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类

生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类
生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类

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报告

第一类:多糖类(polysaccharides)

多糖类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组成的,通常由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

根据组成是否为单一的多糖可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

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外,还是合成其他有机物质的前提。

第二类:苷类(glycosides)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苷元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1、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可以分为氧苷(O---苷),硫苷(S—苷),氮苷(N—苷),碳苷(C—苷)。

(1)、氧苷

1)、醇苷和酚苷:醇苷的苷元为脂肪醇或芳香醇的衍生物,酚苷的苷元是苯酚类化合物。

2)、氰苷:是一类羟基腈与糖分子的端基羟基间的缩合衍生物。

3)、酯苷:是苷元的羧基与糖上端羟基缩合而成的苷类,此类苷键既有缩醛的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烯酸或稀碱水解。

(2)、硫苷:硫键原子为硫,是糖上端基羟基与苷元上的巯基缩合而成的苷。

(3)、氮苷:糖上端基碳与苷元上氮原子相连的苷称为N—苷。

(4)、碳苷:是糖基直接接在碳原子上的苷类。

2、根据苷的某些特殊性质和生理活性可将苷分为皂苷和强心苷等

(1)、皂苷类(saponin):水溶液经振摇后可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因而得皂苷之名。

皂苷由皂苷元和糖或糖醛酸组成。根据皂苷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两大类

1)、三萜皂苷(triterpenoidal saponins ):是由三萜类和糖或醛酸等结合的苷类。三萜皂苷有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类。(三萜属于萜类)

2)、甾体皂苷(steroidal saponins):是一类以螺甾烷为苷元的皂苷类化合物。根据螺甾烷结构的构型和环的环合状态可分为4种类型:螺甾烷醇类、异螺甾烷醇类、呋甾烷醇类和变形螺甾烷醇类。(甾体属于生物碱类)

(2)、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根据苷元结构可分为强心甾型(甲型)、海葱甾型(乙型)。

第三类:苯丙素类(phenylpropandoies)

苯丙素类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的天然成分。期中包括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等。

1、香豆素类(coumarin):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内酯,具有芳香气。

2、木脂素类(lignans):是由二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有二聚物、三聚物或四聚物。

3、黄酮类(flavonoids):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

C6—C3—C6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除少数以游离方式存在外,大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

第四类:醌类(quinones)

指分子内含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可分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4种基本母核。

1、苯醌类(benzoquinones):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大多数为对苯醌衍生物。

2、萘醌类(naphthoqinones):自然界得到的绝大多数萘醌均为α—萘醌类。

3、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天然菲醌衍生物包括邻醌和对醌两种类型。

4、蒽醌类(anthraquinones):包括蒽醌衍生物和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

第五类:萜类和挥发油类

1、萜类(terpenes):凡是由异戊二烯衍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符合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根据n的不同可以分为单贴类、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等。

环烯醚萜类(iridoids):是蚁臭二醛的缩合衍生物,具有环戊烷环烯醚萜和裂环环烯醚萜两种基本骨架的单萜类化合物。

2、挥发油类(volatile oil)

挥发油又称精油,所含成分复杂,主要有萜类(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组成。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

第六类:生物碱(alkaloid)

是一种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化合物。但不包括低分子胺类如甲胺、乙胺等,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卟啉类、维生素类。

第七类:有机酸类(organic acid)

有机酸是分子中含有羧酸的化合物,包括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有机酸。

第八类:鞣质类(tannin)

鞣质又称鞣酸和或单宁,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

1、可水解鞣质(hydrolysable tannins):是由酚酸和多元醇通过苷键或者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可被酸、碱或鞣酶水解。

2、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s):是由羟基黄烷—3—醇类化合物以C—C键相连缩合而成,不能被水解。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附答案)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附答案) 一、A 1、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A、槲皮素 B、麻黄碱 C、芦丁 D、杜鹃素 E、橙皮苷 2、盐酸-镁粉反应呈粉红色,加热后变为玫瑰红色,与三氯化铁反应呈草绿色的是 A、黄芩苷 B、木樨草素 C、大豆素 D、杜鹃素 E、金丝桃苷 3、下列化合物碱液加酸酸化后由红色变为无色的是 A、芹菜素 B、槲皮素 C、橙皮苷

D、葛根素 E、儿茶素 4、槲皮素属于 A、黄酮 B、黄酮醇 C、二氢黄酮 D、二氢黄酮醇 E、查耳酮 5、中成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主要成分是 A、葛根素 B、芦丁 C、黄芩苷 D、黄芩素 E、橙皮苷 6、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水解后生成黄芩素,易被氧化为醌类而显绿色,有效成分被破坏,质量随之降低。是由于结构中有 A、邻三羟基 B、邻二羟基 C、糖基 D、羧基 E、甲氧基 7、《中国药典》要求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含量不少于

A、0.20% B、0.30% C、0.40% D、0.25% E、0.50% 8、黄芪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是 A、多糖类 B、氨基酸 C、黄芪甲苷 D、黄芪乙素 E、黄酮类成分 9、属于甘草皂苷苷元的是 A、乌索酸 B、熊果酸 C、甘草次酸 D、甘草酸 E、齐墩果酸 10、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甘草次酸类型是 A、8-αH型 B、18-αH型 C、16-αH型 D、18-βH型

E、8-βH型 11、人参二醇型(A型)皂苷的苷元是 A、20(S)-原人参二醇 B、20(R)-原人参二醇 C、20(S)-人参二醇 D、20(R)-人参三醇 E、20(S)-人参三醇 12、来源于菊科,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类的是 A、柴胡 B、莪术 C、商陆 D、肉桂 E、艾叶 13、薄荷的主要挥发油成分是 A、薄荷醇 B、薄荷酮 C、醋酸薄荷酯 D、桉油精 E、柠檬烯 14、穿心莲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A、新穿心莲内酯 B、脱水穿心莲内酯

生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类

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报告 第一类:多糖类(polysaccharides) 多糖类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组成的,通常由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 根据组成是否为单一的多糖可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 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外,还是合成其他有机物质的前提。 第二类:苷类(glycosides)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苷元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1、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可以分为氧苷(O---苷),硫苷(S—苷),氮苷(N—苷),碳苷(C—苷)。 (1)、氧苷 1)、醇苷和酚苷:醇苷的苷元为脂肪醇或芳香醇的衍生物,酚苷的苷元是苯酚类化合物。 2)、氰苷:是一类羟基腈与糖分子的端基羟基间的缩合衍生物。 3)、酯苷:是苷元的羧基与糖上端羟基缩合而成的苷类,此类苷键既有缩醛的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烯酸或稀碱水解。 (2)、硫苷:硫键原子为硫,是糖上端基羟基与苷元上的巯基缩合而成的苷。 (3)、氮苷:糖上端基碳与苷元上氮原子相连的苷称为N—苷。 (4)、碳苷:是糖基直接接在碳原子上的苷类。 2、根据苷的某些特殊性质和生理活性可将苷分为皂苷和强心苷等 (1)、皂苷类(saponin):水溶液经振摇后可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因而得皂苷之名。 皂苷由皂苷元和糖或糖醛酸组成。根据皂苷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两大类 1)、三萜皂苷(triterpenoidal saponins ):是由三萜类和糖或醛酸等结合的苷类。三萜皂苷有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类。(三萜属于萜类) 2)、甾体皂苷(steroidal saponins):是一类以螺甾烷为苷元的皂苷类化合物。根据螺甾烷结构的构型和环的环合状态可分为4种类型:螺甾烷醇类、异螺甾烷醇类、呋甾烷醇类和变形螺甾烷醇类。(甾体属于生物碱类) (2)、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根据苷元结构可分为强心甾型(甲型)、海葱甾型(乙型)。 第三类:苯丙素类(phenylpropandoies) 苯丙素类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的天然成分。期中包括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等。 1、香豆素类(coumarin):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内酯,具有芳香气。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具有色原酮 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A.(1)>(2)>(3) B.(2)>(3)>(1) C.(3)>(2)>(1)D.(2)>(1)>(3) E.(1)>(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 6-OH黄酮 B. 5-OH黄酮 C. 7-OH黄酮 D. 4/-OH黄酮-二OH黄酮 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1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A. 盐酸-镁粉试剂 B. NaBH4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 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 13.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 A. 黄酮醇 B. 二氢黄酮 C. 异黄酮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 A.《本草图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 A.730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生药的分类 简答题: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 填空题: 1.基源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动植物学名和药用部分两部分组成。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 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 单项选择题: 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 A.醋酐浓硫酸 B.α-萘酚浓硫酸 C.香草醛浓硫酸 D.异羟肟酸铁 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 A.淀粉粒 B.糊粉粒 C.脂肪油 D.草酸钙结晶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部分知识点整理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部分知识点整理 中 药 化 学 研 究 什 么 大纲要求: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 类与性质 1.结构类型与理化 性质 (1 ) 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2.提取分离与结构 鉴定 (1) 提取分离方法 (2) 结构鉴定方法 3.化学成分与质量 标 准 、 药效物质基础 (1) 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 基 础 (2) 化学成分在质量控制 中 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 中药化学成分源于天然产物,结构复杂,化合物数量巨大。考试主要关注由 二次代谢所产生的各类中药化学成分 r > 提取 分喜

黄酮由2个本环通过中间3个碳原子(G-C3-C6)连 接而成,多具有酚羟基。 萜 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 或2个以上异戊一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 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 挥发油 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 体,大多具有芳香嗅味。 皂苷 苷兀为具有螺甾烷及其有相似生源的甾族化合物 或二萜类化合物。 甾体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有机酸含-COOH勺一类酸性化合物。 鞣质复杂的多元酚类。 基本 结 0香豆 素 构单

木脂素(厚朴酚)

补 知 占 I \ 识 ( ) 充 C O S N H 碳 硫 氮 氢 氧 素 ( ) 棊环. HI 常见 化学元 注意:含羰基化合物 a II 1 I H II l 化学结构壺达式》 注意:不饱和结构、共轭结构、芳香结构 砧类化仓物「:香叶 8S ) .0"— 瑾聂(显较倉琨咗) R —< IIV 丄 14—C (MHI O 1 严生酩f 由竣磴和聲腔水 旷° 缩合而成”可水解1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综合分析选择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综合分析选择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 1、从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后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溶剂提取法。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 <1> 、不需要加热,但需要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的提取方法是 A、煎煮法 B、渗漉法 C、回流法 D、连续回流提取法 E、超声波提取方法 <2> 、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对中药材进行萃取的方法是 A、IR B、SFE C、MS D、UV E、NMR

2、醌类化合物基本上具有αβ-α′β′不饱和酮的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有-OH、-OCH3等助色团时,多显示黄、红、紫等颜色。在许多常用中药中,如大黄、虎杖、丹参、紫草等存在此类化合物,其中许多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1> 、大黄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为 A、对苯醌 B、萘醌类 C、对菲醌 D、林菲醌 E、蒽醌类 <2> 、何首乌主要蒽醌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A、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润肠通便等药理作用 B、具有收缩子宫、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C、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癌症、记忆缺失、艾滋病 D、用于麻疹和外阴部湿疹、阴道炎的治疗 E、具有抗受孕作用 3、黄酮类化合物如此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其主要生理活性表现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②抗肝脏毒作用;③抗炎作用;④雌性激素样作用;⑤抗菌及抗病毒作用;⑥泻下作用;⑦解痉作用等方面。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研究进展很快。

郑大网络教育《生药学》各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生药学》第01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及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是A A、新修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2、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是c A、本草纲目C B、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证类本草 3、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b 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赵学敏 4、本草纲目的载药数达到了c A、838种 B、365种 C、1892种 D、1415种 5、生药的范围不包括c A、草药 B、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 C、中药饮片 D、蒙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生药的范围abcde A、甘草 B、牛黄 C、炉甘石 D、草乌 E、藏青果 2、下面关于道地药材的描述正确的有abde A、山药属于“四大怀药” B、麦冬属于“浙八味”之一 C、岷当归是四川省道地药材 D、宣木瓜是安徽省道地药材 E、砂仁、藿香是广东省的道地药材 3、下面关于《神农本草经》描述正确的有 A、成书于西汉末年。 B、作者为陶弘景 C、载药数达到了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D、上品多无毒,中品有毒、无毒兼有,下品多有毒。 E、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下面关于《唐本草》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又称为《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 B、作者苏敬、李勣等 C、首开图文对照先例 D、首次收载进口药如豆蔻、丁香等 E、为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5、下面关于《本草纲目》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作者李时珍,成书于明代。

B、载药数达1892种,成为当时的历史之最。 C、其所创建的分类法还影响至今。 D、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被达尔文称为是“百科全书”。 E、是对明代以前本草学的总结。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四大怀药"包括金银花、山药、牛膝、地黄。错误 2、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正确 3、我国古代记载医学知识的书籍多称为"本草"。错误 4、《本草纲目》成书于清代,作者李时珍,载药数为1892种。错误 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唐慎微所著,又称为《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集前代本草学研究之大成。正确 《生药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面哪个方法不属于生药常见的分类方法C A、按自然来源分类法 B、按入药部位分类法 C、按照生药的加工方法来进行分类 D、按功效及药理作用分类法 2、下面哪个药物属于解表药A A、麻黄 B、丹参 C、五味子 D、马钱子 3、薄荷中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 A、生物碱 B、蒽醌 C、挥发油 D、黄酮类 4、下面哪个选项不符合生药拉丁名的命名规则D A、动植物的学名的词或词组+药用部分的名称 B、直接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或种名 C、原矿物的拉丁名 D、原植物的种名+命名人 5、按照生药的药理功效分类方法,当归、熟地、阿胶、龙眼肉都属于是B A、滋阴药 B、补血药 C、补气药 D、补阳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生药的常见的分类方法有abcde A、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B、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分类 C、按化学成分分类 D、按功效及药理作用分类 E、按笔画顺序分类 2、下面主要含有蒽醌类成分的生药有 A、大黄 B、何首乌 C、黄芩 D、银杏叶 E、丹参 3、下面主要含有挥发油的生药有abde A、当归

中药炮制加工及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的目的、方法及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为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制定中药炮制规范,为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主要有以下目的及作用: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 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5、便于保管贮存及保存药效; 6、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中药炮制的方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瞧、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 近代则依据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药材炮制通则”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其中净制包括挑选、筛选、淘洗等。切制包括浸泡、润、漂等软化处理与切片、切段等,炮炙包括炒、烫、煅、制炭、蒸、煮、炖、燀、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 中药炮制加工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1、炮制对中药中苷类成分的影响 苷类是一类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炮制过程中,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与苷类共同存在的还有多种酶,此种酶能使苷水解,但含苷类中药,通过炒、蒸炮制后,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如白芥子中含有白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易于水解,生成硫代氰酸,对羟酶及酸性硫酸芥子碱和葡萄糖,白芥子油容易挥发,使临床疗效降低。白芥子炒后,使其所含分解芥子苷的酶被破坏,防止芥子苷的水解,从而减少刺激性,使其发挥利气、散寒的功效。同时,白芥子炒加热炒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易于水中煎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2、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 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挥发。含挥发油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使所含挥发油显著减少。炮制目地主要是减少或除去某些挥发油的副作用,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主要是挥发油,蜜制后,挥发油损耗,故发汗作用减低,而蜜能润肺止咳,更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1.分类

几种重要黄酮类化合物: 黄芩苷甘草素 O O 876 5 4 3 25'1'6' 2'4'3' 1 OH HO O O COOH OH OH OH O O 8 6 5 4 325' 1'6' 2'4'3'1 HO OH 7 牡荆素葛根素 O 7 6 54 325'1'6' 2'4'3'1 OH HO 8 O HO HO CH 2OH HO O O 6 5 425' 1' 6' 2' 3'1 3 OH HO O HO HO CH 2OH HO 78 4' 槲皮素(+)-儿茶素 O O 8 7 6 54 325'1'6' 2'4'3' 1 OH HO OH OH OH 2. UV 谱 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 谱

识别诀窍: 1.单纯黄酮在带Ⅱ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如红移将近20nm考虑 5位有羟基取代,一旦红移不超过10nm,则一定5位无羟基取代,如果稍稍红移,则6、7、8位可能有羟基取代; 2.带Ⅱ强,带Ⅰ弱(肩峰),考虑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 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最大吸收波长比异黄酮大; 3.带Ⅱ弱(近乎肩峰),带Ⅰ强,考虑查耳酮和橙酮,橙酮最大 吸收波长比查耳酮大; 4.带Ⅱ带Ⅰ都有一定程度的峰(此时可能带Ⅱ弱,带Ⅰ强,但不同于 查耳酮和橙酮,不是肩峰),此时考虑黄酮和黄酮醇,黄酮醇带Ⅰ最大吸收波长比黄酮大(还是由于羟基的影响而红移);当带Ⅰ>350

nm,则多为黄酮醇或其苷类; 5.如果带Ⅰ最大吸收波长超过了400nm,极少可能为上述黄酮类, 有可能为橙酮类或花青素类; 6.3-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328—357nm)与黄酮的带Ⅰ波长范 围重叠,5-OH甲基化使带Ⅰ和带Ⅱ紫移5—15nm,4’-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紫移3—10nm。 2)加入诊断试剂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谱 因黄酮及其苷类均可溶于甲醇(MeOH)和乙醇,而乙醇中含有的痕迹量水 分可以抑制诊断试剂三氯化铝(AlCl3)与黄酮上邻二酚羟基(OH)形成络合物,故多选用MeOH做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用的溶剂;然后在溶有样品的MeOH溶液中,分别加入五种诊断试剂:甲醇钠(NaOMe)、醋酸钠(NaOAc)、醋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AlCl3)、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将测得的各种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解析该类化合物的结构。 1加入NaOMe后立即测定。 如带Ⅰ红移40—60 nm,且强度不降,示有4’-OH;如带Ⅰ红移50—60 nm,强度下降,示有3-OH而无4’-OH;如5 min后测得的图谱带Ⅰ、带Ⅱ均衰减,示有对碱敏感的取代图式,如3’,4’-、3,3’,4’-、5,6,7-、5,7,8-、3’,4’,5’-OH取代等。 原因:母核上的所有酚OH在NaOMe强碱性下均可解离,故可引起相应峰带大幅度红移。 2加入NaOAc(未熔融)。 带Ⅱ红移5—20 nm时,示有7-OH;如带Ⅰ在长波一侧有明显肩峰时,示有4’-OH,但无3-及/或7-OH。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化学考查特点: 1.考察范围广、深度浅、考“面”上的内容多。 2.难度逐年降低,较难知识点近些年考察很少。 3.删除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内容。 一、中药化学学习指导 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以“化学结构”为核心,以“总论”为基础。 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为主线。 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 全面学习、重点掌握 一、中药化学 二、研究对象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 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 二者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 过去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现在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某些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绪论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1.浸渍法 特点: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缺点: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2.渗漉法 特点:提取效率高,不加热,不破坏成分。 3.煎煮法 必须以水为溶剂。 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 4.回流提取法 优点:效率较高 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5.连续回流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 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操作简单。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学习导论一、中药化学的变化 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旧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第1节(绪论)中药化学第一章 第三章第2节(生物碱)中药化学第二章 第三章第3节(糖和苷)中药化学第三章 第三章第4节(醌类化合物)中药化学第四章 第三章第5节(香豆素和木脂素)中药化学第五章 第三章第6节(黄酮类)中药化学第六章 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旧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第7节(萜类和挥发油)中药化学第七章 第三章第8节(皂苷类)中药化学第八章 第三章第9节(强心苷)中药化学第九章 第三章第10节(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中药化学第十章 第三章第11节(其他成分)中药化学第十一章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QQ群:110621064二、中药化学变化分析 1.中药化学绪论变化较小,保留了所有内容。 2.中化各论的章节顺序没有改变,最大的改变是各章节删除了所有关于提取与分离及结构鉴定、波谱分析的内容,增加或删除一些中药实例。 三、中药化学到底难不难? 1.总体难度——中等偏难。内容多、知识点分散,往往决定考试成败。 2.内容抽象(化学结构)。中药化学的专业性很强,需要良好的无机、有机化学基础,并在对化学结构式熟悉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相应内容。 考查特点: 1.考察范围广、深度浅、考“面”上的内容多。 2.难度逐年降低,较难知识点近些年考察很少。 3.删除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内容。

四、中药化学学习指导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化学结构”为核心,以“总论”为基础。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为主线。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全面学习、重点掌握 一、中药化学二、研究对象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二者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过去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现在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某些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绪论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QQ群:110621064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1.浸渍法特点: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缺点: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2.渗漉法特点:提取效率高,不加热,不破坏成分。 3.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 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较高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生药学思考题集

冬虫夏草的来源、主要性状特征是什么?P94 灵芝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含何类化学成分?P96 茯苓的来源是什么?常加工成哪几种商品药材?P97,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茯神 简述绵马贯众的来源,显微特征及化学成分。 简述麻黄碱的来源,三种麻黄药材的主要区别点,草麻黄的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类别是什么? 简述松花粉的来源。 名词解释:星点、云锦状花纹 简述细辛的来源,主要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论述大黄的来源,几种基源植物的主要区别,掌叶大黄的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蓼科植物何首乌有哪些部位可以入药,生药名分别称为什么?简述生药何首乌的主要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简述虎杖的来源与活性成分。 四大怀药有哪些? 怀牛膝、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 怀牛膝和川牛膝的来源于产地各是什么? “鸡爪连”、“过桥杆”、“猪大肠”、“车轮纹”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生药的特点? 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主要含何种化学成分? 简述川乌的来源,主产地,横切面显微特征及主要炮制减毒的原理。 附子的来源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加工品? 白芍的来源,主产地是什么?粉末有何显微特征?主要含什么化学成分?赤芍的来源是什么? 简述淫羊藿的来源与主要化学成分。 商品木通的种类主要有哪些?来源植物分别是什么?哪种含有马兜铃酸? 粉防己、广防己和木防己在来源、化学成分上有何区别? “彩皮”描述的是哪种生药的性状特点? “浙八味”指哪八味生药? 论述厚朴的来源、主要产地、主要商品规格、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简述辛夷的来源与主要化学成分类别。 五味子的商品规格有哪两种?简述北五味子的来源、主产地、显微鉴别特征,其有效成分是何类化合物?南五味子的来源是什么? 论述肉桂的来源、主要商品规格、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论述延胡索的来源、主产地、显微特征与主要化学成分。 阿片、罂粟壳的来源与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简述板蓝根的来源、主要性状特征与化学成分。南板蓝根的来源是什么? 大青叶的主流商品有哪几种?药典收载的正品大青叶有何显微特征?含何化学成分? 简述青黛的来源与主要化学成分。 杜仲有何性状特点? 试述山楂的来源、性状、显微鉴别及主要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练习题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练习题 一、A 1、对科学配伍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B、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C、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精制 D、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E、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2、下列属于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是 A、生物碱 B、强心苷 C、有机酸 D、皂苷 E、鞣质 3、下列具有碱性的成分是 A、醌类 B、生物碱类 C、有机酸类 D、三萜皂苷类 E、鞣质类 4、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包括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 5、判断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 A、膜过滤法 B、显色反应 C、HPLC D、溶解度测定 E、液液萃取 6、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物质用水充分洗脱后,再用丙酮洗脱,被丙酮洗下的物质是 A、单糖 B、鞣质 C、多糖 D、中性亲脂性成分 E、氨基酸

7、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是 A、无机盐 B、树脂 C、蛋白质 D、叶绿素 E、多糖 8、液-液色谱法分离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 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 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 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 9、依据所含官能团来判断化合物的极性,其大小顺序为 A、羧基>氨基>羟基>酰胺>醛基>酮基>酯基 B、羧基>羟基>氨基>酰胺>酮基>醛基>酯基 C、羧基>羟基>氨基>酯基>醛基>酮基>酰胺 D、羧基>羟基>氨基>酰胺>醛基>酮基>酯基 E、羧基>氨基>羟基>酰胺>酮基>醛基>酯基 10、离子交换法分离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豫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 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 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 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 11、在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分离材料是 A、葡聚糖凝胶 B、氧化铝 C、硅胶 D、透析膜 E、活性炭 12、以下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是 A、连续回流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升华法 D、分馏法 E、煎煮法 13、硅胶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色谱时其为 A、非极性吸附剂

黄酮类

黄酮类 来源:互联网作者:未知发布时间:2006-11-01 (一)结构类型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 2- 苯基色原酮 (flavone) 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形成钅羊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由黄酮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苷叫做黄酮苷 (flavonoid glycosides)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已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即凡具有 C 6 -C 3 -C 6 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被广义的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常有 -OH 与 -OCH 3 等取代基。 色原酮 2- 苯基色原酮 C 6 -C 3 -C 6 根据基本结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橙酮、花色素、黄烷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的结构类型见表 3-3 。 表 3-3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名称基本结构代表化合物黄酮 (flavone) 黄芩素 (baicalein) ,汉黄芩素 (wogoin) ,黄芩苷 (baicalin) 黄酮醇 (flavonol) 槲皮素 (quercetin) ,芦丁 (rutin) ,金丝桃苷 ( hyperoside) 二氢黄酮 (dihydroflavone) 陈皮素 (hesperetin) ,甘草苷 (liquiritin)

二氢黄酮醇 (dihydroflavonol) 水飞蓟素 (silybin) ,异水飞蓟 素 (silydianin) 异黄酮 (isoflavone) 大豆素 (daidzein) ,葛根素 (purerarin) 二氢异黄酮 (dihydroisoflavone) 鱼藤酮 (rotenone) 查耳酮 (chalcone) 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 , 补骨脂乙素 (corylifolinin) 橙酮 (aurones) 金鱼草素 (aureusidin) 黄烷 (flavanes) 儿茶素 (catchin)

按化学成分分类的生药

生药按化学成分分类 一、含糖类成分的生药黄芪、党参、黄精、白及、枸杞子、海藻、茯苓、猪苓、昆布 二、含苷类成分的生药 1.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的生药 白芍、天麻、板蓝根、大青叶、牡丹皮、枇杷叶、苦杏仁 2. 含蒽苷类及醌类生药 大黄、虎仗、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 3. 含黄酮类及其苷类的生药 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米、红花、蒲黄、雪莲、石韦、淫羊藿、罗布麻叶 4. 含皂苷类的生药 甘草、人参、三七、柴胡、麦冬、牛膝、川牛膝、远志、桔梗、山药、土茯苓、知母、酸枣仁、菟丝子 5. 含强心苷类的生药 香加皮、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 6. 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生药 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蛇床子、秦皮、穿心莲、青蒿、茵陈 7. 含环烯醚萜苷类的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 三、含木脂素类成分的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四、含挥发油类成分的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五、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生药 有机胺类(Amines) 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 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 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 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 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 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 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 川乌、附子 其他类百部 六、含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的生药 绵马贯众、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七、含甾体成分的生药 五加皮、蟾酥、熊胆、麝香、牛黄 八、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生药 半夏、天花粉、瓜蒌、冬虫夏草、灵芝、雷丸、全蝎、僵蚕、鹿茸、羚羊角、水蛭、龟甲、阿胶、蛤蚧、蝉蜕 九、含有机酸成分的生药 升麻、关木通(备注: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 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多数科学家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1]。1、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2、理化性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酮苷类。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

了更多色彩。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级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3、显色:1.盐酸-镁粉(或锌粉) 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反应机理现在认为是因为生成了阳碳离子缘故[1]。2.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产生红~紫色。而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3. 黄酮类化合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锶盐、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1%三氯化铝 或硝酸铝溶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4、黄酮对身体的好处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 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 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山楂--心血管系统,兰梅-- 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绿茶等方式来获得黄酮,作为身体的一种补充。 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

生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基源(来源,origin,source):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初生代谢产物:是合成的对生命必需的物质,包括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普通的脂肪酸类及其脂类、核酸类等成分 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会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 生药的性状鉴定:通过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芦头:人参的根茎主根顶端短小的根茎芦碗:根茎上的凹窝状茎痕 晶鞘纤维:纤维束外倒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如麻黄 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细瘦平滑如茎杆 菊花心:甘草断面纤维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黄芪也有菊花心 狮子盘头:党参的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鹦哥嘴:天麻呈长椭圆形,扁而稍弯曲;一端有红棕色的干枯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皮类生药: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或无)、韧皮部。 星点:掌叶大黄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即为星点。 菌核:由许多菌丝组成一种坚固能抵挡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外界环境对他有利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丝:组成真菌的每一根细丝或一个分枝,形状一般圆管状(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有色菌丝、无色菌丝) 菌丝体:组成一个真菌菌体所有菌丝的总称。子座:一种紧密的营养结构。 菌索:许多菌丝平行结合在一起成绳索状,一般有鞘。 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繁殖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有一定形态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填空选择判断: 重要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2.《本草经集注》3.《唐本草(新修本草)》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4.《本草纲目》李时珍共载药物1892种,方11096条 生药是关于天然药物的科学,在中国成为“中药”。从历史上看,生药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传统的本草学时期二、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三、现代生药学新时期 拉丁文的命名原则:第一部分是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第二部分是药用部分名称。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一、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的种类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三、制订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四、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一、在植物进化、分类、鉴定中的应用二、在生药鉴别中的应用三、在道地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冬虫夏草: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菌核埋于土中,寄生于松属植物根部。 灵芝: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中药专业知识习题--第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第1节-第2节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第1节-第2节 一、A 1、对科学配伍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B、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C、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精制 D、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E、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2、下列属于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是 A、生物碱 B、强心苷 C、有机酸 D、皂苷 E、鞣质 3、下列具有碱性的成分是 A、醌类 B、生物碱类 C、有机酸类 D、三萜皂苷类 E、鞣质类 4、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包括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 5、判断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 A、膜过滤法 B、显色反应 C、HPLC D、溶解度测定 E、液液萃取 6、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物质用水充分洗脱后,再用丙酮洗脱,被丙酮洗下的物质是 A、单糖 B、鞣质 C、多糖 D、中性亲脂性成分 E、氨基酸

7、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是 A、无机盐 B、树脂 C、蛋白质 D、叶绿素 E、多糖 8、液-液色谱法分离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 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 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 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 9、依据所含官能团来判断化合物的极性,其大小顺序为 A、羧基>氨基>羟基>酰胺>醛基>酮基>酯基 B、羧基>羟基>氨基>酰胺>酮基>醛基>酯基 C、羧基>羟基>氨基>酯基>醛基>酮基>酰胺 D、羧基>羟基>氨基>酰胺>醛基>酮基>酯基 E、羧基>氨基>羟基>酰胺>酮基>醛基>酯基 10、离子交换法分离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豫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 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 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 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 11、在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分离材料是 A、葡聚糖凝胶 B、氧化铝 C、硅胶 D、透析膜 E、活性炭 12、以下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是 A、连续回流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升华法 D、分馏法 E、煎煮法 13、硅胶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色谱时其为 A、非极性吸附剂 B、极性吸附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