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广电计量杜亚俊

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综述 (1)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1)

汽车整车 (2)

汽车电子部件 (2)

航空机载 (3)

轨道交通 (4)

国防军工 (5)

电磁 (7)

无线通信与通信基站干扰排查 (8)

无线通信产品 (9)

其他电子设备 (12)

多国认证 (14)

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整改服务 (16)

研发设计服务 (16)

失效分析与整改调试服务 (16)

技术培训服务 (17)

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综述

广电计量在广州、武汉、北京、无锡检测基地建有电磁兼容实验室,并与各

地电磁兼容检测机构和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为各大企业解决电磁兼容与电

磁辐射影响的各类安全问题。下设技术研究院所属的电磁兼容研究所为客户

提供电磁兼容设计、标准建立以及科研项目验收等服务。

服务类型: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航空机载

●轨道交通

●电力设备

●医疗用电子设备

●国防军工

●电磁

●无线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

●船载电子设备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广电计量汽车电磁兼容检测能力获日产、神龙、江淮、吉利、宇通等整车厂认可,完全满足民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领域有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各车厂标准,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技术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审核认可:

日产认可实验室

神龙认可实验室

江铃认可实验室

广汽认可实验室

一汽轿车认可实验室

E8/E9/E11认可实验室

北汽认可实验室

众泰认可实验室

……

汽车整车

所有乘用车、商用车、货车及挂车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整车对外电磁辐射GB14023/CISPR 12

整车对内辐射GB18655/CISPR 25

整车辐射抗干扰ISO 11451-2

整车大电流(BCI)ISO 11451-4

整车静电放电(ESD)GB/T 19951/ISO 10605

汽车电子部件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等。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车灯、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倒车影像后视系统、车载领航员后视摄像头等。

新能源高压部件:包括高压电池包、DC/DC转换器、充电机、高压空调等。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CE传导骚扰中国标准GB系列、QC/T系列

RE辐射骚扰国际标准ISO系列

低频磁场骚扰测试欧盟标准ECER10

BCI 大电流注入美国SAE J系列

RI电波暗室法辐射抗扰度NISSAN尼桑28401NDS02

瞬态抗扰度低频磁场抗扰度BMW宝马Gs95002

瞬态噪音抗扰度测试,高周波,低周波实验FORD福特EMC-CS2009

静电放电抗扰度GMW通用GMW30972004、GMW3172

手持发射设备辐射抗扰度TOYOTA丰田Ts系列

电源间断跌落实验VOLKSWAGEN大众TL系列、VW系列

电源微断路的稳定性……

接地偏移

电源偏移

航空机载

广电计量航空机载电磁兼容检测的电磁干扰频率最高达到40GHz,电磁敏感度EMS 最高场强达300V/m,为国内多家民航飞机制造企业提供相关安全问题方案的技术咨询和检测服务。

航空机载产品:民航飞机电子及通信产品

■检测项目

电源输入

电压尖峰

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度

感应信号敏感度

传导敏感度

辐射敏感度

射频传导发射

射频辐射发射

静电放电

RTCA DO-294B/C全项目

RTCA DO-307BIC项目

■检测标准

RTCA DO-160D

RTCA DO-160E

RTCA DO-160F

RTCA DO-160G

RTCA DO-294B/C

轨道交通

广电计量作为轨道交通装备控制和安全专业实验室,满足EN,IEC,GB/T,TB/Td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提供轨道交通电气和电子设备型式试验电磁兼容检测服务。

轨道交通装备:轨道机车车辆电气和电子设备(包括零部件、大样品和整车)

■检测项目

辐射骚扰

传导骚扰

静电放电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抗扰度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工频磁场抗扰度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

电源电压变化

电源过电压

■检测标准

EN 50121-1

EN 50121-3-1

EN 50121-3-2

EN 50121-4

EN 50121-5

EN 50155

EN 50500

GB/T 25119

GB/T 24338.1/2/3/4/5/6系列

TB/T 3034

IEC 60571

IEC 62236-1

IEC 62236-2

IEC 62236-3-1

IEC 62236-3-2

IEC 62236-4

IEC 62236-

……

国防军工

广电计量形成中大型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检测、设计评估和咨询整改的技术服务能力,满足国防军工设备、系统级和分系统电磁兼容测试需求。

军用设备与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

CE101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6 10kHz-40GHz天线端子传导发射

CE107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

CS101 25Hz-1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CS102 25Hz~50kHz地线传导敏感度

CS103 15kHz-10GHz天线端子互调传导敏感度

CS104 25Hz-20GHz天线端子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

CS105 25Hz-20GHz天线端子交调传导敏感度

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CS109 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CS112 静电放电敏感度

CS114 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变传导敏感度 RE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

RE102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测试

RE103 10kHz-40GHz天线谐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

RS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RS103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

安全裕度测量

电磁辐射危害

发射控制

系统内电磁兼容性

电搭接

谱兼容性管理

外部射频电磁环境

外部接地

分系统和设备电磁干扰

静电电荷控制

天线间耦合度测试

舱体屏蔽效能测试

电源系统特性测试

■检测标准

GJB 151A

GJB 152A

GJB 151B

GJB 181A/B

GJB 322A

GJB 3947A

GJB 1389A

GJB 8848

GJB 298

GJB 5313

GJB 6785

MIL-STD-461D/E/F/G

MIL-STD-704E/F

MIL-STD-1275D

电磁

广电计量提供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干扰信号测量及干扰排查服务和通信基站电台执照申请的电磁辐射综合检测服务,以及数据机房,变电站等环境评估与职业场所中的电磁辐射、等电磁检测服务,同时提供电磁防护及培训。

环境评估与职业场所中的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安全监测

■被检对象

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电磁辐射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测量

变电站

职业场所

作业场所

居民小区

超市商场

■检测项目

电场强度

磁场强度

功率密度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超高频辐射测量

高频辐射测量

频辐射测量

微波辐射测量

紫外光

■检测标准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

射环境监测方法

GB 8702

GB 9175

GB 15707

GB/T 7349

HJ/T24

HJ/T 10.2

HJ/T 10.3

DL/T 988

DL/T 334

GBZ 2.2

GBZ/T 189系列

无线通信与通信基站干扰排查

广电计量配备了国际领先,高端的无线通信电磁兼容测试设备和系统,拥有三米法半电波/全电波暗室,40GHz频谱仪,配套EMC测试设备,满足无线通信产品射频性能、电磁兼容测试;配备了无线通信产品宽带数据传输设备射频测试系统(RSTs8997测试系统),满足EN 300 328 V1.8.1/1.9.1、EN 301 893 V1.7.1、ETSI DFS测试需求;可同时实现4天线通道同步测试需求,配有带有雷达波信号、AWGN信号的矢量信号源、模拟信号源、4通道功率测量设备、频谱仪及自动控制配件,满足无线产品射频性能测试需求。配合常规EMC测试设备及10/700?s,6kV雷击(浪涌)通信端口测试、ISN电信端口人工电源网络,三环天线等完全满足目前配备无线通信功能的智

能家居产品射频和电磁兼容测试需求。

配合频谱仪、扫频仪,定向天线等可对通信基站干扰源进行排查。

配合汽车专用EMC测试设备,可满足目前发展迅速的车载无线多媒体终端产品的多国检测认证需求。

无线通信产品

检测范围:

蓝牙产品(Bluetooth BDR,EDR,BLE)

WiFi无线局域网产品(802.11a/b/g/n/ac)

移动通信手机、数据终端、直放站等

(GSM/GPRS/CDMA/CDMA2000/WCDMA/TD-SCDMA/LTE)

无线麦克风

对讲机(手持,车载,船用)

GPS/北斗设备/电子海图

家用无线遥控、无线门铃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遥控玩具

智能遥控锁

无线胎压监测系统

运动脉搏无线监测系统

智能无线家电

无线鼠标、键盘

基站天线,连接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

检测项目:

无线通信产品射频检测

无线通信产品电磁兼容检测

无线射频通信产品的型号核准服务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认证服务

直放站,无源器件产品检测认证服务

无线产品CE检测认证,FCC/IC检测认证服务■检测标准

中国

信部无[2002]353号

信部无[2002]277号

……

欧洲

ETSI EN300220

ETSI EN300330

ETSI EN300440

ETSI EN300328

ETSI EN301511

ETSI EN301357

ETSI EN301025

ETSI EN301178

ETSI EN301489 系列

ETSI EN301908 系列

EN 301893

……

美国

FCC PART 15

FCC PART 22

FCC PART 24

FCC PART 27

FCC PART 80

FCC PART 90

FCC PART 95

……

日本

STD-T66

STD-T74

STD-T33 ……

加拿大

RSS GEN

RSS 210

RSS 310

RSS 133

RSS 123

RSS 139 ……

韩国

KC 22

KC 24

KC 301 489-1 巴西

Res. n 442

Res. n 506

Res. n 529

通信标准

GR-1089

YD 1214

YD 1215

YD 1032

YD/T 1337 YD/T 1711 YD/T 1547 YD/T 1548 ……

其他电子设备

检测范围:

家电、电子玩具、灯具、音视频产品、

IT类产品、以及居住、商业、轻工业以

及工业环境中三相电源供电产品(工业空

调、商用电磁炉、工业电脑等)

大型电子机械产品(登机桥、升降电

梯、电动扶梯、大型吊机)

检测项目:

辐射骚扰

传导骚扰

静电放电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雷击)抗扰度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工频磁场抗扰度

脉冲磁场抗扰度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感应电流密度

谐波电流发射

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

■检测标准

中国

GB 9254

GB 13837

GB 17743

GB 4343.1

GB 4343.2

GB 17625.1

GB 17625.2

……

台湾

CNS 13438

CNS 13439

……

美国

FCC PART 15B

FCC PART 18

加拿?

ICES-003

日本

VCCI-V3

检测范围■检测标准其他电子设备

13 14

欧洲

EN 55011

EN 55013

EN 55014-1/-2

EN 55015

EN 55022

EN 55024

EN 300 386

EN 61547

EN 62493

EN 61000-3-2

EN 61000-3-3

EN 61000-4-2

EN 61000-4-3

EN 61000-4-4

EN 61000-4-5

EN 61000-4-6

EN 61000-4-8

EN 61000-4-11

……

多国认证

多国认证EMC及RF测试

认证项目

可提供全球100多个国家进出口认证服务: SRRC 中国无线电发射产品型号核准

CTA入网认证代理

R&TTE 欧洲射频及通信终端认证

FCC ID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

IC NO.加拿大工业局型式认可

JAPAN MIC 日本电波法认可

ANATEL 巴西电信局认证

KCC 韩国认证

IDA 新加坡通信产品认证

… …

主要服务国家

亚洲

中国

日本

韩国

柬埔寨

越南 ……

欧洲

欧盟

塞尔维亚 俄罗斯

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委内瑞拉 ……

北美

美国

加拿大

尼加拉瓜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非洲

阿尔及利亚 埃及

突尼斯

多哥

科特迪瓦

……

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整改服务

广电计量具有电磁兼容设计及整改服务能力,缩短和降低企业产品在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周期与成本,加快产品定型定样的设计过程,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研发与设计服务■失效分析与整改调试■技术培训服务

研发设计服务

广电计量提供电子电器产品在设计开发阶段的电磁兼容设计咨询服务,服务项

目包括电磁兼容设计及风险评估。

电磁兼容设计

在产品架构、PCB Layout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材料与封装工艺等基础上,

充分融入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对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简化和优化,简化高成本

和高风险设计,优化产品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后期的调试工

作,达到成本和性能双赢的效果。

风险评估

对研发阶段或设计定型的产品,根据检测标准和测试项目,结合电路原理、产

品结构、生产工艺等,有效地评估在电磁兼容性与可靠性方面的潜在风险,正

确合理地采取弥补措施手段,将失败的风险降至最低。

失效分析与整改调试服务

产品在检测认证过程中,出现有不通过的测试项目,广电计量可提供失效分析

与整改调试服务,针对产品特性和测试原理,从结构、原理、布局、软件、工

艺上,由简至繁,从易到难地分析排查,分析并找出引起失败的潜在因素,并

形成正式的分析报告。同时在产品现有的结构基础上,通过电路器件参数的微

调、线束与布局的调整、端口处理、屏蔽与接地改良等等一系列措施手段进行

有效地整改调试,以保证测试通过,测试通过后,对后期整改方案进行量产方

案评估、成本评估和可靠性评估,最终形成正式的整改方案报告。

技术培训服务

广电计量技术研究院电磁兼容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产品电磁兼容研究工作,并以培训、讲座、大型技术研讨会等形式,通过讲解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分析经典案例,分享技术成果,交流日常工作问题解决方案,帮助广大企业顺利通过检测和认证,提高对电磁兼容性能的认识,增强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开发中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有效地控制周期和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培训内容包含电路的原理设计、生产工艺的设计、PCB电磁兼容设计、屏蔽机理、结构设计等内容,也

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真正有效地让受训人员做到能了解电磁兼容、能分析电磁兼容、能掌握电磁兼容、能设计电磁兼容。

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常见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检测项目 广电计量杜亚俊 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综述 (1)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1) 汽车整车 (2) 汽车电子部件 (2) 航空机载 (3) 轨道交通 (4) 国防军工 (5) 电磁 (7) 无线通信与通信基站干扰排查 (8) 无线通信产品 (9) 其他电子设备 (12) 多国认证 (14) 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整改服务 (16) 研发设计服务 (16) 失效分析与整改调试服务 (16) 技术培训服务 (17)

电磁兼容和电性能检测综述 广电计量在广州、武汉、北京、无锡检测基地建有电磁兼容实验室,并与各 地电磁兼容检测机构和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为各大企业解决电磁兼容与电 磁辐射影响的各类安全问题。下设技术研究院所属的电磁兼容研究所为客户 提供电磁兼容设计、标准建立以及科研项目验收等服务。 服务类型: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航空机载 ●轨道交通 ●电力设备 ●医疗用电子设备 ●国防军工 ●电磁 ●无线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 ●船载电子设备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广电计量汽车电磁兼容检测能力获日产、神龙、江淮、吉利、宇通等整车厂认可,完全满足民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领域有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各车厂标准,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技术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审核认可: 日产认可实验室 神龙认可实验室 江铃认可实验室 广汽认可实验室 一汽轿车认可实验室

E8/E9/E11认可实验室 北汽认可实验室 众泰认可实验室 …… 汽车整车 所有乘用车、商用车、货车及挂车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整车对外电磁辐射GB14023/CISPR 12 整车对内辐射GB18655/CISPR 25 整车辐射抗干扰ISO 11451-2 整车大电流(BCI)ISO 11451-4 整车静电放电(ESD)GB/T 19951/ISO 10605 汽车电子部件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等。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车灯、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倒车影像后视系统、车载领航员后视摄像头等。 新能源高压部件:包括高压电池包、DC/DC转换器、充电机、高压空调等。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CE传导骚扰中国标准GB系列、QC/T系列 RE辐射骚扰国际标准ISO系列 低频磁场骚扰测试欧盟标准ECER10 BCI 大电流注入美国SAE J系列 RI电波暗室法辐射抗扰度NISSAN尼桑28401NDS02 瞬态抗扰度低频磁场抗扰度BMW宝马Gs95002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及其相关标准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及其相关标准 招生对象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咨询热线】0 7 5 5 – 2 6 5 0 6 7 5 7 1 3 7 9 8 4 7 2 9 3 6 李生【报名邮箱】martin#https://www.360docs.net/doc/0718968519.html, (请将#换成@) 课程内容 --------------------------------- 1. 电磁兼容测量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怎么形成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2EMC测量些什么内容?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分为两种:“传导”和“辐射” 1.3怎样进行EMC测量?EMC测试需要三个条件 1.4如何进行EMC诊断测量?怎样判断EMC测量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 2.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 2.1 怎样测试场强?场强的概念波阻抗的概念 2.2 几种电磁兼容测量量纲及换算关系 3. 电磁兼容性能预测 3.1 干扰信号的频谱 3.2 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源 3.3 电磁兼容性能预测

3.3.1 两种预测方法: (1)用理论分析计算预测电磁兼容性 (2)用仪器诊断测量预测电磁兼容性 3.3.2 用仪器诊断测量预测电磁兼容性举例 4. 介绍电磁兼容测量需要的主要仪器、附件和设施 5. 电磁兼容标准概况 5.1 标准分类 5.2 EMC标准的基本内容 5.3 我国标准的编制方法 5.4 标准界限值的意义 6. 电磁兼容基本测量方法 6.1 电磁辐射发射(辐射骚扰)测量方法 6.2 电磁敏感度(电磁抗扰度)测量方法 6.3 传导发射(传导骚扰)测量方法 6.4 传导敏感度(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 7. 电磁兼容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讲师介绍 --------------------------------- 冯桂山高工简历 1965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无线电自动控制专业。在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长期从事航天型号的电磁兼容测量、计量标准的研制和测量标准的编写等工作。研制出国防系统一级电磁场计量标准和电磁兼容测量配套设备,并获航天部多项科技进步奖。

电磁兼容技术实训报告

电磁兼容技术实训报告 课题:USB电缆线的EMC设计与测试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训时间:2014.10.27-2014.11.01

一、电磁兼容 1、EMC概念: 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所谓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降级的电磁现象。而所谓电磁干扰是指因电磁干扰而引起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下降。 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即处在一定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应产生超过相应标准所需要的电磁能量,相对应的测试项目有: ●电源线传导骚扰(CE); ●信号、控制线传导骚扰(CE); ●辐射骚扰(RE); ●谐波电流测量(Harmonic); ●电压波动和闪烁测量(Fluctuation and Flicker); 电磁干扰度(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简称EMS),即处在一定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设备或系统能承受相应标准规定范围内的电磁能量干扰,相对应的测试项目有: ●静电放电抗扰度(ESD);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B); ●浪涌(SURGE); ●辐射抗扰度(RS); ●传导抗扰度(CS); ●电压跌落与中断(DIP); 2、电磁干扰的危害: 电磁干扰有可能使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偏离预期的指标或使工作性能出现不希望的偏差,即工作性能发生了“降级”。甚至还可能使设备或系统失灵,或导致寿命缩短,或使系统效能发生不允许的永久性下降,严重时,还能摧毁设备或系统。而且还将影响人体健康。 3、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是使设计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电磁兼容,其要求是使电子设备或系统满足EMC标准的规定并具有两方面的能力:a.能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无性能降低或故障;b.对该电磁环境不是一个污染源。 二、EMC三要素 系统要发生电磁兼容性问题,必须存在三个因素,即电磁干扰源、传播路径(耦合途径)、敏感设备。 1、电磁干扰源 任何形式的自然或电能装置所发射的电磁能量,能使共享同一环境的人或其它生物受到伤害,或使其它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发生电磁危害,导致性能降级或失效。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 证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保养计划等的组合。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对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检测系统的重要性。新添置的检测系统,虽然仪器厂商已经提供了仪器性能的初步参数,但由于地区、实验室之间的差异,个实验室在仪器正式用来检测患者样品和发检验报告前,应重新进行性能评价。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实验室如使用的检测系统是公司的系列产品,即使用的是厂商提供的原检测系统,则只需做基本的性能验证。具体方法如下: 一.精密度验证 1.批内精密度:根据CLSI EP15-A文件,取2个水平的标本,同一批次尽可能短时间内连续重复测定20次,CV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厂家的要求。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s=@sqrt(((x1-x)^2 +(x2-x)^2 +......(xn-x)^2)/(n-1));CV%=SD/mean(x1...xn)*100%. 2.批间精密度:参照CLSIEP5-A文件,选取正常水平(Citrol-1)、异常水平(Citrol-2),分别分装成5份,冻存于-20℃冰箱内。每天取出2个水平的质控,分别测定2批次,每批次测2遍,2次间隔大于2h,连续测定5天,计算SD和CV,CV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厂家的要求。 二.准确度验证 分别取2个水平的定值质控品(Citrol-1,Citrol-2)验证凝血四项的准确度,D-二聚体专用质控品验证其准确度,每个结果重复测定3次,结果应在质控品标识的可控范围内,偏倚应在厂家标识的±10%范围内;同时结合当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评价。 三.检测限验证 只验证以浓度为结果的项目,将FBG和D-Dimer的标准品分别使用配套的OVB 稀释液稀释到厂家标识的浓度检测底限值附近,重复检测10次,记录结果,计算CV,应在厂家标识的±20%范围内,该浓度即为该项目的检测下限。 四.线性验证 只验证以浓度为结果的项目,选取1份接近预期上限的高值血浆样本(H),分别按100%、80%、60%、40%、20%、10%的比例进行稀释,每个稀释度重复检测3次,计算均值。将实测值与理论值作比较(偏离应小于10%),计算回归方程Y=aX+b,厂家要求a在1±范围内,相关系数r≥.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 标准解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

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ISO11452-2测试设备 三、ISO11452-4 Part 4:大电流注入法,Bulk currentinjection (BCI) 道路车辆-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部件试验方法-第4部分,该测试目的是检验设备对【1MHz– 400MHz】频带电磁场的抗干扰性能。 ISO11452-4测试设备

电源技术指标电源电磁兼容测试项目电源环境测试项目一览表

第一部分:电源指标的概念、定义 一.描述输入电压影响输出电压的几个指标形式。 1.绝对稳压系数。 A.绝对稳压系数:表示负载不变时,稳压电源输出直流变化量△U0与输入电网变化量△Ui之比。既: K=△U0/△Ui。 B.相对稳压系数:表示负载不变时,稳压器输出直流电压Uo的相对变化量△Uo与输出电网Ui的相对变化量△Ui 之比。急: S=△Uo/Uo/△Ui/Ui 2.电网调整率。 它表示输入电网电压由额定值变化+-10%时,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有时也以绝对值表示。 3.电压稳定度。 负载电流保持为额定范围内的任何值,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相对变化△Uo/Uo(百分值),称为稳压器的电压稳定度。 二.负载对输出电压影响的几种指标形式。 1.负载调整率(也称电流调整率)。 在额定电网电压下,负载电流从零变化到最大时,输出电压的最大相对变化量,常用百分数表示,有时也用绝对变化量表示。 2.输出电阻(也称等效内阻或内阻)。 在额定电网电压下,由于负载电流变化△IL引起输出电压变化△Uo,则输出电阻为 Ro=|△Uo/△IL|欧。 三.纹波电压的几个指标形式。 1.最大纹波电压。 在额定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下,输出电压的纹波(包括噪声)的绝对值的大小,通常以峰峰值或有效值表示。2.纹波系数Y(%)。 在额定负载电流下,输出纹波电压的有效值Urms与输出直流电压Uo之比,既 y=Umrs/Uox100% 3.纹波电压抑制比。 在规定的纹波频率(例如50HZ)下,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Ui~与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Uo~之比,即:

纹波电压抑制比=Ui~/Uo~。 这里声明一下:噪声不同于纹波。纹波是出现在输出端子间的一种与输入频率和开关频率同步的成分,用峰-峰(peakto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0.5%以下;噪声是出现在输出端子间的纹波以外的一种高频成分,也用峰-峰(peakto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1%左右。纹波噪声是二者的合成,用峰-峰(peakto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2%以下。 四.冲击电流。冲击电流是指输入电压按规定时间间隔接通或断开时,输入电流达到稳定状态前所通过的最大瞬间电流。一般是20A——30A。 五.过流保护。是一种电源负载保护功能,以避免发生包括输出端子上的短路在内的过负载输出电流对电源和负载的损坏。过流的给定值一般是额定电流的110%——130%。 六.过压保护。是一种对端子间过大电压进行负载保护的功能。一般规定为输出电压的130%——150%。七.输出欠压保护。当输出电压在标准值以下时,检测输出电压下降或为保护负载及防止误操作而停止电源并发出报警信号,多为输出电压的80%——30%左右。 八.过热保护。在电源内部发生异常或因使用不当而使电源温升超标时停止电源的工作并发出报警信号。九.温度漂移和温度系数。 温度漂移: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元器件的参数的变化,从而引起稳压器输出电压变化。常用温度系数表示温度漂移的大小。 绝对温度系数:温度变化1摄氏度引起输出电压值的变化△UoT,单位是V/℃或毫伏每摄氏度。 相对温度系数:温度变化1摄氏度引起输出电压相对变化△UoT/Uo,单位是V/℃。 十.漂移。 稳压器在输入电压、负载电流和环境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元件参数的稳定性也会造成输出电压的变化,慢变化叫漂移,快变化叫噪声,介于两者之间叫起伏。 表示漂移的方法有两种: 1.在指定的时间内输出电压值的变化△Uot。 2.在指定时间内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Uot/Uo。 考察漂移的时间可以定为1分钟、10分钟、1小时、8小时或更长。 只在精度较高的稳压器中,才有温度系数和温漂两项指标。 十一.响应时间。 是指负载电流突然变化时,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从开始变化到达新的稳定值的一段调整时间。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电磁兼容检测领域中-CNAS

CNAS—GL07 EMC检测领域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六月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指南 1目的与范围 1.1本指南是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下属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缩写为CISPR)的标准CISPR 16-4(First edition 2002-05)编制而成的,为EMC检测中电磁干扰测量时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指南。 1.2在EMC检测中,如需考虑所使用的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或符合性判断结论的影响时,可以参考本指南。 1.3本指南的附录A提供了为确定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而需要的有关数据信息。附录A不是用户指南,不希望用户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照搬照抄。 1.4本指南在文献目录中列出了部分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资料。 2引用文件 JJF1059-199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49-2003《测量仪器特性的评定》 3术语、定义和符号 本指南采用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定义 关于不确定度的术语和定义见JJF1059-199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表示》;计量学通用名词术语和定义见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2通用符号 X i:输入量 x i:X i的估计值

u(x i):x i的标准不确定度 c i:灵敏系数 y:测量结果,被测量的估计值,对所有能识别的和明显的系统影响已修正的测量结果 u c(y):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k:包含因子 U:y的扩展不确定度 3.3被测量 V:电压,dBμV P:骚扰功率,dB PW E:电场强度,dBμV/m 3.4输入量 V r:接收机电压读数,dBμV Lc:接收机与人工电源网络、吸收钳或天线之间的连接网络的衰减量,dB 注:“阻抗稳定网络”-在CISPR 16-4原文中称为“人工电源网络”(Artificial Mains Network),所以采用的缩写符号为AMN。 Lamn:人工电源网络的电压分压系数,dB Lac:吸收钳的插入损耗,dB AF:天线系数,dB(/m) δVsw:对接收机正弦波电压不准确的修正值,dB δVpa:对接收机脉冲幅度响应不理想的修正值,dB δVpr:对接收机脉冲重复频率响应不理想的修正值,dB δVnf:对接收机本底噪声影响的修正值,dB δM:对失配误差的修正值,dB δMD:对电源骚扰造成的误差的修正值,dB δZ:对人工电源网络阻抗不理想的修正值,dB δE:对环境条件影响的修正值,dB δ AFf:对天线系数内插误差的修正值,dB

电子常识-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简介

标准-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 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 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 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 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 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 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 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 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7-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 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1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3.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4.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等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1.1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性标准ISO 1.1.1ISO11451(整车) ISO11451《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整车测试方法。ISO11451包括 4部分。分别为: ISO11451-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 ISO11451-2《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自由场 ISO11451-3《第3部分车内内部发射机仿真》模拟车载发射机 ISO11451-4《第4部分:大量电流注入(BCI)》BCI 1.1.2ISO11452(零部件) ISO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Component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零部件测试方法。ISO11452包括11部分。分别为: ISO11452-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 ISO11452-2《第2部分:自由场法》 ISO11452-3《第3部分:TEM小室法》

电磁兼容课程报告教材

电磁兼容工程应用课程报告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的干扰源辨识技术研究引言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遥测测控及计算机等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以爆炸性方式增长,电磁波利用的快速扩张,产生了不断增长的电磁污染,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各种电磁能量通过辐射和传导的途径,以电波、电场和电流的形式,影响着敏感电子设备,严重时甚至使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上述情况对电子设备及系统的正常工作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加强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使之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它包括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两个方面。电磁兼容测试是验证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最终评价、解决电子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定量的测量,可以鉴别产品是否符合EMC 相关标准或者规范,找出产品在EMC方面的薄弱环节。 目前很多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只有符合相关指标要求的电子和电气产品才能进入市场。要判断某电子产品是否存在电磁兼容性问题,就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对该产品进行具体的电磁兼容测试。 在目前电磁兼容测试中,针对设备或分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评价有着较为完备的电磁兼容标准或规范体系,不仅规定了测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具体指标要求,同时还规范了测量方案的组成和环境要求,这是其他标准或规范中所少见的。然而针对系统测试,目前还没有详细具体的标准或规范。已经了解的标准有美军标MIL-E-6051D《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已等效成国军标GJB1389《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又如美军标MIL-STD-1541A《对航天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等。在这些标准中给出了一些应该遵从的原则,但如何将这些原则用于工程,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 虽然许多实验证明了设备和分系统通过了规定标准的EMC 测量,那么一般情况下是能够保证它们组成的系统可以实现自兼容。但是目前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潜在的电磁干扰大大增加,另外复杂的电子系统往往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在设备和分系统试验时很难考虑周全;且研究了整个系统的EMC 试验数据,可以成为系统对设备和分系统EMC 指标验收的根据,有利于防止设备在EMC 设计中的过设计,浪费不必要的资源。所以能够评估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对系统在正常工作环境下进行测试即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由于现场测试面临着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和系统组成的多样性等束缚条件,使得现场测试存在环境干扰严重、评估困难、结果不稳定、测试数据利用率低和干扰源难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又由于良好的干扰源定位能力能够对差异信号的辨识和故障诊断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 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 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 电磁干扰主要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工作,其他的方式还有共阻抗耦合和感应耦合。 传导:传导耦合即通过导电媒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低的部分(低于 30MHz)。在我们的产品中传导耦合的途径通常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 辐射:通过空间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高的部分(高于30MHz)。辐射的途径通过空间传递,在我们电路中引入和产生的辐射干扰主要是各种导线形成的天线效应。 共阻抗耦合: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时出现的相互干扰。在电源线和接地导体上传导的骚扰电流,多以这种方式引入到敏感电路。 感应耦合:通过互感原理,将在一条回路里传输的电信号,感应到另一条回路对其造成干扰。分为电感应和磁感应两种。 对这几种途径产生的干扰我们应采用的相应对策:传导采取滤波(如我们设计中每个IC的片头电容就是起滤波作用),辐射干扰采用减少天线效应(如信号贴近地线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设计 对于一个新项目的研发设计过程,电磁兼容设计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考虑到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才不致于返工,避免重复研发,可以缩短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个项目从研发到投向市场需要经过需求分析、项目立项、项目概要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样品试制、功能测试、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投产、投向市场等几个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产品市场分析、现场调研,挖掘对项目有用信息,整合项目发展前景,详细整理项目产品工作环境,实地考察安装位置,是否对安装有所限制空间,工作环境是否特殊,是否有腐蚀、潮湿、高温等,周围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有恶劣的电磁环境,是否受限与其他设备,产品的研制成功能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否给人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带来很大的方便,操作使用方式能否容易被人们所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

实验四电感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在电网容量增大、输电电压增高的同时,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继电保护、电网控制、通信设备得到广泛采用。因此,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例如,集继电保护、通信、SCADA功能于一体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通常安装在变电站高压设备的附近,该设备能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它能够承受变电站中在正常操作或事故情况下产生的极强的电磁干扰。 此外,由于现代的高压开关常常与电子控制和保护设备集成于一体,因此,对这种强电与弱电设备组合的设备不仅需要进行高电压、大电流的试验,同时还要通过电磁兼容的试验。GIS的隔离开关操作时,可以产生频率高达数兆赫的快速暂态电压。这种快速暂态过电压不仅会危及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而且会通过接地网向外传播,干扰变电站继电保护、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磁兼容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了解此软件使用方法,熟悉电路中因电感耦合造成的电磁兼容性能影响。 二、实验环境:Multisim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1.耦合 (1)耦合元件:除二端元件外,电路中还有一种元件,它们有不止一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的带压或电流与另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相关联,该类元件称为偶合元件。 (2)磁耦合:如果两个线圈的磁场村相互作用,就称这两个线圈具有磁耦合。(3)耦合线圈:具有磁耦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称为耦合线圈。 (4)耦合电感:如果假定各线圈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忽略线圈本身所具有的电阻和匝间分布电容,得到的耦合线圈的理想模型就称为耦合电感。

自感磁链:11ψ=1N 11Φ 22ψ=2N 22Φ 互感磁链:21ψ=2N 21Φ 12ψ=1N 12Φ 2.伏安关系 耦合线圈中的总磁链:1ψ=11ψ±12ψ=1L 1i ±M 2i 2ψ=22ψ±21ψ=2L 2i ±M 1i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定律及楞次定律:电路变化将在线圈的两端产生自感,电压U L1,U L2和互感电压U M21,U M12。 于是有: dt di L dt d L U 11111== ψ dt di L dt d L U 2 2 222 == ψ dt di M dt d M U 1 2121== ψ dt di M dt d M U 21212==ψ 两线圈的总电压U1和U2应是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的代数和。即: dt di M dt di L M U L U U 211 1211±±=±±= dt di M dt di L M U L U U 1 22 2122±±=±±= 仿真图: 图中,信号源选择sources 中的AC power ,互感线圈选择Basic Virtual 中的TS Virtual 元件 图 10-1 耦合电感 M + _ + _ * * i 1 1L 2L i 2 u 1 u 2 图 10-2 同名端

军标电磁兼容介绍(GJB151B-2013)

军标电磁兼容介绍及适用范围 海洋仪器的军标EMC测试系统用于电磁兼容传导与辐射骚扰测量项目和电磁兼容传导与辐射抗扰测量项目。主要针对军标测试采用国内外成熟的电磁兼容设备作为系统硬件基础,建立的一套全自动化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本测试系统可以交钥匙工程形式向用户提供,测试功能符合GJB151B中CE101、CE102、CE106、CE107 、CS101、CS103、CS104、CS105、CS106、CS109、CS112、CS114、CS115、CS116、RE101、RE102、RE103、RS101、RS103共19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全部要求;所有硬件设备、选件、附件在构成系统后,相互间在阻抗匹配、信号电平匹配、传输功率、电磁场场强、系统灵敏度、调制功能、控制接口和自动化测试等各方面满足系统功能。系统安装完毕后能够完成的测试项目如下: EMI测试可满足GJB151B标准规定的如下7项测试: CE101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测试 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测试 CE106 10kHz-40GHz 天线端子传导发射 CE107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 RE101 25Hz~100k Hz磁场辐射发射测试 RE102 10kHz~1GHz电场辐射发射测试 RE103 10kHz~40GHz天线谐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 EMS测试可满足GJB151B标准规定的如下12项测试: CS101 25Hz~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测试 CS103 15kHz~10GHz天线端子互调传导敏感度 CS104 25Hz~20GHz天线端子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 CS105 25Hz~20GHz天线端子交调传导敏感度 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CS109 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CS112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CS114 10k 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测试 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变传导敏感度测试

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泉海科技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报告(电源电压:24V)机 型QH7101H2图 号 DZ93189781020状 态正常生产 失效模式等级的定义(依据ISO 7637-3附页A): A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B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指标超差,在照射移开后,超差的指标能自动恢复正常,记忆功能应保持A级。 C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在照射移开后,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 D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照射移开后,不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器件或系统才能复位。 E等级: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有多个功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理或替换器件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测试项目测试条件等级要求 测试结果备注 脉冲1Ua: 27 V Us: -600 V t1: 5 s t2: 200 ms t3: ≤100 μs td: 2ms tr: ≤(3+0/1.5)μs Ri: 50 Ω 脉冲数量: 5000 。 B级 符合要求B级 本报告由泉海公司实验室提供 脉冲2a Ua:27 V Us: +50 V t1: 5 s t2: 200 ms td: 0.05ms tr: ≤(3+0/1.5)μs Ri: 2 Ω 脉冲数量:5000个 B级 符合要求B级 脉冲2b Ua:27 V Us: +20 V td:0.2~2s tr: 1ms ±0.5ms Ri: 0.05Ω t12: 1ms ±0.5ms t6: 1ms ±0.5ms 脉冲数量:1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3a Ua:27 V Us: -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3b Ua: 27 V Us:+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4Ub: 27 V Us: -16V Ua: -5~12V V t7: 100 ms t8: ≤50 ms t9: 20s t10:10ms t11: 100 ms Ri: 0.02 Ω 脉冲数量:9000个(其中t8=100ms, 3000个t8=1s,3000个,t8=5s,300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5a Ua: 27 V Us: +174 V td: 350 ms tr: 10 ms Ri: 2 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测试员:何秀英 测试日期:2013.1.12 报告编号:qh-js-1201003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pdf-2018-09-29-14-17-40-598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 当今,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生产商努力改进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电磁兼容规范,降低电磁发射和增强抗干扰能力。过去,集成电路生产商关心的只是成本,应用领域和使用性能,几乎很少考虑电磁兼容的问题。即使单片集成电路通常不会产生较大的辐射,但它还是经常成为电子系统辐射发射的根源。当大量的数字信号瞬间同时切换时便会产生许多的高频分量。 尤其是近年来,集成电路的频率越来越高,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加工芯片的特征尺寸进一步减小,越来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都能够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之中,这些发展都使得芯片级电磁兼容显得尤为突出。现在,集成电路生产商也要考虑自己产品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 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的标准化 由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尽管对于电子设备及子系统已经有了较详细的电磁兼容标准,但对于集成电路来说其测试标准却相对滞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47A 技术分委会(IEC SC47A)早在 1990 年就开始专注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标准研究。此外,北美的汽车工程协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SAE J 1752,主要是发射测试的部分。1997 年,IEC SC47A 下属的第九工作组 WG9 成立,专门负责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研究,参考了各国的建议,至今相继出版了150kHz-1GHz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 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标准IEC62132 。此外,在脉冲抗扰度方面,WG9 也正在制定对应的标准 IEC62215。 目前,IEC61967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包括以下 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参考 SAE J1752.1); 第二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TEM 小室法(参考 SAE J1752.3); 第三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表面扫描法(参考 SAE J1752.2); 第四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1?/150?直接耦合法; 第五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 WFC(workbench faraday cage); 第六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磁场探头法。 IEC62132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电磁兼容是电子电器设备和系统利用电磁频谱,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避免 因电磁辐射和敏感而引起的不可接受的降级而实现其功能的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对任何用频设备、系统来讲都至关重要。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复杂,同一平台上装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磁兼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恶劣,电子电器设备和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电磁干扰,造成性能降低、功能丧失的概率显著增加。随着部队大型武器装备服役时间增长以及装备加改装的影响,系统间电磁自扰、互扰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对于舰船、飞机和卫星等大型平台来说,电磁兼容的测量与分析只能在现场进行,首先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可以容纳如此大型测试对象的室内标准场地,也 不可能将这些超大型装备运输到标准开阔场地进行测试;其次是由于对装备的整体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需要大功率辐射源满负荷工作,室内测试显然是不合适的;再次,当发现电磁兼容问题时,不能完全依靠等待装备生产研制单位的维修,很多时候必须要需通过现场测量的手段进行排查和分析,及时进行解决,才能保证技 战术任务按时完成;最后,现场环境更为接近测试对象的实际工作环境,测试结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目前,国内在电磁兼容标准测试的研究和设施方面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针对现场测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专著和论文少,相关的标准和相应的测试技术缺乏,所以开展电磁兼容现场测量的研究是重要而紧迫的。 本文围绕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环境干扰抑制、接收机敏感度现场测试和现场测试数据分析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了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试验的方法体系,为军用装备现场电磁兼容试验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