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补画线条教学的一点体会-最新教育资料

三视图补画线条教学的一点体会-最新教育资料
三视图补画线条教学的一点体会-最新教育资料

三视图补画线条教学的一点体会

通用技术选考是浙江省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近两年浙江省选考试卷的内容上,三视图线条的补画,不仅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还以独立题型出现,从最初不限条数,到限定为补画三条,从之前提供立体图,到省略立体图,逐渐提高难度,导致学生得分偏低。如今,在7选3的格局下,三视图补画线条作为一个单独考题继续存在(第16 题,分值4分),而且在难度上提高几个层次。为此,我们结合多年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补画三视图线条。

一、三视图补画线条中的问题

笔者梳理了近几年考试中出现的案例,发现三视图补画线条始终保持独立题型,从未降低要求,考试的难度逐年提高,线条数量 3 条为限,学生错误率一直较高。补画1 条正确的可以达到8 成多,补画2 条正确的5 成左右,补画3 条正确的只有2 成左右。主要有多画少画、虚实不分、位置不正等因素,具体如下:

问题1:多画少画现象一直存在,为此,目前考卷里都加以说明绘制 3 条即可。

问题2:虚线实线不分,看得到的画实线,看不到的画虚线,错误判断虚实线。

问题3:线条补画的位置蒙混过关,没有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来确定准确位置。

问题4:线条标注不规范,线条出头,线条不齐整,多余辅助线未清除等。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调研和分析,如何采用新手段加强三视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三视图补画线条”的空间构造,教学要点如下:

1.三视图的投影原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者的线条关系。

2.三视图的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口诀对线条位置的影响。

3.立体图结构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投影前后实际结构体和视图线条的对应变

补画线条的前提是对立体图(如正等轴测图)的分析,根据轴测图的结构特征来补画线条是一条好的途径。三视图补画线条是指根据立体图结构形状的特征,即结构面面相

交产生的交线正投影后留下线条。补画线条的教学首先是对立体图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三视图对应特征是否全部体现,根据特征判断的数量,结合特征直观法和立体切割法补上需要的线条。

二、结构特征法是三视图补画的基础

在提供立体图的情况下补画线条,我们可以采用结构特征法的方式进行,理顺三个视图的线条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对应,从容找到遗漏线条。

1.根xx 结构特征补画线条

结构特征法补画前提是:“立体图找线条,口诀找位置”,通过观察立体图寻找线条是否需要补画,画实线还是虚线,通过口诀判断线条的位置,利用主视图和左视图的等高,主视图和俯视图的等长,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等宽,进行线条位置的判断和量取。这是对以往三视图补画线条方法的微创新,我们对大量正等轴测图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下列情形:

(1)有斜坡面,轴测图有斜面结构。

(2)有弧形面,带有弧度的结构表面。

(3)有圆孔面,轴测图有圆孔存在。

(4)有凹槽面,各种立体图的凹槽,有方形、弧形等。

(5)有L平台,呈L字形单边缺了一块。

(最大难点是有“斜坡和弧形”或者“多个斜坡”的立体图形。)

2.结构特征补画线条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主视方向,根据主视图和轴测图的比对,确定一个主视方

向。

第二步:标记结构特征,根据对轴测图的分析,可以判定具有几个特征。

第三步:视图核对特征,根据特征的数量在每个视图上寻找,是否补画完全。

第四步:按特征补线条,根据缺失的特征补充虚线或实线。

第五步:口诀确定位置,根据口诀落实线条的准确位置。

3.立体结构特征补画三视图的实例

高考案例分析

步骤1:对照主视图和轴测图,我们确定主视方向。

步骤2:标记轴测图特征T1双圆孔,T2两侧斜坡,T3缺口,T4两个小圆孔。

步骤3:核对视图特征是否具备,如图主视图的4个特征都是具备的,核对左视图,发现T1和T3的特征是不全的需要补画。

步骤4:补画线条,T1确定的补画虚线,T3确定的补画实线。

步骤5:确定线条位置,T1观察后直接在相应位置补画即可,T3需要和主视图的圆弧和支撑柱连接处的高度一致,即口诀“高平齐”。

另外也可以采用字母来标注结构特征

三、无xx补画三视图的方法

在没有立体图情况下补画三视图,是对学生空间分析和构造能力的考查,要求在脑海里或者纸上构造立体图,再由结构特征法来补画线条,下面我们介绍立体切割法和特征直观法。

方法一:立体切割法补画三视图案例

备注:切割法的重要环节是立体图结合视图的切割线条,只要切割以后,就相当于立体图,然后采用结构特征法补画线条

即可。

方法二:特征直观法补画三视图案例

16.【加试题】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16.【加试题】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备注:这个方法注册视图每条线对应的立体构造,例如主视图的中间线条,相当于

是正面有个L 形的平台,再结合看得见的平台,会有留下实线的投影。

四、三视图补画线条教学的反思

在考试的短时间内完成三视图线条的补画,时间比较紧张,尤其采用切割法,先画出立体图,再进行逐步切割,花费时间较多。笔者认为切割法需要平时大强度训练,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先考虑结构直观法,脑海里复原立体图再切割,这两种方法离不开结构特征法。结构特征法补画三视图的前提是:学生能将轴测图特征转化为三视图的线条,每个特征对应三视图的线条变化,判断线条是否齐备,需要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反思

《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并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就此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首先是直接引入课题。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再以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为话题,引入三维空间,并且指出我们看一个物体有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周围的物体,我们通常从三个方位入手:前面、左面、上面,研究其投影,从而获得周围物体的结构特征。这就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就很自然地介绍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作用。 接着以复习的方式引出三视图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在教学中设计的实验: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通过数学活动教学,学生接触的情境已经逐步“数学化”(从观察实物到摆放规则的几何体再到相应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思维的空间形式及位置关系,并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再次培养训练的过程,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过程。 课件的演示将难以用语言解释说明的抽象思维过程动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感知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并突破教学难点。 从观察可触摸的实物,到摆放可从不同方向亲身体验的几何体再到现在只能完全靠发挥想像的图片,学生接触的情境逐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发展空间观念。心理学认为概念一旦获得若不及时巩固就会遗忘,识图画图和真假视图题

通用技术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案例

通用技术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案例―― 1 “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 原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规律等其中三视图的绘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论性较强。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 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从学生身边的投影现象入手(学生熟悉有较强的感触),引出正投影知识---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接着由作不同形状物体的正投影(目的:一引出三视图,二复习巩固正投影的做法),引出三视图的建立、名称、平面关系、三视图与物体的关系、三视图之间的规律及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准备教具:积木、自制三面成影体系、平行光源、三角板直尺、铅 笔及课件等。 1、复习导入

(1)影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举例:把书本放在大屏幕前有影子, 老师站在窗前会有影子……根据你学过的光学知识回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大屏幕演示投影要素为正投影的引出做铺垫. ). 学生思考回答 (2)比较影子与物体的大小的关系.有没有影子能真实的反映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光线怎么照射—引出正投影? 学生思考回答 2、正投影 学生练习 1、作出以下图形的正投影并比较一下 比较这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投影有什么特点? 学生得出结论:物体不同但在某些情况得到的投影会相同。要真正的反映物 体的形状和大小但做一面的投影不行,必须做多面投影――引出三视图3三视图 (1)建立三面成影体系。(通过自制的简易教具,使学生比较自然的进入到空间 中,一切都变得简单、直观)

初中教育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 三视图教学反思

《三视图》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就此针对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作以下反思: 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实行有效的教学,我实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首先是以趣味图片和古诗引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我们看一个物体不能只看单方面,而应从有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再以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为话题,展示生活中接触的三视图。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周围的物体,我们通常从三个方位入手:前面、左面、上面,研究其投影,从而获得周围物体的结构特征。这就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就很自然地介绍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作用。 接着以复习的方式引出三视图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协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水平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

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持续地实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水平得到培养训练。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到摆放规则的几何体再到相对应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思维的空间形式及位置关系,并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空间想像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得到再次培养训练的过程,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过程。 课件的演示将难以用语言解释说明的抽象思维过程动态直观地体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感知水平、空间想像水平得到训练培养,并突破教学难点。 画图示范(课件不能取代其作用)以开拓空间,刺激学生形象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有助于教师的阐述、讲解。 训练学生学会识别并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学生实行互搭、互批、介绍画图经验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收获。学生经过“想像、画图、互评、互改、交流、总结”等过程(师生对正误做法给予点评)归纳出三视图的观察方法、画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协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结不但仅梗概式知识、方法的归纳,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意识,情感态度等良好表现也给予引导和肯定的评价,以协助学生养成习惯、理解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几点说明:

鲁班锁三视图绘制及其制作教学案例

鲁班锁三视图绘制及其制作教学案例 临汾一中刘国梁 这是安排在《技术与设计1》第六、七、八章的一个综合训练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技术图样和三视图的绘制、尺寸的标注及实物尺寸的画法、方尺、直尺、手锯等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模型的制作、产品说明书的编写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加以巩固,是对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的简单测评。 一、教学目标: ⒈巩固正投影和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⒉通过鲁班锁三视图的绘制,培养学生图样技术素养; ⒊通过规范制图实线,理解并落实制图技术要求; ⒋培养学生简单的木工工艺、技术; ⒌进一步熟练常用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⒈通过积极参加课堂中鲁班锁的绘制与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富于想象、敢于实践、互相合作的学习品质。 ⒉通过制作鲁班锁,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的才智,提高民族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三视图绘制,实物尺寸画法。 难点:鲁班锁制作工艺。 四、教具和分组工具材料 ⒈教具:鲁班锁模型及示范工具,投影及视频播放设备 ⒉分组工具及材料:A4绘图纸、200×40×40木质材料若干、方尺、直尺、铅笔、木锯或钢锯、凿子、锤子、木锉、砂纸等 五、课型:综合实践课 六、课时数:3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技术与设计1第六、七、八章内容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基本知识包括画正等轴测图、三视图、形体尺寸标注、工具及常用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要领,所以要求学生把这部分内容学好,掌握是基本要领,为此结合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和实验室操作情况,设计了本教学内容。 本教学内容力求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复习巩固画图、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第二,学生依据实物画出三视图或实物图,由图制作实物;第三,熟悉常用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中经常发现学生画的三视图不能按照规范“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来画,而且还有把三个视图位置放错的作法,虚线与实线分不清,位置画不对,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先画图,再互相检查,最后与老师所给出的标准答案进行核对,使同学们掌握画图的基本要求。数字标注和箭头的画法,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写在尺寸左侧且字头朝左,而有相当部分同学把数字写成字头朝上,箭头象在数学里画箭头画成空心。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和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作品的制作在前边内容涉及过,但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学生制作的作品往往是没有形成整体的方案,而是做一步,想一步,一根原料分三、四次的处理;在画线时,直尺、方尺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拿起锯子不会开锯。针对这些问题在这次实践课上采取以下方法:⒈教师讲解,现场示范,比如开锯的方法,关键是在把锯放的尽量平一些;方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把线画的和边垂直,另一个作用是将一块方料这一个面的线引到下一个面。这种方法后边的同学看不清楚。所以采取方法⒉,课前专门录制了从选料、画线、锯工、剔凿到打磨的教学录像,逐段播放,让全体同学都能看清楚。方法⒊是现场辅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进行示范。通过这些措施从课堂学生作品完成情况看,学生的作品,标准、工艺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本次课堂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模型制作过程,从选料、画线、制作到打磨是一个系统的训练。通过这次课堂活动,学生有很大收获。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感到制作的难度高,一步做不好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要用心去做。 由于受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同学们在模型的制作中,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不能给学生太多的空间,比如对模型进行细磨、染色,增加课堂效果,提升作品的欣赏度。是在今后教学中应当改进的。

三视图教学反思

三视图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并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就此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以新颖贴切的“对诗”开题及观赏图、文、声并茂的视频短篇,迅速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进入学习状态;从名诗中提炼出的数学知识与哲理渗透了主题并自然地切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对视角与视图进行探索和体验。此外,以诗入题还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让他们体会到全面看待事物(数学的育人价值)和数学的美,也将本节知识上升为高力度、高审美的知识内容。 视频短篇《题西林壁》长约三分钟,画面为从不同角度观赏庐山的不同风景和配乐朗诵古诗及相关知识、哲理的简要介绍。为新知做铺垫。 在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有了丰富的体验认识之后给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为了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设计了本实验: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教学反思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教学反思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教学反思 何启权 《三视图》在《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然而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又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 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一.设计的初衷: 1.课题: 《技术与设计1》——三视图 2.《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三视图内容的教学标准:能识读三视图,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3.教学设计构思: 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自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实验台上的物体模型,观察体

验、研究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采用自学辅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案例解说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学情分析: 有关物体投影的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只有数学学科在高中二年级课程(立体几何)涉及到。因而本节有关工业制图的知识,例如,物体投影的绘画方法,三视图的原理及画法,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5.教材分析: 本小节在“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章节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是最常见的技术语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读三视图,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本节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而且要求用图样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三视图等工业制图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缺乏相关的投影知识,因此理解会有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讲解三视图的作用和形成原理,使学生认识这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语言,并通过“技术学习”提高识图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 1.课题引入方面:

画三视图 注意三点

图 4 画三视图 注意三点 房延华 一、在确定几何体的三视图中,谨防三视图的形状大小不一致 例1 “父亲节”这天,小明送给父亲一个礼盒 (如图1),则该礼盒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从正面看,是两个矩形,右边的较小.从而排除C 、D .而A 中图形更接 近实物图. 解:A . 二、注意观察几何体,谨防丢失客观存在的轮廓线 例2 如图2所示是一个正方体被截去一个直三棱柱得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在画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时,易丢失部分轮廓线,而仅画出其外轮廓线长方形. 解:从图形的左边看,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在面上有一条实线,故选A . 例3 如图3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切去一个小正方体形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从正面看去,该几何体主视图的外轮廓线是一个正方形,由于截取了一个小立方体,故正方形的右上角有一个小正方形. 解:D . 三、准确确定轮廓线的虚实,谨防实线与虚线混淆 例4 如图4所示的几何体(水桶)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由于水桶的上口是不封顶的,所以桶底的圆是能看到的,所以俯视图的大圆是实线,小圆也是实线,桶的把手是条线段. 解:D . 例5 如图5所示零件的左视图是( ) 图1 图2 图3 图5 正面

A B C D 分析:本题中实物体中间钻了一个前后通透的小圆柱,而该小圆柱的左视图为长方形,客 观存在,但看不到,故用虚线. 在画视图时, .................... ......首先观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 视图补充完整,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解:D.

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反思

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并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就此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首先是直接引入课题。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再以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为话题,引入三维空间,并且指出我们看一个物体有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周围的物体,我们通常从三个方位入手:前面、左面、上面,研究其投影,从而获得周围物体的结构特征。这就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就很自然地介绍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作用。 接着以复习的方式引出三视图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

初中所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为了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设计了本实验: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此时学生接触的情境已经逐步“数学化”(从观察实物到摆放规则的几何体再到相应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思维的空间形式及位置关系,并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再次培养训练的过程,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过程。 课件的演示将难以用语言解释说明的抽象思维过程动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感知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并突破教学难点。 从观察可触摸的实物,到摆放可从不同方向亲身体验的几何体再到现在只能完全靠发挥想像的图片,学生接触的情境逐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发展空间观念。心理

《三视图》教学反思:案例反思与学法探究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陈醉 背景:2007年,我省将全面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2006年,我有幸作为黑龙江省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学校中的一名通用技术教师,先一步进行实践性的尝试。2006年12月8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室主任王立力主任,省教研员王幼龙老师,哈市教研员武英老师来到哈市三所实验学校,了解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并就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实验教师展开研讨。 《三视图》在《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然而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又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 课后,由省教研员王幼龙老师主持,针对三视图的教学等方面,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各实验学校的同行踊跃发言,集思广益。王主任将大家提出的几种三视图的识读教学方法,形象地总结为:1. 印章法,2. 遮挡法,3. 物体框架平行光投影法。 听了专家们的点评,我深受启发,并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一.设计的初衷: 1.课题: 《技术与设计1》——三视图(地质版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2.《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三视图内容的教学标准: 能识读三视图,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3.教学设计构思: 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自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实验台上的物体模型,观察体验、研究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采用自学辅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案例解说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学情分析: 有关物体投影的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只有数学学科在高中二年级课程(立体几何)涉及到。因而本节有关工业制图的知识,例如,物体投影的绘画方法,三视图的原理及画法,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5.教材分析: 本小节在“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章节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是最常见的技术语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读三视图,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本节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而且要求用图样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三视图等工业制图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缺乏相关的投影知识,因此理解会有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讲解三视图的作用和形成原理,使学生认识这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语言,并通过“技术学习”提高识图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 1.课题引入方面: 采用问题情景设置的方法:学生喜爱打篮球,而用直尺测算出篮球的表面积是学生平时不会想到或实践过的问题。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提出来后,学生

三视图教师教学反思

三视图教师教学反思 三视图教师教学反思 一、设计的初衷 《三视图》在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然而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又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 1.课题引入方面: 采用问题情景设置的方法:学生喜爱打篮球,而用直尺测算出篮球的表面积是学生平时不会想到或实践过的问题。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提出来后,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许多办法。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利用墙面与地面相互垂直这一条件。目的是打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三视图,理解三视图以及绘制三视图的必备能力。这也是我设计此问题情景的初衷。 问题情景的设计,我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或异想天开,或奇思妙想,有些测量的办法,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如:将篮球放气,压扁成半圆,用直尺测量篮球直径等办法。而我在这些突如其来的环节上的处理以及应变手段上还稍显不足。这是我今后应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2.三视图的学习过程与注意事项: 1)学习三视图,要确立研究方向即问题的设置。

我用电脑图片打出问题:三视图是如何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的?如何绘制三视图? 学生要想达到可以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的程度,只得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去研究,去解决问题。 想理解三视图为什么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三视图的 展开以及三个试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什么?画图步骤有哪些?怎么选 择主视图?而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资料并结合教材很容 易找到。我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这些概念性知识,即便是举出 相当多的图片和视图实例,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去发现、去 体会、去理解。换句话说,三视图的学习应该在自学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辅导绘图实践和识图练习。 2)学习三视图,教师要做必要的学法指导。 我在布置任务环节中,借用本章所学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 确要求,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学习。学生很容易地进入了角色。 3)学习三视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学生学习成效检测方式和内容,给与学生中肯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激励。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置的检测问题不到位,在某些问题的讲解上还不够深入。所以在今后要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业务素养,尽 快成长起来。 我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的任课教师,还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这 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要靠全体同仁共同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提高。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 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

三视图易错点分析与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6272855.html, 三视图易错点分析与反思 作者:耿丽丽 来源:《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7年第02期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的内容,也是新课改后增添的新内容.它是 在初中学习过三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作图、识图及运用图形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实质上在初中已经接触过 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会画一些常见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尤其是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三视图.但是初中对几何体更多的是直观感知,而高中要求学生能从定性和定量 上对简单几何体进行研究.实际上,学生在做具体题目时却常常出错,这里对学生在三视图中 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反思. 1根据几何体识别三视图 例1如图1,多面体ABCD-EFG的底面ABCD为正方形,FC=GD=2EA,其俯视图如图2,则其正视图和侧视图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是否领会三视图的定义及内涵,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空间几何体的整体入手,直观认识和理解三视图的本质.这个题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选B,对三视图中 实、虚线的画法掌握不牢.在作三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 画成虚线.注意BE,BG在平面CDGF上的投影为实线,且由已知长度关系确定投影位置,E 的投影点落在GD的中点上,排除A,C选项,观察B,D选项,侧视图是指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所以BG,BF的投影为虚线,故选D. 例2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主视图、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则该三棱锥的左视图 的面积为() A. 9 B. 6 C.33 D39.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正三棱锥的三视图及其面积运算,考查学生运用三视图的基本知识及空间想象、罗辑思维能力.对于正三棱锥V—ABC的三视图,学生比较常见,但不同的放置方法,却影响其三视图的形状.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主视图、俯视图入手,想象其左视图应为等 腰三角形(如上).由于俯视图是边长为23的等边三角形,所以根据三视图作图的原则:“长 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以得到左视图的三角形的底边也为23,欲求左视图的面积,关键在于求左视图对应三角形的高.而这却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学生很容易将正三棱锥V—ABC的侧棱长或侧高误以为是左视图对应三角形的高,实际上正三棱锥V—ABC的体高h 才是所要求的侧视图的高.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3,正三棱锥的体高,所 以左视图的面积 .故选B.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学反思.doc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教师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关于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学反思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学反思一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并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就此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以新颖贴切的"对诗"开题及观赏图、文、声并茂的视频短篇,迅速把学

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进入学习状态;从名诗中提炼出的数学知识与哲理渗透了主题并自然地切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对视角与视图进行探索和体验。此外,以诗入题还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让他们体会到全面看待事物(数学的育人价值)和数学的美,也将本节知识上升为高力度、高审美的知识内容。 视频短篇《题西林壁》长约三分钟,画面为从不同角度观赏庐山的不同风景和配乐朗诵古诗及相关知识、哲理的简要介绍。为新知做铺垫。在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有了丰富的体验认识之后给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为了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设计了本实验: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此时学生接触的情境已经逐步"数学化"(从观察实物到摆放规则的几何体再到相应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

机械制图作图题210题共25页

1.已知点A距H面为12,距V面为15,距W面为10,点B在点A的左方5,后方10,上方 8,试作A、B两点的三面投影。(10分) 2.作平面四边形ABCD的投影。(10分) 3.完成下列各形体的投影。 4.完成下列各形体的投影。

5.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所缺的图线)。 6.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所缺的图线)。 7.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8.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9.补全螺栓连接图中所缺的图线 10.已知两平板齿轮啮合,m1=m2=4mm,z1=20,z2=35,分别计算其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直 径,并画出其啮合图(比例1:2)。 11.作水平线AB的三面投影。已知点A距H面为15,距V面为5,距W面为10,AB与V面 夹角为30°,实长为30,点B在点A的左前方。 12.已知直线为AC为正平线,试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

13.根据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根据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5.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6.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3mm)

17.改正双头螺柱连接中的错误画法 18.画出齿轮的两个视图,已知m=3mm,z=20,写出主要计算式、 19.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20.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1.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2.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23.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24.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25.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为3mm)

三视图教学案例

《§6.2常见的技术的图样——三视图2》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日期: 授课班级:高一地点: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设计交流”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从中可知技术图样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三视图则是技术图样教学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三视图是最常见的技术图样之一,许多工程图如机械加工图等多用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因此,识读三视图是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的基础;识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是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的起点或平台。 其次,“识读三视图”教学涉及到本章的绘制草图、正等轴测图和第七章的模型制作、工艺等教学内容,通过“识读三视图”教学可以使前后章的联系更加的紧密。既能培养学生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为“识读三视图(识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也是对第六、七章教学内容进行重排的课时之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的前继课时已经学习了“设计表现图”的相关内容,可成为读图的准备。其次,学生在高一年数学第二模块的教学中已经了解一般几何体的三视图和斜二测画法,对学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也有一定帮助。此外,一般学生动手的积极性高,好奇性强,但往往缺乏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方面应注意积极引导其有利的因素进行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了解识读三视图的基本方法,并形成能力。 3、掌握美工刀等加工工具的安全操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识读三视图制作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初步学会模型的制作方法,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制作模型识读三视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和质量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9.2三视图 教学反思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充分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现实性教学原则、多样性教学原则、活动性教学原则和过程性教学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意创设优良的问题情景。教学中注意了用学生自身和周围环境中的现象、以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2、注意先从单个基本几何体的观察研究再到简单组合体的研究。这样,分散了学习上的难点,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效果较好。 3、注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参与。例如,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与感受从例外的方向看同一物体看到例外的结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做数学”,亲身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采取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悦、松弛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获得成功的怡悦.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认识、了解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群性,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和帮助他人共同提高的好品质。 4、注意拉近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通过欣赏生活中物体的三视图图片,让学生感受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处处有数学。 5、注意了知识的迁移。整个教学过程的举例、活动等不是为了就事论事,到此为止,而是让学生由“从例外方向观察物体”迁移到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效果比较好。 6、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这节课中,认真地制作了教学课件,整个课堂图、文、声三者并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较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材分析 前面我们认识了柱体、锥体、台体、球体以及简单的组合体,如何将这些空间几何体画在纸上,并体现立体感呢?我们常用三视图表示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是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平面图形.视图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基本素材,因此视图知识进入了高中数学课程.由于教材编写比较简明,而多数学生在初中没有学过视图,因此,在设计时,补充了视图的一些初步知识,便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是能画出一些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难点是由三视图识别出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教学目的 1. 了解投影、视图的一些概念,掌握画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方法,能画出一些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2. 能由三视图识别出其表示的立体模型. 3. 通过视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任务分析 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本功,对空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如何画好空间几何体的视图呢?首先要明确视图的一些概念,掌握正投影的规律: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垂直,成一点(或线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以及画图中的注意事项.画好视图,还要亲自动手画图,不必画很多,但一定要规范,用心体会方法.同时,要适当进行由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的识别训练,逐步培养空间观念.这节课大约为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 把一个圆柱形的木块,投影到相互垂直的三个墙面上,阴影分别是什么图形? 2. 一个机器零件,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是下图中的三个平面图形,你能想象出这个机器零件的大致形状吗?

下三视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情景设置的方法: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在山中看”,为我们描述了从不同方向看庐山美景的不同效果.学生平时不会想到或实践过的问题.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解决问题的兴趣.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三视图,理解三视图以及绘制三视图的必备能力.这也是我设计此问题情景的初衷.问题情景的设计,我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学习三视图,要有一定的学习资源.这些必要的学习资源,要靠教师在课前预设.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准备了供学生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为了把抽象的三视图更直观化,用正投影法,物体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情况;分析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规律.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要确立研究方向即问题的设置.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几何体,学生已经学会了运用绘制草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其他人进行设计方案的交流.三视图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一点要是理解了,对三视图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就可以说容易多了.这个问题也是学生最困惑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容易激起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绘制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应该说,经过学习能够达到,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要想达到可以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的程度,只得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去研究,去解决问题.想理解三视图为什么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三视图的展开以及三个试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什么?画图步骤有哪些?怎么选择主视图?而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资料并结合教材很容易找到.我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这些概念性知识,即便是举出相当多的图片和视图实例,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去发现、去体会、去理解. 在这节课中,也有部分学生课堂上活跃不起来,因素很多,比如学生的理解能力程度不同,学生对此项学习方法的认知度不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撑等等. 以上问题,是我在反思中想到的,我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的任课教师,还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要靠全体同仁共同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提高.

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三视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29.2 三视图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第1课时三视图 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重点)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请与同伴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 (1)以水平投影面为投影面,在正投影下这个直三棱柱的三条侧棱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2)画出直三棱柱在水平投影面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它与直三棱柱底面有什么关系? 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 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今天我们将学习与这三个面的投影相关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类型一】判断俯视图 下面的几何体中,俯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

解析:选项A.长方体的俯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B.圆锥的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错误;选项C.圆柱的俯视图是圆,错误;选项D.三棱柱的俯视图是三角形,正确;故选D. 方法总结: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即为俯视图.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判断主视图 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 解析:选项A.主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B.主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C.主视图是三角形,正确;选项D.主视图是长方形,中间还有一条线,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即为主视图. 变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三】判断左视图 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是( ) 解析:选项A.正方体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正方形,不合题意;选项B.长方体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矩形,但是矩形的长宽不一样,符合题意;选项C.球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圆,不合题意;选项D.圆锥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 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探究点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