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doc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doc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区管委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洛浦公园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为规范改造提升项目,确保改造提升成效,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战略目标,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对洛浦公园(包括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全面实施亮化、休闲、文化、生态、水系等五大功能提升,用现代手法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的城市特色。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拓展功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以产业养事业、以经营反哺公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总体要求,实施洛浦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按照城市定位,由市规划部门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一张蓝图一盘

第 2 页共 9 页

棋”,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布局合理,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整体性和前瞻性。

——坚持生态、环保约束。洛浦公园规划范围大,涵盖内容多,对公园景观或功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营项目,必须从城市生态、环保、防洪等大局统一把握,结合洛河两岸景观进行整体考虑。

——坚持一个口径报批。公园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配套项目必须符合公园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公园的文化内涵、城市功能和公益性特点,并按照规定由市园林局牵头,统一申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坚持以产业养事业。在满足可行性、约束性及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公益事业社会参与,运用市场运营的模式,解决建设、管理、养护等运营费用,实现以业养业。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规划设计,严格项目审批

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偃师、宜阳、相关城市区以及市园林、住建、国土、水务、环保、文物等部门,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洛浦风景游览区和滨河公园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洛浦公园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改造提升专项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相关县(市、区)、部门和单位可依据洛浦公园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在管辖范围内编制规划设计总图和单体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局牵头论证、评审,并在社会上公示,广泛吸取公众意见,履行相关程序后,再组织实施。

第 3 页共 9 页

(二)实施五大提升,拓展公园功能

按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标准,对洛浦公园原有传统单一的市民休闲绿地实施五个方面的提升,将其拓展成集观赏休闲、旅游购物、历史探寻、文化体验、遗迹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1.亮化提升

市园林局负责洛浦公园亮化提升的整体规划设计和二期两岸堤面亮化,运用路标广告、像素灯、城市雕塑小品、历史文化符号、现代城市生活理念标识等多种形式,结合企业形象,宣传社会公益,筹集亮化建设和运营资金。市公用事业局负责跨洛河的大桥、引桥的照明、亮化。市水务局负责河道内二阶滩地、小岛、游船和码头等亮化。各城市区负责洛河两岸沿线建(构)筑物楼体的亮化。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现有管理体制,负责各自亮化设施的建设、维修、养护管理和资金筹集。最终形成由市公用事业局(亮化办)统一协调,各主管部门和城市区分别控制,两岸楼体轮廓、天际线、桥梁、广告、滨水码头、游船等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平面和立体交相辉映的夜间景观。

XX年牡丹文化节前要完成二期部分主体亮化。

2.休闲服务提升

(1)按照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并重、人文和自然和谐、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以提升休闲服务为目的,依照行业规范,规划建设现代、高端的服务性设施,建筑体量和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本着“谁收益、谁配套建设”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休闲服务

第 4 页共 9 页

经营项目的同时,开发经营项目周边广场、公厕、市政道路、路灯、给排水、供电、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管理,一并纳入项目经营范畴,用于弥补洛浦公园整体养护费用的缺口。

(3)选择合适地段,增设体育健身场所,设置水上皮划艇、自行车专用线、健身步道、羽毛球、踺球、瑜伽、舞蹈等健身场馆设施,提高洛浦公园的综合服务水平。

(4)在公园绝对控制区和相对控制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服务设施,由市园林局按照相关管理法规和洛浦公园改造提升专项规划申报批准。严格控制占用绿地、损坏树木。

3.河道管理设施及水上游乐项目提升

(1)从现有的洛河市区段橡胶坝管理房改造提升做起,突出公益性、文化性、群众参与性。

(2)为进一步提升改造后的橡胶坝管理房建筑物景观功能,对建筑物进行亮化改造。

(3)为满足群众的亲水情结,丰富群众生活,选择合适地段,在不影响河道周边生态环境、无损河道功能的前提下,拓展水上娱乐经营项目。

(4)在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建设的水上游乐设施、橡胶坝管理房等项目,由市水务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权限,尽早进行评估并申报审批。

上述项目力争XX年年底基本完工。

第 5 页共 9 页

4.文化提升

洛浦公园文化提升主题结构按照“三段、九区、十八景”进行布局。“三段”指:核心景观段(瀍河口至西苑桥)、东延伸段和西延伸段。主要景区有:大运河遗址(含运河塔、运河展览馆、文化走廊和运河码头景点)、河洛之根文化公园(含华夏之源、天枢地轴祭祖台、姓氏文化广场和名人里坊景点)、上阳宫遗址公园(含提象门、沐日台、镜花苑、百官来朝雕塑墙景点)、秋风园和南岸的民俗文化片区、国花园片区等。秋风园和民俗文化片区着力表现传统文化以及市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和现代生活的体验,用书吧、酒吧、茶社等服务设施,传承、融合、创新现代文化生活;国花园片区主要用于展示关于牡丹的诗词、书画、歌舞、视频等。

5.生态提升

根据洛浦公园不同的种植区域,调整地型、地貌,注重植物的空间造型,以梅园、竹园、松柏园、百草园、蔓趣园等园中园的种植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二阶滩地绿化改造,结合驳岸优化进行,通过水岸、湿生、水生植物种植,减少生硬感。堤外绿化结合城市空间,拓展通往公园的绿化景观空间,达到疏密有致的绿化效果,再现洛浦风光带上“东城桃李、洛浦秋风、瀍壑朱樱、午桥碧草”等盛景。

(三)树立经营理念,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围绕洛浦公园景观品质提升,优化运营模式,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公园内外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第 6 页共 9 页

建设规划,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提升项目的业主负责解决建设资金;休闲文化娱乐设施通过招商完成,公园内所有经营项目的后期运营与管理都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企业互利共赢。

四、保障措施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足于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规定程序,全面实施好洛浦公园的改造提升。

1.加强组织领导。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作在市城建提升攻坚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副市长谭建忠任组长,副秘书长杨晓阳任副组长,市规划、园林、水务、国土、环保、体育和相关县(市、区)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对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县(市、区)、部门和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改造提升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增强工作合力。洛浦公园改造提升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调查研究,逐级审核把关,严格项目报批,抓好具体落实。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强化日常监管。市规划、园林、水务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举报制度,对擅自违反国家、省、市法规规章和本指导意见进行项目建设的,除立即纠正外,还要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

第 7 页共 9 页

以责任追究。

4.健全保障机制。市政府已将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列入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推进。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园建设、管理经费,并建立长效运营机制。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和鼓励企业、个人等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建立多元化的筹融资机制。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建设效果。

第 8 页共 9 页

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第 9 页共 9 页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西安为例,重点介绍了西安城市公园的发展、改造以及在改造当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对城市公园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对城市公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方便我们对未来城市公园建设时有所把握,同时也对出现的问题在解决时有经验可以借鉴。关键词城市公园西安市城市公园改造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的起源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化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共可免费使用的波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中国的城市公园产生和发展 对于中国城市公园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可以从上海这一中国近代繁华都市发展中的一斑而窥全貌,在1840年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的园林是以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即古典园林,有豫园、古猗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名之为“公”,却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园规”,直到1928年7月1日才对华人开放,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公园”并不是“公用”。之后,殖民者又陆续在上海建立“虹口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现中山公园)等,都是供外国殖民者和“高等华人”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和散步、休憩游乐的场所,其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发过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林和花坛,极少建筑。这些公园,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反映了外来的特性,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和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各个城市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炼身体、文化娱乐、获取自然信息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园的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综合公园,有性质比较单一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青年公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园绿地,如社区公园、滨水绿带、街头小游园等。目前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观念的转变,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性公园。同时在公园内容和设施方面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 下面以我们熟知的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政策。 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会出现开发建设的新型城市公园,也会产生物质老化的城市旧公园,其发展过程即是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公园改造和更新的历史。对老公园的改造是城市公园体系密钥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园体系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西安的城市公园建设在20实际九十年代钱发展较为缓慢,自1922年建立首座公园莲湖公园至1990年才发展到15个,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迅速增长,至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区管委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洛浦公园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为规范改造提升项目,确保改造提升成效,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战略目标,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对洛浦公园(包括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全面实施亮化、休闲、文化、生态、水系等五大功能提升,用现代手法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的城市特色。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拓展功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以产业养事业、以经营反哺公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总体要求,实施洛浦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按照城市定位,由市规划部门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一张蓝图一盘 第 2 页共 9 页

棋”,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布局合理,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整体性和前瞻性。 ——坚持生态、环保约束。洛浦公园规划范围大,涵盖内容多,对公园景观或功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营项目,必须从城市生态、环保、防洪等大局统一把握,结合洛河两岸景观进行整体考虑。 ——坚持一个口径报批。公园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配套项目必须符合公园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公园的文化内涵、城市功能和公益性特点,并按照规定由市园林局牵头,统一申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坚持以产业养事业。在满足可行性、约束性及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公益事业社会参与,运用市场运营的模式,解决建设、管理、养护等运营费用,实现以业养业。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规划设计,严格项目审批 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偃师、宜阳、相关城市区以及市园林、住建、国土、水务、环保、文物等部门,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洛浦风景游览区和滨河公园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洛浦公园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改造提升专项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相关县(市、区)、部门和单位可依据洛浦公园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在管辖范围内编制规划设计总图和单体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局牵头论证、评审,并在社会上公示,广泛吸取公众意见,履行相关程序后,再组织实施。 第 3 页共 9 页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改造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方法研究 XXX STUDIES ON THE METHODS OF URBAN PARK RENOVATION DESIGN Mou,Moumou 20XX年 X 月XX日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在中国经济与城市化飞速发展、人们对公共生活期望不断改变的背景下,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模式的城市公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景观面貌衰退、设施陈旧、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因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及大众审美观对公园功能与景观效果提出的新要求,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建设方在改造过程中也暴露出大量改造观念和改造方式上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改造,更好地维持城市公园在生态、景观、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已成为时下的热点问题。研究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方法,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系统性理论不多。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经典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有机更新”、生态恢复设计、环境行为学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实际运用的经验,提出了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改造;园林设计;设计方法

ABSTRACT Urbanpark,animportantcomponentofurbanGreenlandsystemanda substantialvehicleofculturallifeoftheresidence,providesthefunctionof leisureandentertainment.Underthecircumstanceofhighspeedeconomy expansionandurbanization,thetraditionalurbanparks,builtin1950-1960,are confronted with unprecedented crisis because the new demands for urban parkgeneratedfromnewurbanlivesaregettinghigherandhigher.Many problemssuchaslandscaperecession,facilityobsolescence,eco-environmentdegradationhavebeenaccumulatedinthetraditional system. Furthermore,some problems on value and method are exposed from thegovernmentlevel.It’safocustobettermaintaintheurbanparks’sustainabilityonecology,landscapeandcultureandtomeettheneedof differentusersandindifferentperiodsaswell.Therefore,toinitiateapiece of research on how to renovate urban parks is an urgent issue. The research in thisfieldinChinaisjustinthestart-upperiodbyfarandtherearefew systematic theorie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hroughtheclassiccasestudy,domesticallyandglobally,basedonthe practicalapplicationoftheoriessuchasorganicrenewal,eco-restoration design,logicalenvironmentalbehaviortheoryandsustainability,thisarticle issues a structure on how to make renovation design of urban park. Key Words:UrbanPark;RenovationDesign;Landscape Design; Design Methods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目录 第1章项目总论 .................................................. 4§1.1 项目背景 ................................................. 4§1.1.1 项目名称............................................ 4§1.1.2 项目承办单位........................................ 4§1.1.3 项目拟建地点........................................ 4§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4§1.2 项目规模及实施进度 ....................................... 5§1.2.1 项目规模............................................ 5§1.2.2 建设期.............................................. 5§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7§2.1 项目背景 ................................................. 7§2.1.1 X县概况 ............................................ 7§2.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8§2.2 建设必要性 ............................................. 10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 .............................................12§3.1 项目建设条件 ........................................... 12§3.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12§3.1.2 建设条件.......................................... 12§3.1.3 交通条件.......................................... 12§3.1.4 水电条件.......................................... 12§3.1.5 内部条件.......................................... 12§3.1.6 自然环境条件...................................... 13§3.1.7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14第4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15§4.1 主要建设内容 ........................................... 15

公园绿地改造工程项目简介

公园绿地改造工程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区位于XX绿地内,总改造面积XX亩,三个区域现状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绿地体系,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也紧密相连,其中XX园占地面积XX亩,XX园占地XX亩,两块街头绿地占地XX亩。主要是将三个绿地增加文化元素。XX园确定为工业文明专题园,XX园确定为生态文明专题园,将XX路口确定为XX山岩画专题园,同时对区域内景观设施、休闲设施、健身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高景观档次,进一步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 二、建设内容:该项目计划投资XX万元,主要建设绿地63000平方米,烧结砖园路10560平方米,花岗岩硬化27557平方米,新建厕所200平方米,塑胶地1XX平方米,管理房维修200平方米,花岗岩汀步207平方米,水系200平方米,湖、溪流4426平方米,绿地灌溉系统63000平方米,供电照明系统630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以区域工程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随着项目的逐步建设,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人气将大幅度提升,投资环境也将有所改善。产业是发展的

支撑,人气是发展的灵魂。有了人气,各行各业就能籍以此实现全面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进展: 【XX园】 1、广场一、二、三、五、六、十、十二面层铺装完成。 2、广场二、三、六、九花坛、树池、景墙模板支护、浇筑完成。 3、广场十一景墙装饰完毕。 4、道路三、六完成卵石镶嵌。 5、园路七铺装完毕。 6、儿童活动区塑胶场地铺设完毕。 【XX园】 1、园路面层铺设完毕。 2、西入口广场面层铺装完毕。 3、休息广场铺装完毕。 4、主入口广场铺装80%;景墙进入装饰阶段。 5、管理房进入装饰阶段。 【五路口】 1、广场、园路铺装完毕; 2、木栈道基础施工完毕,正在进行路面铺设。 3、景墙开始装饰; 4、栽植宿根花卉3500㎡。

浅议城市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浅议城市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发表时间:2018-08-20T16:11:37.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李颖甄 [导读]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3 一、引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更新,原有传统公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公园的更新与改造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公园 1、传统公园的定义: 我国的传统公园可分为三类:一、开放后的历代私家或皇家古典园林。二、新中国建国之前受西方影响的近现代城市公园。三、是改革开放以后,跟随社会发展而设立在城市新区或城郊景区中的城市公园。 2、传统公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传统公园一般拥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历史气息浓厚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是人们成长的回忆;很多城市公园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传统公园大多按中国古典造园手法设计,相对于现代生活休闲的功能需求有所缺失;公园与城市的边界明显,开放性较差。园内配套设施不完善并且老旧缺乏维护。 三、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1、总体思路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园景观空间的开放有利于与城市融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公园不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绿色孤岛,它应该与周边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对传统公园改造进行改造,首先要明确公园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有针对性地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公园的定位;其次调查公园人群的需求、历史文脉,对公园现有的优势进行挖掘,改造成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城市公园。再次是定量,确定公园需要整体改建或是局部改造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2、景观结构优化 无论何种改造,都要对公园现有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景观空间、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进行分析和梳理,根据公园的定位和服务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重新规划出可以满足当代人们生活需求的当代公园。 3、新旧融合的有机更新 吴良镛教授在对规划建设计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传统公园的改造应在尊重现状,保留文脉的基础上去做进行改造,而不是一味地拆旧建新。 四、案例分析-以常州市红梅公园为例 常州市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市东北面,始建于1958年,占地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7公顷,是常州市内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景点和活动较为丰富,有“三区八景”之说,三区即文物古迹区(红梅阁和文笔塔)、娱乐活动区(在公园西北部有运动场、春晖茶室、青少年活动场所、游艇码头、听松楼和舞厅)和科普教育区(位于公园东部有动物园、盆景园、月季园和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八景分别是红梅春晓、文笔夕照、林园钟声、曲池风荷、凤桥花径、翠薇秋霞、雪山劲松。随着历年来多次改造,昔日景点大多已名不符实;公园内各个分区较为混乱、无明显的组织关系、利用率不高,景区内可供停留及开展各项活动的空间缺乏。 1、改造目标 通过红梅公园的开敞改造设计,以现代生态与科技造园手段,实现对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的全新演绎。文化、生态与科技的有机渗透,现代与历史各谐相处,以开放性、参与性作为公园改造的目标,营造了出令人喜欢的环境景观,让人群共享其中。 2、功能结构与分区 以原有地形地貌为依托,按照各个区域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定位,将公园原有的三区拓展为六区,形成“一轴三核,六区八景,动态串联”的整体布局框架。全园景观轴线由西北向东南,穿越湖区形成整个公园的空间架构,而宽窄不一,有序而富于变化的动感园路成为贯穿全园的纽带。六区分别为“都市滨水开放区、都市疏林草地区、人文景观游览区、文笔塔古建保护区、红梅阁古建保护区、休闲娱乐体验区”。 3、水景改造 园区内水景在保留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加在拓展,将园区水面打开;疏导南面的小水塘并局部开挖,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生植物并加以疏理,创造良好的生态驳岸系统;红梅阁、文笔塔两处文保单位,以水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园中园,方便日后的管理及维护。 4、交通改造 对原有杂乱的交通进行梳理调整,设置连续的主园路,形成高效有序、宽窄不一、富于变化的动感园路,公园内予以保留的大型乔木,以绿岛的形式有机的散落其间。沿水岸建设足够长度景色多变的连续滨湖漫步道;完善水上游览系统增加游览趣味;以全新的造园艺术与技术手段,打造新旧结合的百米风雨长廊,桐林水岸、香樟静荫和密林景观高架廊等特质空间。 5、建筑改造 红梅公园原有多处建于六七十年代的管理及经营性建筑,大多年久失修、有碍景观,而且无法满足当前的功能需要。在本次敞开扩建中,加以改造和完善;将影响空间关系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另址重建,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色,设计与环境相协调的景观建筑。 6、红梅八景改造 本次改造力求在延续老红梅八景历史文脉的同时,运用现代造园手法提升景观品质。 1)红梅春晓:挖水成池,以水体围绕红梅阁形成园中园,利用距离和倒影彰显其古建遗迹的魅力。 2)文笔夕照:文笔塔西侧以镜面不锈钢镶嵌在对半锯开的原木柱中,原木柱以有序的方式排成柱阵,以镜面的手法,让风格独异的文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来源:网络收集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9.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项目贷款和地方财政自筹 1.1.1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1.2. 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国家法规划法》;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公园设计规范》;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5、《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6、《XX城乡规划条例》; 7、《XX市城市总体规划》; 8、规划区地形图; 9、其他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西部大开发和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以现代生态林业、景观园林建设理论和行之有效的造林、建园综合技术措施以及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以红色六盘、绿色XX、避暑胜地为指导思想,在总结区域生态恢复和林业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营造林种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备、效能突出的生态公园,强调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公园的总体绿化,逐步改善XX市的生态环境,挖掘XX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建设目标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造景造园为主的建设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可以提高绿地率与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提高景观质量,使园林自然美与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利用植物分解和合成作用,提高物质的循环能力。 XX市区内缺少大面积集中绿地及综合型公园,本地块又处于XX市的门户通道,因此我们必须打造进入XX的第一印象城市的名片,同时又要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休闲空间,提升城市档次及人们的生活水准。另外鉴于现场已种植有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及果园苗圃,本着不破坏原有环境及地貌,因此定义为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2.3.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背景 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编制依据说明及工程概况

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编制依据说明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依照工程所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依照国家建设工程和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依据业主的招标文件和图纸以及国家、地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施组作为贯彻指导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指南。 主要编制依据文件、文献: (1)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0-88]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1-88] (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GBJ303-8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96]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10)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及规范 [GJJ/T34-99] (11)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CJJ/34-9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规范及行业标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4)园林、建筑所有材料质量、施工要求及验收规范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有关施工图和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及文件编制的。它充分体现了我公司对本项目的重视,合理安排本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施工部署、进度计划控制、现场施工平面布置、主要的机械设备配置以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 2、工程地点:罗湖区桂园街道 3、工程概况:小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位于罗湖区桂园街道,环境设计用地面积3757平方米,园林景观室外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施工、景观构筑物、铺装面层、园林种植、水电安装以及附属等。 4、建设单位:1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办事处 5、设计单位:1省电子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施工条件及目标 1、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用地场为原小区公园,水电已接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条件,有关拆除工程及幼儿园外墙的改造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洛浦公园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洛浦公园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洛政[2012]93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7.19 【实施日期】2012.07.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洛浦公园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 (洛政〔2012〕9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新区管委会,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洛浦公园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为规范改造提升项目,确保改造提升成效,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战略目标,按照《洛阳市城市总

体规划(2011-2020)》和“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对洛浦公园(包括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全面实施亮化、休闲、文化、生态、水系等五大功能提升,用现代手法挖掘和展示洛阳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的城市特色。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拓展功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以产业养事业、以经营反哺公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总体要求,实施洛浦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按照城市定位,由市规划部门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一张蓝图一盘棋”,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布局合理,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整体性和前瞻性。 --坚持生态、环保约束。洛浦公园规划范围大,涵盖内容多,对公园景观或功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营项目,必须从城市生态、环保、防洪等大局统一把握,结合洛河两岸景观进行整体考虑。 --坚持一个口径报批。公园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配套项目必须符合公园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公园的文化内涵、城市功能和公益性特点,并按照规定由市园林局牵头,统一申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坚持以产业养事业。在满足可行性、约束性及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公益事业社会参与,运用市场运营的模式,解决建设、管理、养护等运营费用,实现以业养业。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规划设计,严格项目审批 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偃师、宜阳、相关城市区以

浅谈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

浅谈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 摘要:简述了作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南京市莫愁湖公园景观配置的调查研究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莫愁湖现在调查绿化景观改造 一、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的必要性 在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属于现代公园的范畴,相当于现代公园中的专类公园,主要是指1949年以后营建,改造和整理的城市公园,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们的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空间逐步走向开放,与城市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景观单调生态环境较差,因此城市公园的植被景观提升改造势在必行。 二、莫愁湖公园概况 莫愁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城西水西门外。全园面积58.36公顷,湖面约33.3公顷。2004年,南京市政府批准《莫愁湖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时将公园定性为展示历史文化。园内有胜棋楼、郁金堂,粤军阵亡将士墓、中日友好鸢尾园、海棠专类园、湖心亭等。规划目标以“名人、名园、名花”为特色,做大、做精古典园林。规划将公园分为“南北两片、五个景区”即古典园林游览区、海棠专类园区、休憩活动区、环湖景观区和园务管理区。 (一)人文现状调查 由于周边住宅小区较多(南有南湖小区。北有莫愁新寓、东有万科金色家园、西有金基唐城)。如今的莫愁湖已成为市民旅游休闲必不可少的场所。尤其在上午的6点到9点。公园里主要为晨练的人员。由于人流量较大。公园在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专门开辟晨练区域。但由于资源有限目前还不能满足晨练人员的要求。对公园绿地破坏严重。因此加强对晨练区功能性划分及改造势在必行。 (二)园景观及植物配置现状调查 公园各个景点沿湖而建,在设计风格上主要分为两类,南面为古典园林风格。主要建筑有:莫愁女故居、胜棋楼,近年来又兴建了红木家具馆、棋文馆等古代建筑。亭台楼阁体现了江南古典园林之美。 北面为现代园林风格。有中日友好鸢尾园,儿童游乐城等。近两年来由于地铁的建设北区在重新规划调整。2005年公园通过资源整合,打通了莫愁湖公园

河滨公园改造及提升方案设计说明

前言 城市滨水公园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因此,它的建设模式、环境品质以及风格特征也就不同于城市的其他地段,建立功能区明确,景观特色突出,风景优美的河滨公园不仅给该地区的居民提供有利于休闲、娱乐、健身的户外场所,还能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形象。 寻甸县河滨公园占地约23.6公顷,河道现宽约15米,局部地段宽约10米,用地西侧为现有城市主干道及建筑,用地南、北、东三面为规划新城区。河滨公园主要分为河滨休闲区和综合公园区,两个区分别营造的是城市树丛景观和“四时有花,秋色绚彩”的景观特色。伴随着四季交替的变化,使其呈现出美不胜收的季相景观。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寻甸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打造“宜居新城”的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着力推进“四创两争”工作,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措施到位,使全县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并且寻甸县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将寻甸打造成为昆明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昆明北部山水生态宜居新城。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北部宜居新城“显山见水”。在这一背景下,对寻甸滨河公园的改造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而寻甸县河滨公园景观改造及提升方案设计是在现有河滨公园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项目,依据《寻甸县河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改造和提升规划设计,目的就在于改善和提高现有

的景观效果,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是提高县城形象和品位,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做足准备。同时,也是为了打造“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山水生态宜居新城”做准备。此外,更是有利于促进寻甸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所以,此次改造和提升方案的规划设计,将以“自然、生态、和谐、清馨、实用”为原则;以“绿茵缤纷、四时有花,秋色绚彩”为特色;以“翠色欲滴、绿草如茵、纷红骇绿、暗香疏影”为风韵;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在此,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为意境。将其打造为“春-樱花舞,桃花笑,杉木直指苍天蓝;夏-栀子白,夏荷露,杨柳随风把枝摇;秋-桂花香,秋菊展,梧桐落叶遍地黄;冬-茶花红,冬梅绽,青松傲寒迎春来”的一个四时常新、季季有景、以人为本、适于居住、生活气息浓郁、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亲水性和包容性强的城市开放空间。 一、上位规划的具体内容 寻甸县河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依据寻甸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的道路及空间布局,将规划用地分为河滨休闲区及综合公园区两个主要的功能区。其中河滨休闲区分为河滨休闲健身长廊及商业步行街。综合公园区包括民族文化广场、疏林草地区、湿地公园、儿童游乐区及钟鼓楼文化广场。 河滨休闲区——河滨公园休闲区位于公园一期规划用地的南侧,南起城西南交通环岛,北至月秀路,全长约960m,中间穿越了月华

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4) 一、编制依据 (4) 二、编制说明 (5) 第二章工程概况 (5) 一、工程概况 (5) 二、施工条件及目标 (5) 第三章施工部署 (6) 一、施工阶段的划分 (6) 二、施工工期 (6)

三、施工准备工作 (6) 第四章组织机构图 (7)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图 (8) 第六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8)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8) 一、土建工程 (8) 1、测量放线 (9) 2、拆除工程及土方工程 (9) 3、钢筋及模板工程 (11) 4、混凝土工程 (11) 5、砌筑工程 (12)

程 (12) 7、园路的施工 (13) 8、树池、矮墙的施工 (14) 9、广场表面铺装 (14) 10、道牙、边条、台阶施 (17) 11、木结构工程 (18) 12、钢结构工程 (19) 13、涂料工程 (19) 二、给排水工程 (20) (一)、给水管道 (20) (二)、排水管道 (21)

程 (23) 1、施工工艺流程 (23) 2、施工方法 (23) 3、园林照明工程 (24) 4、施工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5) 四、绿化工程 (25) (一)草坪的种植 (25) (二)花坛的种植 (27) (三)树木的种植 (28) 五、园林小品工程 (30) 第八章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措施 (31)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 (31) 二、检验范围 (31) 三、检验方式 (32) 第九章成品保护措施 (32)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措施 (33) 第十一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 第十二章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5)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37) 第十四章工程交工技术资料的管理 (39) 第十五章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40)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概述 (5) 1.1.工程项目概况 (5) 1.2.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6)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8) 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7) 2.2.项目建设目标 (8) 2.3.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3.项目建设方案 (11) 3.1.设计构思 (11) 3.2.设计原则 (12) 3.3设计理念 (12) 4.项目战略意义 (13) 4.1.生态效益 (15) 4.2.社会效益 (16) 4.3.经济效益 (16) 5.现状及发展 (17) 5.1.区域概况 (17)

5.2.区域现状 (19) 5.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20) 5.4.设计内容 (23) 6. 项目实施方案 (36) 6.1.项目实施计划 (36) 6.2.招标方案 (37) 6.3.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 (39) 7.环境影响评价 (43) 7.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3) 7.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4) 7.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5) 7.4.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45) 7.5.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 (46) 7.6.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 (47) 7.7.环境影响评价 (47) 8.项目组织与定员 (48) 8.1.项目组织 (48) 8.2.劳动定员 (49)

8.3部门职责 (50) 8.4人员来源 (51) 9.项目实施进度 (51) 10.投资估算 (52) 10.1工程概括 (52) 10.2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61) 11.消防、安全、卫生与节能措施 (62) 11.1.消防 (62) 11.2.节能 (63) 11.3职业卫生 (63) 12.工程养护管理措施 (64) 12.1养护管理计划 (64) 12.2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64) 12.3养护标准及技术措施 (65) 13社会评价 (67) 13.1主要利益相关群体 (68) 13.2社会影响分析 (68) 13.3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 (69)

城市公园提升改造的实践创新

城市公园提升改造的实践创新 1城市公园的功能近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雾霾四起,严重影响居民出行。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各种沙尘暴,干旱,地下水缺乏等日益恶劣的环境状况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生存底线,也在拷问着我们发展的良心。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状况,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政府还加大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治理力度。城市公园在改善生态和预防灾害方面的功能也得到加强。 1.1生态功能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城市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的、有效的作用。 1.2空间景观功能城市土地的深度开发使城市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唐山市由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城市景观严重破碎的问题。而城市公园在措施得当的前提下,可以重新组织构建城市的景观,组合文化、历史、休闲的要素,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城市公园甚至成为城市重要的节点、标志物。 1.3防灾功能 在很多地震多发的地区,城市公园还担负着防灾避难功能, 尤其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城市,防灾避难的功能显得格外重要。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都让我们认识到防灾意识的提高以及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城市公园在承担防灾、避难功能上显示了其强大作用。 1.4美育功能 从城市公园诞生开始,它就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或多或少地都能在城市公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城市公园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符合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能更好的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理念 2.1文脉延续 城市中的历史遗迹、空间格局、建筑风貌等传承着城市文化,体现着城市地域特色,因此,在城市中新建或改建城市公园,要严格保护历史遗迹,尽量保持城市原有肌理和格局,妥善保留和发扬具有传统地域风貌的建筑。这并非是要求城市发展一成不变,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变,城市及城市公园必将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据可依的、有史可查的,而非切断历史的盲目建设。 2.2兼容并蓄 多样性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地域性和多样性并不矛盾,两

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40页)

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40页)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4) 一、编制依据 (4) 二、编制说明 (5) 第二章工程概况 (5) 一、工程概况 (5) 二、施工条件及目标 (5) 第三章施工部署 (6) 一、施工阶段的划分 (6) 二、施工工期 (6) 三、施工准备工作 (6) 第四章组织机构图 (7)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图 (8) 第六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8)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8) 一、土建工程 (8) 1、测量放线 (9) 2、拆除工程及土方工程 (9) 3、钢筋及模板工程 (11) 4、混凝土工程 (11)

5、砌筑工程 (12) 6、抹灰工程 (12) 7、园路的施工 (13) 8、树池、矮墙的施工 (14) 9、广场表面铺装 (14) 10、道牙、边条、台阶施 (17) 11、木结构工程 (18) 12、钢结构工程 (19) 13、涂料工程 (19) 二、给排水工程 (20) (一)、给水管道 (20) (二)、排水管道 (21) 三、电气工程 (23) 1、施工工艺流程 (23) 2、施工方法 (23) 3、园林照明工程 (24) 4、施工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5) 四、绿化工程 (25) (一)草坪的种植 (25) (二)花坛的种植 (27) (三)树木的种植 (28) 五、园林小品工程 (30)

第八章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措施 (31)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 (31) 二、检验范围 (31) 三、检验方式 (32) 第九章成品保护措施 (32)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措施 (33) 第十一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 第十二章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5)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37) 第十四章工程交工技术资料的管理 (39) 第十五章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40)

湿地公园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二、工程承包范围 三、工期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施工准备 第三章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植草前准备 二、草种适应性测试 三、乔木灌木栽植 四、花卉种植 五、施工技术措施 第四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从组织管理程序上保证 二、技术上的保证措施 三、经济上的保证措施 四、管理上的保证措施 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二、文明施工的安全措施 三、文明施工教育 第九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一、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二、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工程地点:**湿地公园 工程内容: (一)**国家湿地公园绿化提升改造项目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 1、**国家湿地公园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并包括以上项目变更后新增工程量的绿化项目工作及澄清文件包括内容;具体详见招标内容、工程量清单及澄清文件。 三、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月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6月20日 总工期日历数:125天,自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起算. 工程养护期:为期一年。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布置原则——紧凑合理、方便施工、节约用地、各方协作、文明整齐。 从工程的具体条件出发,对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按模拟状态,合理安排空间,以求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投标阶段总平面布置主要考虑用地面积,本着科学用地的原则,严密计算。一旦中标,施工前严格按业主的规定及现场的总体安排,经批准后搭建施工临时设施。 二、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和一些有关的技术资料,并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要求,并据此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为现场技术人员更好指导施工做好准备。配齐材料采购、材料管理人员、资料和设备管理人员,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并派专人负责。 2、物资设备准备 本工程中所需投入的工程物资和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要按计划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