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2、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交流书中的故事,把握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

2、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

一、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开学初老师布置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大

家都被它给迷住了,是谁创作了如此有魅力的书籍?

1、学生简介罗贯中。

师:知道吗?他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呀,我们感谢他为

我们奉献了如此珍贵的精神礼物。

2、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我们再来个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

二、群英聚会

(一)奸绝曹操

1、今天我们的交流会就从《三国演义》的"三绝"谈起.我

们首先来谈一谈曹操。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曹操

生: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长。(幻灯片生读简介)

2、《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谁记得?你来讲给我们听听。在这个故事里曹操称天下唯有他和刘备是英雄,他认

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生说大体意思)

3、这就是书中的原文,接着出示相关文字。学生齐读,

4、这位敢称自己是英雄的曹操,有哪些英雄的表现呢?

5、官渡之战曹操以七万胜七十万,真是奇迹!大家有没有

注意到这场战争的胜利得益于"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在

这个故事里他吸纳了谁?

6、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他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有哪些诗作

名篇?

7、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他政治家的潇洒风度,有谁记得

《龟虽寿》中体现了作者老当益壮、乐观奋发的句子是哪句?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出示全诗)

8、毛主席对这首诗是钟爱有加,他是这样评价的。

9、指导朗读《龟虽寿》

10、曹操信奉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还记得这句话的由来吗?

11、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

(二)智绝诸葛亮

1、而智绝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则是毫无争议的英雄人物。

你来介绍一下诸葛亮。

生: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生读简介)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对他你了解多少呢?(比如关于他的歇后语、成语

3、一条歇后语一个成语的背后,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4、有一幅对联可以概括他一生的事迹,同学们知道这对联

中蕴含了那些故事?

5、对于诸葛亮,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有他的《诫子书》(课件出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这几句话。(生说

意思)

(三)义绝关羽

1、义绝关羽却是人气极旺的英雄,他的崇拜者遍布中国,

乃至东南亚等国家(快速点击图像)

2、关羽外貌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3、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故事?(师相机点评)

记忆犹新呀!其实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幻灯片出示)

4、关羽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身

在曹营心在汉”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

(四)英雄回放

1、在《三国演义》中,你还喜欢哪些英雄人物呢?

多媒体展示英雄人物(配乐《历史的天空》播放人物头像)

2、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大家是否

注意到那些不被人注意,却感动了你或给你带来思考的

“小人物”?

三、评价《三国演义》

1、名家评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第一点就是

2、大家都是三国迷,你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三国演义》不仅创造了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世界,而

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深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许多人还从这本书中读出了管理

经验,读出了成功的秘诀。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希望同

学们继续研读这本书,,大家还可以读一读易中天《品三国》这本书去读。你们会领略到作品中更多的精华”!

2、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愿大家有更多的收获。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 六(2) 1.诗歌欣赏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儿度夕阳红。 0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着名诗人杨慎所写,也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 2.简介《三国演义》和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近200个 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 样,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如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壳 《草船借箭》等,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 祖。罗贯中的一生着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 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是他的代表作。 3.“三国”人物秀

刘备: 乱世的仁德之君,面相和善,皇族后裔,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建安十二年(公元二O 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汉建安十三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捌州五郡,后乂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徳,小名阿瞒, 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乂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关羽: 字云长,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身长九尺,髯氏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东汉末年刘备麾下着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三国志》记载,刘备对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演义》中则将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园三结义”.为刘备二弟,张飞兄长。为后世传诵。关羽暂居曹操手下时,因阵前杀 颜良解白马之ffl有功,山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总领荆州,关羽死后,山后主刘禅追谥曰“壮缪侯”.在 《三国演义》中是汉中王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 张飞:

阅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5篇

阅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5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阅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这本书由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 国志》为依据,经过熔裁在元末明初创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 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 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尔虞 我诈、互相勾结而又相互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 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 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 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 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 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 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 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 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活动背景: 《三国演义》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瑰宝。书中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以及这故事里面蕴含着的治国修身的道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情节,分析人物个性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先自主研读,自己去分析,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一定的评析。不在乎学生的评价有多么准确、深邃,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积累一点品读名著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2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3能结合人物言行、典型事例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活动准备: 熟读《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诗词等相关资料;积累故事,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进行评述。 指导重点: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也为了能与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感受和体悟,师生共读是必不可少的。 一、共读“前言”和“目录” 读任何一本书之前都要认真阅读书扉页的前言,这必须养成习惯,“前言”所介绍的内容往往是作品的梗概或精华,阅读“前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前言”向我们介绍了这部历史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的主要

内容,以及概括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小说所描绘和塑造的,也是大家所迫切期待阅读的。 “目录”是四十三个精彩故事的浓缩,浏览目录可大概了解故事情节。“目录”还适合在读完故事内容之后再回过来品味。 二、共读整本著作 在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的同时,我也捧起这本“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虽说只是“青少版”的《三国》,内容、深度和语言都与原著有一定差距,但我丝毫不敢怠慢,我和学生一起认认真真地花时间阅读,这既是学生面前的一个榜样,也是为了能与学生共同畅谈三国故事,品味三国人物。 (一)、交给阅读方法 阅读期间,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读时要专心致志,必要时圈圈画画,做上简单的批注。当读完某个故事,可把它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同学朋友听,也欢迎讲给老师听,大家共同分享阅读成果。 (二)、展示阅读成果 大约四周之后,班上进行一次《三国演义》故事会,并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共品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必须再读《三国演义》,告诉他们读一本好书最要不得的便是“囫囵吞枣”,我们细细地读,哪怕一个地名,一个人物名称都要读到、记住。 至于小说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仅需要读得仔细,而且需要我们边阅读边思考,好好品悟。 活动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案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青少版《三国演义》; 教师:制作PPT课件 训练:两个主持人一名点评小博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走进三国。 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音乐。 2、导入:最近一个月,同学们都阅读了青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本书,这节课我们用读书知识竞赛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对这本书的认识。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大家欢迎。 2、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XXX,我叫XXX,今天的知识竞赛有我们两个来主持。 支持人1:我先介绍这次的知识竞赛规则。这次比赛我们分六个小组,有四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三是英雄人物竞猜题,四是人物性格分析题,每种题型按照比赛规则积分,到最后看看哪组得分最高就是冠军。 同时这节课我们还聘请了点评嘉宾,那就是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和博学多才的王家昊同学。记分员是……首先有请语文老师为我们做内容回顾,大家欢迎 3、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共120回,描写了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的风云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写起,到三国归晋结束。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书中讲述了大小战争40多次,用到了很多的计策,如: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等,其中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围绕“忠”和“义”,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仁政思想。 (过渡:下面进行三国知识竞赛) 二、知识热身(由主持人进行) (一)侃侃而谈说英雄 主持人1:我们先来进行第一轮比赛:侃侃而谈说英雄 比赛规则: 1. 5秒钟答题时间。要求各个小组讨论后亮题板,答对一题得10分。 2.必须等主持人说“请亮题板”后再答题。如有抢答者,倒扣10分。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2、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交流书中的故事,把握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 2、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 一、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开学初老师布置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大 家都被它给迷住了,是谁创作了如此有魅力的书籍? 1、学生简介罗贯中。 师:知道吗?他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呀,我们感谢他为 我们奉献了如此珍贵的精神礼物。 2、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我们再来个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 二、群英聚会 (一)奸绝曹操 1、今天我们的交流会就从《三国演义》的"三绝"谈起.我 们首先来谈一谈曹操。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曹操 生: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长。(幻灯片生读简介)

2、《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谁记得?你来讲给我们听听。在这个故事里曹操称天下唯有他和刘备是英雄,他认 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生说大体意思) 3、这就是书中的原文,接着出示相关文字。学生齐读, 4、这位敢称自己是英雄的曹操,有哪些英雄的表现呢? 5、官渡之战曹操以七万胜七十万,真是奇迹!大家有没有 注意到这场战争的胜利得益于"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在 这个故事里他吸纳了谁? 6、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他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有哪些诗作 名篇? 7、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他政治家的潇洒风度,有谁记得 《龟虽寿》中体现了作者老当益壮、乐观奋发的句子是哪句?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出示全诗) 8、毛主席对这首诗是钟爱有加,他是这样评价的。 9、指导朗读《龟虽寿》 10、曹操信奉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还记得这句话的由来吗? 11、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 (二)智绝诸葛亮 1、而智绝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则是毫无争议的英雄人物。 你来介绍一下诸葛亮。 生: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生读简介)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对他你了解多少呢?(比如关于他的歇后语、成语 3、一条歇后语一个成语的背后,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4、有一幅对联可以概括他一生的事迹,同学们知道这对联 中蕴含了那些故事?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案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 ——黄岛区新世纪小学郭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部分英雄人物事迹,并能结合实例对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学到做人的道理。 2.通过三国知识,积累成语、歇后语、了解疑难字及名字中多音字的读法,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抓住外貌等进行描写,突出个性特点,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3.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结合实际体会读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课外延伸的目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青少版《三国演义》; 教师:制作PPT课件 训练:两个主持人一名点评小博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走进三国。 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音乐。 2、导入:最近一个月,同学们都阅读了青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本书,这节课我们用读书知识竞赛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对这本书的认识。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大家欢迎。 2、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XXX,我叫XXX,今天的知识竞赛有我们两个来主持。 支持人1:我先介绍这次的知识竞赛规则。这次比赛我们分六个小组,有四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三是英雄人物竞猜题,四是人物性格分析题,每种题型按照比赛规则积分,到最后看看哪组得分最高就是冠军。 同时这节课我们还聘请了点评嘉宾,那就是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和博学多才的王xx同学。记分员是……首先有请语文老师为我们做内容回顾,大家欢迎 3、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共120回,描写了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的风云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写起,到三国归晋结束。 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书中讲述了大小战争40多次,用到了很多的计策,如: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等,其中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是我国 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有关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 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及对三国人物雄才韬略的崇敬之怀。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做为欣赏者,我们仿佛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 (三)考题抢答: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 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 (四)群英聚会: 请拿出你制作的“英雄卡”并进行朗读,制作相同人物的“英雄卡”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范例: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 2 -

读书汇报会讲稿(三国演义)

读书汇报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敬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卜佳璇,来自六年三班,我读书汇报的内容是《与“三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今年寒假,我过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第一次通读了《三国演义》,为了让我由浅入深的阅读《三国演义》,妈妈通过借和买的方法,给我弄了好几本书,我先是从现代通俗本读起,之后,又阅读了《三国演义》的原文注解版,一有空,爸爸还让我听《三国演义》的评书。 当我第一次翻开《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就被里面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为了读书,有时我都忘记的吃饭和睡觉了,爸爸妈妈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我“书呆子”。 下面,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进“三国”,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读书的感受。 (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小说介绍)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是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经典名著。 (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争鼎的故事,作者成功地刻画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戏曲家。 (出示第五张“人物)幻灯片) (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这些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小说把他们刻画的栩栩如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典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个人都让我那么着迷。 (出示曹操幻灯片)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被描写成为一个坏人、奸人的形象,但我听爸爸说,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实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也发现,曹操除了有坏的一面,也有优秀的一面,《割发代首》的典故就充分说明的这一点。 (出示幻灯片)(《割发代首》幻灯片) 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老百姓都吓得躲了起来,不敢回家收割小麦了。曹操得知后,下了一道命令,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小心的走过麦地,老百姓看见了,都很感动。正在这时,麦田里突然飞起一只鸟儿,惊吓到了曹操的马,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官,要求治自己的罪。随行官员说:按照规定,不能给统领治罪。曹操说:我不守信用,怎么能统领千军万马呢?”随即抽出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曹操只好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以替罪,然后传令三军,明令军法。 (出示幻灯片)(刘备幻灯片) 与曹操相对的人物是刘备,在《三国演义》当中,小说把他描写成了一个有情有义、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的人,当我看到刘备“携民渡江”这一情节时,就被他的高尚品质感动了。 (出示幻灯片)(“携民渡江”幻灯片) 在一次战役当中,老百姓自愿跟着刘备大军转移,眼看曹军骑兵就要追上,众将劝刘备赶快率军先走,但刘备不愿丢下百姓。他说∶“凡能成大事者,都要优先照顾百姓的利益。现在百姓都愿意跟我走,我怎能抛开他们不管?”众将听了,都很感动。 在读完《三国演义》后,只要有人能够准确的说出小说当中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就能一下子猜到那个人物的名字。 (出示幻灯片)(关羽幻灯片)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个人物的形象我印象最深,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个人就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关云长”(以动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单

六年二班《三国演义》读书报告单 姓名: 《三国演义》这本书记叙了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人物众多,请分别列出三国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 魏国——重要人物—— 蜀国——重要人物—— 吴国——重要人物—— 请摘录书中对下列人物的描写以及最能表现他们性格特点的事迹: 曹操——外貌: 性格: 事迹: 诸葛亮——外貌: 性格: 事迹: 刘备——外貌: 性格: 事迹: 关羽——外貌: 性格: 事迹: (一)小组必答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3、“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指哪三人? 4、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风雏分别指谁? 5、四大美人之一——闭月羞花的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6、“苦肉计”是谁和谁演的一出好戏? 7、刘备用的是什么兵器? 8、张飞用的是什么兵器? 9、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

10、谁巧施连环计? 11、“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1 2、诸葛亮病逝何地? 13、《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抢答练习。 (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赤面粟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驳卦,水面偏能用火攻——(4)“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5)“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2、交流成语: (1)说说下列成语形容的是谁? 一身是胆( ) 望梅止渴( ) 煮豆燃萁( ) 赤膊上阵( ) 割发代首( ) 胆大心细()胆大如斗()言过其实()乐不思蜀( ) 单刀赴会( ) 才华横溢()得陇望蜀()(2)背诵描写诸葛亮的成语。 3、交流歇后语: (一)小组必答题——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三个臭皮匠——顶个() (2)()的江山——哭出来的 (3)()照镜子——自觉脸红 (4)()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射箭→百发百中 (6)()摔阿斗——收买人心 (7)()进曹营——一言不发 (8)()之心——路人皆知 (9)()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抢答题 刘备见孔明—— 张飞穿针—— 关公斗李逵—— 关云长刮骨下棋—— 关公面前耍大刀—— 黄忠射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 隔著门缝看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每想到这句话,就会想到三国中的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三国演义》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局面。自从董卓被杀后,整个朝廷就乱了套,大家都争着当皇上,刘备、关羽、张飞为了恢复汉室,请来了诸葛亮,有了诸葛亮的帮助,他们一连攻下了荆州、南郡、襄阳等城池。孙权一心要得到荆州,就千方百计去抢,诸葛亮识破了一计又一计,使孙权赔了夫人和大将周瑜,又打了败仗。可好景不长,不久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诸葛亮也死了。这时,地盘已被晋军占领。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下三国中的重要人物。 先说关羽。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积累经典语句,评析人物形象,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通过读书成果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气势的歌,咱们来欣赏欣赏。(课前) 2、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 二、自主交流,汇报成果。 (一)了解概况 1、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尝试着阅读整本原著。相信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简要地说说你的认识吗? 2、出示课件:简介《三国演义》及其它的评价。 (二)知识冲浪 1、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看来老师出的题是难不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先来? 3、小结: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掌握了这么多的三国知识,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我最敬佩的英雄是,因为他。

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聚焦三个大家最熟悉,也是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人物。 2、品评英雄。 (1)引出诸葛亮、关羽人物。 A、出示提示: 猜猜他是谁?点击图像。你看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真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啊。 B、出示关羽图像和外貌描写。他又是谁,认得出吗? (2)小组合作: 合作提示: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人物的歇后语、成语。 二、说一说知道的人物故事,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 三、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评一评人物。 (3)小组汇报 ◆诸葛亮 A、《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歇后语呢? 老师也把与诸葛亮相关的歇后语作了个整理,一起读一读。 B、一个成语、一句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个? C、引领阅读《空城计》 讲得真不错,简洁、清楚。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的故事,咱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段落。 分层出示《空城计》相关描写,提问:读了这段文字描写,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看到诸葛亮这样的安排,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司马懿为什么选择退兵?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心理,成功退敌,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C、现在,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诸葛亮? 小结:你看,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一个人物。 D、诸葛亮被誉为“智绝”是名至实归的,我们钦佩他,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是一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我对以下几个重要人物说点感想: 曹操。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许是他太有军事才能,也许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许在游戏中他总是超级全能角色太好用。)曹操为统一乱世做出巨大的贡献,更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白手起家,讨董卓、攻陶谦、伐吕布、征张绣、击刘备、战袁术、抗袁绍,更把汉献帝从西凉铁军中解救出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曹操有不少缺点,他因为好女色害死了猛将典韦和长子爱侄,他因为报父仇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徐州百姓。但是曹操毕竟是那么悲天悯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着结束乱世的决心,有着天下太平的憧憬,这就足够了。曹操善用权谋,深得人心,挟持天子以号天下,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主持词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主持词 主持人: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演义体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子都能说上一段。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首先,请全体同学齐背《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起! 主持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家在课外都饶有兴趣地阅读了《三国演义》这部书,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摆一个“三国擂台赛”。每个学习小组是一个组,为我们小组增光添彩。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群英聚会。《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下面,请每个方阵出三名代表,分别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哪些方面? 主持人: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过关斩将。我们将陆续提出一些和“三国”有关的知识问答,请各方阵认真听题,听完题后抢答。不过请大家注意:答对者加1分,答错者扣1分。(10道题)1)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2)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3)“宁叫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5)“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6)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7)《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8)“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9)“三足鼎立”指哪三个国家三分天下?(10)诸葛亮病死何地? 好,我们一路闯关,大家都辛苦了。请大家稍做调整,看看目前各队的表现如何(宣布成绩)某某: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一场场“战役”不仅仅是斗“勇”,更主要的是斗“智”!其中,每一场战争都是一次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做过统计,整篇小说共描写了400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描写计谋的经典著作,其中充满了聪明、智慧和谋略。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说感受每组挑选一个组员说说读《三国演义》的感受,好的加2分,一般的加1分。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 一、记忆小热身(一)《三国演义》知识知多少?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2.“三国”指的是哪三国?(魏、蜀、吴) 其各自的首领是谁?(魏国曹操,蜀国刘备,吴国孙权) 3.“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谁?(“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 4.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 5.是谁在长坂坡一战中,布疑阵唬阻曹军?(张飞) 6.“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曹操) 7.“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8.诸葛亮病死何地?(五丈原) 9.“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指的是谁?(张飞关羽刘备) 10.三国被灭的顺序是怎样的?(蜀、魏、吴) 二、记忆小热身(二)《三国演义》歇后语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0.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2.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三、《三国演义》开篇词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三国演义》著名故事 空城计(诸葛亮)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七步成诗(曹植)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 千里走单骑(关羽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刘备)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大战长坂坡(赵云张飞) 三气周瑜(诸葛亮周瑜)怒鞭督邮(张飞督邮) 酒斩华雄(关羽华雄)刮目相看(吕蒙孙权) 白衣渡江(吕蒙)舌战群儒(诸葛亮张昭等) 望梅止渴(曹操)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

三国演义读书分享

《三国演义》阅读分享教学设计 宁远小学王俊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让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越,不断丰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初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数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刚才我们听的高亢浑厚,意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语《西江月》。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己远播海内外,俄国汉学家陈

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作品”。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オ子书”。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苹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收集材料 (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下画,我想请司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 1、《三国义》的作者是谁? 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说的? 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风雏分别是谁? 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 7、“过五关新六将”的人是谁? 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 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3、曹操4、周瑜5、诸葛亮庞统6対备、关羽、张飞7、关羽8、貂蝉9、吕蒙10、司马懿)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方案.docx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 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和《亲近母语》实验课本中有关文章。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 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 2、抢答激趣。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 月美女指《三国演》中的? ⑺《三国演》中有哪“三” ,分指? ⑻“死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⑽ 葛亮病逝何地? 二、走“三国” ㈠群英聚会。 1、入:完《三国演》,同学一定有么一个印象,小 构宏大,情曲折,人物众多,它描了一个不安的年代,一 个生英雄的年代。今天,我就来个群英聚会,你心目中的三 国英雄是?用一两句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 如学生甲:我敬佩葛亮,因他足智多,无所不知,无所不 。 学生乙: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英勇善,而且忠心耿 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才横溢。 ?? 教小: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人物的看法,是仁者仁智者智。由于《三国演》人物众多,有 1200 多个,今天我就重点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提到的最多的人物,我大家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它一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征服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广大读者。它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所描绘的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它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当然,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争先便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刻本,而且百年不衰,知道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的刻本还有二十多种以及清代的七十多种。《三国》的版本如此之多,可以说是古代小说中无与伦比的。而在这么多版本中,若以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三国志演义》,其中以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最为突出,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这个小说,应该说它是按照历史和传说这两个方面来写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有七分是符合历史的,其中有三分是虚构的,就是说在整个大体上来讲,这个《三国演义》是有历史根据的。它反映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那一年,到了这个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这个大约10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在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因为这段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所以出现大量的军事战争。因此《三国演义》很生动的反映了这百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它具有历史的价值。那么作者不是简单的像历史教科书一样去重复历史,而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以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来说明的。 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篇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 打开《三国演义》,时光倒流,来到汉朝末年,这里已没有昔日汉武帝的辉煌,只有桓、灵二帝统治下的民不聊生,黄巾起义打破了黑暗,中原就此成了战乱之地。黄巾之乱过后,董卓之祸开始了,曹操假献刀真刺杀被董卓识破,尔后诸侯会聚,三英战吕布,董卓挟持天子逃亡长安,奔向长安的西凉骏马在黄沙影里时隐时现,时间也如飞奔的马蹄般把场景拉到官渡这个地方。这里没有一个百姓,只有互相对阵的士兵,在这里将决定今后北方的命运。曹操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他面前的敌人是有比自己多几十倍兵力的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跟这样的对手交战,曹操真的需要静下心来。首先,在未到达官渡之前袁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转而对付袁绍。“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曹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之上,才会做出第一步行动,面对属下的惊恐,曹操给予安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天下无贼》中的这句台词用到汉末年间恰到好处,袁军筑箭塔,先下手为强,曹军大败,曹军二度前来,带上了谋士刘晔制造的霹雳车,箭塔这出彻底唱完了。 与袁军相持数月,曹操感到身心疲惫,心生退心,谋士荀攸的一席话让曹操感到胜读十年书,信心指数一再飙升,有精神头了,吃嘛嘛香。袁绍手下谋士许攸投靠曹操劝其进攻乌巢,曹操亲自领骑兵五千,人衔枚,马勒口,各带柴草一束,决定胜负的熊熊大火燃烧了,面对前后有敌军的情况,曹操告诉众人一心向前,敌人到了背后才可以攻击,简单来说,就是领导大喝一声:“小伙子们,冲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我国古典长篇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几百年来一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征服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广大读者。时至今日,已翻译成多种文字传布海外,成为世界公认的伟大作品。它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所描绘的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它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明代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罗贯中为“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他的政治抱负落空,便全心致力于小说创作。罗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残酷的统治和压榨,激起全国人民反抗。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罗贯中融合传说中宋江起义和自己所处的动乱年代,各方义军争霸,老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等生动形象的例子促使他写成多篇著作,除《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隋唐自传》、《残唐五代史》和《三遂平妖传》。虽说他政治抱负破灭,但其不可动摇的思想和信念无一不流露在他的著作中。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像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