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摘要:观赏竹之美,可归纳为姿、色、声、韵四大方面。竹杆清秀挺拔,迎风摇曳婆娑,不同种类竹子千姿百态,是为姿态美;叶从墨绿、翠绿直到黄绿,杆色有嫩绿、金黄、暗紫和斑纹等多种变化是为色彩美;摇风弄雨,滴沥空庭、打窗敲户是为声音美;雨竹洒脱,雾竹漂渺,风竹摇曳,竹笋破土韧劲十足是为韵味美。此外,观赏竹还有精神象征之美,历来代表着坚贞、淡泊、虚心的品质。本文采用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中国观赏竹类资源现状,结合竹类的特性,分析了观赏竹类在园林空间营造的基本原则及应用,为竹类在园林空间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观赏竹类;园林;配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章标识码:

China ornamental bamboo kind of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stract: ornamental bamboo beauty, can be divided into appearance, color, sound, rhyme four aspects. Bamboo pole handsome tall and straight, bend before the wind dancing, different kinds of bamboo appearance condition, it is for attitude beauty. Leaf from blackish green, green until the yellow green, bar color have pale green, golden yellow, dark purple and speckle and so on the many kinds of change is for color beauty. Shake with the wind and rain, drop empty court, playing window knock on door for voice is beauty. The rain bamboo free and easy, fog bamboo drift rather, the wind swaying bamboo, bamboo shoots break ground very job-hunt harder for beauty lasting appeal. In addition, ornamental bamboo and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United States, always represent the firmness, indifferent, open-minded quality.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refer to research methods, summarized the China ornamental bamboo class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the union bamboo kind characteristic, analyzing the ornamental such as bamboo garden spa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bamboo cla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garden spac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material.

Keywords: ornamental bamboo kind;Garden; Collocation method

0 引言

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 doneae )中的禾本目(Graminales )禾本科(Gramineae 或 Poaceae )竹亚科(Bambusoideae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 43 属 700 余种(含引种栽培属种),约占全世界木

本竹子种类的 1/2 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 700 多万 hm2。竹类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类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类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 3 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

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近年来,观赏竹在我国园林绿化中的用量增长迅速,正在逐渐成为园林设计、施工及苗木生产各方关注的热点苗木种类之一。现阶段我国观赏竹应用中存在设计施工单位对观赏竹的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配置方法了解不够,不愿用或用不好竹类植物的问题。

1观赏竹的概念、分类及审美价值

1. 1 概念

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一般地下茎称为竹鞭;地上部分为竹秆,有显著的竹节,节与节之间相空。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重要的造园材料。观赏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坚忍挺拔,经冬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因此,观赏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竹子就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

1. 2 分类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 3 种生态型: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 400 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毛竹(Ph.pubescens )、刚竹(Ph.uiridis )、桂竹(Ph.bambusoides )、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 )等,丛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 uentricosa )、孝顺竹(B.multiplex )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 )、茶杆竹(Pseu-dosasa amabilis )等。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同,它们在园林绿化有不同的用途,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或隐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等。依竹类的植物观赏特性,可分为以下 5 大类:①观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形矮小可作花坛;攀缘状、可作绿化;秆梢劲直、可作配景;秆梢弯曲婀娜多姿,可作主景。如方竹、佛肚竹、罗汉竹等;②观叶形变化可分为大叶形(如箬竹)各小叶形(如风尾竹);③观节间变化可分为节问特长、节问较短和节问畸形;④观色彩变化竹秆的颜色对美化配植有着莺要的作用,部分品种竹秆颜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分为秆为黑色或秆箨光亮:金镶玉或玉镶金:秆或秆箨个有斑纹;叶色变化或具有条纹;⑤姿态的变化竹子的姿态变化多样,或刚劲、或密集、或纤柔、或舒展。

1. 3 审美价值

竹类植物都比较美,四季常青是它们的共性。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和菊又是画家喜爱描绘的对象。但是,作为在园林当中应用的观赏竹,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具体是指审其奇、美、刚直。所谓“奇”。足指竹子秆型奇特,如方竹呈方形:佛肚竹基部竹和节间膨大。如弥陀佛的大肚;罗汉竹基部竹鞋起如珠状;邛竹每个竹节隆起如环。游人观之,妙趣横生。所谓“美”,是指竹秆色泽鲜艳,如紫竹的竹秆现紫色,象征占样。斑竹泪痕斑斑,相传舜死后,二妃啼哭不止,挥泪于竹,“斑竹一枝干滴泪”的佳旬广为传诵。花毛竹和金镶玉竹,秆上黄绿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刚竹中的变种“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前者黄秆嵌绿色纵纹,后者绿秆嵌绿色纵纹,千枝百态,美不胜收。所谓“刚直”审其竹子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物,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2中国观赏竹类资源概况

2.1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张、生态系统破坏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人类自身热爱自然与环境意识的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进行再投资、修复生态系统的行为要求越来越强烈。竹子以其良好的生态修复性,加上经济与文化价值,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由国际竹藤组织

( INBAR)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粮农组织( FAO) 、中国及其他INBAR 成员国合作开展的全球首次竹资源评价于2005 年完成。来自亚洲、南美洲、非洲的22 个主要产竹国提交了以全球森林资源评价框架为基础的竹资源国家报告。根据该报告,全球森林面积约22.

39 亿hm2,其中竹林面积约8 879 万hm2。非洲( AF) 、亚洲太平洋( AO) 和拉丁美洲( LAC) 竹林面积比重分别为30%、39%和31%。全球竹林面积为森林面积的3. 9%,三大竹产区的竹林面积分别为各洲森林面积的4. 1%、4. 4%和3. 2%。

中国是世界竹子分布中心,有竹类植物40 属,400 多种,约占世界竹类种质资源的1 /3。现有竹林面积约540 万hm2,占全国森林面积2. 8%。每年可砍伐毛竹4 亿多枝,杂竹300 万t,相当于1 000 万m3 木材的量,占中国每年木材采伐量的1 /5 左右。竹林成为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中国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除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少数省份以外的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27 个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 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 7%,南方13 个省( 区) 竹林面积在1 万hm2 以上的县( 市) 有130 多个。由于中国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竹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大致为五大竹区: 北方散生竹区、江南混合竹区、西南高山竹区、南方丛生竹区和琼滇攀援竹区。中国竹类资源仅丰富,而且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中华民族的文化浸透了竹子的印迹,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正如苏东坡所述: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2.2中国观赏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竹产业在世界上已居领先水平, 全国现有 421 万 hm2竹林, 形成了年产竹林 1 800 万t, 竹笋 160 万 t, 年产值达 170 亿元, 出口创汇 5 亿美元的竹产业体系, 竹产业已成为全国 14个主要产竹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在浙江、福建、江苏、广东、云南等省相继建立了竹种园或竹子植物园, 对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性状评价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传统的竹业停留于竹材、竹笋的产出范畴, 制约了竹产业的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 当然也就限制了观赏竹的开发利用。

我国人民有传统爱竹、赏竹的习俗, 据史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 建造“上林苑”时从山西云冈引竹子到咸阳, 这是我国历史上用竹子造园最早的文字记载, 其后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至明、清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形成江南园林独特景观。民间小规模种植观赏竹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但品种单一, 大多为大路货, 其中许多为经济竹种, 栽植技术落后, 观赏价值低, 经济效益差, 不能形成规模。我国有丰富的观赏竹种资源,许多未能得到开发利用, 有的仅在竹种园有少量可见, 甚至有的处于野生状态, 观赏竹种的开发利用仅仅为起步阶段。目前观赏竹除一部分于公园作为配景外, 还有少数竹种盆景式用于家庭欣赏, 很少用于城镇大规模绿化。观赏竹利用兴起于 80 年代中期后渐衰退, 现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盆景和庭院植竹在创新、创意上无大的突破, 基本上处于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用竹造景的技艺上加以应用。

当今园艺业已成为我国一项新兴的独立产业, 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位置, 越来越得到各界的重视。而观赏竹在其中所占的份额极小, 这同我国“竹子王国”的地位不相称。过去我国竹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笋用、材用竹上,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使一大批竹区百姓过上了富裕日子, 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竹产业体系。而观赏竹种的科学研究开展的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 90 年代该类文献发表仅 20 余篇, 主要是盆景及竹种的鉴别和一般的生物学特征的了解上, 繁殖、集约栽培等技术未能很好开展研究, 更谈不上用于实践。至今我国尚无较大面积大批量的观赏竹生产基地, 全国全年观赏竹苗产量低, 盆景

则更少, 产值仅区区的几百万元, 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999 年开始建造观赏竹种园, 现已收集 70 余种观赏竹种, 面积 0.42hm2, 虽面积小、种类少, 但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3观赏竹类营造园林空间的基本原则

3.1 充分考虑场地特征

不同的场地特征赋予不同的空间类型。园林空间营造中,大多利用植物形成障景、隔景、背景、框景等空间,给人开敞、私密等空间感受。用竹类植物造景时,选择何种植物,如何栽植,都要以场地的特征为依据。在开敞空间设计时,尽量选用低矮、色彩明快亮丽地被状竹类和枝叶稀疏的乔木状竹类; 反之,在私密空间的设计中,应以丛生、枝叶细密的竹类为主。竹子以中层景观为主,高大的毛竹等可作为上层林木造景,矮小的匍地竹等可以作为地被植物进行配置。

3.2 结合地域文化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先民们便开始认识竹和用竹。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技史后认为,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竹子深入到人民生产、生活中,同时,与我国的文字、文学艺术、绘画等均有密切关系。我们在进行竹类植物的配置时只有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富有个性的园林空间。例如在设计竹类专类园时,可以将不同地域、年代的竹类制品,吟诵竹类的诗词歌赋结合其中,使人们在欣赏竹类本身的形态美、色彩美的同时,充分感受来自竹类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气息。

3.3 注意与园林中其它元素的结合

园林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共同构成了园林的景观空间。同样,竹子的配置,必须结合其他元素才能完成。竹类潇洒、清秀、四季常青,有的刚劲挺拔、有的纤细婀娜。因此与其它元素配置可表现动静有序、刚柔结合、错落有致、不落窠臼的风格。竹类中的很多品种与山石配合非常美丽,两者一柔一刚,相得益彰。扬州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将石景与竹景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竹类也常用在水边,将竹子的纤细婀娜与水体的柔美相结合。建筑的生硬常常需要植物的软化,竹类中的一些品种,有的可作基础绿化,有的可遮挡建筑生硬界面,同时竹类与其它品种相比,占地少,遮挡绿化效果好。竹类与其它植物配置时特别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例如,成片的毛竹林下,只有极其耐阴的植物(如麦冬、鸢尾)能生长。

3.4 贯彻人本主义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在运用竹类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根据人的心理、生理需求来塑造

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将人的参与性融入到其中,充分调动人的视觉——竹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

风吹竹叶声、竹乐器展示,触觉——竹子质感、各类竹材对比,感觉——将历史教育结合到竹、竹小品等,营造出舒适宜人、富有个性的竹类特色园林空间。

3.5 考虑竹类的栽植和生长条件

选择竹子造景还要考虑生态要求,即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一般说来,丛生竹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

高于散生竹,混生竹介于二者之间。水分比温度和土壤条件对竹子的影响大。因此,良好的排水和充足的水分是栽植竹类的首要条件。不同的竹类对阳光、土壤、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结合各方因素综合考虑。

4中国观赏竹类的应用

4.1作用

4.1.1组织空间

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道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协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将与主格调相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遮挡。

4.1. 2 渲染空间

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紫竹、菲白竹、金丝竹等,由于其枝干色彩上引人注目,也常常成为景观园林中的焦点。

4.1. 3 协调空间

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有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4.1. 4 分隔空间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或者功能区域。

4.1. 5 添景

园林风景中主要题材称为主景,围绕主景加添人工布置材料添景,具有实用和美观价值。如用竹建造竹亭

4.2配置方法

4.2.1丛植以划分空间

竹丛在园林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可以灵活地分隔、遮挡空间。既可用枝叶相对紧凑的中小型竹形成较实的分隔,又可用较为高大稀疏的竹类形成隐约可见的较虚的分隔,还可以利用框景等手段造成不同空间的彼此渗透。第二,与建筑、山石、水体等多种元素配合,起到协调、掩映、烘托等作用,为园林景观平添许多生机和雅致。再次,密实、安全的竹丛还是鸟类及很多小动物乐于栖息的场所,对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竹种以姿态秀丽,杆形奇特者为佳,主要有斑竹、紫竹、短穗竹、寒竹、方竹、螺节竹、龟甲竹、罗汉竹、黄皮乌哺鸡竹、筠竹、金竹、大明竹等。应注意的是,竹丛周围合理配置小灌木及耐阴地被植物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观赏效果,如果再能注重与松、梅、桃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的配合与呼应,将会使景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4.2.2群植以营造竹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古至今,竹林一直是中国园林中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空间,而利用大中型观赏竹营造竹林景观也是观赏竹类一项重要的应用形式。在竹林中既可设置幽篁夹道、绿竹成阴的小径,使游人在“动观”中感受到深邃、优美的意境,又可建造富于野趣的茅屋草亭,使游人在“静观”中沉思、体会。适合的种类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茶杆竹、花毛竹、粉箪竹、绿竹、青皮竹、紫线青皮竹、撑篙竹等。需要注意的一是竹林小径贵在含蓄深邃,设计中应“忌直求曲,忌宽求窄”,注重相互掩映,力求曲径通幽之妙。二是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当前一些工程中竹类植物的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竹子新鞭无法正常生长,也无处长笋。竹子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散生竹,种植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未来地下鞭芽的生长。因此,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既是竹林生长的要求,也是竹林成景的要求。

4.2.3孤植以鉴赏其态

部分竹类具有高雅的形态、细致的叶片、奇特的茎秆,可孤植给予其足够的空间显示其特性,形成一种“独”、“秀”、“美”的意境。主要种类有孝顺竹、花孝顺竹、凤尾竹、佛肚竹、黄金间碧玉、慈竹、崖州竹、大琴丝竹、银丝竹等。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有“竹石小品”、“粉墙竹影”两种与观赏竹孤植密切相关的种植形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非常值得借鉴。

4.2.4作为地被植物

植株高度在0.5米以下的观赏竹种类适宜作地被植物或在树木下层配置,与自然散置的观赏

石相结合,极富自然雅致的情趣,部分花叶种类还可作配色之用。主要有铺地竹、箬竹、菲白竹、鹅毛竹、倭竹、菲黄竹、翠竹、狭叶倭竹等。

4.2.5作为绿篱植物

一些观赏竹类生长快速且枝叶密实,在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绿篱,既美观又实用,且易于维护管理。一般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主要种类有孝顺竹、青皮竹、慈竹、梁山慈竹、吊丝竹、慧竹、大节竹等。

5观赏竹开发利用前景

改革开放 20 多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 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加强, 许多城乡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物质生活丰富了, 精神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 全国许多城市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时特别注重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 绿化先行已成时尚。在这种好的形势下, 如何充分发挥观赏竹这一独特的植物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使竹子的优美植物景观出现在许多大、中城市, 许多工作值得探索, 需要我们去努力发掘这一蕴藏着的巨大“宝藏”。观赏竹是以获得最大化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经营类型, 能很好地将三大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与寻求最大化经济效益的传统竹业观有所不同。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群众的参与, 社会的认可。通过打破传统的竹业观框框, 一定力度的宣传, 政策的引导, 把握当今有利发展时机, 观赏竹在庭院和城市绿化中会有巨大的市场。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引种竹子的成功, 在上海掀起了竹子热, 同时波及周边的大、中城市, 许多观赏竹种囿于资源有限供不应求; 安吉竹种园、云南世博园竹子馆、杭州云栖竹径等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创造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通过科技开发观赏竹种资源, 立足于我国的大、中城市, 放眼国外市场, 前景广阔, 定能形成竹产业中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在园林绿化方面竹子也将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使竹子真正充分发挥其三大效益, 在城乡美化方面创造出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环境。至2010 年全国建成 0. 7 万hm2观赏竹园, 形成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布局合理, 竞争有序的产业, 并解决观赏竹的筛选、快繁、抗逆性、形态控制等关键技术, 使我国竹产业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缺少科技支撑及相关技术不配套,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组织一批竹类研究人员研究观赏竹种的筛选和快繁、扩繁、性状评价、抗逆性技术及艺术造景技术等。在竹文化活动中要突出观赏竹种并着力宣传其人文、美学、生态等多功能效用, 扩大影响。其次同市场连接欠佳。目前市场上所见的竹种许多原为生产上用的经济竹种, 观赏性差, 而真正具观赏价值的竹种资源有限, 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对此, 应转变传统的竹业观, 从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利用, 增强市场意识, 有目的地规模生产观赏性强、效益高的观赏竹种, 紧密地同市场联系在一起。此外观赏竹种资源的调查、收集工作未能很好开展。建立一定规模的观赏竹种园, 尽可能收集国内、外的观赏竹种, 作为科研、教学、旅游、生产、宣传的基地。

对竹与园林绿化的历史改革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发掘,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竹园林艺术, 丰富中华竹文化, 促进竹子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启华,张齐发,仰永忠,陈兴福. 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01(02)

[2] 陈双林,应杰. 竹子的观赏价值及开发利用[J]. 竹子研究汇刊. 2000(02)

[3] 林栋. 观赏竹的特色分类与园林应用[J]. 福建农业科技. 2006(04)

[4] 王兰,张建林. 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7(06)

[5] 黄永高,奚惠良,沈志远. 论观赏竹与园林造景[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6)

[6] 张鸽香. 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7] 郑清芳,连巧霞,郑蓉,熊德礼,赵永建. 观赏竹的园林应用、分类及评价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4)

[8] 严彦. 主题与表现——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J]. 世界竹藤通讯. 2009(03)

[9] 陈珺,陈羡德. 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造景艺术手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02)

[10] 黄素兰. 观赏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综述——档案材料应用实例[J]. 林业勘察设计. 1999(02)

[11] 林益明. 福建漳州竹类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J].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9(02)

[12] 高峰,阳雄义,辉朝茂. 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 竹子研究汇刊. 2006(02)

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中国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摘要:观赏竹之美,可归纳为姿、色、声、韵四大方面。竹杆清秀挺拔,迎风摇曳婆娑,不同种类竹子千姿百态,是为姿态美;叶从墨绿、翠绿直到黄绿,杆色有嫩绿、金黄、暗紫和斑纹等多种变化是为色彩美;摇风弄雨,滴沥空庭、打窗敲户是为声音美;雨竹洒脱,雾竹漂渺,风竹摇曳,竹笋破土韧劲十足是为韵味美。此外,观赏竹还有精神象征之美,历来代表着坚贞、淡泊、虚心的品质。本文采用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中国观赏竹类资源现状,结合竹类的特性,分析了观赏竹类在园林空间营造的基本原则及应用,为竹类在园林空间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观赏竹类;园林;配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章标识码: China ornamental bamboo kind of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stract: ornamental bamboo beauty, can be divided into appearance, color, sound, rhyme four aspects. Bamboo pole handsome tall and straight, bend before the wind dancing, different kinds of bamboo appearance condition, it is for attitude beauty. Leaf from blackish green, green until the yellow green, bar color have pale green, golden yellow, dark purple and speckle and so on the many kinds of change is for color beauty. Shake with the wind and rain, drop empty court, playing window knock on door for voice is beauty. The rain bamboo free and easy, fog bamboo drift rather, the wind swaying bamboo, bamboo shoots break ground very job-hunt harder for beauty lasting appeal. In addition, ornamental bamboo and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United States, always represent the firmness, indifferent, open-minded quality.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refer to research methods, summarized the China ornamental bamboo class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the union bamboo kind characteristic, analyzing the ornamental such as bamboo garden spa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bamboo cla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garden spac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material. Keywords: ornamental bamboo kind;Garden; Collocation method 0 引言 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 doneae )中的禾本目(Graminales )禾本科(Gramineae 或 Poaceae )竹亚科(Bambusoideae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 43 属 700 余种(含引种栽培属种),约占全世界木 本竹子种类的 1/2 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 700 多万 hm2。竹类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类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类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 3 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

柳州常见园林植物及其选择应用

1.行道树 要求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适应柳州的生态环境,抗性较强(抗旱、涝、污染及病虫,耐瘠薄);常绿树种占80%以上,其中观花、芳香树种占20%一30%;树干通直、树型美观,冠大荫浓、遮荫效果好;萌芽力强,耐修剪、易整形;粗生易长,易护理,寿命长。还要注意树种间以及树种与环境间的协调,常绿与落叶,色彩措配和层次等问题。宜用的树种有:小叶榕、高山榕、笔管榕、黄葛树、橡胶榕、红花羊蹄甲、洋紫荆、阴香、蝴蝶果、桂花、广玉兰、苹婆、蒲桃、南洋杉、秋枫、大叶女贞、樟树、芒果、海南红豆、盆架子、红千层、橄榄、木莲、火力楠、相思树、木棉、二球悬铃木、黄连木、重阳木、鹅掌揪、刺桐、乌桕、黄愧、柳树、杨树、蒲葵、鱼尾葵、老人葵、霸王棕、加拿利海枣、国王椰、假槟榔、皇后葵、桄榔、海南蒲桃等。 2.造型、景观植物 造型植物这类植物经过修剪整形可造成各种形态供各类绿地点缀观赏。如罗汉松、千头柏、日本扁柏、龙柏、铺地柏、绒柏、苏铁、三角梅、火棘、大叶黄杨、迎春、尖叶木犀榄、小叶榕、垂叶榕、橡胶榕、黄金榕、海桐、红花继木、九里香、金叶女贞、黄素梅、珊瑚树等。 色块景观植物根据植物不同的花色、叶色及其开花季节,通过分类组合配植成各种图案色块.如桃花、樱花、红花羊蹄甲、洋紫荆、紫荆、刺桐、红叶桃(李)、山茶、黄金榕、金叶女贞、火棘、夹竹桃、一品红、三角梅、黄素梅、红花继木、朱蕉、杜鹃、月季、花叶扶桑、红桑、变叶木、多花紫薇、希茉莉、马缨丹、龙船花、、紫色鸭跖草、吊竹梅、花叶良姜、美人蕉、兰雪花、红叶觅、尖叶红叶觅、雁来红、鸡冠花、五色觅、紫苏、彩叶草、菊类以及其它草本花卉。; 石山土岭的秋色植物有:乌桕、圆叶乌桕、擦木、枫香、银杏、盐肤木、红背娘、黄连木、水杉(水边)、落羽杉、鹅掌楸、南天竹等。 3.杭污染植物 适用于产生污染源区及受污染区的植物配置。如夹竹桃、棕榈、构树、蒲葵、小叶榕、石山榕、大叶女贞、高山榕、樱花、无花果、羊蹄甲、苦楝、刺桐、广玉兰、橡皮树、侧柏、桧柏、龙柏、海桐、悬铃木、芒果、盆架子、驳骨丹、狗骨、大叶黄杨、珊瑚树、蒲桃、米兰、樟、柑、桔、橙、山茶,木槿、木芙蓉、朴树、梧桐、乌柏、泡桐、白蜡树、石榴、番石榴、枇杷、葡萄、罗汉松、紫茉莉、凤仙花、菊花、一串红、牵牛花、金盏菊、石竹、美人蕉、天竺葵、蜀葵、金鱼草、万寿菊,长春花、金银花、紫藤等. 4.耐荫植物 木本耐荫植物如竹柏、罗汉松、桂花、含笑、山茶、油茶、米兰、红背桂、海桐、南天竹、十大功劳、桅子花、白婵、八角金盘、迎春、枸骨、朱砂根、桃叶姗瑚、冬红、朱蕉、八仙花、杜鹃、鹅掌柴、六月雪、虎刺、棕竹、丛生鱼尾葵、散尾葵、三药槟榔、软叶刺葵、珊瑚树等。 藤本耐荫植物如龟背竹、麒麟尾、绿萝、蔓绿绒(红、绿宝石)、野葛藤、合果芋、常春藤、何首乌、金银花、络石等。 耐荫草本及蔽类植物如一叶兰、虎尾兰、红花石蒜、海芋、广东万年青、花叶竹芋、花叶良姜、鸭跖草、吊竹梅、紫色鸭跖草、秋海棠类、紫茉莉、石菖蒲、冷水花、花叶豆瓣绿、虎耳草、文殊兰、沿阶草、吉祥草、麦冬、垂盆草、肾蕨、巢蕨、江南星蕨等。 5.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榕、斜叶榕、小叶榕、黄葛树、任豆、菜豆树、红豆、构树、朴树、榔榆、青檀、乌桕、园叶乌桕、酸枣、板栗、银杏、大叶女贞、苦楝、梧桐、秋枫、蝴蝶果、侧柏、台湾相思、枇杷、桃树、粉苹婆、番石榴、紫薇、羊蹄甲、火棘、小蜡、尾叶桉、新银合欢、石山巴豆、小果化香、香粉楠、马甲子、云实、海桐、十大功劳、南天竹、棕榈、鱼尾葵、苏

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

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 04商花2班黄芳 1摘要:我国堪称是“竹子王国”,由于它扶摇凤尾,曲径通幽,又是吉祥之物,成为我国园林绿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特色景观。竹子的使用是东方园林的一大特色。通过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介绍,让竹子这一乡土植物在21世纪的中国风景园林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关键字:竹子园林应用 一、竹子园林应用的历史 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已有关于竹林的记载了。 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但那时竹子的种只是为了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魏晋、南北朝时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洛阳伽蓝记》就记录了洛阳官宦贵族的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在唐宋两代竹子运用较为广泛。唐代文人王维所建的“辋川别业”中就有大片竹林环绕着一座幽静建筑物的“竹里馆”,以及山岭上遍种竹林,一弯溪水绕过,一条山道相通,满眼青翠掩映溪水涟漪的“斤竹岭”。宋代艮岳中竹子景观为特色的景点有“斑竹麓”和“胜筠庵”。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所评述的私园中,绝大多数都有竹子景观,并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说。在南宋,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园园有竹”的全盛时期。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在造景的手法上,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以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名园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 二、中国竹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的观赏竹 竹的种类很多,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500余种,大多可供庭院观赏,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淡竹、刚竹、苦竹、金竹、龟纹竹、银链竹、玉边竹、茶秆竹、矢竹、泡竹、罗汉竹、苗子竹、鹅毛竹、刺竹、菲黄竹、华箬竹、墨竹等。 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作园林绿化的观赏竹。

浅谈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浅谈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8T16:35:20.0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康高[导读] 面对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和城市环境问题,人类在利用竹类植物的同时对竹类植物的生态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本文分析了观赏竹的观赏特性、分类及在园林绿化的发展与运用,对观赏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为正确认识观赏竹造景的价值,提出了以下主观意义上的建议。 关键词:观赏竹;特色分类;应用近年来,面对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和城市环境问题,人类在利用竹类植物的同时对竹类植物的生态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竹类植物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竹类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造景形式也日益丰富。 1 观赏竹概况 观赏竹指具有可供人们观赏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观赏竹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据当代文献记载,我国有狭义竹亚科(不包含草本竹类)40 属 500 余种,其中大部分皆具观赏性。 观赏竹的特性一般分为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文化特性和美学特性四个方面。第一, 生物学特性, 竹由地下茎、竹竿、枝、叶和箨、花、果六部分组成;第二, 生态学特性, 竹的适应环境条件广, 但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较深厚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第三, 文化特性, 竹素来有“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之美称, 象征虚心谦和、高风亮节的操行;第四, 美学特性, 含声、影、意、形“四趣”, 有洒脱、素雅、高洁、古朴之美。 2 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观赏竹在古典园林的应用 2.1.1 与甬路和铺装搭配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竹坞寻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造景方法之一。多以群植的竹林夹于曲折小径两侧形成较高密闭度的空间, 要求竹丛林冠线高低起伏, 富于节奏;园路则“忌直求曲, 忌宽求窄”,呈不规则地柔和曲线型, 正如扬州个园中几处小径, 以毛竹围合, 碎石小径蜿蜒曲折, 此端望不见彼端, 在拉伸景观层次的同时又增添了游园乐趣 (图2-1)。 2.1.2 与建筑及构筑物搭配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与建筑等构筑物的配合造景中以亭、墙、窗为最, 分别有“竹里幽馆”、“粉墙竹影”、“移竹当窗”的具体造论。正如扬州个园北入口处的竹亭, 三面围以翠竹, 一面贯通石子小路, 与游园的主路分隔开的同时, 竹亭的茅檐微微探出竹丛, 从而做到空间上相隔, 而意境上相连(图2-2)。 图2-2 个园观赏竹应用 而“粉墙竹影”与“移竹当窗”中的构筑物体量较小, 偏向于形成尺度较小的景观, 且突出强调以漏景或框景手法形成的“尺幅之画”。尤以扬州何园中“琴棋书画”中的画境最具代表性:将观赏竹与景墙配合造景, 用镂空墙体或窗架等框取背景竹的局部以构成天然图画(图2-3)。 2.1.3 与溪流水体搭配 古来造园便极重理水, 从中衍生出关于观赏竹的应用便有“竹径绕池”、“岩涧幽篁”、“隔篁听水”等形式, 又以水体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正如《沧浪亭记》中所写的那样“前竹后水, 水之阳又竹, 无穷极”, 形成平阔的“澄川”与高直的“翠干”之间色彩与质感上的对比, 又通过水中竹的倒影使二者调和。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习题--3项目五:综合课业题库

项目五综合课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枸骨叶硬革质,矩圆形,具尖硬刺齿。………………()A.四枚 B.五枚 C.十枚 2.关于春鹃生长习性中叙述不相符的是。………………()A.喜酸性土壤 B.耐瘠薄 C.耐积水 3.海桐花的颜色为。………………………………………()A.白色 B.淡黄色 C.红色 4.下列有关夹竹桃的花叙述不正确的是。………………()A.花期长 B.花为腋生 C.聚伞花序 5.下列所列树种适宜栽种盆景的是那一种。……………()A.夹竹桃 B.香樟 C.蚊母树 6.凤尾兰圆锥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具花瓣。…()A.6片 B.7片 C.8片 7.含笑的花期约为。………………………………………()A.1—2月 B.3—4月 C.7—8月 8.以下有关雀舌栀子花的花描述不正确的是。…………()A.花大 B.白色 C.芳香 9.六月雪萌芽、萌蘖力。………………………………()A.弱 B.一般 C.强 10.其植株为常绿灌木,植株有皮刺,奇数羽状复叶,花大,有各种颜色,它是。……………………………………………………………()A.牡丹 B.月季 C.桂花 11.珊瑚树果实状如珊瑚,甚为美观,其果熟期为。……()A.5—6月 B.9—10月 C.1—2月 12.洒金东瀛珊瑚的叶序为。……………………………()A.对生 B.互生 C.轮生 13.金边大叶黄杨的叶。…………………………………()A.披针形 B.叶缘金黄色 C.互生叶序 14.“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人间热恼谁医得,只要轻香净业缘。”说的是。……………………………………………………………()A.珊瑚树 B.火棘 C.南天竹 15.阔叶十大功劳的侧生小叶。………………………()A.薄纸质 B.无大刺齿 C.叶缘反卷 16.花叶蔓长春的花单生叶腋,颜色为。………………()A.玫瑰红 B.芒果黄 C.紫罗兰 17.被业界誉为“红叶石楠的黄金搭档”的是。…………() 实用文档 1

诗意的中国园林

诗意的中国园林 山野村夫 我在《环境艺术与艺术环境》中说了,中国古典园林可当之无愧地理直气壮地称之为艺术环境。然而,艺术是没有衡量标准的,尽管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最终还是到达不了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无尽止的目标。假如真有标准的、完美的艺术品,就不会周而复始地一代代地无端生出许多艺术家来,因为人们只需不断地复制这件标准的、完美的艺术品就行了,何需这些艺术家们煞费苦心地去白白浪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在我们今天看来,中国园林虽说可称之为艺术环境,却也不例外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的完美统一,但却忽略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与自我表现,缺少了西方人镇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宣言与霸气;尽管中国人遵循孔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但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们因走不出自己的生活圈子,故不可能尽善尽美地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如:谈到山水,人们习惯把它与“风水”联系起来,从而捆绑自己,无法施展;因中国人感性多于理性,如:面对一块太湖石,他们会吟出一大堆像“骨耸云岩瘦,风穿玉窦空”等等之类的诗句来,并以此自我陶醉自我炫耀,正是这种追求意境的享乐的心理驱使,因而他们只注意园林艺术中的趣味性,却忽略了某些应有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如泳池等;还有,中国人太注重传统及权威,因而在雕塑艺术上几乎千篇一律地尽是龙凤狮虎及鬼神之类地落于俗套。 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不足,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其实,有些不足之处也正是它的亮点——正因为中国园林里没有西方人镇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霸气,使得游园的人能够在有限的人为空间里感悟到无限的宇宙空间,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就是这个意思,能让人通过眼前的景物徒然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情感来;因感性多于理性,趣味性多于功能性,使得中国园林较西方园林更能使人深刻地感悟自然,直接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从而获得身心愉悦;至于雕塑艺术的雷同,即更能代表并体现民族特色,突显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经常说,在中国园林里,园林与诗词歌赋及绘画艺术是相关联的,它们的共同点是情与景的统一。这与西方园林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园林中多见于天人不一的情与景的相互对立,而中国园林即通过亭台楼阁景墙园门漏窗假山水池园路等等一系列人文景观,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合理地布置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利用声影光香等虚景,使游人于有限中充分体味无限,领悟宇宙历史人生等等深刻的哲理。 诗歌、绘画的意境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的构成,而园林的意境是由实物

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竹子价值的描述,分析了竹子在中国中的造园手法,并简要介绍了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对其现状做了阐述,同时展望了竹子的园林应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 竹子现代园林应用 1.前言 中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中心,是世界上竹类分布最为丰富大国家之一,竹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开发利用最早。中国约有40属400多种,约占世界已知竹种的三分之一,有“竹子王国”之称,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约150种。 在园林绿化观赏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如盆景中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的凤尾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潇洒飘逸的佛肚竹,情韵幽深的湘妃竹、骨节劲奇的罗汉竹、秆紫古朴的柴竹等。 2.竹子的价值 竹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秆型挺拔秀丽,其叶潇洒多姿,有各种形态,四季常青,碧玉成林,独具风韵,古人称其有声、影、意、形四趣。苏东坡感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给予竹子很高的评价。清郑板桥也写过“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的句子,表现了竹子在美化居住环境,陶冶人类情操的重大作用。 中国人最会欣赏竹子,在长期的欣赏中赋予了竹子各种品格。古人赞其跟生大地,未出土便有节,具有凌云处尚虚心的特征,有高风亮节的品格。是所谓“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竹”。人们更将竹之节联系到做人的气节上,“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综合试卷[郭鸿倩]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综合练习 命题人:161郭鸿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植物为常绿阔叶灌木的是() A牡丹木槿B厚皮香C紫叶小檗D花叶蔓长春 2.下列植物为落叶针叶乔木的是() A柳杉B水杉C金枝千头柏D雪松 3.下列植物的果实成熟时,果色为黄色的是() A枇杷B珊瑚树C香樟D南天竹 4.下列哪个植物有“初凝一颗值千金”之美誉() A枇杷B杨梅C荔枝D葡萄 5.下列植物的叶片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的是() A槐树B紫藤C合欢D榉树 6.下列植物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的是() A紫叶小檗B珊瑚树C红花继木D红叶石楠 7.下列植物为短日照植物的是() A一串红B羽衣甘蓝C四季海棠D石竹 8.下列植物为碱性土植物的是() A秋海棠B海滨木槿C梅花D栀子花 9.下列植物为伞形花序的是() A常春藤B苹果C芹菜D无患子 10.下列植物的叶是互生叶序的是() A大叶黄杨B柳树C猪殃殃D洒金东瀛珊瑚 11.下列植物是一年生草本的是() A万寿菊B银叶菊C金盏菊D菊花 12.下列植物的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的是() A水葱B千屈菜C荷花D睡莲

13.下列植物自然树形为扁球形的是( ) A加拿大杨B朴树C榉树 D 雪松 14.下列植物自然树形为伞形的是( ) A路路通B喜树C鸡爪槭D柳树 15.下列植物为耐阴植物的是( ) A.栀子B月季C樟树D玉簪 16.下列植物为中性植物的是() A垂柳B荷花C紫茉莉D八角金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植物的果实类型为蒴果类的有() A枸杞B黄山栾树C羽叶茑萝D一串红E车前草 2.下列植物的果实类型为荚果的是() A紫藤B蚕豆C油菜D羽衣甘蓝E山合欢 3.下列植物在分类学上,属于木兰科的有() A含笑B鹅掌楸C广玉兰D乳源木莲E深山含笑 4.下列植物在分类学上有相同科目的是( ) A海滨木槿B紫玉兰C迎春D木芙蓉E蜀葵 5.下列植物的雌蕊类型为离生雌蕊的是() A木兰B莲C桃D柑橘E梨 6.下列植物的花序为柔荑花序的是() A玉米B元宝树C垂柳D枫香E无花果 7.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和盐离子的适应能力分类,下列植物为钙质土植物的有( ) A乌桕B马尾松C石竹D龙柏E南天竹 8.下列植物的叶片为单身复叶的是() A香泡B柠檬C苹果D金桔E火龙果 三、是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错写或未写均无分。

论文一:竹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竹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引言 竹子是园林中一类特殊的观赏植物,中华民族对竹子的欣赏情有独钟,赏竹的历史可溯至两千多年前,在赏竹过程中常常心系情怀,将竹子的特殊性人格化。 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方面的作用,指竹子和其他园林植物一起构成的空间具有净化空气、消除污染、吸滞粉尘、减小噪音、降灭细菌、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遮荫降温等功能。二是艺术方面的作用。竹有四美:色泽美——猗猗绿竹,如同碧玉,青翠如洗,光照眼目;姿态美——清秀挺拔、竿劲枝疏、凤尾森森、摇曳婆娑;音韵美——摇风弄雨,滴沥空庭、打窗敲户、萧萧秋声;意境美——清晨,竹林吐露含雾,翠影离离,月夜,傅影映窗,如同一帧墨竹;另外,竹子还有意识之美,被赋予具有君子的气节、坚贞、淡泊、虚心等种种内涵特质。正因为竹子蕴涵这种多层面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它贯穿于中国诗史、画史、造园史乃至文化心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国竹文化和古典园林竹景观,对中国乃至世界园林风格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近 5 年来竹类植物在园艺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广东、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喜竹爱竹用竹已成时尚,在庭院、路旁等到处可见竹子的倩影,风光无限。

一、观赏竹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 我国有39属500余种竹种,其中观赏竹种近150 种。观赏竹种除按植物学分类外,在园林应用中为方便起见,可以按形态、色彩、园林用途等进行分类: (一)依形态分 1.按地下茎类型分可分为合轴型、单轴型和复轴型三种类型,地上表现为相应的三种竹林类型:丛生茎竹林、散生茎竹林及混生茎竹林。 2.按竹秆形高低粗细分大致可以分为大型竹种、中型竹种及小型竹种三类。 3.按秆的形状分秆形分正常及畸形二类,正常的竹秆为圆形或椭圆型,秆节或节间奇特的竹种有:方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笨竹等。 (二)依色彩分 1.秆色极大多数竹种竹秆颜色均为绿色,另有小部分竹种的颜色奇特。 (1)紫色:如紫竹; (2)黄色:如黄皮刚竹、金竹、黄杆乌哺鸡竹; (3)白色(幼秆密被厚层白粉):如粉单竹; (4)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紫褐色斑纹)o 2.叶色 (1)大部分的竹种的叶子为翠绿色;

中国园林中的人文意境

中国园林中的人文意境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其在中国艺术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园林艺术除了有美化功能、居住功能、生态功能外,还能够体现人文意境,让造园者、居住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本文将从人文意境这一方面浅析中国园林。 中国在其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哲学思想。无论是书法、绘画、诗歌还是舞蹈,都蕴含着中国哲学独特的意蕴。由于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一个农耕国家,自然掌握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生活富足,所以中国人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崇敬之心。这份崇敬之心渐渐地演化成哲学思想,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至臻境界。而在园林中,这一思想也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园林不去刻意的改造自然,而是依靠自然的景象,以景生情。中国园林常常是从大自然中来找寻美感,布局、配置、挑选植物都追求顺其自然,重点显示自然天成的美。构建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所迸发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建筑艺术。造景时,一般都不是单纯的为了形成一个景象而去设置,而是将山水自然植物的美与人的道德情操交织在一起,通过意境来让人产生更多的审美体验。 中国园林在造园中常用几种手法,如“小中见大”、“欲露先藏、“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化虚为实”等来巧妙的体现其中意境。举例来说,“小中见大”就是中国园林非常常用的造园手法,让人先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用假山、草木等将空间分隔,体现一种“曲径通幽处”的美,通过空间的变换给人非常多的遐想,让游览者有更丰富的空间享受。中国的园林美,从不是单独孤立的,它通过景致的叠加让整个园林形成一幅和谐的图画。与此有相似之处的还有“景墙开窗”的手法,通过在园林的墙上设置花窗,并且让窗户镂空,雕刻出图案,让人能够透过窗户缝隙窗外的美景,让人感觉别有洞天。“欲露先藏”也是非常常见的抑景手法,中国人讲究含蓄的美,不主张一览无余。造园者常常通过假山等物将后面的景色隐藏起来,半藏半露,让整个园都非常的层次鲜明。本课讲解的拙政园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 中国园林同时也讲究虚实相生的结构美,用虚景衬实景,用实景勾人无限想象。这一手法主要通过在园林中建造亭子、开窗、走廊,借外景体现。闭合是实,敞开是虚,虚实结合让整个园林显得更为灵动,意境更为丰富辽阔。比如四大名园中的留园,整体布局前宅后院。用楼阁、假山、池塘和建筑水体有机结合,同时又在布局上采取极其不均匀的布局,紧密和稀疏结合,让园林外观轻巧玲珑,在有限的空间中留出了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 中国园林非常讲究“情景交融”,景色和人的情感一定是结合在一起的。景色是自然,情感属于人,用景色触发人的情感。景物的重点不在于其是否逼真,而是在于其是否能够通过有限的景色激发人无限的想象。事实上,中国园林中意境的重点不在景色有多逼真,而是在于景是否能和情感融合,这也和历史上造园者的境遇有关。中国历史上私家园林的主要造园者是不得志的文人志士,他们在官场上不能被赏识,于是选择了用园林中的一草一木来诉说自己的情感。园林中的物,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物,而是他们情感志向的载体,蕴含着、依托着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在失望中渐渐超越了自己,在园林这一方净土中找寻到了心灵的休憩,返璞归真,追求清雅,在自然中领悟人生真谛。因此,在中国园林中也常见一些元素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意境,以下将举例说明。 在中国园林中,最常见的元素有梅兰菊竹这花中四君子,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表征意义。梅花象征着傲骨,不畏严寒在寒冬中绽放。兰花象征着清雅,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子刚正不阿,虚心好学,高风亮节,是君子的象征。而菊花虽美,却不愿意和百花争艳,自有一股恬淡。园中的植物象征,也代表着造园者的内心追求。雨也同样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元素,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意义。雨有很多种,有刚毅的雨,也有柔美的雨;有

园林用竹类识别和应用

任务13 常见园林用竹类识别和应用 任务目标 ◇掌握常见园林用竹类的识别要点。 ◇了解常见园林用竹类的观赏特性及其他用途。 教学目标 ◇掌握河南省园林用竹类应用及观赏特性。 任务提出 我国堪称是“竹子王国”,由于它扶摇凤尾,曲径通幽,又是吉祥之物,成为我国园林绿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特色景观。竹子的使用是东方园林的一大特色。通过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介绍,让竹子这一乡土植物在21世纪的中国风景园林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内容,也正不断的表现出它的优势,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任务分析 行道树最常用的地点是道路两侧。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上,城区道路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而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则多注重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养护成本因素。甬道及墓道等纪念场地,则多以常绿针叶类及棕榈类树种为主,如圆柏、龙柏、雪松、马尾松等。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相关知识 一、竹子的造景手法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竹子的造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竹里通幽 是指古典园林中竹林景观的营造,达到如《园冶》中“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里之耸翠管,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效果。它包括竹林的动观和静观两方面。 于静观,最负盛名的当属辋川别业的竹里馆,诗人独坐于幽静的竹林之中,弹琴凑乐,无人打扰,享尽竹林的静美。而在结茅竹里,建茅屋于竹林深处,赏景中又极富返朴归真的野趣。 至于动观,主要体现在曲径通幽的动态空间序列。竹林小径为求含蓄是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而且要富于变化。其典范之作当属杭州西湖小瀛洲的曲径通幽了。 (二)粉墙竹影 将竹配置于白粉墙前组合成景,就像以白壁粉墙为纸,婆娑竹影为绘的中国画。这是传统绘画艺术写手法在竹子造景中的体现。 (三)竹石小品 指竹子与奇峰怪石通过艺术构图组合成景,即所谓的“青竹白石”。 在古典园林中常常作为点缀,布置于廊隅墙角既可独立成景,又可遮挡,缓解角隅的生硬线条。个园是竹石小品的典范。又如“筠石苑”的入口就是以竹与石的搭配作为标志,层层竹林掩映着刻有“筠石苑”三字的假山石,成群的翠竹姿态特别引人入胜。 (四)竹径 竹林中开辟小径是竹林景观设计常用手法,即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为营造含蓄深遂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力求变化,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辟若干开敞开间,给人以一重接一重的“柳暗花明”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如北京中山公园的惠芳园的入口处是茂竹修林,将里面的兰室遮掩住,沿曲径将人引入幽境。如图: (五)竹篱 它是指利用竹子修建成一空间的外围屏障,大多竹种秆型不高且丛生。竹篱不但美观实用,能围合、分隔园林空间口,而且具有隐藏作用,还增加了层次感。 竹篱常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凤尾竹、大明竹、泰竹、阔叶菩竹、矢竹等。竹篱一般以自然式为主,也可根据西方园林艺术构图需要修剪整形,以协调环境和划分空间。 (六)与建筑搭配组景 在亭、堂、楼、阁、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能起到与建筑色彩和谐的作用。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中常用的有孝顺竹、紫竹、斑竹等。在房屋墙垣、角隅,培植紫竹、方竹等,能形成层次丰富、造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综合试卷[李音颉]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综合练习 命题人:李音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植物是雌雄异株的是( ) A、龙柏 B、刺柏 C、铅笔柏 D、罗汉松 2、以下描述罗汉松错误的是( ) A、螺旋状互生 B、背面灰色 C、叶条状披针形 D、两面中脉凸起 3、以下别称为北美圆柏的树木是( ) A、龙柏 B、铅笔柏 C、桧柏 D、侧柏 4、小枝排成扁平面上伸,嫩叶金黄色,入冬略转褐绿的是( ) A、侧柏 B、千头柏 C、金枝千头柏 D、球柏 5、下列树木属于3针一束的是( ) A、白皮松 B、马尾松 C、五针松 D、黑松 6、下列树木属于常绿针叶乔木的是( ) A、球柏 B、千头柏 C、龙柏 D、金星桧 7、下列树木叶为钻形的是( ) A、落羽杉 B、水杉 C、池杉 D、金钱松 8、秃瓣杜英叶( ) A、厚革质 B、纸质 C、薄革质 D、革质 9、铺地柏叶为( ) A、钻形 B、针形 C、条形 D、鳞形 10、络石的花冠为( )花冠 A、轮状 B、高脚碟状 C、漏斗状 D、管状 11、二球悬铃木的芽是( ) A、鳞芽 B、裸芽 C、叶柄下芽 D、并生芽 12、下列哪种植物的叶到秋季时会变红( )

A、常春藤 B、薜荔 C、红枫 D、小叶扶芳藤 13、含笑叶( ) A、单叶互生 B、三叶轮生 C、簇生 D、单叶对生 14、含笑小枝有锈褐色绒毛,托叶痕达叶柄( )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顶端 D、无托叶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植物为侧柏的一个栽培品种的是( ) A、桧柏 B、刺柏 C、千头柏 D、金枝千头柏 2、下列针叶树属于2针一束的是( ) A、苏铁 B、白皮松 C、黑松 D、马尾松 3、刺槐的枝叶特征在( ) A、单叶对生 B、小叶先端微凹 C、小叶革质 D、小叶椭圆形 4、下列竹类植物中为灌木状丛生的有( ) A、孝顺竹 B、刚竹 C、毛竹 D、凤尾竹 5、下列植物中具有呼吸根的是( ) A、池杉 B、落羽杉 C、水杉 D、金钱松 6、乳源木莲有( )等识别特征 A、单叶互生 B、全缘 C、树冠卵形 D、叶有光泽 7、下列符合广玉兰识别特征的是( ) A、叶片纸质 B、花大白色 C、倒卵状长椭圆形 D、树冠倒卵形 8、海桐的生长习性有( ) A、喜光 B、耐阴 C、耐修剪 D、耐干旱 9、杜鹃按品种分类可分为( ) A、春鹃 B、春夏鹃 C、西洋鹃 D、夏鹃 10、金边胡颓子的识别特征为( ) A、叶革质 B、叶边缘波状 C、圆锥花序 D、椭圆形 11、下列植物叶序为互生的有( )

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竹类分布的中心,被誉为“竹子王国”。观赏竹因其形态优美,生性强健,绿化期长,繁殖容易,不同种类高矮、叶形、姿态、色泽各异等特性,成为园林中的的宠儿。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不管是以竹造园,疏落竹影的画意,还是以竹造景,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多种多样风格,遍及整个园林,形成特殊的东方造园风格与手法。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园艺观赏竹类具有景观效应和文化内涵,在园林中有着优质广泛的应用。竹子的观赏价值、造型方法、造景方式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竹文化、竹旅游的结合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从而提升观赏竹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园艺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一.观赏竹的概念、分类、及审美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43属700余种(含引种栽培属种),约占全世界木本竹子种类的1/2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700多万。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中子叶植物的禾本目禾本科或竹亚科,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一般地下茎称为竹鞭,地上部分为竹秆,有显著的竹节,节与节之间相空,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重要的造园材料。自古以来,竹子就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园林。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3种生态型:中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5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毛竹、刚竹,杜竹、方竹等,丛生型的佛肚竹、孝顺竹等,混生型的箬竹、茶杆竹等。 竹类植物都比较美,四季常青是它们的共性。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石头诗、情、画、的影响。植物造景的手法在材料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秀、美、胜、意,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还力求溶于画中,要具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观赏竹的千姿百态,色彩光芒四射,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作为在园林应用的观赏竹,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指的是“奇、美、健”。所谓“奇”,是指竹子秆型奇特,如方竹为方形;佛肚竹基部竹和节间膨大如弥陀佛的大肚;罗汉竹基部竹鞋起如珠状……游人观之,妙趣横生,流连忘返。所谓“美”,是指竹秆色泽鲜艳,如紫竹的竹秆为紫色,象征高贵;斑竹泪痕斑斑,相传舜死后,二妃啼哭不门,扦泪于竹,故有“斑竹一枝干滴泪”的佳句,广为传诵的花毛竹和金镶玉竹,秆上黄绿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刚竹的变种“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前者黄秆嵌绿色纵纹,后者绿秆嵌绿色纵纹,变化无穷,美不胜收。所谓“健”是指竹子不畏逆境,昂扬向上,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高洁清雅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二.观赏竹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组织空间,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逍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景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将与格调相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遮挡。渲染空间,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紫竹、菲白竹、大佛肚竹等,由于其枝干色彩上引人注目,也常常成为景观园林的焦点。协调空间,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用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使周围环境更为和谐。分隔空间,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功能的区域。通过

上海地区园林常用竹类植物种类

上海地区园林常用竹类植物种类 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50余属1300余种,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约30余属500余种。经多年引种实验和栽培实践,上海地区有十几个竹类品种被大量应用于各种类型园林景观中。主要品种如下: 1毛竹 又名楠竹、孟宗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秆高可达20m 以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2乌哺鸡竹 别名雅竹、凤竹等。秆高6~12m,叶较长,呈簇叶状下垂。 3刚竹 别名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秆高10~15m,小枝具叶2~6片,翠绿色至冬季转黄色。 4慈孝竹 别名孝顺竹、凤凰竹、蓬莱竹。合轴型丛生竹,秆高3~5(8)m。分枝较低,多枝簇生。叶表深绿色,叶背粉白色。 5矢竹 秆高3~4m,节间长达40cm,小枝具叶4~7片。 6紫竹 别名黑竹、乌竹。散生竹,秆高4~10m。新竹绿色,当年秋、冬季逐渐呈现黑色斑点,以后全秆变为紫黑色。耐寒性较强,有两个品种,秆一年变紫和秆三年变紫。 7早园竹 别名早竹、雷竹、早哺鸡竹。秆高8~10m。新秆绿色具白粉,节带紫色,老秆淡绿色,节下具白粉圈。笋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更早,故谓之早园竹。 8罗汉竹 别名人面竹。秆高3~5m,叶狭长披针型。

9金镶玉竹 中型散生竹,秆高6~8m。繁殖快,适应性强,能耐-20℃低温。新秆嫩黄色,后渐为金黄色,节间具绿色纵纹,有的竹鞭也具绿色条纹,少数叶具黄白色条纹。竹秆黄绿相间,色彩鲜艳,故称“金镶玉”,十分引人注目。 10丝竹 别名黄金镶碧玉、碧玉镶黄金。杆高3~6m,多为金黄色,具数条绿色纵纹。 11尾竹 别名观音竹、米竹,孝顺竹变种。禾本科、竹亚科、凤尾竹属。植株丛生,叶长约3cm,常20片排生于枝两侧,纤细下垂,宛如凤尾。 12箬竹 别名箬叶竹。小型竹,秆高2m。叶大,长可达45cm,宽可超过10cm。 13菲白竹 赤竹属,低矮竹类。秆每节具2至多分枝,叶片具黄白色纵纹,叶柄极短。

智慧树,知到《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章节 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园林植物的定义正确的是( ) 选项: A:所有乔木、灌木、藤本等植物 B:所有的木本植物 C: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D:所有的植物 答案: 【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根的特点( ) 选项: A:背地性 B:向湿性 C:向地性 D:背光性 答案: 【背地性】 2、单选题: 凌霄花属于哪种变态根( )

选项: A:寄生根 B:气生根 C:攀援根 D:水生根 答案: 【攀援根】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叶的生理功能的是() 选项: A:支持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和分泌作用 D:光合作用 答案: 【支持作用】 4、单选题: 车轴草的叶子属于哪种复叶() 选项: A:三出复叶 B:羽状复叶 C:单身复叶 D:掌状复叶 答案: 【三出复叶】

5、单选题: 有些植物花开过后萼片不脱落,直存到果实成熟,叫宿存萼,下列植物不具有宿存萼的是( ) 选项: A:草莓 B:柿 C:茄 D:桃 答案: 【桃】 6、单选题: 紫荆是豆科植物,其果实属于() 选项: A:瘦果 B:蓇葖果 C:角果 D:荚果 答案: 【荚果】 7、判断题: 漏斗状花冠的特点是花冠合生成宽而稍短的筒状,上部裂片扩大成钟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判断题: 桃的果实属于浆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茎的特点的是()? 选项: A:向地性 B:背地性 C:茎具有节和节间 D:向光性 答案: 【背地性;茎具有节和节间;向光性】 10、多选题: 茎的分枝类型有哪几种( )? 选项: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