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1)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1)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1)

第4章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RNA的功能?( )

A.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解析:某些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如艾滋病病毒;某些RNA可作催化剂;mRNA 可携带由基因转录来的信息,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A

2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

B.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两个碱基对

C.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

D.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

解析:由于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因此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正好减少或增加一个氨基酸,而其他选项均有可能使所有的氨基酸种类及排序改变。

答案:C

3在一个细胞周期内,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的生理活动是( )。

解析:DNA分子中无U,RNA分子中无T,因此A、C、D三项均错误;B项中U和T被大量利用,说明DNA正在复制和转录,而且同时合成了染色体的另一组成成分——蛋白质。

答案:B

4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下列各项中,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基因型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型不同则性状不同

解析:水毛茛的水下与水上叶的形态不同,是由于两者的生活环境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两部分叶的基因组成相同,水上、水下叶子均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窄形叶的基因。基因型相同而环境不同时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不同而环境相同时表现型也可能相同。

答案:C

5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 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主要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RNA是蛋白质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解析:RNA→蛋白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6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 )。

A.都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

B.在细胞核内进行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打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 一、选择题 1.(北师附中)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食盐水B.氯酸钾溶液C.新制氯水D.液态氯化氢 9.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一生物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3分) 1、小明正在那儿冥思苦想如何才能学习好高中生物课程,那么问题来了,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A、神经细胞 B、血液 C、大脑 D、神经系统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3、大象的鼻子长,桃子的味道美,那么与大象相比,桃树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缺少哪一层次?() A、器官 B、种群 C、组织 D、系统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鱼塘中的草鱼的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一个大西瓜②血液③白细胞④变形虫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片桃园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7、下列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结构 8、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A t1 > t2 B t1 < t2 C t1 = t2 D 无法判断t1 , t2的大小 7.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 2.5 ×103N B 9.5 ×103N C 1.2 ×104N D 1.45×104N 8.(多选)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题第二题图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9.(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B.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10.(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于下落的加速度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C.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 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L.焦耳 (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A、B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之间用一根轻弹簧(即不计其质量)连接,并用细绳悬挂在天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RNA的结构和种类 1结构:与DNA相比,RNA在组成上的差异表现在:五碳糖是核糖,碱基组成中没有T,而替换为U尿嘧啶。 2种类:mRNA、tRNA和rRNA三种。 2.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3碱基配对:A-U、C-G、G-C、T-A。 3.遗传信息的翻译 1翻译①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②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③运载工具:tRNA。④碱基配对:A-U、U-A、C-G、G-C。 2密码子①概念: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一个密码子。②种类:共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 3转运RNA①结构:形状像三叶草的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分,另一端有三个碱 基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②种类:61种。密码子与氨基酸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 子决定。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2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同时,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对身高也有重要作用。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 控着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体现了基因型、表现型、环境三者之间的什么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 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 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 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 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 的进步。 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 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 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 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 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 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 1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王俊命题时间: 2012-8-7 (本试卷共23个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四章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 为某玻璃上精美的花纹图案,雕刻此图案所用的刻蚀液为() A. HF溶液B、HCL溶液 C、H2SO4溶液 D、HNO3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B、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 C、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O3-+NO 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5、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胶不能用作干燥剂 B.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7、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 一段时间,目的是() A. 使水中的杂质沉淀B、使水中的HCLO分解 C、起到杀菌作用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8、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 是() A.NO B.NO2 C.NH3 D.SO2 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硅作用的是() A.氢氧化钙B、苛性钠C、氧化钙D、水 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O:16 Fe:56 H:1 N:14 O:16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 1.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物质选用“腐蚀品”标志的是( ) A.汽油 B.食盐 C.浓硫酸 D.炸药 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用来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3.与1 mol NH3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是( ) A.1 mol O2 B. 2 mol H2 C. 1 mol H2O D. 2 mol CO2 4.与2 g H2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 A. 3 mol He B. 2 mol H2 C. 1 mol O2 D. 11.2 L N2(标准状况) 5.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2 g 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11.2 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1 L 0.1 mol·L-1 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 A 7.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烧瓶 C.漏斗 D.分液漏斗 8.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的摩尔质量为24 g 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C.1 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 L 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 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 mol·L―1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室温和常压下,71 g Cl2含有2N A个Cl原子 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 C.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2N A个K+ D.100 g 98%的硫酸溶液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 A 10.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朝阳二高中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4、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公式a =(v t ? v 0)/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 t ? v 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 成反比 B .由公式a =(v t 2 - v 02)/2s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 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 t 2 - v 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 成反比 C .由公式s = at 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 的平方成正比 D .由公式v t = v o + a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6、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7、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 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 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 .3米 B .9米 C .16米 D .20米 8、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 增加到v 3发生的位移与由v 4增加到v 5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 A .8:9 B .3:7 C .8:7 D .5:9 10、一滑块以某初速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 .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需时间 ( ) A .4t/3 B . 5t/4 C . 3t/2 D .2t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t v 图象,其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1v 。在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 (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 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 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 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 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自由扩散 B.都属于渗透作用 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 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 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液泡膜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 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5.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0.1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 g·mL-1的蔗糖溶液 D.在0.4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高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DNA、RNA、蛋白质B.DNA、RNA、氨基酸 C.DNA、RNA、核糖体D.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U-A B.A-U C.G-C D.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B.转录过程中C.翻译过程中D.以上各种过程中 7.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D.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同种个体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翻译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D.②③ 9.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22肽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有多少种()A.60种B.22种C.4种D.64种 10.在细胞核内从DNA中的……A-T―G―C ……转录成RNA中的……U―A―C―G ……这一具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

2012-2013学年度高一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 1.已知集合{ }5,4,3,2,1=U ,{}5,3,2=A ,{}5,4,3=B ,则=)()(B C A C U U Y ( ) A. {}5,4,3,2,1 B. {}5,3 C. { }4,2,1 D. { }1 2.已知I 为实数集,2{|20},{|1},()I M x x x N x y x M C N =-<==-I 则=( ) A .{|01}x x << B .{|02}x x << C .{|1}x x < D .? 3.已知函数2y x x =-的定义域为{0,1,2},那么该函数的值域为 ( ) A .{0,1,2} B .{0,2} C.1 {|2}4 y y - ≤≤ D .{|02}y y ≤≤ 4.已知函数f (n )=?? ?<+≥-), 10)](5([), 10(3n n f f n n 其中n ∈N ,则f (8)等于( ) A.2 B.4 C.6 D.7 5.若函数ax x x f 2)(2+-=与1 )(+=x a x g 在区间[]2,1上都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00,1?- B. ()(]1,00,1?- C. ()0,1- D. (]1,0 6.若关于x 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 C 、(2,)+∞ D 、(,2)(2,)-∞-∞U 7.全集U=R 集合M ={x |-2≤x≤3} ,B ={x |-1≤x≤4},则()U C M B I 等于( ) A 、{x |-4≤x≤-2} B 、{x |-1≤x≤3} C 、{x |3≤x≤4} D 、{x |3<x≤4} 8.若函数)(1 )(R a x ax x f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a R ∈存在)(x f 在),0(+∞上是增函数 B .,a R ∈任意的 )(x f 是奇函 C .,a R ∈存在)(x f 在)0,(-∞上是增函数 D .,a R ∈任意的)(x f 是偶函数 9.如果全集U =R ,A ={x |2<x ≤4},B ={3,4},则()U A C B I 等于( ) A. (2,3)U (3,4) B.(2,4) C. (2,3)U (3,4] D. (2,4] 10.已知函数2 3212---= x x x y 的定义域为 ( ) A .]1,(-∞ B .]2,(-∞ C .]1,2 1 ()21 ,(- ?--∞ D .]1,2 1()21,(- ?--∞ 11.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9,(2)3g x f x g =+ -=,则(2)f =( ) A 、3 B 、6 C 、9 D 、1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 12、设A= ,则A=____________(用列举法表示) 13.已知集合{0,1,2,3,4}M =,{1,3,5}N =,P M N =I ,则P 的子集共有________个. 14.如果全集U =R ,A ={x |2<x ≤4},B ={3,4},则()U A C B I 等于_____________. 1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1)()2(=?+x f x f 对R x ∈恒成立, 且0)(>x f ,则)119(f = 16.已知)(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f 122-+=x x , 则=-)1(f . 三、解答题 17.(10分)已知集合A ={x|73<≤x },B={x|(2)(10)0x x --<},求A B ?,B A C R ?)(

必修一数学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I )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若函数 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2、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 3、D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满足f(2+x)=f(-x),当0≤x ≤1时,f(x)=x 2 ,则 f(2015)= ( ) A.-1 B.1 C.0 D.20152 4、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5、下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 . . 6、已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 D . 7、设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A. B. C. D. 9、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值为() A.6 B.8 C.9 D.12 1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13、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 为 A. B. C. D. 14、对于函数 ,令集合,则集合M为 A.空集 B.实数集 C.单元素集 D.二元素集 15、函数y=定义域是 A. B. C. D.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试题检测参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SARS病毒致人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人体的( ) A.肝部细胞B.肺部细胞C.淋巴细胞D.血细胞 3.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4. 人感染艾滋病后,被艾滋病病毒逐步破坏的人体功能是() A. 神经调节功能 B. 血液循环功能 C. 内分泌功能 D. 免疫功能 5. 由细胞形成组织必须经过()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进化 D. 细胞生长 6. 脑中有很多神经组织,心脏中的肌肉主要为心肌,这一事实说明了() A. 器官都是由一种以上基本组织构成 B. 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 C.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D. 器官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影响 7.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随之加深,心跳也随之加快,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体的各个系统是相互密切配合的B.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协调活动的C.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以上三项都是 8.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种鸟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他们研究的是( )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9.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10.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11.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13.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