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3观察和解剖鲫鱼

第一课时3观察和解剖鲫鱼
第一课时3观察和解剖鲫鱼

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4.3观察和解剖鲫鱼

奉贤区齐贤学校王静

一、教学思路:

本节课围绕“鱼类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于水中生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剖鲫鱼,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解剖,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活动中感知,探究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巩固前面已学过的鱼类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

利用课件,让学生明白解剖的每一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还将每一解剖路径逐步演示给学生看,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解剖时左右手该如何分工,并演示了解剖的第一步。观察内部结构,对学生来讲,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观察顺序上,先观察容易看到的结构,由大的结构到小的结构,并建议学生逐渐移除大的结构,找到其它内部结构。观察过程中,要求对照书上插图,加以仔细辨认,再利用内脏结构图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将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综合起来,得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在水生环境中的适应特点。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解剖的规范性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鲫鱼,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2、通过鲫鱼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观察,解剖方法与解剖技能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与解剖,知道鲫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

四、教学难点:

1、鲫鱼的解剖方法。

2、辩认鲫鱼的内脏结构,并知道其功能。

五、教学准备:活鲫鱼、解剖剪、解剖盘、镊子、水槽、玻璃片、放大镜、吸水纸、细铜丝线;实物投影仪;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学习训练

1、根据“解剖鲫鱼”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解剖前,需要对鲫鱼进行的处理是:。

(2)用“虚线”在鱼的外形图上标出解剖时要剪开的范围。

(3)根据鲫鱼个结构的生理功能,请在表格内填上相应的字母。

鲫鱼的结构侧线鳃鱼鳞鳔

功能

A、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B、保护以及保持鱼体一定的外形,减少与水的摩擦

C、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D、调节鱼在水中的沉浮或在缺氧时的辅助呼吸

2、右图是鲫鱼循环系统图解,请回答:

(1)血液在图中标号处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鲫鱼的血液循环路线有 ( )条。

(3)图中标号④所示结构内流( ) 血。

(4)图中标号②所示结构的名称( ) 。

3、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下列问

题:(1)鲫鱼的体形为,体表覆盖有,用游泳,其呼吸器官是。

(2)鲫鱼的体温()A.恒定 B.不恒定

(3)请写出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写出两点即可)

附答案:

1、1)活鲫鱼要处死(用解剖刀柄击打头后侧或放在40度温水中5分钟)

2)略 3)C A B D

2、1)③ 2)1 3)动脉 4)心室

3、1)流线形/梭形鳞片鳍鳃 2)B

3)流线形的体形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等。(答案合理即可)

普通生物学-鲫鱼的解剖

实验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 鲫鱼的外形(图1) 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鲫鱼的外形 (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 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第一课时3观察和解剖鲫鱼

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4.3观察和解剖鲫鱼 奉贤区齐贤学校王静 一、教学思路: 本节课围绕“鱼类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于水中生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剖鲫鱼,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解剖,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活动中感知,探究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巩固前面已学过的鱼类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 利用课件,让学生明白解剖的每一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还将每一解剖路径逐步演示给学生看,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解剖时左右手该如何分工,并演示了解剖的第一步。观察内部结构,对学生来讲,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观察顺序上,先观察容易看到的结构,由大的结构到小的结构,并建议学生逐渐移除大的结构,找到其它内部结构。观察过程中,要求对照书上插图,加以仔细辨认,再利用内脏结构图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将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综合起来,得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在水生环境中的适应特点。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解剖的规范性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鲫鱼,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2、通过鲫鱼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观察,解剖方法与解剖技能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与解剖,知道鲫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 四、教学难点: 1、鲫鱼的解剖方法。

2、辩认鲫鱼的内脏结构,并知道其功能。 五、教学准备:活鲫鱼、解剖剪、解剖盘、镊子、水槽、玻璃片、放大镜、吸水纸、细铜丝线;实物投影仪;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鲫鱼的解剖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须知 1.新生进实验室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室基本知识。 2.每次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为以课表为准,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 3.应严格按照实验平台上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来者,视为旷课。如因特殊情况请假,需在实验开始前至少三天向指导教师说明,在选课平台系统中取消原预约时间,重新预约,一次不做实验或一次不交报告,即按不及格论处。 4.预习实验内容和有关知识,写好预习报告(手写),前四部分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无预习报告者扣10分。 5. 实验过程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原始记录(三个实验需要用相机或手机拍照,DNA指纹图谱实验需用U盘拷贝实验结果,请自备拍照工具和U盘)。 6. 预习、课堂操作、课堂纪律、善后处理、实验报告是评分的依据。 7. 实验完毕,要将自己使用的仪器刷洗干净,药品按序恢复原位,台面擦净,把自己做实验的一套东西找齐,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方可离开。 8. 值日生要认真清扫地面、水槽、台面,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9. 实验讲义:实验预约系统中可以下载,也可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下载。 10. 实验报告模板见附件,需注明姓名、学号、组号、做实验具体时间。

鱼的解剖 上课地点:化学楼120 上课时间:选课时 任课教师:徐丽办公地点:生化楼302 课程要求: 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 手写完成预习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方法与步骤),课堂检查预习报告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台上物品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摆放整齐; 2、实验废物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收集; 3、实验结束后,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实验纪律: 1、按时上课 2、穿实验服(白大衣) 3、不许吃东西,课堂严禁大声喧哗 4、手机静音 实验成绩: 预习报告:20分 实验操作:40分 报告内容:结果和讨论40分

鲫鱼解剖

生命科学实验探索报告 实验名称:鲫鱼的解剖 学生姓名:杨烨君 学生学号:5141919008 指导教师:曹阳 实验时间:2016年10月31日 1、拍摄鲫鱼的外形图并标注(15分)。 侧线鲫鱼外形图

2、拍摄鲫鱼原位解剖图,并标注(25分)。 鱼鳔 精囊 鱼肠 鲫鱼原位解剖图1 3、拍摄你实验中对鲫鱼的呼吸、消化、泄殖、循环、神经等系统探究的图片,并附上说明(突出你的探究)(60分)。 鱼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作用原理 第一个呼吸器官是腮,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是专门适应水中呼吸的构造。每个鳃又有鳃片和鳃丝组成。

肌肉 鳃片 鳃盖 用解剖刀打开鱼的鳃盖,取出鳃片,掀起鳃盖,可以看见在咽喉两侧各有四个鳃,每个鳃又分成两排鳃片,每排鳃片由许多鳃丝排列组成,每根鳃丝的两侧 又生出许多细小的鳃小片。取出后,可以看见控制鳃盖开关的肌肉。 鱼鳃如此构造是有其独有的道理的,正想。鱼在水中时,每个鳃片、鳃丝、鳃小片都完全张开,使鳃和水的接触面积扩大,增加摄取水中所溶解的氧的机会。 在鳃小片中有微血管,这里的表皮很薄,当血液流过这里时就完成了气体交换: 将带来的二氧化碳透过鳃小片的薄壁,送到水中;同时,吸取水中的氧,氧随血 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由于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可以使水不断地由口 进入口腔,经咽到达鳃腔,与鳃丝接触,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鱼类的呼吸作用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第二个呼吸器官是鱼鳔,其实鱼鳔的功用很多,作为辅助的呼吸器官只是其作用中的一个部分,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 鱼鳔一头连着韦氏骨,一头可以活动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 4.2.2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 教案 (1)

生命科学学科初中教学设计 《观察和解剖鲫鱼》 一、设计思路 “观察和解剖鲫鱼”是上教版八年级《生命科学》第四章第二节第一单元“脊椎动物”第一课时的内容,为后面其他脊椎动物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学习要求为“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能(A级)”。本节课由图片展示脊椎动物的特征引入,以设问“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引出课题。整节课以“鱼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作为一条主线,以观察和解剖鲫鱼作为载体,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1、观察鲫鱼的外形 这是学生第一次观察小动物,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左到右)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此环节是学生理解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为使学生能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师可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提纲:如注意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头部器官:鼻孔、鳃;鳞片和侧线;鳍等。 2、解剖并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 这是学生第一次解剖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安全的使用解剖工具,并以问题的形式点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引发学生逐步地思考和实验。为了引导学生在解剖后更系统的观察,特别设置“用标签标明鱼的各个内脏”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1、深化理解 设计首尾呼应,以“鱼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为主线,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鲫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感受观察和解剖小型脊椎动物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2、情感教育

鱼类作为人类的朋友,我们也要关爱他们、保护他们。所以在进行解剖实验之前,注意提醒学生要将鱼先处死以减少它们的痛苦,希望学生体会动物为人类作出了很多贡献,今后更加懂得关心、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能; 2、知道鲫鱼的外形结构和特点; 3、知道鲫鱼的内部主要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解剖鲫鱼,分析、归纳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从中感受观察和解剖小型脊椎动物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关心、爱护小动物; 2、感悟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能; (二)难点 通过观察和解剖鲫鱼,分析、归纳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四、教学准备 (一)媒体资源 PPT,视频《鱼类的呼吸》、《鱼鳔》。 (二)实验器材

观察鲫鱼实验4164209

实验方案:观察和解剖鲫鱼 上海市蒙山中学叶建伟 一、问题的提出 “动物”这一节是继植物类群之后学习的第二大生物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种类多的一个类群,鲫鱼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各类脊椎动物的基础,它在全章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介绍鲫鱼的基本特征,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与其水生环境相适应,为学习其他类群动物时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 本节课以鲫鱼为研究对象,讨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问题→实验→观察→归纳”的教学方法,先提出思考题:鲫鱼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解剖、观察、探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2、理论依据 八年级学生大都在14-15岁,表现为爱动,好奇心强,对鲫鱼也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其内部结构没有认识,解剖小动物也是第一次。针对这一点,本节课采用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思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验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逐步形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育人目标 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逐步养成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 3、工作目标 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在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 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四、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 1、实验对象 鲫鱼。 2、实验方法

观察、解剖。 3、检测手段 (1)鲫鱼的形态图、鲫鱼的解剖图、视频。 (2)实验器材:鲫鱼、蜡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吸水纸。 五、实验原则 通过实验解剖与观察,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方法。 六、实验内容 鲫鱼的解剖和观察

实验八 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八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学习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鲫鱼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投影仪、解剖器、解剖盘。 四、实验材料 鲜活鲫鱼、鲫鱼解剖示范标本、鲫鱼骨标本、棉花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 鲫鱼的外形 1.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侧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各个分界各

在何处?在头部有眼,外鼻孔、口、鳃盖及鳃盖孔,在躯干部有腹鳍一对,背鳍一个,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2.鲫鱼体表密被圆鳞,用显微镜观察,园鳞与栉磷有何区别? 鲫鱼身上的鳞片是如何排列的? 身体侧面中央有一排鳞片上具小孔,这些小孔是什么? 一般鱼类沿着侧线的鳞片有一定数目,可以用鳞式表示之,如:鲫鱼的鳞式为 5—6 28—30 5—7 。

(二) 骨骼系统 1.头骨——区分脑颅和咽颅两大部分。咽颅又分成颌弓、舌弓、鳃弓试区别之。头骨已骨化、骨

片极多且复杂。 2.脊柱——分为躯椎及尾椎,但已骨化,躯椎由哪些部分组成?椎体属哪几种类型? 3.肢带与鳍骨——肩带、腰带均已骨化,肩带由上锁骨、后锁骨、乌喙骨构成,腰带仅由一无名骨构成。鳍担骨为支持鳍基部的辐鳍骨,外接皮肤鳍条。 (三)消化系统 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向前方沿体壁的腹部正中线至口缘完全剪开,仔细除去一侧的体壁,将内脏及口腔露出。(视频1,2) 1.口腔:口位于头的前端,吻借前颌骨的运动略能伸缩,口内为口腔,注意上下颌及口盖有无牙齿。口腔内有不活动的舌,口腔以下为咽名单其间并无境界。 2.咽:左右两侧有鳃裂数对,将一侧的鳃辦中部剪断观察鳃弓内侧并列着生的许多鳃耙,鳃耙形状怎样?有何作用?咽部有几列咽头齿?取出了一块咽骨,观察其咽头齿的形状,用手指模咽头齿上方咽的顶壁,可摸到一块角质板。 3.食道:咽以下是食道,往后就是肠,鲫鱼无胃。肠为特别迂曲的圆筒形管,量其肠有多长?

鲫鱼的外形和内脏解剖(教案)

鲫鱼的外形和内脏解剖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鲫鱼的外部形态(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侧线等)和内部构造; 2.了解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3.学习鱼类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材料:活鲤鱼(或鲫鱼),鱼整体和分散骨骼标本; 工具:解剖刀、解剖盘、放大镜、棉花、镊子。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实验材料:鲫鱼 学名: (Carassius auratus) 英文名: (Crucian)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鲫鱼属(Crucian) (一)外部形态观察 1.体呈梭形,左右侧扁。 2.身体部分:头、躯干、尾。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将新鲜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 用剪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 口,将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 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 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 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 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用棉花拭净器官周围的血迹及组织

液,置入咸水的解剖盘内观察。 (三)内脏器官的观察 1.原位观察: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1对鳃弓的腹方,有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心脏背上方有头肾。在胸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的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在成熟个体,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胸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体积较大。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2.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腺外包有极薄的膜。雄性有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淡红色,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为淡橙黄色,呈长带状,性成熟时呈微黄红色,呈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生殖腺表面的膜向后延伸的短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左右输精管或输卵管在后端汇合后通入泄殖窦,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观察毕,移去左侧生殖腺,以便观察消化器官。 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组成的消化管及肝胰脏和胆囊等消化腺体。此处主要观察食管、肠、肛门和胆囊。肠管最前端接于食管,食管很短,其背面有鳔管通入,并以此为食管和肠的分界点。用圆头镊头将盘曲的肠管展开。肠为体长的2—3倍,肠的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一部分为直肠,直肠以肛门开口于臀鳍基部前方,但肠的各部外形区别不甚明显。胆囊为一暗绿色的椭圆形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掀动肝脏,从胆囊的基部观察胆管如何通入肠前部。观察完毕,移去消化管肝胰脏,以便观察其它器官。 4.鱼鳔: 鱼鳔为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的银白色胶质囊,从头后一直伸展到腹腔后端,分前后2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一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背壁。观察毕,移去鳔,以便观察排泄器官。

观察和解剖鲫鱼教案

观察和解剖鲫鱼教案 观察和解剖鲫鱼 三新学校马晓燕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观察和解剖鲫鱼属于A级学习水平,即要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操作技能。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类群,通过对鱼类的学习,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特点,及其是怎样适应水生生活的。 2、学情分析 鲫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鱼类,对于该生物的结构和行为特点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有的学生可能好奇、兴奋,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可能会害怕,不敢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课堂的控制,及时采用表扬、鼓励等不同方法,并在解剖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3、设计思想 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做了如下考虑: 1、肉眼观察——触摸——图片详解——视频感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鲫鱼的结构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相关功能。 2、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鲫鱼解剖实验,考虑到学生没有相关操作基础,采取播放演示视频——教师讲解解剖注意要点等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另外,考虑到学生第一次做解剖实验,可能较兴奋,故采用限时实验、音乐提醒等方法,有效控制课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剖鲫鱼实验,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得以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1、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学生尊重实验动物的科学态度及实验的规范性得到培养。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鲫鱼的解剖方法和内脏器官的观察。 难点:1、鲫鱼的解剖方法和内脏器官的观察。 四、教学准备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镊子、蓝墨水、胶头滴管、鲫鱼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说明 1、鲫鱼的身体分为几个 部分,观察它的体形、 体色。 2、用手摸一摸,有什么 一、感觉, 鲫 3、数一数鲫鱼共有多少 鱼种鳍,名称是什么,哪教师对学生的分

鲫鱼的解剖

一、实验名称:鲫鱼的解剖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鲫鱼解剖的常规操作,了解硬骨鱼的结构特点;(2)了解鱼类消化、呼吸、泄殖系统、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三、实验材料 3.1. 实验材料:活鲫鱼 3.2. 实验设备: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注射器及针头、吸水纸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鱼的外形观察 取活鲫鱼,置于40℃温水中约5min处死。取出后放在解剖盘中观察。鲫鱼外形呈纺锤形,左右侧扁,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鲫鱼的口在头端部;有成对的鼻孔和眼;头两侧有鳃盖;躯干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均具有小孔,形成侧线;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在腹部臀鳍之前。 4.2 鱼的内部解剖

(1)使鲫鱼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记住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除去左侧体壁。 (2)依次小心分离鲫鱼的性腺(卵巢)、肝胰脏、肠、后鳔,观察被遮挡的心脏、肾脏等结构。用注射器向泄殖孔注射少量去离子水,观察输尿管和膀胱。观察 (3)取下鳃盖,观察鳃部。依次取下鳃弓。观察咽齿结构。(4)沿体长轴方向剪开鲫鱼的头部背面骨骼并将其移去,用吸水纸小心吸去脑脊液等,从脑背面观察端脑、中脑、小脑、间脑、延脑等结构。小心尝试取下脑部,剥去眼等冗附结构,观察嗅叶、嗅束和大脑。 五、实验结果 5.1鱼的外形观察

(a)

(b) 图5.1 鲫鱼在侧卧(a)和仰卧(b)状态下的外形观察5.2 鱼的内部解剖

图5.2 取下体壁和鳃盖后的鲫鱼

(a)

观察和解剖鲫鱼教案

观察和解剖鲫鱼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课标中,观察和解剖鲫鱼属于A级学习水平,即要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操作技能。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类群,通过对鱼类的学习,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特点,为后续学习的脊椎动物进行对比打下基础,并且掌握学习脊椎动物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 鲫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鱼类,对于该生物的结构和行为特点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有的学生可能好奇、兴奋,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可能会害怕,不敢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表扬、鼓励等不同方法,并在解剖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3、设计思想 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做了如下考虑: 1、通过触摸——肉眼观察——取特殊侧线鳞对光观察——图片详解——视频感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方面了解侧线的结构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相关功能。 2、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鲫鱼解剖实验,考虑到学生没有相关操作基础,采取播放分段演示解剖视频——教师讲解解剖注意要点——学生绘制解剖路线等方法,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搭建多层脚手架,提高教学实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剖鲫鱼的实验,对鲫鱼外形、内部结构与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简要描述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剖鲫鱼实验,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得以培养,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能力得以进一步

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解剖鲫鱼的实验并准确记录观察、实验结果的学习过程,学生尊重实验动物的科学态度及实验的规范性得到培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鲫鱼的解剖方法和内脏器官的观察。 难点:鲫鱼的解剖方法和内脏器官的观察。 四、教学准备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工具、放大镜、鲫鱼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