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鄱阳湖附答案Word版

美丽的鄱阳湖附答案Word版
美丽的鄱阳湖附答案Word版

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湖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丰盛的水产。这里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我会查字典。

“陶”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黏土浇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②制造陶器;③比喻教育、培养;④快乐。“陶醉”中的“陶”字的意思应是

2、快乐选择。

本文是从()和()两个方面来写鄱阳湖的。

A.美丽多姿 B.丰盛的水产 C.繁忙的景象 D.心旷神怡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4、用波浪线画出与文前照应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5、本文采用了、和等修辞手法,突出了鄱阳湖的美丽。

6、快乐搜索。从文中找出带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

⑴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⑵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7、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出了风平浪静的时候、、

这三种不同情况下鄱阳湖的美丽风光。

8、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9、请你为宣传鄱阳湖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语!

10、文中的破折号省略号作用是什么。

1、解释下列词语冲锋陷阵: ( ) 名目繁多 :( )

2、在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

3、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 )、( )这三种不同情况下鄱阳湖的美丽风光。

4、来到鄱阳湖,看到这一切,你最想说写什么?(至少用上两个成语和一句俗语或歇后语) ( )

冲锋陷阵: (原指兵马在战场上英勇斗争,此处指鄱阳湖的水势磅礴有气势) 名目繁多 :(名目种类多,此处指鄱阳湖的水产品丰富) 2、在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鄱阳湖浪花的气势和引人遐想的特点) ,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鄱阳湖的水面像一面镜子,而水下则又有一个澄澈的世界) 3、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围绕(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 )、(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这三种不同情况下鄱阳湖的美丽风光。 4、来到鄱阳湖,看到这一切,你最想说写什么?(至少用上两个成语和一句俗语或歇后语)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鄱阳湖的水又有鱼儿,在冰清玉洁的湖里蹦跳着几个波光凌凌的鱼儿是多么的美啊)

1.用“//”给短文分段,写出各段段意。

2.我也会用“……”说话呢:

3.作为一个江西人,你肯定为我们家乡有这么美丽的鄱阳湖而自豪吧!请你为宣传鄱阳湖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语!

1、“嘟,嘟,嘟……”是拟声,“渔乐图”也是感叹性陈叙或赞叹,都不是比喻。

2、主要从风平浪静的倒映、微波中粼光、汹涌澎湃的巨浪等三个方面描叙了鄱阳湖的美丽多姿

3、美丽多姿、物产丰富

4、中心句: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5、美丽的鄱阳湖第一段是一段 2,3是一段 4是一段段义 1写鄱阳湖的具体位置 2大段写鄱阳湖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3大段写作者对鄱阳湖的赞美 2题 1是解释说明 2 省略内容 3题比喻句是第二段第一句把鄱阳湖的水面比喻成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鄱阳湖水清的特点。 4题来鄱阳湖吧。这里有美景和美物。还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呢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书写:看拼音写正楷字,做到笔画规范、字体端正、书写整洁。(9分) h én ɡ q ī sh ù b ā f ǎn f ù y án ji ū sh ǎn sh ǎn shu ò shu ò b ēn li ú b ù x ī sh èn zh òn ɡ xu ǎn z é r én sh ēn ɡ d ǐn ɡ f è i zh ī sh í sh ì zh ēn ɡu ì b ǎo sh í de ji é j īn ɡ,w én hu à sh ì b ǎo sh í f àn ɡ ch ū l ái de ɡu ān ɡ z é。 二、积累·运用(35分) 1.比一比,填一填。(6分 ) ( )问 问( ) ( )目 ( )坝 ( )如 ( )愁 ( )豫 ( )秀 蜜( ) 山( ) ( )利 高( )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6分) àn ɡ( ) j ) h ái ( ) án ɡ( ) ì( ) n ( ) h ào ( ) ū( ) ) ǎo ( ) ǔ( ) o ( ) 3. 想一想,填一填。(3分) 降少曲雀

( )的生活( )的风雨( )的夜晚 ( )地书写( )地回答( )地选择 4. 用“顺”字组词,并分别填入句中的括号里。(6分) (1)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 )了。 (2)我不过( )说说,你不要介意。 (3)妈妈今天可能心情不太好,看什么都好像不( )。 (4)这首歌的旋律非常轻快,听起来很( )。 (5)妈妈叫姐姐回家的时候( )买包盐回来。 (6)同学们非常( )地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例:蟋蟀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照样子写句子) 这份书写规范的作品是我同桌的。 (3)这一大片金色的向日葵迷住了我。(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 (4) (5)盘古怕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用 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6. 想一想,填一填。(8分) (1)《观潮》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课文是 按、、的顺序写的。 (2)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别人,请别人答疑解惑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就像唐朝

阳泉市矿区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阳泉市矿区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九上·枣庄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面对穷困潦倒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使出了浑身解数远离他。 B . 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C . 他认为处在封建科举那样的年代,孔乙己的自欺欺人无可厚非。 D . 范进中举后,左邻右舍都来帮助他,共享天伦之乐。 2. (2分) (2017九上·莱芜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 .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把“重大”和“紧迫”调整顺序) D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删去“超过”和“左右的”)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湿润的青苔在雨中静静生长,茉莉在黄昏浮动它淡yǎ________的幽香……你无须shè________水而行,只踱步在轻烟长巷,便可不qī________而遇一份纯净的美好。江南,粉墙黛瓦,微风细雨,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情不自jīn ________地发出赞叹。 三、默写 (共2题;共13分) 4. (10分) (2017七上·莒县月考) 按要求默写出相关诗文名句。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设宏伟意境,表现了诗人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________,________? 5. (3分)王蒙是________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________ 、________等。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闵行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几句,从对方着笔,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采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中学生李明给《爱语文》杂志投稿并给编辑写一封信,下列各句放在信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 今向你刊投稿,寄去作品一篇,敬请指正。 B. 今向你刊投稿,奉上新作一篇,敬请拜读。 C. 今向贵刊投稿,寄去佳作一篇,敬请拜读。 D. 今向贵刊投稿,奉上拙作一篇,敬请指正。 (2)下列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对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及其改革,。 ①还需要考察政策及改革的实际执行情况 ②而不可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 ③不仅要考虑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④必须同时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纳入评估框架 ⑤因此,在评估政策效果时 A.③④②①⑤ B.②⑤①③④ C.③①⑤④② D.④③①⑤②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 殷实 ①现代社会是否是一个排斥诗意的社会不得而知,但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如此的话,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 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 ..。 ②离开人的尺度,离开对生命的正直与尊严的把握,就会导致精神要素的稀缺,导致精神探求的迷失、停滞。精神的东西不能继续拓展和变化,主观性的内容不见发育成长,对“人”的认知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帮助,“新诗”要么成为新的载道工具、宣传工具,要么只能作茧自缚,渐渐与时代精神隔离,最容易成为新的文化僵尸。百年间,新诗人们扔掉了旧式枷锁,就其思想的僵化、意识的荒芜而言,其实仍旧是破衣烂衫,唯有一副看似放浪形骸的奇怪尊容而已。 ③由于上述的未完成状态或曰畸变,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诗人们,的确是没有太多体面可言的。在许多场合,包括在诗歌朗诵会上,他们往往一个个衣冠不整,言谈粗俗,喜欢以流行文化中的“雅痞”装扮亮相。而今天的中国诗歌内容,部分是虚饰浮夸和假正经的,大多数则油腔滑调、玩世不恭,再就是沉迷于另一种形式的雕虫小技——在毫无语感和句法的情况下搬弄文字游戏。今天的诗歌精神苍白不振,情感粗鄙萎靡,与我们固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气派是严重脱节的。但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这种脱节,并不仅仅因为内部原因,我们还应看到来自外部的影响,或者说是来自西方的伤害。近现代西方文化中的历史主义和虚无主义,可以说几乎在同时作用于中国的思想历程。 ④中国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现代性问题,皆由近代以来的历史危情所催迫,所以可能从来都不存在单纯的文化或诗歌艺术现代化问题。与历史命运、民族解放事业等内容绑定的文化与艺术精神是什么?无论革除腐朽教义、灌注理性文明,还是培育国民精神,与此类任务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或作品,都必定是功利主义的。功利主义的艺术并非一无可取,从歌咏情志、塑造伦理、教化人文、愉悦心灵这些古老的审美特性来看,差不多所有的艺术也都是功利主义的。关键在于,“功利”的价值诉求何在?当我们的文明被外力所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训练 1.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_______(zhī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_______(豪毫)不手忙脚乱。怎么拥挤,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作急转_______(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_______(dào dǎo)退,我们的眼_______(晴睛)忙极了,不知看_______(哪那)一处好。 (1)找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________”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课内阅读。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但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汉文的“金”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世界历史上,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选文第一段描写的是________。作者将金字塔比作_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___。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字塔的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描写的是________。作者由金字塔________入手,思考着“金字塔”汉文译名的来历。作者觉得名字出于象形的原因是________。觉得名字出于会意,是因为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站在金字塔下,你想对金字塔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3.课外阅读。 田园诗般的荷兰乡村 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

美丽的鄱阳湖附答案Word版

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湖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丰盛的水产。这里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我会查字典。 “陶”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黏土浇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②制造陶器;③比喻教育、培养;④快乐。“陶醉”中的“陶”字的意思应是

。 2、快乐选择。 本文是从()和()两个方面来写鄱阳湖的。 A.美丽多姿 B.丰盛的水产 C.繁忙的景象 D.心旷神怡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4、用波浪线画出与文前照应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5、本文采用了、和等修辞手法,突出了鄱阳湖的美丽。 6、快乐搜索。从文中找出带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 ⑴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⑵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7、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出了风平浪静的时候、、 这三种不同情况下鄱阳湖的美丽风光。 8、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9、请你为宣传鄱阳湖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语! 10、文中的破折号省略号作用是什么。

高一职高期末语试题带答案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 濒.临(pīn)谙.熟(ān)龟.裂(guī)锲.而不舍(qia) B. 敕.造(cì)纤.巧(qiān)虔.诚(qián)强弩.之末(nǔ) C. 肖.像(xiào) 地壳.(qiào)撰.文(zhuàn)载.歌载舞(zài) D. 山岨. (jū) 笑靥.(yǎn)脚踝.(huái)自怨自艾.(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躁侍弄迤逦谈笑风生 B、圭臬斑驳遵循精疲力竭 C、撕打尸骸瘫痪脍灸人口 D、沮丧黩职咫尺九宵云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美丽的花朵了生活,为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身手敏捷,这让我们对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3)科学传播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想这样,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A.装点演练误解 B.装饰演习误解 C.装饰演练曲解 D.装点演习曲解 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岸的八仙岭下,琳琅满目,有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 B.每天早晨他都一个人跑到公园,指手画脚的练习动作。 C.这些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克服重重困难。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轿车的生产,很难打入到国际市场。 B.大量事实证明,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C.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努力。 6.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7.列文学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行》作者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 B.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D.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 8、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荔枝花多,花期又长,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B、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C、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了。 D、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2)“‘芦柴棒’,去烧火!” (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4)在这里,人依旧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A 拟人借代反语反问 B 拟人比喻反语反问 C 拟人借代反语设问 D 比喻比喻双关设问 10.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 ) A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他借给我一本书。 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二、填空(10分) 1、《窦娥冤》是我国(朝代)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之一。

文学常识训练1答案

专项训练1 文学常识、诗词填空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3.说明书具有说明性,知识性,实用性,并且往往图文并茂。 4.《将进酒》的作者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这首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其诗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6.人性之美,美在求善。《善良》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填文学体裁),作者王蒙。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哦,香雪》中,“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9.《史记》包括本纪,世家,书,列传,表五部分。 10.便条的使用范围广泛,一般常用的便条有请假条,留言条,托人办事条。 1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 12.说明书具有科学性、说明性、简明性和条理性。 13.“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1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15.屈原,名平,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源头。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将进酒》的作者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将”的意思是请。 18.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9.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0.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均祥的《赵氏孤儿》。 2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描写和记叙。 2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句选自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23.《将进酒》中的“将”的意思是请,作者是李白。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雨霖铃》。 25.《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 26.《致橡树》的作者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27.《国殇》是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屈原的代表作。 28.《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是瑞士(国家)作家赫尔曼·黑塞,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 29.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作品《人生的境界》是一篇文化随笔。 1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中考 语文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C.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D.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B.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C.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D.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D项错误。应为:直接抒情。 (2)B项错误。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颔联是静景,颈联是动景。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具体分析为: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描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描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是静景;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故答案为:⑴D;⑵ 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爱湖阅读全部答案

篇一:我爱湖阅读全部答案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静静得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地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是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地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就文章在第三段在语言上的特点作简要评点,至少两个!急问,明天要交了!篇三:我爱湖阅读全部答案 篇四:我爱湖阅读全部答案 我爱湖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 湖是美的……‖ ()()()() 软——()热闹——()温柔——() (3)这篇文章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来描写景物的美。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作者的眼中,湖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两项内容,即________的湖和________的湖。在第五自然段中,“锦”指的是________,“圆环”实际上是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浩瀚深沉奔腾不息汹涌澎湃活泼欢快(2)硬冷清粗暴(3)比喻句: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拟人句:细丝般的春雨不停地飘下来,织啊织,织出这块绿色的“锦”。(4)平静可爱迷人热闹静静雨中。湖面雨点打在湖面上泛起的涟漪雨花下暴雨时,雨点打在湖面发出“哗哗”的声音(5)①第一段:写“我”爱美丽温柔的湖。②第二段:写湖静静的美。③第三段:写在雨中湖的美。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 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鄱阳湖测试题答案

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竞赛达标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淡水湖;天然调节器 2、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水;连河湖 3、16.2;94%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 5、吞吐型;洪水一片水连天,枯水一线滩无边 6、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候鸟乐园 7、自然保护 8、鄱阳湖银鱼;鄱阳湖珍珠;湖口酒糟鱼 9、鄱阳县 10、十大名山;世界文化景观 11、道教 12、《搜神记》 13、3.75亩以上的岛屿1667个 14、陶渊明;关汉卿;罗牧 15、庐山地区;《天工开物》 16、白鹿洞书院;朱熹 17、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滕王阁序》 18、水陆交通 19、贵和祥 20、钢铁 21、太阳能

22、“才子之乡”、“文化之邦” 23、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二、名词解释 24、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25、鄱阳湖湿地是指鄱阳湖在天然、人工、常久、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能够保持静止、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26、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三、简答题 27、机遇:1)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2)我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题库2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题库2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加横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浸沉(jìn)撰文(zuàn)缥缈(miǎo) 锲而不舍( qìe) B.长啸(xiào)陨石(yǔn)纤巧(xiān) 翩翩起舞( piān) C.炫耀(xuàn)瑰丽(guǐ)肖像(xiāo) 载歌载舞(zài) D.不谙(ān) 内禀(bǐng) 谚语(yàn)雍容华贵(yōng)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红缯(zēng)贮藏(zhù)树冠(guàn)萌蘖(liè) B.紫绡(xiāo)地壳(qiào)阙下(què)荔枝(lì) C.龟裂(jūn)褐色(hè)绚丽 (xuàn)果梗(gěng) D.瓤肉(ráng) 渣滓(zǐ) 粗糙(cāo) 绛囊(jiàng) 3.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苛刻(kē) 着陆(zhuó) 扭转乾坤(qián) B.翌年(yì) 横亘(gèn) 耸入云天(sǒng) C.透露(lù) 集成(jí) 摘星揽月(lǎn) D.运载(zǎi) 舒适(shì) 不懈努力(xiè) 4.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错误的一项是( A ) A.阐发(chǎn) 纤巧(qiān) 雕塑(sù) 瑰丽(guǐ) B.耀眼(yào) 飞骑(jì) 贮藏(zhù) 成熟(shú) C.运载(zài) 沉闷(mèn) 苛刻(kē) 轨道(guǐ) D.分外(fèn) 登载(zǎi) 蜡烛(là) 纬度(wěi) 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枯燥倾倒幽默 B.虹霓绚丽切题 C.螺旋雕塑逸出 D.凌驾朦笼华诞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嫦娥落伍尝试拔地而起 B.致意烈焰保障不同凡响 C.辉惶橘红酝酿惊天动地 D.期盼尘封距离举国关注 7.《科学是美丽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 )

一场美丽的邂逅

一场美丽的邂逅 一场美丽的邂逅-散文随笔 与《山东教育》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是刚刚离开校门的时候,初次踏上讲台的我,内心的彷徨掩饰在脸上恰到好处的笑容中,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却深深地知道,我已经在一群孩子的叽叽喳喳中感到万般的吃力。面对那一个个个性十足的孩子,我开始感到头疼;如何把一节课设计的精彩动人,我感到找不到头绪。不得已,我只好一头扎入书籍中,希望可以找到一把打开教育之门的钥匙。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浩如烟海的教育书籍中,发现了让我怦然心动的《山东教育》。那个夏日的傍晚,倚着书桌的自己一动未动,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窗外朝霞漫天,而我的心却在无比的喜悦中渐渐沉静下来。那一刻,真的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怦然心动。 有了这场美丽的邂逅,也就有了后来的相识、相伴。我常常被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班级那些让自己头疼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一位位同行们用智慧与爱心把一个个淘气的小萝卜头们感化;那些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教学设计,让我的语文课堂变得不再沉闷,而是“小脸涨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动个不停”;而每次读到“教师文苑”这个栏目的时候,我更会格外的驻足,看着同行们在这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用娓娓的诉说将一个个平淡无比的日子经营的那般诗情画意、温馨浪漫,突然就开始变得羡慕起来,内心中有一个冲动破茧而出----我也想做一个这样的老师。 我也想做一个能够感受文字魅力并用文字传递美的老师。这样的念头就这样根深蒂固于我的脑海,并在与《山东教育》的相伴中变得愈发迫切起来。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人生中

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教师文苑》中的文字清晰地展示着教师们真实的生活小事。不管是慈祥的老父,还是亲密的家人,亦或仅仅在自己人生之旅中偶尔经过的路人,也会因了对生活的感恩,对生命的依恋,而变得刻骨铭心,造就了生活中虽然琐碎但却温情脉脉的一幕幕画面。一棵树,可能凝聚了一身浓浓的乡情;一朵花,可能饱蘸着童心的纯真;一个普通而丑陋的烟袋,却诉说着一个悠悠的历史故事。我品味着一段段文字,仿佛看到了那一颗颗善良而执着的心灵。那一刻,我为自己与这样的一群人为伍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我开始尝试着记录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这样幸福的人。我身边有严厉的父亲,将如山高、似海深的父爱夹杂于一句句严肃的叮咛中;我身边有慈爱的母亲,将万般的不舍隐藏于一句句絮絮叨叨中;朝夕相伴的毛孩子们,将一个个让人心疼的

中职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docx

中职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1 小题,每题 2.0 分;共计 102.0 分。 1、老舍原名,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 2、《好雪片片》是一片(体裁),作者是台湾作家。 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是,本文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学者、。 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闻一多先生作为方面是做了不说,作为方面是说了就做。 5、记叙文选材的途径一是来源于,一是来源于。 6、《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 7、《窗前的树》是一篇优美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8、四种文学体裁中,最自由的文体就是,它最大的特点是 。 9、《项链》一文是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总结为三部分分别为、丢项链、。 10、《一碗清汤荞麦面》是(国籍)作家的一篇短篇小说。 11、《读书人是幸福人》选自《》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2、鲁迅原名,字。 13、《拿来主义》是作者在批判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4、《咬文嚼字》的作者是,咬文嚼字便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和情感。 15、《不求甚解》作者是原名。 16、通话者的词语内容、和直接影响通话效果,这三者一般被称作电话三要素。 17、《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作家。 18、《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作者是,兼作家。 19、复述富有创造性,能把、、表达三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20、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总收入西周初期到 约500 年间诗歌 305 篇。 21、《雅》分为(31 篇)和(74 篇),是宫廷乐歌,共105 篇。 2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3、,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24、《静女》选自,《采薇》选自。 25、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26、,载渴载饥。,莫知我哀。 27、,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 28、《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体集。 29、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和“”。 30、《劝学》作者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选自。 31、荀子是先秦家最后一位大师,主张“”. 3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33、,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34、,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35、,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36、,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7、《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一部 史书. 38、《史记》是我国部通史。 39、《史记》可分为,,列传,表,书。 40、《合欢树》作者,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41、《人生的境界》作者是著名家的一篇随笔。 42、《人生的境界》作者描述了四种境界分别是-,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 43、《父亲的手提箱》作者是作家 。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六探究文本意蕴

核心突破六探究文本意蕴 ——思考要广,开掘要深 “探究”有三个小考点,探究重点放在第一个小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表现出来的风骨,某种精神或某种取向等。作品的意蕴不等同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属文本的纵深层次。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但是很多作品的主题思想不是确定的,或不是唯一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读者感受到的思想有时也是不同的。并且随着读者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转换,也能发现作品的新意蕴。不过,考试中的“意蕴”是实实在在的,有明确的指向,更有明确的答案和得到答案的依据。比如涉及的具体探究有句子意蕴、标题意蕴、主旨意蕴、意象意蕴、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探究意蕴很讲究角度和层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讲的是“广”字,求的是丰富意蕴;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探究,由浅层到深层,讲的是“深”字,求的是深层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玫瑰为开花而开花 张丽钧 独自坐在玫瑰园里,想着关乎玫瑰的心事。 这么繁盛,这么美艳。但我却不想说,她们是为了答谢辛勤的园丁而开花;也不愿说,她们是为了酬酢和畅的惠风而开花;更不能说,她们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开花。还是诗人说得

妙:玫瑰为了开花而开花。——的确,对一朵玫瑰而言,开花就是一切。 我曾是一个可怜的“目的主义者”。以为有“目的”的行为才是有价值的行为。就这样,我欣然将心交给“目的”去蛀蚀。当我将自己摆在一朵绝美的花面前,我就像一个强迫症患者,本能地摸手机,本能地要拍照。从哪一天开始,我背弃了那个浅薄焦虑的自我?我已经学会“零负担”地欣赏一朵花,驻足,心动,玩索,然后带着感动,悄没声离开。 马年到来的时候,有人发来一个段子,大意是讲“马如人性”:见鞭即惊为圣者,触毛即惊为贤士,触肉始惊为凡夫,彻骨方惊是愚人。就想,有没有第五种马呢?它不惊,亦不驽;它不愿为“鞭影”而奔突,只肯为释放生命而驰骋;它俯瞰氤氲草色,仰观高天流云,它总是乐意在残照里完美一幅剪影;它保持着可贵的矫健与豪野,它感谢上苍让它成为了一匹美学意义上的马。 《民国老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你瞧,这分明是一只具有诗人气质的羊啊!可惜,这只可爱的羊早就从课本中走丢了,取而代之的是“羊的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穿”。 我曾经嘲笑过辗转认识的几个同城姐妹,每当桃花盛开,她们一定带着扑克牌和小被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送到迁西的一座桃花山上,挑一树最热闹的桃花,在树下郑重铺开小被子,盘坐,打牌。她们吵嚷着当“皇上”或做“娘娘”,贴满脸的纸条,就这样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才甘心地往回返。那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曾在心里不屑地说:多么可笑啊,竟在美丽的花树下做那等俗事!今天,我却倏然懂得了她们。 我曾多次跟同行分享那个“孔雀与作文”的故事——语文老师讲了一则故事让大家找论点:雄孔雀都非常珍爱自己漂亮的尾巴,每日必梳理呵护,生怕有丝毫损伤。一帮无耻猎人知道这一特性就专找雨天捕孔雀,因为下雨会将雄孔雀的大尾巴淋湿,由于有饱满的水分缀着,孔雀生怕起飞会弄伤羽毛,故不管猎人离得多近也绝对一动不动,任人宰割。很快,一位“学霸”发表高论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则孔雀——贪慕虚荣,因小失大,忽略整体,只看部分……二则猎人——善于抓住时机……”老师听后,点头赞许。哎,可怜的师生! “目的”是那么重,“目的”这个幽灵,时刻都在明处、暗处招引着我们,让我们做稳它的信徒。一看到玫瑰,就恨它不结个南瓜;一看到马,就恨它追不上“磁悬浮”;一看到羊,就指望它多出肉、出好肉;一看到桃花,就想到蜜源;一看到孔雀,就想到活捉……被“目的”劫持的我们,心灵干枯,嘴脸丑陋。 谁能引领我们叩山为钟、抚水为琴,真正做一回大自然浪漫缠绵的舞伴?谁能引领我们赞赏玫瑰为开花而开花,激励孔雀为美丽而美丽?我想,除了我们自己,大概不会有别人。 玫瑰园里,花开不语……(有删改) “玫瑰为开花而开花”在文中主要有哪两层内涵?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的人生启示。

江西省情知识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省情知识 1.江西的冶铜业源远流长,远在(),江西的先民们就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 A. 两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商周时期 D. 战国时期 2. 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夕,(B)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 A. 庐山 B. 三清山 C. 井冈山 D. 龙虎山 3. 1982年11月,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写好“田园诗”,画好“山水画”,以充分发挥( )优势。 A. 工业资源 B. 林业资源 C. 教育资源 D. 农业资源 4. 号称江西矿产的“五朵金花”是指() A. 铜、银、金、钽、铀 B. 铋、铍、叶蜡石、海泡石、铜 C. 钨、铯、钪、碲、石英粉 D. 铜、钨、钽铌、铀和稀土 5. 江西省的汉语方言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吴语和徽语,其中()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 A. 吴语 B. 客家话 C. 赣语 D. 官话 6. 1000多年前,()就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于世。 A. 江汉平原 B. 两湖平原 C. 巢湖平原 D. 鄱阳湖平原 7.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的()三湾村,并在那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工作原则。 A. 宁冈 B. 永新 C. 莲花 D. 遂川 8. 历史上被海内外公认为“药都”的是我省名镇_____. A. 景德镇 B. 吴城镇 C. 河口镇 D. 樟树镇 9. 江西省三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_____。 A. 鹰潭、南昌、赣州 B. 景德镇、南昌、临川 C. 景德镇、樟树、赣州 D. 景德镇、南昌、赣州 10. 洪州所领之地“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江西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财赋基地,在______已经完全确立起来。 A. 北宋 B. 南宋 C. 唐朝 D. 五代十国 11. 目前江西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