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与天线》刘学观 西电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波技术与天线》刘学观 西电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波技术与天线》刘学观 西电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10利用HFSS仿真对称振子阵列天线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Ansoft软件hfss工具包分析阵列天线的基本步骤。 2 计算四元阵的方向图,并观察馈电电压相位改变时方向图的变化。 图0 对称振子四元阵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 1、建立天线模型 按照教材P199图5.2-17给出的四元阵的示意图,计算出天线各单元的尺寸和坐标位置,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如图0)。 工作频率为3GHz,波长lbd=100mm。四分之一波长振子单臂长度l0=lbd/4=25mm, 阵列单元间距d=lbd/250mm,各振子臂为以z轴各为轴的圆柱体,模型如表1。其中r0=1mm,l0= 25mm,d=50mm。 表1 振子模型

各振子的激励加在矩形平面上(平行于yz面),模型如表2。 表2 激励源模型 Airbox为立方体,顶点坐标为(-lbd/4-r0, -lbd/4-r0, -lbd/4- l0-0.5mm),尺寸为xsize=2*(lbd/4+r0), ysize=2*lbd/4+4*r0+3*d,zsize=2*(lbd/4+l0+0.5mm)。其中lbd=100 mm,材料为vaccum,边界条件为radiation。 2、设置频率3GHz,运行计算。 3、设置立体角度 在Project Manager窗口中,选择dipole>HFSSDesign1>Radiation,点击鼠标右键,选择Inser Farm Field Setup>Infinite Sphere,出现远场辐射球设置界面“Far Field Radiation Sphere”,设置如图1,点击确定。

图1 远场辐射球设置界面 4、仿真结果 (1)等幅同相激励 选择project manger窗口中的Field Overlays,点击鼠标右键Edit Source,按照图2所示设置各端口的激励源,等幅同相激励。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

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 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 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 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 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答:差别:ATM 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 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 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 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 ,再将CS-PDU 分成信元,再传输。 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 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解: ()()Y t t X +=π2cos 2 ()()Y Y X cos 22cos 21=+=π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时数:48 学分数:先修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 考核方式:期末笔试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地介绍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在保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尽量避开繁杂的数学推导,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并能较熟练地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安排 第1章均匀传输线理论(10学时) 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过程;掌握传输线阻抗与状态参量的计算方法、传输线状态的分析方法和阻抗匹配概念;了解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损耗,同轴线特性阻抗的一般计算方法。 第2章规则金属波导(6学时): 学习导波原理,导行波的分类;掌握矩形波导TE 模的场结构及主要特性;掌握波导激励与耦合的方法。 第3章微波集成传输线(4学时): 掌握微带传输线结构,原理及特性;了解介质波导及光纤的工作原理。第4章微波网络(2学时): 学习阻抗与转移矩阵,理解S参数。 第5章微波元器件(6学时): 理解典型的微波负载元件,连接元件,阻抗匹配元件和功率分配元器件;熟悉基本参数和工作原理。 第6章天线辐射基本理论(5学时) 理解电基本振子和磁基本振子的辐射,掌握天线电参数的定义和物理含义;了解接收天线理论。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3学时) 理解视距传播,天波传播,地面波传播原理及特性。 第8章线天线(8学时) 掌握对称振子、阵列天线的分析方法,了解引向天线、电视天线和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基本特点和原理。了解螺旋天线、行波天线,宽频带天线,微带天线等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9章面天线(4学时) 掌握惠更斯元、平面口径的辐射,掌握旋转抛物面天线的工作原理。

螺旋天线的仿真设计微波课设

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专业班级 学号 成绩 一、设计题目 螺旋天线的仿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熟悉Ansoft HFSS 软件的使用。 (2)学会螺旋天线的仿真设计方法。 (3)完成螺旋天线的仿真设计,并查看S 参数以及场分布。 三、实验原理 螺旋天线(helical antenna )是一种具有螺旋形状的天线。它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螺旋线 组成,通常用同轴线馈电,同轴线的心线和螺旋线的一端相连接,同轴线的外导体则和接地 的金属网(或板)相连接,该版即为接地板。螺旋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螺旋线圆周长有关。当 螺旋线的圆周长比一个波长小很多时,辐射最强的方向垂直于螺旋轴;当螺旋线圆周长为一 个波长的数量级时,最强辐射出现在螺旋旋轴方向上。 四、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右手圆极化螺旋天线,要求工作频率为4G ,分析其远区场辐射特性以及S 曲线。 本设计参数为:螺旋天线的中心频率 f=4GHz , λ=75mm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线 …… …… …… …… … ………………

螺旋导体的半径 d=0.15λ=11.25mm ; 螺旋线导线的半径 a=0.5mm ; 螺距 s=0.25λ=18,75mm ; 圈数 N=3; 轴向长度 l=Ns ; 五、设计仿真步骤 在HFSS 建立的模型中,关键是画出螺旋线模型。画螺旋线,现说明螺旋线模型的创建。 1、建立新的工程 运行HFSS ,点击菜单栏中的Project>Insert Hfss Dessign ,建立一个新的工程。 2、设置求解类型 (1)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Solution Type 。 (2)在弹出的Solution Type 窗口中 (a )选择Driven Modal 。 (b )点击OK 按钮。 3、设置模型单位 将创建模型中的单位设置为毫米。 (1)在菜单栏中点击3D Modeler>Units 。 (2)设置模型单位: (a )在设置单位窗口中选择:mm 。 (b )点击OK 按钮。 4、设置模型的默认材料 在工具栏中设置模型的下拉菜单中点击Select ,在设置材料窗口中选择copper (铜)材料, 点击OK 按钮(确定)确认。 5、创建螺旋天线模型 (1)创建螺旋线Helix 。 在菜单中点击Draw>Circle,输入圆的中心坐标。X:11.25 Y:0 Z:0 ,按回车键结束。输入圆的 半径dX:0.5 dY:0 dZ:0 按回车键结束输入。在特性(Porperties )窗口中将Axis 改为Y 。点击确认。在历史操作树中选中该circle 。在菜单键点击Draw>Helix ,在右下角的输入栏中 … … …… …… …… ……………装……………………………………订……………… …… …… …… …… …线 … …… …… …… …… ……… …… …… …

西电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第一章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 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 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ATM Adaptation Layer),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 1.11)0=θd 显然,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 故()t X 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 ()t X 是各态历经过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路基础 答案

习题4 4-3 解:该电路的输入为3x 2x 1x 0x ,输出为3Y 2Y 1Y 0Y 。真值表如下: 由此可得:1M =当时,33 2 321210 10 Y x Y x x Y x x Y x x =??=⊕?? =⊕??=⊕? 完成二进制至格雷码的转换。 0M =当时,33 2 32 132121 321010 Y x Y x x Y x x x Y x Y x x x x Y x =??=⊕?? =⊕⊕=⊕??=⊕⊕⊕=⊕? 完成格雷码至二进制的转换。

4-9 设计一个全加(减)器,其输入为A,B,C 和X(当X =0时,实现加法运算;当X =1时,实现减法运算),输出为S(表示和或差),P (表示进位或借位)。列出真值表,试用3个异或门和3个与非门实现该电路,画出逻辑电路图。 解:根据全加器和全减器的原理,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以画出卡诺图,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A B C X P 4-10 设计一个交通灯故障检测电路,要求红,黄,绿三个灯仅有一个灯亮时,输出F =0;

若无灯亮或有两个以上的灯亮,则均为故障,输出F =1。试用最少的非门和与非门实现该电路。要求列出真值表,化简逻辑函数,并指出所有74系列器件的型号。 解: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真值表如下: 对上述的真值表可以作出卡诺图,由卡诺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逻辑函数: F AB AC BC A B C AB AC BC A B C =+++=??? 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A F 4-13 试用一片3-8译码器和少量逻辑门设计下列多地址输入的译码电路。 (1) 有8根地址输入线7A ~1A ,要求当地址码为A8H,A9H ,…,AFH 时,译码器输出为 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2) 有10根地址输入线9A ~0A ,要求当地址码为2E0H,2E1H, …,2E7H 时,译码器输 出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西电数字信号处理大作业

第二章 2.25 已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若系统的输入序列x(x)={1,2,3,4,2,1}编写利用递推法计算系统零状态响应的MATLAB程序,并计算出结果。 代码及运行结果: >> A=[1,-0.5]; >> B=[1,0,2]; >> n=0:5; >> xn=[1,2,3,4,2,1]; >> zx=[0,0,0];zy=0; >> zi=filtic(B,A,zy,zx); >> yn=filter(B,A,xn,zi); >> figure(1) >> stem(n,yn,'.'); >> grid on;

2.28图所示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T1、T2、T3和T4组成的,分别用单位脉冲响应或差分方程描述为 T1: 其他 T2: 其他 T3: T4: 编写计算整个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n),0≤n≤99的MATLAB程序,并计算结果。 代码及结果如下: >> a=0.25;b=0.5;c=0.25; >> ys=0; >> xn=[1,zeros(1,99)]; >> B=[a,b,c]; >> A=1; >> xi=filtic(B,A,ys); >> yn1=filter(B,A,xn,xi); >> h1=[1,1/2,1/4,1/8,1/16,1/32]; >> h2=[1,1,1,1,1,1]; >> h3=conv(h1,h2); >> h31=[h3,zeros(1,89)]; >> yn2=yn1+h31; >> D=[1,1];C=[1,-0.9,0.81]; >> xi2=filtic(D,C,yn2,xi); >> xi2=filtic(D,C,ys); >> yn=filter(D,C,yn2,xi); >> n=0:99; >> figure(1) >> stem(n,yn,'.'); >> title('单位脉冲响应'); >> xlabel('n');ylabel('yn');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波导膜片

HFSS仿真分析波导膜片 1.实验原理 矩形波导的结构(如图1),尺寸a×b, a>b,在矩形波导传播的电磁波可分为TE模和TM模。 图1 矩形波导 1)TE模,0 = z E。 cos cos z z mn m x n y H H e a b γ ππ - = 2 cos sin x mn c z n m x n y E H b a b j k eγ πππ ωμ- = 2 sin cos z y mn c j m m x n y E H e k a a b γ ωμπππ - =- 2 sin cos z x mn c m m x n y H H e k a a b γ λπππ - = 2 cos sin z y mn c n m x n y H H e k b a b γ λπππ - = 其中, c k22 m n a b ππ ???? ? ? ???? +mn H是与激励源有关的待定常数。 2)TM模

Z H =0,由Z E 的边界条件同样可得无穷多个TM 模。注意:对于mn TM 和mn TE 模,m, n 不能同时为零,否则全部的场分量为零。 mn TM 和mn TE 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数计算公式,即 c k (mn TM )=c k (mn TE ) 所以,它们的截止波长c λ和截止频率c f 的计算公式也是一样的,即 c λ(mn TM )=c λ(mn TE )=222 ??? ??+??? ??b n a m c f (mn TM )=c f (mn TE ) 对于给定的工作频率或波长,只有满足传播条件(f >c f 或λ

(完整版)[光纤通信]西电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1.光纤通信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有:带宽资源丰富,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适应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原材料来源丰富,潜在价格低廉等。 缺点有:接口昂贵,强度差,不能传送电力,需要专门的工具、设备以及培训,未经受长时间的检验等。 2.光纤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光纤通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和光纤链路。 光发射机由模拟或数字电接口、电压—电流驱动电路和光源组件组成。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光源—光纤耦合器和一段光纤(尾纤或光纤跳线)组成。 模拟或数字电接的作用是实现口阻抗匹配和信号电平匹配(限制输入信号的振幅)作用。光源是LED 或LD ,这两种二极管的光功率与驱动电流成正比。电压—电流驱动电路是输入电路与光源间的电接口,用来将输入信号的电压转换成电流以驱动光源。光源—光纤耦合器的作用是把光源发出的光耦合到光纤或光缆中。 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组件、放大电路和模拟或数字电接口组成。光检测器组件包括一段光纤(尾纤或光纤跳线)、光纤—光检波器耦合器、光检测器和电流—电压转换器。 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常用的器件有PIN 和APD 。然后再通过电流—电压转换器,变成电压信号输出。模拟或数字电接口对输出电路其阻抗匹配和信号电平匹配作用。 光纤链路由光纤光缆、光纤连接器、光缆终端盒、光缆线路盒和中继器等组成。 光纤光缆由石英或塑料光纤、金属包层和外套管组成。光缆线路盒:光缆生产厂家生产的光缆一般为2km 一盘,因而,如果光发送与光接收之间的距离超多2km 时,每隔2km 将需要用光缆线路盒把光缆连接起来。光缆终端盒:主要用于将光缆从户外(或户内)引入到户内(或户外),将光缆中的光纤从光缆中分出来,一般放置在光设备机房内。光纤连接器:主要用于将光发送机(或光接收机)与光缆终端盒分出来的光纤连接起来,即连接光纤跳线与光缆中的光纤。 6.简述WDM 的概念。 答:波分复用的基本思想是将工作波长略微不同、各自携带了不同信息的多个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一起注入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 3.弱导阶跃光纤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1 1.5n =,2 1.45n =,试计算 (1)纤芯和包层的相对折射率?; (2)光纤的数值孔径NA 。 解:阶跃光纤纤芯和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为 22 122 10.032n n n -?=≈ 光纤的数值孔径为 0.38NA ≈ 5.一根数值孔径为0.20的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在850nm 波长上可以支持1000个左右的传播模式。试问: (1)其纤芯直径为多少? (2)在1310nm 波长上可以支持多少个模? (3)在1550nm 波长上可以支持多少个模? 解:(1 )由111 22V a NA ππλλ==?,得到纤芯直径为 11130.2722V a NA λλ ππ= ?==≈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报告-利用HFSS仿真分析波导膜片2

HFSS 仿真分析波导膜片 1. 实验原理 矩形波导的结构(如图1),尺寸a×b, a>b ,在矩形波导内传播的电磁波可分为TE 模和TM 模。 图1 矩形波导 1) TE 模,0=z E 。 cos cos z z mn m x n y H H e a b γππ-= 2 cos sin x mn c z n m x n y E H b a b j k e γπππωμ-= 2 sin cos z y mn c j m m x n y E H e k a a b γωμπππ-=- 2sin cos z x mn c m m x n y H H e k a a b γλπ ππ-= 2cos sin z y mn c n m x n y H H e k b a b γλπ ππ-= 其中,c k 2 2 m n a b ππ???? ? ????? +mn H 是与激励源有关的待定常数。 2) TM 模

Z H =0,由Z E 的边界条件同样可得无穷多个TM 模。注意:对于mn TM 和mn TE 模,m, n 不能同时为零,否则全部的场分量为零。 mn TM 和mn TE 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数计算公式,即 c k (mn TM )=c k (mn TE ) 所以,它们的截止波长c λ和截止频率c f 的计算公式也是一样的,即 c λ(mn TM )=c λ(mn TE )= 2 2 2?? ? ??+??? ??b n a m c f (mn TM )=c f (mn TE ) 对于给定的工作频率或波长,只有满足传播条件(f >c f 或λ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试卷(A)

一、填空(102?) 1、充有25.2r =ε介质的无耗同轴传输线,其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 mm b mm a 72,22==,传输线上的特性阻抗Ω=__________0Z 。(同轴线的单位分布电容和单位分布电感分别()() 70120104,F 1085.8,ln 2ln 2--?==?===πμμεπμπεm a b L a b C 和m H ) 2、 匹配负载中的吸收片平行地放置在波导中电场最_ __________处,在电场作用下吸收片强烈吸收微波能量,使其反射变小。 3、 平行z 轴放置的电基本振子远场区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两 个分量,它们在空间上___________(选填:平行,垂直),在 时间上_______________(选填:同相,反相)。 4、 已知某天线在E 平面上的方向函数为()?? ? ??-=4sin 4sin πθπθF ,其半功率波瓣宽度_________25.0=θ。 5、 旋转抛物面天线由两部分组成, ___________ 把高频导波能量转变成电磁波能量并投向抛物反射面,而抛物反射面将其投过来 的球面波沿抛物面的___________向反射出去,从而获得很强 ___________。 二、判断(101?) 1、传输线可分为长线和短线,传输线长度为3cm ,当信号频率为20GHz 时, 该传输线为短线。( ) 2、无耗传输线只有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情况下才能形成纯驻波状态。( )

3、由于沿smith 圆图转一圈对应2λ,4λ变换等效于在图上旋转180°, 它也等效于通过圆图的中心求给定阻抗(或导纳)点的镜像,从而得出对 应的导纳(或阻抗)。( ) 4、当终端负载阻抗与所接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时,则负载能得到信源的最大 功率。( ) 5、微带线在任何频率下都传输准TEM 波。( ) 6、导行波截止波数的平方即一定大于或等于零。( ) 7、互易的微波网络必具有网络对称性。( ) 8、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等效电导是微波谐振器的三个基本参量。( 对) 9、天线的辐射功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强。( ) 10、二端口转移参量都是有单位的参量,都可以表示明确的物理意义。( ) 三、简答题(共19分) 1、提高单级天线效率的方法?(4分) 2、在波导激励中常用哪三种激励方式?(6分) 3、从接受角度来讲,对天线的方向性有哪些要求?(9分) 四、计算题(41分) 1、矩形波导BJ-26的横截面尺寸为22.434.86a mm b ?=?,工作频率为3GHz ,在终端接负载时测得行波系数为0.333,第一个电场波腹点距负载6cm ,今用螺钉匹配。回答以下问题。 (1)波导中分别能传输哪些模式?(6分) (2)计算这些模式相对应的p νλ,p 及。(9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1

实验一报告 1.题目 集成逻辑门的测试2.实验目的了解与非门各参数的意义。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熟悉数字逻辑实验板的使用方法。了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3.实验设备及仪器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 1块HD74HC00P 1片 数字万用表 1块4.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HD74HC00P ,即在一块集成块内含有四个相互独立的 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两个输入端。、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矩形波导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矩形波导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报 告 实验名称: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矩形波导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实验日期:2011年月日

2sin cos z y mn c j m m x n y E H e k a a b γωμπππ-=- 2sin cos z x mn c m m x n y H H e k a a b γλπππ-= 2cos sin z y mn c n m x n y H H e k b a b γλπ ππ-= 其中,c k 22m n a b ππ???? ? ????? +mn H 是与激励源有关的待定常数。 1) TM 模 Z H =0,由Z E 的边界条件同样可得无穷多个TM 模。注意:对于mn TM 和 mn TE 模,m, n 不能同时为零,否则全部的场分量为零。 mn TM 和mn TE 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数计算公式,即 c k (mn TM )=c k (mn TE )22 m n a b ππ???? ? ?????+所以,它们的截止波长c λ和截止频率c f 的计算公式也是一样的,即 c λ(mn TM )=c λ(mn TE )=222 ?? ? ??+??? ??b n a m c f (mn TM )=c f (mn TE )2με22 m n a b ???? ? ?????+ 对于给定的工作频率或波长,只有满足传播条件(f >c f 或λ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doc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通信手段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1.2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与连网的计算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不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高;缺点是:资源不能提供共享;也不能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困难。 连网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资源可以提供共享;也可以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方便。缺点是:容易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1.3计算机网络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从国际化标准化协议的标准化网络阶段和网络互联阶段。 1.4网络的基本用途是什么? (1) 信息共享与办公自动化、(2) 电子邮件、(3) 电子公告与广告、(4) IP电话、(5) 在线新闻、(6) 在线游戏、(7) 网上交友与实时聊天、(8) 电子商务及商业应用、(9) 虚拟时空、(10) 文件传输、(11) 网上教学与远程教育、(12) 万维网冲浪WWW、(13) 超并行计算机系统、(14) 网格计算机系统。 1.5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协调用户。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控制用户访问。文件管理。系统管理。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1.6网卡有什么作用?是否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 (1)数据转换功能。(2) 数据缓存功能。(3) 通信服务功能。 不是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比如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就不需配置网卡。 1.7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终端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送到调制解调器; 接收数据时,将由调制解调器送来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产生定时信号,并用硬件确定本机的地址号,以便与主机交换信息。 1.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将计算机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调制过程),再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收端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传送给计算机,供其接收和处理(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解调过程)。

西电微波电子线路课后习题答案

微波电子线路习题 (3-2) (1)分析:电路a 、b 线路相同,信号、本振等分加于二管,混频电流叠加输出,1D 、2D 两路长度差4 λ ,是典型的双管平衡混频器电路。但a 、b 两路本振、信号输入位置互换。在a 电路中,本振反相加于两管,信号同相加于两管,为本振反相型平衡混频器。B 电路则为信号反相型平衡混频器。 (2)电流成分 ①a 电路输出电流成分: t v u s s s ωcos 1= t v u s s s ωc o s 2= t v u l l l ωcos 1= ()πω-=t v u l l l c o s 2 ()t n g g t g l n n ωcos 2101∑ ∞ =+= ()t td n u f g l l l n ωωππ cos 21 20 1 / ?= ()()πω-+=∑ ∞ =t n g g t g l n n cos 21 02 ()t td n u f g l l l n ωωπ π cos 21 20 2/? = ()111s u t g i = ()222s u t g i = *中频分量 1,0=-=n t s ωωω

()t v g i l s s ωω-=cos 101 ()[]()t v g t v g i l s s l s s ωωπωω--=+-=cos cos 1102 t v g i i i s 0102010cos 2ω=-= *和频分量 1,=+=+n t s ωωω ()t v g i l s s ωω+=+cos 11 ()[]()t v g t v g i l s s l s s ωωπωω+-=++=+cos cos 112 t v g i i i s ++++=-=ωcos 2121 *本振噪声 ()πωω-==t v u t v u nl nl n nl nl n cos ,cos 21 ()t v g i l nl nl n ωω-=cos 101 ()01102cos n l nl nl n i t v g i =---=πωπω 00=n i *外来镜频干扰s l s ωωω-=2/ ()[]t v g t v g i io s l s s i ωπωω cos cos / 1// 1/2-=+-= t v g i i i i s i i i 0/ 1/ 2/ 1/ cos 2ω=-= 不能抵消,二倍输出。 *镜频分量 2,2=-=n s l i ωωω ()t v g i s l s i ωω-=2cos 21 ()12222cos i s l s i i t v g i =--=ωπω 0=io i 镜频输出抵消,但流过输入回路,在源电阻上损耗能量。 *高次分量 n 奇数 两路相差πn 反相 输出叠加 n 偶数 两路相差πn 2 同相 输出抵消 ②b 电路输出电流成分: t v u s s s ωcos 1= ( )πω-=t v u s s s c o s 2 () t v g t v g i io s l s s i ωωωcos cos / 1//1/1=-=

微波专业技术与天线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矩形波导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3:利用HFSS仿真分析矩形波导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实验日期:2011年月日

一、 实验目的 学会HFSS 仿真波导的步骤,画出波导内场分布随时间变化图,理解波的传播与截止概念;计算传播常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二、 实验原理 矩形波导的结构如图1,波导内传播的电磁波可分为TE 模和TM 模。 x y z 图 1矩形波导 1) TE 模,0=z E 。 cos cos z z mn m x n y H H e a b γππ-= 2cos sin x mn c z n m x n y E H b a b j k e γπππωμ-= 2sin cos z y mn c j m m x n y E H e k a a b γωμπππ-=-

2sin cos z x mn c m m x n y H H e k a a b γλπ ππ-= 2cos sin z y mn c n m x n y H H e k b a b γλπ ππ-= 其中,c k mn H 是与激励源有关的待定常数。 2) TM 模 Z H =0,由Z E 的边界条件同样可得无穷多个TM 模。注意:对于mn TM 和mn TE 模,m, n 不能同时为零,否则全部的场分量为零。 mn TM 和mn TE 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数计算公式,即 c k (mn TM )=c k (mn TE ) 所以,它们的截止波长c λ和截止频率c f 的计算公式也是一样的,即 c λ(mn TM )=c λ(mn TE )=222 ??? ??+??? ??b n a m c f (mn TM )=c f (mn TE ) 对于给定的工作频率或波长,只有满足传播条件(f >c f 或λ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 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 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 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 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