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模板5篇

氧气广泛应用于医学、半导体、冶金、化学、食品等行业。在半导体生产中,高纯度氧气可用于清洗晶片表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化学氧气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教学过程: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催化剂,催化作用。

第1课时

实验药品和仪器

实验探究法

复习提问:

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四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4、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过渡: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

板书:课题3制取氧气

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一般掌握这样的原则和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

反应速度适中等。

在实验室里通常选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演示:实验2—5(1)现象:带火星的小木条没有复燃。

讨论:该实验证明只有过氧化氢溶液能否放出氧气?

回答:并非没有产生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够缓慢生成水和氧气,是由于产生氧气的量太少所致。

演示:实验2—5(2)现象:帯火星的小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思考:是不是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而生成了氧气?

演示:实验2—6(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现象:又能继续产生气泡,生成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讨论:如此往复,实验可以不断地进行,说说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二氧化锰好像用不完似的。如果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经洗涤、干燥后再称量,会发现

它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再把它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像这样的物质我们把它称作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板书: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质量、化学性质)讲述:

(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2)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例如氧化铁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催化该反应。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练习:10克过氧化氢溶液与10克过氧化氢溶液加2克二氧化锰哪个生成的氧气多?

板书: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过渡: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板书: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二氧化锰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 H2O + O2

讲述:除了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之外,实验室还常用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

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演示:实验2—5讲述: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放出氧气,同时还有氯化钾生成。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板书: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KClO3 KCl + O2加热加热 MnO2二氧化锰白色溶于水白色溶于水

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质量、化学性质)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 H2O + O2 MnO2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 MnO2 KClO3 KCl + O2 加热二氧化锰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

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实验准备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

[学生猜想]

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

气生成。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2-5],[实验2-6],加热二氧化锰,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展示]

汇报实验记录及结果;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结论。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

实验室除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外,还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看书P35 。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特点,并与化合反应相对比。

[学生活动]

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铁和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生成种类,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

[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化学、技术、社会)催化剂的作用图片;资料:如何大量制取

氧气。

通过观看多媒体展示图片,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比较得出氧气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具有本质区别。

[归纳与反思]

本节课你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学生通过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

[知识应用,提高]

布置课堂作业并及时点评,P401、2、

第二课时

[回忆与再现]

(分小组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写出实验室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两个)。

[学生活动]

写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氧气文字表达式

[设计实验装置]

要求学生对比过氧化氢制氧气的特点,分组设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

实验装置,自主选择仪器,对装置进行组装。

[设疑激趣,讨论交流]

展示某一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巧设疑问: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给试管加热?实验结束后是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来还是先移走

酒精灯?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要注意什么?

[分组讨论,获取信息]

学生分组活动,对每一问题进行仔细探讨,教师作适当点评。

[我探究,我快乐]

(学生分组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

[讨论交流,归纳反思]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汇报实验收获;反思实验中存在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得出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气泡连续了才能收集氧气等结论。

学生:实验探究收获、体会或想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装置。

[信息反馈]

布置练习1、P404;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1)点燃

酒精灯,加热试管;(2)检查装置气密性;(3)装入药品并将装置

固定在铁架台上;(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5)停止加热;(6)把

试管从水中移出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学生独立作业]

检验能力,巩固知识。

总评

本课题教学让学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融为一体,使许多原来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的工作变成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如:通过回忆氧气的用途,联想如何制得氧气,猜想氧气的制法;再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特点,自主选择仪器制取氧气等探究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题教学还根据新课标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中的许多注意事项,一部分在实验前引导学生思考,获取正确信息,一部分留给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后,反思得出正确结论。此教学设计在如何活用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如为说明二氧化锰只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在教科书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添加单独给二氧化锰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的实验,从而使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当然,本课也略有不足,教师的“讲”还略有偏重,还可继续放“权”,大胆让学生去闯。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精选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在上节课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

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的能力。而且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也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1、对一般气体制取方法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总结事物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取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角色。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被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用具:药品:KMnO4

教学过程:

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实验室中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KMnO4、分解H2O2或加热KClO3、

[引出主体]结合上节课的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KMnO4制O2的过程。并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第一过程中的实验原理——KMnO4制O2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O2的实验装置。

[复习]实验室中任何一套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思考]KMnO4制O2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什么样的

收集装置?

1、探究KMnO4制O2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

①多媒体展示:二套学过的气体发生装置。

②多媒体展示出KMnO4的状态,并让学生说出KMnO4制O2的反应条件。

③引导学生思考:KMnO4制O2应选择哪套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2、KMnO4制O2的收集装置如何选择?

①多媒体展示:三套化学上常用的收集方法的装置。

②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依据了气体的哪些性质?

③提出问题:氧气应该怎样收集?

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O2的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的过程设计如下所示: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后获取信息(如查阅资料、自由讨论等方式)→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O2的思路和方法→延伸到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设置了十个问题,依次如下: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对比实验:一个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点KMnO4粉末。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试管口塞棉花的重要性。)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固定加热前,要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操作?

(5)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什么时候才可以收集?用排水法收集O2时,怎么知道氧气已满了?满的现象是什么?

(6)收集满O2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来怎样放置在桌面上?

(7)实验结束后,要撤装置,先撤什么?后撤什么?

(8)如何检验一瓶气体就是氧气?

(9)给你一瓶O2.如何验满O2?

(10)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哪种方法收集到的O2更纯净?

环节4、课后小结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

(一)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四)收集方法及依据

1.排水法依据O2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2.向上排空气法依据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思考: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哪种方法更纯净?

(五)检验及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了,则气体是氧气。

验满:1、排水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O2已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六)放置方法:正立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环节5:板书设计

(一)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三)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四)检验:

(五)验满: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精选篇(4)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

三、预习感知

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

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

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

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

8、如何检验气体?

四、教学过程

(一)氧气的获得

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

方法步骤

2、预习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

方法:

药品:

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

步骤:

收集方法及原因: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

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

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习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填写实验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在集气瓶低部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④有哪些可能会使铁丝不能燃烧?

五、轻松课堂

1、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A、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闻气体的气味

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

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

D、防止试管破裂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下面几项操作: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收集;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

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的部分加热。正确的操作程序是

A、②④⑥①③⑤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②⑥①③⑤

D、②④⑥①⑤③

4、收集氧气可用()

A、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和向下排气法

C、向下排气法

D、都来可以

5、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和转变成淀粉和其文字表达式为:

6、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首先将空气除尘净化,然后在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接着控制温度液态空气,先跑出来,余下的是再储存在淡蓝色的钢瓶里。

六、回顾:

1、与实验前比较,你对氧气的制取收集有哪些新认识?

2、查阅资料,制取氧气还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可在实验室进行?

3、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如木炭、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哪个更剧烈?

4、在一定的条件下,氧气能与炭、铁等发生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精选篇(5)

—:实验目的;

1.初步教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

密性的检查;

2.要求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的气体的方法,会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气体;

3.学习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二、教学器材的认识与清点:

1、仪器: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气架)铁架台(附铁夹)镊子、酒精灯、火柴、木块、棉花

2、药品; 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步骤:如何制取氧气的七步骤中注意事项中问题有学生回答。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2、装:将药品高锰酸钾用纸槽送入试管里,在试管口放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口应(略倾斜);

4、点: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由前往后加热。

5、收: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采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气体更纯净”。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氧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掌握,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分析推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对氧气的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空气的组成成分,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种成分?并引出此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氧气。 (二)教授新课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集气瓶中收集的瓶氧气的状态、颜色、气味,并借用生活常识:鱼类等动物在水中需要呼吸,来引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教师补充知识: 氧气能溶干水但不易溶干水,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即氧气比空气“重”。学生思考总结氧气的物理: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但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提问空气中是何种物质使得燃料能够在空气中燃烧进而过渡到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学生一起开展探究性实验 验一:木条复燃实验。并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支持燃烧。教师操作第二个实验:硫粉在氧气中与空气中分别燃烧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硫粉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的硫粉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的硫粉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两种情况都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并发出了热量。 教师进行第三个实验: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与空气中分别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并以小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补充总结。 木炭燃烧现象:木炭在空气中时,红热但无火焰无烟尘;在氧气中时剧烈燃烧,散发剧烈白光,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铁丝加热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加热持续发红,在氧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注:需要在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细沙,防止集气瓶受热不均匀炸裂。 教师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支持燃烧,硫粉、木炭、铁丝在氧气与空气中国反应的不同状态及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参照硫粉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书写木炭与铁丝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三)课堂小结 1.氧气的物理: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但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支持燃烧。 (四)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2.上网收集不同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并尝试练习书写一部分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教案:初中化学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化学反应原理。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水蒸气生成装置(例如锥形瓶、烧瓶和导管等)。 氢氧化钠溶液(NaOH)。 过氧化氢溶液(H2O2)。 火柴或点火器。 高温耐烧杯或试管。 安全装备(如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和手套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介绍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引发学生对氧气制取的兴趣。 实验操作: 学生观察和准备所需的实验装置和试剂。 在水蒸气生成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 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H2O2),并迅速将锥形瓶与导管接头连接。 点燃火柴或使用点火器点燃导管上的氢气气泡。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的气体应为氧气。 讨论和总结: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化学反应原理。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学到的知识,强调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学生需要佩戴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和手套等安全装备。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防止火焰或热气对身体和周围的物体造成危害。 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评估他们对制取氧气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观察结果和讨论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制取氧气,并理解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他们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总结,深化对氧气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要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学习沿着知识的内在脉络进行学习的初步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2.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蜡烛、红磷、木炭、硫粉、细铁丝、铝箔集气瓶(内盛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火柴、药匙、镊子、烧杯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游戏: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 (1)它是一种气体,我们每天都接触,它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做保护气,它约占空气体积的78%。 (2)它也是一种气体,我们看不见、抓不着、闻不到,但是谁也

离不开它,它约占21%。 叙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讲述]认识物质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再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得知该物质的用途。 [播放短片]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示学生捕捉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信息,例如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等 [学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氧气在通常状况下:在101千帕,-183℃时变为_________,-218℃时变为________。 [过渡]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2-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提问] (1)现象(2)结论 [演示实验2-3]硫在氧气中燃烧 [提示] 1.观察要点:(1)硫的颜色、状态;(2)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3)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2.硫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 [提问] (1)现象;(2)结论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 一年的化学教育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初三化学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初三化学氧气教案吗?它能对你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你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初三化学氧气教案,希望你喜欢。 #211138初三化学氧气教案1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 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基础上,改进实验装置。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 【结束】 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二氧化锰 加热 课题3制取氧气 一、概念 1.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 2O 2)————→水(H 2O )+氧气(O 2)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会改变)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3) 注意事项: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 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氧气(O 2) 二氧化锰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1)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在铁 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氧气;(6)把 导管从水槽中撤离;(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 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③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 的气体排出。 ④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 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4.收集氧气的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知道硫、铁丝、木炭等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方法,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同学们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方法指导】化学上要系统地研究某种物质一般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我们先来看氧气的物理性质,注意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来描述? 请同学们根据回答,并结合生活实际,归纳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并板书】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提问】氧气由无色气体变为淡蓝色固体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液态氧 【回答】物理变化。 【提问】我这儿有一瓶气体,通过什么简单的方法就能检验出是否是氧气呢? 【教师演示】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注意细节,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板书】二、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盛放的是氧气。 【归纳】此方法可用于区别氧气与其他气体,也是氧气的特性。 【过渡】物质的性质除物理性质之外,还具有的另一性质是什么?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请大家从下列实验中找寻答案。 【板书】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演示】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注意细节,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在学案相应的表格中。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木炭、磷、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在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这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3.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学情分析 1.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2.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3.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的运用可以将文本内容与现实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穿过课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 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硫、碳、磷、铁、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 3.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用途; 4. 使学生掌握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演示氧气性质的课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对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总结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4. 双主体模式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 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篇1) 九年级化学2.3制取氧气(二)教案 知识点: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各类、催化剂的量、温度和反应物的浓度。 2.掌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 课文详解: 一、有关催化剂及反应速率的探究活动。 【实验1】取三支试管,各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一支中加入0.5 gMnO2,别一支加热,第三支进行对比。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三支试管中。观察。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木条立即复燃;第二支试管中,木条过一会复燃;第三支试管中,木条不会复燃。 【结论1】加入MnO2后,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热也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由此可见,加催化剂不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 催化剂不仅不是反应的必要条件,催化剂也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即一个可以发生的反应,不可能因为加入催化剂就不能发生了,同样,一个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因加入催化剂就可以发生了;催化剂也不能改变产率,例如上述反应中,加不加入催化剂,生成氧气的量都是一样的,只是反应的速率有差异。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一支试管中加入0.5 gMnO2,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5 g红砖粉。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试验。观察现象。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木条迅速复燃,燃烧很旺;第二支试管中,过一会才复燃,且燃烧没有第一支试管中旺盛。 【结论2】同一个反应中,可能使用不同的催化剂,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是有不同的`。 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可以使用的催化剂种类很多。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氧化铁、氧化铜、硫酸铜、红砖粉等。日常生活中的猪肝、土豆泥也都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实验3】分别取四份氯酸钾,每份3 g,各加入0.5 g、1 g、2 g、4 g 二氧化锰,并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药品装入试管内,按右图装置组装好实验装置。加热,并收集一瓶氧气,并观察收集一瓶氧气所需时间。 【现象】 (因具体反应条件不同,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里不再填出具体所需的时间。) 加入1 g二氧化锰的装置中,产生氧气最快,其次是加入0.5 g二氧化锰的装置,加入2 g二氧化锰的较慢,加入4 g二氧化锰的装置产生氧气的速率最慢。 【结论3】催化剂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二者的质量比以3∶1为宜。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很少时,效果肯定不好;随着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也相应的减少,反应速率也就随之降低了。

初三化学氧气的教案

初三化学氧气的教案 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主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部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掌控化学学科特点,积极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氧气的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氧气的教案1 课题: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前置练习]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产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展现目标] [演示实验] 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视察并回答现象。 [问题讨论] 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何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学生回答] [总结] 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 一、离子反应

[问题讨论] 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⑴ 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 ⑵ 锌投入到盐酸中 ⑶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⑷ 氢气还原氧化铜 [学生回答] [板书]关键:① 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② 有离子参与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浏览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浏览讨论] [问题探索] 1、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何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2、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2++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学生回答]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 2、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 [浏览]P58,内容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回答] [板书]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相同 4、查守恒 [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3、氯气通入水中

2023最新-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8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8篇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篇一—:实验目的; 1.初步教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的检查; 2.要求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的气体的方法,会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气体; 3.学习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二:教学器材的认识与清点: 1、仪器: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气架)、铁架台(附铁夹)、镊子、酒精灯、火柴、木块、棉花 2、药品;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步骤:如何制取氧气的七步骤中注意事项中问题有学生回答。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2、装:将药品高锰酸钾用纸槽送入试管里,在试管口放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口应(略倾斜); 4、点: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由前往后加热。 5、收: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采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气体更纯净”。 6、离:将导管移开水槽。 7、熄:用酒精灯帽熄灭酒精灯。(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试管里吸入水试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热的试管里面使试管炸裂。 四:学习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收集两瓶气体:收集气体时玻璃片粗糙的接触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铁丝燃烧实验----提示学生回答 ②观察木炭复燃 五:要提示药品回收 六: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清洁,完成实验记录单。 严老师实验课条理清晰、目的明确,实验课的实验步骤细节提示很到位,突出实验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操作很积极但两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个别组实验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氧气》说课稿篇二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b.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c. 实验步骤: 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 d.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优秀15篇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优秀15篇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优秀15篇 教学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力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光合作用反应式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独立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 2、认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意识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探究活动 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探究活动器材 课时安排二课时 过程 一课时 一、导言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空气

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 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二、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讨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实验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 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 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使漏斗与水槽底部分开。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不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使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注意观察卫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 【讨论】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再到观察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1、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 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氧化反应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碳、铁丝、蜡烛与氧气的反应事实,归纳得出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5篇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氧气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逐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

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块上一节课,我昨天从集市上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鱼缸,顺便买了6条金鱼放在里面,可今天早上发现我的金鱼全飘在了水面上,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难怪人们常说“氧气是养生之气”。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认识物质的主要环节,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呢?是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内容。 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们观察 提出问题①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并通过你的观察描述其化学性质。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供资料课件上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水中溶解有氧气吗? 学生:有

问:什么事例能证明 学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离不开氧气 图片河塘中的增氧机 问:水中有氧气,又为什么用增氧机,说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吗? 学生回答--不易 引出水中溶有氧气,水中溶有氧气不多(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指导学生归纳出氧气的溶解性。 学生: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 师: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实验证明,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图片液态氧气 固态氧气 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学生总结: 板书一、化学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