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数学两点距离公式.doc

2017八年级数学两点距离公式.doc
2017八年级数学两点距离公式.doc

§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求直角坐标平面内任意两点之间距离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掌握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2、学会应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以及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会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解决一些基本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难点:直角坐标平面内任意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A(-3,2),B(4,1),C(-3,1)

求①B 、C 两点的距离

X 轴或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两点 的距离AB= ②A 、C 两点的距离

Y 轴或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两点 的距离CD= ③A 、B 两点的距离

2、探求新知: 任意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y)B(),A 21,、(x y x |

| 21x x -

)y D(),C 21,、(x y x |

| 21y y -

如果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A(x 1,y 1)、B(x 2,y 2),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 AB = 221221)()y y x x -+-(

3、练一练:

求下列两点的距离

(1)A(1,2)和B(4,6)

(2)C(-3,5)和D (7,-2)

4、例题讲解:

例1、已知坐标平面内的△ABC 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A(-1,4)、B(-4,-2)、C(2,-5),判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例2: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点分别是A(3,3)、B(6,1)

① 点P 在x 轴上,且PA = PB ,求点P 的坐标。

变一变:②点P 在y 轴上,且PA = PB ,求点P 的坐标。

5、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

上海市嘉定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 【解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 函数13 y x =的图像一定不经过( ) A. (3,1) B. (3,1)-- C. 1 (1,)3-- D. (1,3) 【专题】函数及其图象. 【解答】 3. 关于x 的方程22 (31)20x m x m m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专题】判别式法. 【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m-1)2≥0,由此即可得 出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解答】解:∵△=(3m-1)2-4(2m 2-m )=m 2-2m+1=(m-1)2≥0, ∴方程x 2+(3m-1)x+2m 2-m=0有两个实数根.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4. 解下列方程较为合理的方法是( ) (1)25(1)8x += (2)22310x x +-= (3)2 1225120x x ++= 【分析】观察所给方程的结构特点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解答即可. 【解答】解:(1)5(1+x )2=8 适合用开平方法; (2)2x 2+3x-1=0 适合用求根公式法; (3)12x 2+25x+12=0适合用求根公式法;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不同的方程,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5. 计算:82-=____________ 【分析】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减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 6. 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

2017-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下数学期末调研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222 C .3,4, 5 D . 114,7,8 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下左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 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 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7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长安中学徐忠 一、教案背景 1.教材。 本课时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第7章解析几何第2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中的一节,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中计算距离的两个重要的基础公式之一。相对于另一个距离公式也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它需要有更强的综合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它既是学习曲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必备条件,也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难点。同时,本公式也体现了解析几何中的数学美,以及解析几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所展现的逻辑美。 2.学生。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中考成绩最差的一部分,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他们的学习意志也不坚定,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但他们对于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二、课时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对本课时作如下定位。 1.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初步使用公式解相关习题。 (2)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会公式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3.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教法以讲授为主。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通过 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使学生理解本课主题。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2.学法。本课学法以练习为主。在学生取得初步印象后,随时通过学生练习来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学生练习是职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3.两直线平行,则____;两直线垂直,则____。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设计目标:复习已有知识,为新课作准备。 (二)问题提出 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计目标: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几何意义,使学生重温“垂线段”这个名词。 (三)问题解决 1.当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的情况。例:求点A(2,-3)到下列直线的距离d: (1) y=7;(2) x +1=0. =7

版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版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者:————————————————————————————————日期: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系方式.(难点) 2.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出点的坐标和已知坐标作出点.(重点、易错点) 3.理解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难点) 4.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够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教材P134~P135“例1”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空间直角坐标系 定义以空间中两两垂直且相交于一点O的三条直线分别为x轴、y轴、z 轴,这时就说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叫做坐标原点,x轴、y轴、z轴叫做坐标轴.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

画法在平面上画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时,一般使∠xOy=135°,∠yOz =90° 图示 说明本书建立的坐标系都是右手直角坐标系,即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2.空间中一点的坐标 空间一点M的坐标可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x,y,z),其中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z叫做点M的竖坐标.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 A.15或16 B.16或17 C.15或17 D.15.16或17 4.如图,△ACB ≌△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 10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5cm B. 20cm C. 25cm D.20cm 或25cm 6.如图,已知∠CAB =∠DAB ,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使△ABC ≌△ABD 的是( ) A.AC =AD B.BC =BD C.∠C =∠D D.∠ABC =∠ABD 7.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BC =5,DE =2,则△BCE 的面积等于( ) A.10 B.7 C.5 D.4 8.若 ()2 2316m x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 ) A. 3 B. -5 C.7 D. 7或-1 9.如图,在△ABC 中,AB =AC ,BE=CD ,BD =CF ,则∠EDF 的度数为 ( ) A .1452A ?-∠ B .1 902 A ?-∠ C .90A ?-∠ D .180A ?-∠

第10题 10.如上图,等腰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D 于E 、F 两点,M 为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N ,连接DM ,下列结论:① DF =DN ;② △DMN 为等腰三角形;③ DM 平分∠BMN ;④ AE =3 2 EC ;⑤ AE =N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3 12 36 0.1250.2522?-??- =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32 34a ab - = 13.若 2,3,m n x x ==则2m n x += 14.若A (x ,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2,y ),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15,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 =3 cm ,△ABD 的周长是13 cm ,则△ABC 的周长为 _________ 第15题图 第17题图 1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为4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为 17.如图,∠AOB =30°,点P 为∠AOB 内一点,OP =8.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则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 =80°,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1点,∠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2点,依此类推,∠A 4BC 与∠A 4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5点,则∠A 5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66分) 19.(本题满分6分)因式分解 (1),() ()2 32 22a x a a a x -+- (2) 2 2 29xy y x +-- 20.(本题满分8分)计算与化简: 2 第18题图

河北省沧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河北省沧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 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 一 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3分) 1.若二次根式1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1- ≤x B . 21-≥x C . 21≥x D . 2 1 ≤x 2..已知n 24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 A. 4 B. 6 C. 8 D. 12 3.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的中线长是 ---------------------------------------------------------( ) A 2 5 B .6 C .13 D.132 4、下列函数中,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0.1x B .y=2x 2 C .y 2 =4x D .y=2x+1 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 ) A.5 B.7 C.7 D.7或5 6.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8cm ,△AOB 是等边三角形,则AD 的长 为()cm .----------------------------------------------( ) A. 4 B. 6 C.34 D. 23

7.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内任一点,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8,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A. 3 B. 4 C. 5 D. 6 8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A 甲 B.乙、丙 C.甲、乙 D.甲、丙 9下列描述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和性质错误的是-----------() A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 直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0,5) C当x>0时y<5 D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10.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队员考核赛的平均成绩(环)及方差统计如表,现要根据这些数据,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如果你是教练员,你的选择是---------------------------------------------() A.甲B.乙 C.丙D.丁 11.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AB=BC,②∠ABC=90°, ③AC=BD,④AC⊥BD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 A.选①② B选①③ C选②④ D选②③ 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 甲90 83 95 乙88 90 95 丙90 88 90 队员平均成绩绩方差 甲9.7 2.12 乙9.6 0.56 丙9.7 0.56 丁9.6 1.34 6题图7题图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y0, z0),平面:A*x+B*y+C*z+D=0,距离d。 d=|A*x0+B*y0+C*z0+D|/√(A*A+B*B+C*C)空间点到直线距离点(x0, y0, z0),直线L(点向式参数方程):(x-xl)/m=(y-yl)/n=(z- zl)/p=t。 (1)式(1)的注释:点(xl, yl, zl)是直线上已知的一点,向 量(m, n, p)为直线的方向向量,t为参数方程的参数。空间直线 的一般式方程(两个平面方程联立)转换为点向式方程的方法, 请参考《高等数学》空间几何部分。设点(x0, y0, z0)到直线L 的垂点坐标为(xc, yc, zc)。因为垂点在直线上,所以有:(xc-xl)/m=(yc-yl)/n=(zc-zl)/p=t (2)式(2)可变形为:xc=m*t+xl, yc=n*t+yl, zc=p*t+zl、 (3)且有垂线方向向量(x0-xc, y0-yc, z0-zc)和直线方向向量(m, n, p)的数量积等于0,即:m*(x0- xc)+n*(y0-yc)+p*(z0-zc)=0 (4)把式(3)代入式(4),可消去未知 数“xc, yc, zc”,得到t的表达式:t=[m*(x0-xl)+n*(y0- yl)+p*(z0-zl)]/(m*m+n*n+p*p) (5)点(x0, y0, z0)到直线的距离d就是该点和垂点(xc, yc, zc)的距离:d=√[(x0-xc)^2+(y0-yc)^2+(z0-zc)^2] (6)其中xc, yc, zc可以用式(3)和式(5)代入消去。 第 1 页共 1 页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情况推导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感受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与平面两点间距离公式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公式解决空间几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空间点的坐标的特点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x 1,y 1),P 2(x 2,y 2) ________________ 线段P 1P 2中点坐标公式______________ 二、新课 1、设P 的坐标是(x,y,z),求|OP| |O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两点P 1(x 1,y 1,z 1),P 2(x 2,y 2,z 2),求 |P 1P 2| |P 1P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段P 1P 2中点坐标公式_________________ 例:()()间的距离求空间两点1,0,6523 21--,P ,,P 练习:()()()513432251,,,C ,,,B ,,A ABC 的三个顶点已知? (1)求。ABC 中最短边的边长 ? (2)求边上中线的长度AC

例:试解释()()()365312222=-+++-z y x 的几何意义。 练习:1、已知()1,,222=++z y x z y x M 满足则M 点的轨迹为_________________ 2、求P ??? ? ??66,33,22到原点的距离。 3、()()。a AB a ,B ,,A 的值求设,4,,3,0210= 4、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AD=2,AB=3,AA 1=2,E 为AC 中点,求D 1E 的长。 三、小结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计30分) 1, 如图,在 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 OB 的距离相等,则 P 点是( ) A.线段CD 的中点 B.OA 与OB 的中垂线的交点 C.OA 与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D.CD 与/ 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 2. 如图所示,△ ABD ◎△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ABD 和厶CDB 的面积相等 C.Z A+ / ABD = Z C+ / CBD B. △ ABD 和厶CDB 的周长相等 D.AD // BC ,且 AD = BC 3. 如图,已知 AB = DC , AD = BC , E, F 在 DB 上两点且 BF = DE ,若/ AEB = 120 ° Z ADB =30° 则Z BCF =( A. 150 ° B.40 ° 4?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 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5. 如图,AB 丄 BC , BE 丄AC ,Z 1 = Z 2, AD = AB ,则( ) A. Z 1 = Z EFD B.BE = EC C.BF = DF = CD D.FD // BC 6. 如图所示,BE 丄 AC 于点 D ,且 AD = CD , BD = ED ,若Z ABC = 54 ° 则Z E =( ) O (1) D B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A.25 ° B.27 C.30 D.45 (4) 1 2 (5) (6) C.80 B (3) C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

点与直线问题 (1)点P (x 0,y 0)到直线Ax +By +C=0 的距离 (运用本公式要把直线方程变为一般 式) (2)两条平行线 之 间的距离 (运用此公式时要注意把两平行线方程 x 、y 前面的系数变为相同的) (3)点 P (x ,y )关于Q (a ,b )的对称点为P'(2a -x ,2b -y ) (4)直线关于点对称:在已知直线上任取两点A 、B,再分别求出A 、B 关于P 点的对称点A′、B′,然后由两点式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5)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要抓住“垂直”和“平分” 设 P (x 0,y 0),l :Ax +By +C=0(A 2+B 2≠0),若P 关于l 的对称点的坐标Q 为(x ,y ),则l 是PQ 的垂直平分线,即①PQ ⊥l ;②PQ 的中点在l 上, 解方程组可得 Q 点的坐标 例1 求点P = (–1,2 )到直线3x = 2的距离 解:22 |3(1)2|5330d ?--= =+ 例2 已知点A (1,3),B (3,1),C (–1, 0),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 221 ||2||(31)(13)22 ABC S AB h AB =?=-+-=V AB 边上的高h 就是点C 到AB 的距离. AB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1 1331 y x --= -- 即x + y – 4 = 0. 点C 到x + y – 4 = 0的距离为h 2|104|5112 h -+-==+, 因此,15225 22S ABC =??= 例3 求两平行线 l 1:2x + 3y – 8 = 0 l 2:2x + 3y – 10 =0的距离. 解法一:在直线l 1上取一点P (4,0),因为l 1∥l 2,所以P 到l 2的距离等于l 1与l 2的距离,于是 22|243010|21313 23 d ?+?-==+ 解法二: 直接由公式22 |8(10)|21313 23d ---= =+ 例 4、求直线3x -y -4=0关于点P (2,-1)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

2017-2018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和△DEF 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 ≌△DEF ,则补充的条件是( ) A 、BC=EF B 、∠A=∠D C 、AC=DF D 、∠C=∠F 2、下列命题中正确个数为(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已知△ABC ≌△DEF ,∠A=80°,∠E=40°,则∠ F 等于 ( ) A 、 80° B 、40° C 、 120° D 、 60° 4、已知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内角为7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 A 、70° B 、70°或55° C 、40°或55° D 、70°或40° 5、如右图,图中显示的是从镜子中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读数,由此你可以推断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10:05 B 、20:01 C 、20:10 D 、 10:02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腰的一半,则它的顶角为( ) A 、120° B 、90° C 、100° D 、60° 7、点P (1,-2)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P 1,P 1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 2,则P 2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8、已知( )2 2x -,求y x 的值( ) A 、-1 B 、-2 C 、1 D 、2 9、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8cm ,AB=10cm ,则△EBC 的周长为( ) A 、16 cm B 、18cm C 、26cm D 、28cm 10、如图,在△ABC 中,A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 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2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cm 2 B 、4cm 2 C 、6cm 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条. 12、(-0.7)2的平方根是 . 13、若2)(11y x x x +=-+-,则x-y= . 14、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BC=10cm ,BD=6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__ . F E D C A E D C A C D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2017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7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矩形中,3,1,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 ,则点M 表示的实数为( ) A . 2.5 B . C. D. 3、在△中=15,=13,高=12,则△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4、与﹣2的乘积是有理数的是( ) A .﹣2 B . C .2﹣ D .+2 5、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E ,∠150°, 则∠A 的大小为(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6、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 ,E 为的中点,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0 C. >0 D. ≥0且 ≠1 8、函数(1)(43)的图象在第一、二、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9、一次函数与(≠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10、某学习小组7位同学,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款金额分别为5元,10元,6元,6元,7元,8元,9元,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为( )A .6,6 B .7,6 C .7,8 D .6,8 11、8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为80,82,79,69,74,78,,81,这组成绩的平均数是77,则的值为( )A .76 B .75 C .74 D .73 第2题第12题 O E A B D C

武汉市江岸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和答案

**==(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3分)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B.C.D. 3.(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10 C.11 D.12 4.(3分)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够判定△ABC≌△DEF的是() A.∠A=∠D,∠B=∠E,∠C=∠F B.AB=DE,BC=EF,∠A=∠D C.∠B=∠E=90°,BC=EF,AC=DF D.∠A=∠D,AB=DF,∠B=∠E 5.(3分)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与∠PRQ 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 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SSS B.ASA C.AAS D.SAS 6.(3分)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105°,∠C′=30°,则∠B=()

A.25°B.45°C.30°D.20° 7.(3分)如图,△ABC中,∠A=50°,BD,CE是∠ABC,∠ACB的平分线,则∠BOC的度数为() A.105°B.115°C.125° D.135° 8.(3分)如图,在△ADE中,线段AE,AD的中垂线分别交直线DE于B和C两点,∠B=α,∠C=β,则∠DAE的度数分别为() A.B.C.D. 9.(3分)如图,△ABC中,CE平分∠ACB的外角,D为CE上一点,若BC=a,AC=b,DB=m,AD=n,则m﹣a与b﹣n的大小关系是() A.m﹣a>b﹣n B.m﹣a<b﹣n C.m﹣a=b﹣n D.m﹣a>b﹣n或m﹣a<b﹣n 10.(3分)如图,∠AOB=30°,M,N分别是边OA,OB上的定点,P,Q分别是边OB,OA上的动点,记∠OPM=α,∠OQN=β,当MP+PQ+QN最小时,则关于α,β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7年八年级数学(下)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 54-a ,x 19+,x 2,π5,m m 3-,)(322 2y x -,2 +x x 中,分式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2、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32x y = (B 32x y = (C )x y 32= (D )x y -=32 3、分别以下列五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13,5,12 ③1,2,3; ④9,40,41;⑤3 21,42 1,521 .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组 A .2 B .3 C .4 D .5 4.、.分式6 9 22---a a a 的值为0,则a 的值为( ) A .3 B .-3 C .±3 D .a ≠-2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 c c a b a b =--++ B .c c a b b a =- -+- C .c c a b a b -=-++ D .c c a b a b =- -+- 6、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分别为:AC =6cm ,BC =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 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7、已知k 1<0<k 2,则函数y =k 1x 和x k y 2 =的图象大致是( ).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B C A E D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转载) 很有用哦 已知点 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 ,由 'l l ⊥可知 'l 的斜率为 B A 解得交点22 00002222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22222 000000 2222 222200002222 2222200000022222222||()()()()()()()()()B x ABy AC A y ABx BC PQ x y A B A B A x ABy AC B y ABx BC A B A B A Ax By C B Ax By C Ax By C A B A B A B ----=-+-++------=+++++++++=+= ++ +|PQ ∴= 二、 函数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 (,)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22220022222222000022 0000220000()[()()] ()B ()()B ()[()B()][()B()][()B()](B )(B 0)A B x x y y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 等式:222222 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B 0,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过点P 作PM ∥ y 轴交l 于M 11(,) x y 显然 10 x x =所以 01Ax C y b +=- x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析版)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C .(-4,0,-6) D .(-4,7,0) 解析: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是M ′(-4,7,-6),点M ′在xOz 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4,0,- 6). 答案:C 二、填空题 7.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A 1(a,0,c ),C (0,b,0),则点B 1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中图可知,点B 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与点A 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相 同,点B 1的纵坐标与点C 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点B 1的坐标为(a ,b ,c ). 答案:(a ,b ,c ) 8.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互为相反数,故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4,1,-2). 答案:(-4,1,-2) 9.点P (-1,2,0)与点Q (2,-1,0)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P (-1,2,0),Q (2,-1,0), ∴|PQ |=(-1-2)2+[2-(-1)]2+02=3 2. 答案:3 2 10.已知点P ????32,52,z 到线段AB 中点的距离为3,其中A (3,5,-7),B (-2,4,3),则z =________. 解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线段AB 中点的坐标为??? ?12,92,-2.又点P 到线段AB 中点的距离为3,所以 ????32-122+??? ?52-922+[z -(-2)]2=3, 解得z =0或z =-4. 答案:0或-4 三、解答题 11.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AA 1|=4,M 为BC 1的中点,N 为A 1B 1的中点,求|MN |. 解析:如右图,以A 为原点,射线AB ,AC ,AA 1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 (4,0,0),C 1(0,4,4),A 1(0,0,4),B 1(4,0,4),因为M 为BC 1的中点,N 为A 1B 1的中点,所以由空间

江西景德镇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质量试卷含答案

景德镇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 命题人:余建华、马小宇 审校人:刘 倩 说 明:本卷共六大题,全卷共24题,满分120分(含附加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 3 - , 3.14 3 - , 1.61中,有理数有 (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各组数分别为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3.点(3,3)A -与点(3,1)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 ) A .1 B .2 C .3 D .4 4.割圆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造的一种求周长和面积的方法:随着圆内接正多 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和圆面积,“割之弥细,所失 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试用这个方法解决 问题:如图,圆O 的内接多边形面积为2,圆O 的外切多边形面积为2.5,则下

列各数中与此圆的面积最接近的是 ( ▲ ) A B C D 5.小丽在某旅游景点的动物园的大门口看到这个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如图),若她 以大门为坐标原点,向右与向上分别为x 、y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其它四大景点 大致用坐标表示肯定错误的是 ( ▲ ) A .熊猫馆(1,4) B .猴山(6,1) C .驼峰(5,2)- D .百草园(5,3)- 6.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 和△A′B′C′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 重合,点C′落在边AB 上,连接B′C .若∠ACB =∠AC′B′=90°,AC =BC =3,则 B′C 的长度为 ( ▲ ) A . B .6 C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 ; 8.点(4,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 第4题图 第6题图 第5题图

2017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定义包含三个内容: Ⅰ必需含有二次根号 “”;Ⅱ被开方数a ≥0;Ⅲ a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含有字母的式子。 例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_______(填序号) (1)32 (2)6 (3)12- (4)m -(m >0)(5)xy (6)12+a (7) 3 5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大于或等于0。 例2.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基本依据: (1)开方数不小于零;(2)分母中有字母时,要保证分母不为零。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 例4.若,x y 为实数,且20x ++=,则2009 x y ?? ? ??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4.二次根式的性质:(1))0()(2≥=a a a (2)???≤-≥==)0() 0(2a a a a a a 例5.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例6.化简:2)4(-π= 5.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0, b ≥0); a ≥0, b >0) 例7.计算:(1)9×27 (2)25×32 (3)a 5· ab 5 1 (4)1 )5(31 )4(31)3(238)2(2)1(2+--+---x x x x x x x =2)4(=2)01.0(= 2)31(=-2)4(= -2)01.0(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课 题: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 2.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王新敞 3. 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王新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王新敞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王新敞 课时安排:1课时王新敞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王新敞 内容分析: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公式,两直线的交点问题,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在引入本节的研究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思路,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案来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两平行线的距离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产生联系,从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王新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王新敞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 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 已知直线1l 、2l 的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 2l :0222=++C y B x A )0,0(222111≠≠C B A C B A

2017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试题(上海市附答案)

2017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试题(上海市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7.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 1.下列根式中,与为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 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① ,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①②都有实数根;(B)方程①有实数根,方程②没有实数根;(C)方程①没有实数根,方程②有实数根;(D)方程①②都没有实数根 . 4. 某种产品原来每件价格为800元,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现在每件售价为578元,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依题意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A);(B);(C);(D). 5.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6. 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BE 交于点H,且HD=DC,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DC≌△BDH;(B)HE=EC;(C)AH=BD;(D)△AHE≌△BH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 7. 化简:_______ . 8. 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9. 计算: ___________ . 10. 写出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____ . 11. 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 . 12. 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5. 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那么的值为_____. 16. 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要使 △ABC≌△DEF成立,请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