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分享自己对八大行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多媒体资料和网络链接、八大行星数据表

学生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资料电子教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拿出平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你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了解进行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是否还有补充的?

3、教师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试着画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电子课本中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平板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画图:

2、投影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原创】《太阳系》教案

《太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10分钟) 1、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30分钟)

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分享自己对八大行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多媒体资料和网络链接、八大行星数据表 学生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资料电子教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拿出平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你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了解进行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是否还有补充的?

3、教师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试着画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电子课本中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平板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画图: 2、投影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20.太阳系》word教案(1)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精品学案例

《太阳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知道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利用互联网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与操作实践,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了解国内外有关探索太阳系的情况,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及辩论活动,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激趣 1、媒体播放:神舟七号飞入太空 2、谈话: 师: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一件什么事件? 生1:2008年9月25日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生2:地点在甘肃酒泉发射基地。 生3:…… 师:看了神舟七号飞入太空,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科学家真了不起!

生2:我为咱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生3:我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这样的科学家!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把探索和游览的目光集中到了神奇的宇宙,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 师:我们所在的星球属于宇宙中的太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太阳系更多的奥秘吧!(板书:太阳系) 3、交流已有准备 师: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生1: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生2: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热发光。 生3:月亮本身不发光,但可以反射太阳光。 师:看来大家对太阳系有了一些认识。 (二)、初步构建新知 1、收集资料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太阳系,老师为大家设置了一个名为“太阳系”的课件,让我们点击“星体知识”,从中获得关于“太阳系”更多的知识,学生操作观看。 2、交流新知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对太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播放。 学生交流: 生1:太阳会发光,地球和月球不会发光。 生2;在太阳系中,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 生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热发光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 湘教版

太阳与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从资料中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学会用间接的方法来观察太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2.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的排列顺序。 3.了解金星的基本情况。 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太阳系的图像资料或课件、望远镜、铁架台、纸板、白纸、卡片纸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本课的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太阳知识。 二.理解:万物生长靠太阳 1.讨论:怎样去完成并补充示意图?用此来表示太阳与地球上万物的关系。 2.展示与交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到对人的影响。教学可围绕“如果没有太阳……”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可启发学生首先分析: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地球成为一个阴冷的“死球”后,这样人也不能生存。 三.了解太阳 1.组织学生观看课件。 2.强调“恒星”的初步概念——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四.观察太阳 1.介绍器材和观察方法 2.安全教育: (1)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太阳光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2)不能用望远镜去直接观察太阳,以免出现意外事故。 组织学生室外观察 4.交流发现

第2课时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乘坐一辆神奇校车,开始我们奇妙的太阳系之旅。 旅途中请大家弄清楚太阳系的组成,并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一些星球的知识,填写好资料卡。二.观看课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填写资料卡 课件模仿著名丛书《神奇校车》制作 课件中除了显示教材内容外,还加进很多的数据和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特别补充: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对行星进行了重新定义,冥王星已经不再属于行星,而是矮行星。大会规定现在太阳系的天体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 三.组织交流 1.什么是太阳系?由哪些星体组成? 2.请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3.教师说明书本中定义的太阳系组成:因为教材是在2005年通过国家审查的,所以教材上关于太阳系的组成仍然沿用的是历史上的规定。 四.阅读,了解有关观察流星与彗星的科技史。 五.课外作业观察金星 1.提示学生特别注意安全。 2.教师告知学生金星是很明亮的星体,它常常出现在朝阳和落日的附近。有时,金星在日出前4小时或日落后4小时出现在空中。在深夜是看不到金星的。

教科版_小学科学《太阳系》教案

《太阳系》 太仓市明德小学倪琦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直

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老师:每当夜幕降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们总是能看见许许多多绚丽夺目的天体组成的美丽宇宙,运气好的话,能见到美丽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一不留神划过天际,还能看到彗星像一把扫帚是的光临我们的天幕,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夜空中一闪闪的像小眼睛似的恒星群。带着这样的背景,首先,我们一同来研究一下这三个模型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天体呢? 生答:中间红色的非常大的是太阳,蓝色是地球、最小的那个代表月球 老师:很好,这个问题所有同学都能回答上来,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地球在原地转动 师:很好,我们知道,地球每转一圈就是一天。那么现在请各位同学睁大双眼,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点击大屏幕} 生:我发现地球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月球正围绕着地球旋转师:不错,每公转一圈所要的时间是:一年。老师为此还编了一首小诗:太阳大,。。。。我请一位同学来念一念。生:。。。。。。。 师:很好,我们把太阳,这种能发光、发热,而且体积非常庞大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宇宙 第5课时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 (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 (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 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 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离围

六年级科学 太阳系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太阳系教案教科版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

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六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系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

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小学科学太阳系教学设计

《太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系》是选自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11课。本课教学内容有“太阳系家族成员”、“模拟太阳系”和“火星上有生命吗?”三项活动。本课教学我们将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探究“太阳系家族成员”,了解太阳系的主要组成。第二课时主要探究“模拟太阳系”和“火星上有生命吗?”使学生知道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和排列顺序,通过研究火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也知道得很少,因为他们在电视上,网络上,书本中或故事中对天文学的知识了解并不多。而本课实际是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由不同的天体组成的,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因此,大量的文字、图片及视频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究。 【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设计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大胆假想、积极验证。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天文知识的意识,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

有直观的印象。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与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与排列顺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讨论记录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的文字、图片与视频,了解太阳系的组成。[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