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研究报告设计

传播学 研究报告设计
传播学 研究报告设计

法制纪录(纪实)片对大学生群体的普法作用分析

研究背景:

我国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定期都会被要求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以提高法制意识,这类观看行为大多具有强制性、教育意味明显;进入大学后,学生被要求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的频率大幅减少,存在部分学生因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继续观看。

90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取材真实、拍摄尺度大、制作简陋的法制纪录(纪实)片,如《中国西部刑侦大案纪实》、《中华之剑》、《大案侦破警示录》等。这类纪录(纪实)片大多采用现场跟拍手法或尽可能完整还原案件,血腥暴力画面泛滥,对涉案人员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几乎无保护(不进行马赛克处理)。播出后一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慑警示作用显著;另一方面,大尺度的画面使观众陷入到恐慌不安,影片中曝光的作案手法诱发了一些犯罪。目前,90年代法制纪录(纪实)片主要作为高等院校政法专业和公安机关内部交流资料;网上的相关资源较少,但部分仍能观看完整版,存在一部分大学生为满足猎奇心理进行观看。

进入2000年后,我国的法制纪录(纪实)片尺度大幅收紧,大多制作精良、重故事描述,如《今日说法》、《天网》栏目,《法医密档》等。这些纪录(纪实)片多以模拟犯罪现场和旁白解说的形式呈现,突出法医、干警等办案人员的侦查过程而非罪犯的作案手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化名、马赛克处理。由于影片中多穿插法律解读,观众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相关法律知识,但其说教也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此外,目前我国每年制作的法制(纪实)纪录片数量庞大,难免存在内容重复、题材受限等问题,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弱。

本次调查将选取两部分别代表90年代和新时代的国产法制纪录(纪实)片《中华之剑》和《法医密档》向抽取的大学生播放。《中华之剑》是由中央电视台公安部、国家禁毒委联合拍摄,帮助民众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状况的纪录片。《法医密档》则以经典案例为载体,从法医视角讲述案件侦破的过程。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意图主要分为三点:了解法制纪录(纪实)片对大学生群体能产生哪方面的影响;是否有必要以普法为目的定期向大学生播放此类纪录(纪实)片;如果播放,什么表现形式的影片能起到更好的普法作用。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暨南大学学生

调查对象的选择:样本总量为200,以政法类、法医等相关专业和其他专业为区分标准,按比例抽取。

调查方法:定量

1、发放问卷一,待调查对象填写后回收。

2、向被抽取的大学生先后播放《中华之剑》第一集和《法医密档》第一集,允许调查对象在观看过程中因情绪不安离场,对离场人员进行标记,告知其在影片结束后返回填写问卷二。

3、发放问卷二,待调查对象填写后回收。

4、分析问卷结果,得出结论。

调查问卷:

问卷一

①群体特征:性别;是/不是公安类、法律、法医等相关专业;曾/未曾看过法制纪录(纪

实)片;对犯罪类影视作品的接受度高/低

②对法制纪录(纪实)片普法作用的看法:认为/不认为有普法作用;普法作用强/弱

问卷二

①观看影片时的心理状态(针对两部影片分别填写):亢奋/恐惧/无聊/专注/好奇/其他

②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的意愿:认为有/没有必要定期向大学生播放;如果学校组织播放,愿意/不愿意观看

③观后对法制纪录(纪实)片普法作用的看法:认为/不认为有普法作用;《中华之剑》/《法医密档》普法作用大;相比其他普法方式,观看影片的作用大/小

④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会产生什么影响?(按强到弱排序)

增强法制意识/诱发犯罪心理/满足猎奇心理/学习刑侦专业知识/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其他(填写)

⑤哪些因素能增强法制纪录(纪实)片普法作用?(按强到弱排序)

法律解读/庭审现场/干警、法医视角的侦查过程/罪犯视角的犯案过程及心理/受害人及家属视角的采访/主持人的旁白解说/其他(填写)

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探讨

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节能理念已经成为经济系统发展中必然的趋势,而在这个领域里,外立面所涉及的节能是整个工程设计中的中心环节。一个完美的建筑外立面的节能设计,能够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风貌,彰显建筑风格个性,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环境空间的品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 建筑的外部与空间相连接的位置被称为建筑外立面。通过外立面,可以实现对建筑形象和外观的展示,同时,展现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建筑的内外部空间的一个界面,涉及到具体的组织模式和主要构件。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外立面是去除屋顶的整个维护结构,这部分对于整个建筑节能功能的发挥十分重要。 1 建筑节能与建筑外立面设计之间的关系 1.1建筑外立面改造涉及的相关概念 首先要详细了解外立面的相关概念。对于建筑物的外立面改造,主要包含建筑面的具体形式、立面的多样变化等多层次的含义。即使都以装饰建筑作为主体,进行立面的转换,也可以再进行细致地分类,附加装饰和独立装饰就是其主要两种方式。鉴于建筑自身在支撑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建筑立面也在其中发挥不同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在进行建筑立面交换的进行中,所受到的技术方面的限制也各不相同,直接影响了建筑立面变换的程度。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立面更换技术主要有外包立面、全面性的建筑立面变换以及墙体装饰面材料三个模式。对于立面改造的评估原则是观察改造对形象产生的影响程度。如果仅是实现对外部构造的改变,而没有对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外部形象产生影响,那么,只能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对立面的维护,并非改造行为。 1.2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与节能目标的具体关系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目标除了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外,还要使建筑的整个结构适应温度的变化,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保障性,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如冻融、雨雪等,避免出现结构型的损坏,同时也有效杜绝空气中有害气体等对建筑外立面造成的腐蚀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外立面的节能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就建筑外立面的实际施工操作来讲,其相关的设计模式、装饰的实际成效、装饰材料种类等都会对节能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外立面节能与室内节能所呈现的关系相辅相成,而又充满矛盾。 2 对建筑外立面节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建筑外立面设计是整个项目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所面对的对象是建筑的最终使用者,也就是客户。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水平和设计效果对建筑物的最终使用效果影响十分大,同时范围颇广,致使很多环节和建筑节能的直接矛盾比较显著。 2.1 对于节能型建筑物外立面的造型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各个层面的生活都是围绕着人工环境来发展的。大范围的照明设备、空调设备的使用,极大地破坏了建筑工程节能效果的实现。纵观当前一些建筑立面的设计手段,呈现同一化的特点,立足点局限在对光、透等原则的遵守,很多围护结构都采用了玻璃幕墙和中庭的手法,这在根本上与节能标准不相适应。 2.2 影响节能效果的建筑外立面设计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很多装饰工艺都过度重视材料本身的装饰效果,忽视一些技术层面的特点,致使建筑本身的节能功效无法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装饰材料选择不合适,将关注点放在材料本身的通透上,忽视节能效果,没有深入了解其对环境和谐的影响,极大降低了建筑室内的保温作用;在有些建筑的结构部分,采取了整体封闭的空间构造,开窗处理不到位,导致整个室内人性化较差,一些热桥位置就会出现;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过多地重视建筑外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

1.1从迷思到科学 1、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者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 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 果是一样的 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 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 期的效果 3、大众社会的特征 1)多元分散、彼此疏离 2)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 3)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靠情感冲动而非理性 4、对“魔弹论”的认识 1)传媒把信息传送给大众社会的成员,每一个成员感知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 2)这样的信息刺激,会强烈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情绪 3)每一个个体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4)每一个个体不受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诸如共同的习俗和传统的约束,因而大众传播的效果是强有力的、 一致的、直接的 5、佩恩基金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6、构成“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性成果由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霍夫兰等人的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信息流程研究、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等 7、“两级传播”是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模式/理论 8、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 1)获知阶段 2)关心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用阶段 5)采用阶段 9、“可信性效果”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 11、“两面提示”包含了相反的观点,犹如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使人们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这种效果也称“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12、克拉伯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完整地勾勒了“有限效果论”的基本框架 1.2从单一到多元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大众传媒可通过设置重要议程来影响公众关注什么

传播学 研究报告设计

法制纪录(纪实)片对大学生群体的普法作用分析 研究背景: 我国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定期都会被要求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以提高法制意识,这类观看行为大多具有强制性、教育意味明显;进入大学后,学生被要求观看法制纪录(纪实)片的频率大幅减少,存在部分学生因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继续观看。 90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取材真实、拍摄尺度大、制作简陋的法制纪录(纪实)片,如《中国西部刑侦大案纪实》、《中华之剑》、《大案侦破警示录》等。这类纪录(纪实)片大多采用现场跟拍手法或尽可能完整还原案件,血腥暴力画面泛滥,对涉案人员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几乎无保护(不进行马赛克处理)。播出后一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慑警示作用显著;另一方面,大尺度的画面使观众陷入到恐慌不安,影片中曝光的作案手法诱发了一些犯罪。目前,90年代法制纪录(纪实)片主要作为高等院校政法专业和公安机关内部交流资料;网上的相关资源较少,但部分仍能观看完整版,存在一部分大学生为满足猎奇心理进行观看。 进入2000年后,我国的法制纪录(纪实)片尺度大幅收紧,大多制作精良、重故事描述,如《今日说法》、《天网》栏目,《法医密档》等。这些纪录(纪实)片多以模拟犯罪现场和旁白解说的形式呈现,突出法医、干警等办案人员的侦查过程而非罪犯的作案手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化名、马赛克处理。由于影片中多穿插法律解读,观众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相关法律知识,但其说教也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此外,目前我国每年制作的法制(纪实)纪录片数量庞大,难免存在内容重复、题材受限等问题,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弱。 本次调查将选取两部分别代表90年代和新时代的国产法制纪录(纪实)片《中华之剑》和《法医密档》向抽取的大学生播放。《中华之剑》是由中央电视台公安部、国家禁毒委联合拍摄,帮助民众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状况的纪录片。《法医密档》则以经典案例为载体,从法医视角讲述案件侦破的过程。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意图主要分为三点:了解法制纪录(纪实)片对大学生群体能产生哪方面的影响;是否有必要以普法为目的定期向大学生播放此类纪录(纪实)片;如果播放,什么表现形式的影片能起到更好的普法作用。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暨南大学学生 调查对象的选择:样本总量为200,以政法类、法医等相关专业和其他专业为区分标准,按比例抽取。 调查方法:定量 1、发放问卷一,待调查对象填写后回收。 2、向被抽取的大学生先后播放《中华之剑》第一集和《法医密档》第一集,允许调查对象在观看过程中因情绪不安离场,对离场人员进行标记,告知其在影片结束后返回填写问卷二。 3、发放问卷二,待调查对象填写后回收。 4、分析问卷结果,得出结论。 调查问卷: 问卷一 ①群体特征:性别;是/不是公安类、法律、法医等相关专业;曾/未曾看过法制纪录(纪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 本质真实 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 正面宣传为主 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 公共新闻 (或称 市民新闻 )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1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mm ~ 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30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

传播学教程各章节往届考研真题分布分析

传播学教程各章节往届考研真题分布分析 传播学教程》习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传播学 4、信息 二、简答题 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简述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 3、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4、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从北京蓝急速网吧纵火案及此后的政府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2.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 3.谈谈你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解。 4.报纸会消亡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论述“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2.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编码和解码 二、简答 1.请以当代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社会象征文化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论述 1.论传媒与文化 2.谈谈你对易中天现象的看法 第四章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线性传播模式 二、简答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三、论述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米德 二、简答 1.人际传播有那些基本功能 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群体压力 3、流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CIS战略?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简述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有那些长处何短处? 三、论述 1、组织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那些? 2、组织和公关人员应如何建立健全的媒体关系。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社会雷达 3、信息环境 4、信息过载 5、拟态环境 6、麻醉理论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 3、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4、简述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5、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6、大众传播的“大众”和网络传播的“网民”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项目研究报告(模板)(1)

项目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班级名称: 研究组员: 完成日期:

目录 1. 引言 1.1背景 1.2目的 2. 实际研究过程 2.2技术参数分析和计算 2.3成果 3. 成果分析与评价 3.1对研究项目过程的评价 3.2对技本成果的分析 3.3原因的分析 4. 经验与教训

1. 引言 1.1 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流稳压电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直流稳压电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它不需要庞大的空间,体积小,安全性能高;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直流稳压电源由于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直流稳压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高频化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使直流稳压电源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此课程设计是做一个集成稳压可调电源,通常,很多参考书上都有类似的电路设计图,在我们需要用时常常面临一个选择困难的问题,而且在选择完成之后,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总是有很多问题,而参考书上又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另外,大多电路图所给的实物结果都是理想情况下的,和实际运用中总会有所不同,为了给具体设计制作做出一个参考,特作此课程设计,以期在运用会有所帮助。集成稳压可调电源的运用非常广泛,不可能逐一列举。本次课程设计把重点放在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上。大家都知道,在电路运用日趋广泛的情况下,独立运用一个集成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的元件运用逐渐减少,因此本设计的主要在于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运用和选择上,再设计和运用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1.2 目的 1.学会利用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的好坏。 2.掌握桥式整流电路和有电容滤波桥式整流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系。 3.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稳压电路中稳压管的作用。设计原理:整个电路有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调压电路五部分组成,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计。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电阻器、电容组成的直流稳压电源。指标:1、输入电压:220V ;2、输出电压:3- 6V、6-9V、9-12V三档直流电压;3、输出电流:

热门专业解析-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90 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近 3~5 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 为了缓和专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为广大有意于新闻传播学的学员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又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传统的二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

传媒大学等学校又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学、 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学、传媒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 (一)研究方向 新闻学: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 报刊理论与实践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 化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 (二)职称资格考试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综合知识是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重点 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综合知识考 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三、重点院校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 四、就业方向 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

外立面设计任务书样本

商业综合体 外立面设计任务书 编制人 建筑: 结构: 给排水: 暖通: 电气: 弱电: 签发人 主管副院长: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1月24日

1 项目概况 ( 1) 项目位置: 位于黑龙江省握拳市萨尔图区。北至现状规划局, 南至 东风路, 西至规划路, 东至经三街。 ( 2) 用地概况: 握拳商业广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10.21万平方米。规划 分为商业、金融业地块和住宅混合地块。 ( 3) 建设规模: 握拳商业广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10.21万平方米,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7.75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45.65万平米, 地下12.1万平米。由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室外步行街、住宅、底商及配套公建组成。其中购物中心建筑面积15.93万平米: 地上8.93万平米, 地下7万平米。五星级酒店4.2万平米。写字楼5.52万平方米。室外步行街2.55万平米( 全为地上面积) 。底商商铺2.15万平米( 全为地上面积) 。住宅27.2万平米: 地上22.8万平米, 地下4.4万平米, 另有住宅配套公建0.2万平米。本次招标设计范围为商业地块, 地上建筑面积为21.5万米。( 4) 建筑层数: a. 购物中心地上最高5层, 地下二层。 b. 五星级酒店地上18层, 地下二层( 地下与购物中心连成一体) 。c.写字楼二栋, 地上23层( 即购物中心以上18层) 。为中央空调的纯写字楼。 d. 住宅地上18~33层, 地下1层( 局部设夹层) 。 e. 室外步行街及底商: 地上2层。 ( 5) 建筑层高: 购物中心首层层高5.4米, 净高3.6米。标准层层高5.1米, 净高3.3米。写字楼标准层层高3.8米。室外步行街商 铺首层层高5.4米, 二层层高5.1米。底商商铺首层层高5.4 米, 二层层高3.9米。住宅层高3米。地下室一层层高5.7 米, 地下二层层高5.1米。 ( 6) 建筑高度: 不超过100米。

app设计报告

App应用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陈乙雄 班级:土木建工12班 姓名:李小阳 学号:

目录 1.课程设计内容 (3) 2.课程设计目的 (3) 3.设计背景和需求分析 (3) 4.设计步骤 (4) .界面设计 (4) .功能展示 (6) 5.心得体会 (9)

《力学助手》设计展示 1.课程设计内容 在土木工程学生初次接触三大力学时,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动力学和静力学部分,能够学好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是由于无法空间想象出物体在三大力学规律下的运动轨迹或者变形规律,本软件以三大力学为基础,将工程计算模型简化,使其能更好更高效的计算以及模拟形变,是三大力学初学者的必备软件。 2.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完三大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机操作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安卓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综合输入软件简单计算,又为后继课程(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使学生的三大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手机绘图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3.由于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计算机知识和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个门课程的知识(高数、制图、理力、算法语言、计算机等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移动设备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继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各位学弟学妹们,我的考研成绩是373分,报考的是深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来说,这个分数并不高。个人认为文科是比较好拿分的,它的主观性比较强,自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我这次的两门专业成绩分别是131和120,我是跨专业考研,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与报考专业几乎完全没有关系,能考这么个分数我已经很满意了。我没想到的是公共课考得这么不近如人意,连一直是我的强项的英语也没考好,可能还是平时太大意了,导致考场发挥不顺利。我的正式复习战线大约是七个月,时间还算合理,期间领悟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备考经验。 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我选择深大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就业较好,而且深大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比较齐全,开放程度较高,可以开阔眼界,但这个学校不是211,也不是985,很多同学估计不会选择它,看个人吧,复习的前阶段可以给自己定高中下三个供选择的学校,到后期根据复习情况再决定。关于专业,一般人都会选择本专业,我刚开始也准备选择国贸专业,因为觉得比较保险,但是后来有人跟我说国贸不需要考研,对就业也没多大帮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学院几乎没上过高数这门课程,之前的学长学姐有考数学的几乎都全军覆没了,所以最后我放弃了考本专业。我本人很喜欢新闻传播这门专业,很多同学也都说我很适合学新闻传播,出于对它的热爱我就选择了它,事实证明我在这方面确实比较擅长。在这里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首先考虑的是以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攻破它,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住这门学科的核心和重点,不能盲目夸大自己的能力,当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就是你对这门专业的喜爱程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选择了不喜欢或者甚至是讨厌的专业,那么你不仅复习得没有效率,而且就算是有幸考上了,在研究生期间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来去研究这门专业,这样考研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总之,一句话,择你所能,择你所喜。 关于专业课复习,这是我重点要说的。新闻学部分,主要是看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如果你仔细看过郭庆光的《教程》,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觉得无比的轻松。因为很多部分都是跟《教程》重合了的,尤其是关于传播效果的。新闻学是考得最多的是新闻评论,这样整份试卷,除了几个名词和简答外,基本就是新闻和传播的内容了。而新闻学和传播学很多时候是分不清楚的,在国外新闻学和传播学是两个分开的学科,但是我们是在一起的,特别是关于传播效果的部分,内容基本就差不多了。关于新闻评论,一句话,多上网,多看评论。推荐南方周末的评论和专题,我冲刺的时候就只看这个了。看过之后回想下上面看到的比较经典的观点,然后自己也写几段。这是个不错的练笔方式;传播学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比较灵活。在看熟传播学教程之后,把上面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再进行深刻理解记忆,多重复几遍自然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了。我

高层居住建筑立面风格及细部设计研究

高层居住建筑立面风格及细部设计研究 高层住宅建筑的立面作为建筑与外部空间接触的界面,其对于建筑个性的塑造,场所环境的营造及城市形象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立面就可称为跳动的音符。 一、高层建筑的风格及立面特点 1.折衷主义风格 1893-一次世界大战前,短期内众多的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起来。在造型及立面风格上,折衷主义风格已摒弃了以往建筑形象要表现功能的做法。设计者把古典和哥特式等传统风格的装饰系统连接到钢框架之中,通过学院派的技巧直接从折衷形式的构图装饰中,演化出建筑的整体形象,并把钢框架隐藏起来。塔楼式样被采用,立面细部设计使用了古典手法,高层建筑造型成功引入了哥特模式。 2.装饰艺术风格 一战后-1929年间,高层建筑的技术取得了多项进展,如1927年出现全部焊接的钢结构建筑, 1929年提出了解超静定结构的渐进法。技术上的全面进步为造型和立面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该时期特点是重表面装饰,重视轮廓线,立面造型表达功能、效率和经济。装饰风格的主要处理手法是:高耸的体型、对称后退的体形、垂直的竖线条、非传统的服装风格装饰、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 3.现代主义风格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师们也针对高层建筑适当的形式构图,立面墙面的空间关系,建筑色彩的搭配,各

部分之间的比例和位置关系,建筑构件的应用以及节点的设计等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风格的尝试。该时期建筑造型主要特点是钢铁加玻璃,整块直线、直角成为流行的国际式样,板式铝合金玻璃盒子盛行;主张创新,反对套用历史式样和外部的包装;重视功能,注意发挥和表现结构和材料的美学特点。 4.多元化风格 二十世纪70年代-现在,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建筑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智能化、生态化逐渐成为设计的重点。从造型而言,高层建筑外型有复古倾向,出现雕塑化造型,造型上呈多块与尖角,以曲线代替直线构图,从方盒子中脱颖而出。一些建筑师开始发掘新技术、新材料的表现力,也有的在探索几何形态的无穷潜力,更多的建筑师开始注意建筑的环境质量和宜人的尺度。高层建筑正处在新古典、高技派、生态观等多元并存的发展时期。 二、高层居住建筑立面的细部设计 细部构件是居住建筑立面构成中的基本元素,它们不仅是功能所需,同时也是装饰艺术手段的外化元素,可通过它们的有机组合构成立面的不同形式。 1.窗 窗既为建筑室内空间提供自然采光、通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立面构图元素。如果能灵活运用窗户构成元素的功能来设计建筑立面,便能让原本平淡的建筑立面变得丰富、活跃,给视觉上带来一定的冲击力和美感。窗户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其外观造型、排列组合形式、比例尺度及色彩选择等均应与建筑物的内外环境、立面整体风格作统一的艺术处理。 在住宅立面形象设计中窗的形式主要有平面窗、凸窗和凹窗三种形式,其中平面窗常见于多层住宅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的外墙面,围绕窗户所作的墙面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常用研究设计开题报告的写法与研究设计

实证研究类论文研究设计(开题报告)内容要点 一、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地反映所研究的主要变量及其关系;对研究对象的范围有恰当的限定;表述简洁。 二、文献综述(前人研究结果) 前人有哪些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有些什么结论?这些结论有什么一致性和分歧?研究有哪些成果和进展?在变量选取、研究方法、结果解释上还有哪些不足?最后附上参考文献(“前人的研究”可见于哪些专业杂志或专着?)。 为写好这一部分,需查阅有关文献。或上网查阅专业资料。 要求: 文献查阅完备(完备性); 与本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相关性); 分析有条理,概括得当,结论明确(条理性); 指出前人研究的进展以及矛盾、疏漏或不足,为本研究提供明确的起点和数据分析的参照(参照性)。 三、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提出本研究课题的缘起是什么? 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本研究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 要求: 研究目的明确; 提出了科学问题且问题表述准确; 研究意义充分(比起前人相关研究应有所进展,有新意,有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研究内容是上述“研究问题”的具体化。用明确、简练的语言陈述研究的内容,一个内容要点用一句话表述。 研究假设是对所提出的问题的预想的答案,一个假设用一句话表达。 要求: 研究内容明确具体;各内容要点中包含的变量及变量关系清晰,主要变量及变量关系突出;内容有一定分量但涉及的变量不可过多,内容不可过杂;各内容要点的排列有序,有连贯性。 研究假设明确,与研究内容或问题相对应,假设应多少有一定的根据(实际经验或前人研究),不与公认的理论观点或研究结论相冲突。 对于相关型的假设应说明相关的正负; 对于因果型假设,应说明变量影响的方向; 对于差异型的假设,应说明差异大小的方向;

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整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整理 第1章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与基础 1、自变量:能够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成为自变量。 (研究者控制下系统地变化的变量。) 2、因变量:依赖于其他变量但它本身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被观测的对象。) 第2章研究的步骤、要素与质量 第1节研究过程 (一)选择研究课题 (二)确定课题价值 (三)回溯研究文献 (四)提出假设 1、理论假设:假设是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正式陈述,它能够用数据加以验证。因为假设实际上是研究者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变化规律等要素的理论描述,所以也被称为理论假设。 2、研究假设:研究者根据相关理论和事实,针对可能的结论所提出的关于某些因素或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还未证明的陈述或主张,也称备择假设。(通常呈现为变量之间的关系) 3、零假设:又叫原假设、虚无假设、消解假设,是研究者想要搜集证据予以证伪的假设,是按照统计检验的原则而陈述的假设,一般用H0表示。 4、假设检验:事先对总体的分布情况作出一个零假设,然后利用抽样的样本信息判定是否接受这一零假设。 (五)获取数据 (六)数据分析与阐述 (七)呈报结果 (八)计算成本与费用 第二节研究要素 1、概念:通过概况特殊现象和问题,总结相关情况抽绎出的抽象观念或术语。 2、概念化:将模糊、抽象的概念和术语具体化、精确化的过程。 3、操作化: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建立程序或一组指标说明如何测量一个概念,目的在于运用变量的不同属性对事件或现象做出客观描述。(操作化步骤以后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变量) 4、变量与属性:属性是现实中某一客体的特征或特性,而变量则是这些属性的逻辑组合。变量往往有一组与之对应的属性。 第3节测量层次与质量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研究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5-04-03T10:24:03.043Z 来源:《建筑模拟》2015年2月总第98期供稿作者:康俊男 1 刘子千2 [导读] 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现代社会都十分看重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康俊男 1 刘子千2(黑龙江省北方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外立面作为现代商业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首先,应该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设计,因为商业建筑作为公共建筑,其体现的是城市的形象,其次,就是突出商业性,注重广告宣传等,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外立面的设计,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现代社会都十分看重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而实际上,上世纪60 年代之前,各个国家对此都不够重视,外立面设计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门窗处理,毫无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人们审美能力的变化,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商业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设计专门的方案来打造与众不同的外立面,为商业建筑增添一份活力。 1、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发展1.1 时代背景20 世纪60 年代以前,受国际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商业建筑几乎都被设计成体形简单的方盒子,外立面也是简简单单的门窗处理,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这种过分追求建筑体形简洁的做法,失去了大众社交活动的场所和街道丰富的空间。表现出非人性的尺度,从而产生了冷冰冰的感觉。60 年代以后,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波普艺术的强烈冲击,均对建筑师及建筑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时,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地域主义等新兴建筑理论流派的影响下,欧美社会自发地掀起了一场“波普建筑”的浪潮。商业建筑的外在形式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既有外观简单实用的作品,又有表现怪异奇特,外表破碎的作品,许多以前似乎不能入建筑师“法眼”的“底俗”形式和符号成为了波普建筑的最爱。波普建筑出现于社会文化变革时期,出现于现代主义建筑走向极致的困惑时期,它从一个侧面打破了现代城市单调,刻板,无特色的局面,对于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建筑语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波普建筑的通俗化,商业化以及游戏化的语言,促使建筑呈现更多元,更亲切,更加趣味化的面貌,为现代建筑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建筑师们将具象物和商业媒介(如广告牌、标识、霓红灯、文字、花纹包装纸等)引入到建筑之中,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所强调的纯粹,统一,丰富了建筑形式,活跃了城市面貌。建筑师们游戏般的姿态,诙谐、戏谑的手法,为在各种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下奔波的人们带来了轻松与愉悦,同时唤起了人们对城市、对社会、对生活的另一种“记忆”。波普建筑以其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幽默的语言等突出特点,弥合了高雅建筑与底俗建筑的界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 1.2 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理论美国建筑学者罗伯特?文丘里等人在现代主义建筑受到普遍置疑挑战.人们思想混乱时,将普通老百姓的情趣提升起来,以理论的形式纳入一向由社会上层精英分子所把持的建筑艺术殿堂之中.并且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罗伯特?文丘主张采用两个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建筑,使现代建筑具有丰富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第一个是历史建筑因素,所有西方的历史建筑风格都可以借鉴,应该充分利用历史符号来丰富现代建筑的面貌;第二个是美国的通俗文化,包括好莱坞、拉斯维加斯这些一向被视为俗不可耐的商业风格,其实也都是具有价值的.也是可以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去。因此.建筑应该走装饰化的道路.不是采用古典复兴的方式,而是采用折中的、戏谑的、轻松的方式。文丘里认为: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波普建筑的表现形态必然具有一定的商业气息。在工业时代,现代主义建筑从工业建筑中得到启示,而到了商业社会,就应向商业建筑学习。 紧接着,文丘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进一步的阐述他的思想,他强调美国的商业文化在现代建筑和设计中的重要借鉴作用。强调霓虹灯文化、汽车文化以及拉斯维加斯这个赌城的艳俗面貌。对于改造刻板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作用。 1.3 局限与发展作为一种建筑风格和流派,波普建筑的出现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为建筑思维模式和城市面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它过于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过于强调大众的文化生活,过于争奇斗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品质的单调,使建筑流于肤浅与喧闹,使人们在新奇一段时间后,会对其感到疲倦;过于侧重通俗文化的运用,虽然能使一部分人感到喜悦,但同时也会使另一部分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极度厌恶反感。 2、现代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现代商业建筑在设计时,都十分注重形象,为了能够给人们流向深刻的印象,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外立面的设计上,其外立面的设计主要彰显是商业性,一般用于宣传广告。商业建筑不难理解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自身就具备商业性的功能,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对外立面进行设计,都不能完全的脱离商业性的价值。这是商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城市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在对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站在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方案,因为现代商业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建筑,平时的客流量非常多,甚至影响着城市交通,因此商业建筑的设计必然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而外立面作为商业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也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外立面设计需要体现出商业建筑标高之间的差别,进而体现出商业建筑的层次感,给人一种凹凸不平的视觉冲击感。设计人员不需要一定以地面物质为参照标准,尤其是商业建筑规模非常大时,更需跳出地面建筑的束缚。而且因为现代交通发展十分快速,形式多样,交通的多样化也能够为商业建筑的外立面提供设计灵感。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商业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所面临的交通方式,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即可可以增减商业建筑的层次感,同时也给民众带来亲和感。设计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人员眼界要开阔,平面布置与立体布置应该有效结合,既要彰显出现代化的特点,同时还应该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可以一种自由开放的感觉。 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人这一元素,因为现今的社会是一个讲究人权、倡导人性的社会,人才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因此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在设计时,还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商业建筑最为公共建筑,人们来来往往,数量十分多,因此设计人员在外立面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人的感受,让人能够有一种的置身其中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设计人员必须对商业建筑形体的尺度进行精确的测量,这样才能使人既能够看见,也能够摸见,同时个人一种流动的感觉。商业建筑虽然规模比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但是不能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这才是成功的设计方案。 3、结语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时代,设计人员通过独特的设计灵感,将外立面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从而加深人们的印象。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墙面标志物以及悬垂幕布以及广告塔等方式来进行设计,这样既起到了宣传广告的作用,也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赵湘伟,耿伟,马强. 建筑表皮媒体化设计中LED 图像显示技术的运用[J]. 华中建筑. 2011(05)[2] 阮昊. 商业界面的数字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