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管理类组织行为学考点总结

军队文职管理类组织行为学考点总结
军队文职管理类组织行为学考点总结

组织行为学

考点一、组织行为学概念与特征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行为影响的学科,它通过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的研究,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与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学(群体)以及人类学(组织系统)的有关,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主要特征:1、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性。

2、两重性:自然属性(反映人的一般规律);阶级性(反映人的社会规律的社会属性)

3、应用型:应用性学科。相对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性学科。

4、科学性:研究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借助科学仪器,科学统计、分析。

5、权变性: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千变万化。

考点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的代表人及主要理论观点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实验:1、搬运生铁块实验;2、使用铁锹实验;3、技术切削实验。

科学管理的核心:1、组织中的工作行为要标准化和科学化。2、要通过工作业绩和工作报酬挂钩促进劳资利益统一。

具体内容:工作行为的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操作科学化。

科学选择工作,培训工作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实行计件工资

提倡把管理计划工作从执行性劳动中分离出来。

科学管理使用甘特图进行计划控制。

二、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组织理论-官僚模型

核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组织以权力为基础,合理合法、神授、家族工业组织等。

官僚模型的主要管理理念:1、明确分工;2、职位阶层;3、法规条例;4、不讲人情;5、支薪用人;6、书面案卷;7、资源控制

这种组织不灵活,专制独裁,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

三、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1、企业活动类别: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和管理活动。强调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管理的要素: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四、胡戈·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之父

重视心理学在工业的作用:

1、将重点放到人的身上

2、从心理上帮助工人提高效率

3、在人的思想上提出有利于管理和效率的想法,强调科学方法得到社会效益

五、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效应:当人们知道他们被别人观察时,他们的行为会与平常不一样。

工人的行为不仅仅收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人际关系。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效率逻辑和感情逻辑

3、新的领导力在于提高工人满意度

人际关系理论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是‘社会人’模式过于简单,侧重个体的激励,过于强调非正式组织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过分轻视人的经济欲望;忽视了整体战略规划在目标、方向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外部环境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社会状况、经济状况及工会对职工的影响。

六、麦格雷戈:人性假设理论

根据对人的行为看法不同,划分为X 、Y 、Z 三种理论: X 理论:

1、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对工作具有厌恶的天性。

2、大多数人是没有雄心的,他们甘愿受到别人的领导,不愿意承担责任。

3、大多数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不同的,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需要借助外界的强制力。

4、大多数人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选择去做那些经济上获得最大利益的事情

5、大多数不理智,不能克服自己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6、只有少数人可以克制自己,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Y 理论: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在环境有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会向娱乐、休息一样自然。

2、一般人都是自我管理且自控

3、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目标并没有矛盾,适当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达到一致

4、人是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责任不是人的本性

5、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人们普遍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决策力。 超Y 理论:

认为X 理论、Y 理论都具有各自的应用范围,管理方式应该由工作性质和成员素质来决定。 Z 理论:

管理者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七、费德勒:权变理论

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何种领导形态有效。

确定领导风格(LPC 最不喜欢):关系导向型领(参与式)导和任务导向性(专权式)。 确定情境: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好、差)、职位权力(强、弱)、任务结构(高、低) 八、勒温:领导作风类型 1专制型领导:

2、民主型领导:组织方式、决策方式、工作指导方式等以群体为主,评估方式根据客观事实

3、放任型领导:无政府主义,领导者对工作和员工的需要都不关心,无规章工作效率低且人际关系冷漠。

组织方式是集权于领导者个人的集权式领导;

决策方式是领导者独断专行 工作指导方式是靠领导者的能力、经验、判断; 评估方式是根据领导者的个人喜好,表扬或者批评下级的工作成果。

个体行为与组织激励

考点一、管理中的个体差异分析

一、个体差异的类型

1、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工龄等。

2、能力差异:体质能力、心理能力。

3、价值观差异: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4、人格的差异:人格即个性,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控制点:内控型——相信事情可以基本上由自己控制

外控型——受运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达目标而产生不管道德观念约束、权力操纵行为。

自控:个人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个人行为的能力。

自尊;

冒险性;

二、个体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个体需要:客观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

动机是直接驱动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具有原发性、内隐性、实践活动性的特征。

三、个体需要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1、个体需要与个体行为的一致性:需要和动机之间主要是靠动机和目标联系的。动机和目标的动力性与方向性的同一性是一致性的一种表现。

2、个体需要与个体行为的区别:体现在动机和目的的区别上。

考点二、社会知觉、归因与多样性管理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1、社会知觉: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对人除了外部特征还有内部心理状态,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2、社会知觉类型:

(1)对他人的知觉:采集外部特征信息,分析和综合,推测和判断其心理活动、心理品质,形成整体印象的知觉活动。

(2)角色知觉:对自己、对他人扮演角色的知觉与判断。

(3)人际知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包含个体与他人关系知觉和他人之间关系知觉。是在人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

(4)自我知觉: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是合二为一的。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

知觉对象的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整合的规则: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分散而有联系的知觉对象,形成一个整体)、连续律。

知觉的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现象叫适应,感受性就是人的嗅觉灵敏度。

适应: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知觉,比如,同一个人穿横条纹的衣服就会显得胖些。

敏感化:感受性暂时提高的现象。例如,感觉的相互作用、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兴奋性药物等都能提高敏感性,加强人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知觉。

感受性降低:知觉的相互作用、人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不良嗜好的作用以及某些药物的刺激等会引起感受性降低。“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4、社会知觉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第一感”,对今后事物的判断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2)近因效应:多种刺激依次出现,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新颖效应”,最新的认识掩盖以往的评价。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名人效应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思维定势,用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来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比如普遍认为的女生计算能力不如男生。

(5)投射效应: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认为他人也有这种相同特性,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性投射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6)对比效应: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进行知觉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低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而失去客观的标准,对比的结构可能是不公平的。

二、归因理论与运用归因理论进行多样性管理

(一)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的内容:用于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

(1)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分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社会推论问题,根据行为及其结果,推论行为者的心理特征、素质和个性差异。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即从过去典型的行为及其结果,预测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的行为。

四种原因:1、个人的努力程度;2、个人能力大小;3、任务的难易程度;4、机遇状况的好坏。

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观察某种行为,试图判断它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判断取决三个因素:

(1)区别性: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果是,则将其归为外因;反之;

(2)一致性: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一致性高,则其行为归为外因;反之;

(3)一贯性:无论时间怎么变化,这个人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一贯性高则归为内因,反之;

四种归因方式对努力和持续性行为的影响:

(1)把失败归为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因为他们认为努力起不了作用

(2)把失败归为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3)把失败归为不稳定的外因,比入生病或其他事故,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程度与持续性行为。

(4)把失败归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机会、努力程度和持续性行为。

(二)运用归因理论进行多样性管理

1、人才选拨;

2、培训与开发(情绪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

3、绩效评估

①基本归因偏差:喜欢个人归因,不喜欢情境归因。成功,能力强,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绝非天不助人。这种偏差容易影响绩效评估,比如

业绩不好时,管理者认为时员工不努力,而不是社会大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②观察者与活动者归因偏差:同一行为成功,活动者归因为个人,观察者归因为环境;失败的话,活动者归因为环境,观察者归因为个人。很

难客观公正。

③利己归因偏差:当观察者与活动者发生利益冲突时,可能做出不同的归因,避免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4、工作激励:不需要物质奖励和改善物质,通过改变员工对所发生事件的归因认知来激励和引导员工的行为。

考点三、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变化

一、组织管理对个体行为的基本要求

1、价值观:社会主流价值观、新的价值观

2、态度:管理者要改善员工的态度来激起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员工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工作。

3、意志:不怕困难,与组织共同进退。

4、兴趣:可以调动积极性。

5、情感:非正式组织内部情感联络都是情感理论的应用。

二、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

人们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成为社会学习理论。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榜样对个体的影响的四过程:

注意过程:注意榜样的特点,产生学习的动机。有吸引力、反复出现或自己相似的把榜样。

保持过程: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再真正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

动力复制过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强化过程:提供诱因或奖励激发个体从事榜样行为。

三、强化理论:斯金纳提出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反应、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会随着强化刺激的增强而增强,减弱而减弱。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又称为行为改造理论。

正强化:通过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比如奖励、嘉奖、晋升和创造良好环境。

负强化:预先告诉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自然消退:对员工的某种不良行为不予理睬,轻视或否认,从而减少员工的这种行为。

惩罚:通过某种强制性或威胁性的结果(批评、降职、降薪、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令人痛苦的环境。

考点四组织激励

一、激励机制与激励的一般原则

(一)激励机制: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和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因素:

1、诱导因素集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需要建立在员工的需求基础上。

2、行为导向因素:强调全局观念、长远观念、集体观念,个体行为的方向。

3、行为幅度制度: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将个人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激励效率下降。

4、行为时空制度: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

5、行为归化制度: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组织同化是把新成员带入组织的一个系统的过程。

(二)激励的一般原则

1、目标结合原则:激励不能偏离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的设置要满足员工的需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激励重心从物质激励(基础)转移到高层次的精神激励(根本)上去。

3、外激和内激相结合原则:满足员工生存、安全和社交需要的因素,比如工资、奖金、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属于外在激励。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

属于内在激励。

4、正激和负激相结合原则: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组织目标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对员工违背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惩罚,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5、按需激励原则:需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有满足员工迫切的需求,才能让激励效果达到最好。

6、民主公正原则:赏罚分明,赏罚适当。

二、组织对激励理论的运用

1、目标管理(具体性、可检验性、可测量性)彼得·德鲁克。

目标管理的四个部分:

(1)目标细分:组织整体目标分解为各组织单元的或个人的具体目标。

(2)参与决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过程,基层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

(3)明确时间期限:具体的进度、完成的时间要求。

(4)执行反馈:对目标过程的进展进行连续的反馈,阶段性评估,控制和纠正他们行动。

2、浮动工资

将工资建立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之上。由四种形式:计件工资、奖金、利润分成和收入分成。

3、员工认同方案

祝贺、公开积极评价、公开表扬等。

群体行为与团队管理

考点一、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一、群体的概念:

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相互依赖的两个或更多个体。区分群体与非群体的关键在于组织成员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二、群体的主要特征

目标的共同性:群体应具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群体成员同理合作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构成和维持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结合的组织性:群体应有领导者,须遵守的规范

心理的认知性:成员由心理上的联系和沟通,这是群体区别于一般人群的显著特征。

行为的联系性:群体成员彼此的所作所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利益的依存性: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目标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考点二、群体的类型与功能

一、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原则、方式的不同)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界定的、有固定编制、明确职责权限、根据工作岗位来确定工作任务、有完备规章制度的群体。个体成员的行为由组织目标来规定。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命令型群体是由直接汇报关系的主管和下属人员构成群体。任务型群体是由组织决定,是围绕特定的工作任务建立起来的。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结构,自发形成的群体。分为利益型群体(具有共同利益)和友谊型群体(共同爱好或性格相投)。

2、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根据群体是否实际存在

实际群体: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群体。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实际联系。

假设群体:亦称统计群体、名义群体,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人为划分出来的群体。比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

3、共同作用群体、协作群体和协调群体—群体成员彼此的依靠程度

共同作用群体:群体中每个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群体的共同努力。

协作群体: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是由成员个人独立完成,群体成员的关系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关系。

协调群体:为了调节群体成员在观念、思想上存在的冲突或为了提供某种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而形成的群体。

4、友谊群体和任务群体

友谊群体:为了满足其成员的个人安全感、自尊和归属需求而非正式形成的。

任务群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通过组织方式形成。根据群体或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任务群体可以分为抵制性群体、共同行动群体、交互群体。

1、抵制性群体:解决冲突。

2、共同行动群体:暂时性和相对独立,

3、交互群体:当一个群体的目标只有在每个成员完成各自项目的相关工作后才能实现时。

二、群体的功能

1、提升组织有效性:促进组织任务的完成,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

2、满足群体成员的多种需要:(1)使成员获得安全感和亲密关系。(2)满足成就感和自尊的需求。(3)产生自信心和力量感。

三、群体动力理论

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群体中成员的行为是环境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员工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给员工需求、能力和特长进而安排合适他的岗位、建立奖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群体气氛来影响员工的行为。

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强调领导方式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心理学家薛恩研究美国俘虏

3、群体结构性动力

4、群体多数动力:多数理论

考点三、群体行为与群体结构

一、群体的发展阶段

1、形成阶段:刚进入群体,对群体不了解,成员真正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时,该阶段结束。

2、震荡阶段:成员之间的感情、压力冲突剧烈,出现比较确定的领导阶层,该阶段结束。

3、规范阶段:各种力量初步平衡,表现出内聚力,成员对群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执行阶段:完全整合阶段,群体的关注点从相互认识和了解到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上,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迅速地适应外界的变化和挑战,创造解决

内部的纷争。

5、解体阶段:临时性群体,任务完成,进入解体阶段;成员注意力从任务转向社会情感。

二、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际关系

(一)群体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实质上是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关系。

1、压力和从众性:群体行为具有跟从群体的现象,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会感觉到群体压力,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趋于一

致性。

2、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线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

3、协同效应:1+1>2,社会惰化现象代表的时负协同效应,两者正好相反。

4、社会促进效应:当个人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激发自己的工作动机,由此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

5、社会致弱效应:个体在群体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比其他单独进行时要差得多的情况。绩效水平与工作激情城负相关。

6、社会标准化效应:成员在群体共同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以及工作速度和效率区域同一化的倾向。

(二)群际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心理关系

群际关系影响因素:

1、目标:群体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来自群体目标的融合。

2、群体间的依赖程度:联营式依赖关系、顺序式依赖关系(单向不可逆)、互惠式依赖关系。

3、任务及环境的不确定性:

4、时间:不同群体对工作时间取向的认识时各不相同的,导致群体间互动的不协调和不配合。

5、群体行为的选择性:群体行为的自由度和固化程度体现出群体行为的可选择性大小。

6、资源配置:组织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配置不合理,可能引发冲突。

7、相对地位:互动权力的大小,表现为权力的强度、权力的范围以及权力的影响程度。

8、组织文化氛围

三、群体冲突

(一)群体冲突的定义

群体冲突指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目标不一致、产生意见分歧。

1、传统冲突观:认为冲突时恶性结果,导致冲突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沟通不良、人们之间缺乏坦诚和信任、管理者对员工的需求没有作出有效应

对等。

2、互动冲突观:最低程度的冲突有助于保持一个群体的生命力,让群体可以进行自我批评和不断地推陈出新。良性冲突是有益的,恶性冲突具有破

坏性。

(二)群体冲突的来源、类型和范围

1、冲突的来源

沟通因素:沟通不良,理解偏差

结构因素:规模因素(规模越大冲突越大)、人员参与、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奖酬制度、资源相依性、权力

个人行为因素:当员工的观念与管理者的观念不同时,容易产生冲突。

2、冲突的类型

(1)任务冲突:与工作内容和目标有关的冲突。

(2)关系冲突

(3)程序冲突:完成的方式有关的冲突,影响较小。

3、冲突的范围

(1)二元冲突:两个人之间的冲突。

(2)群内冲突:发生在群体和团队内部的冲突。

(3)群际冲突:群体或团队之间的冲突。群体中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成员能更好处理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冲突。

(三)冲突的过程

(1)冲突过程的模式:庞迪的五阶段模式,潜在的冲突、觉察的冲突、感受的冲突、公开的冲突和冲突的结束。

(2)冲突过程的解释:

①潜在的冲突:潜在状态,存在发生冲突的必要条件。通常分为三类: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因素。

②觉察的冲突:第一阶段条件具备后,冲突一方或双方体验到紧张或焦虑,潜在的冲突被察觉

③感受的冲突:冲突双方开始划分界限,确定自身的资源以及各种可能的冲突处理方式。托马斯的处理冲突的二维模式:一个是协力合作—

一方愿意满足对方愿望,维护对方利益的程度,另一个是坚持已见,即一方愿意蛮子自己利益的程度。

竞争—坚持不与合作;

协作—坚持且合作;

回避—不坚持且不合作;退缩或压抑

调适—不坚持且合作;一方愿意自我牺牲

妥协—中度坚持与中度合作

④公开的冲突:阻止对方实现目标。

⑤冲突的结束:良性结果、恶性结果

(四)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定义

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和力量。

向心力、忠诚度、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相处时间

(2)进入群体的难度:进入越难,凝聚力越强

(3)群体规模:

(4)群体中的性别构成:

(5)外部威胁:

(6)历史上的成功

(五)群体士气

1、群体士气定义

是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该群体达成群体目标的一种态度。实质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满意度。

2、群体士气的特征

(1)群体的团结来自内部的凝聚力

(2)群体成员中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团队的倾向

(3)群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

(4)各成员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5)每一成员都明确掌握群体的共同目标

(6)各成员对群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支持的态度

(7)各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并具有维护此群体继续存在的倾向。

(六)影响群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群体成员

(1)传记特点;(2)个人特质;(3)个人能力;(4)需求和期望

2、群体结构

(1)群体规模和社会惰化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规模大,容易产生这种现象,在群体工作,效率下降。

(2)群体结构

(3)群体规范: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更加影响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

(4)群体领导和地位

(5)群体角色

(6)凝聚力

3、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任务

(1)群体的互动过程:群体潜在绩效水平与实际绩效水平,互动过程所产生的绩效水平增量之和。

(2)群体任务

考点四团队与团队管理

一、团队的概念

团队是由具有相互补充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并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的努力会导致群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群体是以共享信息和制定决策而进行互动,团队是通过共同努力而产生积极效果;

群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时是消极的,但团队的协同作用是积极的;

群体的责任在个人身上,团队的责任不仅在个人身上,也在团队身上;

群体的技能是随机不同的,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二、团队的主要特征

1、团队的规模有限制

2、团队成员都能为团队作出贡献

3、团队成员共同承担团队成败的责任

4、团队的建立以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

三、团队的有效管理

1、团队有效性的定义:①客观测量的团队生产率;②管理者评估的团队绩效;③团队成员的总体满意度。

2、团队的有效管理

(1)、资源和外界条件:充足的资源、领导和结构、信任的氛围、能够反映团队贡献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系统

(2)团队构成:成员能力、成员人格、角色分配、团队规模(9人)、成员偏好、多样性。

(3)团队过程:共同的计划目标、具体目标、团队效能、心智模式、冲突水平、社会惰化(搭便车)

考点五组织中的政治与冲突管理

一、组织中的政治与有效管理

1、组织中的政治

(1)组织政治的定义:组织成员采取的旨在获取、加强、使用权力和其他组织资源来获得期望结果的活动。不是组织中正式角色所要求,但又影响组织中

利益分配。

(2)组织政治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

2、组织因素

2、如何运用权力政治进行有效管理

(1)增加对别人的依赖

(2)每个人都想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

(3)尽量避免把他人置于没有权力感的职位中

(4)在政治框架内评估各种行为,更好地预测他人行动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制定政治策略

(5)对于欠缺政治技能或不愿意采取政治行为的员工,会感到焦虑或更高的离职率

(6)有效的管理者会接受组织的政治性。

二、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冲突管理

1、冲突管理的定义

广义冲突管理:包括冲突主体对冲突问题的发现、认识、处理、解决的全过程和所有相关工作进行研究管理。狭义冲突管理指将冲突的行为意向和冲突的实际行为以及反应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冲突在这两个阶段的内在规律、应对策略以及方法技巧,做到有效地管理实际冲突。

2、冲突管理的原则

适当水平原则:避免冲突向破坏性发展,引导冲突向建设性方向转化,并把冲突维持在所能控制的水平上。

全面系统管理原则:对冲突产生、发展、转化、结果的全过程的所有因素和问题进行全面管理。

持中、贵和原则:中庸之道

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原则:采用灵活高效和随机应变的策略处理冲突。

3、冲突管理的策略:托马斯的两个维度:关心自己、关心他人

竞争策略:在冲突主体实力比较悬殊或应付危机时比较有效;坚持不合作的立场。

合作策略:满足双方利益,寻求合作。权力理论(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和协商理论(合作时产生的协商过程,三个结果:最大期望结果、最小期望结果、最有可能期望结果)。

回避策略:既不武断也不合作的行为,既不满足自己利益又不满足对方利益的行为。

迁就策略:合作但不武断的一种行为,自我牺牲来维持相互关系,

折中策略:冲突双方愿意共同面对冲突,并接受一种双方都无法完全满意的方案。

4、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冲突管理方法

(1)预防有害冲突的方法

优化结构:在构建群体或组织时,选择性格、价值观、利益取向、人际关系等相匹配的人员,合理构建组织。

建设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会影响群体的冲突水平、冲突频率和冲突方式

共同利益导向:各方冲突是对资源的争夺导致的。

责任权力界定清晰:使员工工作走向标准化和科学化,预防有害的冲突。

建立健全的考评系统:以个体或单方面绩效为中心的考评系统往往导致有害冲突,因此强化全局观念,谋求组织整体的最大利益,把个人、团队和组织利益结合起来。

实行工作轮换:角色差别和思维定势使长生有害冲突的根源之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2)激发正向冲突的方法

强调差别和利害关系:有比较才有鉴别和竞争。

改变组织文化;倡议革新观念,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进行独创性思考的组织文化

改变组织结构:重新建构组织和工作群体,打破组织原有的平衡和利益格局而提高冲突水平。

利用鲶鱼效应:通过外界招聘和内部调动方式引进一个或一些在背景、态度、价值观和管理风格方面与目前群体成员不相同的个体。

利用信息与信息沟通渠道:威胁性或模棱两可的信息可以用来促进人们积极思考,提高冲突水平。

强调群体间的界限:强调与外部群体的差别和界限意识,把外部群体视为竞争对手,从而激发群体间的冲突。

(3)处理有害冲突的方法

1、区分冲突并审慎选择冲突:挑选出有价值、有意义,自己有能力、有义务处理的冲突。

2、理性对待和解决冲突:

3、评估冲突根源和当事人

4、选择与冲突特点相适应的方式:自行解决或委托代理人来解决,第三方调解或第三方强制解决处理。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发展

考点一、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概念

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组织文化是客观存在,是组织的微观文化,包含三个层次:

观念层(内隐层次):是核心和主体,共同潜在的意识形态,组织领导者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制度—行为层:制度,风俗,习惯,潜规则。一般制度、特殊制度、组织风俗。

符号层:组织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属于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群体价值观的载体。

二、组织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把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

2、规范功能:规章制度构成组织成员的硬约束,而组织道德、组织风气是软约束

3、凝聚功能: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4、激励功能: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念,组织利益与个人行为保持一致

5、整合功能:组织有多种资源,要想形成竞争优势,必须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

6、辐射功能:外界可以通过组织的标志、广告、建筑物、产品、服务,以及组织领导人、员工的行为,就会了解组织的特色及其深层次的价值观。

三、组织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1、组织文化的建设:是组织创建者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企业高级管理人、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

2、组织文化建设方法

(1)选择合适的价值目标

(2)强化员工认同感

(3)提炼定格

(4)巩固落实

(5)丰富发展

3、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1)文化盘点:访谈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典型案例分析法

(2)文化设计:目标文化体现企业战略方向;目标文化不能隔断历史;目标文化应以现实文化为基础;目标文化面向未来

(3)文化设施:解冻(导入阶段—破旧迎新)、变革(变革阶段—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再解冻(固化阶段)

4、组织文化的管理

应该组织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全面推行。

(1)物质层面:组织故事、仪式典礼

(2)制度层面:工作制度

(3)行为层面:角色训练、教学和培训;关注事件和对危机的反应

考点二、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组织变革动力与阻力

1、组织变革的动力

(1)经济冲击;(2)社会潮流;(3)世界政治;(4)技术;(5)竞争;(6)劳动队伍的性质

2、组织变革的阻力

(1)来自个人的阻力

习惯、安全感、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的信息加工

(2)来自组织的阻力

结构惰性、群体惰性、有限的变革范围、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二、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

(1)教育和沟通

(2)参与:参与决策,获得认同感

(3)提供支持和作出承诺

(4)发展积极的关系

(5)公平地实施变革

(6)操作和收买:暗地里施加的影响

(7)选择接受变革的人

(8)强制

考点三、组织变革的类型

一、组织生命周期

1、组织生命周期的定义: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各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

2、创业阶段:创造性高,但目标不明确;创业者不重视管理;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信息沟通;组织活动控制需要创业亲力亲为。

集体化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员工具有使命感;组织结构和信息沟通得到初步的正规化;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者,中下层管理者没有自主权。

规范化阶段:组织内部出现分权,中下层管理者开始有自主权;强调组织的制度化欸后规范化;建立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精细阶段:实行有控制的分权,加强高层监管并协调各部门的配合;结构高度正规;规章制度较多。

衰弱阶段:市场萎缩;员工流失;矛盾激化;集权化。

二、当代组织变革趋势

1、高速度;

2、组织扁平化;

3、组织运行柔性化(对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的适应能力);

4、组织协作团队化;

5、组织管理人性化;

6、学习型组织。

考点四:组织发展的特征与进程

一、组织发展的动态系统

1、组织发展的定义: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为改进组织效能,解决本身问题,达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知识,有计划地改善和更新组织

的过程。

组织的系统组成:技术或工作系统、管理或行政系统、人文系统。

2、组织发展的动态系统

组织发展的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组织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必须采用多因素方法;组织内部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既要考虑各部分的工作,又必须从整个系统协调各部分的活动,调节与外界的关系。

二、组织发展特征与组织发展进程

1、组织发展的特征

(1)组织发展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2)组织发展是以有计划的再教育手段来实现变革的策略

(3)组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组织发展中目标与计划是很重要

2、组织发展进程

进入、缔约、诊断、反馈、规划变革、干预、评价、终止

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是指通过创造并弥漫在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一种有机、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是双环学习即通过调整和修改目标、政策和标准程序来纠正错误。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模型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自我超越:是重要基石和精神基础。

心智模式:决定人们对世界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根深蒂固的假设或归纳。

共同愿景:是组织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

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必要条件。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组织文化特点

组织具有共同愿景(重要特点)、开放共享的企业文化。

(2)人本特点

善于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点,强调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进而实现充分的自我发展。

3、组织结构特点

(1)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增强横向联系。

(2)无边界:组织成员的活动将超越根据智能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

(3)精简:是学习型组织高效率、高效益的前提。

(4)有弹性:组织有柔性,应对能力、适应能力。

4、组织管理特点

(1)系统管理:用系统的观点看清结构与变化形态,从整体来思考问题。

(2)自主管理:实行自主管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括) 17、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18、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0、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21、价值观的分类:1)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区分。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 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区分。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区分(行为方式可分为:反应性、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最大理论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2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 保证之一。 23、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4、态度由3种因素构成:1)认知2)情感3)意向 25、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 极性、态度的间接性。 26、工作态度的概念:共走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7、工作态度的功能: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28、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 织认同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1)对组织目 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 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9、组织认 同感对组织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 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认同感 与员工的辞职率成反比关系)2)有组织认同感 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有组织认同感的而 员工会坚持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会自觉贯彻执 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人能充分发挥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30、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投入工作 能让员工暂时忘记对失业的担心。 31、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 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 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 改善工作,是更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 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 起设置目标。 32、个性的概念: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 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却 别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做心理特征。 33、个性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 向性、整体性。 34、个性的结构与内容:个性结构是由个性倾向 性和个性心理特质两大部分所组成。 35、个性倾向性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 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和大小。 36、动机强度的不同,均会直接影响他从事该项 活动的水平。 37、理想可分为:政治理想、工作职业理想、生 活理想、道德理想等。 38、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它 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着指导和调 节作用。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39、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 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40、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 异。 41、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特性:1)多血质(活 泼型、均衡灵活-善于管理夕阳企业)2)胆 汁质(兴奋型、不均衡不灵活-善于管理逆境企业) 3)粘液质(安静型、均衡或不均衡不灵活-善于 管理顺境企业)4)抑郁质(抑制型、不均衡不 灵活-善于管理照样企业。) 42、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一般总是以工作绩效来 衡量能力的强弱。 43、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 创造力三类。 44、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注意力、 想象力所综合构成的。 45、能力水平可分为4个等级:能力低下、一般 能力、才能、天才。 46、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 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7、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 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48、性格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混合 型。 49、按心理活动可分为外倾性和内倾型。 50、按思想行为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5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后天 社会环境因素。 52、社会环境对个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53、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 响、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文化传统从多个 方面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54、控制方位论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 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55、控制方位论的分类:内因控制论(个人主观 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和外因控制论(个人 所处客观环境)。 56、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内因控制论:能充分发挥员工主动能动性、让员 工相信所取得成绩是个人努力的表现,使员工在 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观能动性提 高。外因控制论:使员工暂时的失败和挫折解 释为客观环境所造成并非员工本身主观能动性 不足而造成,以防员工产生消极心理。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客体过程中产 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 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主观

《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

读《组织行为学》有感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学科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读此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识人、读人、用人、用好人。更好地了解新生代的员工的需求,怎样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的管理,让我在建设团队、管理团队、处理团队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激励团队等工作上有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 学习组织行为学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人很重要,但是领导不是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事必躬亲。真正的领导人要会招揽人,会用人,各持其长,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另外,组织行为的考量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而团队的建设贵在坚持。团队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所有人在保持相对稳定的企业凝聚力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提高,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将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转化为巩固经营成果的安全防护墙;最终保证业务经营的健康持续发展。 团队的真正意义在于找到一群人,他们技能互补、目标相同、工作表现指标一致、具有协调的认知、彼此为对方负责。而我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更要为这个团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组织行为学学习感想

学习《组织行为学》后。结合各种资料、实例,就其中的激励机制与行为影响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科。 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一、对激励机制的概述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产生的激励机制是领导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公司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方法)。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激励机制在团体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团体无一例外地都拥有非常成熟的激励机制。我就本人搜集的几个具体例子对此进行阐述。 这是国外和国内两个比较著名的公司所运用的激励机制。它们很好地体现了激励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在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我是一向不去注意这些例子的。但现在通过这两个例子,更加使我了解到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的要点。 第一个是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根

军队文职管理类组织行为学考点总结

组织行为学

考点一、组织行为学概念与特征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行为影响的学科,它通过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的研究,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与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学(群体)以及人类学(组织系统)的有关,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主要特征:1、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性。 2、两重性:自然属性(反映人的一般规律);阶级性(反映人的社会规律的社会属性) 3、应用型:应用性学科。相对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性学科。 4、科学性:研究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借助科学仪器,科学统计、分析。 5、权变性: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千变万化。 考点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的代表人及主要理论观点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实验:1、搬运生铁块实验;2、使用铁锹实验;3、技术切削实验。 科学管理的核心:1、组织中的工作行为要标准化和科学化。2、要通过工作业绩和工作报酬挂钩促进劳资利益统一。 具体内容:工作行为的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操作科学化。 科学选择工作,培训工作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实行计件工资 提倡把管理计划工作从执行性劳动中分离出来。 科学管理使用甘特图进行计划控制。 二、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组织理论-官僚模型 核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组织以权力为基础,合理合法、神授、家族工业组织等。 官僚模型的主要管理理念:1、明确分工;2、职位阶层;3、法规条例;4、不讲人情;5、支薪用人;6、书面案卷;7、资源控制 这种组织不灵活,专制独裁,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 三、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1、企业活动类别: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和管理活动。强调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管理的要素: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四、胡戈·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之父 重视心理学在工业的作用: 1、将重点放到人的身上 2、从心理上帮助工人提高效率 3、在人的思想上提出有利于管理和效率的想法,强调科学方法得到社会效益 五、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效应:当人们知道他们被别人观察时,他们的行为会与平常不一样。 工人的行为不仅仅收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人际关系。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效率逻辑和感情逻辑 3、新的领导力在于提高工人满意度 人际关系理论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是‘社会人’模式过于简单,侧重个体的激励,过于强调非正式组织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过分轻视人的经济欲望;忽视了整体战略规划在目标、方向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外部环境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社会状况、经济状况及工会对职工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考点整理

为什么要学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1、更好地理解在组织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 2、更好地理解群体或团队的动态作用过程 3 4、更好地预测/引导/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 组织冰山 表象:目标、技术、结构、财政来源、技巧和能力 在:沟通模式、态度、群体行为、冲突、解决问题的方式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主要管理活动:传统管理、交流与沟通、人力资源、网络活动 有效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更加注重沟通。 成功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更加注重社会交往。 各职务共同需要的鉴别胜任能力的特征 1、个人主动性:成就、主动性、决策能力 2、工作组织能力:影响他人、形成团体意识、群体领导 组织行为学涉及的学科 心理学(个体)、社会学(群体、组织)、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组织行为学中要研究的变量 自变量:个体(传记特点、个性、价值观和态度、能力、知觉动机、个体学习、个体决策) 群体(沟通、其他群体、冲突、权力和政治、群体结构、工作团队、领导、群体决策) 组织(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设计、技术、工作流程、选择机制、培训、绩效评估)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Field Study::实地研究 Laboratory studies:实验室实验 Investigate:组织调研 Conversation:访谈 Case Study:案例研究 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心理技术学 霍桑实验 1、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学家。是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2、最重要的贡献是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对物理性工作环境不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使研究者将他们的注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向对影响工作环境的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 3、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先河,实地考察、访谈,系统地研究问题。 群体动力学 人的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社会测量学 人际关系测量是由美国学者莫雷诺( Moreno)提出的,这种方法将人际关系这一定性问题运用社会测量的理论方法加以图表化、定量化,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创举。 CH1个体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组织行为学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3、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3、组织模型: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系统水平。 4、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水平变量、群体水平变量、组织系统水平变量。 5、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利益的主动行为 7、组织行为学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回应经济压力、回应全球化、管理劳动力多元化、改善顾客服务、改善人际技能、激发创新和变革、应对“临时性”、在网络化组织中工作、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冲突、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改善道德行为 组织多元化1、多元化分层:表面层次多元化,深层次多元化 2、能力: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能力 态度1、态度: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认知失调:个体可以察觉到的两个或更多态度之间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一致 4、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具有直接经验 5、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员工敬业度,工作态度间的差异。 6、测量工作满意度方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 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本身,薪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人格 8、满意和不满意的员工反应:退出,建议,忠诚,怠工。 情绪1、情感: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的所有感情。包括情绪和心境两个部分。

组织行为学总结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得基本知识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组织行为学发展得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得代表人物、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1、以泰勒为代表得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 2、以霍桑实验开始得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得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 3、以权变态度与方法来瞧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得现阶段(1965—2000) 4、积极组织行为学阶段(2000—现在)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知觉特征: 1.整体性:根据知觉对象得特点将其知觉为一定结构得整体形象 2.理解性:以过去得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3.相对性:根据事物之间得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4.恒常性:条件发生变化时,直觉影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得亮度、形体、大小等 颜色方面得恒常性。 内涵:指得就是个体为自己所在得环境赋予意义并解释感觉印象得过程。一个人就是活在知觉中得。 人们得行为就是以她们对现实得知觉为基础得,而不就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就是人们知觉到得世界,这对行为十分重要 知觉防卫机制得内涵: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得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得知觉与反应得倾向。 错觉:错觉就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得知觉。 类型:常见错觉、图形错觉:缪勒-莱伊尔错觉、波跟道夫错觉 社会知觉得集中表现形式: 1.对她人得知觉:表情、性格 2.人际知觉 3.角色知觉 4.自我知觉: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社会知觉偏见: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别人得行为进行分析,进而解释与推测其原因与动机得过程 归因得参照点: 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 海德得归因理论:内因与外因 (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得人;(2)归因于行为者得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得情境 为难得归因理论: 个人决策当中不确定判断得三种启发: (1)代表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就是否能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得概率,对于代表性越高得样本,就判断其出现得概率越高。 (2)可得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得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得或容易回想起得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3)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就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得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会以最初得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得估计。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 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 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 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 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管理者的技能 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4. 有效的管理活动与成功的管理活动 (1)有效的管理活动 其是根据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对于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小。 (2)成功的管理活动 其是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对于成功的管理者,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小。 5. 有关管理者工作的总结 贯穿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和活动中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这些观点都认识到对人的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不管它被称为“领导职能”、“人际交往的角色”、“人际技能”,还是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及社交活动”,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而且成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了解组织行为学 1.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但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 对《组织行为学》一点浅薄的理解 李婧 通过陈英葵老师对《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讲授,让我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陈老师的讲解风趣幽默,让我收获到了很多关于该门课程知识,深深的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针对组织行为学的特色,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共性,作为工作环境在于学校的我们,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让教师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自身作为管理者的领导水平,改进了较适合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步和自身提高。现就本课程心得体会作如下陈述: 对于这么课程的学习,首先我明确了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

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组织行为学当中还囊括了很多学科的知识性和指导性,对于实际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管理就是:提出问题、规划、决策、执行、检查,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用清晰的思维把握好的,是基础。是为管理者对一个问题或者活动做出决策、资源的分配、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便工作目标以高效的、合理的方式完成。在具体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通过周密、详细的方案设计,布局 承担任务的担当者,如何把任务进行分类,作出怎样的决策,都应该组织好,从而体现一个领导,特别是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能力,体现领导科学管理的决策水平。这一点,在运用到工作当中时,能是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人说《组织行为学》是一种文化,一种魅力,是一种激励机制的体现。但我认为《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不但是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同时也是对之前知识的反思和从新认识。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从而

向解放军学管理读后感

《向解放军学管理》读后感应路局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我们XXXXXX积极开展了学习活动。经过学习《向解放军学管理》一书感触很深,对我们今后生产管理有很大帮助。解放军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理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力度。解放军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解放军的思想管理是重要的法宝,这也是我们提高管理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听党指挥”是解放军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正确的理念指导企业才能做长远的企业,只有正确核心价值管指引的企业才能是基业常青的企业。 学习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是漫长的。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高举为民服务的大旗,是解放军的坚定信念,是永不动摇的。解放军为人民服务是认认真真的、是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点虚假的。作为一名中国高铁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就要学其精要、取其精华,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转化到工作中。 二、人才培养、用人所长

建立一支人才辈出、优胜劣汰、优势互补、各显神通、顾全大局的队伍,是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保证。一个希望持续发展的团队就必须有人才培养的机制,有效的组织一支高效的队伍,这是学习解放军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人云“用人所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这样的军队就是能够自动自发,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战士一旦树立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就能矢志不渝、自强不息;一支军队树立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能够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人尽其才、无尽所用树立每位职工的信念是企业自强不息的根本来源。 三、同心协力、奖罚严明 官兵一致、同舟共济,解放军是典型,在战争面前,在自然灾害面前,在人民利益受到威胁面前都能于人民同舟共济,能与党和国家同进退。官兵一致,就能同舟共济,在企业运作中也是这样的。只有一个高度团结的队伍才能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只有一只崇尚图团队精神的队伍才能把困难各个击破。 学习解放军铁一样的纪律。纪律是团队建设的灵魂,所以解放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点是什么?是忠诚、服从、完成。组织管理必须有个原则,而这个原则管理最后落实到行为的时候,那就是制度。组织就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碰到这个高压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管住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才能“批量打造出优秀的员工”。每个职工都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时刻铭记“违

组织行为学考点归纳

1、研究组织行为学,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第二个问题涉及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2、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在管理职能的讨论中,人的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计划、组织、控制都必须以对组织人力资源的掌握为前提,理解员工行为的规律性。而激励、领导则更是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4、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 5、组织行为:个人、群体、组织 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中,前两个单元--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把组织行为学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而进行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 7、组织行为学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8、组织行为学定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9、在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组织行为学模型中,因变量通常有生产率、缺勤率、流动性、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组织承诺、组织主人翁意识) 10、人性假设理论:(一)经济人假设: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X 理论)(二)社会人假设:梅奥(霍桑试验)(三)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阿吉雷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麦格雷戈Y理论(四)复杂人假设:埃德加·沙因 11、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论点: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13、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4、需要转变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求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15、价值观体系的由来:一部分是遗传的,其余则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民族文化,家庭教育,教师,朋友等 16、价值观的分类:(一)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二)罗可齐的价值观分类: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17、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与我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18、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如果在对一个人的知觉过程中,某人给我们留下了比较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将影响到以后我们对他(她)的知觉。反之亦然。即使我们感知的某人表现已经变化了,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也将是缓慢地、滞后地改变的。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看待别人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看人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人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凡是领导者、公关人员、供销人员、做群众工作的管理人员等,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又确实是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19、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向解放军学习心得体会

向解放军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向解放军学习》读后感 钢铁的意志,高尚的理想 -《向解放军学习》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军人张建华先生写的《向解放军学习》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而尤其对于我这个初入工作领域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启迪,一盏导航灯。它让我学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潮流之中,和我的公司战友们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 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在这本书里,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理念,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始终为一个宗旨而服务着,那就是效率。用经济学的眼光衡量,决定一个国家富裕和贫穷的砝码,是效率;决定企业赢利能力的也是效率,而人类最有效率的组织就是军队。 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但近80年来,她在失败中挺直脊梁、浴血奋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走向胜利。纵观解放军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效率方法,才使得我们的解放军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也正是这些有效率的方法,使得我们的解放军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积累了大量的经

验,变得像今天这样成熟。而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正是我们公司迫切希望得到的,用来告诫我们,鞭策我们,激励我们的动力源泉。 远的不说,在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之中,我们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出解放军所拥有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长江洪水,在国家面对这些大自然的灾害考验面前,解放军表现出了团结合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在有效率的组织下,通过缜密的思考,严谨的合作之下,有效的带领着广大人民抵抗了这些灾害,并帮他们重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而我们公司,正应该从这些事实之中,吸收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尚的精神,用之于己,更好的发挥着我们保险公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此来更好的壮大自己,这才是我们真正所要达到的目标。 而要深刻的理解解放军所拥有的品质和精神,并为我所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同样,也正是解放军教会了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学习解放军的精神,慢慢的发展壮大自己,在稳定中求发展,在摸索中求成功,才是我们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素质。 我觉得,学习解放军,就是要把解放军这些方面的宝贵经验学到手,真正活学活用这些宝贵经验,在个人事业中,充分发挥这些精神,实践这些真理。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