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青色是从蓝色里提取的,但比蓝色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大丈夫志在四海,即使相隔万里也好像就在身边一样。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yan列传》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人一定要懂得礼数之后才能产生恭敬的心理,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知礼.如果人不知礼,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19、贫而无谄

chǎn

,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贫穷却不谄媚他人,富贵却不骄傲。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

直。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别人对我有恩惠,我不应忘记,我对别人有恩惠,却不应老放在心上。

3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3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能够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所以才能堆积得高耸入云。指注重积累细小,才能有所成就。也比喻胸怀宽广、兼采众长的人,才能干成大事业。

3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名歌《紫骝liú马歌》

一根枝条成不了一棵树,一棵树成不了一片树林。喻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3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别人也会把你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别人也会把你的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

3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mó》

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3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___《老子》第二十二章

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lún语yǔ·公冶长》

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7、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

4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德。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51、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好事就积极参与,坏事就立即离开。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54、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55、锲qi è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 òu

。——《荀x ún

子·劝学》

如果做事情不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样坚硬的物体也能雕出美丽的花纹来。暗示的寓意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5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石头再怎么破碎,依然是坚硬的;丹砂无论怎么磨损,依旧是红色的。喻指具有高洁

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5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58、忧劳可以兴国,逸y ì豫y ù

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5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6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6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士人虽然有学问,但亲身实践才是根本。喻指要学以致用,只读书而不去实践,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对社会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

6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63、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64、不积跬ku ǐ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如果不累积一步半步的旅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去,如果没有积累成小河流,就没有办法融入河流。

6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66、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人的才干越是使用越会日益增长,人的思维越是多思越不会枯竭。

6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ku ì

。——《左传·宣公十二年》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俭,勤俭就不会缺乏财物

6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6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7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

7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7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

7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

74、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7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7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7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79、事必有发,然后又成。

凡事必有解决的方法,找到方法,就能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80、骏马能历险,离田不如牛。

走得快的好马能够穿越艰难险阻的地方,但耕起田地来,就不如牛了。喻指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81、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知道肚量的大小才去接受(吃多少东西),知道身材的高低才能穿(合适的)衣服。喻指人要有自知之明。

8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能行。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8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

84、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8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

8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87、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

88、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深更半夜走到一个深水池边,能不危险吗?意思是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

89、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们的互相了解,最可贵的是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9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91、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智慧的人,看见的是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愚蠢的人,看见的是事物之间的不同点。

9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青色是从蓝色里提取的,但比蓝色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大丈夫志在四海,即使相隔万里也好像就在身边一样。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yan列传》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人一定要懂得礼数之后才能产生恭敬的心理,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知礼.如果人不知礼,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19、贫而无谄 chǎn ,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贫穷却不谄媚他人,富贵却不骄傲。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文章中包括:求学篇、立志篇、品德篇、处世篇,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 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 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 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 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语文摘抄经典语录41句

语文摘抄经典语录41句 语文摘抄经典语录41句 导读: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的语文摘抄经典语录。 1. 我们的鞋子,我们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2. 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庞陀彼丹 3.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 人是可以沉醉在自己的坚强的意志里的。——雨果《海上劳工》 5.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6. 一个人若能为别人的生命与人道的法则着想。纵使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挣扎,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也不会全无回报的。——丘吉尔 7.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

证。——罗曼·罗兰 8.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9.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0.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1.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2. 我们的饭量我们知道。——苏联 13. 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亚里斯多德 14. 推崇真理的能力是点燃信仰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 15.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6. 有了母亲在身边,我们不必去寻求别人。她对我们的教诲是非常宝贵的:和善友爱体贴别人居于首位;不要伤害别人;决不乞求;决不占别人的便宜。与之相反的做法在我们家都是罪过。她总是要我们给予,但她从不要我们索取或乞求。她就是这样的人。——迈克尔·杰克逊 17.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18.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 在每个国家,知识都是公共幸福的最可靠的基础。——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1-30为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内容,31-55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有:同“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

论语名句和翻译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高考语文经典名句及详细出处

二十四史里的经典名句 1.《汉书﹒成帝纪》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2..《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的时候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察觉。 3.《后汉书﹒刘般传》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状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4.《汉书﹒董仲舒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5.《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毁吝之咎。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6.《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第一章)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大学》第十一章)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3、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一章)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6、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译文: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不迁怒,不贰过。

中文名言名句英语翻译

21.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 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 22.Take time when time cometh,lest time steal away. 时来必须要趁时,不然时去无声息。 23.When an opportunity is neglected,it never comes back to you.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一过,永不再来。 24.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晒草要趁太阳好。 25.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26.Work today,for you know not how much you may be hindered tomrrow. 今朝有事今朝做,明朝可能阻碍多。 27.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 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28.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 因循拖延是时间的大敌;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29.Every tide hath ist ebb. 潮涨必有潮落时。 30.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31.Wisdom is more to be envied than riches. 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32.Wisdom is better than gold or silver. 知识胜过金银, 33.Wisdom in the mind is better than money in the hand. 胸中有知识,胜于手中有钱。 34.Wisdom is a good purchase though we pay dear for it. 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36.If you want knowledge,you must toil for it. 若要求知识,须从勤苦得。 37.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 浅学误人。 38.A handful of common sense is worth a bushel of learning. 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 39.Knowledge advances by steps and not by leaps. 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跃进。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教育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 教育]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 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 2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译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 ‘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 ;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 ; 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 ;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 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 、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 译文 : 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 ;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 成。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1、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选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这样百姓好会服从了。如果选用邪曲之人,让他们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会服从。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译文: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 1古代乐舞的行列)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价《韶》乐:“美极了,也好极了。”评价《武》乐:“美极了,却还不够好。(有武力)”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语文名人名言】关于语文的名人名言

关于名言经典句子是激励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保持学习动力的词语,那么语文的名言句子是哪些名人所留下的呢?现在小编为你介绍以下语文名人名言的相关文章。 语文名人名言大全 1、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2、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3、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4、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密尔顿《论出版自由》 5、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7、不宽恕别人,是苦了你自己。 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9、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1、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高尔基 1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1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7、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100_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3篇精选(最新)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哀乐相生〗成语典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 〖兵不逼好〗成语典故: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 〖拔萃出类〗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百福具臻〗成语典故: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 〖博古通今〗成语典故: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拔类超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不劳而获〗成语典故: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 〖不能赞一词〗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能赞一辞〗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不切实际〗成语典故: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 〖不请自来〗成语典故:老聃迎着说道:‘刚正想来访你,你已不请自来,省却我们许多脚步。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五回 〖辨日炎凉〗成语典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列子·汤问》 〖不识东家〗成语典故:“不识东家丘”的略语。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抱痛西河〗成语典故: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教育]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教育] 《论语》名句及其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 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选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这样百姓好会服从了。如果选用邪曲之人,让他们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会服从。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价《韶》乐:“美极了,也好极了。”评价《武》乐:“美极了,却还不够好。(有武力)”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小学四年级语文必学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含注释)

【小学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必学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含注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翻译经典句子

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1.它本可进取,却故作谦卑;2.它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3.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容易;4.它犯错,却借由别人来宽慰自己;5.它自由软弱,却认为是生命的坚韧;6.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却不知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7.它在生活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Contemptible Soul:faking humility where itshould be aggressive;seeking sensual pleasures when empty;slipping into theeasy in face of the difficult; self-comforting when erroneous;labeling weaknessas tenacity of life in self-deceit;yielding,though unwillingly,to the muddylife.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许巍——《蓝莲花》看到这里我彻底服了)Walking through the dark days / wavering to and fro / That momentyou look down to your feet / You see the road underneath 幸福,是用来感觉的,而不是用来比较的。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付出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粉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Happiness is to be felt, not to becompared; life is to be lived, not to be bargained; love is to tie, not totest; sweetheart is to be loved, not to be hurt; money is to pay, not tomeasure; lie is to be disclosed, not to gloss; trust is to deposit, not to bechallenged.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I will be in constant search for mysoulmate in the endless sea of crowd. Fortune favors me if I could find her anddestiny plays its part if I couldn't.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Learn to choose, to forsake, to endureloneliness, to resist temptation. 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三毛) It’s delightful to have just one or twobosom friends in life. The delight lies in the mutual trust which makes youfeel secure. 公安都用淘宝体:“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赶紧预订喔!”我来给你译一个: Dear, Say goodbye to the pain of fleeingday by day, panic minute by minute, alarm second by second! Please! Please!Please![哈哈] 《教父》经典台词:1、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2、当你说“不”时,你要使“不”听上去象“是”一样好听。3.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4、痛苦不象死亡那样无可挽回! 5、永远不要恨你的敌人,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6、如果你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你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男人。 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 whatyou're thinking. // A friend should always underestimate your virtues and anenemy overestimate your faults. // Never hate your enemies. It clouds yourjudgment. // A man who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man.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附译文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

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