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五味子的功效

刺五加、五味子的功效
刺五加、五味子的功效

刺五加的功效: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刺五加的作用:

1、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个微小的腺体位于肾上部并分泌抵抗疲劳的荷尔蒙。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2、抵抗疲劳和恢复精力

刺五加甙显示出可提高敏锐度和物理耐力,却没有含咖啡因产品具有的效力减退。研究显示刺五加甙可改善运动肌肉对氧的使用。这意味着人体可维持更久的有氧运动并更快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苏联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在该用途上可能是十分有效的。

3、刺激机体免疫力

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德国科学家曾发现该草药可能对治疗AIDS的早期阶段有很大帮助。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上升数量的助手细胞和细胞毒素T细胞的协作作用来减缓病毒的扩散。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编辑本段回目录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酒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

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缓解疲劳的刺五加五味茶编辑本段回目录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刺五加新用途编辑本段回目录

刺五加片为现代研制的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刺五加一味药制成,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安神醒脑功效。传统应用于失眠梦多、体倦乏力、食欲欠佳、腰膝酸软等病症。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有许多新功用。

1、黄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3-6个疗程可显效,该品能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得到足够的气血运行和正常营养,从而达到润五脏、悦颜色之目的。

2、辅助治疗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刺五加可“补中、益精,强意志”,调养心脾,对于心气虚乏所致该病有良效。

3、低血压: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疗90天后观察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

4、足跟痛: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直到痊愈止。刺五加能“益气补肾、坚筋骨,强腰膝”,可治“两脚疼痹风弱”。

五味子的功效: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

五味子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五味子提取物和醇甲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抑制动物攻击行为,对抗电休克和化学性惊厥,作用与安定药相似。尚有镇痛作用、肌肉松弛作用。

2、保肝作用

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使ALT活性降低。能明显诱导小鼠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性。增加肝脏解毒能力。五味子对CCl4经肝微粒体代谢转化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及其在代谢过程中对NADPH的消耗亦能有抑制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五味子有扩血管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对于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麻醉狗冠脉血流量。用北五味子饲喂家兔能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4、延缓衰老作用

《本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酚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给老龄小鼠灌胃五味子水提液,可明显抑制脑和肝脏中MAO-B活性,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五味子酚能直接对抗阿霉素所致的心脏线粒体毒性作用,抑制由维生素C-NADPH诱发的大鼠脑、肝、肾微粒体及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其作用比维生素E强。还能显著提高老年大鼠心肌细胞cAMP含量,

使cAMP/cGMP 比值升高,而使心脏活动增强。此外,五味子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均表明具有抗衰老作用。

5、对呼吸系统作用

五味子能“收肺气”、“宁嗽定喘”。动物试验表明,五味子煎剂和五味子素有兴奋呼吸作用。五味子的酸性成分能使小鼠气管腺中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减少,具有祛痰和镇咳作用。五味子能增强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上皮细胞功能。

6、对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味子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糖代谢加强,又能增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对淋巴细胞DNA合成有促进作用,使淋巴母细胞生成增多,并促进脾免疫功能,而五味子醇能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对抗同种异体组织移植排斥反应。

7、抗溃疡作用五味子给大鼠灌胃,能抑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使溃疡指数减少,并能抑制胃液分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服用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服用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维生素c等,还含有钨、铁、锰、锌、磷等微量元素。 一般临床通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向平衡,从而提高机体活动机能,减轻和解除疲劳,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可通过加强心脏的收缩力量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五味子有兴奋呼吸作用,改善肺功能,并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还能调节胃液分泌以及兴奋子宫;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五味子素是降gpt的主要成份,一般用药一周后gpt 即开始下降,是治疗肝胆疾病较理想的药物。 此外,五味子还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功效,五味子水煎剂对结核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利用它收涩的功效,用来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 现在很多北方人在初春时开始采摘五味子树叶,烹制成各种菜肴,五味子树叶虽然不具有治疗功效,但它做为一种食材,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长期食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补、益气、生津的作用,对于机体各种失衡状况的调理很有裨益。尤其是久病体

虚之人,不宜滥用药物进行补益时,不妨利用它的食行进行食补。 总之,五味子即可以做为非常普通但很珍贵的中药,应用于各种临床用途和食疗法,其叶、茎亦可通过食用,提高机体免疫力。 五味子的服用禁忌 1、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2、《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3、《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4、不良反应及治疗:五味子无明显毒性,个别病人服药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近期报导,煎服五味子引起窦性心速1例,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部憋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伴定性早博,经急救后缓解。另外1例煎服致呼吸抑制。 五味子的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除幼叶背面被柔毛及芽鳞具缘毛外余无毛;幼枝红褐色,老枝灰褐色,常起皱纹,片状剥落。叶膜质,宽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3)5-10(14)厘米,宽(2)3-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部边缘具胼胝质的疏浅锯齿,近基部全缘;侧脉每边3-7条,网脉纤细不明显;叶柄长1-4厘米,两侧由于叶基下延成极狭的翅。雄花:花梗长5-25毫米,中部以下具狭卵形、长4-8毫米的苞片,花被片粉白色或粉红色,6-9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6-11毫米,宽2-5.5毫米。

刺五加、五味子的功效

刺五加的功效: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刺五加的作用: 1、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个微小的腺体位于肾上部并分泌抵抗疲劳的荷尔蒙。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2、抵抗疲劳和恢复精力 刺五加甙显示出可提高敏锐度和物理耐力,却没有含咖啡因产品具有的效力减退。研究显示刺五加甙可改善运动肌肉对氧的使用。这意味着人体可维持更久的有氧运动并更快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苏联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在该用途上可能是十分有效的。 3、刺激机体免疫力 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德国科学家曾发现该草药可能对治疗AIDS的早期阶段有很大帮助。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上升数量的助手细胞和细胞毒素T细胞的协作作用来减缓病毒的扩散。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编辑本段回目录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

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可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五味子属木质藤本,已知全世界有25种,我国约有18种。五味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具有益气强阴、养五脏、明目、壮筋骨等多种功效日。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药理学、毒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仅对五味子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介绍。 关键词:五味子药理作用木质藤本 1前言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五味子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酸胺等造成肝损害引起的SGPT升高均有降低作用。同时也能使肝炎患者的高SGPT降低,还可减轻中毒肝损伤的物质代谢障碍,具有轻度升高肝糖元、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中毒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破坏,有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作用[1-2]。目前对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为五味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五味子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五味子酚均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是多种保肝降酶中成药的主要成分[3]。五味子能显著对抗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肝损伤,对小鼠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所致的ALT 升高及肝脏病理损伤均有改善作用[4]。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和五味子醇乙对扑热息痛诱发的肝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小鼠在注射扑热息痛后肝内谷光甘肽含量的下降,使血中扑热息痛浓度下降。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乙素或五味子酚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所致肝脏脂质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使小鼠服酒精后肝内丙二醛的增加明显减少。五味子能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小鼠灌服五味子提取物或乙素,可使14C-苯丙氨酸渗入肝脏蛋白质速率显著加快,也能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五味子能显著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氢化氢酶的活性明显提高,这有利于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减轻其对肝细胞的损伤。另外,五味子对肝细胞色素P450 具有诱导作用,甲素、乙素、丙素、醇乙及五味子酚均能显著提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NADPH - 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微粒体蛋白质亦明显增强。五味子的这些作用不仅对其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提供了五味子对某些涉及自由基损伤的有关疾病,甚至预防化学治癌都有实用意义。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刺五加的副作用

刺五加的副作用 *导读:刺五加是治疗失眠的中药,不少人食用时会担心刺五加的副作用,其实关于刺五加的副作用的报道极少,到底刺五加有没有副作用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刺五加的副作用 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它是一种很好的固本强壮的药物,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低血压、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心血管疾病,而且具有抗癌等作用。阴虚火旺者慎服。 关于服用刺五加的副作用报道极少。无论如何,副作用通常在较高剂量(每天三次,每次4.56ml)时出现,其中包括失眠,过敏,忧郁和焦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志愿者报道在使用刺五加后会出现心包疼痛,头痛,心悸和血压上升。极少数使用者会出现短暂的轻微腹泻。

刺五加总甙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75g/kg.刺五加总黄酮的半数致死量为89.8mg/kg。刺五加毒性很小,实验动物连续服刺五加提取物数月无毒性反应,终生服药亦能耐受。连续服药六个月除能延长平均寿命外,未发现胚胎毒性或致畸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人长期服用刺五加毒性甚小,且不影响入睡和正常睡眠。临床上曾有使用细柱五加根皮炖猪肚治疗关节痛,因用药过量(为正常用量的5.4~13.5倍)中毒,引起中毒性视神经乳头炎及多发性神经炎的报告。 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有中枢兴奋、抗应激、促进肝的再生能力、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性腺及降低血压等作用,长期服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制剂剂型改变引起的。

大多数中药由于剂型的改变(尤其改成注射剂后)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这是由于中药成分较复杂,许多未知或已知但无法去除的成分单一或共同作用于血液的某种成分引起不良反应。而口服药的吸收还要经过肝脏解毒代谢等过程,故比较安全。 但中药注射液并不是不能用,它的特点是较口服药起效快,上市的中药注射液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相对安全的,一般注射液只短期用药(3~5天,最多2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是较低的。话说回来,用药不能过量,刺五加片在风热外感时应停服,否则有咽干等不适感觉。 提醒大家任何药疗食材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刺五加也有南北之分哦,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 五味子一般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两者皆可药用。而且功效显著。 五味子具有敛肺、涩精、滋肾,生津,收汗等主要功效 中医讲其可敛肺止咳,可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也可用于治疗遗精、久泻、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等症;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木酚素,是少数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药材之一;五味子对五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对呼吸系统也有兴奋作用,所以可用于镇咳和祛痰;因木酚素具有强效复原作用所以五味子也可减低疲身体的劳感等。 五味子除了可降低血压之外,还有利胆、降低血清转氨酶等功效; 五味子适应原样作用与人参相似;五味子能增强身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使脑、肝、脾脏sod活性明显增强,故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之功效。 五味子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对常见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

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以说是作用多多的一种药材。 虽然五味子用来泡水喝可降血压、降血脂,但其对胃有伤害,所以不宜长期饮用,一般喝一段时间需停一段时间再接着喝。 五味子还可以泡酒,用五味子泡的酒具有保护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的作用。常饮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但不可连续饮用,要合理安排饮用时间方可起到保健的作用。 五味子的禁忌: 1、中医讲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要忌服。 2、《本草正》讲: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3、《本草经疏》也说: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现代临床发现五味子无明显毒性,但是个别病人服药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 有报导称有人服五味子曾引起窦性心速异常,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部憋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伴定性早博,经过急救方有所缓解。 另外还有人因煎服致呼吸抑制。 所以长期使用者要注意使用的时间上不要连续。要用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才好。 中药五味子的各家论述 1.孙思邈: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

倒卵叶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倒卵叶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倒卵叶五加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倒卵叶五加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具体情况。 【别名】 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 【原形态】 直立灌木。小枝无毛,节上有刺1-2个;刺细长下弯,基部不膨大。叶有5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细长,长2.5-5cm,有时枝上部的近于无柄,无毛,无刺;小时片倒卵形,长2.5-5cm,宽1.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下

面黄绿色或灰白色,边缘近全缘或先端有数个锯齿,侧脉约4对,网脉上面下陷;无小叶柄或几无小叶柄。伞形花序1-2个或几个顶生在长枝上或短枝上,直径3-4cm,有花多数;总花梗、花梗均无毛;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椭圆状卵球形,有5棱,花柱宿存。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灌丛和山坡路边。 【化学成份】 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丁香甙(syringin),黄酮甙,多糖类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阳痿;失眠多梦;健忘;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为各位介绍的就是倒卵叶五加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倒卵叶五加的话,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味子乙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分析

五味子乙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分析 五味子乙素为中药北五味子中含量最高的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现对以上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抗氧化作用 目前关于Sch B抗氧化作用的基础研究报道较多。研究表明Sch B 抗氧化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很多种,如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减少活性氧等。Sch B抗氧化作用可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从而对细胞和组织的正常结构及功能起到广泛的保护作用,在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显示,Sch B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1抗心肌毒性 临床肿瘤化疗时,阿霉素的心肌毒性主要体现为严重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心肌毒性,其损伤是永久性、不可逆转的。目前一般认为,阿霉素诱发的心肌毒性与自由基大量形成有关。阿霉素在体内还原为半酮,经氧化反应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心肌与阿霉素的亲和力明显高于身体其他组织,使得心肌更易受到阿霉素的损害。自由基攻击心肌线粒体膜和内质网,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受损,产生心肌毒性效应。此外,阿霉素的心毒性也可能与心肌中抗氧化酶水平的降低有关。 李玲研究发现,阿霉素联合Sch B给药可显著提高氧自由基清除系

统的功能,明显降低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生成的脂质过氧化物丙醛(MDA)的含量,从而保护心肌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同时,Sch B可明显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减轻心肌毒性。此外,Sch B还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心肌收缩力,延迟心肌舒张时间,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1. 2保肝作用 Sch B对FeS-04/半肌氨酸系统和CCl、引起的大鼠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使肝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 ALT)释放减少,肝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膜形态保持完整。此外,还有实验结果证实,Sch B可诱导肝微粒体药酶系统,引起肝谷肤甘肤习消专移酶的明显增加,增强肝解毒代谢的相酶活性,保护肝细胞抵御中草药引发的肝损伤。 1. 3防护肾氧化损伤 汞性大鼠急性肾损伤实验中,Sch B预处理组尿,酞葡萄糖昔酶(NAG),LDH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力,尿蛋白(PRO )、尿素氮(BUN)、谷肌甘肤(GS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肌甘肤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升高。这说明Sch B预处理对汞性大鼠急性肾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此外,Sch B还可用于临床药物使用造成的肾氧化应激损伤,如治疗各种例干菌感染时,使用Sch B能增强肾组织细胞线粒体抵御因庆大霉素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减轻其肾毒性。顺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癌药,广泛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但其肾毒性明显,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有文献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 中医药对瘢痕治疗研究历史悠久,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中医认为,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金刀所伤,水火烫伤,余毒未净,受外邪侵入肌肤引起,在治疗上应重视局部与整体密切联系的整体观点。主要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如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生脉散加味、消积排通汤和通脉灵片剂口服等;外治法,这是治疗瘢痕的主要方法,如采用黑布药膏贴法、鸦胆子软膏、瘢痕止痒软化膏外用等;内外治结合法,如内服消积排通汤,外用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中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促进肉芽组织上皮化、瘢痕组织内血液和营养供应等方面均有影响,对瘢痕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开发出积雪草苷软膏、丹芎瘢痕涂膜及瘢痕止痒软膏等中药制剂用于临床。 治疗疤痕疙瘩的良方 外用: 1用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 尽量避免洗澡,如因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治疗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抑制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 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 (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 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 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刺五加泡水喝的功效

刺五加泡水喝的功效_刺五加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刺五加的食用价值缓解疲劳的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其他食谱: (1)凉拌五加叶:嫩五加叶250克,配以精盐、味精、蒜、麻油等制成。含有丰富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有增强身体防病能力的作用,强身健体。 (2)五加叶鸡汤:嫩五加叶150克,鸡蛋2只。配以精盐、味精、葱、素油制成。适用于体虚、肿痛、咽痛、目赤,风疹等病症。 (3)刺五加炒鸡蛋:刺五加250克,鸡蛋2-3个,刺五加茎叶简至用手可掐断,水清洗后配以精盐、、蒜、植物油。配以鸡蛋可以降低刺五加的味道,适合初次使用者清凉可口的凉拌刺五加 原料:刺五加嫩茎500克,适量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 制作:将刺五加嫩茎在沸水中焯半分钟立即捞出,将水沥干备用; 将刺五加嫩茎切成小段(若茎较短则不用切),放入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调拌均匀即可上盘食用。 功效:清热祛火,增强食欲。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概述: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古籍关于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的描述,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是一种较常见的普通中药材,是很多人喜爱的日常补益食材,很多人用来泡水、煲汤、煮粥等。五味子属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成熟果实。中医传统使用的正品是北五味子,产于东北、内蒙、、山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枝晒干,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备用。 五味子说明: ?五味子做为药材,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古人曾这样评价五味子“五味子皮肉甘酸、核甲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也许是其命名的由来,五味子温姓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维生素C等,还含有钨、铁、锰、锌、磷等微量元素。 ?一般临床通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向平衡,从而提高机体活动机能,减轻和解除疲劳,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可通过加强心脏的收缩力量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五味子有兴奋呼吸作用,改善肺功能,并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还能调节胃液分泌以及兴奋子宫;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五味子素是降GPT的主要成份,一般用药一周后GPT即开始下降,是治疗肝胆疾病较理想的药物。

?此外,五味子还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功效,五味子水煎剂对结核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利用它收涩的功效,用来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 ?现在很多北方人在初春时开始采摘五味子树叶,烹制成各种菜肴,五味子树叶虽然不具有治疗功效,但它做为一种食材,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长期食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补、益气、生津的作用,对于机体各种失衡状况的调理很有裨益。尤其是久病体虚之人,不宜滥用药物进行补益时,不妨利用它的食行进行食补。 ?总之,五味子即可以做为非常普通但很珍贵的中药,应用于各种临床用途和食疗法,其叶、茎亦可通过食用,提高机体免疫力。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详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详情] ?别名】 ?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 ?【药用部位】 ?为木兰种植物五味子的果实。 ?【成份】 ?含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 (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 ?含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 (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 [收起]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1)主要用于抗感染的药物: 单味药:黄连、黄柏、黄苓、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复方:银翘解毒丸、黄连解毒汤等。(2 )抗寄生虫病药: 驱肠虫药: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南瓜子、石榴皮、鹤草芽; 抗阿米巴药:白头翁、鸦胆子等; 抗疟药:常山、甜茶、青篙等;抗滴虫药:苦参、蛇床子等。 (3)抗肿瘤药: 主要有莪[e]术、薏苡仁、山豆根、斑蝥、野百合、冬凌草等。 (4)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全身麻醉作用:洋金花; 有镇痛作用:延胡索、祖师麻、徐长卿; 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夜交藤; 有抗惊厥作用:天麻、牛黄等单味药和复方柴胡桂枝汤; 有解热作用:柴胡、黄苓、葛根等及安宫牛黄九;有中枢兴奋作用:马钱子、五味子等。 (5)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有局部麻醉作用:草乌、蟾酥、细辛等; 主要显示骨骼肌松弛作用:八角枫、锡生藤、轮环藤等。 (6)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药:黄花夹竹桃(包括成分黄夹甙)、铃兰(包括铃兰毒甙)、附子(包括去甲乌药碱)与福寿草等单味药以及生脉散、人参四逆汤等复方; 抗冠心病心绞痛药:丹参(包括丹参素)、川芎(包括川芎嗪)、赤芍、红花、桑寄生、益母草以及复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抗心律不齐药:苦参、常山、灵芝、槲寄生等; 降血压药:杜仲、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猪毛菜、罗布麻等, 升高血压抗休克药:枳实(包括其成分对羟弗林、N-甲基酪胺)、青皮等单味药及参附汤、生脉液、参 麦注射液等。 (7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有桔梗、艾叶、芸香草、矮地茶、满山红、金龙胆草等单味药及复方小青龙汤、复方灵芝等。 (8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有山渣、麦芽、枳实、陈皮、佛手、乌药、鸡内金、吴茱萸等单味药及复方甘楞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还有重点作用于肝胆系统的茵陈蒿汤、茵陈胆道汤、胆道排石汤、复方大柴胡汤及清胰汤等。 (9 )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有木通、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等单味药及五苓散、排石汤等复方。 (10)具有子宫兴奋作用及抗生育作用的药物: 有当归、红花、牛膝、蒲黄、益母草等单味药及具有抗孕激素活性的莪术复方。 此外,还有能终止妊娠的姜黄及抗生育药棉子提取物棉酚等。 (11)主要具有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 有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海藻、昆布、黄药子及对实验性甲状腺肿有一定作用的甲瘤丸;有显示降血糖作用的地黄、知母、山萸肉、地骨皮等单味药及玉泉丸、玉女煎、八味丸等复方。

浅谈刺五加

浅谈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相关进程 陈舒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本文章对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以及现代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 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为刺五加作为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丰富了食品化学研究内容,对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植物资源,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 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灌木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根茎和茎,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俄罗斯远东针叶林带,中国东北、河北及山西,日本和朝鲜的北方地区均有分布[1]。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这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具补中,益精,坚精骨,强意志等功效。主要应用于脾肺气虚证、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症状。刺五加含有多种糖苷,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多糖、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硬脂酸、β-谷甾醇、白桦脂酸、苦杏仁苷等。因其明显的药理作用,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50年代以来,从草本考证、资源分布、引种繁殖、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生化药理、制剂生产及临床等各方面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工作,对刺五加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做了深入研究[2]。近年来,更是对其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并进一步推进了刺五加在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多方位多层次应用。 1、相关简介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生于山坡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润透,切厚片,晒干,生用。本品根茎为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有分支。下部与根相接,表面灰棕色。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扭曲,有分支,直径0.3-1.5cm。表面有纵皱纹,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皮孔明显。质地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辛,稍苦。药性干、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具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成分主要含有刺五加苷A、B、C、D、E等。其所含苷类成分有类似人参根中皂苷的生理活性。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2、化学研究 刺五加根茎含有多种苷类及糖类,如三萜类皂苷、木脂素苷、鹅掌揪苷、异秦皮啶、芝麻脂素和多糖。其叶和花中含有黄酮,果实含有水溶性多糖,全株均含有挥发油[3]。刺五加的根和根茎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实验证明这也是刺五加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证实了刺五加含有的多种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探索。 2.1苷类

五味子的作用与功效

五味子的作用与功效 五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不少人只知五味子能对睡眠不好的人有帮助,却不知五味子还能治疗别的病。中药五味子的用法、用量需注意什么?在此为您提供五味子的用法指导相关 1.中药五味子治久泻不止 五味子味酸涩性收敛,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汤送服,如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同用,如四神丸(《内科摘要》)。 2.中药五味子治久咳虚喘 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治肺虚久咳,可与罂粟壳同用,如五味子丸(《卫生家宝》);治肺肾两虚喘咳,常与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都气丸(《医宗己任编》);五味子长于敛肺止咳,配伍麻黄、细辛、干姜等,可用于寒饮咳喘证,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3.中药五味子治心悸,失眠,多梦 五味子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治阴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常与麦冬、丹参、生地、酸枣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4.中药五味子治自汗,盗汗 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者,可与麻黄根、牡蛎等同用。 5.中药五味子治津伤口渴,消渴 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具有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多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芪等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6.中药五味子治遗精,滑精 五味子甘温而涩,入肾,能补肾涩精止遗,为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药。治滑精者,可与桑螵蛸、附子、龙骨等同用,如桑螵蛸丸(《世医得效方》);治梦遗者,常与麦

刺五加泡酒配方比例方法 刺五加籽泡酒怎么泡功效作用

刺五加泡酒配方比例方法刺五加籽泡酒怎么泡功效作用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 刺五加,又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主要功效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一、刺五加泡酒用什么样的白酒好? 据媒体接连报道,市场上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成,成本原因,中低端白酒几乎都是酒精勾兑,很多打着纯粮酿造的酒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而食用酒精酒与纯粮酒区别在于,纯粮酒是自然发酵酿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食用酒精酒因为添加剂原因本身对人体就没有好处,还会破坏药材的功效。因此,刺五加泡酒一定要选用无添加的纯粮酒,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谷养康纯粮酒,真正无添加纯粮酒,适合刺五加泡酒。 二、刺五加泡药酒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 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这种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白酒具有很强腐蚀性,尤其是高度白酒,会把塑料成分腐蚀到酒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装酒,不能选择塑料桶装酒。 三、刺五加泡酒要用多少度白酒合适 稍高度数的白酒更易于杀死刺五加的细菌和病菌。刺五加中水分的渗出也会稀释酒精度,而且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酒的度数会下降,酒精度过低,长时间存储容易变质。因此刺五加泡酒60度的优质纯粮酒最佳。 四、刺五加泡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刺五加泡酒要用土陶坛或者玻璃器皿,陶坛最优,古时候熬制中药、储存白酒都用土陶,土陶可加速酒的陈化老熟,让酒的品质更好,所以陶坛比玻璃更适合装酒。禁用塑料和金属器皿泡药酒,塑料金属装酒会逸出有害物质。而玻璃、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谷养康纯粮酒的另外一个原因,谷养康纯粮酒采用土陶罐制作而成,瓶口较大,如果泡量不大可直接把刺五加加入陶坛里,免去购买泡酒坛,如果泡量较大,可去集贸市场购买较大泡酒器皿。 常见的刺五加泡酒配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咨询医生) 刺五加泡酒 配方:刺五加子100克纯粮白酒3000毫升 制法:装瓶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可

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 1.化学成分 (1) 1.1苷类 (1) 1.2多糖 (1) 1.3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1) 1.4其他成分 (1) 2.药理作用 (2) 2.1 增强免疫功能 (2) 2.2 抗疲劳作用 (2) 2.3 抗衰老作用 (2) 2.4抗菌、抗病毒作用 (2) 2.5 抗辐射作用 (2) 2.6 抗应激作用 (3) 2.7 抗肿瘤作用 (3) 2.8对血糖的影响 (3) 2.9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3) 2.10 对慢性胃炎的作用 (3) 2.11改善帕金森病症 (3) 参考文献 (4) 致谢 (5)

[摘要]目的:对刺五加国内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类。结果:总结发现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论:刺五加具有开发成新型中药保健品及药品的价值。 [关键词]刺五加;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刺五加,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在我国本草医籍中均有记述《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为“本经上品”,能“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民间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刺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河北、及山西等地。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叶、茎、亦可供药用[1]。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主治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1.1 苷类 刺五加根和根茎中的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实验证明刺五加总苷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总苷在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分别占干药材重量0.6~0.9%和0.6%~1.5%。已分离出七种刺五加苷(A、B、C、D、E、F、G),分别为胡萝卜苷 ),乙基半乳糖(A),紫丁香酚苷(B),7 羟基 6,8 -二甲基香豆精葡萄糖苷(B 1 苷(C),紫丁香树脂酚二糖苷(D和E)。研究表明:茎中刺五加苷B、苷E的含量高于根部。近些年对刺五加茎叶的研究不断深入,叶中分离到以齐墩果酸为配基的五加叶苷I、K、L和M等。而齐墩果酸被认为是我国目前首次从植物中发掘出来的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理想的药物。20世纪80年代末Shao从叶中分得5种新皂苷,即刺五加苷A1、A2、A3、D3和A4。 1.2 多糖 刺五加根与干果中还含有水溶性多糖。刺五加多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为免疫活性成分之一[3]。我国也从刺五加中提取出刺五加多糖PES。1.3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刺五加含有K、Na、Mg等元素及Fe、B、Sr、Mn、Cu、Ni、Mo、Cr、Bi、Ti 等多种微量元素。卫平等[4]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柄五加茎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1.4 其他成分 赵余庆等从根皮中分离出硬脂酸、β-谷甾醇、芝麻素、白桦脂酸、苦杏仁苷、蔗糖以及具有促性腺和细胞毒作用的活性成分Liriodenchin[5]。从根和根皮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药材当中常常会用到的,在我们有病吃中药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在里面看到,对人身体的治疗作用也特别明显,特别是对于神经、心血管以及肝脏的治疗效果特别明显,不过五味子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有什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五味子提取物和醇甲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抑制动物攻击行为,对抗电休克和化学性惊厥,作用与安定药相似。尚有镇痛作用、肌肉松弛作用。 2、保肝作用 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使ALT活性降低。能明显诱导小鼠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性。增加肝脏解毒能力。五味子对CCl4经肝微粒体代谢转化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及其在代谢过程中对 NADPH的消耗亦能有抑制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五味子有扩血管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对于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麻醉狗冠脉血流量。用北五味子饲喂家兔能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五味子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机制: 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五味子的不良反应:

(1)口服生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偶有过敏反应。 (2)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 (3)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有什么,在平时服用的时候我们一般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自行切勿盲目服用,因为五味子毕竟是有副作用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或是适量服用,有不良反应后要停止。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_王晓明

北方药学2013年第10卷第2期 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药品禁忌症,还应懂得各类药物的理化性质、复方制剂的组成和相互作用,为迎接每一次咨询服务做好更加充足的知识储备。 3.3用药咨询是临床药学的前沿阵地,做好咨询服务对开展临床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3.4做好咨询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我院药剂科每天组织晨会让每位药师讲解平时工作中常用到的药学知识,这个办法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具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今后能够做好用药咨询工作、便于记忆和巩固药学知识以及学习查阅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而且遇到一些比 较复杂的咨询问题便于讨论和进一步给出全面、准确的答案。 3.5由于患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药师在面对不同患者时根据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使用不同的沟通谈话技巧,深入浅出回答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高燕菁.门诊药房患者各类咨询问题探析[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1):45. [2]郝影霞.我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药房,2012,23(1):96.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王晓明1,2刘学敏1张疑1,2(1.河北省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德067000;2.河北省中药新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德067000) 摘要: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归纳,以利于对五味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五味子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3)02-0072-01 五味子为我国常用中药之一,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具有收敛固涩、益气升津、补气宁心益智、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喘嗽、盗汗、痢疾、神经衰弱、急慢性肝炎、视力减退等症[1]。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本文对近几年来的五味子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北五味子的药理作用进行简略综述。 1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王文燕[2]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五味子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能使衰老的小鼠萎缩的胸腺和脾脏明显增大变厚,胸腺皮质细胞数及脾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脾小结增大,证实五味子多糖可显著地提高衰老小鼠的免疫功能,同时也证实了五味子多糖可明显促进衰老小鼠神经细胞的发育。应国清[3]等人研究了五味子中粗多糖成分后发现,能明显提高实验小鼠的耐缺氧能力,证实了五味子中粗多糖具有抗疲劳作用。 2解毒保肝作用 黄鹂在研究中发现,五味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五味子乙素能明显有效地降低四氯化碳所导致的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谷丙氨酸转氨酶,可使肝小叶病变部位缩小,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四氯化碳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4]。高普军[5]利用北五味子粗多糖多次给四氯化碳中毒的小鼠灌胃给药,结果发现,实验小鼠肝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北五味子粗多糖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的胆汁分泌和部分肝切除后肝的再生,表明北五味子粗多糖具有保肝作用。朱艳[6]等人利用五味子乙素对丙戊酸钠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丙戊酸钠对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五味子乙素能够降低丙戊酸钠引起的实验大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值升高,意味着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有效地降低丙戊酸钠所引起的肝脏毒性。从而证实了五味子对抗肝脏损害有明显的疗效。3镇静催眠作用 万丽华[7]等人通过采用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仪观察了五味子醇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并研究了五味子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作用;从而观察了五味子醇提取物对阈下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入睡只数和睡眠潜伏期所导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醇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同时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只数,缩短了小鼠睡眠的潜伏期。实验说明,北五味子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在一定剂量下呈现依赖性。石绘[8]研 究了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证实,北五味子木脂素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4对心血管的作用 李恒[9]研究发现,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的作用。同时,五味子还具有调节血管扩张作用。从五味子中提取到的五味子素还对血压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并且五味子提取液具有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等功效。刘威[10]在研究中发现,五味子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心肌细胞代谢,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血脂,产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综上所述,五味子是一种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的药食兼用的中药材。目前,在五味子对抗氧化疲劳作用、解毒保肝作用、镇静催眠作用、对心血管作用方面的报道还很少,还需要我们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五味子的功效,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2010版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1-62. [2]王文燕,陈建光.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开发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2):128-133. [3]应国清,俞志明,单剑峰.北五味子有效组分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05,25(6):84-87. [4]黄丽.五味子乙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08,27(6):8-9. [5]高普军,朴云峰,郭晓林.北五味子粗多糖保肝作用的机理[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22(1):23-24. [6]朱艳,王俊平.五味子乙素对丙戊酸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5):405-406. [7]万丽华,石绘,范新田.北五味子醇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0):2461-2462. [8]石绘,万丽华,李贺.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5):27-28. [9]李恒.北五味子的现代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8,96(5):97-99. [10]刘威,张茜,张成义.五味子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47-48.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68925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68925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