件)简单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系统简介 1.防止列车线路超速。 2.防止列车冒进关闭的进站信号机。 3.防止列车冒进关闭的出站信号机。 4.防止列车溜逸。 5.防止列车以高于规定的限制速度调车作业。 6.按列车运行揭示要求控制列车不超过临时限速。车载部分系统构成 主机箱之插件 主机箱之插件 主机箱之插件 数字量输入/出插件 显示器 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系统构成(地面部分) 2000型测试台 2000型转储器 地面开发系统 地面处理系统 微机网络 打印机 地面处理系统结构框图 1.采用32位微处理器技术 主处理器采用M C68332芯片32位数据处理能力 16M寻址范围 高处理速度 高速输入/出接口 故障检测功能

双套插件 双套C A N总线 双套V M E总线 模块级冗余 主备机故障自动切换 数据记录的同步性 车载数据与地面信息结合 LKJ2000型监控装置主机对核心部件都有自检功能,其上电自检后,对每个插件的核心部件都会自检。通过观察面板指示灯的查询屏幕显示器设备状态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判断部分故障部位。利用这一功能,对简单判断、查找故障源头十分有用。但是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确保监控主机程序正常运行。另外,装置部分插件采用表面贴技术,人工焊接需要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方可进行。 一、监控记录插件 插件自检完毕后指示灯含义 灯含义灯含义 1A 恒亮/恒灭不正常 快闪A机且工作正常 慢闪B机且工作正常 1B 恒灭备机 恒亮主机 快闪单机 2A 亮/灭实时时钟正常/不 正常 2B 亮/灭CANA通信正常/不正常 3A 亮/灭同步口正常/不正 常 3B 亮/灭CANB通信正常/不正常 4A “亮”数字量输入正常4B “亮”模拟量入出正常

模具失效分析论文

模具失效分析作业 1.什么是模具寿命?如何提高模具寿命? 模具因为磨损或者其他形式失效、种植不可修复而报废之前所加工的产品的件数,称模具的使用寿命,简称模具寿命。指在保证制件品质的前提下,所能成形出的制件数。 模具的失效分为非正常失效和正常失效。非正常失效(早期失效)是指模具未达到一定的工业水平下公认的寿命时就不能服役。早期失效的形式有塑性变形、断裂、局部严重磨损等。正常失效是指模具经大批量生产使用,因缓慢塑性变形或较均匀地磨损或疲劳断裂而不能继续服役。 1模具正常寿命 模具正常失效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叫模具正常寿命,简称模具寿命,模具首次修复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叫首次寿命;模具一次修复后到下一次修复前所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叫修模寿命。模具寿命是首次寿命与各次修复寿命的总和。 模具寿命与模具类形和结构有关,它是一定时期内的模具材料性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模具热处理水平以及使用及维护水平的综合反映。模具寿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水平。 2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模具种类繁多,工作状态差别很大,损坏部位也各异,但失效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即磨损、断裂、塑性变形。 (1)磨损失效 模具在服役时,与成形坯料接触,产生相对运动。由于表面的相对运动,接触表面逐渐失去物质的现象叫磨损。磨损失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疲劳磨损两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在循环应力(机械应力与热应力的作用下,使表面金属疲劳脱落的现象称为疲劳磨损。 2)气蚀磨损和冲蚀磨损气蚀磨损金属表面的气泡破裂,产生瞬间的冲击和高温,使模具表面形成微小麻点和凹坑的现象叫气蚀磨损。 冲蚀磨损液体和固体微小颗粒反复高速冲击模具表面,使模具表面局部材料流失,形成麻点和凹坑的现象叫冲蚀磨损。 3)磨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模具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再加上摩擦力的机械作用,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叫磨蚀磨损。

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论文.

题目:接触网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 年月日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 年级) 学号姓名 学习中心指导教师 题目接触网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指导教师 评语 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 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开题日期:完成日期: 题目接触网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通过专本的学习,对铁道接触网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接触网是一种特殊的 供电线路,本文通过对接触网各部分的认识以及对现存问题的建议,希望可以提高接触网的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尤其是电气化铁路建设提供有利的帮助,促进铁路事业更加飞速的发展。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开题,论文设计,论文撰写。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4 周) 第一部分摘要、绪论( 1 周) 第二部分电气化铁道( 1 周) 第三部分电力接触网( 1 周) 第四部分接触网故障( 1 周) 第部分( 周) 评阅或答辩( 周) 4、参考文献 谭秀炳.交流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曹建猷.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备注 指导教师: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诚信承诺 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 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 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 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 2011 年10 月9 日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论文87954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摘要 本课题研究的是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知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概述和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知识、伊兰特发动机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以及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等。 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概述中分别介绍了电控点火装置(ESA)、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废气再循环控制(EGR)、怠速控制(ISC)、气门正时控制、二次空气喷射、油气蒸发控制等,论述了它们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作用。在故障诊断基本知识章节中介绍了电控系统诊断的注意事项、常用工具与常用仪器、故障诊断与检修的一般程序与基本方法等。在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章节中介绍了汽车线路及电子设备的特点以及电路故障诊断与检修要点。在第五章节中介绍了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检修,具体论述了各系统检修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附加了流程图和表格图片。在最后一章中介绍了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维修案例,论述了故障的现象、可能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等。 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集约化、控制电子化和连接标准化上,在分析电控系统的故障时,一定要了解电器、电子设备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各电控系统的组成、功用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排除方法等。 关键词: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故障、检修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概述 (4) 1.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4)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4)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概述 (6) 第三章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知识 (13) 3.1电控系统诊断的注意事项 (13) 3.2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常用工具和常用仪器 (14) 3.3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一般程序 (16) 3.4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基本方法 (17) 第四章伊兰特发动机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 (20) 4.1汽车线路及电子设备的特点 (20) 4.2电路故障的诊断及检修要点 (20) 第五章伊兰特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检修 (22) 5.1 伊兰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 (22) 5.2 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检修 (24) 5.3 伊兰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检修 (27) 5.4 伊兰特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动冷却风扇的检修 (32) 5.5 伊兰特发动机充电、启动系统故障检修 (32) 第六章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 (34) 6.1 不能起动或起动困难 (34) 6.2 怠速不稳、易熄火故障诊断 (37) 6.3、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故障 (39) 6.4、发动机游车故障的诊断检修 (41) 6.5、发动机爆震故障的诊断检修 (42)

金属接骨板失效分析

年 42 卷 第 4 期 240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省属科研院所专项(2014F30030)作者简介:周均,E-mail: clarezj1217@https://www.360docs.net/doc/068949684.html, 文章编号:1671-7104(2018)04-0240-04 周均1,郑照县1,周梦林1,郑靖2 1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杭州市,310018 2 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成都市,610031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骨折常用的手段之一,可以对骨折起到固定、保护、支撑的作用,但在临床上也存在 很高的失效率。该文介绍了接骨板失效分析的常用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接骨板失效分析的研究成果。由应力集中导致的接骨板疲劳断裂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此外,总结了目前针对接骨板的失效而对其进行的性能优化,并对接骨板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金属接骨板;失效分析;性能优化R318;R687.3 A doi: 10.3969/j.issn.1671-7104.2018.04.002ZHOU Jun 1, ZHENG Zhaoxian 1, ZHOU Menglin 1, ZHENG Jing 2 1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dical Device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Hangzhou, 310018 2 Trib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The internal ?xation using metal bone plate is one of common method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racture, it plays a role in ?xation, protection and supporting of the fractured bone segments, but it also su?ers high failure rate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failure analysis of bone plate, and describ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ailure analysis of bone plate in detail. The fatigue fracture of bone plate caused by stress concentration is the common fracture pattern.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failure, then discusse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metal bone plate, failure analysis,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金属接骨板失效分析 【作 者】【摘 要】【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 Writers 】【 Abstract 】【Key words 】Failure Analysis of Metal Bone Plate 0 引言 金属接骨板作为骨科植入物类医疗器械,依人体骨骼形状而设计,通常用于需要内固定治疗的骨科疾病。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金属接骨板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也不断增多。现有接骨板制造材料多为不锈钢、纯钛及其合金,并采用机加工成型,附加表面处理工艺。为了满足临床使用需求,接骨板产品种类繁多。由于产品的复杂性,以及不断扩大的使用量,使得接骨板在临床使用中失效情况频发。据临床研究报道[1-2],接骨板发生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接骨板断裂、变形,螺钉断裂及松动脱落,骨不连,无菌性炎症等。其中发生最多的是接骨板的断裂、变形[3-4]。有临床统计分析显示,接骨板断裂占植入总量的10.8%[5]。可以看出现阶段金属接骨板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失效是普遍存在的,而这些失效行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接骨板断裂。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接骨板失效分析常用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就目前针对接骨板的相关优化 方法进行了阐述。对生物新材料在接骨板上应用的探索,以及应用有限元分析与体外模拟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为接骨板内固定效果的优化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1 接骨板失效分析方法 1.1 断口分析 金属接骨板断口真实记录了裂纹萌生、扩展直至失稳断裂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利用SEM 、EDX 等表征手段对断口表面结构特征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为断裂失效模式的确定提供有力证据[6]。相关研究表明,金属接骨板的临床失效与其自身加工缺陷和材料冶金缺陷密切相关[7]。王荣等[8]对临床断裂的纯钛股骨接骨板进行分析发现,断裂的接骨板材料质量正常,但其表面存在点蚀坑,初步断定是点蚀坑加剧了应力集中,诱发了微裂纹的产生,最后导致疲劳断裂,并推测引起表面点蚀的原因为接骨板阳极氧化工艺不当。此外,一些研究表明接骨板在人体的服役环境也影响着接骨板的断裂失效[9-10]。研究发现,临床上接骨板断裂处与螺钉结合面常发生磨损与腐蚀(见图1)。在微动腐蚀疲劳机制的作用

材料失效分析

课程(论文类)试卷 2017 —2018 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名称:材料失效分析与寿命评估论文题目:主蒸汽管道失效分析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专业﹑学号: 学院:

主蒸汽管道失效分析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机电设备的复杂化,相应的对机电 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机电设备的失效与预测分析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蠕变性能作为设计指标的主蒸汽管道是发电厂的关键部件,由于长期在高温高压的恶劣工况下运行,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和损伤积累,突发性事故也会频频发生,给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主蒸汽管道进行失效分析与寿命预测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对主蒸汽管道的失效模式、影响运行寿命的主要因素以及寿命预测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发电厂主蒸汽管道的寿命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以达到预防和降低事故、减少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失效分析,寿命,预防 1.失效现象描述 按照原国家劳动部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主蒸汽管道属于压力管道[1]的范畴。在电力系统或在其它工业企业内,由于主蒸汽管道相对其主体设备结构显得简单,在设计、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对其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在我国,压力容器与锅炉安全管理已建立有较完备的安全保证体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各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规范,近年来其事故的发生已大为减少。但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尚有不少漏洞,管道事故[2]时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仍相当严重。原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曾组织调查组专题调查压力管道安全状况,从所整理的240例(其中40例为国外案例)压力管道事故中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其中124起发生人员伤亡,共死亡184人,伤296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因停产等因素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更为惊人。电力系统对高压、超高压蒸汽管线管理较为严格,水电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对工作温度大于或等于450℃或工作压力大于5.88MaP的蒸汽管道和部件开展了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并于1991年颁布了《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3]。电力系统整个管理系统比较严格,设计、制造、安装均由电力部进行资格认可。重要管道、管件从国外进口,国内产管道、管件均由电力部定点生产。在组织体系上,电力部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委员会,各网局[4]设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焊工培训中心。各电厂有金属技术监督车间和金属技术监督员。在火电厂的高温、高压管道事故相对较少。中低压管道由于技术管理工作不够严格,事故相对较多,主蒸汽管道失效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2.背景描述 xx石化厂的晴纶厂曾两次发生用于供热的蒸汽管突然爆炸的事故,爆炸部位是在管道弯管固定架附近的管子环焊缝处,管材为C3(炉特类碳素钢),断口平整,整个环焊缝沿壁厚有1/3-1/2未焊透,在环焊缝断口上还发现有一长200mm,深3-4mm的半椭圆裂纹;xx石化厂主蒸汽管曾连续四次发生膨胀节断裂事故,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xxx发电厂主蒸汽联络门发生断裂事故,9.8MPa的高压蒸汽瞬间喷出,将一名操作人员摔向地面,抢救无效死亡,整个厂房的玻璃也全部粉碎;xxx热电厂发生了因管材缺陷导致运行中重油母管爆裂起火的事故,造成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