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可视化倒车雷达的设计

基于STM32可视化倒车雷达的设计
基于STM32可视化倒车雷达的设计

基于STM32可视化倒车雷达的设计

摘要

为有效地解决驾驶员停车及泊车所面临视野盲区的困扰,提高驾驶安全系数。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可视化倒车雷达的预警系统,该系统成本低、经济实用,是一种很人性化的设计。

倒车雷达又叫超声波倒车防撞系统。该系统核心是利用超声波技术测距,驾驶员倒车时系统能自动检测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在LCD 上实时显示出来,当车辆与障碍物距离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系统就会语音提示驾驶员作出正确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预警,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STM32/超声波测距/LCD显示/语音提示

Design Of Visual

Reversing Radar Based On STM32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driver parking and parking to face the vision of the blind area, and improve driving safety.This paper designs a visual reversing radar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STM32, the system is low cost,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is a very user-friendly design.

The reversing radar is also called ultrasonic reversing anti-collsion system. The core of the system is the use of ultrasonic ranging technology, when the driver backs up,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the distance with obstacles, and display it on LCD in real time,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the obstacle exceeds the preset range, the system will voice prompt the driver to make a correct judg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give early warning,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KEY WORDS STM32,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LCD display, voice prompt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1 绪论 (3)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3)

1.2 论文研究内容 (3)

2 可视化倒车雷达系统 (4)

2.1 倒车雷达系统构成及原理 (4)

2.2 倒车雷达的发展历程 (4)

3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硬件电路设计 (6)

3.1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硬件总体结构 (6)

3.2 STM32F103ZET6单片机 (6)

3.2.1 STM32F103ZET6单片机结构 (6)

3.2.2引脚定义及功能 (7)

3.3超声波测距电路模块 (8)

3.3.1 超声波测距功能及原理 (8)

3.3.2 超声波发射电路 (8)

3.3.3 超声波接收电路 (9)

3.4 LCD显示电路 (10)

3.4.1 LCD显示模块引脚及功能 (10)

3.4.2 STM32与LCD显示电路的接口电路 (11)

3.5 报警电路 (11)

3.5.1 蜂鸣器 (11)

3.5.2 STM32与蜂鸣器的接口电路 (12)

3.6 OV7670图像传感器 (12)

3.6.1 OV7670模块引脚及功能 (12)

3.6.2 STM32与OV7670模块的接口电路 (14)

4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的软件设计 (14)

4.1 软件开发环境 (14)

4.2 软件设计流程 (15)

5.安装与调试 (18)

5.1 硬件调试 (18)

5.2 软件调试 (18)

5.3 实验误差分析 (19)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 (24)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生活中随处可见,川流不息的马路上各式各样的车辆竞相涌流,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尽管驾驶员具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但是在泊车或者停车时都会存在视觉盲区,就是因为视野受到限制的原因,常常会发生一些小磕小碰、没有必要发生的意外事故,人们也越来越担心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些不必要的意外事故以及麻烦,汽车倒车提示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汽车倒车雷达装置孕育而生。目前,在大多数中高档次的私家车中都配备有可视化倒车雷达装置,但存在一些低档次的车辆中出于对价格的考虑,目前还不具备配备可视化倒车雷达装置的能力。所以他们就很适合本文设计的价格低廉的可视化倒车雷达。

据调查统计,2018年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已高到24028万辆,相比于去年来说增加了10个百分点,伴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安全隐患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安装可视化倒车雷达的车辆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比减少44.4%,这一数据的显示更为强调可视化倒车雷达的重要性。即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又给他人带来了便利。

1.2 论文研究内容

研究可视化倒车雷达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各个部分之间的电路连接。以STM32F103ZET6最小系统为核心运算部分、HC-SR04为信号接收部分、LCD显示屏为数据显示部分、OV7670为图像处理部分进行电路规划。

首先从可视化倒车雷达系统的构成以及原理来介绍,其次介绍发展历程,并构建明确的电路结构,分层介绍各个部分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则,实行各部分之间的可联系性,写入代码程序,使各个部分之间的电路有效的连接,最终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最后完成整体调试、分析测量结果,完成实物的设计,并检验实物的可用性。

此次设计,用Keil uVision5软件来完成所需功能的代码程序编译测试,用ST-LINK连接开发板烧录程序,使整个系统达到距离显示、语音提示、图像显示的效果。

2 可视化倒车雷达系统

2.1 倒车雷达系统构成及原理

倒车雷达名为“倒车防撞雷达装置”,又有“泊车辅助装置”之称。它是由超声波传感器(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控制器(交换、检测及提供信号)以及显示器(或蜂鸣器)三部分组成,采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发射超声波信号,当信号发现前方“道路”不通时,利用反射原理会产生回波信号,传感器接收到回拨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处理,然后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并命令显示器将距离呈现在LCD上,报警装置发出警告信号,以便驾驶员在倒车时可以心知肚明,使倒车更加安全方便,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2.2 倒车雷达的发展历程

随着对驾驶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倒车雷达也历经了种种发展变革,目前已达到六代之多。

第一代倒车雷达是被动性的,至今在街上的三轮车上还能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倒车,请注意”,这段语音堪称倒车雷达的鼻祖,但它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倒车雷达,它只能通过喇叭来提醒周边该车辆正在进行倒车,引起周边人们的注意,主动去避让。与现在的倒车雷达不同,它在倒车时不能测量到车辆后面障碍物的距离,也不能提醒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

采用蜂鸣器提示是第二代倒车雷达惯用的方法,当驾驶员倒车时,突然听到报警声,就说明车辆后方存在障碍物。报警声越大,意在提醒驾驶员其车辆离障碍物越来越近。尽管很直观的告诫驾驶员后方存在障碍物,但并不能让驾驶员清楚它们之间的距离。

数码、波段显示版出现于第三代,如果是静止物体的话,在距离物体1.8米的位置显示屏就会开始显示;如果是运动物体的话,会在0.9米左右的位置开始显示。数码显示、波段显示模式是该产品的两种自选模式,两者侧重点不同,数码显示侧重于在数字凸显方面,而波段显示则是异色警示方面(红指示危险,黄指示警告,绿指示安全)。已初步具备现代倒车雷达功能,但不美观,甚至会造成驾驶员观察路况的新盲点。

倒车雷达发展到第四代,人们用液晶荧幕显示代替第三代的数码显示,这时有了质的飞越。在不将汽车置于倒车档,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显示器观察汽车与周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且这一代外观美观,使用方便,但由于抗干扰能力不强,会引起误报。

第五代倒车雷达是提升用户体验更上一层的产品,其中集成了语音提示、倒车雷达、车内温度显示和后视镜等多项功能。采用不同级别的语音提示和视觉显示以及当时最新的仿生超声雷达技术,准确地检测距汽车2米范围内的障碍物反馈给驾驶员。

无线液晶倒车雷达和彩色液晶显示的加入,以及影音系统、无线连接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是第六代倒车雷达的又一大特色。无线连接完美地解决安装时布线难的问题,方便快捷。

3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硬件电路设计

3.1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硬件总体结构

MCU执行数据处理,超声波模块执行信号的发射与接收,LCD显示模块执行屏显,报警电路模块执行报警提醒,摄像头模块执行投影显示。根据方案的设计,硬件系统采用STM32F103ZET6单片机、TFT_LCD屏显、S8050蜂鸣报警、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OV7670图像传感、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等。系统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结构框图

3.2 STM32F103ZET6单片机

3.2.1 STM32F103ZET6单片机结构

此次系统选用STM32F103ZET6型号的单片机,内核32位高性能ARM Cortex-M3处理器,时钟高达72M并且可以实际超频一点点,支持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64KB SRAM、512KB FLASH和112个通用IO口以及各种基本定时器等多种零件使其拼接而成。而且还可以用外部总线(FSMC)扩展SRAM并连接LCD等,通过FSMC驱动LCD,可以有效提高LCD刷屏的速度。其中芯片144个引脚,其中有112个可以作为IO口来使用,大部分IO口都耐5V。该系列支持三种低功耗模式:睡眠,停止和待机,用电池可以为RTC和备份寄存器提供供电环境。其性价比高,价格便宜。内部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 芯片内部结构图

3.2.2引脚定义及功能

下图3-3为STM32F103ZET6的引脚图

图3-3 STM32F103ZET6引脚图

图中,P1、P2一共有106个IO端口,原本该单片机有112个IO口,这时刨除RTC晶振用的2个,余下110个,再除去P1和P2总共引出的106个IO口,剩余的4个IO口由其它2组排针引出。

3.3超声波测距电路模块

3.3.1 超声波测距功能及原理

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具有信号发射和接收两大功能,它的工作电压维持在4.5V-5.5V之间,可提供的探测距离为2cm-400cm,测量精度误差不超过4%。它的四个引脚连接到MCU的VCC,并使用5V电源,让TRIG IO端口触发控制信号输入,ECHO IO端口用于回响信号输出,GND端口用于接地,使用2个IO口,然后就可以模拟时序来使超声波模块工作了。通过超声脉冲回波渡越时间法来达到超声波测距的目的。假定从信号发射到接收消耗的时间为t,传播速度(空气中)为c,到标记物体的间距为D时,它们的关系如下3-4式所示:

D = ct /2 (3-4)

基本原理:发射器发射长度约6毫米,频率为40千赫兹的超声波信号,该信号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头接收。不仅可以产生mV电平的弱电压信号,而且接收头还能被看成压电效应传感器。原理图如下图3-5所示

图3-5 超声波测距原理框图

3.3.2 超声波发射电路

超声波发射电路如下图3-6所示,MCU产生的40KHz方波,74LS04则对40KHz频率信号进行解调,使超声波传感器产生谐振。通过谐振转变信号发射脉冲,在传播期间遭到障碍物的阻拦,经其表面反射回来被接收器接收,控制器进行下一步处理。

图3-6 超声波发射电路

3.3.3 超声波接收电路

超声波接收电路如下图3-7所示。在超声波信号的传播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能量损失等不必要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而且与障碍物的距离越远,损失的能量就越多。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信号放大的功能对于超声波接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通过信号放大后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也有很大的误差,这是因为在接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混杂一些无关的干扰信号,所以只能改变传输模式进行防止信号的衰减。

图3-7 超声波接收电路

3.4 LCD显示电路

3.4.1 LCD显示模块引脚及功能

LCD模块接口电路如下图3-8所示

图3-8 LCD模块接口

TFT_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不同于无源TN_LCD、STN_LCD的简单矩阵,它可以有效克服非选通时的串扰,原因在于液晶屏上每个像素它都设置了一个薄膜晶体管(TFT),不用使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后再进行输出,进而确保色彩更加准确完美。显示质量高、没有电磁辐射、功耗小、画面显示效果好是TFT_LCD成为主流的LCD显示器的重要因素。D 模块不采用8位的方式,而采用与外部并方式的16位连接,其主要原因是彩屏数据量庞大,在图像显示时,成像速度越快越好,16位传输数据让其处于真正的工作状态。该模块的并口有如下一些信号线:

CS:TFT_LCD 片选信号

WR:向TFT_LCD 写入数据

RD:从TFT_LCD 读取数据

D[15:0]:16 位双向数据线

RST:硬复位TFT_LCD

RS:命令/数据标志(0,读写命令;1,读写数据)

BL_CTR:背光控制信号

T_MISO/T_MOSI/T_PEN/T_CS/T_CLK:触摸屏接口信号

3.4.2 STM32与LCD显示电路的接口电路

TFT_LCD 模块与STM32F103的IO口对应关系如下:

LCD_BL(背光控制)对应PB0

LCD_CS 对应PG12 即FSMC_NE4

LCD_RS 对应PG0 即FSMC_A10

LCD_WR 对应PD5 即FSMC_NWE

LCD_RD 对应PD4 即FSMC_NOE

LCD_D[15:0]则直接连接在FSMC_D15~FSMC_D0。如下图3-9所示

图3-9 TFTLCD与开发板连接示意图

3.5 报警电路

3.5.1 蜂鸣器

本设计用有源蜂鸣器,即自带震荡电路的蜂鸣器,当接通电源时,它会振动。而如果是无源蜂鸣器,就需要特定的频率(2-5Khz)来驱动信号让其产生振动,其原理图如下图3-10所示

图3-10 有源蜂鸣器

从R31输入信号经过三极管S8050的放大促使蜂鸣器发出警报,来提醒驾驶员防止事故的发生。图3-10中,R33用作下拉电阻,Q1用于电流扩展,有效的避免MCU复位时,蜂鸣器存在发声的现象。

3.5.2 STM32与蜂鸣器的接口电路

蜂鸣器与STM32的接口电路如下图3-11所示

图3-11 蜂鸣器与STM32连接原理图

3.6 OV7670图像传感器

3.6.1 OV7670模块引脚及功能

OV7670图像传感器是一款体积小、工作电压低、高灵敏度适合低照度的CMOS传感器。该产品VGA图像最高可达30帧/秒,外界图像透过镜头经过一个感光矩阵(传感器的像敏单元阵列),图像传感器的图像点都和感光元件相对应,感光二极管是感光单元的核心元件,二极管吸收光照并产生电流,电流强度决定光照强度。需要注意的是CMOS传感器已经集成了A/D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在每个感光元件上,因此数字信号由感光元件直接输出,然后把每个感光单元的数字信号整合后传给DSP芯片做一些处理,通过传输线路把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存储在FIFO芯片(AL422B)中,并获得清晰稳定的彩色图像。原理图如下图3-12所示。

图3-12 OV7670原理图

OV7670 摄像头模块自带一个有源晶体振荡器,可产生12M的时钟信号作为OV7670的XCLK输入。同时,它配备了稳压芯片,可提供稳定的2.8V工作电压,并含有一个FIFO芯片(AL422B)。采用AL422B作为缓冲,存储较为完整的图像,工作频率为50M赫兹。通信信号如下所示:

VCC3.3:模块供电脚,接3.3V电源

FIFO_WEN:FIFO写使能

GND:模块地线

OV_SCL:SCCB通信时钟信号

OV_SDA:SCCB通信数据信号

FIFO_WRST:FIFO写指针复位

FIFO_RRST:FIFO读指针复位

FIFO_OE:FIFO输出使能(片选)

FIFO_D[7:0]:FIFO输出数据(8位)

OV_VSYNC:OV7670帧同步信号

FIFO_RCLK:读FIFO时钟

3.6.2 STM32与OV7670模块的接口电路

OV7670 摄像头模块引脚和STM32 的连接关系如下:

OV_SDA 接PG13;

OV_SCL 接PD3;

FIFO_RCLK 接PB4;

FIFO_WEN 接PB3;

FIFO_WRST 接PD6;

FIFO_RRST 接PG14;

FIFO_OE 接PG15;

OV_VSYNC 接PA8;

OV_D[7:0]接PC[7:0]。

如下图3-13所示

图3-13 摄像头模块接口与STM32连接图

4 基于STM32倒车雷达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

本设计所需的程序包括STM32主控制程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程序、距离检测程序和危险报警程序以及图像处理显示程序。以主控制程序为主,用Keil uVision5软件并用32语音对其进行编译调试并写入,而超声波发射及接收程序、距离检测程序、危险报警程序、图像处理显示程序则对其进行辅助。

本系统的下位机固定开发使用Keil uVision5软件,用于开发基于STM32F103ZET6系列固件库的固件程序,把库里面存在的模块化HC-SRO4、TFT_LCD 、OV7670驱动添加到工程中,对其进行编译调试。具体的工程创建方式如下:

第一步,在STM32_Project目录下新建工程文件夹并给予命名。

第二步,用右键单击Keil uVision5图标选择打开选项进行运行。

第三步,在打开软件中点击project,再点击提示下拉菜单中的New uVision Project进行工程项目创建。

第四步,选择在弹出的对话框第一步中创建的工程文件夹对其进行命名,然后点击确认。

第五步,在弹出的新对话框中点击STMicroelectronics下拉中STM32F1 Series的STM32F103,再选择STM32F103ZE,点击OK。

第六步,在弹出的ManageRun-TimeEnvironment选择界面中勾选需要的驱动程序。

第七步,在程序界面中点击ManageProjectItems然后可以对ProjectTargets和Groupsr内的名称进行更改,再在Groupsr目录下把ProjectTargets的主程序文件添加进来,点击OK结束。

第八步,最后在程序界面中点击OptionsforTarget进行设置更改。

4.2 软件设计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系统开始初始化,然后超声波发射模块发射出超声波信号。使定时器打开并开始计时,信号通过发射到被反射再到被接收。打开外部中断并关闭计时器,然后计算出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最后设置报警距离和屏幕显示,检测障碍物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报警距离,如果小于则有效的警示驾驶员,提高驾车安全系数。具体流程图如下图4-1所示。

图4-1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除了超声波测距流程外,系统还具有通过MCU外部端口实现外部中断的功能。当驾驶员倒车时,预警系统会自动进入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然后MCU端口通过输出频率40kHz的脉冲方波信号,使定时器打开并开始计时。接收到反射信号后产生外部中断信号,该信号送达到MCU,然后MCU进入外部中断服务程序,同时关闭定时器。其流程图4-2、4-3如下所示。

图4-2定时器中断图4-3外部中断

5.安装与调试

5.1 硬件调试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电路的设计错误、电路的焊接错误(元器件的虚焊、漏焊、错焊等)、电路的连接错误都是影响硬件调试的主要因素,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排除一切故障,给软件的调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电路线路和各独立模块检查:

(1)首先检查电器元件的型号是否与仿真时的一样。根据原先设计的电路图,仔细查找是否存在元器件与电路有接线错误以及是否有损坏。其次检查元器件是否存在虚焊、漏焊、错焊的现象,一旦发现这方面的问题,立即更换新的或者完好的元器件避免电路板被损坏;

(2)电路检查过程中,通过万用表检测电路看是否存在连接不全,以及电路设计的时候的线路接线是否正确,如果找出线路接线的错误,应立即修改,然后从第一步从新开始检查;

(3)待上面的检查全部完成后,给电路通电,并用万用表对各个元器件、电路的引脚是否有连接错误,如果存在错误,必须把错误修改完毕,否则容易损坏元器件甚至电路板;

(4)上电后,打开电源开关,检查LCD是否正常显示,各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5.2 软件调试

硬件调试进行完后,就要开始软件调试。软件调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软件自身带的错误反馈功能来检验编写程序是否有错误,看设计是否能够满足需要,注意在各个模块之间的传递参数是否正确。

程序部分:

(1)检查LCD显示模块程序,查看是否显示距离。

(2)检查超声波测距模块程序,查看测量距离是否接收正确。

(3)LCD显示模块与超声波测距模块相结合,查看是否能正确显示测量距离信息。

(4)检查报警模块程序,查看是否能正确警示。

(5)报警模块与LCD显示、超声波测距模块相结合,查看是否能正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报警。

(6)检查图像处理模块程序,查看是否能正确显示图像。

(7)程序调试完成后,可以正确显示测量距离信息,编写的程序正确。

软件部分:

(1)查看是否选择正确的单片机型号。

(2)尽量把工程和文件放在同一文件夹下。

(3)检查编写的程序是否出现报错,及时修改调试。

(4)计算机是否识别单片机编译器。

5.3 实验误差分析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其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有:

(1)测量偏差的影响。测量偏差主要是由于超声波发射器的发散角引起的,如下图5-1所示。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更换发散角小的发射头;二是避免探测到这种结构的物体。

图5-1 发射角引起的误差

(2)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介质的密度和温度都是影响声波传播速度的直接因素。通过多次测量来校正声波的波度进行减少该误差,以此来减少这种误差。再者对其进行温度补偿,选择温室20°C左右、声速344米/秒作为固定参数,来有效地降低温度变化带来的直接性误差。

(3)超声波回波声响的影响。超声波发出信号到障碍物的距离与回波的声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与障碍物的距离越近,回波声响越强;越远离障碍物,回声越弱。尽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情况,但是可以根据障碍物的距离调节脉冲组的脉冲数以减小误差。

总结

总体来说,完成本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起初课题的选择到现在课题的收尾,每一阶段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本次设计实现了倒车避障的功能,通过超声波测距原理测出与障碍物的距离,进行报警并显示处理,最终达到避障的目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应付考试,要想真正的掌握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之前学的知识大多已被遗忘,要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让理论知识概念在头脑中逐渐浮现。在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查寻各个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电路连接的资料和视频讲解,经过多次调试与检查,把其每个模块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把实物做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单单进行的是系统的知识整合,还通过撰写和实际操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论文创作过程中,无法做到规范的使用书面描述,通过一次次的修改来完善,最终撰写完成,从中学会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

由于时间和技术有限,系统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存在着缺点,设备价格和设备性能方面还有待通过技术提升加以改进,希望未来系统设计的其他功能可以进一步扩大,提升它的价值空间。

致谢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去,转眼间,便到了该我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了,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逐渐进入尾声。

在本次论文设计中,薛老师从论文选题开始就不止一次的耐心解答我不懂的地方,并不忘拓展我的视野,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平易近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不仅教会了我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培养了我面对困题不轻易放弃的信念,深深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充实着我。

毕业论文的完成,首先感谢老师为我传道授业解惑,朋友的耐心帮助,以及西亚斯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其次在过去的四年里,我所学到的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所培养的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广阔视野。我很荣幸遇到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使我能够度过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最后,感谢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步入社会,踏上新征程,未来是未知的,但我将风雨兼程,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韩韧, 金永威, 王强. 基于STM32和超声波测距的倒车雷达预警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 35(4):63-66.

[2] 朱华. 发展中的汽车倒车雷达[J]. 人民公交, 2006(1):57-59.

[3] 李德明, 韩剑, 江国强. 基于OV7670的图像采集及显示系统设计[C]// 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 2010.

[4] 鞠永胜. 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倒车雷达的设计与实现[D]. 山东大学, 2010.

[5] 生蕾. 基于FPGA的可视倒车雷达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6] 张璟. 液晶显示系统时序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 宋云霞. FPGA的TFT-LCD真彩液晶屏显示控制[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7(4).

[8] 毕如俊, 曹成茂, 郑泉.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倒车影音系统设计[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 10(8):64-66.

[9] 张欣, 冯雷, 姜长坤.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超声波倒车雷达系统的设计[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4):29-32.

[10] 李磊, 白桦林. 基于FPGA的视频图像控制器的设计[J]. 中国科技纵横, 2013(17):67-67.附录

基于STM32F103ZET6最小系统设计

电路设计与PCB制板》 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STM32F103ZET6最小系统 引言:Altium Designer基于一个软件集成平台,把为电子产品开发提供完整环境所需工具全部整合在一个应用软件中。 Altium Designer 包含所有设计任务所需工具:原理图和PCB设计、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 目前我们使用到的功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供了丰富的原理图组件和PCB封装库并且为设计新 的器件提供了封装,简化了封装设计过程。 2、提供了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支持“自上向下”的设 计思想,使大型电路设计的工作组开发方式称为可能。 3、提供了强大的查错功能,原理图中的ERC(电气规则 检查)工具和PCB 的DRC(设计规则检查)工具能帮助设计者更快的查出和改正错误。 4、全面兼容Protel系列以前的版本,并提供orcad格式文 件的转换。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掌握、使用实用电子线路、计算机系统设计、制板的能力;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线路和正确绘制设计线路、系统的能力; 3.了解原理图设计基础、了解设计环境设置、学习 Altium Designer 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4.掌握绘制原理图的各种工具、利用软件绘制原理图; 5.掌握编辑元器件的方法构造原理图元件库; 6. 熟练掌握手工绘制电路版的方法,并掌握绘制编辑元件封装图的方法,自己构造印制板元件库; 7.了解电路板设计的一般规则、利用软件绘制原理图并自动生成印制板图。 二、设计过程规划 1、根据实物板设计方案; 2、制作原理图组件;

3、绘制原理图; 4、选择或绘制元器件的封装; 5、导入PCB图进行绘制及布线; 6、进入DRC检查; 三、原理图绘制 ?新建工程: 1.在菜单栏选择File → New → Project → PCB Project 2.Projects面板出现。 3.重新命名项目文件。 ?新建原理图纸 1. 单击File → New→ Schematic,或者在Files面板的New单元选择:Schematic Sheet。 2.通过选择File → Save As来将新原理图文件重命名(扩展名为M 3.SchDoc),和工程保存在同一文件目录下。

基于STM32的经典项目设计实例

13个基于STM32的经典项目设计实例,全套资料STM32单片机现已火遍大江南北,各种教程资料也是遍布各大网站论坛,可谓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差不多。今天总结了几篇电路城上关于STM32 的制作,不能说每篇都是经典,但都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很有学习参考意义的设计实例。尤其对于新手,是一个学习stm32单片机的“活生生”的范例。 1.开源硬件-基于STM32的自动刹车灯设计 自动刹车灯由电池供电并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因此无需额外连接其他线缆。使用两节5号电池时,设计待机时间为一年以上(待机功耗66微安),基本可以实现永不关机,即装即忘。 2.基于STM32F407的openmv项目设计资料 本项目是一个openmv,通过摄像头可以把图像实时传输给显示屏显示。MCU选择的是STM32F407(STM32F407数据手册),ARM Cortex-M4内核,最高频率可达180Mhz,包含一个单精度浮点DSP,一个DCMI(数字相机接口)。 3.STM32无线抢答器 无线抢答器采用STM32F302(STM32F302数据手册)芯片主控,同时用蓝牙,语音模块,数码管,七彩灯等部件构成,当主持人按下抢答键时,数码管进入倒记时,选手做好准备,当数码管从9变为0时,多名选手通过手机上虚拟按键进行抢答,同时语音播报抢答结果,显示屏上显示选手的抢答时间。 4.基于ARM-STM32的两轮自平衡小车 小车直立和方向控制任务都是直接通过控制小车两个电机完成的。假设小车电机可以虚拟地拆解成两个不同功能的驱动电机,它们同轴相连,分别控制小车的直立平衡、左右方向。 5.基于STM32F4高速频谱分析仪完整版(原创) 本系统是以STM32F407(STM32F407数据手册)进行加Blackman预处理,再做1024个点FFT进行频谱分析,最后将数据显示在LCD12864上,以便进行人机交互!该系统可实现任意波形信号的频谱显示,以及可以自动寻找各谐波分量的幅值,频率以及相位并进行8位有效数据显示。 6.基于STM32F4的信号分析仪设计(有视频,有代码) 这次基于discovery的板子做一个信号分析仪,就是练手,搞清楚STM32F4(STM32F4系列数据手册)中的USB固件编写,USB驱动的开发,上位机UI开发等一整套流程,过一把DIY的瘾。 7.基于STM32F4的解魔方机器人-stm32大赛二等奖(有视频) 本系统是基于Cortex-M4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的解魔方机器人,在硬件方面主要有OV7670摄像头,LCD,舵机,在软件方面主要有OV7670的驱动,摄像头颜色识别算法,解魔方算法和舵机动作算法。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及调试技术,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的绘制,制版,器件采购,安装,焊接,硬件调试,软件模块编写,软件模块测试,系统整体测试等整个开发调试过程。

7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精彩设计实例

7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精彩设计实例,附原理图、代码等相关资料 STM32单片机现已火遍大江南北,各种教程资料也是遍布各大网站论坛,可谓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差不多。今天总结了几篇电路城上关于STM32的制作,不能说每篇都是经典,但都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很有学习参考意义的设计实例。尤其对于新手,是一个学习stm32单片机的“活生生”的范例。 1、STM32与FPGA强强联合,实现完整版信号发生器 话说之前看过作者的另外一个作品,是STM32和FPGA实现的示波器,当然感觉不做。现在作者又推出了信号发生器。重点是TFT触屏来控制波形,相当于一个终端,STM32用来通信,起到了FPGA和TFT之间的纽带作用。最后波形输出作者使用了巴特沃斯滤波器,让输出的波形更加干净。虽然以高端的信号发生器无法比拟,但是用于平时信号输出使用时足够了。 2.采用STM32单片机基于uCOS II系统控制VS1053B语音芯片制作的MP3播放器 一看到uCOS II,就觉得是个高级货,绝对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该制作耗时半年能完成制作,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坚持。这个使用了VC1053B音频模块,TFT液晶显示,还是用了NRF24L01无线模块(暂时没明白这个无线如何使用的),最后作者还很细心的提供了理论指导,方便大家制作。 3.使用OV7670让STM32转身变成照相机(附原理图、代码源文件) 经常使用STM32的同学有没有做过照相机呢?虽说在智能手机遍布的时代,正经相机也要束之高阁了。但是能使用STM32做个相机,拿出去拍个照也是非常拉风的。这个相机使用了ST32F103C8T6(ST32F103C8T6数据手册),摄像头用的是OV7670,带SD卡和触摸屏2.4寸,整体尺寸和卡片机差不多。 4.基于STM32的手机WIFI 控制四轴飞行器设计 我们平时看到的四轴飞行器多是遥控手柄控制的,给你推荐的这个是手机通过wifi就可以控制了,重点在作者还提供了安卓版本的app,直接安装就可以控制飞行器了,当然前提是要根据作者提供的原理图、pcb、代码做出个飞行器了。对APP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写写ios 版本的。 5、使用STM32F103RC实现数字万用表设计,具备常用功能 作为电子工程师,最经常用到的就是万用表,可以很少人知道万用表里面的结构、测电压的过程。现在就有人用STM32F103(STM32F103数据手册)做了个数字万用表,只有三个常用功能:测电压(0-50v),测电阻(1k-390k),短路档,使用了LCD5110显示数据,大家不妨动动手开发其他功能。 6、基于RFID技术、以STM32为终端的智能小区管理系统 话说现在高档小区越来越多,对小区的智能化管理也在日渐智能化。这个设计就使用了当下很火的wifi智能控制。系统由多个智能服务终端和系统服务器所组成。智能服务终端就是一个基于STM32的完备系统,涵盖了室内环境监测、高温火警GSM报警、A卡管理助手、天气助手、用户电子账单、万年历、小区意见反馈等功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毕业设计

海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学号:20112834320005 姓名:陈亚文 年级:2011级 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 学部:工学部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张健 完成日期:2014 年12 月 1 日

摘要 本次试验主要分析了基于STM32F103微处理器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系统设计过程。此智能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STM32F103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红外探测电路、超声波避障电路。本次试验采用STM32F103微处理器为核心芯片,利用PWM技术对速度以及舵机转向进行控制,循迹模块进行黑白检测,避障模块进行障碍物检测并避障功能,其他外围扩展电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小车在运动时,避障程序优先于循迹程序,用超声波避障电路进行测距并避障,在超声波模块下我们使用舵机来控制超声波的发射方向,用红外探测电路实现小车循迹功能。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电机控制功能、智能小车简单循迹和避障功能的软件设计方案,并在STM32集成开发环境Keil下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并使用mcuisp软件进行程序下载。 关键词:stm32;红外探测;超声波避障;PWM;电机控制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mainly analyzes the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car based on microprocessor STM32F103 system design proces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ystem mainly including STM32F103 controller, motor drive circuit,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circuit of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This experiment adopts STM32F103 microprocessor as the core chip, using PWM technique to control speed and steering gear steering, tracking module is used to detect the black and white, obstacle avoidance module for obstacle detec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other peripheral extended circuit to realize the whole system function. When the car is moving, obstacle avoidance program prior to tracking, using ultrasonic rang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we use steering gear under ultrasonic module to control the emission direction of ultrasonic,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car tracking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hardware design is proposed for motor control function, simple intelligent car track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of software design, and in the STM32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nder the Keil.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program, and use McUisp program download software. Keywords:STM32;Infrared detection;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PWM;Motor control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实验综合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陶龑 学号2016301033 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2014级软件班 指导教师刘强 成绩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六年十一月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电子计算器即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器进行电子化和数字化,为其减少时间误差和体积,并提供更多的扩展实用功能,从而使电子计算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经过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后,本论文以该理念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使用Keil5平台,以C语言为基础进行软件编程的简易电子计算器,其内在TFT-LCD液晶屏进行输出,以四个按键进行输入,从而实现显示输入数据以及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功能。 通过软件程序的编写、硬件电路原理的实现、电子计算器正常工作的流程、原理图仿真实现、硬件实物的安装制作与硬件实物的调试过程,该简易电子计算器现可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关键词:简易电子计算器STM32 C语言Keil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Function Electronic Clock based on STM3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calculator calculator for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o reduce the time error and volume, and provide more extended utility function, so that the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alculators. After searching and collecting dat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a design based on STM32 chip as the core controller, using Keil5 platform,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based on C language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TFT-LCD LCD screen for input and output, with four keys, so as to realize the display of input data and the basic the function of add, subtract, multiply and divide operations. Through the software program, hardware circuit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calculator realization, normal work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graph simulation, hardware installation and hardware debugging process, the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is used in daily life and work. Key words: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STM32 language C Keil5

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及实现本科毕业论文 精品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及实现 姓名:郝宇 学号:0930******** 班级:01班 年级:2009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丁光哲讲师完成时间:2013年5月20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武昌工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作者学号:0930********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及实现 郝宇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program based on STM32 Hao, Yu 2013年5月20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工业生产越来越先进复杂,操作系统μC/OS-II 是高效、稳定、可靠、节能的系统,广泛应用安防,消费电子中。而基于Cortex-M3架构下的STM32是一款性价比优越新型微处理器,将μC/OS-II移植到STM32 上能够发挥其高效的性能,从而投入社会生产,制造出很多有用又实惠的电子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μC/OS-II操作系统理论分析、移植方法、应用程序设计及调试仿真实现。首先,对μC/OS-II的理论分析,研究其实际应用及系统结构;其次,分析STM32硬件平台及μC/OS-II的移植需求;最后,在μC/OS-II 上开发LCD,LED,按键KEY等应用程序,并对多任务系统调试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μC/OS-II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任务管理、内存管理和时间管理三大部分,其间通信是通过消息队列和消邮箱。 (2)μC/OS-II移植主要在OS_CPU.H,OS_CPU_C.C,OS_CPU_A.ASM三个文件中,涉及到数据类型、堆栈、中断定义和任务切换等。 (3)应用程序设计优先级分配要合理,硬件平台初始化模块化处理。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μC/OS-II;移植

基于某STM32F103的恒温系统的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13 级本科生课程报告 报告时间2016.09.20 学生谊坤 学号08133367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王凯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评语(①对课程基础理论的掌握;②对课程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③对课程报告相关实验、作品、软件等成果的评价;④课程学习态度和上课纪律;⑤课程成果和报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和成绩;⑦存在问题等):

成绩:任课教师签字: 年月日 摘要 针对目前温度控制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是由功能繁杂的大量分离器件构成,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T6的温度控制系统。本设计是基于DS18B20的温度控制系统,以STM32F103ZET6为控制系统核心,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对温度的显示和控制功能。在该系统中,为了减小干扰的影响,用均值滤波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温度判定等一系列操作的依据。设计中,基本上实现了该系统的功能,通过DS18B20采集温

度数据,使用LCD屏幕来显示相关的信息,能够通过加热和降温将温度控制在恒定的围,并可以手动设置恒温围,温度超出限制后会有声光报警。 关键词:STM32F103,均值滤波,恒温控制,DS18B20 目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设计思想 (1)

2 硬件设计 (2) 2.1硬件平台 (2) 2.2硬件设计模块图 (3) 2.3温度传感器DS18B20 (3) 2.4 LCD屏幕 (6) 2.5 DC 5V散热风扇 (8) 2.6加热片 (8) 3 软件设计 (9) 3.1软件平台 (9) 3.2软件设计模块图 (9) 3.3主程序流程图 (10) 3.4子程序流程图 (11) 3.4.1 恒温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11) 3.4.2 flag标志设置子程序流程图 (12) 3.4.3温度设置子程序流程图 (13) 3.4.4温度读取函数流程图 (14) 3.4.5均值滤波程序流程图 (15) 3.4.6显示函数程序流程图 (16) 4 调试分析 (16)

毕业设计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说明

摘要 本次试验主要分析了基于STM32F103微处理器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系统设计过程。此智能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STM32F103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红外探测电路、超声波避障电路。本次试验采用STM32F103微处理器为核心芯片,利用PWM技术对速度以及舵机转向进行控制,循迹模块进行黑白检测,避障模块进行障碍物检测并避障功能,其他外围扩展电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小车在运动时,避障程序优先于循迹程序,用超声波避障电路进行测距并避障,在超声波模块下我们使用舵机来控制超声波的发射方向,用红外探测电路实现小车循迹功能。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电机控制功能、智能小车简单循迹和避障功能的软件设计方案,并在STM32集成开发环境Keil下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并使用mcuisp软件进行程序下载。 关键词:stm32;红外探测;超声波避障;PWM;电机控制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mainly analyzes the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car based on microprocessor STM32F103 system design proces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ystem mainly including STM32F103 controller, motor drive circuit,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circuit of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This experiment adopts STM32F103 microprocessor as the core chip, using PWM technique to control speed and steering gear steering, tracking module is used to detect the black and white, obstacle avoidance module for obstacle detec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other peripheral extended circuit to realize the whole system function. When the car is moving, obstacle avoidance program prior to tracking, using ultrasonic rang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we use steering gear under ultrasonic module to control the emission direction of ultrasonic,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car tracking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hardware design is proposed for motor control function, simple intelligent car track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of software design, and in the STM32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nder the Keil.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program, and use McUisp program download software. Keywords:STM32;Infrared detection;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PWM;Motor control

基于STM32F103的恒温系统的设计.docx

.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13级本科生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信科专业综合实践 报告时间2016.09.20 学生姓名张谊坤 学号08133367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王凯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评语(①对课程基础理论的掌握;②对课程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③对课程报告相关实验、作品、软件等成果的评价;④课程学习态度和上课纪律;⑤课程成果和报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和成绩;⑦存在问题等): 成绩:任课教师签字: 年月日

摘要 针对目前温度控制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是由功能繁杂的大量分离器件构成,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 STM32F103T6 的温度控制系统。本设计是基于 DS18B20 的温度控制系统,以STM32F103ZET6 为控制系统核心,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对温度的显示和控制功能。 在该系统中,为了减小干扰的影响,用均值滤波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温度 判定等一系列操作的依据。设计中,基本上实现了该系统的功能,通过 DS18B20 采集温度数据,使用 LCD 屏幕来显示相关的信息,能够通过加热和降温将温度控制在恒定的范围内,并可以手动设置恒温范围,温度超出限制后会有声光报警。 关键词: STM32F103,均值滤波,恒温控制,DS18B20

.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设计思想................................................................................................................................................................. 1.3 实现的功能 (2) 2 硬件设计........................................................................................................................................................................ 2.1 硬件平台................................................................................................................................................................. 2.2 硬件设计模块图 (3) 2.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4) 2.4 LCD 屏幕 (8) 2.5 DC 5V 散热风扇 (10) 2.6 加热片 (10) 3 软件设计 (11) 3.1 软件平台 (11) 3.2 软件设计模块图 (12) 3.3 主程序流程图 (12) 3.4 子程序流程图 (14) 3.4.1 恒温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14) 3.4.2 flag 标志设置子程序流程图 (15) 3.4.3 温度设置子程序流程图 (16) 3.4.4 温度读取函数流程图 (17) 3.4.5 均值滤波程序流程图 (18) 3.4.6 显示函数程序流程图 (19) 4 调试分析 (19) 4.1 硬件调试 (20) 4.2 软件测试 (20) 4.3 功能实现分析 (21) 5 实验总结 (21) 参考文献 (23)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项目设计报告

项目设计报告

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如下图所示。该系统采用的主要模块是STM32F407ZE系列的单片机,负责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将各个模块收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OLED屏显示出来。而智能家居监控系统需要实现监控温湿度、光照强度、密码开锁等信号并及时的做出回应。本课程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火灾、光照强度等温湿度异常、外人闯入等危险状态。 图1 智能家居系统框图 该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由超声波模块、温湿度模块、光敏电阻、OLED 显示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LED显示以及按键输入模块组成基本的检测外设,由STM32F407ZE来对各个外设进行控制。其中超声波模块、温湿度模块和光敏电阻将检测到的一些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变化,这便有利于在OLED显示屏等观察到相应的现象。

本系统是典型的嵌入式技术应用于测控系统,以嵌入式为开发平台, 系统以32位单片机STM32F407ZE为主控制器对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 经过分析后去控制各执行设备。 硬件电路部分为: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光敏电 路、温湿度传感器、超声波模块)、输出控制电路(OLED显示屏、蜂鸣器、 发光二极管)组成。 图2 LED电路图 其发光二极管一段连接3.3V的电源,而另一端则连接着 STM32F407ZE单片机的GPIO口,同时可以看出当外设给一个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则被点亮。 图3 按键电路 但按键按下时,则输出一个低电位;当按键不按时,则输出高电位。 图4 蜂鸣器电路

当输入一个高电平时,三极管将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蜂鸣器将正常工作;而当输入一个低电平时,三极管将处于截止状态,无法正常工作。 图5 串口电路图 串口的RXD和TXD分别连接STM32F407ZE单片机的U1_TX和U1_RX,分别表示数据的接收和传输;而串口UART1的3、4口连接A—A口线的两端,用于对数据的传输。 图6 光敏传感器电路图 其原理利用的是光敏二级管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通过光照强度的不同,其光敏二极管的导电率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R24的电压值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输出电压的大小发生改变。 软件设计:主要控制光敏电阻电压采集处理与控制部分、温度采集处理与控制部分、霍尔传感器报警部分和辅助指示部分。数模转换(ADC)外设用于将连续的模拟电压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ADC模块含有一个可编程的序列发生器,它可在无需控制器的干扰的情况下对多个模拟输入进行采样。同时我们采用I2C模块,I2C为两线式串行总线,由PHILIPS公司开发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它是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 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CPU与被控IC之间、IC与IC 之间进行双向传送,高速IIC总线一般可达400kbps以上。同时通信方式为半双工。

基于STM32的MP3设计说明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的一款基于Crotex3核设计的的MP3播放器。采用STM32F103A系列微处理器作为播放器的CPU,采用由凌通公司生产的DS250-10芯片作为音乐解码芯片。利用MPU6050 运动处理模块收集MP3播放器的加速度、空间位置等运动信息,用以控制MP3播放器的播放/暂停、上一首/下一首等功能的实现。通过BQ2057电源管理芯片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管理。音量是由光敏电阻收集到的环境光强信息控制。无需按键,用户只需要通过改变播放器的空间位置,就可以控制播放器的功能实现。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使得在如今新鲜招数层出不穷的MP3市场更有竞争力。 关键词:MP3播放器,加速度,环境光感应,STM32,DS205-A10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kernel-based Crotex3of the MP3player. Using STM32F103A Series microprocessor as the player of the CPU, using the Ling Tong produced DS250-10chip as the music decoding chip. Use MPU6050motion processing module collects acceleration MP3player, sports such as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control the MP3player, play / pause, previous / next track functions such implementation. By BQ2057power management chip for lithium battery charge management. V olume is a photoresistor light collected information control environment. No buttons, the user only needs by changing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player, the player can contro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Increases operational interest, improving the user's operating experience. Making fresh tricks emerging in today's MP3market more competitive. Keywords:MP3player, accelerometer, ambient light sensor, STM32, DS205-A103

基于STM32的多功能画板设计

电子技术综合实践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多功能画板设计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教师评语: 成绩: 1

摘要 Cortex-M3是ARM公司为要求高性(1.25DhrystoneMIPS/MHz)、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内核。STM32 系列产品得益于Cortex-M3在架构上进行的多项改进,包括提升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代码密度的Thumb-2指令集和大幅度提高中断响应的紧耦合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所有新功能都同时具有业界最优的功耗水平。 本系统是基于 Cortex-M3 内核的 STM32 微控制器的画板设计,在硬件方面主要有最小系统板和TFTLCD液晶屏,在软件方 面主要有TFTLCD液晶屏的驱动,触摸功能的驱动,及滤波算法 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及调试技术,包括需 求分析,原理图的绘制,pcb 板的绘制,制板,器件采购,安装,焊接,硬件调试,软件模块编写,软件模块测试,系统整体测试等整个开发调试过程。 关键字:STM32,TFTLCD液晶屏,画板 2

目录 1.系统描述 (4) 1.1综述 (4) 1.2系统框图 (5) 1.3功能实现 (5) 2.硬件设计 (6) 2.1总体框架 (6) 2.2STM32微控制器 (7) 2.2.1芯片介绍 (7) 2.2.2管脚图 (7) 2.2.3电路原理图 (8) 2.2.3.1STM32外围电路 (8) 2.2.3.2按键 (8) 2.3液晶屏 (9) 2.3.1TFT彩屏简介 (9) 2.3.2原理图 (9) 3.软件设计 (10) 3.1系统流程图 (10) 3.2主要函数介绍 (12) 3.2.1主函数 (12) 3.2.2触摸屏函数介绍 (14) 3.2.3LCD函数介绍 (15) 4. 开发与测试 (16) 4.1开发环境 (16) 4.1.1硬件设备 (16) 4.1.2软件环境 (16) 4.2开发步骤 (16) 4.2.1需求分析 (16) 4.2.2芯片选择 (17) 4.2.3电路图设计 (17) 4.2.4系统总体设计与测试 (17) 4.3成果展示 (17) 5.心得体会 (18) 6.参考文献 (19) 3

基于STM32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基于STM32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指导教师梁维源 摘要 运动控制器是现在社会的主流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重要的运用。本文运用STM32输出PWM波对电机进行控制使他们能分别沿着X轴和Y轴以及Z轴移动,STM32发送指令,由TB6560驱动芯片驱动进电机,在图纸上实现绘画,定位,转孔。选用STM32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来控制机器臂,带动X轴和Y轴以及Z轴进行平面画图。该运动控制器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速度快、低成本等特点。 关键词:运动控制器;STM32;步进电机;TB6560

Based on the STM32 motion controller desig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level 2011 jiang shijian Supervisor Liang Weiyuan Abstract The motion controller is now the main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oth now and in the future will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Great defens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in life. In this paper, the output PWM wave STM32 motor control so that they can along the X-axis and Y-axis and Z-axis movement, STM32 send commands respectively, driven by a stepping motor driver chip TB6560 realize painting, positioning, turn the hole in the drawings. The program makes the selection STM32 chip stepper motor control system by controlling the stepper motor to control the robotic arm from the drive to the X and Y and Z axis plane drawing. The motion controller with high precision, easy operation, fast, low cost. Has great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Movement Control System, STM32,Stepping motor, TB6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